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FreeOZ用户注册
查看: 1764|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国财经] 李如成比华西村更好,更加符合市场经济和个人创业的原则。。:)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18-1-2010 16:00:5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FreeOZ用户注册

x
李如成:该为社会做些什么

     李如成(中)陪同皮尔·卡丹在雅戈尔公司参观。     本报记者 徐锦庚

  李如成,1951年生,浙江宁波人。大专文化程度,高级经济师,中共党员,第九、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
  1981年至1990年,从宁波青春服装厂工人,到厂长、书记
    1991年至1993年7月,任宁波雅戈尔制衣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
    1993年7月至今,任雅戈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雅戈尔集团总裁
    1991年、1994年连续两届被评为全国优秀乡镇企业家,“七五”农业部劳模,浙江省优秀党员,2001年全国优秀乡镇企业家;2003年4月,被评为浙江省第二届创业企业家

    李如成是那种第一眼就让人产生信任感的人:脸庞黝黑如勤勉农民,慈眉善目像宽厚兄长,慢声细语似贴心朋友,一如他的企业形象和产品风格———没有距离感,亲和力很强。
    吸引记者拜访李如成的,是他最近的一个义举:4月22日,他以雅戈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名义捐出500万元,资助宁波卫生系统购置10余辆隔离式救护车。这是宁波市行动最早、数额最大的抗非捐赠。
    记不清这是李如成的第几次捐赠了:扩建医院、中学,新建小学、幼儿园,修建敬老院,架设人行天桥,为慈善机构捐款,为抗洪救灾捐款,为再就业工程捐款,为西部贫困地区捐建希望小学……据不完全统计,创业20多年来,雅戈尔已累计向社会捐赠8000多万元。
    成功,“沾了改革开放和社会稳定的光”
    是什么促使民营企业家李如成一次次慷慨解囊?
    “沉甸甸的社会责任感,”李如成说,“这是企业的立身之本,更是企业家的必备素质。企业的资源来自于社会,理所当然要反哺社会。要与国家同舟共济,既锦上添花,更雪中送炭。”
    从1979年用2万元知识青年安置费起家,到现在拥有30多亿元净资产、40多家经济实体、2万名员工的中国服装行业的龙头企业;从一个靠自带尺子、剪刀、小板凳拼凑起来,委身于戏台地下室的原始手工作坊,到年产衬衫1000万件、西服200万套、其它服饰2000万件的亚洲最大、最先进的衬衫、西服生产基地和上市企业,综合实力列全国大企业集团500强第144位,20多年的创业历程,雅戈尔创造了一个神话。
    创造这个神话的主角便是李如成,一个从乡镇小厂工人成长起来的集团总裁,一位连膺3届的全国优秀乡镇企业家、浙江省跨世纪十大杰出改革家和突出贡献企业经营者,第九届、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
    这一切,被李如成归功于“沾了改革开放和社会稳定的光”。为此,他把企业的经营理念确定为“装点人生,服务社会”。前半句意为美化生活,改造自己,完善自己,提升自己;后半句,便是反哺社会。
    两千人的盛情,使他感受到贫困乡亲对富裕和文明的期盼
    李如成说,企业的目的是赚钱,但赚钱并不是企业存在的理由。企业存在的真正意义是为社会提供服务,对社会承担责任。我们有责任帮助保持社会稳定,不仅是为了别人,也是为了自己。
    1997年的那趟贵州之行,让李如成刻骨铭心。
    这年,李如成向贵州麻江县捐赠50万元修建希望小学。学校建成后,他应邀参加落成典礼。一到目的地,让他大吃一惊:夹道相迎的苗族、侗族群众和学生达2000多人!他惶恐不安:区区50万元,怎能承受2000人的盛情?透过一双双感激的目光,他看到的是贫困地区群众对富裕和文明的期盼之心。于是,在他离开不久,麻江县就收到了雅戈尔的又一笔50万元。于是,在西藏那曲,在四川万县,在江西南昌,一座座雅戈尔捐建的希望小学相继拔地而起。仅此一项,李如成就耗资近千万元。
    那趟贵州之行后,每当夜深人静时,李如成常常扪心自问:作为改革开放的受益者,我该为社会做些什么?我该如何为社会承担责任?
    企业要赢利,也要承担社会责任
    传统上,人们认为企业的赢利与企业的社会责任难以划一,似乎两者之间有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但李如成不这样想。
    “把提高企业效益与合法经营、解决就业、创造税收结合起来,把企业家的职业责任与企业家的社会责任结合起来,从追求企业的最大利润,转向追求企业的健康和长寿,兼顾企业、员工、社会的共同利益。”这是李如成长期思考后,对企业和企业家社会责任的再认识。
    从视员工为包袱,到视员工为宝贝。李如成对员工的认识,是伴随着他对社会责任感的升华而逐步改变的。创业初始,上级打算把另一家绣花厂并给他,他有顾虑,理由是本厂已有140名员工,再接收120人会使企业负担太重。然而,到了1996年,各地企业盛行“减人增效”。当一个为他制定发展规划的上海专家团力劝他裁员时,他却一口否决。去年,因公司在全国各地开设150多家分公司和专卖店,营销方式调整,原有的1000多名营销员面临转型,有人再次提出裁员,他仍未采纳,而是采取培训等途径,想方设法让他们转型、分流。在李如成眼里,员工是最可贵的资源,是企业发展的主体。如今,雅戈尔集团的员工已达2万多人,企业仅为员工办理养老保险的费用,每年就新增2000多万元。眼下,企业又在着手招收数千名员工。
    虽然每年向国家纳税近2亿元,对国家贡献不小,但李如成更看重的是让员工们安居乐业。在他眼里,解决2万人就业,让2万名员工无忧地工作、快乐地生活,是雅戈尔对社会的最大贡献。

[ 本帖最后由 kingsking 于 18-1-2010 13:02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楼主| 发表于 18-1-2010 16:01:59 | 只看该作者
李如成说,企业的目的是赚钱,但赚钱并不是企业存在的理由。企业存在的真正意义是为社会提供服务,对社会承担责任。我们有责任帮助保持社会稳定,不仅是为了别人,也是为了自己。


李如成确实是一个成功的企业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2010 20:26:26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FreeOZ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FreeOZ论坛

GMT+11, 23-10-2025 15:05 , Processed in 0.014586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