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FreeOZ用户注册
查看: 18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王晰宁临时代办发文 责澳对华认识存偏差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2-11-2019 07:15:2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FreeOZ用户注册

x
                    
               
                                    2019-11-21                    来源/中国大使馆                    編輯/N.N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王晰宁(右)公使会见北领地华人商界领袖
中国驻澳大利亚大使馆临时代办王晰宁在今天(9月21日)的《澳大利亚人报》发表署名文章《缺少“中国视角”,怎能读懂中国?》,批评一些澳洲人狭隘观点来看待中国,完全忽略中国政府获广大普通民众的支持。
王晰宁公使文章如下:
半年前,我来到堪培拉工作。这半年来,让我感到吃惊的是,一方面澳大利亚对华关注空前高涨,另一方面某些澳大利亚人描绘的中国早已面目全非。如果按照这些澳大利亚人和澳媒体的解读,中国已不是我生活了大半辈子的地方,而是一个我完全陌生的国度。
澳大利亚对中国的认知出现偏差,主要原因之一在于澳国内几乎不存在“中国视角”,听不到来自中国民众的声音。在这里,人们沉浸在自以为是的“认知宇宙”里,实际上这个“小宇宙”是因意识形态差异和语言障碍经过过滤后的信息构建而成的。
11月18日,我参加了一场由澳全国性日报《澳大利亚人报》主办的讨论中澳关系的战略论坛。与会嘉宾大咖云集,但却普遍缺乏中国视角。尽管有些发言不乏广度和深度,对听众有一定启发,但由于论坛总体上未能真实呈现中国视角,其关于中国的辩论只能是差强人意。
比如,中国媒体上关于澳大利亚和中澳关系的中文评论成千上万,但在论坛上我没听到任何人提起到任何一条。我猜想,澳大利亚人要么从不看这些评论,要么就压根儿不喜欢这些评论。
然而,这些评论恰恰能够体现真正的中国视角。如果澳大利亚人忽视这些观点与表达,就等于把自己与中国的真实情况和中国人的真实想法故意隔断。真相往往令人痛苦,但真相也使人强大、让人进步。
如果一个澳大利亚人认真阅读了中国媒体、学者、商人以及众多网民用中文写的评论,相信他(她)会不难发现,中国政府在拒绝澳联邦议员海斯蒂(Andrew Hastie)和帕特森(James Paterson)访华这件事上,获得了中国民众压倒性的“点赞”。原因就在于两人曾多次发表辱华言论并公然施压。用比实际情况略为文明些的话打个比方,如果有人先公开把你称为“坏蛋”,之后又向所有人说他要去你家“检查”你的厨艺并“教授”你如何做饭,并自诩只有他掌握烹煮秘方。那么澳大利亚大人面对这样的客人会作何选择?
澳大利亚国内一些言论认为,两议员访华被拒是因为持有不同见解且中国政府受不了挨批评。这种想法会让中国民众笑掉大牙。不信的话,可以在北京找个啥都知道的的哥聊聊侃侃。他很可能来上一段抗美援朝歌曲,表达不惧外敌威胁的勇气,这种精气神同样出现在中国百姓对上述议员事件的评论中。
对中国视角的一知半解,让一些人认为澳大利亚在财富、文化和制度上比中国更胜一筹,并为此沾沾自喜。尽管中国在经济转型、脱贫攻坚、和谐社会建设、文化事业等方面成绩斐然,国际合作贡献突出,并且中国的发展让包括澳在内的多国受益,但这些人仍固执认为,中国在很多方面都是错的,尤其在政治制度、意识形态和价值观方面。
中国视角的缺失,使澳大利亚人无法深入了解中国体制运作模式,更不必说去除西方世界环绕在中国共产党身上的谜雾,了解并欣赏其人性、理性、智慧、民主等特征。
讽刺的是,在这个标榜言论自由的国度,刻意抹杀来自不同国度的声音已成为常态。追求真相不得不屈服于“政治正确”。大家都说澳大利亚人像“只能前行、不知后退”的袋鼠那样具有冒险精神,但我看他们畏首畏尾,不敢走出观念和思维的舒适区。很多中国民众都在琢磨,以前那个真诚友好、勇于创新、积极奋进、开明独立的澳大利亚哪儿去了?那个曾经发明Wi-Fi、首倡APEC的国家,似乎逐渐失去往日魅力,蜷缩到他人编织的蝉蛹之中。
作为澳大利亚人,如果你真在乎你们最大的贸易伙伴、相信经济学和社会学基本常识、认同人权的基础理念、尊重自然和人性、关心下一代未来,那么请你努力了解中国视角。作为第一步,可以先从学习汉语开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FreeOZ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FreeOZ论坛

GMT+11, 15-10-2025 04:03 , Processed in 0.011383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