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FreeOZ用户注册
查看: 1674|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国财经] 中国经济 罕见的乐观迹象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3-3-2009 20:46:0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FreeOZ用户注册

x
时代周刊:中国经济 罕见的乐观迹象
中国网    2009-03-02 08:53:17
美国《时代》周刊2月27日文章,原题:中国经济:罕见的乐观迹象

  这些天来全球经济所缺少的正是复苏所需要的一切东西———信贷、工作和新顾客。但最重要的是,世界正忍受缺少乐观情绪的痛苦。随着失业率上升,资产价值恶化以及政府极力寻找解决办法,大多数顾客和投资者仍然没有看到衰退尽头的曙光。

  
然而中国却是例外。一些经济学家和投资者对中国经济已经转为温和地乐观。美林公司2月份的一次调查显示,众多的基金经理认为,中国经济增长率在未来12个月急剧下滑的幅度将会缩小。摩根大通中国证券市场部主席李晶指出:“对中国努力抵御经济衰退的立场看起来已经变得更加积极了。”

  乐观人士把焦点放在了中国经济出现的一些令人惊讶的数据上。衡量制造业健康程度的采购经理人指数从去年11月以来已经开始向上,这意味着中国重要的产业部门没前几个月恶化得那么快。更重要的是,中国的银行在2月份放出的新贷款将近有2400亿美元,这创造了一个单月纪录。一些经济学家把这些数据视作中国经济已经见底的证据。美林公司的经济学家卢亭(音)和T·J·邦德在1月份公布的报告中重申,中国2009年的GDP增长率会达到8%,认为转机会出现在第二季度。这种乐观的前景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人们对中国政府坚如磐石的信心。

  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这样认为。里昂证券亚洲经济研究部主管斐思伟说,当前的数据转好“还不足以保证复苏就在眼前的乐观情绪”。德意志银行经济学家马佳(音)认为中国将经历一个“双底型”或者说W型复苏。他认为,尽管经济在近期呈现出了一些活力迹象,但是当前的好转将会结束,经济将在2010年上半年时最后一次触底。更悲观的人认为,那些好数据并不像看起来那么有意义。比如,有人认为创纪录的贷款不会如人所愿地刺激经济发展。高盛公司的经济学家海伦·乔和宋雨(音)表示,“鉴于此次经济衰退来势迅猛,破坏力强,复苏之路可能会反复。”他们坚持认为2009年GDP增长率将低于6%。

  香港独立经济研究机构佰昌有限公司经济学家吉姆·沃克认为,目前中国出现的复苏迹象实际上表明中国正朝长期问题而去。沃克认为,“通过向经济扔钱,北京正冒着把经济周期性低迷转为结构性问题的风险,这一问题将会在几年内慢慢展开。”(作者迈克尔·舒曼,陈一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3-3-2009 21:31:57 | 只看该作者
手淫强身,意淫强国!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40 收起 理由
stephen_wung + 10 你太有才了!
老顽童 + 30 哈哈!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3-3-2009 21:48:07 | 只看该作者
不能只看标题就下结论,好好看看最后一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3-3-2009 22:24:46 | 只看该作者
只有最后一段打眼。

分析角度是对的,即把经济周期性低迷和结构性问题结合起来看问题是对的,但结论中国政府将要做的恰恰相反:北京正在利用经济周期性低迷改革原有经济深层的结构性问题,并使之向更好方向发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3-3-2009 23:50:53 | 只看该作者
经济周期性低迷转为结构性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4-3-2009 13:06:22 | 只看该作者
人是一定会死的,
经济一定是会完的,是这样吗?真是这样吗?
一个人是会死的,但人类(一般情况下,可以预见的情况下)是不会亡的。
沉帆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请大家不要过于悲观,正如以后不要过于乐观一样。

中国经济真有那么差吗?我不这么认为,看看印度,看看俄罗斯,甚至看看越南,你就知道后发的国家的增长潜力还是很大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FreeOZ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FreeOZ论坛

GMT+10, 17-8-2025 03:29 , Processed in 0.028433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