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FreeOZ用户注册
查看: 1806|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证券外汇] [原创]写给一位医学博士朋友的投资建议书,我觉得写得还不错.:)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6-5-2010 13:35:5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FreeOZ用户注册

x
[原创]写给一位医学博士朋友的投资建议书,我觉得写得还不错.   Post By:2010-5-6 8:54:17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未命名.jpg


                                           投资有风险,入市要谨慎
                                                                      ----致**博的投资建议书
**博:
    您好!很高兴听说您要介入证券市场,这是一个好事。因为证券市场长期看总体看一般是会赚钱的,也是高素质人员比较多的地方。您加入到这个市场,一方面说明您有了一定的基本素质和资金条件,另一方面您也面对了一个您不是很了解和熟悉的新的领域,面临着一些新的挑战。
    我是金融专业本科毕业,2000年以来一直在金融业工作,自己从2002年开始做股票投资也做了8年时间,累计下来也赚了一些钱,有一定的投资经验。现特从我个人的专业知识和投资经验出发,给您一些“保守”的建议,希望对您的投资有所帮助。
         1、要明白股市的原理。股市主要是投资的场所,长期来看总体来看是会赚钱的。您如果看到本文首的招行的历史价格图的话,您可以看到,招行2002年4月上市,到现在2010年5月8年时间累计约上涨了4倍。所以说,股市总体上可以赚钱的。
        2、投资有风险,入市要谨慎。正确的投资可以赚钱,错误的投资会赔钱,而且会赔很多钱。从本文首的招行的历史价格图,您也可以看到,如果您07年7、8月份买入招商银行的话,到现在为止,累计亏损一半。另,见后面的附1,您可以看到很多人亏钱亏得很厉害。
         3、不要轻易相信民间高手、券商分析师和基金研究员。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股市是一个骗子比较多的地方。不要轻易的相信任何人,尤其是什么民间高手、券商分析师和基金研究员。股市中,真正的高手不会出来卖弄,他们只会赚自己的钱。券商的分析师是为券商服务的,不是为股民服务的。基金研究员也是基金营销的工具。具体见附2、附3、附4。当然也有很多人的投资水平很高,但是关键是不要轻信。
         4、谨慎研究,理性预期。投资是一个有风险的活动,如果投资没有风险,大家都赚钱,都赚快钱,谁还来做别的行业呢?谁还要种地、打工、经商呢?大家不是都去搞投资,炒股去了?所以投资股票是一件比较难的事。投资界的最高水平的人,沃伦.巴菲特,40多年来的平均收益才22%,就已经成为了世界第3富的人,总财产400亿美元。所以个人投资股票(考虑到个人的资金较少的情况)每年的收益30%左右就已经很高了,不可能寄希望赚很多钱。以本文首的招行的历史价格来看,招商银行8年涨了4倍,每年的收益率不过22.5%((1+22.5%)的8次方等于5)。
         5、独立决策,买者自负。个人的所有股票投资都应以自己的最后决定为准。各国的证券法都明确规定,投资都应自己做出投资决策,相关的券商人员、独立分析人员不得误导、欺骗投资者。我国“证券法”明确规定,券商及券商人员不得接受全权委托、承诺投资收益或者损失赔偿。见附5。“上海证券交易所个人投资者行为指引”明确规定“投资者应当充分理解并遵守证券市场买者自负原则”,“投资者参与证券交易,应当根据相关市场信息理性判断、自主决策,并自行承担交易后果”。见附6。

         以上是我个人对您投资股市的个人建议,主要是帮您对股市有一个整体和的比较正确的认识,您也可以参考一下我的个人网站,http://blog.sina.com.cn/ykk1999。有兴趣我们可以再交流。:)谢谢。



                                                                                               您的朋友:******
                                                                                                   2010-5-5




附1:蛮多股民投资亏损的,主要是看时机、看选股。熊市中(2004年)人人都亏,牛市中(2006、2007)人人都赚。熊市中少亏钱,牛市中多赚钱,投资难就难在这里。分辨时机,非常重要。
                    股民语录:亏得简直想跳楼 谁来拯救我们的股市
                                       2004年08月21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亏得简直想跳楼
    王先生是经验不多的新股民,今年买了股票,买了之后,天天担惊受怕,成了三赔———赔时间、赔精力、赔钱。到昨天为止,每股赔2块5。打进热线时,他都不晓得说啥,只说:“心头说不出的难受。”
    尹女士打进热线边说边哭:“我是股市最大的受害者,1995年就做票,家产蚀了一半,两口子也闹崩了。不晓得这个市场出了啥子事,天天跌。手上满仓,现在都不敢看行情。国家每号称一次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利益,股民就受伤害,想起来太伤心,简直想跳楼。”
顺其自然等它跌
    林先生1996年就炒股,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是套出经验,看白看透股市了。他讲话风趣幽默,说:“我现在空仓,站在局外看,反而清醒些。股市搞得太糟,前后只有一个目的,就是圈钱。管理层的思路不改,就不要拯救股市,等把股市救活,又来圈钱,股民最终吃亏。所以,顺其自然等它跌,根本不用救。等新股发不出去,自然就有人坐不住,晓得想办法的。”
                                             救救股市救救股民
     苏先生入市几年,他开门见山地说:“现在亏50%以下的算轻伤,亏60%的,一抓一大把,我是亏光了的,只剩点渣渣。希望通过媒体,郑重呼吁,救救股市、救救股民、停发新股、停止增发。1600点以下,不发新股;1600-1700点,每个月融资金额控制在10亿元内。”
    中国有六七千万股民,以三口之家算,牵涉到近两亿人口。昨天,上百位股民打进热线来,抱怨、发牢骚,都是老百姓内心深处的真实想法,代表了全国股民的态度。哀莫大于心死,全社会都应该重视股市面临的严峻考验和股民的切身体会。(记者 林兰)


                    2007年基民股民收益大比拼:到底谁赚的多
                                       发表日期: 2007-12-28 11:06:37  
                                             来源: 沈阳晚报
  2008年元旦的钟声即将敲响。2007年,是沈城市民需要特殊关注的一年。这一年里,会理财的人收获颇丰:炒股赚钱了、买基金赚钱了,赚了钱买房买车……但是不会理财的人年终发现:物价上涨了,银行里的活期存款贬值了,一年到头两手空空。
  这是一个理财的时代,你不理财,财不理你。记者以几位普通市民为例子,看看他们理财的得与失,从中或许能得到一些理财启迪。
  基民理财 心态平和才赚钱
  债民理财 频繁加息降收益
  案例一:市民张先生2007年年初投资5万元购买了一只基金,从年初捂到现在,其间经历过2月27日和5月30日等多次调整都没有赎回,净值最高涨到1.9元多,经历了第四季度深度调整后,目前净值又恢复到1.9元左右。一年下来,张先生净赚4.5万元。
  案例二:市民王女士也想买基金,但是听说投资基金也有风险,所以迟迟没有下决定。等今年9月底,看到股市指数越涨越高,终于忍不住投了2万元买了一只拆分的基金,没想到到年底亏损了1000多元。
  点评:基金投资是一项长期投资,不需要太多专业知识,但短期内随股市变化也存在亏损可能。只有心态平和,把钱财交给专业基金公司打理,才可以坐享其成。
  明年投资策略:本报预测明年中国股市仍将健康发展,但是随着股指期货、港股直通车等政策出台,大盘存在许多变数。预计股指震荡较大,上半年可大胆捂基,下半年适当降低股票型基金投资比例,多配置一些偏债型或封闭式基金。
  案例:市民王大爷今年3月1日投资5万元购买了年内第一期国债,3年期年收益3.39%。没想到今年央行频频加息,目前3年期银行整存整取年利率都已经达到5.4%,两年银行存款收益几乎与3年国债收益持平,这令他懊悔不已。
  点评:国债投资属于低风险低收益理财产品,最大的风险就是国家频频加息。今年不少国债投资者都选择了赎回,国债销售也遇冷。
  明年投资策略:随着我国CPI指数频超警戒线,预计央行明年仍要加息。一些风险厌恶型的老年人可以适当配置一些国债产品,但是期限不要太长。 股民理财 风险控制最关键
  大众理财 别把"陷阱"当"馅饼"
  案例一:市民刘先生是老股民,有10年左右炒股经验,凭借敏锐洞察力,今年成功躲过"5?30"和年底股市大调整,资金年收益200%左右,被同事赞为股神。
  案例二:市民李先生今年5月份入市,没有丝毫炒股经验,完全靠道听途说、小道消息买卖股票,被两次大调整重创,目前5万元炒股资金仅余4万元。
  点评:炒股绝对需要丰富的知识及实战经验,并且控制好风险。在单边上涨的市场里,误打误撞买股票一时也可以赚到钱,但是一旦趋势改为震荡,新股民就会被逐渐淘汰掉,只有那些经验丰富的高手才可以活得更长久。
  明年投资策略:明年股市很可能将走出震荡抛物线的行情,建议股民调仓换股,重点持有那些有发展潜力的公司股票,并波段操作。最关键的是要控制好风险,及时止损。
  案例一:市民路先生参加了某家公司招聘,受到公司鼓动投资10万元,后来才发现,公司只是打着该项目的幌子骗钱,而再想退钱已经很难了。
  案例二:市民徐女士在亲戚介绍下投资1万元购买了某品牌保健品,公司承诺连续返款,一年后可获得1.5万元。没想到公司只返还了3000元就不知去向,后来才知道,自己被传销公司欺骗了。
  点评:社会里各种花样的骗局频频出现,市民一定要通过合法的渠道投资理财,擦亮眼睛,提高警惕,千万不要把"陷阱"当"馅饼"。
  明年投资策略:把握不准的投资事情,最好先问问朋友、亲戚或记者,赚钱事小,亏钱事大,妄图一夜暴富的心态只会害了家人和自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楼主| 发表于 6-5-2010 13:36:17 | 只看该作者
附2:股市中轻信他人上当受骗的不少。

轻信股市内幕被骗52万
广州警方三个月破获股票诈骗案20宗,涉案金额逾300万
李国辉、徐玲、谭勇、廖俊斌、龚宣
警方提醒,目前股市趋热,新股民日益增多,尤其是中老年股民防范意识薄弱,很容易被骗。
新快报讯 (记者 李国辉 实习生 徐玲 通讯员 谭勇 廖俊斌 龚宣) 在珠江新城租赁高档写字楼,再雇人到省外电视上做股票投资广告,宣称有股市内幕消息,一名天津籍股民因此上当,先后被骗走52.8万元。广州市公安局刑警支队经过1个多月侦查,于上月底将这个团伙捣毁,抓获5名疑犯。
  翻新手法诈骗
今年6月,天津市居民游先生赶来广州,向广州市公安局刑警支队报案称,今年4月期间,他在天津某电视台上看到广州“广利投资公司”做的股票推荐节目,看了几期后觉得不错,便按照节目留下的咨询电话联系公司方委托其代理投资。不料,当游先生先后投入52.8万元后,该公司却突然没了音讯,他于是赶来广州询问,却发现该公司已人去楼空。
接案后,刑警支队信息诈骗侦查大队感觉到,这是因近期股市活跃而翻新手法的诈骗犯罪,不及时打击,将会有更多市民上当受骗,于是迅速立案侦查。民警通过细致摸查,逐步查清了该团伙主要成员的基本情况和落脚点。7月21日至24日,警方先后在中山市和广州市天河区、增城市抓获田某(男,34岁,湖南省株洲市人)和苏某(男,32岁,河南省信阳市人)等5名犯罪嫌疑人。
内幕消息诱惑
据警方调查,该团伙以田某和苏某为首,团伙内部分工明确。他们先是租赁天河区珠江新城某大厦作为办公地点,再由田某负责联系外省市的电视台,接着以虚构的“广利投资公司”名义聘请人员进行股票推荐,并留下公司咨询电话。当事主拨打这个号码咨询时,犯罪嫌疑人即以公司有内幕消息,可推荐优质股票并有高额回报为名,游说事主向其指定的银行账户汇款。在骗取事主第一笔汇款后,根据其“推荐”股票的盈亏,以追加投资或获得更高级别经理推荐高回报股票为由,诱骗事主继续追加汇款。
变换公司作案
据介绍,该伙案犯为逃避警方追查,除了“广利投资公司”外,还虚构了多个其他名称变换使用,且大肆伪造合同专用章。警方抓获该伙案犯时,便缴获了伪造的“广东隆江投资有限公司合同专用章”、“广东金圣投资有限公司合同专用章”、“广州恒盈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复印件等物品。此外,该团伙还经常变换办公地点,在一处作案数单后即马上转移阵地。目前,5名疑犯均被刑事拘留。  
记者另获悉,自“创平安、迎国庆”重点打击行动以来,广州信息诈骗侦查警队已共打掉4个股票诈骗团伙,抓获25名犯罪嫌疑人,破获案件20宗,涉案金额超过300万元。
诈骗手法
一种是以入会缴纳各种费用为名。嫌疑人先以网站、电话、电视、传单和召开推介会等方式进行投资宣传,然后主动联系事主,以公司掌握股票内幕信息,可免费提供“天天涨停板”、“短线黑马”、“准确预测”等信息,或以参股投资可获高额回报等等为诱饵,诱骗事主加盟入会,以各种理由索要“信息费”、“保密费”、“研究费”等。
一种是以代理买卖股票和基金为名。嫌疑人要求事主向其指定的账户不断汇入“保证金”,直到事主怀疑被骗。

附3:券商的分析师自己都亏得要跳楼
思考题:如果券商的分析师那么牛,他还需要上班吗?
杭州一证券分析师跳楼自杀 疑因炒股亏钱
2008-06-26 10:15:33 来源: 青年时报(杭州)
核心提示:6月21日凌晨,杭州方正证券分析师华欣从自家的楼上纵身跃下,留下了一个年幼的儿子。股票是把杀人不见血的刀,我们如果会耍刀那么就可以用它来杀人,如果不会耍刀,那么就会耍了自己。
中新浙江网6月26日电 4月29日下午4时许,涌金系大鳄魏东当着父母妻子的面,突然奔向阳台,从9楼跳下,消息震动整个投资界。
虽然抑郁症的说法众口相传,但魏东之死话题不断。抑或他是以死带走了什么?
6月21日凌晨,杭州方正证券分析师华欣也跳楼了。他选择了从自家的楼上纵身跃下,留下了一个年幼的儿子。名气不大,他的死没有引起太多的关注。但恰恰是因为他很普通,只是证券市场的一个小角色,因此更显得股市凶险。
股票是把杀人不见血的刀,我们如果会耍刀那么就可以用它来杀人,如果不会耍刀,那么就会耍了自己。
死亡  凌晨高楼坠落
华欣家位于杭州市区佑圣观路的某高档公寓,封闭式设计,前后三个门配备有24小时保安。
华欣住在该公寓某幢2楼。“就是靠路边的那一间,但他们家处理后事相当低调,进出花圈什么的从来没见过,但出事起每晚都亮着灯,点着蜡烛,直到昨晚,追悼会结束后才熄掉。”邻居告诉记者。
楼的北侧,是一个地下车库入口,斜坡处东侧有一路灯已碎成两半。雨水冲刷过的地面,少许血迹,还是很显眼。“那天凌晨,他从窗口跳下,砸了路灯,就倒在斜坡水泥地上。”保安潘师傅,第一个发现惨剧,并及时报了警。
潘师傅回忆,21日凌晨2点30分前后,车库附近传来巨大的响声。起初,他还以为汽车轮胎爆炸。到车库入口时,却看见一个男子身着休闲服仰身躺倒在地。“我还以为是酒喝多了,昏倒的,但一试脉搏,竟然一点感觉不到。再仔细看,那人眼、鼻、口、耳都往外流血,吓得我急忙打110。”
几分钟后,小营派出所民警赶到,随后通知了120急救车,紧急送往附近的市三医院。“其实,120来时,就发现他的瞳孔扩散,没救了!唉!”
从坠楼处的位置分析,华欣应该是从高层的窗户坠下,警方分析在15层左右。
传言   炒股亏钱工作压力大
华欣祖籍江苏,于2001年加入方正证券,并一直从事客户服务、策略研究等工作。
一石激起千层浪。整个股市不景气的情况下,一位证券从业人员的自杀无疑给大众带来了各种猜测。
但最多的猜测是,应该和炒股有关。
“他就是在证券公司干的,平时肯定炒股,听说去年股市很好,他赚了很多,今年开始就不行了!听说一直在亏!”
据说,有邻居想请他帮忙炒股,他觉得对方资金太少没有答应。“他一般都是搞大数目的,所以会出事!”有邻居这么向记者透露,华欣可能在帮别人炒股。
但这样的说法没能得到求证。华欣所在的方正证券办公室余主任表示,平时接触中从未听说过华欣有类似事情。而“资金太少”往往是很多证券分析师婉拒熟人委托炒股的借口。
另一个版本:工作压力过大,导致跳楼。有认识华欣本人的相关人士表示,作为方正证券的策略分析师,华欣需同时承担资讯、策略和其他一些研究报告等,因为这个工作要有大量技术分析,同时又要面对市场一线的评价,平时工作压力确实很大。“他性格好像比较要强,平时工作对自己要求也很高,是不是会因此而想不开。”一位华欣的同事说。


附4:基金该亏的时候照样亏(当然长期总体是赚的)
基金大地震:业绩亏损 从盈万亿到亏万亿
2008年09月17日16:14
  汶川大地震的阴影尚未消失,一场新的地震又发生了!
  虽然这次地震不像"5.12"大地震那样突如其来,虽然这次地震国家地震局监测不到,虽然这次地震没有造成地陷房垮,但是,它震撼了一个行业的地位,动摇了一代基民的信心,改变了一个市场的形象。"5.12"大地震造成经济损失8000多亿元,这次地震的直接经济损失已经超过10000亿元;"5.12"大地震波及四川、重庆、陕西、甘肃等地,这次地震波及整个中华大地。
  这场地震就是基金大地震。
  进入2008年以来、特别是最近一个时期,中国基金业震情不断:销售突然从盛夏进入寒冬、跳槽从经理升到老总、投资从巨盈到巨亏、舆情从……
  十岁的中国基金业,正在经历一场空前的、也是艰难的洗礼!
  震情一:业绩大亏损 从盈万亿到亏万亿
  2008年基金半年报是一份沉重无比的成绩单。它将一个时期以来笼罩在中国基金业上空的震情推到了高峰。
  二季度,全部基金当季亏损额累计达到4138.84亿元,加上之前业已亏损的6688.3亿元,今年上半年基金共计亏损逾万亿,达到1.08万亿元。数额之大,相当于中国基金业前8年累计发展的管理资产规模0.86万亿的125.6%!数额之大,几乎吞食了中国基金业在世纪性大牛市里的投资收益!
  成千上万名基民被震晕了!整个资本市场被震晕了!整个舆论被震晕了!
  从中国银河证券基金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证券投资基金2008年上半年行业统计报告》来看,上半年,415只证券投资基金资产净值合计2.08万亿元。但在2007年底,市场上363只证券投资基金资产净值达到了3.2万亿元,中国基金业轻松跨过了三万亿时代。
  仅仅半年时间,从3万亿到2万亿,基金业从盈万亿到亏万亿,简单数字的变化,让基金公司的舞步不再轻盈,也让投资者从狂喜变成了恐惧。巨亏让基金颜面尽失,身为专家理财的基金经理们变得烦闷,紧张、忙碌的工作收获了失落。
  尽管剔除浮亏以后,1.08万亿元的亏损中,实亏额只有1014亿元,实亏不足一成,浮亏占据了亏损总额的9成以上,一旦股市回暖,亏损额会大幅收窄;尽管,在年单边下跌行情中,两市股指累计下跌均超过48%,基金净值的跌幅相对较小,基金是跑赢了大盘的。但是,基民平均亏损近4成,说什么都显得苍白。
  面对巨亏,基金经理们再也坐不住了。在基金半年报中,再没有了去年高唱"牛市还在起步阶段"、"沪综指年底有望突破8000点"等等的豪气,增加的是基金经理们就误判市场招致巨亏,向广大投资者纷纷发表的道歉。
  南方成份精选基金经理表示,尽管我们防御战略是正确的,但战术选择上出现了比较大的失误,对此我们深刻检讨。总体而言,本基金上半年业绩表现比较糟糕,时机选择以及行业配置方面都需要改进和提升。
  南方隆元基金经理在半年报中说,上半年,尽管A股市场整体跌幅巨大,但隆元基金管理组未能有效减少净值损失从而为基金持有人规避风险,对此我们深表歉意。
  鹏华基金旗下鹏华动力增长的基金经理在半年报中表示,本基金上半年业绩欠佳,给持有人带来较大损失,在此深表歉意。
  据说,上投摩根总经理王鸿嫔道歉信写到深夜。
  然而,仅有道歉是不够的,道歉并未能让舆论压力有丝毫减少。迎面而来的是一个个让人难以愉快的质疑。基金倡导"价值投资"却绝大多数并非真正的价值投资者,往往把价值投资抛到九霄云外。有媒体发表文章指出: 2007年,当沪深股市一路走高至沪综指5000多点高位时,基金们依然高歌猛进,被媒体喻为新的中国股市"黑嘴"。全景网甚至评选出了10位"名嘴"基金经理,让不少"上榜"的人颇为尴尬。
  德圣基金研究中心的研究员对记者说,基金们已然正迎舆论的诘问。相当部分基金持有人或媒体将基金业绩的下滑归咎于基金管理人不够勤勉,甚至揣测基金管理人有其他利益纠葛等等。
  许多投资者还剑指基金业的管理费制度。基金巨额亏损,为什么基金公司的管理费收入依旧?一季度58家基金旗下346只基金亏损近6500亿元,基金公司却有超过50亿元的收入。
  目前,只有博时公司旗下的价值增长基金因跌破了价值增长线,按照契约规定停收了管理费,其他绝大多数基金并无意调降管理费。"旱涝保收"的基金制度设计广受持有人与舆论诟病,或者不是基金们的错,也许该遗憾的是,为什么基金的赚钱效应走得如此匆匆,否则持有人不会在乎这几个管理费。但有关专家却指出,如果基金公司的管理费收入与其代客理财的投资收益相挂钩,基金们会更加严谨地判断市场,将减少基金误判市场行情的发生。
  这俨然是一场信任危机!这是一场年轻的中国基金业10年来从未经历过的信任危机!
  业绩亏损之震震撼了基金业。近日,不少基金经理表示,在下半年的投资中,要吸取教训,做好大类资产配置,增加组合的灵活性和前瞻性,积极把握市场中存在的结构性机会,力争为持有人挽回损失。
  实际上,经过一季度的震荡,二季度基金普遍进行了大幅减仓操作,加大了对防御性资产的配置。遗憾的是,这一操作并没有达到及时的避险效果,除货币市场基金外,其他各类基金在二季度依然亏损严重。尤其是大型基金公司,由于旗下基金众多,二季度的亏损额排在前列。天相投顾的统计数据显示,二季度基金公司亏损额排名前5的分别为华夏基金公司、广发基金公司、易方达基金公司、博时基金公司、南方基金公司,其亏损额度分别为259.09亿元、249.25亿元、245.01亿元、242.3亿元和219.61亿元。

附5:证券法(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
  (1998年12月29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通过 根据2004年8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的决定》修正 2005年10月27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修订)
第一百四十三条 证券公司办理经纪业务,不得接受客户的全权委托而决定证券买卖、选择证券种类、决定买卖数量或者买卖价格。
第一百四十四条 证券公司不得以任何方式对客户证券买卖的收益或者赔偿证券买卖的损失作出承诺。
第一百四十五条 证券公司及其从业人员不得未经过其依法设立的营业场所私下接受客户委托买卖证券。
第一百四十六条 证券公司的从业人员在证券交易活动中,执行所属的证券公司的指令或者利用职务违反交易规则的,由所属的证券公司承担全部责任。
第一百四十七条 证券公司应当妥善保存客户开户资料、委托记录、交易记录和与内部管理、业务经营有关的各项资料,任何人不得隐匿、伪造、篡改或者毁损。上述资料的保存期限不得少于二十年。

附6:上海证券交易所个人投资者行为指引(部分)上海证券交易所个人投资者行为指引
2008年09月27日 07:27:05  来源:中国证券报
第一条 为引导个人投资者(以下简称“投资者”)树立正确的投资观念,理性参与证券交易,依法维护自身权益,根据《证券法》及上海证券交易所(以下简称“本所”)相关业务规则,制定本指引。
第二条 本所为投资者提供教育、引导和服务,依法监管其证券交易行为,保护其合法权益。
第三条 投资者应当不断增强理性投资意识,提高对证券投资风险的防范控制能力,合法参与证券交易,并通过合法途径维护自身权益。
第四条 投资者应当充分理解并遵守证券市场“买者自负”原则。
投资者参与证券交易,应当根据相关市场信息理性判断、自主决策,并自行承担交易后果。
第五条 投资者参与证券交易前,应当掌握证券市场基本知识、相关法律法规和本所相关业务规则,充分了解证券交易风险,掌握必要的风险防范和化解技巧。
第六条 投资者参与证券交易,应当保证其资金来源合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FreeOZ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FreeOZ论坛

GMT+11, 25-10-2025 01:31 , Processed in 0.014973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