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FreeOZ用户注册
查看: 6108|回复: 3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经验分享] 【个人观点】Adelaide的实际情况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18-3-2013 20:15:3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FreeOZ用户注册

x
知道很多TX还没有登录Adelaide,这里说说我自己的观点,未必正确,请大家轻点拍

先说自己的结论:SA是相当封闭的,SA不是一个工作的地方,阿德对于没有local experience的新移民绝对不是一个良好的开始澳洲职业生涯的地方

上述结论只有一个例外,即IT软件编程大类中的PHP和.Net,不过我还是怀疑由于市场太小,这2个方向竞争会越来越激烈

也许很多人认为我的结论有些负面,但是我认为,在工作版上充满了其他各个城市的TX通过自身努力找到专业工的乐观氛围中,来自SA的帖子实在少了点,而且很多都是前两年经济大环境非常好的情形下的找工贴,未必适合现在的情况。个人觉得将现在阿德的实际情况告诉还没有登录的TX,让他们兼听一下,做出自己的合理判断,少走一些弯路,未尝不是一个积攒RP的事情。当然我说的情况也是管中窥豹,不能反映整个市场情况,大家兼听则明吧

1)很少有职位放出来

阿德几乎没有跨国公司,尤其是F500的公司。如果你有幸能够找到比较大的跨国公司,你可以去现场看一下,绝大多数只有一个小办公室,人数很可能不会超过15人。事实上阿德的公司10个人左右的已经算是中型公司了,绝大多数都是2-3个人的小公司。这就造成了几乎没有人力需求。今天我查了一下seek,SA所有专业方向的职位数量是4233,对应WA是17598,VIC是28495,NSW是41344。如果具体到我所在的IT大类,只有区区291个职位。而IT大类还分很多明细类别,所以具体到某个方向上,可能只有20-30个职位,其中不少还是中介的钓鱼帖。另外阿德基本上都是中老年local养老的地方,本地的年轻local有点想法的有点闯进的有点本事的都去别的州或国外闯荡了,所以人员流动极少。很多人在公司里面一呆就是10年20年,直到退休。所以对于很多行业来说,基本上放出来的职位,要么是某人休产假去了,要么退休了。另外由于市场的原因,很少会由于业务扩张新增职位。

2)很容易Over Qualified

由于本地都是小公司,所以基本那些依赖于大型公司的职业分类,大多数是要碰一鼻子灰的。拿我所在的IT System Admin方向来说,只有政府和大学有需求,而现在坑都被占满了,也不很少有合适职位放出来。一般出来的都是helpdesk职位,就算个人有心做helpdesk,只要面试的时候,流露出一点比较senior水平的回答,马上完蛋。我曾经在面试中,提及我曾经做过junior system admin,所以能够对后端系统有一点了解,因此可以处理复杂点的end user的问题。后来对方就明确告诉我,只有最简单的end user support,没有server support,我当时心里就一沉,后来果然fail了。我曾经面试过一个专业IT公司,对方把CCNA,MCSE和一个比CCNA还要低级的入门级别的Cisco证书挂在墙上,我CCNP,在中国属于大路货,没想到在这里秒杀专业人士了。很多TX也许会问,阿德不是有HP吗?难道它不需要比较Senior的职位吗?我的回答是HP包括很多其他比较大的local IT公司,绝大多数都是提供helpdesk服务,需要有citizen,就算少数system admin职位,更加需要citizen。而且工资也压得很低。对于这些低端的职位,不是你愿意放低身段就能应聘成功的。比如helpdesk这种,如果你不显示一下自己的技术水平,怎么跟native English speaking的local竞争?但是如果你显露了一些,又不小心over-qualified了。这种矛盾怎么解决,我没主意

3)需要超出常规的运气

我也并不是说中国人在阿德找不到专业工。但是需要超出常规的运气。这个运气由以下因素组成
--该公司曾经用过中国人,知道中国工程师价廉物美;至少该公司曾经用过亚裔    (不过反过来说,使用过亚裔的公司,在阿德少之又少)
--或者该公司是跨国大公司,足够大,人数足够多,local文化的影响已经大大弱化
--该职位急着要人,已经到了饥不择食的地步,manager已经着急到不管什么人,只要拉来的人能用即可   
--你的专业方向很偏门,至少没有local可以跟你竞争,   (比如很好找工的IT编程大类,基本上没啥阿德的local在从事该职位,所以中国工程师的机会大大增加)
--这个专业方向对语言基本没有要求    (比如很好找工的IT编程大类,很多job discription上没有communication的要求,所以只要能够看懂技术文档,应付日常对话就可,哪怕说的很结巴都有机会)
--其他不可思议的运气,可以overtake各种不可思议的障碍  (比如知道一个,面一个公司,该公司原来一个东南亚的华人不喜欢中国人,因为毛泽东曾经支持他们的共产党政府屠杀人民。后来他电话对方老板游说竟然说动了)


4)Network

阿德类似于中国的中西部地区的城市,极其讲究network,对于来自京沪穗的习惯于考本事竞争的TX,非常不适应。知道某人曾经面试一个公司internal assistant,当时认为对方面试官中国人,感到机会大些。没想到进office时候,一个鬼佬正在游说中国人,说手头有一个西人,对此职位有兴趣,想来。后来上去自报家门面试,鬼佬马上问来多少时间了?答半年多,鬼佬很粗鲁的说连地理都不熟吧,我们不需要,当面就打发了。前后5分钟不到。另外我老婆曾经应过2个职位,后来都是内部推荐给占了,西人总归相信西人的。一开始想,我们也找上海分公司托人推荐吧,不过还是顶不过local的推荐人,local总归要自己人。所以每天seek出来的职位,有很多都是内荐给撸掉了,我们还傻乎乎的改CV,写CoverLetter,实际上人家根本就不看的

5)超出常理的变态般的对local experience的关心,没有local experience哪怕招不到人,都不会给你任何机会,哪怕你是100%符合,只要没有local experience一刀毙命

2月份的时候我投过一个职位,对方需要Active Directory和Exchange的深入了解。我在投了第二天即收到据信。给出的理由是申请人数量很多,有更加符合要求的人选,结果过了2周,该职位又在网上更新了,说明对方可能根本没有仔细看我的CV,只看我没有local experience直接枪毙。哪怕是找不到人,也不给面试机会
今年1月份,我放在seek上的简历(这个CV是最全的,没有任何技术背景的掩盖),被NEC的HR搜到。她电话我问我有没有兴趣应聘一个阿德的职位,因为我的技术比较全符合大概85%-90%的要求,而且我估计是因为在欧美企业和日企都做过,比较合乎他们口味吧。我说当然有兴趣,她发了一份JD给我,我一看,是去年8月份的,当时我还没有登陆呢。HR问我是否有本地IT经验,我说没有,对方说会给Line Mgr推荐,后来她说已经转给line mgr看了,不过终于不了了之,我估计还是是因为local experience的关系。这说明了,哪怕从8月份就开始招人,都招了半年了,还没有在阿德招到合适的人,即便是这种情况,很可能local也不愿意浪费时间来面试一个没有local experience的申请人。哪怕招不到,也不面你!

6) 土澳的盲目自大和目光狭隘

我一个在Mel的朋友说,澳洲人可以分2种,一种是长期出国工作过或者生活过的,眼界开阔很好交往;很多没出过国的,就以为澳洲最好,其他国家都不如,近年移民数量增加更加大大助长了他们的莫名优越感。
2013/3/6  18:07:05  AAA BBB  国外工作过的,眼界开阔,很好交往
2013/3/6  18:07:07  BBB  AAA 当然cv全是编的
2013/3/6  18:07:30  BBB  AAA 阿德估计没多少去过国外
2013/3/6  18:07:31  AAA BBB  本土的,就以为澳大利亚最好,以为其他国家都不如
2013/3/6  18:07:35  BBB  AAA 我接触的几个就是
2013/3/6  18:07:56  AAA BBB  我以前遇到一个土澳,知道我是中国人
2013/3/6  18:08:07  BBB  AAA 怎么?对你很不友好吗
2013/3/6  18:08:12  AAA BBB  跟我炫耀他家有自来水,10年前有电话
2013/3/6  18:08:15  AAA BBB  笑死人
2013/3/6  18:08:16  BBB  AAA 哦,对了
2013/3/6  18:08:21  BBB  AAA 我家房东说了
2013/3/6  18:08:26  AAA BBB  还说,你们是第三世界国家吧
2013/3/6  18:08:42  BBB  AAA tafe的老师对council一周收一次垃圾的生活方式非常自豪
2013/3/6  18:08:54  BBB  AAA tafe老师都这样,不要说其他土人了
2013/3/6  18:09:02  AAA BBB  我跟他说,是啊。不过现在很多中国的工作比澳大利亚工资高,我的朋友都不愿意来了
2013/3/6  18:09:29  AAA BBB  然后我问他出过国没有
2013/3/6  18:09:42  AAA BBB  他说有,4年前,去肯尼亚看过猩猩
2013/3/6  18:09:46  BBB  AAA
2013/3/6  18:09:47  AAA BBB  (lol)
2013/3/6  18:10:25  AAA BBB  真的有很多人很土
2013/3/6  18:10:46  AAA BBB  我们这里有个manager,45岁了才办的护照,40岁前都没有去过悉尼
2013/3/6  18:10:57  BBB  AAA 呵呵
2013/3/6  18:11:03  AAA BBB  说起来也是可怜,为了省钱给小孩读私校
2013/3/6  18:11:16  AAA BBB  小孩中学毕业以后,她终于第一次出国了
2013/3/6  18:12:03  BBB  AAA 我希望我女儿以后能全世界跑
2013/3/6  18:12:10  AAA BBB  说实话,中国除了环境不好,其他都还行

所不幸的是,在阿德这种没有见过世面的土澳占大多数,连阿德TAFE的老师都能在课堂炫耀所谓Council一周收一次垃圾的生活方式,更加别说普通人的狭隘了
这就造成在阿德,土澳是从心底里面排斥外来移民,搞自己的圈子,新移民的机会更少了
。。。

7) 并非你英语差,而是根本不想让你进入这个圈子,宁愿找技术差点的local也不要你符合条件中国(或者亚裔)工程师--local experience在某些情况下不过是歧视和排外的托辞而已

我曾经约谈过某个找工机构的advisor,他跟我说,这里所谓的local experience严格到根本不承认新加坡、香港、日本的经验,更加不要说你上海北京的经验。他都明着跟我说,澳洲就是美国的小弟,让我把CV里面的美企都写清楚背景,强调是美国企业。不过貌似美企经历也不是完全顶用。上面跟我msn的那个Mel朋友就跟我说,她老公在美国工作的(我觉得在美国生活工作过较长时间的英语肯定没大问题吧),到澳洲一样吃闭门羹。因为没有local experience,后来还是靠她老公的哥哥,原来在某个跨国美企里的前任IT高管给Mel这边的branch office打招呼,才进Mel分公司做SAP support (可见network的强大,和所谓local experience这种骗人要求的狗屎,他原来都没有做过SAP!)


8)为啥如此重视local experience,因为面试官可能根本不懂,他们根本无法衡量你的水平
。。。

9)找任何工种都比其他地方难很多,哪怕是labor工
。。。

10)有劲使不上的无助感,也许是其他城市TX所无法体会的
。。。

Q & A:

Q: LZ把阿德说的这么严重,我们正打算登陆阿德呢,有啥建议嘛?
A: 个人建议,如果可能夫妻一起登陆,小孩在找到一方专业工之前就别带了。夫妻一起登陆是为了相互照应,增加找到工作的机会,也省的另外一方不了解实际情况,看人挑担不吃力。小孩为何不带呢?因为无论是CC, kindergarten,还是primary school, 一般都是下午3点放学,之后需要另外付费才能有地方照看小孩(有些学校是可以统一学校的延续照看的,另外付费),如果小孩是CC,PR的福利只能覆盖部分CC费用,自己还要出一些,如果要3点之后有人照看小孩,这花费就大了。这等于夫妻的一方没有办法出去找工,被栓住了

Q: LZ是否技不如人啊,找工有那么难吗?
A: 好吧,我承认我没啥技术,但是听说在Adelaide某个中国Cisco工作了5年的工程师也是混零工过来的,Cisco应该不是随便谁能够进的吧。另外我还听说,几年前IBM的某大牛,去port Adelaide某个机构上门努力自荐才搞到工作,这无非是因为使用普通求职办法全不顶用啊。我举这2个例子,因该能够回答你的问题了

Q:我听说周围有很多人找到专业工了啊
A:当然有人找到专业工,一般都是.Net程序员和PHP程序员,少数Java程序员,还有需要运气的一些人,比如不太有local竞争的unix admin,可能找到contract,类似的职位都是对方不需要关注你的communication和文化背景的情况,而且对方能够判断出你的技术水平。具体理由见我上面的3)6)7)8)4条

Q: 上面你提到HP,说的是system admin方向,那么编程类方向什么情况?
A: 我不是这个方向的,不太清楚。不过听说一个变态的事情,某个IBM的工程师去面试了,结果由于2家公司使用的编程工具不一样---类似于比如IBM使用Microsoft C++,HP使用Borland C++这种区别,在中国这种情况很多面试官会忽略,毕竟只要基本原理一样就可以,但是在Adelaide HP,该IBM工程师竟然因此被拒了。希望编程的TX去面试的时候不要碰到这么变态的要求吧

Q:有LZ你说的这么严重吗?我是SA州担保过来的,应该属于市场上比较紧缺的吧
A:SA州担保列表,个人觉得并非参考市场需求制定出来的。而纯粹是为了拉人头而制定的。我听说30年前,阿德就这点人口,现在人口数量貌似还比30年前略有下降。说明了,经济没啥活力啊。而且据我所知,从2003年有州担保开始,SA的职业门类就是最多最全的,涵盖了能够担保的职业的大多数,这么多年过去了,难道很多职业还是紧缺吗?有这么多需求吗?联想到去年很多2011年拿到475的TX抱怨SA对于他们不再担保为190,为啥?无非是因为如果SA再担保一次的话,浪费了SA的担保名额啊!另外SA对于商业移民也是各州要求最低的好像。SA需要拉人头过来消费,他们也知道很多176和495/475呆满2年都闪人了,他们需要不断有人进来消费,2年时间的生活费也能支撑SA经济不少了。至于申请人能否找到合适工作,不是他们关心的事情。都要care申请人2年生活消费这点钱的XX,你说呢?





To be continued

[ 本帖最后由 Subaru 于 19-3-2013 18:01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4威望 +80 收起 理由
pipegirl20 + 20 谢谢分享!
luckyexpert + 20 我来支持你一下!
joshzhuang + 20 谢谢分享!
cais + 20 谢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18-3-2013 20:23:55 | 只看该作者
顶一下,建议也应该放在阿德板块下,等待楼主的继续更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18-3-2013 22:25:04 | 只看该作者
今天先到这里,明天更新

反正总之一句话,真的郁闷到不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19-3-2013 02:37:45 | 只看该作者
楼主是个好心 实在 友善的明白人啊
要不您老婆先去南澳TAFE读个enrolled nurse转行?
直接读大学的registered nurse貌似现在没有TAFE的enrolled nurse好就业。
医院也在削减开支能用en的地方就不会找RN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19-3-2013 11:17:26 | 只看该作者
在悉尼的人也深有同感,呵呵!
加油,握一下爪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19-3-2013 16:55:42 | 只看该作者
增加Q&A, 补充一些情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19-3-2013 19:02:21 | 只看该作者
悉尼的竞争更激烈,一个职位几百号人抢,就是有本地工作经验找个半年一年的也很正常。我觉得哪都一样,关键在于有一个打持久战的心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19-3-2013 19:12:28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tjmd001 于 19-3-2013 19:02 发表
悉尼的竞争更激烈,一个职位几百号人抢,就是有本地工作经验找个半年一年的也很正常。我觉得哪都一样,关键在于有一个打持久战的心态。


阿德也是一个职位好几百号人,我觉得不比悉尼差

我应聘过一个大学,需要写selection criteria,HR说有100多人

我觉得一般没多少人有空写selection criteria吧,没想到还有100多人

老婆应过一个很远的Admin casual工,单程车程1个多小时至少,公司老板说有200+应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19-3-2013 19:47:24 | 只看该作者
中国除了环境,别的都还行?我看楼主的眼界还真不开阔呢!
中国人和人不信任,当面笑脸背后刀子,
有钱,有权的就是爷,恨人有笑人无,贪污腐败,娼妓遍地,办事全都靠关系,走后门,
造毒奶粉坑害儿童,还有各种毒食物;
总之:人心毒,食物毒,制度毒,犹如毒蛊一般,,,好在哪呢,你说说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19-3-2013 20:37:56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hafa2012 于 19-3-2013 19:47 发表
中国除了环境,别的都还行?我看楼主的眼界还真不开阔呢!



这句话不是我说的,我是对话中BBB那个

中国的诸多问题,政府只是一部分责任,很多还是所谓“人民”自己弄出来的,我觉得归根到底是因为人口太多,当然这是另外一个话题了

有钱,有权的就是爷,恨人有笑人无,贪污腐败,娼妓遍地,办事全都靠关系,走后门,----这种问题澳洲也有,美国也有,只不过更加隐蔽了点而已

走后门这种,见我上面提到的,有network,local experience就可以忽略了,有network,本地人处处占优

所谓network不就是中国的所谓“关系”么?除了程度轻重,没啥不同

现在我的结论就是实际上所有落后的地方,都是类似的,当地主流人群决定了一个地方经济发达与否,无论是中国的落后地区还是发达国家的落后地区

而且我说了,我只是提供一些我看到的阿德的情况,不是来跟大家争论的,不同城市有不同感观,如同在国内我在上海无法体会近在咫尺的江苏小镇人的生活和观点。

我有我的观点,你说你的观点,多说无益

[ 本帖最后由 Subaru 于 19-3-2013 20:51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19-3-2013 21:57:01 | 只看该作者
一口一個土澳,既然如此何必過來呢。澳洲本來就是農業國家,申請前就應該知道了吧。我幾個朋友都在你說的阿德找到專業工作了,找不到只能抱怨技、語言或運氣不如人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19-3-2013 22:00:22 | 只看该作者
绝大多数都是提供helpdesk服务,需要有citizen,就算少数system admin职位,更加需要citizen。

說這話可看出你對就業市場了解有誤區,除了defense沒聽過helpdesk和sysadmin需要citizen的,別說一般公司,普通的政府工都不需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楼主| 发表于 19-3-2013 22:02:38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adelle 于 19-3-2013 22:00 发表
绝大多数都是提供helpdesk服务,需要有citizen,就算少数system admin职位,更加需要citizen。

說這話可看出你對就業市場了解有誤區,除了defense沒聽過helpdesk和sysadmin需要citizen的,別說一般公司,普通的政 ...


这不是我说的,是HP说的

而且我上文也说了,是HP有这种要求,可能跟阿德的客户多是国防工业有关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19-3-2013 22:03:10 | 只看该作者
別瞧不起helpdesk,剛過來有幾人語言能一天輕鬆應付幾十上百個支持電話,就算你夠流利口音也和本地人差很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19-3-2013 22:05:52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Subaru 于 19-3-2013 19:12 发表


阿德也是一个职位好几百号人,我觉得不比悉尼差

我应聘过一个大学,需要写selection criteria,HR说有100多人

我觉得一般没多少人有空写selection criteria吧,没想到还有100多人

老婆应过一个很远的Ad ...



新移民找Admin工是定位問題,別說語言啊,剛來路都還沒認齊。阿德就業是比大城市差很多,要不然也不會邊遠地區擔保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19-3-2013 22:08:32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Subaru 于 19-3-2013 22:02 发表

这不是我说的,是HP说的

而且我上文也说了,是HP有这种要求,可能跟阿德的客户多是国防工业有关吧


HP有可能,這些較“大”點的公司很多都做defense和政府的managed services業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19-3-2013 22:20:16 | 只看该作者
tafe的老师对council一周收一次垃圾的生活方式非常自豪

怎麼說呢,我只能說這種tafe老師不能說沒有,但絕對不是普遍現象。說到垃圾,阿德的垃圾回收率是全澳第一高的。

http://www.adelaidenow.com.au/ne ... rea83-1226075932272

你說阿德土著有權自豪一下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19-3-2013 23:09:49 | 只看该作者
LZ有点小郁闷中,心情可以理解!总之,既然移民折腾了,就折腾到底,坚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3-2013 09:15:58 | 只看该作者
阿德有16000人在国防企业和相关企业工作,这些人里面有本地人,有我这样的pr,也有475,楼主要多看看自身的问题,比如说语言,比如说技术,阿德的机会不多但是也不会说少,努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3-2013 14:23:53 | 只看该作者
lz来阿德多久了?澳洲的办事效率低下,所以要有耐心,要有打持久战的准备。
至于找工作,我很多朋友都不在lz表述的所谓比较紧缺的那一类职业里,也没有local工作经验,一样找到工作了。lz也不要太过于激愤了!
lz好意给未登录的tx一些经验,但是如果未经证实的信息还是不要这么肯定的写出来,会误导别人的。这里的cc基本6:30关门,不存在3点之后就没有人看孩子,或者需要额外付钱很多。上小学的话,放学后有oshc,费用也便宜,所以不用担心托儿的事情。更何况,刚登陆来找工作的夫妻,怎么可能夫妻双方都朝九晚六地面试的?两个人在同一时段面试的概率都不高。即使安排在了同一个时辰,跟对方商量改个时间也是可以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1#
发表于 20-3-2013 18:27:55 | 只看该作者
因为招人更多是招一个能够一起喝咖啡聊天,泡吧的人。而不是仅仅招一个能干活的人!
为什么强调local experience呢,因为local experience比简历和面试表现更有说服力!!做为雇主,对面试者不了解,你愿意雇用一个从没在本地工作过的人,还是一个在本地工作过的人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
 楼主| 发表于 20-3-2013 19:37:35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xq052b 于 20-3-2013 18:27 发表
因为招人更多是招一个能够一起喝咖啡聊天,泡吧的人。而不是仅仅招一个能干活的人!
为什么强调local experience呢,因为local experience比简历和面试表现更有说服力!!做为雇主,对面试者不了解,你愿意雇用一个 ...


你说的就是我说的现象的背后逻辑

没错,阿德Aussie占多数,外来移民数量还太少,而且大多数还没有走到上层和主流,这一点Sydney和Melbourne就不同,由于巨大的移民数量,已经把local的社会在一定程度上碎片化了,这样外来新移民才能有更多机会。

我记得版上曾经有一贴,“你花了多少时间和澳洲鬼佬谈笑风声”,貌似都只见过很少有人能做到,对于新移民来说,如果没有找到合适的公司和工作,应该没有足够的环境和时间让你和local深入交谈,怎么做到经常一起喝咖啡聊天,泡吧呢?

我现在阿德某公司,公司里面有很多泰国人、越南人、菲律宾人,包括很多中国人,他们很多都来了20多年了,无论他们是office工作还是工厂工作,我看他们吃饭时候聊天,还是按照国别分开来的。白人归白人(可能白人之间也按照国家分开,我没有能力分辨白人之间的种族),亚裔按国家分开,少有的几个印度人和非裔也是各管各的。哪怕他们工作中能够充分交流,但是文化背景不同,还是各管各的,那么对于新移民来说,怎么能够快速的加入西人的圈子呢?在西人占主流而且没有碎片化到一定程度的阿德,新移民的机会在哪?

我觉得新移民,一般也只能做到工作英语交流吧,可是我记得的阿德就是倾向要local,原因就是你说的“招一个能够一起喝咖啡聊天,泡吧的人”  比如上文我提到的HP,招人的时候除了需要local experience外,明确说了要native English Speaker

除非招工单位像我认识的一个人一样,面试的时候只问技术问题,连behavioural问题都没有问,那对于新移民来说才机会大一点

[ 本帖最后由 Subaru 于 20-3-2013 19:40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
发表于 20-3-2013 20:18:07 | 只看该作者
对啊,既然你也承认大多数工作其实不难做,那么雇主当然喜欢找自己人,这里完全合理的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
发表于 20-3-2013 23:17:10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Subaru 于 18-3-2013 20:15 发表
某个IBM的工程师去面试了,结果由于2家公司使用的编程工具不一样---类似于比如IBM使用Microsoft C++,HP使用Borland C++这种区别,在中国这种情况很多面试官会忽略,毕竟只要基本原理一样就可以,但是在Adelaide HP,该IBM工程师竟然因此被拒了。希望编程的TX去面试的时候不要碰到这么变态的要求吧

在悉尼面试的时候,因为有上机写code的部分,公司事先问了我要哪种语言,什么IDE。
不过lz举这个例子,也太那个奇怪。ibm会用microsoft c++吗?那可能要退到以前dos时代吧。
lz跟上面几位意见不一样。我觉得lz把那些认识的找到工作的归于运气好,那是不是也可以把那些找不到工作的归于运气差呢?
竞争激烈的情况下,当然运气的因素会更大一些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
发表于 20-3-2013 23:34:21 | 只看该作者
同意楼上的,运气占很大程度。
一般一份工作收到几百份简历,负责任的雇主会挑几个差不多的来面试,不浪费其他申请者的时间跟感情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
发表于 20-3-2013 23:47:23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Subaru 于 19-3-2013 20:37 发表



有钱,有权的就是爷,恨人有笑人无,贪污腐败,娼妓遍地,办事全都靠关系,走后门,----这种问题澳洲也有,美国也有,只不过更加隐蔽了点而已 ...


LZ,如果这样你过来干嘛呢?这个论坛上的很多人,包括我在内,感觉都不是这样的啊?

你说的现象,有一部分是存在的。但是找不到工作,自身的原因肯定是有的。

土澳的IT工作确实不如美国中国好找,而其中SA的可能算最难,但是也没你说的那么不堪。从中国过来的有一点最不利的,是很难准确的定位自己,说的难听一点就是常常不知道自己几斤几两。中国的很多职位,哪怕是在同一个全球的公司,都是要打折扣的。后面的原因,因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快,工资便宜,所以很多公司为了在中国建立本地的分支,都会降低招工标准。很多全球公司你去比比同一个部门中、美、欧的水平和素质就能看出点端倪来。此外,很多技术移民的强项是看的见的编程语言、知识,在soft skills方面相当薄弱甚至根本不知道又这么回事儿。事实上大多数公司并非尖端科研机构,对技术竞争力的要求并不很高,反过来soft skills,比如沟通能力(不仅仅是语言)、人际关系处理、任务安排、协调等等往往要比技术本身发挥的价值要高得多,而这些常常是中国技术移民的最弱项(因为国内的工科学校根本没有这方面的教育)。

最后,local experience通常并不是真正拒掉你的原因,而只是个客气的借口,为的是不让你感到难堪而已。IT行业,如果你的hard/soft skills都过得去的话,local experience的问题是基本不存在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7#
发表于 21-3-2013 02:06:54 | 只看该作者
努力找工作一定能找到,运气也是需要的,个人情况不同,很难说的清,比如我同学的老公在阿德,刚到一个月就得到一个面试机会,然后就进去了,他是天天在努力的找专业工,那他的另一个朋友就大半年没找到专业工,后来去了悉尼一个月多点,找到专业工,而我老公就没有好好找工,就等着再过两个月。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0 收起 理由
cais + 20 赶快行动啊。黄金期就要过了。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8#
发表于 21-3-2013 02:12:45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9#
发表于 24-3-2013 22:44:10 | 只看该作者
我同意LZ的大部分观点,不过你如果带来足够的生活费应付工资空白期,或者作好先打labor的准备,来南澳也无妨,至于运气,不能说这个人找到工作就运气好,那个人就运气差,你在本地不积累一定的人脉和信息来源,运气也找不上你。还有要看你的专业跟本地职业需求沾不沾得上边。
不少南澳本地人确实对中国来的有成见,在他们印象中中国就是个蛮荒之地,他们很乐于教导你一些非常基本的东西,你还不得不有礼貌地感谢他们。总之他们对中国移民的工作能力多少是怀疑的,即便是雇佣了你,也不断在这个过程中试图证实这种怀疑,实在没挑的,就挑英文。其实他们自己对现代管理和工作方式认识非常有限。话说回来,这么个人口稀少的地方,84%都是小公司,工作方式更新能起多大作用呢?
南澳确实比较传统(或说封闭),我认识一个澳洲local从悉尼搬来,没住几天就说这里是a totally different country.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0 收起 理由
cais + 20 谢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0#
发表于 26-10-2013 23:32:3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kiluyar 于 26-10-2013 23:34 编辑

来澳洲后,有不少人说过:
“工作是生活的一小部分”
“工作生活要分开”
“干啥都能活”
“You work to live, but not live to work"
可是我过了好久,还是觉得每天有近三分之一的时间花在自己觉得无比无聊的工作上是人生的一大痛苦。。。
我不是10x工程师,我就是个普通工程师。可是我就是觉得Labor工很低级,海滩草坪很无趣。
好山好水,可是现在一点都没有滋味。
我现在经常想我跑到澳洲来这件事情,是不是就是为了证明我在天朝充其量也就是个Loser。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FreeOZ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FreeOZ论坛

GMT+11, 11-10-2025 17:27 , Processed in 0.033234 second(s), 46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