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FreeOZ用户注册
查看: 4678|回复: 3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其他] 我不赞同澳洲人的超前消费观念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7-12-2009 11:42:3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FreeOZ用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sucewang 于 28-11-2015 23:00 编辑

   我不赞同澳洲人的超前消费方式,相对来说我更赞同中国的勤俭持家方式。中国人和澳洲人的消费观念正好相反,澳洲人是超前消费,中国人是有了钱再消费。即便是贷款也是根据自己的实际能力来决定,不是盲目地毫无节制地开销,所以我更赞同中国人的“精打细算,量入而出”理财观念。

        美国的次贷危机就是大批次级抵押贷款的借款人不能按期偿还贷款,进而引发了“次贷危机”。这次美国的次贷危机对我们中国的影响很小,这得利于我们的理财观念,“精打细算,量入而出”,我们是有多少钱办多大的事,量力而行。

        我来到澳洲,感到当地人的消费观念与中国人就非常不同,澳洲人贷款买房买车的非常多,几乎没有几个人没有贷款的。即便可以一次付清他们也要贷款来付,他们很少全款买房。因为他们要交税,如果一次付清他们觉得不划算。他们的信用卡也是超常地使用,几乎无处不用,信用卡透支的人也大有人在。

        澳洲人经常开车出去旅游,尤其是长假很多的家庭都是举家出游,我的隔壁邻居经常全家一出去就是几天,他们有时候去钓鱼。澳洲的房车非常普遍,汽车旅馆也到处都是。

        东西方不同的消费方式是由于不同的体制和不同的文化造成的,他们认为挣钱就是为了消费,赚钱就是为了更好地生活。他们很少为了攒钱而节省开支,为了攒钱而降低自己的生活质量。他们讲究的是享受生活,感觉他们消费有时候好像没有中国人理性。

        他们的消费观念与澳洲的社会体系有关,退休生病失业等一切都是社会福利体系包办,他们基本没有后顾之忧。生孩子国家都有固定的补贴,每个小孩一个星期有100多澳元奶粉补贴(澳元与人民币的兑换率1:6.3左右)。

        中国的人口众多,国家还不富裕,社会保障制度还不能十分健全。所以人们拼命挣钱,拼命攒钱,以备急需之用。正如有的人说的,可能“一场大病,一夜回到解放前”,所以手上必须要有一定的储蓄,以应对不测。

        另外在中国人的心中,认为能给子孙传下更多的财产是对子孙最大的爱。长辈对于自己是非常克扣的,舍不得吃,舍不得穿,赚钱留给小辈。一代为了一代拼命地攒钱,一代为了一代拼命地赚钱。

        虽然中国人的攒钱方式我不太赞同,但是精打细算,量力而行的理财方式我非常欣赏,我不赞同澳洲人的超前消费观念

评分

参与人数 6威望 +208 收起 理由
阳光MM + 20 谢谢分享!
Dreamhouse + 35 谢谢分享!
stellahie + 39 谢谢分享!
MillerYang + 35 谢谢分享!
清风不写字 + 30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7-12-2009 11:47:08 | 只看该作者
哎呀神的~~~ 沙发~占着!不过现在国内年轻人都是超前消费~卡奴之类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7-12-2009 11:48:19 | 只看该作者
LZ 可以不贷款买房子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7-12-2009 11:50:2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7-12-2009 11:53:47 | 只看该作者
一次付清还是贷款?
很简单的,如果你投资回报率高于银行贷款利率,你就贷款吧!
富人很多都贷款的,不会一次付清的!富人懂得 “钱生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7-12-2009 11:57:48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5 我心永恒 的帖子

贷款不等于超前消费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39 收起 理由
finaleden + 20 我很赞同!
kingsking + 19 你太搞笑了!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7-12-2009 12:03:57 | 只看该作者
中国现在是希望大家超前消费

但是我们一定会保持传统,让他们的美梦破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7-12-2009 12:21:29 | 只看该作者
吃喝玩乐等小额消费,别提了!国人基本是房奴,购房=提前消费大半辈子的财富,除非房价永远只升不跌,否则就一辈子套牢给银行打工,很无奈。。。
澳洲的房贷利率估计很高,有可能在日本或中国贷款,来买澳洲的房子吗??(外汇叫套息,唯一的风险是汇率变化,但可以作对冲,个人认为稳赚),以前好像有人研究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7-12-2009 12:27:17 | 只看该作者
没钱不消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7-12-2009 12:35:41 | 只看该作者
没钱人存钱到银行
有钱人向银行借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7-12-2009 13:45:29 | 只看该作者
相反,现在一个在澳洲人眼里的怪现象:不少中国人都是一次性付清来澳洲买房的;还有每次买房拍卖会都会看到不少中国人争先叫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7-12-2009 13:54:18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Rondy 于 7-12-2009 14:45 发表
相反,现在一个在澳洲人眼里的怪现象:不少中国人都是一次性付清来澳洲买房的;还有每次买房拍卖会都会看到不少中国人争先叫价。

跟澳洲房贷利率高有关!在国内贷款,在澳洲买房,应该合算很多的!唯一担心人民币汇率变化!

[ 本帖最后由 我心永恒 于 7-12-2009 15:02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7-12-2009 14:11:36 | 只看该作者
现在国内80,90后都是月光族,比老外还过分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5 收起 理由
joy55 + 25 谢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7-12-2009 14:24:21 | 只看该作者
澳洲的消费,和国内的消费综合一下,就好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7-12-2009 14:30:05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我心永恒 于 2009-12-7 10:21 发表
吃喝玩乐等小额消费,别提了!国人基本是房奴,购房=提前消费大半辈子的财富,除非房价永远只升不跌,否则就一辈子套牢给银行打工,很无奈。。。
澳洲的房贷利率估计很高,有可能在日本或中国贷款,来买澳洲的房子吗 ...



是吗?怎么对冲呢?

个人认为世界上没有稳赚的事,
如果稳赚,应该有很多资金来做这个事,从而使做这个事的成本升高,收益降低的,个人观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7-12-2009 14:42:07 | 只看该作者
澳洲的房地产affordability 和中国比也就是50步笑100步。 你没看见Gen Y 天天叫房子天价没法活?我算受够了这里该死的房价和奇诡的租金。简直无法翻身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7-12-2009 14:59:25 | 只看该作者
LZ搞清资本主义-现代社会的本质就是生产的目的就是为了消费
再来反对这反对那不迟。
没有过渡消费,你那里来的工作和钱?
人人像你说的那样,这个社会你受得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7-12-2009 17:45:44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5 kingsking 的帖子

在日本贷款100万日元(假设贷款利率1%),马上换为澳币,2/3去澳洲购房,1/3 入金汇商做空AUD / JPY (开仓100万JPY 等值的澳元,3倍杠杆,不设止损,平台不计隔夜利息),这样一来,你省了66.6万日元等值的澳币贷款利息差(假设澳洲贷款利率8%,两者差7%)!
套息购房模型分析:
1. 你是澳洲公民,挣的是澳元,日元升值对你不利,所以要等值做空AUD / JPY。 利率波动,就没影响了。
2. 找不计隔夜利息的平台,应该有的(我没有详细研究过,也不在乎隔夜利息,每天盈亏1点,啥利息都可以忽略不计)。 我现在的平台,做空aud/JPY,利息是-3.75%(注意是负,你要付出利息给平台)
3. aud/JPY 狂升,持仓被强制平仓 情形。3倍杠杆,aud/JPY要升起码30%,这种情形才会出现,这需要一段时间,接近强制平仓的警戒线时,入金吧!
4. 澳元加息对你不利,要选择两者利息差最大的时候,做套息!
以上,有些数据是假设的,或许有其他因素没有考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7-12-2009 17:57:30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sliuhao 于 7-12-2009 15:59 发表
LZ搞清资本主义-现代社会的本质就是生产的目的就是为了消费
再来反对这反对那不迟。
没有过渡消费,你那里来的工作和钱?
人人像你说的那样,这个社会你受得了?

刺激消费,也同时刺激人的生产欲望,社会财富才会不断变大,这是良性循环!
美国是过度消费了,中国是保守了(储蓄率很高)!
勤俭节约,浪费可耻,对人类和地球来说,肯定是对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7-12-2009 18:06:27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Rondy 于 7-12-2009 14:45 发表
相反,现在一个在澳洲人眼里的怪现象:不少中国人都是一次性付清来澳洲买房的;还有每次买房拍卖会都会看到不少中国人争先叫价。


中国人都长4只眼睛,8只手,所以赚钱特别多

原帖由 davis555 于 7-12-2009 15:11 发表
现在国内80,90后都是月光族,比老外还过分

80后,90后都是来自火星的移民,花的都是自带火星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1#
发表于 7-12-2009 19:47:05 | 只看该作者
楼主大姐和老公在这方面,估计应该有冲突。你们是如何处理的?

我很好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发表于 7-12-2009 21:58:38 | 只看该作者
超前消费不是不对,但是要有个度。有多大的力气拉多大的车,过份透支是不可取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
发表于 7-12-2009 22:23:16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22 felix7 的帖子

请问过分什么是可取的?过分吃人参也能吃死人。
请问哪个西方人会认为自己在过分透支?
请问哪个中国人会认为自己在过度储蓄?

恐怕每个人都觉得自己的做法才是正确的,别人都是错的。
其实呢,各人管各人就好了,自己的选择自己负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
发表于 7-12-2009 22:27:10 | 只看该作者
买房子要一次性付?信用卡不能用????????

楼主您清朝来的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
发表于 7-12-2009 22:45:33 | 只看该作者
我自己的消费模式也是趋于保守
买房子一次付清很好啊!

每一个的想法不一样
没有所谓的好与不好
只有什么最适合自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
发表于 8-12-2009 09:11:36 | 只看该作者
买房贷款95%,每月信用卡先透支,下个月还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7#
发表于 8-12-2009 09:27:19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Ray和Wendy 于 7-12-2009 23:23 发表
请问过分什么是可取的?过分吃人参也能吃死人。
请问哪个西方人会认为自己在过分透支?
请问哪个中国人会认为自己在过度储蓄?

恐怕每个人都觉得自己的做法才是正确的,别人都是错的。
其实呢,各人管各人就好 ...


这个恐怕和社会保障体系形成的个人习惯有关。如果保证体系跟不上,没有过度储蓄,一旦有了问题就死的很惨了。而如果保证体系跟上了,没有死的很惨的问题,如果没超前消费,那这辈子就活的不够滋味了。还是那句话,人生有两大苦,一个是还没死钱就用完了,一个是人死了钱还没用完,怎么消费,就看哪种情况更可能出现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8#
 楼主| 发表于 8-12-2009 16:03:35 | 只看该作者

我并不反对消费

        没有想到这个题目争论不少呢!让我学到不少知识!我没有学过资本论,我也不是清朝的人。不要见怪,老大姐比起你们年轻人来,是自叹不如。
       谁都需要消费,不消费怎么生活呢?我的意思并不是反对消费,而是不要过渡消费,要量力而行地消费。相信量入而出的消费不至于影响社会的发展吧?
       我可没有说买房子要一次付,我1#的帖子是这样说的“即便可以一次付清他们也要贷款来付,他们很少全款买房”。我是用了“即便”,“信用卡透支的人也大有人在”,我强调的是信用卡“透支”,可没有说不赞同用信用卡。
       我不赞同超前消费,不赞同挣一个花俩。
       我赞同中国的优良传统,“精打细算,量入而出”地消费。


[ 本帖最后由 sucewang 于 8-12-2009 17:05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9#
发表于 8-12-2009 16:31:25 | 只看该作者
对楼主王姐描写发生在自己生活中的每一件事情,我特别感兴趣,因为王姐跟一个地道的澳洲人生活在一起,你的描写让我对澳洲人的了解更多更深入。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30 收起 理由
sucewang + 30 谢谢鼓励!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0#
发表于 8-12-2009 16:41:30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我心永恒 于 7-12-2009 18:45 发表
在日本贷款100万日元(假设贷款利率1%),马上换为澳币,2/3去澳洲购房,1/3 入金汇商做空AUD / JPY (开仓100万JPY 等值的澳元,3倍杠杆,不设止损,平台不计隔夜利息),这样一来,你省了66.6万日元等值的澳币贷款 ...

不计隔夜利息的平台你找不到.

假设有这样的平台,同时有计利息的平台,我可以在不计利息的平台卖空澳元,同时在计利息的平台买空澳元,这样一来就可以白赚计利息的平台的澳元利息,没有风险却可以赚利息.天底下没有这种好事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FreeOZ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FreeOZ论坛

GMT+10, 23-9-2025 05:59 , Processed in 0.028591 second(s), 47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