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ngo1st 发表于 7-10-2012 17:31:33

回复 #694 angeljx151 的帖子

赞同,人是自由的,没有国与国的区别,寻找自己的一片乐土。改变不了的就选择一个新的!看了您一下午的帖子,您和我妈妈是一个年代出生的,不愧是为人师表的老师,气度和感恩都值得我们这些后辈学习,有空继续看看您的帖子,哈哈,您可以出本书了,绝对畅销:)

catherinechen 发表于 7-10-2012 18:19:21

海南鸡饭的秘诀是鸡油和黄油, 所以饭很香, 胆固醇也很高。
Mandarin Hotel (Orchard Road) 的海南鸡饭是值得一试的。
singapore 的美食太多了。

sdcmc 发表于 7-10-2012 18:24:36

原帖由 angeljx151 于 7-10-2012 13:59 发表 http://www.freeoz.org/ibbs/images/common/back.gif



“海南鸡饭”是我家儿子的最爱,饭的做工很讲究,米也是特别选择的米,比较松软的那种。 蘸料也是很考究的,感觉半西半中式。

不知道澳门的朋友有没有尝试非洲菜?

在码头附近有一家非洲餐馆,我们去吃过 ...


魚人碼頭那家?不知道,沒去過,不過最近認識了個非洲朋友,可以問問他澳門有沒有好的非洲菜. ;P

SuperPig 发表于 7-10-2012 23:49:45

回复 #3452 angeljx151 的帖子

谢谢楼主的详细回复。我在网上粗略看了看,发现国内在搞Waldorf Education的机构还真不少呢,也不知道是不是参差不齐。澳洲也有不少,大多数开在乡村地区。当然在这边实现如此理想化的教育要容易很多。

中国Waldorf: http://www.douban.com/group/waldorf/
澳洲Waldorf: http://www.steiner-australia.org/school%20lists%20map.html

笑傲江湖章 发表于 8-10-2012 00:00:25

太久看了幸福妈妈的贴没有回帖了!在旅游,度假中!

"压半成品肉(不全熟的),然后再取出炖,节约太多时间了,味道也不差"这句话我懂,我们家用电压力锅有7、8年的时间了,期间换了2个,非常喜欢!我在我们的大家庭中有个美称"红烧肉章",为何?红烧肉烧的好吃,其实秘诀就是电压力锅。烧肉类好吃很大原因就是要酥软,尤其我的公公婆婆的牙齿不好,看到菜肴酥软觉得媳妇很体贴喜上心头啊。最初在锅里炖肉,没有一个小时绝对炖不烂,只有两个灶头,要是烧两个荤菜,那如何是好,一次电压力锅成功炖肉的尝试,让我逢年过节招待十几个亲戚吃饭变的很从容啦。言归正传,红烧肉如何好吃?就是将肉放在锅里干烧出油,放糖干炒片刻加入各种佐料和水后,倒入电压力锅,用做米饭那个档,待卸压后再放在炒锅中收汁十几分钟,出锅,费的功夫就是炒个蔬菜的时间,大家试试这样做肉类的方式,味道和炖两个小时的没有差别啊

幸福妈妈 发表于 8-10-2012 13:21:39

To Superpig

原帖由 SuperPig 于 7-10-2012 23:49 发表 http://www.freeoz.org/ibbs/images/common/back.gif
谢谢楼主的详细回复。我在网上粗略看了看,发现国内在搞Waldorf Education的机构还真不少呢,也不知道是不是参差不齐。澳洲也有不少,大多数开在乡村地区。当然在这边实现如此理想化的教育要容易很多。
中国Waldo ...

非常感谢Superpig的链接。

大家应该有所闻,教育在中国是个非常非常赚钱的生意,打着《Waldorf Education》的旗号来招生一定会引来众多家长的青睐。

如果仅仅是为了有利可图,这是一张非常妙的“忽悠牌”(个人意见,请不要拍我。朋友们也可以有自己的意见。),我们就“理解”吧!

如果真心是为了原汁原味推广《Waldorf Education》,值得钦佩,但在中国非常难。

为什么这个教育要放在乡村做(其实在中国有这样的教育基地,也放在大山深处做)?与世隔绝,营造理想化的环境。

教育就和育苗种树一样,特别的种子需要特别的土壤,离开这样的土壤树的培育就会发生各种不同的结果:

一、只开花,不结果。

二、结果了,但不甜。

三、中途夭折。

在目前的中国,唯一可行的就是国家教委启动《Waldorf Education》,然后推广到全国所有的学校,并强制执行!:L (说穿了还是教育改革问题,难!难!难!)

即便是这样的幻想,也需要时间的打磨,

比如师资水平是不是可以胜任?

比如社会是不是一点一点开始显露出诚信和友爱?

比如民众的公德心是不是在一天天展现?

比如长辈们会不会懂得付出和分享?

最后举一个例子:

儿子现在回国,看不惯很多不文明的行为:

如:影院满地的垃圾

如:对着人大口吐痰

如:自私自利

如:破口大骂

如:排队插队

如:信口雌黄

如:公厕到处都是粪便

如:明目张胆取走公用财物(厕所纸)

如:......

(大家有所不知,我们国家有一个奖项是专门给文明城市的,好奇葩的奖项啊!文明难道不是公民最起码的责任吗?但起码,国家在重视了,值得欣慰!很多地方城市为了拿到这个文明头衔,不惜花费纳税人的钱财,大肆“漂洗”超市卫生。一旦检查过后,且拿到文明头衔后,该升官的升官了。原来怎么不文明的依旧不文明......:L ,写到这里,一口气差点岔过去:'( 。文明是什么?文明就是全社会每个人心中的文明意识和文明行为,而不是城市头上的某种值得炫耀的头衔......)

儿子就像一株小苗,他最关键的时候在澳洲受了教育,现在让他回国,他也需要几年的被“培育”,才有可能习惯或者学会以上“行为”。

如果一个完全接受了《Waldorf Education》教育的孩子从大山里出来,放到一个充满了不文明的现实中,他会怎么样?

就如明明知道德国制造的产品好,而我们依然还在制造劣质产品,是一个道理。

德国产的《Waldorf Education》到了中国,能不能保质?

不知道!!!!!!

这个话题,不想多说了,大家可以自己判断,说多了得罪人!:L



[ 本帖最后由 angeljx151 于 8-10-2012 13:34 编辑 ]

mite 发表于 8-10-2012 13:26:00

譬如10-1长假 垃圾到处 。。。确实目前很多底线都很低 。。。

amanda_cyf 发表于 8-10-2012 13:32:36

说道文明,幸福吗妈妈可能还没有看到澳洲不文明的地方。bully在澳洲的学校是很普遍的问题;未成年人酗酒,抽烟,滥交,未成年母亲都是这个国家常见的问题。给幸福妈妈个建议,不要让你的儿子成长在温室里。

幸福妈妈 发表于 8-10-2012 13:56:51

原帖由 amanda_cyf 于 8-10-2012 13:32 发表 http://www.freeoz.org/ibbs/images/common/back.gif
说道文明,幸福吗妈妈可能还没有看到澳洲不文明的地方。bully在澳洲的学校是很普遍的问题;未成年人酗酒,抽烟,滥交,未成年母亲都是这个国家常见的问题。给幸福妈妈个建议,不要让你的儿子成长在温室里。

你说的很好,温室里出来的花朵容易夭折!

其实无论是人,社会,还是国家都存在两种最鲜明的东西:“正义”和“邪恶”

当正压不住邪的时候,人,社会和国家就变得邪气了。

当邪不敌正的时候,人,社会和国家就变得正气十足了。

看人,看社会,看国家,就看是正还是邪。

寻找正义相对多于邪恶的地方生活,也就是人类唯一可以选择的选择了。

人,其实很无奈!


[ 本帖最后由 angeljx151 于 8-10-2012 14:00 编辑 ]

kissnbake 发表于 8-10-2012 14:08:45

看了幸福妈妈一家人在澳洲度过的第一个中秋,今年我也和家人第一次去外地旅游过中秋,高速的拥堵,人山人海的景区,遍地垃圾的海滩,让我这个中秋过得异常难忘。
我们一路在车上,一路想着赶紧去澳洲。

幸福妈妈 发表于 8-10-2012 14:11:53


这些天写了好多澳洲的生活。

有关892生意的事情好像被遗忘了。

其实不然,我一直想把内心知道的告诉大家(虽然只是一家之谈)。

但觉得我们163首先要做的真的不是急着买生意,一定是先把生活安顿好,把脑子的思维方式整整顺(我们戏称为“澳顺”),不然买生意,做生意真的没有意义。

为了PR而PR的生活,不是我们163们真心想要的。

所以,不要急功近利,沉下心来,在寻找生意的同时,先好好澳顺一下,这个很重要!

接下来的话题,是不是可以大家一起来聊聊163们(892)的生意经了?

我想应该是时候了。

我给这个主题取了个名字:"892——条条道路通PR"

接下来的分析,可能会涉及很多幸福妈妈个人对892的理解和解读,大家可以提出意见,尤其是过来的892们也可以一起畅谈,给后来的商业移民同胞一些经验。

也许幸福妈妈接下来的分析会涉及一些不该涉及的内容,希望大家谅解!

总之,892能通PR才是王道!

kissnbake 发表于 8-10-2012 14:14:21

我们家也很喜欢用高压锅,但都是用普通的那种,电压力锅买了之后,因为洗刷不便,一直闲置没用,看了幸福妈妈的帖子,准备到时过去澳洲,可以发挥它的余热啦。

不过,有一点我有点困惑,澳洲的电费贵吗?大家是喜欢用煤气还是用电多一点呢?

之前看一个lz晒账单,看到一个月200刀,这在澳洲算是什么水平呢?

幸福妈妈 发表于 8-10-2012 14:23:37

原帖由 kissnbake 于 8-10-2012 14:14 发表 http://www.freeoz.org/ibbs/images/common/back.gif
我们家也很喜欢用高压锅,但都是用普通的那种,电压力锅买了之后,因为洗刷不便,一直闲置没用,看了幸福妈妈的帖子,准备到时过去澳洲,可以发挥它的余热啦。

不过,有一点我有点困惑,澳洲的电费贵吗?大家是喜 ...

我们在GC的家是用电烧饭的。

刚刚收到账单:

三个月325刀,平均每月100多点。

我们烧饭,电器,空调(这三个月不大开)照明全是用电的,而且没有刻意节省。

我感觉不算很贵,可以接受。

恶劣天气需要空调时估计每月会达到200刀吧,不过还没有试过,试了再来汇报价格。

不知道这个答案对你有帮助吗?

******************************

另外,电压力锅有洗涮很方便的,可能你买的是锅盖和锅连体的,那个很坑爹,不好清理。


[ 本帖最后由 angeljx151 于 8-10-2012 14:32 编辑 ]

笑傲江湖章 发表于 8-10-2012 17:51:10

期待幸福妈妈的"892——条条道路通PR"

再有两个月,我将开始我的892生活了,彷徨+期待,彷徨于对墨尔本一无所知,期待于即将开始的新生活。咨询已经转892的163朋友,说做奶吧最保险,就是人很辛苦,耗时间。我在国内做品牌传播十几年了,我只会这个,据说这样的经验完全用不上。十分期待幸福妈妈即将开始的这个话题

sdcmc 发表于 8-10-2012 19:26:08

原帖由 angeljx151 于 8-10-2012 13:21 发表 http://www.freeoz.org/ibbs/images/common/back.gif


非常感谢Superpig的链接。

大家应该有所闻,教育在中国是个非常非常赚钱的生意,打着《Waldorf Education》的旗号来招生一定会引来众多家长的青睐。

如果仅仅是为了有利可图,这是一张非常妙的“忽悠牌”( ...


廁所的問題,我記得我也說過,不過好像有人回答說中囯廁所是不錯的.;P

jhong2008 发表于 9-10-2012 00:33:05

回复 #3466 kissnbake 的帖子

你大概也是在国内 吧,是上海?

dianfang2010 发表于 9-10-2012 00:56:52

原帖由 angeljx151 于 7-10-2012 14:51 发表 http://www.hioz.net/ibbs/images/common/back.gif


Slow cooker炖补品是必备的。味道也相对会入味些。这里就不赘述了。

电压力锅有什么好处?

我认为电压力锅最大的用处就是:节省时间 (让做饭变得非常神速,尤其是家里突然来客人,冰箱里的肉类马上压,马 ...

买了压力锅,炖了蹄胖
压半小时达到平时烧两小时的效果
肯定很省电,澳洲电费太贵
我们家三个人上个季度500,我都怀疑抄错了,没开过取暖器。

[ 本帖最后由 dianfang2010 于 9-10-2012 02:05 编辑 ]

dianfang2010 发表于 9-10-2012 01:16:11

原帖由 angeljx151 于 8-10-2012 14:21 发表 http://www.hioz.net/ibbs/images/common/back.gif


非常感谢Superpig的链接。

大家应该有所闻,教育在中国是个非常非常赚钱的生意,打着《Waldorf Education》的旗号来招生一定会引来众多家长的青睐。

如果仅仅是为了有利可图,这是一张非常妙的“忽悠牌”( ...

这次十一带读一年级的儿子去上海科技馆玩,很多小孩。
现在小孩子从小就都会插队,抢资源。
比如我儿子等着看望远镜,轮到他了,从旁边冒出一个小孩一把抢过去,我儿子当场就傻掉了。
几次这样下来,他也学会抢了,想玩什么东西先挤上去把别人推开
看着心寒,我真不知道怎么和他解释别人都抢但你不能抢。

kissnbake 发表于 9-10-2012 11:06:48

原帖由 dianfang2010 于 9-10-2012 02:16 发表 http://cn.hioz.net/ibbs/images/common/back.gif


这次十一带读一年级的儿子去上海科技馆玩,很多小孩。
现在小孩子从小就都会插队,抢资源。
比如我儿子等着看望远镜,轮到他了,从旁边冒出一个小孩一把抢过去,我儿子当场就傻掉了。
几次这样下来,他也学会 ...

国内的资源真的是太稀缺了,所以什么都要抢,开车抢路,搭地铁抢着上车,宝宝在早教中心上课,班上的玩具,也有其他宝宝抢,在公园玩秋千,十几个人等着排队,我们大人都望队兴叹,宝宝只能在那里晒着太阳,等着玩。

sdcmc 发表于 9-10-2012 11:27:45

原帖由 dianfang2010 于 9-10-2012 02:16 发表 http://www.freeoz.org/ibbs/images/common/back.gif


这次十一带读一年级的儿子去上海科技馆玩,很多小孩。
现在小孩子从小就都会插队,抢资源。
比如我儿子等着看望远镜,轮到他了,从旁边冒出一个小孩一把抢过去,我儿子当场就傻掉了。
几次这样下来,他也学会 ...

是不是先教那個搶你孩子的小孩比較好點? :mk_25

XINIHANGZHOUJIA 发表于 9-10-2012 11:44:57

从一城中村搬到另一村,一直没法上网。心里老惦记着幸福妈妈,看到你一家在澳洲过的开心。很高兴。没想到楼盖这么高了?搬家后衣服弄的邹巴巴的,大家能推荐一款淘宝挂烫机吧?经济实用的?也没高档衣服,最好也是冬天穿的羊毛绒大衣了。

voila 发表于 9-10-2012 12:05:45

哎哟喂,看到白斩鸡的做法就火速的把幸福妈妈的菜谱都收藏了,哈哈哈哈哈哈,真的是高手啊。

catherinechen 发表于 9-10-2012 14:26:23

不要急功近利,沉下心来, 说的好。
9 月份我去Brisbane买房子, 想着速战速决, 却有点被买家牵着鼻子走的感觉, 火气大。
其实我在brisbane有朋友家可以借住至少半年, 急个什么。 现在想通了, 该干什么干什么。

幸福妈妈 发表于 9-10-2012 17:25:43


今天本来要开始写“892--条条大路通PR”的,

结果还是没写成,(写这个题目需要大块安静时间,回国前应该能写出来了)

想着还有几天要回澳门了,顺便回中国家里呆几天,怎么样都得买礼物回去。

开车去了Shopping Town,

每次出去都有意外收获。

今天这个收获可能对老移民朋友来说不算什么,

不过对才来澳洲生活的移民家庭或许有帮助。

无比激动,无比隆重地及时分享给大家:

澳洲用电炉的家庭很多,

我们是从一开始的不喜欢,到习惯,到现在的喜欢,也算走过了一个过程。

电炉灶最大的好处就是安全,不会像明火那么烫。

可最大的问题就是脏东西黏在上面非常不好清洗,有些汤汁黏在玻璃台面上几乎无法清理干净。

今天在David Jones给学校的老师孩子们买礼物时,奇迹发生了......

我们发现了:Hillmark澳洲自己的厨房清洁套装:

一、Cooktop Scraper Ceramic Glass Cooktop Essential (铲除玻璃表面的污垢铲,配5片备用刀片)



二、Cerapol Ceramic Glass Cooktop Cleaner (去污乳液,软化灶面一切顽固污渍)



三、Ceraseal Ceramic Glass Cooktop Protector (保护液,清洁过后在电炉灶表面抹一层)



发现这个产品,真的太开心了。一回到家,就迫不及待地开始清洁灶台,一小会功夫所有污渍全部不见了,而且灶台洁净光亮,真是去了我心头一块病。

打算明天再去买一套带回中国用,家里的灶台和玻璃洗面台有些顽固污渍困扰我好多年了,这些全有希望弄干净了。

儿子很搞笑,特地在商店里查看了产品出厂地,然后说:“Mum, it's made in Australia......”

希望能帮到同样才来澳洲,并同样有这个困惑的朋友们!(开心)

************************************

在David Jones看到非常好的电压力锅,价格大概是1000多点人民币(品质值得这个价钱),有三种烹饪功能:焗,压,蒸。瑞士产品,感觉质量不错,是电脑版控制的,锅盖和锅是分离的,很好用。打算下月回澳洲去腐败一个回来用用。

我们在David Jones还看到了各种各样的slow cooker,都在40%打折中,很便宜。

好多货架都开始摆放圣诞礼物了,今年可以在澳洲过圣诞了,应该很热闹吧?

yan_wei 发表于 9-10-2012 18:20:10

昨天才经人推荐来这里拜读幸福妈妈的故事。现在刚刚到可以发帖的时间点,迫不及待说声谢谢!真的太感谢你分享的故事。。。。还没有看完,以后再慢慢和你聊感谢,感想:handshake

笑傲江湖章 发表于 10-10-2012 00:02:43

谢谢幸福妈妈的分享!提个小小的要求

之前你分享的很多好东西没有来得及买,过后再去翻你的帖子很费劲,是不是最前面你的那个目录增加一个购物专栏,把好东东集中起来,哈,得到了阳光还想更灿烂,如果比较麻烦我就去翻看,像这个清洁剂等我两个月后去澳洲一定试试

silvialex 发表于 10-10-2012 01:18:06

LS,幸福妈妈已经安装电梯了,你去查看目录一点就OK了

幸福妈妈 发表于 10-10-2012 08:47:23


这几天,不知道什么原因,特别惦记“重庆燕”,她的文笔诙谐幽默,内心热情洋溢......

拜读过她写的“回国礼品”贴,知道了澳洲很多产品,重庆燕子是个用心生活的姑娘。

一早起来,也把我们要带回国的礼物show一下。

也许是不像燕子有那么多需要考虑的家人和朋友,我们考虑最多的是学校的孩子们和家里的老人们。

还有,因为这次首站澳门:布村飞抵广州——转轻轨达珠海——经珠海拱北海关入澳门(回家还得出关,轻轨广州,然后广州飞上海)

一路艰辛可想而知,所以能少带就尽量少带了。

给学校孩子们买的巧克力(25刀):这些图案非常有意义,代表着澳洲,可以让孩子们在品尝的同时,感受异国文化,印在脑海里:good



这些巧克力是为圣诞节包装的,感觉很有节日的气氛,喜欢这种温馨的感觉:希望孩子们从小能感受更多的温馨,所以选择了这种(25刀):



同样温馨的圣诞包装:圆形图案有家的感觉,团员的感觉,有感恩的感觉(35刀):



WWS门口买的糖果,口味比较特别(5刀,1Kg):



****************************************

给老人家是一定要买礼物的,虽然家里长辈从来都是要求我们啥都别买(担心我们辛苦)。

但作为晚辈的我们内心很清楚,内心时刻能真切感受到老人的时间是越来越有限了(都70,80多岁了),这种对老人牵挂的感觉每分每妙都在牵扯着我们。

给老妈买的营养品:骨骼健康和天然植物配方的保健品

(很多从澳洲回国的朋友喜欢买澳洲深海鱼油,其实这个产品对中老年人并不合适,尤其对心血管有疾病的老人未必是好东西。建议不要再带这样的礼物回去送老人家,对心血管硬化的老人会起到推波助澜的坏作用。)



这个是带给幸福爷爷的,骗骗嘴的。咱中国人摄入的碳水化合物比较多(老外摄入的高蛋白比较多),所以很容易积累脂肪在腹部。幸福爷爷有三高,为了避免三高升高,老爷子几乎戒了甜食。

这次买这个他最喜欢的口味骗他的嘴,这产品虽然甜,但不是糖,对三高人群没有危害;P ,还能减少一些碳水化合物,老人家真不容易啊:



今天这贴是给重庆燕子的一个回报,感谢她曾经在FreeOZ为我们留下的妙笔文字和生活写真,我是在这里像她学习的。

感谢“重庆燕”,无比希望能有机会再次看到燕子的文采!!!!!!




[ 本帖最后由 angeljx151 于 10-10-2012 10:14 编辑 ]

幸福妈妈 发表于 10-10-2012 10:30:36

原帖由 笑傲江湖章 于 10-10-2012 01:02 发表 http://www.freeoz.org/ibbs/images/common/back.gif
之前你分享的很多好东西没有来得及买,过后再去翻你的帖子很费劲,是不是最前面你的那个目录增加一个购物专栏,把好东东集中起来,哈,得到了阳光还想更灿烂,如果比较麻烦我就去翻看,像这个清洁剂等我两个月后去澳 ...

这个主意不错,空了我来整理一下,弄个购物楼梯(其实好像也没多少购物贴吧?)

不知道章同学是去哪个村?

如果是来昆州的话,倒是建议你带个非常奇葩的东西:泡脚盆

昆州天气特别干燥,我们来了一个多月,虽然不停地喝水,而且水壶随身携带,还是抵挡不住干燥天气。

三个人脚后跟都开始粗糙(儿子也这样,说明天气何等干燥),甚至脱皮......

所以,想到了“泡脚盆”。 在澳洲的body shop里可以买到很多保护身体的护肤品,还有脚部保养的工具。

昨天在David Jones里看到了made in China的泡脚盆,价格也不贵,但是没有选择余地,所以这次回国打算带一个过来,一家三口每天泡脚,保养,不让它们干裂:good 。

另外咱们163做小生意,需要站店,站店时间长了,双脚容易酸痛疲惫,泡脚绝对是去除疲劳和保健的好东西!:victory:


[ 本帖最后由 angeljx151 于 10-10-2012 11:36 编辑 ]

sdcmc 发表于 10-10-2012 10:57:41

原帖由 angeljx151 于 10-10-2012 09:47 发表 http://www.freeoz.org/ibbs/images/common/back.gif

这几天,不知道什么原因,特别惦记“重庆燕”,她的文笔诙谐幽默,内心热情洋溢......

拜读过她写的“回国礼品”贴,知道了澳洲很多产品,重庆燕子是个用心生活的姑娘。

一早起来,也把我们要带回国的礼物sh ...

澳門每天多班飛機飛上海,南京,杭州等地方,怎麼不直飛呢,而且延誤相對國內也少點. :mk_23
页: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查看完整版本: 给"移民"一个冲动的理由-163故事分享(已获PR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