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FreeOZ用户注册
查看: 3895|回复: 1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其他] 今天才发现的,地球最贵的股票...............一股12万美圆。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14-11-2010 20:44:0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FreeOZ用户注册

x
今天突然想,既然巴菲特这么会投资,那为啥不买点巴菲特他自己公司的股票?

于是一查,发现成交量好小,上个礼拜五才成交445股。还以为是个山寨公司。扫了眼价钱,还以为是445股的总成交价钱,心想那单价也不便宜啊,和苹果一个档次。可再定睛一看,我曰。。。12万美圆一股。上下一个点就1200美圆了。

尽管我知道我火星了。。。不过还是很surprise。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本帖最后由 趴在墙头等红杏 于 14-11-2010 21:09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50 收起 理由
背包沉 + 50 你太有才了!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16-11-2010 11:37:58 | 只看该作者
以前还达到过15W美金呢..

berskhire hathaway从不拆股,

从不分红

[ 本帖最后由 kingsking 于 16-11-2010 09:35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16-11-2010 11:39:24 | 只看该作者
berskhire (某些时候,某些情况下)还不如中石油..

03年到07年,中石油涨了7倍..

berkshire没涨到一倍..

真正懂投资的人不应该买巴菲特的股票..

巴菲特的公司太大了...成长性差..

已经是一条肥鱼了,未来还能涨到哪去呢??时候,

[ 本帖最后由 kingsking 于 16-11-2010 09:34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16-11-2010 18:40:33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3 kingsking 的帖子

哈哈,片面地看,的确是啊。如果中石油涨的时候抓中石油,苹果涨的时候抓苹果,并且跌之前都跑掉,次次都这么准,那就超越巴菲特了。

可是基本上没几个人不贪的。哎,所以基本上是涨7倍时,还想再涨成8倍,10倍。。。结果就又亏进去了。呵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17-11-2010 12:37:04 | 只看该作者
但是巴菲特确实在中石油上赚了7倍,..

超过巴菲特永远不可能...

但适当的学习他还是可能的..

学巴菲特第一条就是不盲从他,



买berkshire不是学巴菲特,是抄巴菲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17-11-2010 14:16:37 | 只看该作者
老巴不玩虚的,从不搞那无聊的分股游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17-11-2010 15:34:23 | 只看该作者
希望有人能送我一股! 1股就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18-11-2010 10:21:30 | 只看该作者
以我强大的经济实力,买个0.231股绝对没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18-11-2010 11:01:58 | 只看该作者
12W 一股... 我还没看过那么贵的 , 张见识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18-11-2010 13:25:25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趴在墙头等红杏 于 2010-11-14 17:44 发表
今天突然想,既然巴菲特这么会投资,那为啥不买点巴菲特他自己公司的股票?

于是一查,发现成交量好小,上个礼拜五才成交445股。还以为是个山寨公司。扫了眼价钱,还以为是445股的总成交价钱,心想那单价也不便宜 ...



可以买brkb,只有brka的价值的20分之一吧
但投票权好像是只有1/200..

大家可以自己查一下相关的资料..

巴菲特就是为了防止有人用他的名义骗人,给大家一个买入的机会,但是不能投票..

因为巴菲特不鼓励他的股票过度交易,他认为,如果你不想持有股票10年,就不要持有10分钟,就是不鼓励股票频繁的交易,他认为这样对股票持有者是不利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18-11-2010 13:29:48 | 只看该作者
巴菲特致股东的信(四)(2010-01-30 11:17:33)
标签: 基金b股零息债券巴菲特华尔街股票 分类: 投资  
普通股的替代品
    所有这些投资原理都在巴菲特栩栩如生的文章中获得了生命,这些文章关注投资机会,而不是普通股,如垃圾债券、零息债券和优先股。在挑战华尔街与学术界时,巴菲特再次利用格雷厄姆的观念抵制发展来为垃圾债券辩护的“匕首论点”。匕首论点使用了对汽车司机在面对安装在方向盘上的匕首时所具有的过度顾虑为隐喻,过分强调了资本结构中的巨大债务对管理层施加的惩罚影响。


    巴菲特针对20世纪90年代初一大批股份公司在沉重的债务负担下倒闭驳斥了学术研究,这些研究表明垃圾债券的高利率过度补偿了它们的高违约率。他认为这种失误是任何一年级的统计学生都看得出的错误假设:研究期间普遍的历史条件将来也完全一样。但是它们不会一样。进一步阐明垃圾债券蠢行的是这本书中由查理·芒格撰写的一篇文章,这篇文章讨论了迈克尔·米尔肯(Michael Milken)的金融手段。


    华尔街往往会拥抱以收入产生力,而不是财务感为基础的观念,这种倾向常常把好观念堕落成坏观念。例如,在零息债券的历史上,巴菲特说它们可以使购买者锁定等于息票率的复合回报率,而这是定期支付利息的普通债券不会提供的。因此,使用零息债券一段时间,能使借款者借到更多的钱,而不需要有额外的自由现金流支付利息费用。但是,当零息债券开始由越来越弱的信用发行,而他们的自由现金流不能支撑不断增加的债务时,问题就来了。巴菲特悲叹:“就像在华尔街市场发生的那样,聪明人在开头做的事,傻瓜在结束时做。”


    关于优先股的文章说明了投资艺术的最佳状态,它强调企业的经济特性、管理层的质量,以及总是必要但不总是正确的困难判断。一篇讨论非传统投资的文章考虑在分配超额现金时,在石油、白银,甚至零息债券这样的载体上应用套利。



普通股
    巴菲特回忆说,1988年伯克希尔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的那一天,他告诉伯克希尔股票的特定经纪商吉米·梅圭尔(Jimmy Maguite):“如果这只股票的下一次交易是从现在起的两年之后,那么我会认为你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尽管巴菲特开玩笑说梅圭尔“看起来对此并不热情”,但他强调在买人任何股票时他的思维定式是“如果我们在交易所闭市时不高兴拥有那个企业的一部分,那么我们在交易所开市时也不会高兴拥有——伯克希尔和巴菲特是持久的投资者;伯克希尔的资本结构和分红政策证明了它。


    不像许多CEO——他们渴望自己公司的股票在市场中以可能的最高价交易,巴菲特宁愿伯克希尔的股票按其内在价值或围绕其内在价值交易——既不太高也不太低。这种关联意味着,在一个时期的企业成效将使那个时期拥有这家公司的人得益。保持这种关联,需要有这样一群股东,他们集体有长期的、面向企业的投资哲学,而不是短期的、面向市场的策略。


    巴菲特注意到了菲尔·费雪(Phil Fisher)的建议,也就是公司就像餐馆,提供着吸引特定口味顾客的菜单。伯克希尔的长期菜单强调交易活动成本可以损害长期成效。实际上,巴菲特估计,活跃股的交易成本——经纪人佣金和做市商价差—常常会达到盈利的10%或更多。对于长期成功投资来说,避免或尽可能减少这种成本是必要的,而伯克希尔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有助于遏制这种成本。


    股份公司的分红政策是一个重大的资产分配问题,这总是属于给股东的利息,但却很少向他们解释。巴菲特的文章澄清了这个主题,强调“资产分配对于公司和管理层来说至关重要”。在1998年初,伯克希尔的普通股在市场上的价格超过每股50000美元,而公司的账面价值、盈利以及内在价值已经稳定地超出了平均年增长率。然而,公司在30多年中从未实施过一次拆股,也没有分配过一次红利。


    除了反映出长期菜单以及使交易成本最小化之外,伯克希尔的分红政策还反映出巴菲特确信,一家公司的红利分配与红利保留政策应当以一个检验为基础:每一块美元的收益应当留存,如果这种留存会增加至少相似数量的市场价值;否则它就该派发。收益留存只有在“留存资本产生的增量收益相当于或大于那些通常可以分配给投资者的收益”时,才证明是有道理的。


    就像巴菲特的许多简单规则,这是通常被股份公司管理层忽视的规则,当然除非他们是为自己的子公司制定分红政策。收益常常因非所有者因素得到留存,如扩张股份公司帝国,或者为管理层提供营运上的便利。


    在伯克希尔,事情是那么与众不同。巴菲特在专题讨论会上说,在他的检验之下,伯克希尔“或许派发超过100%的收益”。查理·芒格插嘴说“你太对了。”然而,那没有必要,在巴菲特当伯克希尔的管家期间,资本的超额回报机会已经得到了发现和利用。


    回购价格过低的股票对于资产分配来说可以是一种提高价值的方法,尽管这些并不总像看上去的那样。在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初,股票回购不常见,而巴菲特称赞那些经理们,他们认识到购买价格是1美元而价值是2美元的股票很少比使用公司资金的其他方法差。就像经常发生的那样,模仿者挤了进来,因此你现在时常看到许多公司付2美元去购买值1美元的股票。这些破坏价值的股票回购常常是为了抬高下沉的股价,或者补偿因在这种低价格上执行股票期权而同时发行的股票。


    拆股是另一个在美国股份公司中常见的行为,巴菲特指出它危害了所有者的利益。拆股有三个结果:它们通过促进股票周转率,增加了交易成本;它们吸引了持短期的、面向市场观点的股东,它们过度关注股票市场价格;以及作为这两种效应的结果,它们导致价格与企业内在价值的实质性分离。没有补偿的利益,拆分伯克希尔的股票就太蠢了。不仅因为这样,巴菲特补充说,它会威胁到颠倒30多年的艰苦工作,这些工作已经给伯克希尔吸引来了一个股东群,他们很可能是比其他任何大上市公司更加专注的长线投资者。


    伯克希尔的高股价及其分红政策产生了两个重要结果。首先,过高的股票价格削弱了伯克希尔的股东将他们的股票权益赠与家人或朋友的能力,尽管巴菲特已经提供了几个明智的策略处理这个问题,如向受赠者便宜出售。其次,华尔街的工程师试图创造一种证券,这种证券旨在模仿伯克希尔的业绩,而且会出售给那些对伯克希尔、它的业务以及它的投资哲学缺乏了解的人。


    为了回应这些结果,巴菲特与伯克希尔做了件有独创性的事。在1996年中,伯克希尔通过创造新一类股票,称作B股,并出售给公众,实施了资本结构调整。B股有现存A)R1/30的权益;只是其投票权只有A股的1/200,而且B股不能参与伯克希尔的慈善捐赠计划。相应地,B股应当(也确实)在A股市场价格的1/30附近处交易。


    A股可以转换成B股,这给了伯克希尔的股东一种自我进行的机制实施拆股,便利赠与等等。更加重要的是,伯克希尔的资本结构调整会停止伯克希尔克隆的市场,这个市场违背了巴菲特信奉的所有基本原则。这些克隆——根据对信托单位的需求买卖伯克希尔股票的投资信托——本会在股东身上增加成本。如果被那些不理解伯克希尔的业务或哲学的人持有,他们会导致伯克希尔股价的高峰,这导致了价格与价值之间的大幅背离。


    B股被设计来只吸引分享巴菲特的专注投资者哲学的投资者。例如,与发行B股有关,巴菲特和芒格强调伯克希尔的股票当时在市场上定价不低。他们说,他们既不会按市价购买A股,也不会按发行价购买B股。这个信息很简单:不要买这些证券,除非你准备好长期持有。为B股只吸引长线投资者的努力看起来奏效了:发行后,这只股票的成交量比纽约证券交易所股票的平均值低得多。


    有些人对巴菲特和芒格劝告式的声明表示惊奇,因为大多数经理告诉市场,他们公司新发行的股票的发行价很合理。然而,你不应当为巴菲特和芒格的披露感到惊奇。以低于价值的价格出售其股票的公司是在从现有的股东那里偷窃。相当可信,巴菲特认为那是犯罪。兼并与收购伯克希尔的收购政策是一种双管齐下的方法:购买有杰出经济特性,并由巴菲特和芒格喜欢、信任而且敬佩的经理们运作的企业的部分或全部。与通常的做法不同,巴菲特认为在购买整个企业时,极少有原因支付溢价。
    这种少见的案例涉及有特权特性的企业——那些能提高价格,而不损害销量和市场份额,而且只要求增量资本投资提高这两者的企业。第二类少见的案例是存在非凡经理的时候,这些经理有识别运行不佳的企业的难得本领,并运用非凡的天资开启隐藏着的价值。


    这两类企业极为有限,因此当然无法解释每年发生的成百上千起高溢价收购。巴菲特将这些不寻常类别之外的高溢价收购,归咎为打算收购的经理们的三种动机:收购的兴奋、规模扩大的兴奋,以及对企业合并后的协力优势的过分乐观。


    在支付收购时,伯克希尔仅在它得到的企业价值比付出的多时,才发行股票。这对伯克希尔来说,已经越来越难。这种情况是因为,伯克希尔已经聚集起等于卢浮宫(Louvre)(艺术品收藏的企业),增加一幅波提切利(Botticelli)的画来提高现存收藏的价值很困难,如果你不得不放弃部分伦勃朗(Rembrandt)的收藏去获得增值就更困难。


    遵循这条规则对于其他公司的经理们来说也很困难,但困难没有那么多,这是因为他们拥有出色的企业收藏。相反,巴菲特注意到,股票收购中的卖家根据买家股票的市场价格,而不是其内在价值衡量购买价格。如果买家的股票按其(比方说)内在价值的一半进行交易,那么采用这种度量的买家就给出了它获得的企业价值的两倍那样多。其经理——通常以协力优势和规模的理由使他或她的行为合理化,正在把兴奋和过度的乐观主义提高到股东的利益之上。


    而且,用股票进行收购经常(几乎总是)被说成是“买家购买卖家”或者“买家收购卖家”。巴菲特认为“买家出售部分自己收购卖家”会带来更清晰的思考。毕竟,这就是发生的事情;而且它使一个人能够评估买家正在放弃什么去进行收购。


    把股票作为现金的另一种滥用是绿票讹诈( Greenmail),也就是按溢价从不需要的求购者那里回购股票,抵挡他的收购建议。尽管股票回购对所有的股东来说可以是一种增值,但巴菲特谴责这种行为是股份公司打劫的另一种形式。


    查理·芒格在本书中的第二篇文章中解释说,几乎同样应受到斥责的20世纪80年代的一连串杠杆收购(Leveraged Buy-Out, LBO)。查理告诉我们,宽容的法律使LBO利润巨大,但LBO削弱了股份公司,为支付巨额债务给现金产生加上了沉重的滋价,并增加了收购的平均成本。


    没有额外的高平均成本负担,增值收购就难以发现。巴菲特说,实际上大多数收购是贬值的。发现最佳的增值交易,要求专心于机会成本,这主要用对照通过股票市场购买杰出企业的一小部分来衡量。对于被协力优势和规模迷住的经理来说,这种专注格格不人,但它却是伯克希尔双管齐下投资法的必不可少的部分。


    伯点希尔在收购时有其他优势:支付高质量的股票,以及在成交时提供高度的管理自治——两者在收购公司时很少见,巴菲特如是说。巴菲特还把钱放在他的代言人那里,提醒潜在的卖家,伯克希尔已经从家族或者其他有限股东的群体中获得了它的许多企业,并邀请他们与每一位先前的卖家核对,看看伯克希尔是否言出必行。



会计与估价
    关于理解并使用财务信息,巴菲特的文章提供了一种有趣且启发人的指南。在剖析通用会计准则(GAAP)的重要方面时,巴菲特说明了它们在理解和评估任何企业或投资时的重要性和局限性。巴菲特去除了几个关键话题的神秘色彩,这些话题突出了会计盈利与经济盈利之间,会计商誉与经济商誉之间,以及会计账面价值与内在价值之间的重要差别。对于任何投资者或者经理的评估工具箱来说,这些是必不可少的工具。


    理解会计方法的最基本点是,它是一种形式。作为一种形式,它可以受到操纵。巴菲特用本·格雷厄姆在20世纪30年代撰写的一篇讽刺文学作品来说明这种操纵可以多么严重。格雷厄姆介绍的先进簿记方法,使他的幻影美国钢铁公司报告“显著提高的”收益,而不必有现金支出,或者经营环境或者销售的变化。除了讥讽精神,格雷厄姆解释的会计诡计不会与经常在美国股份公司中出现的有很大不同。


    巴菲特强调,有用的财务报表必须能让使用者回答关于该企业的三个基本问题:公司大约值多少钱,满足其未来义务的能力,以及它的经理们在运作这家企业时工作做得有多好。巴菲特悲叹,GAAP惯例使这些鉴定困难重重,而且几乎任何会计制度都被紧紧追赶给企业的复杂性提供完全准确的答案。认识到发明一种超越GAAP的会计制度非常困难,巴菲特清楚地阐明了一套概念,这些概念朝着使财务信息对投资者和经理们有用走出了一段更长的路。


    考虑巴菲特所称的“透明盈利”概念。GAAP投资会计方法要求对控股的股权使用合并法,这意味着在母公司的财务报告上报告被投资公司财务报告中的所有项目。对于20%一50%的股权投资,GAAP要求报告投资者在被投资公司财务报表收益中的相应比例的收益;对少于20%的投资,GAAP规定只有投资者实际收到的红利才能得到记录,而不是被投资公司收益的任何一部分。这些会计规则遮掩了伯克希尔经济表现中的一项重要因素:其被投资公司的未分配收益是伯克希尔价值的一项巨大组成部分,但若使用GAAP就不会在财务报表中得到报告。


    认识到了并非股权投资的规模决定了其价值,但未分配收益如何得到配置呢?巴菲特开发出了透明盈利的概念,衡量伯克希尔的经济绩效。透明盈利在伯克希尔的净收益上增加了被投资公司的未分配收益,并减去了增加的税金。对于许多公司来说,透明盈利与GAAP盈利没有什么不同。但是它们对于伯克希尔来说,而且很可能对于许多个体投资者来说,却大不相同。相应地,个人投资者可以对他们自己的投资组合采用相似的方法,并努力设计出一种可以在长线带来尽可能高的透明盈利的投资组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3-12-2010 14:33:33 | 只看该作者
这种股不是给一般人的买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1-1-2011 18:36:42 | 只看该作者
这种股票都是给私募基金买的,如果大市上扬,而您手中的股票就是不涨,那么应分析原因:是时机未到还是本身缺乏上涨的动力,抑或是逆势庄的恶作剧,股性是否活跃,是选股的重要标准之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FreeOZ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FreeOZ论坛

GMT+11, 13-11-2025 14:59 , Processed in 0.019413 second(s), 30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