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FreeOZ用户注册
楼主: 北京的春天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我想发起个婆媳关系的帖子,因为我要面对这个问题了

  [复制链接]
691#
发表于 23-1-2014 17:19:3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kingking 于 23-1-2014 18:34 编辑
牧马人 发表于 23-1-2014 16:42
其实你和我的观点除了我上面说的那一点不同外其他没有大的区别。你的问题我设想了一下,如果我的母亲是那 ...


如何对待双方父母才叫公平,取决于小家庭是如何建立的,权利和义务要对等,付出和回报要对等。

现实是,很多女生在结婚买房的时候,并不反对传统那一套,买房是男方的事,主要责任在男方家庭,公公婆婆就应该掏钱给新家庭买房,这个时候她觉得这是天经地义了,完全是传统文化里的意识。 等到需要跟公婆住一起的时候,又来提现代观念了,又提双方父母要平等了,这算什么?

另外,对待岳父岳母上,我家并不计较公平不公平,只要我老婆可以和我父母和谐共处,我也可以做到和岳父岳母和谐共处,甚至大家都住一起也没有什么不可以,反正澳洲房子够大,这一点上我父母很支持,也曾经向亲家发出了邀请。 只是,岳父岳母也是传统观念的人,他们骨子里也认为养老主要靠儿子(我老婆还有个哥,岳父岳母在经济上的付出大部分都给了儿子)。另外他们是否习惯澳洲的生活也不知道。今年他们会来一趟,感受一下,如果他们愿意来,我绝对欢迎。

我也知道和4个老人一起生活会有非常多不便甚至摩擦,但是这比起扔4个老人在国内孤苦伶仃,我觉得仍然是更好的选择,而不是荒唐,就如同你说的,人都是有适应能力的。过去几千年,中国都是大家庭生活模式,不是一样活得好好的。

当然,最理想的是在一条街上买3套房,我们,双方父母各一套,又能照顾到,又有独立空间,皆大欢喜。但是,这需要经济条件允许。所以我说分开住更好,但是是需要条件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92#
发表于 23-1-2014 17:39:28 | 只看该作者
kingking 发表于 23-1-2014 18:19
如何对待双方父母才叫公平,取决于小家庭是如何建立的,权利和义务要对等,付出和回报要对等。

现实 ...

扯上这个就麻烦了。我的观念里,两代人住一起要尽量避免,花上一代人的钱买房同样要尽量避免,而把两者和在一起做捆绑销售更要尽量避免,尤其在接这个钱的时候就得想清楚花了这笔钱的代价是什么。别人的case里我很容易做是非判断,换了你的case我就觉得为难了,因为钱已经花了,拿人家的手短啊,现在已经欠了这么多,怎么还?父母住一起你们的婚姻会出问题,不住一起也很不公平,他们付出了不该付出的而你们受益了。

说到双方父母,可能跟所在地区有关,我在上海超过10年,女方父母为买方出了很多钱的我见过很多,甚至有些首付全出的。不怕说了丢人,我的老家东北,年轻一代多在外面闯荡,很多母亲觉得儿子能找个有钱的老丈人给他买房那是很光彩的事儿是可以到外面吹给别人听的,而这些里面很多还是想着要过去跟儿子一起住,believe me,她们的儿子很多是同样的想法。《双面胶》就是一个这样的故事,非常具有代表性。

澳洲这边的小家庭,我相信绝大多数都是凭着两个人的工作攒下的家业,所以大多数不存在这个债务问题。我和我老婆从大学毕业之后就没问家里要过一分钱,在国内就没有买房,这边买房也是全靠自己,所以不存在这个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93#
发表于 23-1-2014 17:42:22 | 只看该作者
kingking 发表于 23-1-2014 18:19
如何对待双方父母才叫公平,取决于小家庭是如何建立的,权利和义务要对等,付出和回报要对等。

现实 ...

过去几千年的大家庭模式,却从来都是一条父系主线,从来没有把父系母系两边的人往一起掺合的。

算是我想的简单了,真的很惊讶居然还有一些人认为三家人凑在一起是可以适应的,看上去不是个例。很无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94#
发表于 23-1-2014 18:43:01 | 只看该作者
牧马人 发表于 23-1-2014 18:39
扯上这个就麻烦了。我的观念里,两代人住一起要尽量避免,花上一代人的钱买房同样要尽量避免,而把两者和 ...

所以说,每个家庭的情况是不同的,没有普遍适用的模式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95#
发表于 23-1-2014 18:56:0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kingking 于 23-1-2014 20:02 编辑
牧马人 发表于 23-1-2014 18:42
过去几千年的大家庭模式,却从来都是一条父系主线,从来没有把父系母系两边的人往一起掺合的。

算是我 ...


两边父母凑一起,这也是我从来没想过的,但是独生子女这一代,早晚会有这个模式。不然,社会养老不靠谱只能靠家庭养老,两边父母都需要养老,怎么搞? 理想的情况,双方父母都乐意住进养老院,没那么理想,只能是都靠孩子来养老。所以,拥有多套房产是非常必要的。在澳洲做到这点很难,所以不排除我们将来回去,回去就没这个问题了,两个家庭很近,两边都照顾得到。这个问题,在移民之前有考虑过,但没想透彻。所以也建议那些还在考虑移民的,尤其是独生子女们,把这个问题想清楚再过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96#
发表于 23-1-2014 19:00:17 | 只看该作者
kingking 发表于 23-1-2014 19:43
所以说,每个家庭的情况是不同的,没有普遍适用的模式 。

我也只是针对已经来了澳洲的家庭而发表看法。在中国的另当别论,如果拿了哪方父母的钱买房子,他们可以理直气壮要求来住,simple as that.至于最后怎么选,那就看各方怎么妥协了。而至于从另一方父母拿钱却非要把自己父母塞进来的,这种又是一种,可以说很无耻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97#
发表于 23-1-2014 19:05:3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kingking 于 23-1-2014 20:09 编辑
牧马人 发表于 23-1-2014 20:00
我也只是针对已经来了澳洲的家庭而发表看法。在中国的另当别论,如果拿了哪方父母的钱买房子,他们可以理 ...


我们刚到澳洲就马上买房了,当然离不开家庭的支持。

不过这个问题的另一方面是我们事实上不存在另一种选择:不拿家里一分钱,他们过他们的,我们过我们的。这种模式依然是违背父母观念的,这和拿了钱但又不想住一起是差不多的。因为关键不是钱,是在一起。对父母而已,他们守着那些钱一点意义也没有。

从这个意义上讲,对老婆有点不公平,因为她没有选择。所以,退一步,我认为把父母接到附近住是最佳方案,这个也是我们能力范围内的事。我相信我们最终会在这里达成一致。 没有普遍适用的最佳模式,大家协商一致,互相妥协达到平衡的模式就是最佳模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98#
发表于 23-1-2014 19:06:5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牧马人 于 23-1-2014 20:13 编辑
kingking 发表于 23-1-2014 19:56
两边父母凑一起,这也是我从来没想过的,但是独生子女这一代,早晚会有这个模式。不然,社会养老不靠谱只 ...


早晚都不会有三家人挤一个屋檐下这个模式,不管是国内还是澳洲。你还是没摆脱一些惯性思维,而对问题考虑的不够。先不论是不是能合得来,其他问题都一大堆。
1.最简单的,哪来那么多房间?这边都没几家有这么大的房子更别说国内。
2.两个人上班了谁来照顾老人,这边请保姆请得起吗?光照顾两家老人得把两个人工资都搭进去。不请你放心么?

把三家人放一个屋檐下长期生活这种想法,我还是撂下话吧,谁试谁后悔,都不会有例外的。谁要是看了这个帖子不当回事儿还去试的,将来别怪没人提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99#
发表于 23-1-2014 19:10:48 | 只看该作者
kingking 发表于 23-1-2014 20:05
我们刚到澳洲就马上买房了,当然离不开家庭的支持。

不过这个问题的另一方面是我们事实上不存在另一 ...

我不这样认为,两者会有明显的差别。买房子的钱不是一般的付出,付出了那么多却得不来相应的回报和付出被拒绝,两者到底怎样的差别,见仁见智吧,不过说到底这只有当事人最清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00#
发表于 23-1-2014 19:22:0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kingking 于 23-1-2014 20:24 编辑
牧马人 发表于 23-1-2014 20:06
早晚都不会有三家人挤一个屋檐下这个模式,不管是国内还是澳洲。你还是没摆脱一些惯性思维,而对问题考 ...


1. 房子好解决。双方父母原来都有房子吧,卖了然后买到一起。
2. 照顾老人的成本问题,就算是不住一起依然存在。住一起了,反而不需要完全依赖请人,自己可以做一点,省点钱。 如果觉得自己赚的工资还不够请人,那就自己照顾。这方面的经济准备,需要提早做。一般双方父母也是有养老本的。

我们家的问题是,双方父母对养老都有足够的准备,包括住房、包括资金,但是只够国内的需要。都到澳洲了,物价翻几番,就不够了。所以,我才说回去也不失为一种方案。但是这又涉及到我到时候的工作和孩子上学的问题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01#
发表于 23-1-2014 19:29:39 | 只看该作者
牧马人 发表于 23-1-2014 20:06
早晚都不会有三家人挤一个屋檐下这个模式,不管是国内还是澳洲。你还是没摆脱一些惯性思维,而对问题考 ...

三家人都在一个屋檐下确实是下策,但这有可能是别无选择的选择。当两边老人都需要人照顾时,你说你能怎么办? 都扔养老院?国内很多地方并没有完善的养老院。

最理想的,三家人挨着住,三套房。
次理想,两套房,双方父母轮流跟孩子住或者双方父母一起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02#
发表于 23-1-2014 19:41:0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kingking 于 23-1-2014 20:44 编辑

发了那么多贴,回到楼主最开始的问题。

LZ,我觉得你们目前并不具备分开住的条件:婆婆刚刚丧偶,正是需要安慰的时候,接过来住最好。如果婆婆还年轻,等她走出来了,再考虑分开一段时间,过几年你们的小日子,等她年纪更大了,再接过来照顾。

我知道和婆婆住一起有非常多的不便,但是忍受这些不便比起你婆婆失去老公之后又被儿子抛弃,不算什么。
从你的描述看,你老公很想照顾他妈,他妈也很需要儿子。你硬是要割断这种感情,你觉得你老公有可能跟你快乐地生活吗?
权衡得失,我相信你会做出正确的选择。

那么,既然要住一起,就不要把婆婆当敌人。她很需要你的支持,所以应该不会对你怎样。只要你摆正好心态,和婆婆的相处不会有多难。很多矛盾都是带着情绪的相处带来的,所谓婆媳是天敌。如果一开始就能克服这种天敌情绪,好好相处,可能最初会有很多不习惯的地方,但是时间久了你会发现不是没法接受的,比起把婆婆扔在国内,你跟老公在这边整天吵架闹离婚,日子是不是好多了? 而且,跟婆婆住有不便也有好处:每天回家都有饭吃了,不用很累还要做饭。想和老公去哪玩,也不用担心孩子没人带。有人跟你分担一部分家务,你也会轻松不少。如果你热爱工作,那么你可以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事业中。

每个人都许多理想,对生活都有自己的期待,但是人生哪有事事如意的,当现实和理想发生冲突时如何处理,如何做选择,才是真正考验你做人是否成功的时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03#
发表于 23-1-2014 19:45:24 | 只看该作者
kingking 发表于 23-1-2014 20:41
发了那么多贴,回到楼主最开始的问题。

LZ,我觉得你们目前并不具备分开住的条件:婆婆刚刚丧偶,正是需 ...

楼主的问题已经解决,我们讨论的是kingking的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04#
发表于 23-1-2014 19:49:50 | 只看该作者
kingking 发表于 23-1-2014 20:22
1. 房子好解决。双方父母原来都有房子吧,卖了然后买到一起。
2. 照顾老人的成本问题,就算是不住一起 ...

我对于住得近但是分开门儿过从来没意见,相反我跟你一样认为是很好的选择。如果你把这个也算成住一起,那咱俩没啥好争的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05#
发表于 23-1-2014 20:02:19 | 只看该作者
shaio 发表于 23-1-2014 20:45
楼主的问题已经解决,我们讨论的是kingking的问题

反了,kingking的问题已经解决,只是他和他父母需要一定的心理过渡期。lz的问题倒是没有解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06#
发表于 23-1-2014 20:41:4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荷塘月色 于 23-1-2014 21:50 编辑
kingking 发表于 23-1-2014 18:19
如何对待双方父母才叫公平,取决于小家庭是如何建立的,权利和义务要对等,付出和回报要对等。

现实 ...


我有一个老乡就是和女儿女婿外孙亲家住在一栋房子里~我试着问了下,他们和女儿女婿还有亲家生活得很好到目前为止已经在一起住了几年了~家务也配合默契~出去旅游一大家子其乐融融~亲家之间很谈得来~因为亲家也是老乡~两亲家公经常一起出去钓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07#
发表于 23-1-2014 20:48:58 | 只看该作者
世界之大无奇不有~各家有各家的具体情况~所以不能笼统的下定论~希望家家幸福和睦!春节将至有条件的多陪陪妻儿老小~过一个团团圆圆的春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08#
发表于 23-1-2014 20:54:33 | 只看该作者
牧马人 发表于 23-1-2014 20:49
我对于住得近但是分开门儿过从来没意见,相反我跟你一样认为是很好的选择。如果你把这个也算成住一起,那 ...

恩,这个我们是一致的。

分歧在于没有条件这么做时,是把父母扔国内,还是接过来住同一屋檐下。您偏向于前者,我认为是看情况。父母在国内能过得不错就分开,不行就接过来。

不过,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问题,我的目标仍然是搞两套房子,把父母接过来。我相信只要对住房要求不太高,弄两个房子在这是可以的,但是需要卖掉国内的房子,也就是切断退路。爸妈在对这边养老建立起信心之前不敢这么做。所以,这几年先分开,然后为这个目标努力。

岳父岳母的养老问题,首先是看大舅子的态度,他要是愿意接父母过去住,那问题少很多。不愿意(大舅子有个上海丈母娘,嫂子还是独生女,不是太好办,就是属于你说的那种要对方父母买房,接自己父母过来的情况),我让老人自己选,国内还是澳洲都可以。如果留在国内,需要的时候,我老婆回去照顾他们。我要能回去工作也回去,回不了,我两边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09#
发表于 23-1-2014 20:57:34 | 只看该作者
荷塘月色 发表于 23-1-2014 21:41
我有一个老乡就是和女儿女婿外孙亲家住在一栋房子里~我试着问了下他们和女儿女婿还有亲家生活得很好到目前 ...

呵呵,默认你转述的过程没偏差吧。不过你还真信么?天底下这么完美的事儿压根就不存在。两代人两家人之间长期处的很完美的概率都很低,再加上一家人,概率会是原来概率的三次方,原来的概率假设十分之一(都高估了),三家人的概率就是千分之一,这在现实中就是零。

每个人都可以在外面说的很漂亮光鲜,很多婆婆还说我像亲闺女一样对儿媳呢,你信?这世上美好的东西是存在的,太过美好的东西就假了,从嘴里说出来都是美好的东西,背后不知道有多少不愿意给人看到的。如果他们说他们三家人磕磕绊绊还能勉强过得下去,那还有点可信度,现在,我只能嘿嘿两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10#
发表于 23-1-2014 21:03:03 | 只看该作者
kingking 发表于 23-1-2014 21:54
恩,这个我们是一致的。

分歧在于没有条件这么做时,是把父母扔国内,还是接过来住同一屋檐下。您偏向 ...

都接过来,也得经济条件做基础,因为将来无可避免的会到需要请人照顾的时候。这边的人工费不是谁都支付得起的,更何况还得有三套房。

我要是真有三套房,就全都租出去,回国再找个事做照顾老人。其实国内大中城市都有不错的养老院,而且未来中国老龄化会催生养老产业迅速成熟,国内享受到的服务不见得比这边差,而成本却应该低很多。还有一点,国内的医疗系统比这边有效率的多,虽然有很多问题,但这边经常能把人拖死,要想解决这个问题,还是得非常有钱才行。但是澳洲这地方你想多穷不容易,想非常有钱也很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11#
发表于 23-1-2014 21:25:01 | 只看该作者
牧马人 发表于 23-1-2014 21:57
呵呵,默认你转述的过程没偏差吧。不过你还真信么?天底下这么完美的事儿压根就不存在。两代人两家人之间 ...

我的老乡两口子都是很和善说话很有分寸的人~
听说他们的亲家两口子也是很好相处的人~
一大家子几乎每个周末都出去玩~
若是关系紧张还能玩在一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12#
发表于 23-1-2014 22:38:45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荷塘月色 发表于 23-1-2014 22:25
我的老乡两口子都是很和善说话很有分寸的人~
听说他们的亲家两口子也是很好相处的人~
一大家子几乎每个 ...

七个人,有老有小,几乎每个周末都一起出去玩,这谎话编得连基本常识都没。又是转述吧,又信了。你信的依据是什么?好相处?错了,这种两代人往一起凑,即使都好相处也是问题一堆,甚至都有过不下去的,这一点kingking同学应该深有体会。三家凑一起问题会增加数倍,六个人有多少条双边关系,只要一条出问题就可能导致全局崩溃。他们还能一直非常和谐,你居然还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13#
发表于 24-1-2014 04:30:48 | 只看该作者
牧马人 发表于 23-1-2014 23:38
七个人,有老有小,几乎每个周末都一起出去玩,这谎话编得连基本常识都没。又是转述吧,又信了。你信的依 ...

我也不光是听她两口子说啊~可以看到他们经常兴冲冲的出去玩,有时出去几天回来后情绪很好啊~若是很辛苦人的表情是藏不住的~
好吧,就算是假象~那这家人还真会演戏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14#
发表于 24-1-2014 06:02:34 | 只看该作者
荷塘月色 发表于 24-1-2014 05:30
我也不光是听她两口子说啊~可以看到他们经常兴冲冲的出去玩,有时出去几天回来后情绪很好啊~若是很辛苦人 ...

不是故意演戏。是多年传下的习惯动作。很多人老了都有一个表现:我哪儿也不去,就家里这儿最好。人非常复杂,自己怎么变化都不一定能控制和预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15#
发表于 24-1-2014 07:22:19 | 只看该作者
chu4 发表于 24-1-2014 07:02
不是故意演戏。是多年传下的习惯动作。很多人老了都有一个表现:我哪儿也不去,就家里这儿最好。人非常复 ...

别把人家说得那么老哈,也就是五十多岁的人~
现在五六十岁的人只要不是很封闭自己的都应该比较开明吧~还不到思想僵化的时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16#
发表于 24-1-2014 07:28:05 | 只看该作者
比如像幸福妈妈这样的~恐怕有些年轻人也不见得更强与她~我是说心智哦~
当然体力方面会差些~可心智的成熟,判断能力,是非观,包容度。。。能说比二三十岁的年轻人差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17#
发表于 24-1-2014 07:30:41 | 只看该作者
chu4 发表于 24-1-2014 07:02
不是故意演戏。是多年传下的习惯动作。很多人老了都有一个表现:我哪儿也不去,就家里这儿最好。人非常复 ...

其实为了孩子们的需要,很多父母不是离乡背井来到了人地生疏语言不通的地方吗~
所以不可对年老的人一概而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18#
发表于 24-1-2014 07:44:05 | 只看该作者
荷塘月色 发表于 24-1-2014 08:30
其实为了孩子们的需要,很多父母不是离乡背井来到了人地生疏语言不通的地方吗~
所以不可对年老的人一概而 ...

俺爹妈九十年代五十多,说哪儿都不去,00年代说老实儿呆着别折腾,10年代。。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50 收起 理由
荷塘月色 + 50 不就是特想得开,要不就是较保守的~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19#
发表于 24-1-2014 08:22:16 | 只看该作者
chu4 发表于 24-1-2014 08:44
俺爹妈九十年代五十多,说哪儿都不去,00年代说老实儿呆着别折腾,10年代。。

大概你也是想动员他们过来~
90年代父母移民的人还不太多哦~特别是内陆,中,小城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20#
发表于 24-1-2014 08:37:4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牧马人 于 24-1-2014 09:38 编辑


唉,我其实也知道人艰不拆是美德。但是这事儿太危险,谁要是被忽悠了一试搞不好会要命。
一家人出去玩之前被你看到,刚回来再被你看到,可能性极低。如果这种事情发生几次,那概率就是——零。除非你们两家是邻居。别现在跟我说你们真是邻居。如果是邻居,你一早就说了。我现在不知道是你是盲目相信别人的话再转述还是自己在主动编故事了。sorry I have to say your story just doesn't add up.跟雷锋的故事都有的一拼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FreeOZ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FreeOZ论坛

GMT+10, 23-8-2025 20:31 , Processed in 0.083983 second(s), 45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