找回密码
 FreeOZ用户注册
查看: 14694|回复: 5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六旬老人澳洲见闻有感——建筑工人赞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11-7-2014 15:18:5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FreeOZ用户注册

x
女儿家的加建房工程开始了。这里的建筑工程公司,都是依法注册公司,从设计、施工到监管、验收都严格依照法律程序。首先,加建房的设计方案必须提交设计公司审查核准,向银行的贷款要经审批,才可以开工。建筑工程公司虽只盖两间房,也照样投了工程保险。在整个施工过程中,设计公司要对工程进展的三个重要阶段进行三次现场监管;银行也要前来对施工中的贷款落实情况进行核查。合同上标明了工期120天(掰指头一算要4个月,盖好了就到10月底了)。该家公司是女儿女婿前后经过与10多家建筑工程公司分别洽谈之后进行反复比较选中的。

7月5日周六,工程承包商在家门口临街的道旁竖起了一个牌子,告知车辆和行人,这里在进行建筑施工,注意安全。他们拉来了一个移动厕所,立在前庭院大树旁,建筑工人不会来家里喝水,更不会给主人家带来任何麻烦和干扰。

7月7日周一,清晨7点半,一位50岁左右的胖胖的澳洲工人开来了一辆带有挂斗、掘铲的小吊车,还有小推车,金属梯子等等工具,开始进行清理场地的工作。他上身穿一件薄绒衣,头戴毛线帽,下身竟是短裤,这里冬季的清晨只有三四度,澳洲人确实禁冻。他熟练地操作着吊车,撬水泥板,掘土,挖树篱,全部机械化。胖老头干得麻麻利利,一旁的老伴看得津津有味。胖老头还开来一辆大型工程车,他把树枝烂叶装上了车,用网布遮了个严严实实才运走。一会儿他又回来装运废土废渣,同样用网布遮了个严严实实才运走。澳洲人极强的环保意识,渗透在任何的一个细微的环节上,他们的点滴行为都体现着对自己家园的呵护。“从我做起,从小处做起,从身边做起”在这里绝不是口头禅。下午2点半,他收工了。他一天干了7个小时。什么时候喝的水?吃的饭?一概不知。反正绝对不扰民。我又躲在屋子里,透过窗玻璃给他的劳动拍了照。

7月8日周二,清晨7点半,胖老头来了,继续他未完成的工作。一会儿来了一位年轻小伙,开来了一辆更高大的吊车。还没上班走的女儿说,他就是工程承包商负责人。小伙和胖老头交谈了一番,准备挪动院里的储雨水罐和儿童小木屋,这两个物件占用着工程用地,要把它们挪到院子的南边。他们拿出测量工具测量,然后取出钢丝吊绳,宽皮带,钢钩和木杠,几番捆绑之后,开动大吊车吊起了物件,小木屋和雨水罐丝毫不损,平稳准确地移位到了合适的位置。3点半之前,两人已经将施工场地清理就绪。OK,收工了。职业化的澳洲工人会干活,干巧活,程序化,规范化,效率高。

7月9日周三,清晨7点半,敲门声,一位瘦高个的年轻小伙,哇啦哇啦对我说着什么,我一脸茫然。女儿听见了告诉我,他在说自己是电工,请把后房门打开,他需要插电工作。只见门前又停了一辆工程车,院前院后已经摆放了两个缠绕电线的圆滚子,哦,今天轮到电工工作了,他在为施工进行连接电源的前期准备。又一会儿水管工来了,又一辆工程车停在门前。他们各自干着自己的分内活儿。道道工序,有条不紊,职责分明,分工合作,每个分派来的工人何时来,来了怎么做,都十分清晰明确,不存在人工人力的浪费,而且每个不同技术工种的工人,都带有自己的工程车和工具,在自己的工作领域娴熟规范地进行着既独立又协作的劳动。这几天,总指挥承包商负责人只见到了他两面,事情交代完就匆匆离开了,真够省心的。我们俩看着人家从事着省人省力省时的劳动,好像很享受。

老伴一辈子当了农民又当工人,绝大对数都是靠着一双手、靠着卖力气、靠着纯粹的体力干活儿,劳累艰辛自不用说,还效率低下,辛劳一辈子也没挣到什么钱。同样的体力劳动者,在澳洲,这里的工人有知识,有技术,有职业培训证,专业上岗,依法工作,劳动工具机械化,挣的钱甚至比公务员都多。看着他们高效的一板一眼的劳动,赏心悦目,敬佩,赞叹。更羡慕的是人家“依法治国”的国家制度。他们的劳动是社会的需要,他们是体面的有尊严的劳动者。

评分

参与人数 16威望 +770 收起 理由
sayonala + 50 有感而发,顶!
蓝山夜妖 + 50 谢谢分享!
语之玫瑰 + 50 您又开新贴啦,真好!
narret + 50 谢谢分享!
justinfang + 50 谢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推荐
发表于 15-7-2014 10:38:16 | 只看该作者

妈妈没明白你说的granny flat是什么,我们不是做granny flat,是extension,二宝要出生了,家里需要更多的房间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50 收起 理由
语之玫瑰 + 50 每次去堪培拉都想着能不能遇到你:)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2#
 楼主| 发表于 10-1-2015 18:24:26 | 只看该作者
我有鼻子 发表于 25-8-2014 00:16
LZ是个有心人。

不过友情提醒lz,一般120天应该是指工作日,也就是24周,所以工期不是4个月,而是6个月 ...

哈哈,他们真是工作了120天,4个月。他们的工作结束了,望着与旧房呈L型的一排新房,质量一流的新房,内心充满了对他们的感激,这叫花了钱,心里特痛快!这些天还有些没落。因再也看不到他们可爱的身影而遗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1#
发表于 27-8-2014 15:42:14 | 只看该作者
是啊,很多建筑行业的国人都来这里发展了。对于澳洲来说,一方面需要便宜的外劳,一方面自身就业压力也大,真的是两难的境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0#
发表于 25-8-2014 00:22:40 | 只看该作者
skyler 发表于 12-7-2014 22:00
不太明白你说的是什么时候,10年前,04年左右,1英镑等于15rmb,1澳币等于4.2 rmb的时候,600英镑确实很 ...

我所知道的英国电工现在的收入是大约1000磅一周,木工和水管工也是1000磅一周。当然这是有工作的价钱,但是现在经济不好,工作没有澳洲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9#
发表于 25-8-2014 00:16:49 | 只看该作者
LZ是个有心人。

不过友情提醒lz,一般120天应该是指工作日,也就是24周,所以工期不是4个月,而是6个月。

在builder company的路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8#
 楼主| 发表于 24-8-2014 23:12:27 | 只看该作者
zhouxiaoming81 发表于 22-8-2014 16:53
有感而发的生活务实贴。
楼主阿姨对生活的热爱和细致观察让人感动。
学习。

我们是国内外生活巨大反差的亲历者,所写完全是真情实感。你懂,谢谢!互相学习!多向网友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7#
 楼主| 发表于 24-8-2014 23:08:35 | 只看该作者
angelar8 发表于 22-8-2014 15:42
LZ夫妻是一对老夫妇,之前她开过帖子写到澳洲的生活,很好看的,你没看过吧~~~可以去看看。

谢谢理解,谢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6#
发表于 22-8-2014 17:53:16 | 只看该作者

有感而发的生活务实贴。
楼主阿姨对生活的热爱和细致观察让人感动。
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5#
发表于 22-8-2014 16:42:45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无法发言
skyler 发表于 11-7-2014 14:33
挣得多,是供求关系决定的,你让这帮人去美国试试

怎么感觉像中介文

LZ夫妻是一对老夫妇,之前她开过帖子写到澳洲的生活,很好看的,你没看过吧~~~可以去看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4#
发表于 21-8-2014 16:36:18 | 只看该作者
dcxg 发表于 20-8-2014 06:25
都是没钱惹的祸

中东人喜欢分地,先在后面盖个新的

钱是赚到了,但自己家地变小了,还得和别人住前后院,不爽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3#
发表于 20-8-2014 07:25:45 | 只看该作者
distantmusic 发表于 18-8-2014 13:53
两层太贵了,而且还得动现在的房子,麻烦啊,地还不算小,所以就加盖了


都是没钱惹的祸

中东人喜欢分地,先在后面盖个新的
貌似介种方法比较能挣钱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2#
发表于 18-8-2014 14:53:44 | 只看该作者
dcxg 发表于 17-8-2014 08:16
那你没extend个两层啊?

一次完事

两层太贵了,而且还得动现在的房子,麻烦啊,地还不算小,所以就加盖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1#
发表于 17-8-2014 09:16:57 | 只看该作者
distantmusic 发表于 15-7-2014 09:38
妈妈没明白你说的granny flat是什么,我们不是做granny flat,是extension,二宝要出生了,家里需要更多的 ...

那你没extend个两层啊?

一次完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0#
发表于 17-8-2014 01:04:27 | 只看该作者
谢谢阿姨分享啊,请继续写
我想多了解下一些建房或改建的内容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50 收起 理由
指纹 + 50 还不睡觉啊O(∩_∩)O哈!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9#
发表于 16-8-2014 21:31:13 | 只看该作者
写的好,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8#
发表于 17-7-2014 10:37:23 | 只看该作者
政府没有任何政策鼓励发展知识密集型的产业,不管是工党还是自由党,全都是抱着坐吃等死的想法。Kevin Rudd倒是有点远见,可惜被枪打出头鸟了。 劝大家pr别放,30年河东30年河西,风水轮流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6#
发表于 13-7-2014 23:25:47 | 只看该作者
lilierong 发表于 11-7-2014 16:33
技术工人,高等技术工人,应该叫蓝领吧?蓝领比白领挣得多,也不见得就是不好的事。它将促使更多的人从事 ...

感觉国内的大环境是很大问题
付出和得到太不成比例

几千年的制度 意识形态不有所改变
贪官特权不严加管制
一切都不好解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5#
发表于 13-7-2014 23:18:59 | 只看该作者
retirement 发表于 11-7-2014 22:21
其实这位阿姨写的文章我早就给我的父母看过,不过目的是让他们少些担心就我个人观点,澳洲的过高人力成本 ...

基本同意
澳洲虽说是发达国家 但和其他发达国家很不同

没有什么 也基本不需要核心技术
制造业不行 从长远来看难以发展
人工过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4#
发表于 13-7-2014 23:15:29 | 只看该作者
DianElectrical 发表于 12-7-2014 19:46
你确定,我知道以前很多澳洲的电工喜欢到英国工作,一个星期600多镑。比澳洲还高。
只是现在欧洲经济不好 ...

他说的是差不多的吧
现在有很多欧洲的建筑工来澳洲
澳洲人力成本还是很高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3#
发表于 13-7-2014 21:39:01 | 只看该作者
写得真好,给家里老头老太看看,鼓励他们发言,哈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2#
发表于 13-7-2014 14:54:22 | 只看该作者
lilierong 发表于 13-7-2014 09:32
呵呵,老同志,你好!愿意分享你添加FreeOZ的内容,我寻找一下,向你学习。

哈哈 “老同志”? 恍如另一个世界
平等多交流, 从人家的角度看事物,都是种享受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50 收起 理由
指纹 + 50 O(∩_∩)O哈!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1#
 楼主| 发表于 13-7-2014 10:32:56 | 只看该作者
yearshappy 发表于 12-7-2014 13:59
赞一个, 分享得好。已经读你和你女儿的好几篇长帖子啦
羡慕,能叫出那么多工程上工具名称  ...

呵呵,老同志,你好!愿意分享你添加FreeOZ的内容,我寻找一下,向你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0#
发表于 12-7-2014 23:00:07 | 只看该作者
DianElectrical 发表于 12-7-2014 19:46
你确定,我知道以前很多澳洲的电工喜欢到英国工作,一个星期600多镑。比澳洲还高。
只是现在欧洲经济不好 ...

不太明白你说的是什么时候,10年前,04年左右,1英镑等于15rmb,1澳币等于4.2 rmb的时候,600英镑确实很多,但是今天英镑的汇率以及600一周的工资已经完全不能吸引澳洲的sparkies了,我们公司的电工一年将近10万的年薪,每天工作7.6个小时而已,相比于美国分公司有着20年经验却拿着20usd 一小时的电工不知道幸福多少,英国暂时也只是一个办事处而已,还没有到请电工的地步,等请了之后,我再告诉你英澳之间的区别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0 收起 理由
jgpyjwc + 20 谢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9#
发表于 12-7-2014 20:46:58 | 只看该作者
skyler 发表于 11-7-2014 15:00
体力工作者比脑力劳动者挣得多,这个是澳洲特色,发达国家里面也就这一家而已。

美国,加拿大,英国, ...

你确定,我知道以前很多澳洲的电工喜欢到英国工作,一个星期600多镑。比澳洲还高。
只是现在欧洲经济不好,很多来澳洲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8#
发表于 12-7-2014 20:28:56 | 只看该作者
lilierong 发表于 12-7-2014 12:23
谢谢鼓励!我是心里有感动,不由得想说出来的人,一家之言,望多指教。


支持一下,文章写得很朴实

每个人的感受可能都是个例,大家可以由各种个例去体会澳洲生活的全貌大概是什么样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7#
发表于 12-7-2014 17:15:52 | 只看该作者
lilierong 发表于 12-7-2014 12:27
谢谢你的支持!请多提建议,多谈谈你们的想法,我渴望见到。

我父亲也是很喜欢看澳洲的工人干活。这里的工人水平很高的。比如同样是砌砖,中国的墙砌得就远不如这里的墙规整。尤其是那种转角的墙,这边就是用切割机把砖切成需要的形状,这要是在中国就是拿瓦刀随手一砍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
发表于 12-7-2014 14:59:48 | 只看该作者
lilierong 发表于 12-7-2014 12:25
谢谢你!我知道发的帖更多时候年轻人看了,我多希望有一些同龄人看到我的文章,参加讨论和分享啊。可惜他 ...


赞一个, 分享得好。已经读你和你女儿的好几篇长帖子啦
羡慕,能叫出那么多工程上工具名称

年长些的人也上网,包括我 ,而且也在尽力为Freeoz添加着内容

我也觉得人家做的好,不过主要因为这边行业规则多而且细致。
那个工人把材料都包裹的严实,是安全操作规则要求的;安全不保证的话,不提危险就是交警看到,罚款很重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
发表于 12-7-2014 14:13:01 | 只看该作者
写的不错,确实是有感而发,有人看了说像中介文,不得不佩服奇葩的独特眼光。

其实,中国的体力劳动者,也一样勤奋聪明,要不然,中国上海近20年来,几百栋摩天高楼何以拔地而起?这种建筑速度,澳洲的工人是无法完成的。要知道,大多数建筑工人其实都是来自农村的农民,不要说是专业的职业培训,基础教育都很少受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
发表于 12-7-2014 13:53:55 | 只看该作者
lilierong 发表于 12-7-2014 12:25
谢谢你!我知道发的帖更多时候年轻人看了,我多希望有一些同龄人看到我的文章,参加讨论和分享啊。可惜他 ...

这个坛子里中老年都有的~再说好文不论年龄大家都会喜欢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FreeOZ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FreeOZ论坛

GMT+11, 22-11-2025 17:35 , Processed in 0.057444 second(s), 51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