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FreeOZ用户注册
x
找到工作并且上班已经超过一个月了,一直拖拖拉拉,直到今天在微博上看到一篇留学生写的文章,感触很深。于是下定决心要将找工作的经历写出来,鼓励大家。
2002年去悉尼留学,国际商务硕士。2004年回国工作4年,先在一家国际知名的市场研究公司工作了2年,后来加班太厉害,实在吃不消,跳槽去了一家500强还做市场研究,做了1年后换了部门做了1年marketing。
2008年移民到阿村,买了一家加盟咖啡店,一开始那个兴奋啊,自己当老板,钱赚得也不错,很快就买了房子,比起大部分新来的技术移民,我们的确混得不错,也的确沾沾自喜。
2010年顺利拿了PR,就开始琢磨卖店的事情。主要原因是不想一辈子困在这个26平方米的空间。结果霉运就开始了,不停地接待貌似要买的人,不停地有人在背后无端诋毁,导致2年多一直没有卖出去。
老公从2008年到阿村的时候英语水平和零差不多,通过他自身的努力,3年的英语学习,半年的电工学习(由于英语基础差,每天做作业到凌晨2点),痛苦的找工作的6个月,在2012年6月找到电工帮工的工作。在老公读书的时候,也经常会来我们店帮忙,但是在他找到工作后,咖啡店所有的担子就落在姐一个人头上。其实主要是体力上的,就一箱可乐的搬动,其他人看来没什么,但的确超出了姐的承受范围。那段时间非常沮丧,觉得店永远也甩不掉了,姐就要在这个26平方米终老了,甚至有一天在仓库搬一箱雪糕粉不小心压倒自己,坐在地下嚎啕大哭起来。
老天永远喜欢开玩笑,就在你已经放弃希望的时候,一个朋友,一个在姐的咖啡店工作了2年多的朋友,提出要买店。妈的,你就不能早点说!
于是2012年12月顺利交接,回国度假1个月,在每天赶好几场的情况下,见到了绝大部分四年半都没见过面的朋友,还有经常和家人一起吃喝玩乐,那叫一开心啊。
不过姐从来就不是不做准备的人,在确定卖店后就报名读Tafe的marketing四级证书,很多人问,你有master,你又有marketing经验,你读这个干嘛?是的,学位姐有,2004年的;经验姐有,2008年的,但是现在已经是2013年了啦!5年里,这个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各种社交媒体对marketing的影响那是非常深远的啊!(幸好姐是social media控,没吃过猪肉总见过猪跑吧)
于是2月份在一边读书的情况下,姐踏上了找工作这个痛苦之路。一开始的目标是marketing/market research。开局非常的漂亮,才投了没几份简历,就有一家我村规模巨大的公司邀请姐去面试market analyst。那叫一兴奋啊!抱着试水的心态,在家准备了一整天。但是面试的时候被问到了很多的专业假设性问题,姐的确很多年没有再接触过了,唉。2天过后HR就打电话过来告诉姐没戏了,而且还告诉姐原因。敬佩这些专业的HR!
但是姐并没有失去信心,第一次嘛,面试个10次8次姐还能不行?!于是接下来一周又收到了一个猎头的电话,2个匿名的未接来电(都是姐的错,电话没跟身,没设语言信箱)。然后,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姐非常颓废地度过了接下来没有任何一个面试电话的2个月,对的,整整两个多月,没有一个电话。在努力发奋读书的情况下,姐经常借酒消愁啊!唉,不说了,说多了都是泪啊。(不过话说姐很爱调鸡尾酒啦!)
其中,联系在国内现在自己开猎头公司的前同事,给了一些非常宝贵的意见给姐的简历。姐也买一本关于怎么写response to selection criteria的书(澳洲政府或相关机构都要求提交这个东东,每一个选择要求都要按照STAR model写,申请一个职位大概需要写4000字)。
期间,很多朋友都劝说姐不要只找marketing的工作,因为我村不发达,职位很少(嗯,姐知道,某天手贱去搜了下,职位数量是悉尼的1/40,好几个朋友的朋友,previous marketer在阿村找不到都去悉尼了),而且marketing不是技术工作,对语言文化要求很高(嗯,姐就是不认输,姐英文很好啊,姐从小就接触西方文化啊)。
某天在seek看见一个政府机构招international marketing的role,要求海外出差。哇,政府机构轻松啊,还能出国,办公室还在火车站对面,这不是事少离家近嘛。Dream job啊!于是很认真地准备那个response,最后一共写了2周,4000多字。(这是姐写的第5或第6份了,所以也非常感谢自己之前的努力,因为practice makes perfect,老板上周跟姐说,在60多份申请里,姐的那一份是写得最好的,想想姐在写作上PK了那么多Aussie,能不不为自己鼓掌吗?)
理想总是美好的,现实总是残酷的。经过了2个月的渺无音讯,就当姐准备向现实低头开始撒网海投简历的时候,在上课的时候竟然有一个熟悉的电话显示(上课不能接电话,但是姐吸取了教训,设置了语音信箱,嗯,姐准备工作做得不错,找个小本把投过的职位都记下来,把有电话的都存在手机里,就是从来没响过而已)。下课的时候赶紧听留言,哇塞,竟然是那份dream job打电话过来叫姐面试,姐那个激动啊,手都快抖了。
由于这份工作属于service marketing,姐完全木有经验,而且姐对这个行业非常陌生。幸好姐是researcher出身,在网上做了大量的资料搜集,而且还打电话给国内一个有超过10年行业经验的姐妹咨询。主动在面试前准备了SWOT/5 P分析和建议。在网上搜到了general面试问题一共准备了几十页A4的答案。在面试前一直犹豫怕自己的分析写得不好,想着面试完再给面试官的话肯定不会扣分(怕面试官过程中看到不满意自己的分析然后直接否定)。
穿上新买的3套西装之一(嗯,西装买了3套,面试只有2个),充满信心的去了。面试官问了没几个general问题后,就开始发问假设性专业问题。这个时候姐决定将那份分析拿出来,而且姐还打印了好几份,不怕一万怕万一嘛。(话说姐在生活上绝对的不拘小节,老公经常说姐粗心大意,现在看来只是不够重视而已)看到两个面试官impressive的表情,姐心想,Bingo!期间穿插了几个自我认为非常棒的比喻,临时幽默了几把。
结束面试后,面试官也是现在的老板,说下周一或周二通知结果。但是姐还是蛮有信心的。期间,收到一个邮件,姐心想,妈的,又是拒信(嗯,拒信收得都麻木了),结果竟然是一家公司叫姐去面试。看来好事坏事都是一起来的嘛。
由于已经准备好了很多面试的答案,这次姐只是多关注这家公司的产品和网站。由于姐在这家公司的一个大客户品牌工作过(估计这个也是获得面试的原因之一),对marketing方面的问题还是非常的有信心。果然,20分钟的面试面了40分钟,3小时后通知二面。(私人公司就是效率高啊)
Marketing工作的二面都是准备marketing plan并present。好吧,两样都是姐的强项,让姐说啥呢。在准备私人公司的二面里,我又打电话给国内另一个有非常行业经验的朋友请教了N多问题。写完plan后,还叫Tafe的老师帮忙修改。(一开始我也心有忐忑,毕竟不是老师的职责范围,谁知道老师热情得令人难以置信,提了很多宝贵意见,其中最宝贵的一条是这个公司是私人公司,里面的一个的费用有可能会把雇主吓跑,建议改成费用TBC)
于是蛮有信心地参加了二面,这次所有的问题都是针对这个marketing plan的。自己写的plan肯定能解释得非常清楚,期间又卖了吓幽默,老板和经理都十分满意的样子。(好吧,姐就是忍不住要幽默一把的人,而且这个在澳洲好像还蛮受用呢,毕竟大学的招聘广告都有这一个要求呢)
几天后收到了试工通知,说试工两周,姐想我的dream job还没回呢,就主动说,哎呀,姐要上课,要不我们把试工改成三周?(3周dream job肯定有回音了吧)。当天晚上,收到了dream job通知二面的邮件。都说好事坏事肯定都一起来的,没错!
Dream job的二面是给四个国家做marketing plan,期间又去骚扰了我的那个姐们,也问了来自其他三个国家的同学的一些意见。最后,开动专业researcher模式去找市场资料做分析。(后来上班的时候看到我们机构的marketing plan对其中一个国家的市场分析跟姐做的是一模一样,嘻嘻)
根据30分钟的Presentation,姐写了30页的PPT,其中写了note,WOW factor, 幽默点之类。(姐属于那种不是特别害怕presentation的人,在TAFE上课的时候做presentation为了拿高分姐还厚着脸皮当着全班同学唱歌,而且很难听,最后拿了95分,哇咔咔)面试的时候我们组织的头病了,于是主席就过来打酱油了,全程不停点头,最后只问了我一个问题“你在家说普通话嘛?”这是要姐的前奏问题吗?搞得姐心跳加速呢!
于是又是苦逼的等待,一边上班(跟姐想得很不一样,在几乎没有预算的情况下做marketing及PR,姐不会啊,姐只会很好地花钱,把钱花在刀刃上啊)上课(由于准备面试,上班,做作业疲劳不堪,在一个满分50分的统计学作业上只拿了36分,简直是耻辱啊!班上那个连百分比都不会的澳洲美女都通过努力拿了41分啊!另一个经常一起混的秘鲁美女更拿了48分!)
经过两周的上班,姐终于把心态调整好,不就一份工作嘛,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做得最好,如果最后他们没要我,只能说明我不适合这里,而不是自己能力不行。于是在第三周的时候姐的效率进步神速啊!心态真的很重要!
期间收到电话通知3面(6进3进2进1,唉,像选秀一样)。通知说面试问家常,很短。于是我压根没有怎么准备。结果终于见到了美丽优雅的头,一共就问了我三个问题,为什么找工作,我说巴拉巴拉;哦,其实你都回答了我的第二个问题为什么申请这个工作;第三个问题,要多少钱,我说这个阶段不怎么介意啦巴拉巴拉,头说,这个数你要不要,我说,行啊!(太高兴了,多听到了2千,,汗;澳洲面试只问年薪)面试结束,头送我出门。我最后补充,我说我知道能进入最后一轮面试证明实力都是差不多的,但是我有一点另一个参选者肯定没有。头非常的好奇,马上问,是啥?答曰,我能做出最棒的咖啡啊!谁不喜欢喝咖啡啊?(事后证明他们也不是真的很欣赏姐做的咖啡,呜呜)头马上捧腹大笑。(Humor sells)
试工的最后的一天终于收到dream job的offer,马上辞职。经理表示很惊讶,因为他刚通知财务将我的合同改成永久合同。而且马上叫财务把我三周的工资发给我。非常感谢他们,其实去试工的时候真的不期望有薪水,就奔着捞经验去的。
3个多月的找工作经历终于结束了,3个面试,两个offer,姐还是蛮自豪的!总结经验,第一:读的课程很实用,学习了很多现在最流行的marketing tools,例如gamification, SEM, social media marketing,推荐和我情况类似的PR都去读一个,1600刀,6个月,很不错。找到工作后可以读external的,这样还是能读完整个证书的。而且Tafe小班教学,和老师同学们的互动都非常多,感觉比读master的时候要好。最最最关键的是考试大部分是开卷啦!哇咔咔!第二:充分的准备,行业知识的准备,面试基本问题的准备,找工作记录准备,总之一句话,不打没有准备的仗。第三:自信和幽默!
期间获得非常多的朋友的在专业上的支持,虽然你们可能不会看到我的文章,但是我真的从心底向你们说谢谢!Helen, Mandy, Glen, Margaret, Phoebe,小萌, Lucy,没有你们的帮助我是不能完成找工作的目标的。还有无数的朋友在精神上对我的鼓励,电话里的,微博微信FACEBOOK上的,You guys just don't know how much this means to me!还有我的家人,在我哭诉了一个多小时后给我发来的短信,让我知道即使全世界都说我不行,你们也会支持我!最最最后还有我的老公,一直对我说,我相信你,你慢慢找,找到你想做的工作为止,还逗我说到时候肯定抢着要你(好吧,被你说中了)!
最后说一下在这个论坛发的原因,一直在看来自中国的marketer在墨尔本找工作的帖子,好几次在深夜时分都看哭了。只有澳村的中国marketer才知道marketing工作有多难找。我们跟这个澳洲本土以及来自世界各地的优秀人士PK,我们没有语言优势,我们没有所谓专业的“技术”,我们没有本土经验,我们没有本土人脉,但是我相信我们中国人有的是坚强的内心,刻苦的精神!Let’s believe in ourselves and go out to shine the world!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