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FreeOZ用户注册
查看: 193|回复: 1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澳大利亚严禁在印国民回国 印裔澳洲人面临“种族歧视”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4-5-2021 01:23:4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FreeOZ用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chubbycat 于 3-5-2021 07:25 编辑

澳大利亚严禁在印国民回国 印裔澳洲人面临“种族歧视”
文章来源: BBC中文 于 2021-05-03 08:20:05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 114 次)

    印度新冠疫情严重,澳大利亚声称将对从印度回国的澳洲国民处以监禁。从周一(5月3日)起,任何从印度回国的澳大利亚国民都将面临罚款和最高五年的监禁。批评者称这一疫情应对措施是“种族主义”,且违反人权。澳大利亚总理莫里森(Scott Morrison)否认这是种族主义。https://t.co/yxNMzw06xd
    — BBC News 中文 (@bbcchinese) May 3, 2021

印度新冠疫情严重,澳大利亚声称将对从印度回国的澳洲国民处以监禁。批评者称这一疫情应对措施是“种族主义”,且违反人权。

从周一(5月3日)起,任何从印度回国的澳大利亚国民都将面临罚款和最高五年的监禁。

较早前,堪培拉宣布,禁止所有从印度起飞的航班入境,直至5月15日。

澳大利亚总理莫里森(Scott Morrison)否认这是种族主义。

“一年多以前,在我们向中国大陆关闭边境的时候,也有人对我们作同样的指控,”他在接受悉尼广播电台2GB访问时表示。

“在一场全球大流行疫情当中没有政治或者意识形态……它与政治无关,这是一种病毒。”

当地媒体报道指,澳大利亚的这一政策是该国第一次将国民归国的行为列为刑事犯罪。

目前估计有9000名澳大利亚人身在印度,其中600人被列为易受感染人群。

澳大利亚政府指,这项在上周六宣布的措施是基于医学建议,意在保护社区。新冠病毒目前在印度严重蔓延,该国已经连续10天单日确诊数字在30万以上。

官员表示,过去两周从印度入境的人士感染率上升,引起关注。澳大利亚正在寻求新冠病毒感染“清零”,当中的一部分政策是严格的边境限制措施和强制隔离检疫。该国目前录得新冠确诊者死亡910例,远低于大部分国家。

澳大利亚外交部长玛丽斯·佩恩(Marise Payne)表示,隔离检疫当中发现的57%确诊个案来自印度入境的旅客,而在三月,这个比例是10%。

她表示,这对于澳大利亚的卫生和医疗服务系统来说是一个“非常、非常重大的负担”。

对于政府将从印度入境列为犯罪的措施,批评者当中不乏医疗专家和法律团体。他们批评政府手法极端,且与卫生风险不相称。

澳大利亚绿党的联邦参议员梅林·法鲁奇(Mehreen Faruqi)在推特(Twitter)上发帖称,相关措施是“绝对可怕并且有种族歧视”。

著名保守派媒体评论员安德鲁·博尔特(Andrew Bolt)表示,这项政策是“刻薄无理到我不得不将其归罪于种族主义”。

“我不相信我们会对从英格兰等地方逃离的澳大利亚白人处于同样的旅行禁令。”

澳大利亚前反种族歧视专员索奉马赛恩(Tim Soutphommasane)指出,政府政策当中存在“前后不一”,指从其他国家处在疫情高峰时回国的澳大利亚人,并没有面对同样的禁令和犯罪刑罚措施。

“我们没有看到这些区别对待的措施被用在……美国、英国和其他欧洲国家,即使在那些国家感染率非常高,入境风险也非常大的时候,”他向《悉尼先驱晨报》(Sydney Morning Herald)表示。

“这存在不同标准,依据是你从世界的哪个地方来。”

占澳洲总人口2.6%的印度裔澳大利亚人社群成员,对于这项突如其来的禁令表示愤怒。有人向BBC表示,他们感觉自己像是罪犯和“二等公民”一样被对待,而他们只不过是想逃离危险。

有法律专家提出,这项临时禁令违反国际法。澳大利亚参与联署的公民权利及政治权利国际公约(International Covenant on Civil and Political Rights)认可的权利当中,包括公民有权不被任意禁止回国。

澳大利亚人权委员会(The Australian Human Rights Commission)发表声明表示:“政府必须表明,这些措施没有歧视成分,并且是应对此次公共卫生威胁的唯一合适手段。”

隔离系统“脆弱”

印度的情况令外界再次关注到澳大利亚的隔离检疫体系。该国自去年11月以来有十多宗感染被隔离系统遗漏。

澳大利亚成功实施了对所有国际旅客进行14天强制隔离的措施,当中大多数在酒店进行。

但是政府表示,印度阳性个案数量的飙升现在已经对其隔离系统的负荷造成威胁——隔离系统最多只能应对入境旅客当中有2%的人被感染。

该国顶尖医学组织澳大利亚医学协会(The Australian Medical Association)表示,需要暂停从印度入境,表明隔离系统的“脆弱”。

“我们更喜欢我们的政府将焦点集中在修补隔离系统上,将澳大利亚人带回家,而不是让这一禁令延长到超出实际所需的范围。”

2019冠状病毒病疫情全球大流行爆发后,澳大利亚从2020年3月就开始限制入境,是最早关闭边境的国家。

至去年11月之后,除重新对疫情基本清零的邻国新西兰开放之外,所有入境旅客均要在酒店进行强制性的14天自费隔离。

目前,有大约3.6万澳大利亚国民登记请求政府协助回国,这一数字整个2020年一直保持在这个水平。

在全球疫情爆发之前,估计有约100万澳大利亚人生活在海外。

BBC驻澳大利亚记者毛远扬(Frances Mao)报道,澳大利亚的隔离制度实施初期就曾经出现问题:主要从新西兰、美国和英国回国的澳大利亚国民几乎令隔离系统超负荷,酒店房间数量不足够。

毛远扬指出,政府采取的解决办法并不是扩大隔离系统——比如增建隔离中心等,而是大幅削减每周允许入境的航班数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楼主| 发表于 4-5-2021 03:22:54 | 只看该作者
dcxg发表评论于 2021-05-03 08:35:00
澳洲还是在抄中国的作业,而且有改进。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4-5-2021 03:23:37 | 只看该作者
dcxg 发表评论于 2021-05-03 08:37:44
从控制疫情来说,澳洲政府的做法是对的! 是必要的!不是说不爱这些在印澳洲公民了。而是在不得已的情况下保护更多的澳洲人。对于在印的澳洲人可以通过大使馆提供援助支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4-5-2021 03:23:58 | 只看该作者
@Serin 发表评论于 2021-05-03 08:41:49

澳洲国民的身后也有一个强大的祖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4-5-2021 03:24:31 | 只看该作者
@我爱猫眯  发表评论于 2021-05-03 08:59:05
支持澳大利亚的现实的做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4-5-2021 03:24:59 | 只看该作者
@guangyang 发表评论于 2021-05-03 09:04:57
赞澳洲总理!不受国际左棍政治正确忽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4-5-2021 03:25:53 | 只看该作者
@周星星1832 发表评论于 2021-05-03 10:00:46
形势如此严峻之下,病毒已经变异,疫苗是否还有效未知,而且出来了无症状感染,印度政府不作为,登机前的检测报告很多是假的,和美欧不同澳洲自己是没有疫苗的,估计也掂量了自己医疗系统的承受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4-5-2021 03:26:33 | 只看该作者
@敏感词 发表评论于 2021-05-03 09:52:39
澳大利亚很很很聪明,海关数据显示,现在留在印度的澳州国民基本都是印裔,即使挂了,养老金,呵呵呵,你懂的。。。政府不吃亏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4-5-2021 03:26:55 | 只看该作者
@李天真 发表评论于 2021-05-03 09:47:44
澳大利亚严禁在印的本国公民回国,赶偷偷回来,就是五年的监禁,强奸犯都判不了五年啊, 全世界唯一政府禁止本国公民回国。
民主自由。。。。自己都不把自己当人看,还什么喊民主自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4-5-2021 10:29:40 | 只看该作者
dcxg 发表评论于 2021-05-03 12:43:39
这是正确的。只要禁令适用于所有种族的澳大利亚公民,就不存在种族歧视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4-5-2021 10:48:34 | 只看该作者
这档口谁还在哔哔种族主义的,要不隔离去你家试试?或者你来隔离区上班试试?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50 收起 理由
chubbycat + 50 很给力!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FreeOZ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FreeOZ论坛

GMT+10, 8-9-2025 07:23 , Processed in 0.021561 second(s), 29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