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版块
≡ 澳洲生活区 ≡
生活百科
安家乐居
家有儿女
美食天地
开心购物
车行天下
工作学习
投资创业
税务理财
英语交流
签证登陆
签证申请
登陆前后
澳洲同城
悉尼
墨尔本
珀斯
布里斯班
堪培拉
阿德莱德
兴趣爱好
旅游户外
音乐影视
我爱摄影
数码天地
其他爱好
墨友书屋
≡ 信息交流区 ≡
情感天空
心情感悟
男人靠边站
征婚交友
邻居同人
小编精选
≡ 站务区 ≡
家园建设
广告服务
招聘求职
商业服务
私人广告
最近浏览
澳洲新闻
我的收藏
使用道具 举报
原帖由 oranges 于 6-6-2007 21:14 发表 而且在国外,小孩子稍微长大点就懂得大人不能打自己,否则马上就打电话叫警察告父母。这种事情在国外比比皆是。小孩子都是以自己为中心。 在国内,父母小时候虽然会对你要求很严格,但是其实都是为你 ...
原帖由 jinrh 于 7-6-2007 09:30 发表 我认识的一个在澳洲十几年中国人, 集合了东西方的缺点: 1.买了个house, 现在在还贷款, 从来不多还。 2.房子有一点增值就重新向银行多借点钱,买车什么的。 3.预计:等孩子大了,收入降低了, 就把房子卖了 ...
原帖由 jojogege 于 7-6-2007 12:12 发表 那怎么了,因为就是这样 你的思维已经固定是那样了 无论你怎样说服别人 你还是说服不了自己 你还是你,一个中国人
原帖由 jinrh 于 7-6-2007 09:00 发表 我认识的一个在澳洲十几年中国人, 集合了东西方的缺点: 1.买了个house, 现在在还贷款, 从来不多还。 2.房子有一点增值就重新向银行多借点钱,买车什么的。 3.预计:等孩子大了,收入降低了, 就把房子卖了 ...
原帖由 jojogege 于 7-6-2007 11:41 发表 所以说,你的观点跟我一样,选择就是‘屏蔽’ 你永远无法融入 这就是问题 就是沟壑
原帖由 cello 于 7-6-2007 12:01 发表 为什么一定要全部一样才叫融入呢?你能在澳洲找到两个人所有喜好都一样吗?难道每个人都不融入? 就好像我觉得在澳洲不是非要开holden才叫澳洲人,相反,又有热爱holden的,又有开各个国家的车但是都不会被扣 ...
原帖由 snoic_2000 于 7-6-2007 12:38 发表 对自由主义者来说,中国人这个标签只意味着我在中国这个地方出生并生活过而已,没有什么其他意义。至于思维方式,只要你有独立的思考能力,就不会被限制在狭窄的空间内。
原帖由 pal2002 于 7-6-2007 20:43 发表 又讨论这个没解的问题。。。 比以前过得好就行。。。 觉得不好回去。。。 觉得好留下。。。 觉得不好又不想回去的,努力适应。。。牛的还可以改造。。。 觉得不好又不想回去,不想适应或者没法适应的,你说 ...
原帖由 大白兔 于 7-6-2007 21:07 发表 我的观点是,能真正明白菜刀的道理,就能容易与人相处,不论在国内还是国外;我不认为良好的周边环境是我们自己可以建立的,环境就是环境,是不以人的意志来迅速改变的,而能够建立的是自己的心境。应该自己去适 ...
原帖由 大白兔 于 7-6-2007 21:01 发表 我有一把菜刀,一面刻着WONDERFUL,一面刻着TERRIBLE, 不解,不解,中间刀背更不解,刻的是。。。。“WHATEVER"
原帖由 lilytop 于 7-6-2007 21:21 发表 这话真是说到刀刃上了。 我正是不希望自己的心态因为某些因素的暂时影响失了衡,才来呼朋唤友,交换思想的。 只可惜,大家好象都未谈身边的同事或交往比较多的澳洲人。作为商品社会,澳洲是个很讲究CUSTOMER SERVICE的国家,作为被服务对象,总会觉得舒服极了。但是对于身边长时间相处的同事,才更有机会看他们的真实面目,或者说能够更多面地观察和了解他们。
原帖由 浪花 于 8-6-2007 10:11 发表 我比较地赞成楼主的观点。 从社会学和发展心理等角度思考人生定位。有一定的高度和实用性。 这里人数很多。不过以理科知识分子尤其IT和会计为主。 可能一般情况下,同一背景的,会比较容易有知音吧。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FreeOZ论坛
GMT+11, 1-11-2025 17:00 , Processed in 0.031486 second(s), 45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