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FreeOZ用户注册
查看: 2728|回复: 2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其他] 惊闻美联署是私营企业!!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3-5-2008 13:56:2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FreeOZ用户注册

x
惊闻美联署是私人企业的!!
这几天看了一本书《货币战争》,里面说美联署竟然是个私人企业,而负责发行美元的美国中央银行,也是私人企业,而美国政府还不是其股东之一,而中央银行的股东,包括摩根大通,花期银行私营银行等等。相当震惊!!

美国的中央银行发钞的方式,是每发放一元的美元,都必须向股东借一美元,变成国债,年利息是6%。本金不用还,但是利息得年年还。
现在美国的国债就是这样慢慢堆起来的。按美国家庭来分摊,每个家庭现在得分摊50万美元以上的债务。

问题是,美国主流媒体是不报道这个事情的,现在的美国民众,绝大部分以为美联署和中央银行是国家机构。

更严重的问题:美元现在是国际货币,已经输出到全世界了,而美联署在2004年开始,就停止了对外公开他们所发行的美元的总量的具体数据。也就是说,美国央行每年发行了多少美元,美国人和其他国家都不知道。

这两年美元大幅度主动贬值,是美联署超量发行美元的结果。美国在利用自己的美元国际货币的优势来偷其他国界人民的钱。
美国人大多数没有存款,很多家庭是净负债的。如果美元贬值,其实能减轻他们的负担。东亚国家就不一样了。例如中国,很多家庭是有大量存款的,有的家庭甚至把储蓄作为养老金。当美国大量发炒,而美元/人民币的汇率不能快速变动的情况下,就会有大量的热钱涌进中国,把来自美国的通货膨胀输出到中国。中国家庭的存款的购买力会大幅度的缩水。这个过程,中国除了把人民币/美元汇率升值之外,尽量帮中国老百姓减少损失外,没有更好的其他办法。

美国和澳洲这些国家,国家和国民都习惯负债过日子,但是因为福利完善,人们还是生活得挺好。
中国就不一样了,人民大多数有存款,金融没开放的时候,物价升幅不大,好像没啥问题。但是现在通货膨胀连政府都控制不住,那就会损失很多积蓄,非常要命。简单的说,给人打劫了。

所以说时代不同了,别守着旧办法。有钱就去投资,别存在银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3-5-2008 14:10:09 | 只看该作者
呵呵, 你才知道啊? 美国的中央银行的内幕黑的呢! 表面上很干净, 后台仔细看, 都是为了那几个大商业银行工作. 中央银行的总裁, 历届都是从那些银行出来的. 最后的利益也是保护它们的. 至于它们的手段, 自从尼克森时代把美金和国家储备的金子分开, 基本上是爱印多少钞票就印多少. 对于不知道的, 都还高兴的拿着那些最后将会没价值的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3-5-2008 14:16:23 | 只看该作者
只不知道澳洲税务局也是私营机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3-5-2008 14:27:28 | 只看该作者
澳洲的结构不一样, 是正规的政府部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3-5-2008 15:37:06 | 只看该作者
美国的国有化是很低的,连移民局的事都外包的,呵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3-5-2008 15:38:06 | 只看该作者
国有不国有其实不重要,关键是这些机构是否能发挥他们的应有职责.
中国的国有资产,机构多吧,那又怎么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3-5-2008 15:43:22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3-5-2008 17:58:37 | 只看该作者
私营很正常,国有才有问题。远的不说香港的三大发行货币银行都是私营银行。我觉得搞金融的同学应该对此很专业的吧。《货币战争》这本书都被专业人士批得体无完肤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3-5-2008 17:59:00 | 只看该作者
GCD的洗脑教育真有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3-5-2008 18:12:08 | 只看该作者

摘录一篇批判《货币战争》的评论片段

由于黄金存量占社会财富总量的比例不断下降,而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导致的交易量和对货币的需求量不断增大,如一定坚持金本位的货币发行制度,只有两种方法:
1.维持商业银行的准备金率不变,不断人为提高黄金与货币的比价(或兑换率),但这势必使黄金与其他商品的比价的歪曲,从而造成新的分配不公平,也将严重损害价格体系的健康和经济活动的效率;
2.维持黄金与货币的比价不变,不断降低商业银行的准备金率,但这势必不断降低商业银行的风险承受水平,危及金融体系以至经济体系的安全和稳定。
因此,这两种方法的可行性都非常有限,金本位制肯定不能长期维持。金本位制的建立、兴旺和衰落,都是人类历史实践的自然结果,而不是什么人拍脑袋想出来的,更不是银行家的"阴谋"。
至于白银,尽管它的存量比黄金多得多,但相应地,单位价格也低得多。同时,白银表面会氧化变成灰色,这一点上它更是远远不如黄金。因此"银本位制"也不可行。贵重金属以外的其他商品,更不具备单位价值高、易保存、易携带和接受程度广等特征,因此更不能成为货币发行依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3-5-2008 18:12:43 | 只看该作者

【转】二、发行货币者应该是谁?

宋鸿兵之流不假思索地认为,当然应该是政府或者国会,因为他们才能有资格代表"全民利益"。所以,宋某才在文章中,不厌其烦地花了大段大段的文字 "证明"美联储是个"私人公司"。可笑的是,宋某还真以为自己发行了天大的秘密,还真以为全美国、全世界的人都不如自己清醒和聪明,好不得意。

很遗憾,恰恰相反,在西方社会,由"私人公司"发行货币不仅不被认为有何不妥,而且是常例;由国有性质的中央银行发行货币的反而是少数。看到发钞银行是非政府机构就大呼小叫、手舞足蹈的人才是彻头彻尾的无知无畏。例如香港,现有的三家发钞银行,汇丰、渣打和中银,都不是香港政府或立法会直接拥有或控制的银行。其中原因,在我上次转贴的文章中已经有所说明:这就是单独定价和多方博弈的区别。西方社会实行自由市场经济,多方博弈当然比单独定价更符合自由市场经济的指导思想。不管这个单独定价者自称掌握了多么"科学"的方法,能"准确"计算出需要发行多少货币云云;也不管他的身份是谁,哪怕它是一个代表"全民利益"的"民主选举"产生的政府或议会,都不能垄断货币的发行权。

这里更要指出的是,多方博弈的货币发行方法不仅符合自由市场经济原理,也符合西方主流政治思想和价值观。西方政治思想为什么主张三权分立?正是因为,它对于政府、议会和法院,与及任何其他方面,都不能绝对信任,哪怕它们已经很"民主"了,所以才要"分权"、"制衡"。货币发行是一种很基础性的、关系全局的制度,而政府已经有行政权,议会已经有立法权,如果政府或议会的任一方再单独掌握了发钞权(甚至联合掌握也不行),在西方政治思想认为,它都是拥有了很可能危及公众利益或其他方面利益的过份大的权力,因而是不容许的。反面的例子?四十年代末的金圆券就是典型。滥发钞票掠夺财富补充军费,造成恶性通货膨胀和经济动荡,使国民党政府在工商业阶层的支持者也丧失殆尽,这是它失败的重要原因。在不那么极端的情况下,如果政府或议会可以随意印钞票自己花,它就能通过增发货币来轻易偿还自身的债务和获取财富,从而损害债权人的利益--请注意:不仅直接向政府或议会借贷的公司是债权人,所有持币人都是债权人。

因此,政府通过向私人公司借贷发行货币,政府的借贷须经过议会的审核和约束,当然是最符合西方政治、经济思想的多方博弈和分权制衡的方法。这样的货币发行方案才能成为西方国家的主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3-5-2008 18:13:08 | 只看该作者

【转】三、发行货币应以何为依据?

金本位制下是以黄金储备为依据。金本位制衰落后,就必须寻找新的依据。其原理,就是将货币发行量和某项社会财富的数量对应,金本位对应的是黄金,其他制度对应的是其他财富。宋鸿兵之流由于思想和见识的太低,只知道"物质财富"(例如黄金、石油等)是财富,不知道世界上还有"非物质财富",而且"非物质财富"将越来越成为世界财富的主要构成(尽管左左们好象很鄙视"物质",很强调"精神")。

什么是"非物质财富"?例如专利权、著作权、版权、商标等等都是。"品牌"也是一项非物质财富,而且比物质财富的价值可能大得多。所以,质量差不多的衣服,名牌的要三千元,普通牌子的只要三百元,因此品牌的价值就是2700元/件。同样,国债和税收是非物质财富,某国经济发展的前景和该国政府的信用也是非物质财富。一般地,物质财富的价值比较稳定,但它本身不易生成;非物质财富的价值不太稳定(例如某个品牌的口碑可以毁于一旦),但容易生成。明白了这些,再比较美国和他国的货币发行依据,会发现很有意思:

美国,货币发行量对应联邦政府的债务,而联邦政府的债务又以它的税收为抵押。这里,联邦政府偿还债务的能力对应于美国的经济前景,偿还债务的意愿对应于联邦政府的信用,都是"非物质"的,"不可见"的,或不够稳定的。但是,由于美国政府的债务有其税收为抵押,而税收是一种比较稳定的、可预期的收入,因此对于联邦政府的直接债权人--美联储来说,它的利益就变得比较有保证;从而使联邦政府的间接债权人,即所有持有、使用美元的美国人和非美国人,他们的利益也变得比较有保证。

说到这里,宋鸿兵们开始嚷嚷了:以税收为抵押,就是让美国人民头上永远套下枷锁,永远有还不完的债务,永远给银行家打工......我倒是要问一下:那么你认为,政府借债是否也要抵押?如果你认为不需要,不好意思,那只是你自己的观点,不是西方社会主流价值观。你向银行贷款买楼,实质上也是以自己的未来收入为抵押,也是给银行家打工。由于你的收入和信用远不如政府稳定,所以银行为了控制自己的风险,规定若干时间不能还贷就要收楼。政府借债也要抵押,正是体现了任何公共机构和个人权利平等的精神;政府借债不要抵押,这个政府就是搞特殊化的政府。既然要抵押,那么用税收作抵押就是最好的方法,因为这是用钱抵押钱,没有歧义和争执;如果以国有资产为抵押,就会出现国有资产定价的问题,是否能作抵押的问题,与及"国有资产流失"的风险。何况西方国家以私人经济为主,没有那么多"国有资产"可抵押。

任何国家的货币发行,不是向私人机构借贷,就是向全体公众借贷。钞票通俗一点说就是借条,专业一点说就是持币人的权利(债权)凭证。借贷方当然有义务保证债权人的利益,如果政府是发钞人,那么它就必须保证货币可以按其面值购买到同价格的商品(即还贷),并保证持币人的权利不贬值。如果某个政府的货币发行(借贷)不需要任何抵押(例如税收),甚至不知道它究竟依据的是什么,那么这个国家的货币的价值就完全只取决于该国的经济前景和政府信用,是100%非物质化的--比美元更加非物质化得多,因而也更不稳定得多,就是比美元更加"白条"的"白条"。当然,如果你对这个国家的经济和政府很有信心,那也随你。

[ 本帖最后由 coredump 于 23-5-2008 17:16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3-5-2008 21:00:09 | 只看该作者
仅大众读物,不能作专业书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楼主| 发表于 28-5-2008 01:21:15 | 只看该作者
受教受教!! 哈哈,我是个门外汉.不知道里面水深水浅.纯粹是心里有疑惑,希望各位有更深刻认识的高人出来指点一下迷津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8-5-2008 03:41:09 | 只看该作者
私营影响大家的生活吗?

只有私营,你才能保持许多东西. 包括风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8-5-2008 04:46:33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8-5-2008 09:44:13 | 只看该作者
问题是, 那些中央银行印的纸钞都是依据什么印的? 现在的趋向是, 它们就是一张纸, 没实质价值. 过去, 国家至少还有一个实质物品抵押(金子). 所以这里的问题是, 现在的这个形式还可以保持多久, 那天会不会忽然来个大降值, 需要回到金本位制上. 看看任何金融危机的时候, 大量的"smart money"都会从纸币转回金子. 金子的地位还是不能代替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8-5-2008 15:13:58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8-5-2008 15:15:08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7 ciprol 的帖子

嗯,觉得这个就是全书的核心观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8-5-2008 21:11:52 | 只看该作者
这个“美联署“蛇什么东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1#
发表于 28-5-2008 22:24:41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naughtybaby 于 28/5/2008 14:15 发表
嗯,觉得这个就是全书的核心观点

希望是不会发生在我们的身上. 但是, 天知道什么时候会发生, 什么时候这个大骗局会被揭穿? 反正, 需要有些准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
 楼主| 发表于 28-5-2008 23:07:06 | 只看该作者
我觉得:
1. 美联署是不是私人的,和美国人民有没有被严重剥削, 我实在不是太关心. 我更关心美联署会不会滥发美元,来减轻美国人民的债务负担,和向全球输出通货膨胀,把经济危机转嫁到其他国家人民身上.
2. 如果美元贬值,咱们中国的人民的存款是不是就更不能保值了??
3. 对美国这种无赖国家的行为,我们国家是怎么应付的??有啥对策??
4. 对现在美国主导的油价爆涨和粮食价格爆涨, 中国损失在哪些方面??哪些群体损失得最惨??我国又有哪些对策??
5. 关键是咱们这些平头老百姓又改如何应对这个物价暴涨的形势??

以前还是偷咱们口袋里的钱,现在已经是拿着刀子抢了. 各位别不吭声,认为美国很自由很民主,私有制就什么都好. 事实在说话呢.
想想咱们这些百姓怎么有啥减轻损失的好法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
 楼主| 发表于 29-5-2008 00:03:44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2 coredump 的帖子

"任何国家的货币发行,不是向私人机构借贷,就是向全体公众借贷。钞票通俗一点说就是借条,专业一点说就是持币人的权利(债权)凭证。借贷方当然有义务保证债权人的利益,如果政府是发钞人,那么它就必须保证货币可以按其面值购买到同价格的商品(即还贷),并保证持币人的权利不贬值。如果某个政府的货币发行(借贷)不需要任何抵押(例如税收),甚至不知道它究竟依据的是什么,那么这个国家的货币的价值就完全只取决于该国的经济前景和政府信用,是100%非物质化的--比美元更加非物质化得多,因而也更不稳定得多,就是比美元更加"白条"的"白条"。"

------- 一些疑问:

1. 为什么说任何国家发行货币,不是向私人借贷就是向全体公众借贷?? 如果国家有很多国有资产可以作为抵押呢??虽然这些国有资产名义上是属于人民的,实际上使用权一直属于政府. 这种货币发行,是不是就不需要交6%的年利息了?? 如果不用交6%的年利息, 那是不是说至少在这个层面上比向私人借贷更好呢??毕竟这些利息到头来还是国民来交的.

2. 如果国家发行货币的时候, 根本就没需要抵押呢?? 只要发行量受到控制,你拿着货币在境内可以买到相应价值的东西就行了, 那是不是根本就没必要有借贷呢?? 那样, 是不是等于整个国家的物资和财富都成了抵押品? 那样只要体制不崩溃,好像也不影响货币正常的流通下去. 那在这个层面上说, 就根本没有6%利息这个概念了.是不是比私人借贷更有优势??

3. 在<货币战争>里面描述的国家向私人银行家借贷来发行美元这个步骤,我非常怀疑. 如果说在早期美元的货币发行量很小的时候还成立的话, 那么到了一定时期,银行家的有形资产的增长不可能追得上美元的发钞量的增长. 也就是说,如果每发行一美元前提是私人银行家有一元的资产的抵押的话,美联署根本不可能向私人银行家借到足够的美元来支持国家的经济活动. 除非私人银行家是用印钞来实现资产增值. 所以我觉得, 其实到了某一个时期,美联署就已经不用向某些私人银行家借贷来发行美元了, 而是以美国的国家经济甚至是全球的经济来抵押来发行美元,等于是劫持了整个地球的经济.要么让经济主动权掌握在美国手中,要么一起经济崩溃. 绝大部分的美国国债都只是逻辑上的数字,根本不用还本息.

4. 汇率问题:
(1)  社会财富的表现形式很奇怪,通过汇率的不平等, 美国人的购买力和资产比中国的多好多好多.但是你看到在中国境内的所有有形的物资, 可能在数量上比美国境内的还多. 也就是说,如果某一天汇率这个工具消失了,全球都进行物物交换的话,中国国内的东西实际上很多.
        但是因为汇率, 如果工资水平一样, 美国人平均一天干活得到的工资, 能买中国人约7天工作得到的工资所能买到的东西.现在中国生产的东西卖到了全世界, 是不是说中国人一直在向全球的人提供极其廉价的劳务??为什么同样是人, 中国人的时间比起其他国家的人的时间就那么不值钱?? 而某些BIRDMAN还那么为中国是世界的工厂而高兴??
        所以, 我是支持人民币兑换外币的汇率合理升值的. 咱们中国人不苯也不傻,凭什么一定要当人家的苦力??
(2) 中国现在的困境是经济严重依赖出口,内需不足. 社会财富积累表现在很多工厂,很多产品和很多房子.但是技术水平不高. 有不少是劣质的工厂,劣质的产品和劣质的房子. 另外,软实力不够.例如科技, 智力和国民的素质.
        所以国家进行大学的扩招了.把大学的教育变成平民教育; 提升人民币汇率, 让低水平和低技术的工厂淘汰掉,催生高技术的, 高智力的,高质量的产品. 阵痛是必然的,也是必要的.\
        还要完善社保, 增加内需.

5. 无论美联署是不是私人的, 如果美国滥发美元, 来购买中国乃至全球的资产, 无论是哪个国家的财富增长,都快不过美国的印钞机的.

还有很多感想,不过老婆大人崔了.就此作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FreeOZ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FreeOZ论坛

GMT+11, 14-11-2025 13:49 , Processed in 0.028135 second(s), 40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