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FreeOZ用户注册
查看: 1453|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国财经] 2009:全球经济阴霾下的股市三重磨难(金融投资报〉(转贴)作者:韩志国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7-12-2008 21:00:1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FreeOZ用户注册

x
2008年的中国股市,可以用悲惨与悲痛来形容。说它是悲惨的一年,是因为股市在走了两年的牛市后,出现了有史以来最惨痛的下跌,所有的投资者都经历了从天堂到地狱的重大挫折,相当于去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规模的社会财富顷刻间灰飞烟灭。说它是悲痛的一年,不仅是因为在这一年中发生了雪灾、地震和全球金融危机,而且是在全国人民翘首以盼的北京奥运前后股市最先演变成了“绿色奥运”,在整个社会的一片“维稳”声中,股市出现了迭创新低的暴跌过程。这一年的中国股市,真可谓多灾多难,这是中国股市18年来最令人痛苦也最令人失望的一年。在希望与失望的交织中,中国股市又长了一岁,迎来了新的一年。对于2008年的中国股市,我一直极为看空;对于2009年的中国股市,我更是全面看淡。2009年的中国股市,将面临比2008年更为困难、更为复杂也更为险恶的市场形势,全球经济阴霾下的中国股市将会承受三重磨难。

    第一重磨难来源于基本面的全面恶化。目前的基本面状况,可以用三句话来形容:国际经济冰天雪地,国内经济寒流滚滚,经济前景难以把握。发端于美国的次贷危机与金融危机,虽然暂时有了缓解的趋势,但表面上的平静却掩盖着经济深处的暗流涌动。世界三大经济体都同时出现了经济衰退,而且衰退的趋势正在迅速恶化;美国房地产市场在11月份出现暴跌,占美国房屋总销量80%的旧房销售量下降了8.6%,销售中间价同比下跌13%,下跌速度与幅度都接近上个世纪30年代经济大萧条时期的水平;房地产价格不止跌,次贷危机就必然会进一步恶化,在1:30的杠杆率面前,美国的次贷危机与金融危机必然还会有一轮恶性爆发;金融系统是国民经济的神经系统,金融支持是经济运行的血管与血脉,失去了金融支持的实体经济已经陷入深深的困境之中,虽然美国政府正在全力挽救三大汽车厂商,但由于技术落后、成本过高、消费萎缩与资金断流,这三大汽车厂商至少有两个难逃破产的命运。整个世界都还没有认识到,这一轮的金融危机与经济危机就是 21世纪的1929,其危机的深度与广度都还远没有达到最坏的程度。处于这种背景下的美国股市,其出路就只有下跌,道.琼斯指数跌至5000点左右将是一个很难避免的过程。由于美国经济占全球经济总量的25%,在美国等过度生产型国家危机全面爆发、程度日益加深、消费全面萎缩的情况下,以美国等发达国家为主要出口市场的过度生产型国家也必然发生危机,因此明年将是中国、印度等过度生产型国家最为困难也最为危险的一年。就目前的情况来看,中国的进出口虽然出现了下滑,但并不是中国经济陡然下跌的主要原因,中国经济的全面走坏导源于近年多来实行的错误的货币政策。人民币在两年多的时间内升值了20%多,大大恶化了整个中国经济的进出口环境,使得所有进出口企业的生存空间都被大大挤缩;2007年,中国的GDP只比上年增长了一个多百分点,就被误认为经济过热,从紧的货币政策始乱终弃,其滞后效应的全面显现给中国经济平添了巨大困难;在输入型的通货膨胀面前,货币当局在判断上屡屡失误,价格手段、数量手段与行政手段悉数登场,打压股市与打压经济成了去年与今年宏观货币政策的潜台词与主要取向。可以说,中国经济的下滑与中国股市的暴跌,固然有国际与国内的复杂因素,但最根本的原因还是货币政策与股市政策惹的祸。目前通货膨胀压力的明显缓解,根本就不是宏观调控起作用的结果,而是导源于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大幅暴跌与持续暴跌。没有科学的决策机制,没有失误的发现机制,没有错误的矫正机制,是改革30年来中国经济中的最重大缺陷,30年来中国经济的每一次重大起伏与波动都无不与此明显有关。现在,货币政策已经由“三九”转向了“三伏”,但祸根已经种下,经济颓势在短期内已经难以扭转。股市政策虽然在表面上转向积极,但由于大小非政策是管理层死守的底线,因此这种股市政策在本质上还是消极的政策而不是积极的政策,依靠这种消极的股市政策来稳定股市,那就只能导致股市的稳步下跌而不可能是稳定上涨。

    第二重磨难来源于市场面的空前严峻。2009年的中国股市,将面临中国股市18年来最严峻形势,在这一年的股市投资也将面临重大风险。如果说,2008年的中国股市是多灾多难,那么,2009年的中国股市就将是步履维艰;如果说,2008年的中国股市是持续暴跌,那么,2009年的中国股市就将是震荡下跌;如果说,2008年的中国股市是投资者亏损累累,那么,2009年的中国股市就将是机构特别是中介机构的生存困难。也就是说,在2008年,中国股市所出现的还是发展危机;在2009年,中国股市将会出现全面甚至重大的生存危机。虽然政府与管理层已经开始大规模救市,但在基本面全面恶化的大背景下,救市所改变的就只能是股市的运行节奏而不可能是股市的运行趋势。也正因为如此,我对股市的打压政策从来就不以为然,我对股市的救市政策也从来不抱有过高希望。1996年年底,管理层用“12道金牌”打压股市,正是我引领市场从暴跌中走出,深圳股市从2800点一直走到6100点;2007年5月,管理层又 “半夜鸡叫”,制造了空前的“五卅惨案”,又是我在关键时刻力挺股市,引领市场在调整后走出了迭创新高的运行过程。这两次政府对股市打压的失败都表明,股市有自身的运行规律,该涨的时候跌不下去,该跌的时候涨不起来。虽然我在去年一直认为股市的牛市进程没有结束,但在股市登上5000点的高位后,我就郑重声明:我所预测的股市点位都已全部实现,在5000点以后,我将不再预测股市点位。去年9月23日,我向市场与投资者发出严重警示:四季度将面对牛市大考,股市将有一轮大幅下跌。虽然这是我在这一轮牛市中第一次看空,但在当时,我并不认为牛市已经结束,在经过一轮深幅下调后,股市还会继续其牛市进程,牛市会延续到2008年的5—6月之间。但在今年一月,市场发生的三个重大因素使我对市场运行趋势的看法发生了根本改变。一是美国次贷危机恶性爆发;二是年初的全国证券期货监管会议把流通股扩容作为今年市场监管的主要基调与核心内容;三是中国平安1600亿元再融资方案的推出。对中国平安的再融资方案,我一直认为这是整个打压市场“组合拳”的一个组成部分,而绝不仅仅是上市公司一时的心血来潮。这些因素再加上中国经济的逐步回落与通货膨胀形势的日趋恶化,就使我对市场运行趋势的判断开始发生重大改变,从审慎乐观转向全面悲观。在我看来,持续的政策打压改变了市场预期,市场预期改变的最主要结果是激活了大小非,而大小非的激活就注定会给中国股市带来难以挽回的重大灾难。从一月下旬开始,我就反复向市场发出警告:中国股市将进入漫漫熊市,市场已经失去长期投资价值。遗憾的是,当时市场仍处于牛市中的非理性心态,我的这种观点一直也没有真正为市场接受。更不幸的是,市场的走势比我预测的还要悲惨,市场与投资者都承受了难以忍受的巨大灾难。在整个2008年,我判断中国股市只有一次大的机会,那就是奥运周期的到来,但这个周期刚刚开始,就发生了四川汶川的大地震,市场的反弹进程也由此发生中断。在汶川大地震发生后,我立即在《北京青年报》发表长篇谈话《中国股市:大灾之后不会大兴》,对股市的运行趋势又重新陷入悲观。最近一个时期,有一个媒体断章取义,认定我在过去两年中助涨助跌,这种看法真是幼稚而又无知,手段卑鄙而又无耻。从国内外经济的运行状况与中国股市的运行态势来看,我认为在2009年,市场形势将远比2008年严峻,把握市场与投资机会都将更为艰难。在2009年,大小非的压力空前猛烈,全年的解禁股数量达到6897.72亿股,高于目前6850.94亿股的市场流通规模;按2008年12月18日的收盘价计算,其市值高达3.5万亿元,再加上目前已经解禁但还未减持的1000多亿股大小非,明年的中国股市将面临空前巨大的扩容压力。特别是在明年的7月和10月,将是大小非解禁的最高峰,这两个月每月的解禁规模,都相当于2008年全年的解禁股总和。如果没有重大的与有效的应对措施,那么市场就很可能在这个过程中再度出现崩盘走势。大小非问题的核心是股改时的制度走偏,这种制度走偏给中国股市留下了短期难以解决的重大隐患。再加上股改后新老划断的盲目推进,就使得大小非成为压在中国股市头上的一座大山,并且使市场难以获得喘息的机会。大小非问题的要害,是彻底逆转了中国股市的供求关系,彻底摧毁了中国股市的估值体系,彻底紊乱了中国股市的发展预期。如果在大小非问题上找不到突破性与突围性的思路,那么所有的救市措施就只能是治标不治本,就会只有一时之功而没有长远之效。即使把国有股中的10%划转给社保基金并且规定其三年之内不能减持,其力度也远远不够。还应该看到的是,在国际国内基本面全面恶化的形势下,外部因素对股市的内在矛盾在客观上有加剧、加速与放大作用,这就会使大小非对市场运行的负面影响被进一步放大与夸大。可以说,股市运行到现阶段,大小非已经从中国股市暴跌的主要推力转变为市场上涨的重大阻力,中国股市的主导权已经不掌握在金融资本手中而是掌握在产业资本手中。在一个由产业资本主导的资本市场上,无论是市场功能还是市场机制都很难不发生或明或暗、或轻或重的扭曲与变形。

    第三重磨难来源于企业面的重大萎缩。全球金融危机与经济危机的演进在明年肯定会进入最严峻时期,所有的经济数据与经济参数都在向不利于股市的方向发展。由于劳动力市场、房地产市场与资本市场的全面危机与负面互动,因此国际经济的大萧条将很难避免。反映在中国股市上,首先体现出来的将是上市公司业绩的全面下滑甚至大幅下降,这将会进一步提高中国股市的估值水平,也会导致市场重心的进一步下移。因此,在我看来,明年的救市政策将会是且战且退,明年的股市走势将会是震荡走低。在基本面全面向坏、政策面全面向好、基本面与政策面形成前所未有的重大博弈的情况下,对政策面估计过高和依赖过大将有巨大的市场风险。再加上股市的负财富效应越来越大,资金的撤出越来越多,市场的扩容越来越猛,管理层通过稳定市场来恢复IPO并开设创业板的意图越来越明显,因此明年中国股市再下台阶的趋势已经无法改变。

    基于上述基本判断,我认为2009年的中国股市除了超跌反弹或政府救市外,将很难有大的上升空间。除非在大小非政策上做出全面和重大的政策调整,除非股市超跌越过了政府的忍受线进而迫使政府强力推出规模巨大的平准基金,否则明年的中国股市就仍然会熊途漫漫不到边。对于市场与投资者来说,现在的问题不是寻找进货的点位与时机,而是把握出货的时间与时点。前几天,在市场反弹时,狂热甚至狂躁的情绪又开始蔓延,我于上周末对媒体发表了“12月将是最后的逃命机会 ”的谈话,招来许多人的质疑和不满,有一位热衷于组织救市的著名学者甚至断言:“你去年和今年都判断对了,但这次一定大错,股市将会直冲3500点。”对于这种近乎幼稚的观点与判断,我只能一笑置之。市场与投资者必须明白,现在是人类历史上最重大危机的集中爆发期,无论是金融危机还是经济危机,首当其冲的一定是股市;在这个时期中重仓持股,将会面临难以估量也难以把握的巨大风险。正如我所反复指出的那样,这一轮熊市的结束将主要取决于两个基本的方面:一是国际经济与国内经济的基本面出现全面好转,二是大小非问题大体尘埃落定。在这两个前提没有出现之前,所有的上涨就都只是反弹而不可能是反转。虽然政府投入巨额资金拉动内需,但明年的中国经济将面临“保八”的严重困难。经济增长率不低于6%,就是不幸中的万幸;即使是6%,也必定是难上加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7-12-2008 23:37:24 | 只看该作者

从一月下旬开始,我就反复向市场发出警告(摘自上文)

从一月下旬开始,我就反复向市场发出警告:中国股市将进入漫漫熊市,市场已经失去长期投资价值。(他是这么说的吗?)
摘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fc228c01008gen.html(韩的blog)

股市已经出现严重危机 (2008-01-30 22:13:25)
标签:股市危机加剧 市场前景莫测 防止股市崩盘   

    进入一月下旬以来,中国股市乃至世界股市都出现了雪崩式的下跌行情。就像中国南方发生了百年不遇的冰雪天气一样,中国股市所面临的客观环境甚至比这场冻雪还要严重。股市的运行环境已经严重恶化,市场呈现出冰天雪地的严重局面。
    ——美国的次级债危机出现深不见底的恶化趋势。1月30日,瑞士银行的次贷危机又一次爆发,去年四季度的亏损达114亿美元。这表明,次贷危机对世界经济的影响不但逐步加深,而且还远未结束。高盛公司日前发表的报告显示,汇丰控股的次贷资产头寸高达1243亿美元,这意味着次贷危机以来的最大亏损额可能还没有披露出来。由于2007年美国房价大幅下跌,而且这种跌势还没有减缓的趋势,在次贷资产几乎没人接盘的情况下,次贷危机的恶化趋势就可能还会持续。深不见底的次贷危机可能会给世界经济造成多大的冲击,现在已很难估计。
    ——政策对股市的压制也呈现深不见底的发展趋势。去年8月以来,中国股市就开始面临越来越强烈的政策压制,开放式基金的发行基本被叫停,股市的扩容愈演愈烈,行政的力量开始主导整个市场的运行节奏与运行趋势,市场的负面因素越来越多地成为股市运行的主导因素和主要变量。在这一轮的次贷危机中,许多国家都在救市,而中国股市持续了5个多月的压制股市政策却没有任何改变,即使今天大盘两次跌穿年线,政策也仍然未见任何调整。在中国股市的周边环境已经严重恶化、市场的预期已经很难把握的大背景下,股市政策仍然我行我素,实在是潜伏着难以估量的巨大风险。
    ——次贷危机的深不见底与股市政策的深不见底很可能导致股市深不见底的调整趋势。市场运行的现实表明,市场已经处于严重的危机之中。今明两年是股权分置改革的阵痛期,股改中所累积下来的各种矛盾都将在这两年集中释放。如果说,前两年的牛市是在分享股改“红利”的话,那么在未来的两年中,就是为股改支付利息、付出代价的时期。由于股权分置改革在中国股市发展史上的地位与作用都无可替代,那么在股权分置改革的阵痛期,市场的资金供给就必须跟上,市场的外生性扩容就应当适当收缩而给内生性扩容预留空间,进而保证市场的供给与需求大体协调。但现实的情况却恰恰相反,市场资金的供给渠道已基本被切断,市场的扩容不但城门洞开而且还在日益提速。中国平安近乎疯狂的再融资方案没有受到来自官方的任何谴责和阻止,这对中国股市的负面影响就会不但深重而且还会深远,甚至会极大地改变整个市场的预期,使得市场的运行态势发生逆转。
    股份经济的本质是预期经济,在市场预期已经完全紊乱甚至已经很难再有来自于市场本身的预期的情况下,市场运行的紊乱与混乱就无可避免。在全球经济面临衰退威胁、全球股市面临熊市威胁的大背景下,中国实施从紧的货币政策和压制牛市的股市政策都极其危险。可以说,中国股市现在正面临这一轮牛市以来最为严重也最为痛苦的时刻,政府与管理层必须审时度势,尽快把股市政策从压制型调整到危机型,变消极的股市政策为积极的股市政策,当前特别要把防止股市暴跌甚至崩盘作为最核心的内容和最主要的任务。在这方面,任何的举措失当都会给股市带来致命的威胁,其负面影响都会极为深重也十分深远。如果市场的状况进一步恶化,那么政府与管理层即使想救市可能也为时已晚甚至已无能为力。

[ 本帖最后由 kingsking 于 27-12-2008 20:38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7-12-2008 23:38:37 | 只看该作者

(摘自上文)

可以说,中国股市现在正面临这一轮牛市以来最为严重也最为痛苦的时刻,政府与管理层必须审时度势,尽快把股市政策从压制型调整到危机型,变消极的股市政策为积极的股市政策,当前特别要把防止股市暴跌甚至崩盘作为最核心的内容和最主要的任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7-12-2008 23:39:48 | 只看该作者

(摘自韩的blog,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fc228c01000asr.html)

牛市格局已发生三重裂变 (2007-11-22 00:10:41)
标签:市场已发生裂变 牛市呈新的特点 走势更曲折艰难 暴利向微利转变   

    10月16日以来,中国股市在创出了6124.04点的历史新高以后,就开始了一轮较大级别的调整行情。一个多月来,上证指数最大下跌达1091.46点,幅度为17.82%。对于市场与投资者来说,最为重要的并不是指数的下跌和调整的幅度,而是市场牛市格局所发生的重大改变,这是研究和把握牛市运行趋势中必须关注也必须明确的至关重要的战略问题。
    从宏观的角度来进行分析,中国股市的牛市格局已经发生了三个方面的重大裂变。
    第一个方面的重大裂变是从封闭型牛市向开放型牛市的转变。从2005年7月21日这一轮牛市启动以来,一直到10月16日大盘创出历史新高,中国股市的牛市进程基本是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下走我行我素的发展行情。即使是在今年8月美国次级债危机呈恶性爆发并且引致全球股市暴跌之时,中国股市也仅仅是受到短暂的和轻微的影响,并且成为全球股市暴跌的中流砥柱。但在最近一个时期,这种状况正在发生改变,中国股市运行与国际股市变化的关联度正呈现出显著的加强趋势。美国股市的每一次暴跌都会在中国股市中引起相应反应,并且会通过香港的H股市场传导给A股市场。可以说,两年多来中国股市特立独行的牛市行情已经基本告一段落,未来时期的牛市运行将更多地受制于国际与国内的经济状况及其发展趋势。国际经济的变化,国际股市的走势,国际机构的评论都会对中国股市的牛市进程和发展空间产生影响。在这种情况下,研究与把握中国股市的牛市进程及其运动趋势,就不能仅仅从中国股市和中国经济的自身状况出发,而必须把目光投向更广阔的领域,并且有更全面的分析与更广泛的视野。
    第二个方面的重大裂变是从制度性牛市向政策性牛市的转变。中国股市的这一轮牛市是一个典型的制度性牛市,不但牛市的形成是由制度因素推动,而且牛市的发展也由制度创新引领。但在牛市的进程达到一定高度并且已经超出了行政部门的容忍度以后,“政策市”的复归就又成了中国股市的典型状态。由于开放式基金已经成为机构投资的绝对主体,而开放式基金从设立到扩张的全过程都由行政部门控制,行政权力可以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决定每一个基金及其管理者的命运,因此对基金操作的“窗口指导”和对不听招呼基金经理的“斩首行动”就成为两把利器,扼住了牛市进程的咽喉,使得牛市进程又重新惟政策的马首是瞻。也就是说,牛市发展的底蕴可能还是来自于市场的制度创新,但牛市运行的主导权却已经掌握在行政权力手中。在这种情况下,中国股市的这一轮牛市究竟能够走多远,市场的调整幅度究竟有多大,就已经不是由市场自身来决定,而是由行政机制来判断和决定,这就必然促使市场与投资者更多地关注政策信号而不是市场信号,市场本身就很难不发生重大的变异与变形。
    第三个方面的重大裂变是从整体牛市向局部牛市的转变。牛市的运行格局与运行态势所发生的重大变化反映在市场上,就是投资方式、投资机制与投资品种的进一步分化,并进而导致牛市熊股现象的逐步蔓延。目前,100多只股票已经低于3000点时的股价,300多只股票已经低于“5.30”前的股价,就是这种分裂与分化的集中反映。这从一个重要的侧面表明,齐涨齐跌的牛市进程已经成为过去,投资者必须对市场的运行重心与价值中枢有更深的理解、分析与把握,否则就很难避免赚了指数不赚钱的尴尬局面。
    中国股市的牛市格局所发生的三个方面的重大裂变,表明这一轮的牛市进程已经彻彻底底地进入下半场。与上半场的牛市相比,下半场的牛市会表现得更复杂也更曲折,市场的财富效应也会比上半场逊色得多。从牛市的上半场进入下半场,市场从暴利时代向微利时代的转变就可能已经开始启动,虽然这种转变也会经历一个漫长与复杂的过程。就市场目前的走势来说,虽然调整仍然在正常的范围之中,但“政策市”的复归与强化却给市场平添了最重大也最难以把握的变数与变量,并且成为中国股市牛市进程的重大隐患。无论是管理者还是投资者都应该对此有更深刻的认识,以防止市场风险的不恰当放大与释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FreeOZ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FreeOZ论坛

GMT+11, 26-10-2025 08:42 , Processed in 0.013008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