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 #3303 angeljx151 的帖子
真心请教幸福妈妈,我该怎么拯救我的儿子,他今年15岁在重点中学读初三,目前也许是由于成绩不好,现在不跟父母交流,放学回家就是锁紧房门,家里人似乎都是隐形的,我们不追求他的学习成绩有多好,只求他能身心健康,积极向上,在多次尝试跟他的勾通交流无果后,我该怎么做? 原帖由 angeljx151 于 2012-9-18 10:34 发表 http://www.hioz.net/ibbs/images/common/back.gif一、从中国出关,没有斐济签证可以吗?我想自由行不贴签一定出不了中国海关,除非跟团行,对吗?
二、wow台服本月29日中国时间晚上23点开启90级5.0版本。
我们工会的玩家都三三组合(坦克+奶妈+DPS)打 ...
:funk: :funk: :funk: :funk: :funk: :funk: 我简直不敢想象,幸福妈妈既然也是魔兽迷!!
我曾经喜欢过一段时间的,不过我家某人不让我太沉迷,生小孩子那段时间就戒掉了 原帖由 angeljx151 于 2012-9-21 14:07 发表 http://www.hioz.net/ibbs/images/common/back.gif
说到nice这个词,我内心是刺痛的。
我是多么希望这个词可以淋漓尽致地用到我的学校里,让每个孩子都感受nice的温暖。
我一直在尽可能地用nice来对待我的学生和家长,可是结果真的太滑稽了。
在中国,仅 ...
这一点真的有同感!(虽然我会呵斥我的孩子,在幸福妈妈的眼里我不算NICE),但是我很向往的那种善良,在这片土地上被人称作“愚蠢” 幸福妈妈您好!超喜欢你的帖子。我们也是163的新移民,我老公和大儿子己长登墨尔本了,跟你长登的时间差不多。希望您多讲讲你买生意的经验,我们从中能学到东西。期待您的帖子,祝您全家幸福! 又来看幸福妈妈的帖子了,记得第一次看幸福妈妈帖子的时候,帖子才刚开,现在已经变成摩天大楼啦,希望幸福妈妈能够继续写下去,看到幸福妈妈的文字,觉得难过的心,一下子就被温暖了,很喜欢看您的文字。 原帖由 angeljx151 于 21-9-2012 14:07 发表 http://www.hioz.net/ibbs/images/common/back.gif
说到nice这个词,我内心是刺痛的。
我是多么希望这个词可以淋漓尽致地用到我的学校里,让每个孩子都感受nice的温暖。
我一直在尽可能地用nice来对待我的学生和家长,可是结果真的太滑稽了。
在中国,仅 ...
幸福妈妈,
我看到的不文明现象比你说的严重很多、很多倍,,但是我深深的问自己,根源在哪里?
老百姓其实是不知道他们不知道。人是可以被教育的、可以被改变的。在国内国外,当我看到国人种种不文明的现象被老百姓当做家常便饭并代代相传的时候,,我就为这个种族的未来伤心,我是多么希望这个国家好,国民素质提高,国人齐心协力,政府清廉,百姓福利有保障,孩子们老人们被人们“爱”着!!可是如何学会爱,在中国这是真正的奢侈品,也是不被大家重视的!
但是即使这样,我还是立志想要在丰富自己人生之后,能够用自己微薄的力量去为做一些事情,能改变一个人也是好的。但是做什么,怎么做还完全没有方向,,,赫赫
to dandan1212
原帖由 dandan1212 于 22-9-2012 12:29 发表 http://www.freeoz.org/ibbs/images/common/back.gif每读到幸福妈妈谈论关于教育的话题,我总是想到那个清秀的17岁女孩子,她叫阿果;她住在我们前楼,我的妈妈和她的奶奶是晨练的朋友,一次我们四个人正好在小区碰面,妈妈和她奶奶唠,我也和她随便聊了两句,告别时我 ...
这个案例属于个体现象。
我在上海精神病院看到很多患有抑郁症的少年,
记得专家医生是这么说的:这些孩子都是聪明过人的,这样的孩子更容易患病。
看了这么多病孩子,有些可能已经因为太过痛苦不能忍受而离开了人世,离开了深爱他们的父母。
所以,我会经常问自己:我们生孩子是为了什么?
真的不是为了要那区区的100分来满足我们长辈的虚荣心!!!
所以,孩子们的童年需要快乐感,幸福感和“二”感,
一个比较“二”的孩子(没有太多功利心的压迫),无忧无虑地学会生活,学会勤劳,学会有责任心比多少个100分都重要!
心理健康了,孩子才有可能有幸福的未来!
只可惜,在中国,又有多少家长明白这个道理?
还是想不通:我们要一代人只会考试有什么用?
[ 本帖最后由 angeljx151 于 26-9-2012 20:09 编辑 ]
to mite
原帖由 mite 于 22-9-2012 15:07 发表 http://www.freeoz.org/ibbs/images/common/back.gif目前的中国 缺什么 很多不说了。 有一个是 人文。 很欠缺。
看看红的节目 非诚勿扰。 台湾人 命中率很高。
我看主要是人文 气质 继承了华人的传统
大陆的呢 不知道生活 就是钱 权 = 成功
留学的都 ...
看了老麦的回帖,真是忍俊不禁;P 。
记得我小时,眼睛里看到的叔叔阿姨,爷爷奶奶都是非常淳朴地“二”啊。
所为“二”:
一、男女老少衣着都很土气;
二、男女老少说话都直来直去,谈吐都不设防;
三、夜里可以开门睡觉,不用防盗窃;
四、当官的真心关心老百姓。老百姓见了当官的都很尊敬但不惧怕,当官的都不贪;
五、金条掉地上都没人要......
一个“二”的时代随着“XXX”的到来一去而不再复返了。
看“非诚勿扰”,我有和老麦同样的感触:台湾男嘉宾命中率很高(谈吐实在、有诚意,有吸引力),国外专场的男嘉宾命中率也很高......
我有时会担心这个节目还能办多久......
[ 本帖最后由 angeljx151 于 26-9-2012 23:06 编辑 ]
to 沙燕
原帖由 沙燕 于 23-9-2012 13:30 发表 http://www.freeoz.org/ibbs/images/common/back.gif真心请教幸福妈妈,我该怎么拯救我的儿子,他今年15岁在重点中学读初三,目前也许是由于成绩不好,现在不跟父母交流,放学回家就是锁紧房门,家里人似乎都是隐形的,我们不追求他的学习成绩有多好,只求他能身心健康 ...
你儿子大概在逆反期吧?
少年时期都会有段时间“不可理喻”,
如果他在家里不想搭理你们,一定是你们给了他压力。
减轻孩子的压力最好的办法就是不要太罗嗦,一个道理反复讲。
少年期的孩子有些逆反得很厉害,有些还好。
我儿子的逆反期在13岁,大概半年时间很叛逆。
过了这个时期,孩子都会很懂事,很让人放心了。
别着急!!!
回复 #3325 angeljx151 的帖子
我家小儿子13岁,确实和以前有小小变化。他也像全世界的同龄人一样,喜欢玩电脑。现在吃完饭不允许他直接进房间,叫他坐着陪我聊会儿天。他知道他如不从我要禁止他玩,故老老实实和我聊些学校的事,和其他小朋友妈妈一聊才知道,我是对学校里发生的七七八八的事知道得最多的!觉得很幸福!
晚上临睡还要求他来我们房间讲GN,kiss及cuddle.至少他现在还做。估计很快就要不肯了吧!
一直跟他灌输要和我交流要陪大人讲话。大儿子十七岁已好些了,什么话都和我们说!
读书嘛没办法,他想要就要不要也不管了。 一定要mark 这么 好的贴 你好,幸福妈妈。
今天才看到您的文章, 真的很精彩。这么积极的人生态度, 相亲相爱的一家人, 我相信一定会一直的幸福下去。澳洲是个从容, 简单的地方, 您的选择的正确的。
明年一月我会从墨尔本搬去brisbane, 职业是手术室的护士。 期望有机会做朋友。 :loveliness: 好久没来了,看到了FIJI游记,呵呵,真棒!:victory:
我一直在考虑移民OZ之前带着家人去一个海岛放松,顺便给爸妈办一个简单的沙滩婚礼。
考虑过泰国普吉岛、苏梅岛,菲律宾宿务岛,毛里求斯是最喜欢的,香港直飞旅程简单。
看到这里,FIJI进入了我的视野,呵呵!:victory:
现在一点都不纠结了,直接长登澳洲。把自己安顿好之后,给家人申请676签证。
逛逛OZ,逛逛FIJI,呵呵!:handshake
喜欢幸福妈妈的文字,一如既往!:victory: :victory: :victory: 每次看到幸福妈妈一家人去旅游,我都觉得非常的羡慕,虽然我已经出国几次,但每次都是我跟先生两人。
现在宝宝出生了,我妈在帮我们照顾,我跟先生忙着工作和雅思,我妈每天都帮我们分担了很多的家务和责任。
所以如果我跟先生明年能长登,我希望我的妈妈能跟我一起去,带她和宝宝一起旅游。
我还希望可以通过努力积累一些财富,到时等爸爸退休,把妈妈和爸爸一起办过去,或许他们不一定适应长期在澳洲的生活,我会尊重他们的意见,他们喜欢住澳洲就住,或者国内住一段,澳洲住一段也许。而且我还希望他们退休后能各个国家都走一走。他们俩老真的是为了我付出太多了。我真的是无以回报。 原帖由 angeljx151 于 2012-9-26 20:07 发表 http://www.hioz.net/ibbs/images/common/back.gif
这个案例属于个体现象。
我在上海精神病院看到很多患有抑郁症的少年,
记得专家医生是这么说的:这些孩子都是聪明过人的,这样的孩子更容易患病。
看了这么多病孩子,有些可能已经因为太过痛苦不能忍 ...
从中医的角度上来说,抑郁的原因是肝郁。而肝郁则是平时压力过大可能引起的。
所以不要以为孩子的“潜力是很大的”,有时候隐性的伤害不容易看到 或许163真的有很多压力,但是我觉得我们还是要向好的方面来看。
虽然我是技术移民,但我也看过一些163的帖子,很多都心酸的让人掉泪,不过最后成功的还是占多数。
至于那些没有挺到最后的,我觉得原因有三个:
第一,摊子铺的太大,精力有限,无法周全照顾;
第二,语言不通,很难很好的与人沟通,就容易遭遇陷阱;
第三,遇人不淑,成就一个生意,单靠一人之力,实在是有些孤军作战,因此,有好的助手和拍档,也是非常重要。
幸福妈妈一直是我们的老师,从您的话语中,我知道您是一个热爱生活,热爱结交朋友,乐观,谨慎的人,所以,我相信,这些困难,必定会被您巧妙的化解,我会跟着您的帖子,继续跟您一起感受生活,我也能希望自己能成为一个像您一样的好妈妈,一个幸福妈妈。
希望我们以后能有机会在澳洲见面,我也很喜欢美食,热爱烘焙,希望有机会让您试试我的手艺。 我和先生还在国内,如果幸福妈妈需要国内买些什么,或者带些什么过去,到时也可以告诉我,很愿意为您效劳呢:mk_12 原帖由 freespirit 于 26-9-2012 23:01 发表 http://www.hioz.net/ibbs/images/common/back.gif
我家小儿子13岁,确实和以前有小小变化。他也像全世界的同龄人一样,喜欢玩电脑。
现在吃完饭不允许他直接进房间,叫他坐着陪我聊会儿天。他知道他如不从我要禁止他玩,故老老实实和我聊些学校的事,和其他小朋友妈 ...
我也很庆幸,我的女儿很善于和我交流,渐渐地我也发现我是知道学校里的事最多的家长,连班主任做什么事也习惯找我,呵呵.
要去澳洲了,班主任和同学家长都说舍不得我走呢,大家相处得真是很融洽.
回复 #3334 amanda_chen3 的帖子
到了沃洲希望你还是一如既往,积极参加及支持学校的活动!我替我儿子学校做义工,鼓励孩子多多参加体育运动。 是實上,一般台灣的男孩子給人的感覺,都是比較"2"的. ;P
原帖由 angeljx151 于 26-9-2012 20:22 发表 http://www.freeoz.org/ibbs/images/common/back.gif
看了老麦的回帖,真是忍俊不禁;P 。
记得我小时,眼睛里看到的叔叔阿姨,爷爷奶奶都是非常淳朴地“二”啊。
所为“二”:
一、男女老少衣着都很土气;
二、男女老少说话都直来直去,谈吐都不设防;
...
顶
我一直潜水,从第一页跟到最新的 ,非常喜欢看,给我鼓舞的力量.脱胎换骨
2012年9月27日星期四
生活不能复制,也没有确切的好和不好。记录澳洲移民生活的个体经历和体会,不求效仿,仅供参考!
回首在澳洲真切生活的这些个日日夜夜,
突然发现长登前(在国内),我们对移民并生活在澳洲的理解薄如珠穆朗玛峰上的稀薄空气。
我们一家人正在经历严肃的“脱胎换骨”大考验。
我不知道这算不算大肥羊一家在澳洲生活的第一次历险,
但确实我们在经历巨变,灵魂深处的巨变……
自然环境的变化还不难适应,但人文环境的改变却真的需要心灵的适应。尤其是我们大陆来的移民家庭,经历的将是一种前所未有的陌生“洗礼”。(除非你只接触大陆来的新移民朋友,不然就得接受这种蜕变的考验)
一、适应各种“称呼”
来到澳洲还没有真正结识到大陆移民家庭(有认识几个新移民家庭,但都不大敞开心扉,来往甚少。打算要尽快找到大陆组织…),阴差阳错地一直被归类到了老移民当中,而且都不是大陆家庭。一来二往,幸福妈妈已经滥竽充数,貌似“融洽”地潜伏到了马来西亚人,香港人,台湾人的圈子里了(基本熬过了考验期,被认可接纳了:L )。
虽然都是华裔,但是他们在澳洲生活了几十年。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待人接物方式都距离我们习惯的生存认知相差太遥远了。
在与他们交往的过程中,幸福妈妈感觉需要努力让自己去适应,而不是让人家来适应我。
称呼成了我适应的第一课。
首先,人家都不叫中文名字,都有各种各样稀奇古怪的英文名。除了大人,还有好多小孩。我们得一家一户、一个一个去努力记住,不能叫错。我每天都在背诵这些名字,还用了很多笨办法。比如:Alistair是个小男孩的名字,我就是老记不住啊,我就先记住“爱丽丝”,然后加上“呆儿”(愿主原谅我!),现在终于不会忘记了。:victory:
其次,我再也不是原来的我了。我也必须有英文名,幸福爸爸也不能幸免(儿子早就在用英文名了)。好吧,起个简单点的英文名吧,比如Mary, Tom之类。原来以为简单点好记住,可是笑话不断。;P
一开始,朋友们叫我们的英文名,我们是硬深深无法灵活迅速地反应。害得人家孩子们都觉得我们很不礼貌。囧......:'(
再后来发展到神经过敏:L ,只要听到这个读音,就会本能立马反应,之后才发现人家不是在叫我们:L 。原来名字太简单,重名的太多,容易听觉错乱。
好在现在一切都已经习惯了,恭喜自己!:victory:
妈妈咪啊!移民澳洲要放弃原来的姓名(老祖宗会不会怪罪我们?:L ),这算不算一次彻底的“脱胎换骨”?
今天忙了一天,有点累了。有关脱胎换骨的话题明天接着聊。故事,笑话一堆啊……;P
最后想分享一下心得:
融入华人老移民圈是个迅速了解澳洲生活的捷径。当然我们需要的这个圈子必须是善意的,友爱的,而不是刻意为了融入而融入(千万不要为了某种利益目的而去利用人家才去融入)。老移民们的一言一行都浓缩了澳洲华人生活的精华和糟粕,点点滴滴让我们去体会,去理解,去取舍,去尽快拨开迷雾看见阳光。
希望新来的163朋友们,先不要用有色眼镜去看待老移民们。他们并不像很多帖子里写的那样贪财和不近人情。他们当中很多人和家庭都很朴实。无论是老板还是百姓都过着自己想要的简单生活,而且非常热心帮助我们这些新移民安定生活。他们的所作所为,都不刻意,都很自然,很温暖。
为了帮助我们一家人安心澳洲生活,不让我们感到寂寞,他们轮番邀请我们参加各种活动,比如钓鱼,比如远足,比如各种Party……而其中经常是不让我们付钱,总是抢着pay the bill……更让我们感动的是,他们从来不打听我们的家庭背景,不问我们在大陆是做什么的,不问我们是不是有产阶级……而他们之间的友谊,包括孩子们的友谊是那么的温暖,令人感慨……
这些天,我总在问自己:我们何德何能可以得到这么多坎坷过来的华人家庭(包括孩子们)的真诚相待?这种不计回报的付出,让我这个自以为很懂得什么是付出的大陆母亲感到不安和惭愧。
我们一家人还在学习和“脱胎换骨”中,有了心得就来和大家分享一下(其实心得已经太多了),也算是一种爱的回报吧。“付出真心的关爱”是在澳洲生活必须学习的重要功课!
我想,我们一家已经开始真正走上了一条内心有真爱的人生之路……
PS:融入老移民家庭,需要语言的支撑,尤其是和ABC孩子们相处。孩子们很多时候更愿意用英文来交流,即便他们尊重我们,会和我们用中文沟通。但是孩子们之间的聊天一定都是语速飞快的英文,听不懂孩子们在聊什么,就很难融入孩子们的生活,得到孩子们的认可。所以准备移民的中国家庭,一定要在中国先把英文学学扎实,这个太重要了。不一定要会写很多,但一定要能听和说,这个太重要了!!!
接下来要聊到的是:
二、适应社交话题 (空了接着讲故事,故事越来越不可思议了,都不是我们曾经设计和想到过的......今天就先写到这里,祝大家晚安!)
[ 本帖最后由 angeljx151 于 28-9-2012 01:29 编辑 ]
回复 #3338 angeljx151 的帖子
幸福MM融入地很自然。我是23年前只身来沃洲留学,碰上也在此留学的老公。也算是老移民了。在论坛上有看到过怎么说上老移民当,老移民怎么坑害新移民之类的话题,我一般从不驳斥,不管新、老移民,大家都会经历过这样一个脱胎换骨的过程,即便是我7旬父母自从去年来了后我们也一直以沃洲文化去影响他们。碰到过不少过河拆桥不讲人情味的新移民(从来没有指望回报但待人接物太不慬事了)。不过只要他们过得好我们就替他们高兴! 只要我们对得起自己良心即可。现在仍这样,只要是在自己能力范围帮得到人家的还会不求回报的去做。
至于人家家境是否富有我是不会去在乎的,在乎的是这人是不是nice. 再则能够真心帮得到人家会令我很开心,大概这也算沃洲文化的一部分吧:victory:
感谢老移民们的支持
感谢老移民们的支持与理解,祝好,仲秋、国庆双节快乐。不知道在澳洲是否过这两个节日?:)回复 #3340 jhong2008 的帖子
国庆通常和沃洲的劳动节凑一起故下周一是公众假期。 我是18年前从上海到新加坡读书, 工作, 6年前来到墨尔本定居。我的体会是, 越早打开心胸, 融入当地社会, 日子会越舒心。 原帖由 catherinechen 于 28-9-2012 08:24 发表 http://www.hioz.net/ibbs/images/common/back.gif
我是18年前从上海到新加坡读书, 工作, 6年前来到墨尔本定居。
我的体会是, 越早打开心胸, 融入当地社会, 日子会越舒心。
谢谢你的建议,我要努力.
回复 #3338 angeljx151 的帖子
非常非常向往这样的生活 原帖由 angeljx151 于 27-9-2012 22:20 发表 http://www.hioz.net/ibbs/images/common/back.gif2012年9月27日星期四
生活不能复制,也没有确切的好和不好。记录澳洲移民生活的个体经历和体会,不求效仿,仅供参考!
回首在澳洲真切生活的这些个日日夜夜,
突然发现长登前(在国内),我们对移民并 ...
-----------------
幸福妈妈真幸福啊,有这么多的朋友出谋划策。我和老公来了这几天,自己到处跑,租房子:'( ,水电气,网络电话全部要自己搞定,幸亏有网络。移民真是个脱胎换骨的体力活啊。:'( :'(
回复 #3337 angeljx151 的帖子
来澳洲快两周了,我们也正在经历适应过程。好在有老公做先锋队,租好了房子,买好了车,有了工作... 所以心里踏实了很多
不过,刚到这几天还是碰到不少不顺利的事:
1,家里的有线电视,居然没有插头;卫生间的风扇声音大得像开足了马力的鼓风机。通知中介维修,前后催了3次,维修工才姗姗来迟。没电视看,也没学上的日子,儿子直喊无聊。
2,买家具,一个鞋柜质量有问题,交涉退货,还好给退了,可退的钱有问题。一个书桌,说好带移动柜的,收货的时候少了,居然不承认带柜子,又去交涉,终于拿回了该是我们的柜子。
3,订了Pennytel的ATA终端,附带的电话机,麦克风不工作,与Service沟通,确定换货,居然要求我自己付运费,电话Email交涉,最后同意运费以电话费的形式报销存入账户。
4,AGL能源账单,莫名多了“专门读表费”,电话询问答复Open账户必须支付,但我们事先未得到通知有此费用。发了Email询问此费用是否合理,等待答复中。
事情都不大,但还是比较闹心。好在一个个都解决了或正在解决中。
只要主观上愿意去适应环境,适应周围的人和事,相信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努力学习幸福妈妈nice的心态和永远乐观的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