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FreeOZ用户注册
查看: 7454|回复: 15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浅谈论坛管理的艺术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7-2010 21:26:5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FreeOZ用户注册

x
再版前言 2010-7-20

不知怎么地,最近突然很关心起freeoz的未来。最近移民政策的改变,对freeoz来说打击不小。逐渐失去了新移民的来源,freeoz这样定位的论坛无疑将有走向衰亡的危机。作为一个泡了10年澳洲论坛的老人,我有feeling觉得freeoz到了一个重要的战略转折点。作为freeoz当年最早期的管理者之一,我把论坛作为自己的娘家一样,关心论坛是否能长期的存在并良性的发展下去。作为一个移民论坛,我觉得衡量此的标准,并不仅仅是看论坛是否有一个好的制度,更是以一个现实的标准:论坛的发贴量,信息量和活力度。一个不能给与决大多数坛友所需要的东西的论坛不会长期存在下去。这两年来管理层变动不小,有象流星般匆匆而来又匆匆而去的管理者。也有象UB这样长期驻守论坛管理默默做幕后工作的。这两年来论坛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版面并了又分,分了又并,象黑版这样的明星人物不断涌现。但论坛的流量却停滞不前。这两年来新足迹走上了商业化的轨道,从2000贴的日流量发展到目前超过6000贴的日流量,称雄澳洲。这两年来老足迹由于管理层的失误导致又一次分家,靠20几个圈内好友苦苦支撑。

论坛上见到有网友热情提议,不知不觉就加入了讨论的行列。但一加入才发觉自己已经老朽了。论坛管理对我来说已经是过去时了。我的心思已经不在这些事情上了。翻看两年前在操作间给freeoz管理层的进言,发觉至今很多见解还是值得借鉴的。我想说的话两年前都已经说了,两年前有人建议我贴到外面来,我没有同意。但现在我觉得是时候了。贴出此文的目的,并不是想正本清源来标榜自己。无论是过去还是将来,我对于freeoz没有野心,只有爱心。前几天和UB聊天,他说起现在论坛最缺的是人才。作为一个非盈利的论坛,要用一颗爱心来留住人才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想借此文Create some buzz,对于此文,同意也好,不同意也好,理解也好,不理解也好,权当抛砖引玉,请大家群策群力为freeoz出主意,并请有志之士加入到管理和奉献的队伍中来!少一点争执,多一点能把版面人气搞上去的实干。
说这句话好像很有点道貌岸然的味道,因为老大卫自己已经退休了。但我想说参与论坛管理是我过去几年人生中一件非常值得回忆的事情。无论结局如何,回忆起来都是美好的记忆!如果你不信,请参与进来体会体会看!!
最后,再次祝福我们的论坛兴旺发达。



浅谈论坛管理的艺术 (原文发表于2008年8月)

前言

泡澳洲移民论坛有8年了,当年与我一起泡论坛的现在都退了。剩下还在江湖上折腾的就剩下我和kaku了。我对Freeoz的痴心也可比kaku的那种不惧被人耻笑的执着了。趁着思路还不混乱,还没有被人骂老朽,写下一点点自己的体会。本文我想阐述的是一些制度以外的东西,一种与建立企业文化相似的管理理念。但本文并不涉及关于论坛具体业务发展的方向与做法,因为我始终认为,一切应该以人为本。只要发挥了个人的能动性,组成了有凝聚力的团队,那么业务问题也会迎刃而解的。都是自己多年来在现实的管理中,在MBA的理论学习中,以及泡论坛的实战中得到的经验。供大家参考和讨论。

1。论坛和坛友
在本文的开头,我想先阐述的是我对论坛和坛友的认识:论坛是什么?坛友在论坛希望得到什么?

论坛是一个虚拟的世界,是人们在工作和现实生活中的第三极。论坛的虚拟性决定了人们在论坛中的表现更加自由散漫。在一定的时间或场合甚至显现出假面性。极端的例子就是有些人把自己在现实生活中不能表现出来的恶的一面表现到了论坛中,还有些人则把自以为自己的理想状态放到论坛的世界中去体验和实现。论坛的第三极性决定了人们在论坛所花的时间和投入的精力的不一致,这也导致了很多人对事物的片面理解以及争论的胜者常常是愿意在论坛上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的人。同时,论坛作为一个组织是不具有什么约束力的,人们在各论坛中自由流动。这就决定了坛友不像国民或公司职员那样具有对不满的忍耐力。坛友对一个论坛的commitment level是非常低的。

坛友泡论坛是希望得到什么呢?大多数人泡论坛的目的有两个:一是寻求心理上的满足,这种满足可能是理解,是尊重,是放松或肆无忌惮;二是寻求知识和信息。

作为移民的论坛,与其他专业板块不同的是聚合坛友的是共同的地域性。在移民的初期,由于共同的目标和对信息的渴求,坛友表现了更多的积极参与性以及对不同思想的忍耐力。在移民的后期当一切生活安定后,坛友则更注重论坛的享受性,在这时候会发现地域性已经不能成为联系的坛友的纽带。渴望与同类分享和组织小团体成为该阶段的主要行为。

论坛和坛友的这些属性决定了论坛与现实生活的不同。在管理论坛上,任何生搬硬套现实管理的理念和做法注定是行不通的。任何满足不了这坛友需求的论坛也是长久不了的。做好一个论坛,要对以上这些属性有深刻的理解并能运用到实际中去。


2。制度和人性

一个妄图仅靠制定制度来推动发展的想法无疑和空谈共产主义一样,在现实生活中是行不通的。在论坛中更是行不通,制度起的作用是规定游戏规则,在万一冲突发生的情况下大家有法可依,有据可凭。制度还能保证在重大问题上实行平等的表决,保证论坛的所有权和所有人的利益。但制度不是万能的。

首先,东方文化对制度有着蔑视性。在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中的冲突中,游戏规则的不同常常是导致矛盾的焦点。西方文化是尊重游戏规则,一旦定下规则,则大家fair play. 而东方文化则蔑视游戏规则,不仅体现在对规则的不执行上,还反映在逆向寻找并利用规则的漏洞上。笔者有幸曾在日本和美国大企业做过一些基层的管理职位,目睹了由于文化不同造成的冲突。一个很好的例子就是西方人签订经销商合作协议,往往希望把所有的东西都写到文件上。而日本人签订经销商合作协议,往往就是薄薄的一片纸,加上一句凡有冲突双方平等协商解决。结果是西方人的经销商协议根本约束不了当地经销商的行为。而日本人的协议,虽然只有一张薄纸,但他们所化的时间和巨大精力在与当地经销商的交流和沟通上保证了合作的顺利发展。在中国人论坛的管理中,这种对文化差异的理解尤为重要。期望仅仅靠规范游戏规则来保证发展,期望每个人都fair play,这是东方文化中是不可能的。

其次,作为一个论坛的制度具有落后性。作为一个小小论坛的业余管理团体,本身的精力和经验都是有限的,不可能面面俱到地事先想到所有的制度。所以很多时候往往是亡羊补牢。这样就给了很多冲突埋下了伏笔。破坏者总是不择手段的,制度上的漏洞会成为他们攻击的对象。期望仅仅靠制度而不是靠人,不是靠论坛的舆论和氛围来保证发展,无疑是危险的。

第三,在赏与罚的世界中,制度更多的是扮演罚的角色。制定游戏的规则,防范出轨的行为。而对于推动发展的赏,作为一个论坛的制度,能做的实在太少太少了。在这里我们要回到上面所讲的人们为什么来泡论坛的问题。人们泡论坛,更多的是满足心理上的需要,而不是物质上的需求。要发挥人们在论坛中的作用,无疑仅有制度是不够的。因为制度不能给予坛友所想要的回报。有多少人会在乎那么几块勋章呢?又有多少人愿意泡一个自己不喜欢的论坛就仅仅为挣一点积分呢?

说了那么多,并不是说制度是不好的,不需要的。那些错误地以为制度和人性管理是零和一的关系的人无疑是无知的。认为一旦说到人性就是舍弃制度搞小团体,或者认为一旦运用了制度就不能讲人性,这些想法都是非常可笑的。因为在零和一之间还有很多的中间地带。

制度只在论坛发展中起了一个很小的作用,充其量只不过是10-20%的基础而已。制度都是人建立的,人在这个论坛的发展过程中起的作用远大于一个单纯的制度。制度需要人去注释,去执行。要搞好一个论坛,建立了制度还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更应该花另外的80%到90%的时间和精力去建立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建立自己的文化。这就是我一直所强调的人性化的管理。管理团队要形成共识和凝聚力,要把每个人当作活生生的人去理解,去交流。换句话说,要互相交流对制度的理解,对各自管理风格的理解,更要建立人与人间的信任关系。无疑,这意味着论坛的管理者要花更多的时间,远比仅仅制定一个制度要复杂。但这些都是论坛发展所必须的。可惜的是,能做到这一点的论坛管理者并不多,毕竟论坛只是工作和现实生活以外的第三极而已。每个人花在论坛上的时间是有限的,在除去日常发帖泡坛灌水等工作后花在论坛管理者间交流上的时间更少。这也就为过去和今后的种种冲突埋下了伏笔。

没有制度是万万不行的,但仅有制度也是行不了的。当一个论坛或一个组织的管理层,花了绝大多数时间在有关制度的口水上,凡事都往制度上想制度上靠的时候,无疑该组织已经走上了歧路。制度只是一个基础,是矛盾冲突发生时的底线。具有flexibility的人性化管理和交流才是论坛发展的动力。


3。坛主和版主

任何事情都不是绝对的,制度没有好坏之分,只有适合和不适合之分。同样,作为管理者,也没有绝对的好坏之分,只有适合与不适合。而衡量这种适合和不适合的标准,是论坛的各类index,还有论坛的可持续发展性以及抗风险性。一个不能解决国民温饱的主席不适合做主席。一个不能提升股票并保证企业长期发展的总裁不适合做总裁。同样,一个不能给予论坛坛友所需要的东西的坛主决不适合做坛主。这一点,作为论坛的领导者,要铭记在心。

一个组织的基层管理者,最需要的是他的技术能力。而作为一个组织的中层管理者,需要的是他的交流能力和交涉能力。因为他需要协调组织内部的各项工作,管理组织的边界,与外界的联系。而作为一个组织的高层管理者,决定他成功与否的不是他运用的“术”,而是他的性格和人格。这也是为什么高层管理者具有通用的流动性一样。卸任的政府高官可以去企业任职,企业的董事可以跨行业地流动,其原因就是他们作为管理者,用的不是“术”,而是他们的人格和性格在给周围施加影响力。

作为一个论坛的管理者,这点同样也是适用的。作为一个论坛的高层管理者,要多从自己的性格去反思自己的缺陷。首先是要有高瞻远瞩的业务发展眼光,对论坛的发展以及问题的轻重缓急有自己的深刻的认识,清楚论坛的方向。一个不知道业务只知道制度的领导无疑是本末倒置了。因为建立制度的目的是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发展。其次是要有海纳百川的胸襟。要能容忍不同的思想,并能用到每一个人的长处。同时,他要有沟通和团结周围人的魅力,要愿意花时间在现实中去沟通,而不是每天在论坛上坐而论道。最后,要在危机的时候能挺身而出,鼓励周围的人并担起责任来。做一个好领导需要具备的优秀品质实在太多太多。不能尽数,但我觉得以上四点是基本所在。

版主是一个论坛的中层力量,可以说一个好的版主可以兴旺一个版面并带动论坛的发展。同时,很多时候版主的风格也决定了给版面的风格。通常版主有四种类型。
学术型:  在某方面有专业知识,能不断发表文章引导坛友。
工兵型:勤勤恳恳默默无闻管理论坛,做好版面整理各项工作。
煽动型:有强烈的煽动能力,调节论坛气氛,约稿抓差。
贡献型:每天泡在论坛上,回答问题,发帖量位居本版面前几位。属于版面知名人物。

任何一个论坛,如果能找到这样的四有人才,那无疑是挖到了宝藏。即使是三有甚至是二有人才,也应该感到庆幸。即使一个论坛缺少这四类版主,但只要有激情和愿意学习的后备力量,从长期来看还是能培养出自己的明星版主的。但可怕的是,对人才的缺乏没有充分和全面的认识。对人才的培养没有手把手的计划。抓个萝卜就填坑。出了问题就开刀。这样对论坛的发展是没有什么益处的。

在这里要注意的是,但凡明星版主,总有这样那样的脾气。有自己的想法和做法。要留住并发挥明星的作用,仅靠制度是不够的。我们要多想一下,他们对论坛的需求是什么,我们给了他们什么。在日常工作中要给他们发挥的空间,更要和他们进行交流去理解他们。发生冲突时不是搬规章制度,而是用交流去增进理解,共同寻找妥善的对策。这就是人性化的管理艺术。用意识形态对人一刀切的行为,对于管理论坛来说,无疑和自杀没有什么区别的。


4。现状

Freeoz的业务分成两块,澳洲板块和中国板块。现在的人气,更多的是靠中国板块。中国板块做得好,其实有其客观原因。Freeoz在面对中国移友得业务上没有强有力的竞争对手是主要的。清风吟,寒萧等移民中介开的论坛,由于其移民中介的性质,决定了他们发展的局限性,坛友更多地是依靠坛主(中介)在解惑,行不成良好的互动。Freeoz在中国移友中形成的滚雪球效益以及移友在移民初期的积极参与性也保证了中国板块的兴旺。但是,这并不能掩盖Freeoz在澳洲板块的竞争中的失败。这半年来大批悉尼和墨尔本的人才流失,剩下的版主靠对论坛的热爱苦苦支撑版面。虽然靠并版勉强提升了一些人气,但已经进入了恶性循环,人才凋零,各版面有质量的帖子越来越少,生活版靠谈情说爱和八卦调查的话题来增加发贴量,这与竞争对手论坛每次征文都一呼百应相比,已经落后得太多太多了。有些人强硬地辩解说现在还有多少多少人在线。就仿佛是一个拥有两块菜地却种坏了一块的菜农。不去分析种坏的原因,却在叫嚣:“我实现亩产多少多少,比当年我开始种菜时强多了。”这种一叶障目,不知反思的可笑说法无疑是管理者大忌。

反观我们的主要竞争者(其实我更希望用“我们的兄弟网站”这个称呼),这大半年来却有长足的发展。新足迹已经形成了良好的滚雪球效益。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并没有如我们说期望的那样走向灭亡,反而是越来越兴旺。难道这不值得我们反思和借鉴吗?老足迹在经历了大批人才出走和长期服务器被攻击的苦难后也逐渐站稳了脚跟。靠的是坛主的礼贤下士以及卧薪尝胆的精神,在短期内发现机会,抓住人才。在业务的发展方面,他们大胆尝试,新主意层出不穷,新人才不断涌现。

当我们淹没在口水战,听凭人才流失,让剩下的人不敢开口或对口水感到厌倦失去动力的时候,我们的竞争对手已经把我们远远地抛到了身后。可悲的是,有些人还大言不惭:“理念不一样的人,让他们走好了。”这无疑已经可以和武大郎开店相提并论了。


5。未来

展望未来,资本主义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还会取得长足的发展。除了“滚雪球”效益以外,给了坛友他们所要的东西是这些论坛成长和发展的关键。

Freeoz在竞争中其优势,那就是源源不断的新生力量。但Freeoz也有其劣势,那就是不稳定的管理团队以及民主决策的缓慢性。

不稳定的管理团队决定了管理风格的不稳定,无暇学习的新管理者很多时候在重蹈覆辙。这也是为什么历史常常在Freeoz重演。一个靠民主选举产生领导的论坛,由于前面所述的网友的认识片面性以及论坛的第三极性决定了领导的产生并不仅仅是基于其能力和水平,而更多是基于该候选人的曝光率,以及在论坛上花的时间。于是就产生了很多有激情但不适合领导岗位的管理者。而依靠奉献精神维系管理者却没有给予管理者相应回报的体制注定了论坛具有比其他地方高得多的管理层流动性。

凡事不分大小先投票的伪民主制度更是制约了论坛的快速反应。很多时候专制有专制的好处。一个字:快!虽然这种快建立在牺牲一部分人利益上,但如果剩下的大部分人都能从中得益,那又何尝不是一件好事。中国和印度的龙象之争无疑是此中的范例。发展是硬道理,一个国家,一个企业是如此。作为一个论坛,面对外界的强烈竞争和论坛高流动性的特征,更是要求发展,求生存。

在这里,我并不是要颠覆论坛的民主制度,而是要建议管理者掌握民主的“度”,什么事情该民主,什么事情该放权。这点要有清楚的认识。事事提到制度的高度,结果就是一事无成。

与专制向竞争,并不意味着民主就没有机会。问题在于在选择了民主决策的道路后却没有思想准备去花更多的时间用沟通和交流去弥补民主的制度缺陷,这是造成失败的根源。这也就是我所要建议和提倡的制度和人性的二八原则了。我们要把80%的精力花到人性化的交流中去,这样才能形成有凝聚力的团队,才能以勤补拙发挥出我们的力量来:

首先,我们要提倡在现实中交朋友,建立起在现实中的信任感。那种以为现实中交流就是搞小团体会影响判断的清教徒式思想无疑是反人性的。管理者也是人,也有七情六欲。只有在现实中建立的信任感,理解了各自的想法和风格,才能在冲突发生时理解冲突的根源,共同寻找解决的方法。冲突总是具有破坏力的,如果不是在现实中,在日常生活中已经积累了信任感,那么任何一个小小的冲突都可能是致命的,都可以导致一个管理者拂袖而去。

其次,我们要提倡在现实中通过电话和见面讨论冲突。每个人的时间都是有限的,花时间打字在论坛上PK,还不如一起出来边吃边聊。一顿饭的交流远胜于打字一星期所能取得的成果。当然,这种交流并不适用于凡事需要投票的制度,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要强调放权的道理。小事情本版面两版主商量决定,中事情与ZHT商量决定。可以参考公司的管理体制,对ZHT赋予不同的职责,负责招聘的,负责市场的。当然,如何分工最好,就不在本文展开了。

第三,尊重人才。作为论坛的明星版主(自夸了一点),我曾经接到过多次的猎头。从当年AS委派的小块,到最近老足迹的邀请。甚至邀请来自于其他的澳洲论坛。但我不知道现在在Freeoz中还有多少人在做猎头的工作。作为核心团队,需要有凝聚力,有吸引各种人才的能力。但更重要的是,不能坐等人才上门,自以为有了水就有鱼(更不说所有的是清水还是浊水)。管理者要走出去,去外面挖掘人才带回来。管理者要深挖自己论坛的潜力,不放过任何潜水的人才。日前收到某管理者的短消息,鼓励我多回来看看,多讲一点。我不知道该管理者以及其他的人是否也在用同样的方法去鼓励和沟通更多的人回来。是否有勇气和毅力去把出走的人才一个个找回来。虽然这个任务是艰巨的,在此过程中还可能遭到耻笑和冷遇,但如果我们大家都去做了,而且是不断地持续地在做。找回的任何一个人才都会对论坛的发展起到点滴的积极作用。

第四,培养人才。人才不仅靠挖掘和招募,还要靠培养。没有人生来就是人才。对于论坛的管理也没有教科书可以学习。大家都是在现实中摸索着前进。在这样的情况下,老干部对新干部的言传身教就尤为重要。实行传帮带制度更能帮助新版主尽快地进入角色。我们不仅要鼓励人们出来尝试,更要作为过来人教给他们经验,让他们踩着前人的经验前进。作为明星版主,也要注重对后继力量的培养,否则一个版面是不可能长期兴旺的。

第五,给予人才宽松的创业环境。 这是最终留住人才,发挥人才的作用的基本。对于版面的事务不能管头管脚,更不能设立一排版主却没有做事的人。要用于把版面放手给明星版主。曾经有一件小事很让我记忆犹新。那是我申请做工作版版主的时候,由于百废待兴,老麦也做了工作版的版主想帮我一把。结果由于沟通不足。在版面操作上老麦擅自行事。我着急得在操作间发飙说:“你管理还是我管理。这样做不了了。”(明星版主总有些脾气)其实就是一个沟通上的小事,老麦却没有搬出制度来和我计较版主的职责和权限。只是鼓囊了一句“搞不懂你想做什么,我要不还是把名字撤下来吧。”就把版面全部放给了我和单衣纵酒。当然,这种行为有基于我和老麦多年来的信任,但这种放权的行为,无疑也成为了我当年做好自己版面的动力。

创造良好的环境,还包括要和版主进行交流,在现实中交朋友。作为版主,最大的愿望往往是在自己的版面中满足自己的志趣爱好并取得成就。理解他们的需求并满足他们的希望从版面管理中所得到的东西是关键。同时,密切的沟通也有助于了解他们的版面管理模式,及时处理可能发生冲突的潜在矛盾。

在这里,我们要记住的是管理者的职责是业务战略上的考虑和人事的协调,。作为一个高层的管理者,不可能有时间去了解细节问题。所以在处理冲突的过程中,基于日常对于中层管理层的个性和风格的了解则是非常必须。当一个管理者involve当事务性的操作中去的时候,无疑他是再没有时间去交流沟通和思考的了。

总之,一切以人为本。在思考问题的时候多考虑人,少考虑死板的制度。这是关键之关键。



后话

世上并没有绝对的真理,所谓的真理只是一些人在一段时间内实践觉得有用的或推崇的理论和方法而已。共产主义曾经是很多国家奋斗的目标,但时过境迁早已被绝大多数人所丢弃。西方式的管理曾经被东方国家所采纳作为管理的真理,但更多事实证明生搬硬套并不适用。

在论坛的世界中,所谓的真理是掌握在留下来的人手上,掌握在愿意花更多时间在论坛PK辩论的人手上。本来这也无可厚非。但当有些留下来的人轻率地把功劳占为己有,肆无忌惮地评价离去的人的时候,无疑已经伤害了所有曾经为论坛做出过贡献的人。当后来的人不认真去学习过去的教训,凭一腔热情以及个人的经验期望改善现状的时候,无疑这个组织还没有跳出历史的怪圈。

我们要更多地用自己的脑子去思考,去反思失败,总结经验。多想一想什么是本组织的特殊所在,什么才是本组织的发展动力。任何僵化的片面的思想无疑都是前进的障碍。任何不重视人性的行为无疑都会导致失败

我想引用老子的一段话作为本文的总结。这段话很好地概括了我在这篇文章中所讲的反对僵化的制度和思想,以及所强调的论坛管理艺术和人性化的理念。

老子曰:“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最高的善像水那样。水善于帮助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它停留在众人所不喜欢的地方,所以接近于道。上善的人居住要像水那样安于卑下,存心要像水那样深沉,交友要像水那样相亲,言语要像水那样真诚,为政要像水那样有条有理,办事要像水那样无所不能,行为要想水那样待机而动.)

都是我的一点点经验和体会,供现任的管理者以及所有后来人参考和讨论。最后,作为曾经挚爱着论坛,至今还关心着论坛的老坛友,衷心祝愿论坛能东山再起,兴旺发达!

评分

参与人数 15威望 +433 收起 理由
大杨树 + 20 精品文章
跳皮筋的格桑 + 10 精品文章
老顽童 + 30 谢谢分享!
liyuefu + 15 非常中肯,谢谢!
Ray和Wendy + 25 精品文章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发表于 10-7-2011 00:51:39 | 只看该作者
http://www.freeoz.org/ibbs/redir ... o=lastpost#lastpost

找老大为 这个是他最新帖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0#
发表于 3-7-2011 01:57:17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mite 于 28-5-2011 00:24 发表
整天基本法 NGO的 有完没完啊

快要被边缘化了 还说基本法有用 NGO有用

醒醒了 好吗 不要再YY了 不要再自我陶醉了 成吗

坚决反对NGO
是缘木求鱼; 南辕北辙; 瞎扯淡

就像3峡大坝一样
建议马上暂停 大 ...

我一直以为民主试验田是你搞的呢。

请不要回复该帖,我是回来找老大卫说事情的。顺便查看他最近的帖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9#
发表于 5-6-2011 19:04:21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mite 于 5-6-2011 18:16 发表
好帖子 反而没有人发表意见


还能发表啥意见呢 ? 你觉得还有可能 能 发表出什么意见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8#
发表于 5-6-2011 18:16:02 | 只看该作者
好帖子 反而没有人发表意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7#
发表于 2-6-2011 01:28:58 | 只看该作者
搞大了就是劣币驱除良币。

====》

精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6#
发表于 2-6-2011 01:28:00 | 只看该作者
都是我的一点点经验和体会,供现任的管理者以及所有后来人参考和讨论。最后,作为曾经挚爱着论坛,至今还关心着论坛的老坛友,衷心祝愿论坛能东山再起,兴旺发达!

====>

可惜啊

金玉良言 现成在 没有被做


乌托邦的事情搞了N年 有些人还不醒悟
还要继续乌托邦 要把乌托邦搞到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5#
发表于 30-5-2011 20:03:06 | 只看该作者
朝鲜是公有么?朝鲜明显是金家王朝,已经要传第三代了,明显是私有。古巴也由哥哥传给弟弟了。

公有还是私有,不看自称什么,而要看决策的规则和程序。只有法治,才可能是公有。人治只能是私有。

原帖由 NEWGAY 于 30-5-2011 13:44 发表

古巴 朝鲜 是不是公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4#
发表于 30-5-2011 14:37:20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mite 于 28-5-2011 00:24 发表
整天基本法 NGO的 有完没完啊

快要被边缘化了 还说基本法有用 NGO有用

醒醒了 好吗 不要再YY了 不要再自我陶醉了 成吗

坚决反对NGO
是缘木求鱼; 南辕北辙; 瞎扯淡

就像3峡大坝一样
建议马上暂停 大 ...

让他弄个民主奋斗网自己yy去吧,光头请神容易送神难啊,不过你私下告诉他先闭嘴,看贴一个月,是不是能把他憋死,同时论坛发帖量不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3#
发表于 30-5-2011 13:44:07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青山 于 30-5-2011 06:56 发表
美国的国家是公有还是私有?


古巴 朝鲜 是不是公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2#
发表于 30-5-2011 06:56:32 | 只看该作者
美国的国家是公有还是私有?

原帖由 NEWGAY 于 29-5-2011 14:33 发表


美国是公有制下的自由民主宪政?
有公有制下的自由民主宪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1#
发表于 29-5-2011 14:44:47 | 只看该作者
做管理岂是那么容易的,没有一个MBA出来涨涨舵,触礁了也是很正常的。
看看有些人对在企业做管理的认识,一谈权利,二谈钱,第三句就骂黑暗面。FQ,红卫兵和马谡都是不能委以重任的。把不合格的人放进管理层,付学费是最低的损害,搞大了就是劣币驱除良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0#
发表于 29-5-2011 14:33:54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青山 于 22-5-2011 21:20 发表
美国为什么出人才?是因为私有制,还是因为自由民主宪政?自古就有私有制,中国皇帝还是家天下呢,那时容易出人才?



美国是公有制下的自由民主宪政?
有公有制下的自由民主宪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9#
发表于 28-5-2011 00:24:58 | 只看该作者
整天基本法 NGO的 有完没完啊

快要被边缘化了 还说基本法有用 NGO有用

醒醒了 好吗 不要再YY了 不要再自我陶醉了 成吗

坚决反对NGO
是缘木求鱼; 南辕北辙; 瞎扯淡

就像3峡大坝一样
建议马上暂停 大家再考虑清楚; 自己到底在干什么 想要搞论坛 还是民主试验田。 如果是民主试验田 偶坚决退出。

【11.5.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8#
发表于 27-5-2011 01:34:33 | 只看该作者
欢迎参加你写文章,我捐款活动,积极搞内容建设,见我的签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7#
发表于 22-5-2011 22:12:55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青山 于 22-5-2011 21:20 发表
美国为什么出人才?是因为私有制,还是因为自由民主宪政?自古就有私有制,中国皇帝还是家天下呢,那时容易出人才?


这个论坛现在连CELLO; UB; ANA这样的人 [ 有能力; 愿意奉献; 不偏激很沉稳; 有个人魅力 ] 都留不住参与管理。 该到了改革的时候拉。 【11.5.1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6#
发表于 22-5-2011 21:20:35 | 只看该作者
美国为什么出人才?是因为私有制,还是因为自由民主宪政?自古就有私有制,中国皇帝还是家天下呢,那时容易出人才?

原帖由 flydragon132 于 22-5-2011 20:28 发表
论坛 就是江湖, 能混出来的, 就是能混剩下的,大浪淘沙,就决定了人的走向。

能有几分认真思考 ,知道做事的,为什么离开,呵呵 , 在江湖里面混不下去了呗。

在美国容易出人才 还是中国容易出人才? 一样的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5#
发表于 22-5-2011 20:28:34 | 只看该作者
论坛 就是江湖, 能混出来的, 就是能混剩下的,大浪淘沙,就决定了人的走向。

能有几分认真思考 ,知道做事的,为什么离开,呵呵 , 在江湖里面混不下去了呗。

在美国容易出人才 还是中国容易出人才? 一样的道理,中国的人才往澳洲,美国跑,为什么?中国不是公有制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4#
发表于 22-5-2011 20:25:18 | 只看该作者
回味这个帖子 ,真是很有滋味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3#
发表于 22-5-2011 14:17:21 | 只看该作者
老大为:

前几天和UB聊天,他说起现在论坛最缺的是人才。作为一个非盈利的论坛,要用一颗爱心来留住人才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想借此文Create some buzz,对于此文,同意也好,不同意也好,理解也好,不理解也好,权当抛砖引玉,请大家群策群力为freeoz出主意,并请有志之士加入到管理和奉献的队伍中来!少一点争执,多一点能把版面人气搞上去的实干。

说这句话好像很有点道貌岸然的味道,因为老大卫自己已经退休了。但我想说参与论坛管理是我过去几年人生中一件非常值得回忆的事情。无论结局如何,回忆起来都是美好的记忆!如果你不信,请参与进来体会体会看!!

最后,再次祝福我们的论坛兴旺发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2#
发表于 22-5-2011 12:26:41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青山 于 21-5-2011 20:14 发表
如果某些人能够遵照一个规则做事,也就不会有现在这个讨论了。


这个论坛现在连CELLO; UB; ANA这样的人 [ 有能力; 愿意奉献; 不偏激很沉稳; 有个人魅力 ] 都留不住参与管理。 该到了改革的时候拉。 (11.5.1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1#
发表于 21-5-2011 20:14:40 | 只看该作者
如果某些人能够遵照一个规则做事,也就不会有现在这个讨论了。

原帖由 mason00 于 21-5-2011 20:05 发表
内版的各位突然放了一些讨论出来啊,这蛮好的,从我的角度看,大家讨论问题的方法太随意,效率比较低。这么久以来,大家没有考虑过如何在论坛这种形式中回帖讨论的准则吗?

我的想法基本是:限制回帖,一轮讨论只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0#
发表于 21-5-2011 20:05:05 | 只看该作者
内版的各位突然放了一些讨论出来啊,这蛮好的,从我的角度看,大家讨论问题的方法太随意,效率比较低。这么久以来,大家没有考虑过如何在论坛这种形式中回帖讨论的准则吗?

我的想法基本是:限制回帖,一轮讨论只能回一次,在这一次中把你的想法说明白了,不允许讨论别人的想法。等到第二轮,大家都看到各自的想法了,再开始回帖。或者觉得第二轮没必要了就投票得出结果或者关闭讨论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9#
发表于 21-5-2011 15:58:33 | 只看该作者
你觉得你自己的发言是扯淡,我没意见。不过你这么说我的发言。好像没什么根据。



原帖由 mite 于 21-5-2011 14:28 发表
希望大家不要看我和青山的发言 都是扯淡

请把注意力放在1楼 都是真知灼见。 2008的帖子!!!
所以论坛不是没有人才
是人才留不住 所以要改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8#
发表于 21-5-2011 15:18:38 | 只看该作者
2008的帖子
说今天 还是非常合适 完全合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7#
发表于 21-5-2011 15:17:57 | 只看该作者
老大为:


在论坛的世界中,所谓的真理是掌握在留下来的人手上,掌握在愿意花更多时间在论坛PK辩论的人手上。本来这也无可厚非。但当有些留下来的人轻率地把功劳占为己有,肆无忌惮地评价离去的人的时候,无疑已经伤害了所有曾经为论坛做出过贡献的人。当后来的人不认真去学习过去的教训,凭一腔热情以及个人的经验期望改善现状的时候,无疑这个组织还没有跳出历史的怪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6#
发表于 21-5-2011 15:17:15 | 只看该作者
老大为:


当我们淹没在口水战,听凭人才流失,让剩下的人不敢开口或对口水感到厌倦失去动力的时候,我们的竞争对手已经把我们远远地抛到了身后。可悲的是,有些人还大言不惭:“理念不一样的人,让他们走好了。”这无疑已经可以和武大郎开店相提并论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5#
发表于 21-5-2011 15:16:00 | 只看该作者
老大为:


在这里要注意的是,但凡明星版主,总有这样那样的脾气。有自己的想法和做法。要留住并发挥明星的作用,仅靠制度是不够的。我们要多想一下,他们对论坛的需求是什么,我们给了他们什么。在日常工作中要给他们发挥的空间,更要和他们进行交流去理解他们。发生冲突时不是搬规章制度,而是用交流去增进理解,共同寻找妥善的对策。这就是人性化的管理艺术。用意识形态对人一刀切的行为,对于管理论坛来说,无疑和自杀没有什么区别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4#
发表于 21-5-2011 15:14:37 | 只看该作者
老大为:

。。。
其次,作为一个论坛的制度具有落后性。作为一个小小论坛的业余管理团体,本身的精力和经验都是有限的,不可能面面俱到地事先想到所有的制度。所以很多时候往往是亡羊补牢。这样就给了很多冲突埋下了伏笔。破坏者总是不择手段的,制度上的漏洞会成为他们攻击的对象。期望仅仅靠制度而不是靠人,不是靠论坛的舆论和氛围来保证发展,无疑是危险的。

第三,在赏与罚的世界中,制度更多的是扮演罚的角色。制定游戏的规则,防范出轨的行为。而对于推动发展的赏,作为一个论坛的制度,能做的实在太少太少了。在这里我们要回到上面所讲的人们为什么来泡论坛的问题。人们泡论坛,更多的是满足心理上的需要,而不是物质上的需求。要发挥人们在论坛中的作用,无疑仅有制度是不够的。因为制度不能给予坛友所想要的回报。有多少人会在乎那么几块勋章呢?又有多少人愿意泡一个自己不喜欢的论坛就仅仅为挣一点积分呢?

说了那么多,并不是说制度是不好的,不需要的。那些错误地以为制度和人性管理是零和一的关系的人无疑是无知的。认为一旦说到人性就是舍弃制度搞小团体,或者认为一旦运用了制度就不能讲人性,这些想法都是非常可笑的。因为在零和一之间还有很多的中间地带。

制度只在论坛发展中起了一个很小的作用,充其量只不过是10-20%的基础而已。制度都是人建立的,人在这个论坛的发展过程中起的作用远大于一个单纯的制度。制度需要人去注释,去执行。要搞好一个论坛,建立了制度还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更应该花另外的80%到90%的时间和精力去建立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建立自己的文化。这就是我一直所强调的人性化的管理。管理团队要形成共识和凝聚力,要把每个人当作活生生的人去理解,去交流。换句话说,要互相交流对制度的理解,对各自管理风格的理解,更要建立人与人间的信任关系。无疑,这意味着论坛的管理者要花更多的时间,远比仅仅制定一个制度要复杂。但这些都是论坛发展所必须的。可惜的是,能做到这一点的论坛管理者并不多,毕竟论坛只是工作和现实生活以外的第三极而已。每个人花在论坛上的时间是有限的,在除去日常发帖泡坛灌水等工作后花在论坛管理者间交流上的时间更少。这也就为过去和今后的种种冲突埋下了伏笔。

没有制度是万万不行的,但仅有制度也是行不了的。当一个论坛或一个组织的管理层,花了绝大多数时间在有关制度的口水上,凡事都往制度上想制度上靠的时候,无疑该组织已经走上了歧路。制度只是一个基础,是矛盾冲突发生时的底线。具有flexibility的人性化管理和交流才是论坛发展的动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3#
发表于 21-5-2011 15:13:26 | 只看该作者
老大为:

Freeoz在竞争中其优势,那就是源源不断的新生力量。但Freeoz也有其劣势,那就是不稳定的管理团队以及民主决策的缓慢性。

不稳定的管理团队决定了管理风格的不稳定,无暇学习的新管理者很多时候在重蹈覆辙。这也是为什么历史常常在Freeoz重演。一个靠民主选举产生领导的论坛,由于前面所述的网友的认识片面性以及论坛的第三极性决定了领导的产生并不仅仅是基于其能力和水平,而更多是基于该候选人的曝光率,以及在论坛上花的时间。于是就产生了很多有激情但不适合领导岗位的管理者。而依靠奉献精神维系管理者却没有给予管理者相应回报的体制注定了论坛具有比其他地方高得多的管理层流动性。

凡事不分大小先投票的伪民主制度更是制约了论坛的快速反应。很多时候专制有专制的好处。一个字:快!虽然这种快建立在牺牲一部分人利益上,但如果剩下的大部分人都能从中得益,那又何尝不是一件好事。中国和印度的龙象之争无疑是此中的范例。发展是硬道理,一个国家,一个企业是如此。作为一个论坛,面对外界的强烈竞争和论坛高流动性的特征,更是要求发展,求生存。

在这里,我并不是要颠覆论坛的民主制度,而是要建议管理者掌握民主的“度”,什么事情该民主,什么事情该放权。这点要有清楚的认识。事事提到制度的高度,结果就是一事无成。

与专制向竞争,并不意味着民主就没有机会。问题在于在选择了民主决策的道路后却没有思想准备去花更多的时间用沟通和交流去弥补民主的制度缺陷,这是造成失败的根源。这也就是我所要建议和提倡的制度和人性的二八原则了。我们要把80%的精力花到人性化的交流中去,这样才能形成有凝聚力的团队,才能以勤补拙发挥出我们的力量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FreeOZ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FreeOZ论坛

GMT+10, 7-6-2024 12:19 , Processed in 0.067358 second(s), 50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