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tDreamer 发表于 7-12-2011 15:47:13

原帖由 唧唧歪歪 于 7-12-2011 16:24 发表 http://www.freeoz.org/ibbs/images/common/back.gif
我现在经常打电话回国,每次我都装出各种声音腔调乱叫我妈的名字:“杨姐”,“师娘”,“杨孃孃”。。。
每次我妈都分辨不出,还客气地问我:你是??
有时我就说我来自鲁家坝的,现在村里好多人到城里来打工了, ...

俺也这么干过,冒充学生叫老师,他们的声音会一下变得团结紧张严肃活泼,俺觉得实在不忍心。。。

jeanysky10 发表于 7-12-2011 16:34:47

养女儿好

还是养女儿好,我们家一男一女,我哥是被我妈宠坏了,有的时候我心疼我妈,给钱我妈,我妈也舍不得花,最后都给我哥。一家人要都疼妈妈才好,一个疼一个不疼就头痛。

唧唧歪歪 发表于 7-12-2011 16:35:24

我妈回国后在电话里告诉我,她死而无憾了,这次来看了这么多的世界奇观,还吃了那么多的各国美食。—— 潸然泪下。。。。。。

雁过留毛 发表于 7-12-2011 19:18:37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似银河挂九天?

万马奔腾?雷霆万钧?平地惊雷?震耳欲聋?如雷贯耳?响彻云霄?雷霆万钧?地动山摇?

may_dxy 发表于 7-12-2011 19:59:07

燕子的妈妈真好,这段看得我鼻子都酸楚了。
我的爸爸妈妈和燕子的妈妈一样,最大的心愿就是我们姐弟三人生活得幸福。想想自己自从离开家乡去上大学以后,陪伴父母的日子真是非常少,有时候夜深人静就会特别想念他们,总会回忆小时候和爸爸钓鱼,跟着妈学种菜的日子……。前段时间他们俩和村里的老人家跟团出去北京上海旅游,两人团费差不多要1万块,我说给他们寄点钱,我爸爸不要,说他们自己的钱够了,说钱放在他们手里没用,让我们自己留着……听得我眼泪都快下来了。长登之前一定要回家好好陪父母两个月。
我父母那一代,没赶上好时候,出生就挨饿受穷,该上学时赶上文革,家里成份不好,学也不敢去上,现在字都不认识几个。虽然一辈子劳累,但他们却一直坚持让我们姐弟三人上学,我爸爸以前总说,只要你们能考上,爸爸妈妈一定不会放弃。我本科毕业没考研,在爸爸朴素的心里,觉得读书当然是越多越好,是光宗耀祖的事,他认为我没继续读研是因为考虑家里的经济条件,为这个事情爸爸一直耿耿于怀,觉得对不起我。去年爸妈过来跟我们过年,还旧事重提,说对不起我,以前上学的时候家里条件不好,让我们姐弟三人受苦了,还说我研究生也没念,太可惜,说应该让我念到博士的。(虽然我爸爸其实搞不清博士是啥,就觉得是读书最厉害的,但是他却特别执着,或许是想弥补他们那代没上过学的遗憾。)前几个星期他们从北京上海旅游回家,我给他们打电话,我妈妈非常高兴,说现在北京上海都去过,香港澳门也玩过了,非常知足,说从来不敢奢望自己还能去到那么远的地方。我说妈妈以后我们去了澳洲还要接你们出去外国玩呢,我妈妈呵呵笑,我爸爸在旁边说,我晕飞机,那么远怕是去不了……听着他们的声音,一下子就开心了。

cienanos2 发表于 7-12-2011 21:17:19

看了燕子这两篇吧,我说不出话来了。
总有眼泪在心里打转。。。。。
很感慨我们的父母,苦了一辈子,只希望看到儿女幸福,看到了就心满意足了。
我们伟大辛劳的老父母啊:'( :'( :'(
想念我的老父亲。。。。。:'( :'(
我从工作的第一个月,从拿第一笔工资开始,就开始坚持给我爸爸寄生活费,一直坚持了9年,现在暂时没有能力给他寄钱了。一直很愧疚很难过。一直想早日能够让他老人家重新享受到女儿尽的孝。。。。咳,这是心里的一个最心酸的疙瘩,前两天还因为这个难过得一宿未眠。藏在心里的小秘密被燕子的真情故事勾出来了。
燕子一定要告诉你妈妈:老人家是一位伟大的母亲,因为她养出了自尊、自强的好女儿,她给了女儿最优秀的品格,因为这样难能可贵的品格,才会有燕子今天的幸福。:good

李大锤 发表于 7-12-2011 21:34:19

今天来晚了,心意却是热忱忱的。谢谢分享。

退休养老的人 发表于 7-12-2011 21:38:05

:good :good :good :good 羡慕燕子又孝顺妈妈的机会,我的妈妈一早就去世了, 我想孝顺也没机会了:'(

格桑梅朵 发表于 8-12-2011 09:32:03

我也是啊,看到燕子妈妈发的短信,眼泪一直在眼眶里打转

vee_wu 发表于 8-12-2011 09:37:47

回复 #1031 jcassar 的帖子

看到我都眼泪迷蒙了~ LZ妈妈真的是个惜福的人,知足者常乐,也长寿~ 祝妈妈们都快快乐乐的享受下半辈子~

jcassar 发表于 8-12-2011 10:34:21

我的婆媳相处之道

昨天的妈妈篇让许多同学心里揪着啦?
对不起哈,我没刻意要煽情的。
只能说大家太EMOTIONAL了,呵呵。

可能是令同学们也想到了自己的父母。
是啊,其实天下的父母都一样,都心疼自己的孩子。
有妈的孩子是个宝,只有自己的亲妈才这样心疼自己的宝。
这种伟大的爱是与生俱来的,天然的,发自内心的。

顺便说说不是亲生父母的父母,夫家的父母,BEN和ROSE。
我与他们,原本陌生,因A的原因相识,瞬间成为一家人。
这个角色转变太快,没办法立刻适应。
还好,这边风俗没有必须要叫爸妈。
真是不好意思叫出口呢,我没叫过,不知道那心情,会不会在叫的时候立刻想到自己的亲爸亲妈啊?
订婚后A倒是叫我妈“妈妈”的,对着那么陌生的一中国老太太叫“妈妈”这么充满感情的字眼。。。
不知道他的感受,呵呵。
也不知道我妈在听到“妈妈”这两个字的时侯,见眼前这八竿子打不着的外国儿子心里做何想法。

有人说,儿媳要象待自己亲爸亲妈一样地待公婆,公婆要象待亲女儿似的待儿媳。
这肯定是婆媳相处的最高境界了。
我是达不到的,也从没努力想要去达到。
因为觉得违背常理,没那必要。
俩外国老人我怎么也扯不到亲爸亲妈上来,呵呵。
那种与生俱来的,天然的亲是无法培养的。
是亲的,你根本无须刻意去培养,它已然存在。

所以,我觉得,原本就不是亲的,关系顺其自然发展的好,不用非要去扭在这个“亲”字上边做文章。
再怎么扭也扭不成“亲”的,如果一定要扭可能反倒弄巧成拙。

我与公婆的关系停驻在相敬如宾,互相关爱的状态。
我觉得这种状态挺好,大家心里没负担,很自然地相处。
他们随时随地能想要好好待我,我也随时随地想着要好好待他们。
注意,好好待,不等于非得象待亲父母亲闺女那样的待。
我不可能象吼我妈那样肆无忌惮地去吼我婆婆,我也没法象打心底里心疼我妈那样去心疼我婆婆。
内心的感情原本是天然的,不造作的。
如果不是发自内心的感情,但非要刻意地去做的话就只能叫做言不由衷了。
毕竟,亲爸妈是抚育自己,陪着自己一路长大的(非常了解),公婆是半路杀出来(完全不了解)。
要把他们放在同一高度,需要补充很多内容,首先,时间上就相差了这么几十年呢。

经济上,物质上,需要我帮忙等等,我完全可以做到对他们与亲父母同等的待遇,甚至可以更“亲”。
但感情上,我真的达不到那高度。

其实,不把他们当亲父母来相处的相处更容易,更简单,更融洽。
就当他们陌生人,从头开始认识,开始了解,开始关心,开始感动,开始爱。。。。
这样的过程是水到渠成的,是毫无心理负担的。
结婚几年后,彼此逐渐的熟悉了解,慢慢地,自然而然地就融入为家里的一分子了。

他们对我的好,我很感动,都记着,当然也随时想着以同样的好去回报他们。




很多时候,我说婆媳关系是敏感的。
我分析过自己的内心,确实针尖大的事儿不知怎么的就会往心里去。
比如,当BEN说“等会儿去A那边。。。”
我心下会想,为啥光说去A那边,不加我的名字?房子是A出的钱就非要说成是他一个人的吗?
我事后跟A理论,他说他爸绝不是那意思,只是有时说话尽量简短而已。
正好那天我们要去A的妹妹妹夫家。
A和我在商量时,本来极自然地说:我们等会儿去K家。。。。
可能想起了我之前的较真,再补了句:K和R家。。。
想想还是没对,他再加了句:K和R及孩子家。。。
我一句责问令他现在如此认真刻意地说话,真是觉得他又好笑又可爱。

今年7月,乔乔要来我们这边渡假了,她在电话里对我说:我已经跟我同学说了,我要去我二孃家。。。
我很仔细地问:你当时说的时候就光说了二孃啊?有没有加叔叔呢?
乔乔笑:嘿嘿,没有。
我细究:为什么呢?这是二孃和叔叔两人的家啊?
乔乔又嘿嘿笑:我也不知道哦,反正当时就是很直接地说去二孃家。。。因为二孃和叔叔是一家的,我说你就代表也说了叔叔撒。

所以,这不关房子是谁买的问题,只是谈及人物时与谁关系更熟更近而已。

第一次当我和A之间产生矛盾,BEN自然而然地偏袒A时,我心下就“咯噔”了一下。
当时觉得BEN特别不公平,他没有站在一个中间立场来做判断。
但事后我很快就想明白了,这就是人的天性。
一个有着严重父爱的人在面对他儿子可能会受伤的时候你叫他如何做到公平呢?
家庭里边的事儿,很多时候不能用公平来衡量,因为参杂了很多的感情在里边。
感情用事,感情用事,如果理智得啥都公平了就不叫感情用事了。


记得以前在重庆时有次,我挽着我妈胳膊正走着,碰见同栋楼三单元的小丽。
我们打过招呼走开后我妈就嘟囔地说:小丽成天化个妆把个眼睛化得绿殴殴的,真难看。。。
我说:妈~~ 你不要去说人家,你看我,还不是化得绿殴殴的呀。
我妈转头看我,确实也是,呵呵笑了几声:反正她化的不好看,你化的就好看。。。
这就是亲闺女效应,小丽要是她女儿,再怎么难看也成好看了,呵呵。

有矛盾想不通时就舍身处地,换换角色再想想。。。可能。。。就想通了。


[ 本帖最后由 jcassar 于 12-12-2011 13:55 编辑 ]

qjfkdht 发表于 8-12-2011 10:52:45

呵呵。来报道了。今天的绿殴殴事件有意思噢。谢谢燕子!

李大锤 发表于 8-12-2011 11:21:41

绿油油?;P ;P ;P 长庄稼的眼睛。

缘圆 发表于 8-12-2011 12:03:00

一直认为lg的父母就是我的父母。lg是独子,所以我就是他们的女儿。我的公公对我也像自己女儿一样好,但有次我与公公婆婆三个人一起逛商店,我挽着婆婆的手臂(这是我的习惯动作),公公看到后笑嘻嘻地对婆婆说:“你一直想生女儿,现在不是有个现成的女儿了?”没想到,婆婆说:“还是不一样的。”虽然当时听了婆婆的回答,有点不舒服。但现在我有了自己的孩子后,就理解了。因为血浓于水。

sarahyuan 发表于 8-12-2011 12:21:02

感情是要时间来培养的。

我刚结婚第一次给公婆打电话,临挂电话还是没好意思喊出“妈妈”来。

现在已经叫的很顺口了。

tiger-1 发表于 8-12-2011 12:50:39

燕子能够设身处地的为别人着想,改变了先前给人很感性的印象,是个好女儿,好妻子,好儿媳。:good

MtDreamer 发表于 8-12-2011 14:45:45

原帖由 jcassar 于 8-12-2011 11:34 发表 http://www.freeoz.org/ibbs/images/common/back.gif
昨天的妈妈篇让许多同学心里揪着啦?
对不起哈,我没刻意要煽情的。
只能说大家太EMOTIONAL了,呵呵。
可能是令同学们也想到了自己的父母。
是啊,其实天下的父母都一样,都心疼自己的孩子。
有妈的孩子是个宝 ...

其实叫妈这个习俗也蛮好,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开口叫妈这个事儿让儿媳妇、女婿从里到外都有个震荡,可以自我规范一下行为和思维。:lol

Shanshanlai 发表于 8-12-2011 14:52:42

舍身处地,换换角色再想想。就想通了...经典的婆媳相处之道。。。

MtDreamer 发表于 8-12-2011 15:11:58

原帖由 缘圆 于 8-12-2011 13:03 发表 http://www.freeoz.org/ibbs/images/common/back.gif
一直认为lg的父母就是我的父母。lg是独子,所以我就是他们的女儿。我的公公对我也像自己女儿一样好,但有次我与公公婆婆三个人一起逛商店,我挽着婆婆的手臂(这是我的习惯动作),公公看到后笑嘻嘻地对婆婆说:“你 ...

能这么想的人,家里会总是愉悦的气氛吧。
提到手挽手,我想说这种场景总是让我很羡慕也很感动,那是儿媳与公婆、女婿与丈母爹娘之间的亲情流露,不过千人千面个性不同,即使相互感情不错也未必能手牵手逛街的。

MtDreamer 发表于 8-12-2011 15:46:06

原帖由 缘圆 于 8-12-2011 13:03 发表 http://www.freeoz.org/ibbs/images/common/back.gif
一直认为lg的父母就是我的父母。lg是独子,所以我就是他们的女儿。我的公公对我也像自己女儿一样好,但有次我与公公婆婆三个人一起逛商店,我挽着婆婆的手臂(这是我的习惯动作),公公看到后笑嘻嘻地对婆婆说:“你 ...

其实,看到你这段文字俺想起来的是在一个朋友家吃饭,一桌子的人,儿媳妇站后边手搭在老公公的肩膀上。。。别乱想没有扒灰啊!;P
老先生一口天津话:人家那是要买洗衣机想找我借钱才介样儿。:lol

度筱齐 发表于 8-12-2011 17:47:37

在上海,儿媳与婆家的相处之道--距离产生美;P

cienanos2 发表于 8-12-2011 17:53:19

婆媳相处之道真的很微妙。
尤其是婆婆对儿子感情特别close类型的。
燕子能这么想已经很成熟了。:victory:

楼上另一位说得也很对:设身处地,换位思考。:)

燕子要是能把那些贴出来的日记片段打出来就好了,太难辨认了。。。。
:good :good :good

退休养老的人 发表于 8-12-2011 19:04:51

:good :good :good 和婆婆的相处一定要有了孩子之后才能重新认识

twy 发表于 8-12-2011 19:14:31

:good :good :good

唧唧歪歪 发表于 9-12-2011 01:56:56

我们打过招呼走开后我妈就嘟囔地说:小丽成天化个妆把个眼睛化得绿殴殴的,真难看。。。
我说:妈~~ 你不要去说人家,你看我,还不是化得绿殴殴的呀。——为什么要画得绿殴殴的呢?!:yct_41

vee_wu 发表于 9-12-2011 09:46:39

LZ贴出来的日记,我直接略过,请原谅我! 我以为你都已经打出来了~ :faint:

和夫家相处是门学问,以前天天听同事们念叨,我在一旁插几句嘴,就立马被拍死,“没有公婆的人,不要旁边废话”!还被预见为“最难弄的婆婆”(太作太强势,其实吧,我觉得我也不是强势,就是有点固执) :dao   :yumen没有婆媳相处经验的我,今后要尽量去体会一个当媳妇的心情吧!

qjfkdht 发表于 9-12-2011 10:25:10

:Q :Q :Q :Q 今天一早来没有更新,好失落呀

jcassar 发表于 9-12-2011 10:47:40

婚礼继续筹备

从我到达墨尔本到结婚,5个月的时间里,婚礼筹备,反复几次办我家人的签证,买房后新房那边的修补布置,这几件非常耗时间的事都在那时同时进行。

BEN是一个很有规划,头脑清晰的人,在时间安排上很懂轻重缓急,未雨绸缪。
这几件事,都是他领导打主力,我做主助手,A和ROSE做副助手。

我妈,我妹和乔乔的签证批准后,我成天就沉浸在兴奋的盼望中。
比盼结婚更盼望!

她们到达后,本来BEN和ROSE说要再准备两间卧室出来,我给拦着了,说她们来就跟我住一间就行了。
我告诉他们,别忘了,我们来自中国,中国人那么多,这点挤算什么呀!

以前我姐还没买房子的时候,我们这一大家子就住在我爸我妈那套小2房1厅里。
我姐和姐夫住一间。
其他人全住我妈这一间,打着地铺,夜里嬉笑着聊天,疯打。。。
真是开心呀!

这次她们来到后,BEN在我住的那间房给安放进了一个两层的上下铺,再加了床床垫,ROSE再准备了相当多的被褥寝具。

跟以前我们一大家子住我妈那边比起来,现在她们住这里很拘谨,毕竟这是别人的家,再加上我成天地嘱咐着:乔乔,走路动作轻点儿!。。。妈~~ 说话不要那么大声。。。
所以,我们虽待一起,但说话跟说悄悄话似的,笑也不敢太大声放声笑。
晚上更不要说嬉笑聊天了。。。隔壁左边住着睡眠不好的BEN,右边住着暴脾气的L。

她们如此放不开,我也觉得歉疚,但住别人家不得不为他人着想啊。
我只能说:再熬几天,等7月8号婚礼一过,我们就搬过去了哈,那时我们就能想怎样就怎样了。。。。
所以,当BEN建议我和A即使结婚后我妈她们还住他们这边时,我赶紧努力说服给推掉了。

我妈她们那次来肯定挺受折磨的。
首先,饮食不习惯(ROSE的西餐,呵呵)。
另外,那期间,经常会有亲戚来提前送结婚礼物,只要来客人,我妈她们就都礼貌地下楼来打招呼,要亲要抱的,她们很不习惯。
最关键的是语言不通,我妹妹能听懂点点儿,我妈和乔乔完全就是聋哑状态。
吃饭时,可想而知那个受罪。

乔乔那时11岁,吃饭时端正地坐在那里,手里象模像样地握着刀叉。
当BEN或者客人看向她,她就腼腆地送上一个微笑。
所以,BEN每次说到乔乔都慈祥地说她太可爱了,那么点儿小孩儿,能微笑着坐那么长时间,真是IMPRESSIVE!

来BEN和ROSE家的亲戚也都很喜欢乔乔,特别是那个做修女的A的姑妈,搂抱着乔乔一半天不撒手。

我姐19岁结的婚,乔乔现在跟我姐站一起根本不象母女,跟姐妹似的。
乔乔从2,3岁会说话开始,就经常说以后我和妹妹结婚时她要给我们当花童,给我们牵裙子。

在婚礼筹备期间,当时已经定下我妹和A的妹妹当伴娘。
伴郎是A的弟弟L和A的妹夫R。
刚好两对。
我跟BEN和ROSE说了乔乔从小想给孃孃当花童的愿望。
他们说花童得是很小的小孩儿才行啊,乔乔都11岁了。
我打电话给乔乔说:爷爷奶奶说了,花童得是3,4岁的小孩儿,你太老了!没法当。
乔乔说:那也怪不了我哈,你自己结婚太晚,晚得我都长大了。
我回复给BEN和ROSE听,他们哈哈笑。

BEN说:乔乔当花童不合适,干脆当伴娘吧,当个JUNIOR伴娘。
ROSE说:所有亲戚里面没有和乔乔一般大的男孩子啊,没有JUNIOR伴郎与乔乔配对。。。
BEN想了想,果断地说:没关系!乔乔就当个“孤独的”JUNIOR伴娘,反正到时就是个走来走去嘛,只要她自个儿走得开心就行了呗!

结婚典礼那天,乔乔这个孤独的JUNIOR伴娘确实走来走去走得很开心,嘻嘻。
我从没跟她提起JUNIOR伴娘需要JUNIOR伴郎配对的。
其实我也并不清楚,到底有没有“JUNIOR伴娘”这一说。

jcassar 发表于 9-12-2011 10:48:11

我的侄女,乔乔

既然说到乔乔了,我就顺便啰嗦介绍一下她吧,又一个令我爱进骨子里的人啊。
乔乔从8个月大开始就一直跟着我妈,当然那时她妈也跟着我妈的,呵呵。
可以说,乔乔是由我妈一手拉扯大的。
孙女对外婆感情深得呀~~~

乔乔只有几岁时就知道心疼外婆。
在乔乔还只有2,3岁时,有天午后,我妈在沙发上睡着了。
我看见我妈旁边坐着安静耍玩具的乔乔,我妈肩膀上竟然搭了件乔乔的小衣服。
衣服肯定是乔乔给搭上去的,衣服太小,只够搭肩膀一小块儿的地方。
那情景,我至今想来仍是感动。
那么个小人儿,跟谁学的?

有时,乔乔的爸妈过年过节时给我妈拿钱,我妈客气地推,乔乔手脚飞快就把钱从她爸爸手里拿过来塞给我妈,说:外婆,你就收下嘛,你那么辛苦。。。

乔乔很财(重庆话,很吝啬的意思),她7,8岁时,我有时每个月给她10元20元的零花钱让她自己支配。
有天,她和我去逛超市,她想要的东西都是看了又看,摸了又摸,使劲想想,最后都放下了。
我喊要走了时,她跑去拿起一样早就选好的东西。
这个她花自己的钱买下的唯一东西是买回去给她外婆的。

有时,我姐有同事邀约着带孩子一起出去玩,几家人在肯德基吃饭,乔乔跟我姐说:我们等会儿买个汉堡包打包回去给外婆哈?

乔乔从幼儿园开始,小学,初中一直都是跟我妈住,跟我妈睡。
去年,乔乔上高中了,得住校,她在学校给我妈打电话:外婆,你不要太想我,你自己要照顾好自己,很快的,星期五我就回来了哈。。。
那段时间,我妈心里没着没落的,很伤感,乔乔每天中午和晚上都会给我妈打个电话。

乔乔真是个特别贴心的孩子,很懂事,懂事得让人心疼。
在她4岁那年,我爸去世了。
有天,小人儿和我面对面坐在一家小餐馆吃饭。
她托着腮突然问:我好想外公哦,他到底去哪儿了?啥时候回来呀?
我爸那时刚去世没几天,我眼前模糊,说:外公去了很远很远的天上,不会回来了。
小人儿望向窗外的天空,指着,问:是这个天上吗?我怎么看不到?
我说:嗯,我们看不见,因为是在很高很高的天上。

吃完饭,我们回家的路上,街上见有耍猴的,我和乔乔坐进人群里去看热闹,兴致勃勃的,跟着人群“哦~~”“哦~~~”地助威。
耍猴的大叔正在耍的节目是往空中抛一个球,猴子去接。
球越扔越高,越仍越高。。。。
助威的人群也越来越热烈。
我们跟着“哦~~~”得更大声。
忽然乔乔皱眉,转脸担心地对我说:球扔得那么高,都快看不见了,可别砸到我外公。。。

在我准备考英语4级那段时间,只有4,5岁的乔乔和我隔着一大桌子面对面坐着,我做我的英语题,她忙她的小人书,一坐就是半天,吃完饭,又是半天,天天如此。
我妈和我外婆非常惊叹,这么个小人儿怎么就能坐得住?!

有时看书太累了,我就拉着乔乔的小手出门散步,她很爱与我手指互相交叉着那样牵手,我每次都怕把她的小手指叉得太开,怕她会痛,她手指实在是太小了,呵呵。

有天晚上,我俩牵着手走在大街上,我说:乔乔,二孃的眼睛看书看太多了,越来越模糊,我现在看东西都快看不清了,以后瞎了可怎么办呀?

乔乔两条小腿儿啪嗒着,转头昂向我,坚定地说:二孃,你不要怕,你如果真的瞎了,我会一直这样牵你的,你以后老了我也这样天天牵你。

我还来不及说什么,旁边一位40来岁的陌生大姐咋呼地叫道:天哪!!!啧啧!!这谁家的小孩儿啊,这么痛人心。。。这么点儿大的孩子,说的这些话哟。。。要我听了死了都值啊。。天哪!。。。

jcassar 发表于 9-12-2011 10:50:51

婚礼前夕

呵呵,又扯远了,拽回来拽回来,说回婚礼这边。

日记本上照抄一段内容。(有的TX比我还懒,我打上来吧)
6月2日 周五 晴

A说从6月1日起就进入冬天了,现在是初冬,一个月后(也就是结婚的日子)就是中冬了。
BEN将进门口的大客厅铺上了红花地毯,昨天请我帮忙将木的家俱用保护喷油抹光亮了。
地毯有些起卷发皱,BEN就趴地上垫块布用熨斗烫。
在大客厅和小客厅还都配备了很大很亮的探照灯,我笑说真是跟摄影棚似的了。
婚礼那天,大客厅作为新娘在家的摄影点,小客厅作化妆和做发型时用。
他们真的想得很周到!


这边还有个规矩,婚礼前,新郎与好朋友好兄弟们要聚会一次,新娘与好姐妹们也要开个PARTY,好好聚一次。
我的闺蜜都在国内,所以,没办PARTY。
A邀请了几个好朋友好兄弟在我们新家开了个简单PARTY,我和BEN过去布置的,BEN挂了些彩色皱纹纸,还吹了好些个气球。
那时新家那边电视都还没有,真是个极简单的聚会,他们就只是喝酒聊天,有的朋友还自带了睡袋,因为喝多酒了就自觉地不再开车回家。
A的BUCK’S NIGHT跟其他很多新郎的比起来真是太简陋,很多新郎去夜总会开这个PARTY,还有脱衣舞可以看。

7越5日,婚礼彩排,我顺带学了个新单词REHEARSAL。
BRIDAL PARTY(新郎新娘伴娘伴娘这一团伙,呵呵)去教堂实地,在牧师的讲解下把婚礼当天的程序先预演两遍,除了没穿婚礼当天正式的衣服外,表演程序都是一样的(上舞台表演的感觉,呵呵)。

最后,还有个风俗,婚礼前一晚新郎不能见新娘的。
7月7日晚饭后,A一个人带着他第二天要穿的新郎服和洗簌用具去我们新房那边睡觉。
夜里A给我发了条简短而又温暖的手机信息:DEAR,HAVE A GOOD SLEEP, I WILL SEE YOU AT CHURCH TOMORROW. WO AI NI!
页: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查看完整版本: 我的故事----重庆女嫁老外(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