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FreeOZ用户注册
查看: 3108|回复: 2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世界各地] 新西兰Milford Track四日徒步-作者:飞哥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11-8-2009 22:41:4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FreeOZ用户注册

x
这个游记和照片是我的一个好朋友飞哥写的,当初一起去爬大姑娘山,在海拔5000米的山顶,我高原反应严重,是他和另外一个兄弟把我一路从山顶搀扶到大本营的,可谓是患难之交了。

这是他2008年去新西兰Milford Track徒步时候写的,征得他的同意,我在这里代他贴出。

Milford Track是新西兰唯一的一条世界闻名的徒步线路,全世界的Backpacker都知道这个地方,也正因为要去的人太多,所以一般要提前几个月预订才可以。

他们前面几天是从基督城开车到皇后镇,这段旅途去过的人太多了,我就不贴出来了。下面是从他们第8天的旅程开始Milford Track徒步。

以下文章和照片,如无特殊注明,原作者均为:飞哥。

[ 本帖最后由 extreme 于 11-8-2009 23:49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30 收起 理由
stellahie + 30 谢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楼主| 发表于 11-8-2009 22:42:19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文章和照片,原作者均为:飞哥。

惊艳新西兰第八天——世界上最纯净的天空

25/4/2008


                             世界上最纯净的天空

    今天,新西兰之旅才开始进入高潮,我们即将进行为期四天的米尔福德徒步(Milford Track)。如果说之前自驾看到的更多是美丽的风景,那么此段53.5公里的米尔福德徒步却让我们更多地领略了大自然的神奇,以及新西兰政府对环保事业的重视程度。

    尽管米尔福德徒步线路是新西兰也是世界上最经典的徒步线路之一,但是有关这条线路的中文攻略在网上却很难找到,以至于我们与其他国家的驴子相比,装备,食品都准备的不足。因此,我尽量将这段过程写得详细,以便有意徒步此线路的国内驴子参考。

    由于约好早上650大巴来YHA接我们,所以今早6点我们都起床了。把徒步四天不需要的东西全部存在YHA,这里的自助保管箱还比较大,可以装下两个大背包,2纽元不限时间。

    大巴很准时,接完我们又到别的酒店接几个人,710正式开往蒂阿瑙(Te-anau)。司机是个白胡子老头,很友善,一路上不停地给游客解说路过的一个个村庄或景点。皇后镇去米尔福德必须经过蒂阿瑙,我们徒步也需要在这里确认。大约两个多小时,到了蒂阿瑙。这又是一个很小的湖边小镇。

今天正好是新西兰的“澳新军团日”,是为了纪念二战牺牲的士兵而设立的节日。当地人正在一个广场前举行仪式,这里聚满了男女老幼各年龄段的人,有点像我们小时候去烈士陵园扫墓(好像只有小学做过这种事),不过他们不送花圈,而是每人将手中的一支鲜花放在一块石碑上。

    下午120,大家在DOC游客中心门前集体出发,40名驴子来自世界各地,我知道的就有英国人、美国人、德国人、以色列人、新西兰人,只有我们5个是亚洲面孔。从他们的装备看得出,多数都很专业,而且历尽沧桑。坐40分钟车到蒂阿瑙湖的一个码头,这里有船在等,再坐船沿蒂阿瑙湖深入,一个多小时,到了湖尽头的码头,也就是徒步的起点。

评分

参与人数 3威望 +80 收起 理由
stellahie + 30 谢谢分享!
136mydream + 30 谢谢分享!
storming + 20 加油!期待ing。。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11-8-2009 22:52:14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文章和照片,原作者均为:飞哥。

惊艳新西兰第九天——仙境

26/4/2008
                          仙境
      早上起床,来到室外,小木屋被一层薄雾笼罩着。外面没有想象的那么冷,昨晚管理员说,今天早上气温可能会达到零下1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11-8-2009 22:58:30 | 只看该作者
插队! 飞哥是男的?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5 收起 理由
extreme + 5 兄弟当然是男的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11-8-2009 23:00:57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文章和照片,原作者均为:飞哥。

惊艳新西兰第十天——最艰难的一天

27/4/2008                             最艰难的一天

徒步进入第三天,也是最艰难的一天,今天要走14公里,要越过路线最高的马金农山垭口。中午开始下雨,更增加了难度,正常速度大约用6小时,不过我们走走停停,再加上看瀑布的时间,一共用了9个多小时。

早上起来又有一件趣事,这还要从昨晚说起。民塔罗小屋与克林顿小屋有一点不同,这里的屋檐下有一排鞋挂,大家都将鞋挂在上面。我以为是怕下露水打湿鞋,也跟着挂在上面。晚上听管理员介绍才知道,这里生活着一种食肉鹦鹉,长得像老鹰,不怕人,还喜欢叨驴子的登山鞋。今早出门,果然看到两只食肉鹦鹉在院子里闲逛,只可惜没给它们留下什么下嘴的机会。正觉得无聊的时候,安梁出来去卫生间,这只食肉鹦鹉好像特别“钟情”于安梁,虎视眈眈地跟在安梁后面。据说食肉鹦鹉会咬人,没听说过还会欺负人的,把安梁吓得一步三回头,还好没被它“亲”到。

出发不久,开始高强度爬升,无穷无尽的“之”字形上升简直要让人崩溃。老婆今早突然肚子疼,再这么负重登山,豆大的汗珠马上出来了。我赶紧抢过她的包,顶在自己的大包上。快到山顶的时候,那对以色列情侣在路边休息,那个帅哥疑惑地问我:“Two bags?”

“My wife’s.” 我回答。

“O,My Heroes!”她女朋友惊讶地说。

我想说“中国男人都是疼老婆的”,却不知道该怎么用英语表达,只好作罢,给她一个微笑,继续往前走。

用了大约2小时,上升的垂直距离是554米。海拔1073米的垭口风很大,气温骤降。雪山近在眼前。远处峡谷中雨林密布,云雾缭绕,那就是我们前两天走过的线路。垭口上立了一座纪念碑,纪念1888年这条徒步线路首次被发现。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0 收起 理由
storming + 20 太精彩了!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11-8-2009 23:05:41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文章和照片,原作者均为:飞哥。

惊艳新西兰第十一天——胜利大逃亡

第十一天(  28/4/2008)
                                  胜利大逃亡

昨晚下了一夜的雨,起床后来到室外,发现小木屋前后的山上挂了无数条“银带”,都是雨后形成的瀑布。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30 收起 理由
136mydream + 30 谢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11-8-2009 23:06:03 | 只看该作者
新西兰米尔福德徒步攻略

米尔福德徒步线路的人气非常旺,每年的10月至4月,入山会受到限制,需要提前预约。这次要感谢宝花,之前就用信用卡为大家预订了,否则肯定没有名额。我们是提前近两个月预订的,在徒步之前一个月的时候想提前一天,就已经没有位子了。旺季中,分为个人线路和带导游线路。个人线路是3夜4天,是名副其实的自助徒步,导游线路虽然和个人线路相同,但是需要4夜5 天,行程中旅行社提供食物和寝具。当然费用也不一样,包含交通和住宿,前者269纽元/人,后者要达到约1800纽元/人。出于环保的考虑,个人线路和带导游线路每天进山人数限制在40人以内。个人线路的预约申请处:

电话:0064-3-2498514  FAX:0064-3-2498515  Email:greatwalksbooking@doc.govt.nz

DOC(Department of Conservation)的网址:www.doc.govt.nz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11-8-2009 23:11:46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文章和照片,原作者均为:飞哥。

后面还有一天冰川徒步也挺有意思的,顺大便贴一下:

惊艳新西兰第十三天——福克斯冰川徒步

第十三天 30/4/2008    福克斯冰川徒步

    经过昨晚的惊吓,一夜无梦,醒来天已大亮。

之所以要来福克斯,就是为了领略这里的世界罕见的低海拔冰川。今天的任务就是冰川徒步。也许是南阿尔卑斯山将塔斯曼海海风带来的湿气全部挡住了,西海岸的天气始终不太好,今天的雨仍然时断时续。

我们9点钟来到福克斯游客中心,换上这里提供的鞋子和雨衣,由他们用1976年出厂的老巴士送我们到冰川脚下。我们的向导是位新西兰美女,她先带着我们沿着左侧的小路爬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11-8-2009 23:12:45 | 只看该作者
后面还有一些自助游的,就不贴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0 收起 理由
storming + 20 极好!感谢!今天把分全贡献给你了。。。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11-8-2009 23:17:50 | 只看该作者
不错

我每次看到蓝冰都会心动
可是我并不想把它踩在脚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楼主| 发表于 11-8-2009 23:18:19 | 只看该作者
我想,人家飞越大半个地球,专门从中国去新西兰走这条线路,我们就在旁边的,无论如何也要去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11-8-2009 23:19:14 | 只看该作者
没有龙虾吃... 算了,不去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11-8-2009 23:20:55 | 只看该作者
感谢!好文!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0 收起 理由
extreme + 20 谢谢捧场,送你几分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楼主| 发表于 11-8-2009 23:21:25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0 136mydream 的帖子

在攀冰者眼里,冰的颜色是有特殊含义的:

由雪构成的冰称为雪冰。雪首先变成粒雪,经过长时间的演变逐渐成为蓝冰、绿冰和墨冰。粒雪、蓝冰和绿冰是最佳攀登状态。

所以,冰的颜色,意味着它的形成时间,是否适合攀登。

[ 本帖最后由 extreme 于 11-8-2009 23:22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11-8-2009 23:41:01 | 只看该作者
新西兰。。。

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12-8-2009 11:25:29 | 只看该作者

其实我更愿意飞跃大半个地球到中国西部走别的路。这条路风景不错,但是被人管制的感觉太强了,虽然可以理解保护环境和安全的需要,但是感觉距离自然太远。在中国,自己认真做到小心负责,也能做到爱护环境,只是具体的线路一定不能在网上公布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0 收起 理由
stellahie + 20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12-8-2009 11:32:46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extreme 于 11-8-2009 22:11 发表
这个游记和照片是我的一个好朋友飞哥写的,当初一起去爬大姑娘山,在海拔5000米的山顶,我高原反应严重,是他和另外一个兄弟把我一路从山顶搀扶到大本营的,可谓是患难之交了。

这是他2008年去新西兰Milford Trac ...

那一路也挺远的。。我记得我下来的时候有种很舒服的高反,就是眼睛看东西像透镜,边缘变形,很有梦幻效果。我现在都经常很怀念那个高原反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12-8-2009 12:45:01 | 只看该作者
我在转冈仁波齐的时候也高反了,第一天走了十多个小时,第二天早上起来看到眼前好多小星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12-8-2009 13:08:55 | 只看该作者
一口气看完!谢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
 楼主| 发表于 15-8-2009 23:25:3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6 cello 的帖子

中国漂亮的线路太多了,只不过都是资料不全,设施不全,没有开发过的。新西兰那种是在高度发达、高度开发下的一种保护模式,是一种有所保留的开发,这点很值得中国借鉴。中国要么没人去,要么就过度开发。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30 收起 理由
cello + 30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1#
 楼主| 发表于 15-8-2009 23:27:57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7 cello 的帖子

你们那是轻微的高反,我那时候挺严重的,头疼、呕吐、想睡觉,据这个时候在高海拔是千万不能睡的,一定要转移到低海拔的地方去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发表于 17-8-2009 10:07:39 | 只看该作者
其实“知更鸟”是个不确切的翻译。知更鸟Robin原本指的是欧亚鸲,分布于欧亚大陆从英国到新疆之间的广大地区(新疆地处欧亚大陆核心地区,所以既有一些和中国东部相同的动物,也有一些和欧洲相同的动物)是英国国鸟,英国人最喜欢这个鸟。后来英国到了世界各地,看到什么鸟有点像欧亚鸲,就都用Robin命名了。在美国,英国人把这个名字给了旅鸫,而在澳新,英国人又把这个名字给了鸲鹟。新西兰鸲鹟New Zealand Robin(Petroica australis)是在新西兰分布的主要鸲鹟,在新西兰是观鸟人心中地位很高的鸟。在新西兰的查塔姆岛还有一种黑鸲鹟(小时候看不严谨的科普读物上被称为了“新西兰黑色知更鸟”),曾经是世界上最稀有的鸟类之一,可谓是新西兰的“朱鹮”,在1980年的时候全世界只剩了5只,经过挽救,数量得到恢复,现在有大约250只。

在英国,还有一种鸲的名气仅次于欧亚鸲,就是Nightingale,也就是文学作品中的“夜莺”,其分布范围也是从英国到新疆,在中国被称为新疆歌鸲。光看英文或者通俗的中文名,看不出来二者都是鸲。

[ 本帖最后由 ozbird 于 17-8-2009 10:18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3威望 +90 收起 理由
extreme + 30 你太有才了!
cello + 30 谢谢分享!
stellahie + 30 你太有才了!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
发表于 17-8-2009 10:33:07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ozbird 于 17-8-2009 09:37 发表
其实“知更鸟”是个不确切的翻译。知更鸟Robin原本指的是欧亚鸲,分布于欧亚大陆从英国到新疆之间的广大地区(新疆地处欧亚大陆核心地区,所以既有一些和中国东部相同的动物,也有一些和欧洲相同的动物)是英国国鸟, ...

嗯,那个看样子好像和其他robin是不太一样。这个鸟确实不怕人,我用标准镜头55mm去拍,居然爆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
发表于 17-8-2009 11:17:17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cello 于 17-8-2009 10:33 发表

嗯,那个看样子好像和其他robin是不太一样。这个鸟确实不怕人,我用标准镜头55mm去拍,居然爆框


新西兰和澳洲的Robin都是鸲鹟,不过具体种类不同,新西兰的是当地特有的种类,澳洲的大多也是澳洲特有的,不过澳洲的种类要多很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
发表于 17-8-2009 11:24:55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ozbird 于 17-8-2009 10:47 发表


新西兰和澳洲的Robin都是鸲鹟,不过具体种类不同,新西兰的是当地特有的种类,澳洲的大多也是澳洲特有的,不过澳洲的种类要多很多。

我觉得新西兰这个比澳洲的yellow, scarlet robin这些好像稍微大一点点。另外澳洲的这两种我感觉领地性很强,同一个地方不会见到很多只,可是新西兰的感觉密度还挺大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
发表于 22-5-2012 13:49:18 | 只看该作者
好像这个飞哥在08年走的,看到的景色比我的06之行好很多,但比我和圆月的09之行......

Milford track 是很值得去的,说不定我在几年之内要3踏这个非常好的路线。它旁边的另外两条希望12年底13年初和圆月、好利一起完成。

[ 本帖最后由 bushwalker 于 22-5-2012 16:40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FreeOZ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FreeOZ论坛

GMT+10, 6-7-2025 16:05 , Processed in 0.042910 second(s), 45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