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FreeOZ用户注册
查看: 1539|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证券外汇] 觐见巴菲特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9-7-2008 16:28:2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FreeOZ用户注册

x
觐见巴菲特


值班编辑:卫星


Blogbuffett转载


转载自:华尔街日报中文版


“来来往往”专栏透过一个中国人的眼睛看美国商界文化,诠解圈内人一举一动背后的含义。专栏作者袁莉2004年进入《华尔街日报》,曾关注于美国电信业的报道。她于2002年赴美,先后就读于哥伦比亚大学和乔治·华盛顿大学并分别获得新闻和国际关系硕士学位。此前,她曾任新华社国际新闻编辑和驻泰国、阿富汗记者。


那个感觉是从明尼阿波利斯机场开始的。我周五从纽约飞到那里转机到奥马哈。登机前,机场工作人员开始叫最后一刻拿到座位的侯坐乘客名字,每位被叫的人都是一副欣喜若狂的模样,一位年轻人夸张的表情和动作足以让人以为他中了彩票。


满飞机的人基本上都是到奥马哈参加沃伦-巴菲特的公司伯克希尔-哈撒韦(Berkshire Hathaway)股东年会的,包括一位坐在头等舱、穿着笔挺深蓝色西装的小男孩。或者更准确地说,他们是去觐见“股神”巴菲特和他的长期搭档查理?芒格(Charlie Munger)。还可以引用巴菲特自己的话说,他们是受邀参加一场资本家大型音乐会。


晚上7点多下了飞机,不能不感觉到巴菲特在这个城市的影响。机场书店里有很多关于巴菲特的书。租车公司的助理对一对探亲的夫妇说,他们是一天来她接待的唯一不是来参加股东大会的顾客。她还说,很多人在芝加哥的航班都被取消了,是开了10个小时车来的。


伯克希尔的股东们究竟是些什么样的人?他们为什么年复一年来到这个美国中西部的小镇,听两个七、八十岁的老头讲已经重复了无数遍而且听起来似乎很简单的投资和作人原则?我能不能找到中国投资者?他们和美国人佩服巴菲特的原因是相同还是不同?


上周六,我就坐在奥马哈体育场里和来自世界各地的三万一千名伯克希尔股东听巴菲特和芒格讲他们的投资原则和作人哲学。我在国内没有参加过股东大会,不知道是什么样子。去年我到芝加哥报道过摩托罗拉股东大会,当时公司业绩大幅下滑,一位大股东正在和董事会打架,会场上股东和管理层针锋相对,气氛非常紧张。


而伯克希尔股东大会可能是世界上最好玩、气氛也最轻松的股东大会之一。大会是以题为“查理选总统”的漫画片开始的。说的是巴菲特和比尔.盖茨说服芒格去竞选总统,因为美国需要一个知道怎样挣钱而不是花钱的领导人。巴菲特将身兼商业部长、财政部长和美联储主席数职,而盖茨将担任科技部长。


更重要的是,与会的人对巴菲特和芒格有太多尊敬,很少有人用责问的口气(只有一个印地安部落提问伯克希尔控制的一家公司水坝造成的污染问题),甚至很少有人问公司为什么做这个或不做那个。除了这些,问什么的都有。外国人(你想象不到有多少德国人和印度人提问)会问伯克希尔什么时候去他们国家投资买公司,小孩子问该读什么书,还有问内向的人怎样在事业上成功。


巴菲特和芒格用了差不多五个小时,回答了很多问题,但每次都是一样的思路清晰、诚实而幽默:


-如果你遵循本杰明?格莱姆(注:巴菲特的导师)的教导,你不会有坏的投资结果。


-查理和我一点都不知道下周、下个月和明年的市场走向。


-如果你可以选择的话,为你景仰的公司和个人工作。


-如果你对什么东西有兴趣,你很可能会比较擅长。


-你应该每天读报纸,尽可能多地了解周围的世界。


-我不会在那个价位(7亿美元)买任何棒球队。


令我高兴的是(我相信也令有些人失望的是),几个小时的问答没有太多沉重的金融术语。


但我也想到了另一个问题:连我这个对巴菲特不那么了解的人(读过几本书,看过一个纪录片,在去奥马哈的飞机上读了2007年年报)都能感觉到他和芒格在不断重复自己(虽然是有意思的重复),对他们已经了解很多的股东们还想跑到这里来学什么新东西?


从加州来的Robert Harte和妻子Jeanne Harte是第三次来参加大会了。Robert说,巴菲特和芒格是喜欢重复自己,但学习就在于不断重复,而且他们两人都很擅长用简单的语言解释复杂的话题。这个复杂的世界需要清晰的启示。


从南加州来的Sasha Meshkov说,她是做金融咨询工作的,她发现巴菲特诚实得不可思议,在这一行是很难得的。在纽约金融界工作的中国人毛学军是第一次参加伯克希尔股东大会,但他已经打算明年再去。他说:“就象基督徒不会一辈子只去一次教堂一样,价值投资者也不会一辈子只去一次最著名的价值投资者的聚会。”


从亚利桑那州来的Brian Henderson也说:“这就象去教堂,即便你差不多能猜到他要说什么,我还是需要听他说,因为那些原则很难遵守。”他还说,如果你象巴菲特一样遵守价值投资原则,你在投资世界里会是极少数。每年开年会的这一天是一年中唯一的机会,能让他感到周围人和他做的是一样的事情。


我本来以为会很难找到从中国来的投资者采访,没想到有一个20人的中国总裁访问团在场,会后我也得以问他们几个关于巴菲特的问题。我发现,中美投资者敬仰巴菲特的原因其实是非常相似的。


上海熙可控股总裁朱演铭说,他出差时经常听一本巴菲特投资原则的录音书,因为它能让他远离市场上的噪音,保持头脑清醒,遵守价值投资原则。中证万融的赵炳贤说他研究巴菲特已经有十几年了,那本致股东信的书也看了有十几遍了。他最佩服巴菲特的是,他能把一个非常简单的投资方法坚持50年,重复50年。他认为虽然中国的市场环境和美国很不一样,但在中国象巴菲特一样做长期投资可能机会更多,因为没有人在长线上竞争。广东今日投资董事长何伯权最佩服巴菲特的人生理念──不把赚钱看作人生最高理想。


我最后在记者招待会上问“股神”本人这个问题:为什么三万一千人会从世界各地赶来听他和芒格重复简单而一致的启示?


和往常一样,“股神”用他早已公布于世的原则(也就是重复)回答了这个问题。他引用的是伯克希尔所有人商业原则15条里的第一条:他和芒格从来都把股东看作把钱交给他们代管的生意伙伴。股东们来这里是因为“他们想感觉与查理和我是一个团队。”


我敢打赌很多股东都愿意有那种感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楼主| 发表于 29-7-2008 16:29:18 | 只看该作者

关于投资的认识

关于投资的认识


值班编辑:卫星


Blogbuffett转载


转载自:基于Value的证券投资


回想起来,开始买股票到现在已经过去了十几个年头了.记得比较系统读的第一本书是唐庆华撰写的《如何投资》(唐目前是汇添富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国际顾问),读后我初步了解了四位投资界的大师---巴非特、彼特林奇、所罗斯、罗杰斯。
  不过,因为局限于自己的知识结构、投资经历和市场氛围,虽然我喜欢巴非特,但真正运用巴非特的方法来投资,还是近几年的事。此外,林奇对成长股的认识,所罗斯的市场波动的理论以及罗杰斯对板块大趋势的把握,也对我的投资方法有所影响。可以说,目前我在投资上,是基于以上几位大师思想和方法的认识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同时,这种认识,又在投资的实践中不断思考和成熟中。简单整理一下自己的思路,既希望见教于方家,也希望给一些朋友些启发:
  
  一、建立稳定的投资方法:
  没有一个成型的投资方法,要在市场上取得长期成功是很难的。巴非特每年在年报里说的几乎是同样的话。投资哲学是属于自己的,并且经过检验是成功的投资方法。我不太相信没有理念的投资者会有长时间的赢利记录。也不太支持不断改变投资方法或者去独创所谓神奇的投资方法。其实,我们很幸运,能站在很多大师的肩膀上投资:
  1、寻找具有强大竞争优势的公司。竞争优势可以保护一小部分公司在很多年中超越行业平均利润率。这样的公司是很好的长期投资对象。分析一家公司的竞争优势,主要方法是:评估公司历史上的盈利能力,可以关注自由现金流、净利润、净资产收益率、和资产收益率。为什么这家公司能阻挡竞争者?比如产品差别化、驱动成品下降,用高转换成本锁定消费者,或者用高的进入门槛把竞争对手阻挡在外面。
  2、拥有安全边际。发现好公司和发现好股票并不一样。在不合适的价格上买入好公司,投资收益率也可能令人失望。因此,在决定股票买价时,应该包含一个安全边际。对于一家前景不确定的公司预留的安全边际,要大于盈利可以预期、前景可靠的公司预留的安全边际。但是,坚持估值原则有时侯很困难,因为,我们会担心如果今天不买,可能错失良机。特别是在牛市期间,人们很难坚守估值理念。但是,对于一个投资者来说,估值却是投资中最重要的部分。因为仔细认真的估值从长期来说肯定战胜没有认真估值的投资行为。
  第一:比较股票价格的所处的位置:有市销率、市盈率、市净率等指标。但不能依靠单一指标。如果公司所处的是周期性行业,市销率可以告诉它的价格在历史上处的位置。市净率对金融性公司和有巨额有形资产的公司是最有用的,但是,它对服务公司用处不大。低市盈率不都是好的,一家高增长、低风险和较低再投资需求的公司理应有高于一家周期性或需要占用大量资本的公司。收益率和现金收益率一般应在当期债券利息率之上。
  第二:也是更重要的是,搞清楚一只股票到底值多少钱。前辈大师告诉我们:股票的价值等于它未来现金流的折现值。这其中有三个概念:现金流、现值和折现率。这个观点对正确进行股票估值是至关重要的。折现率等于货币的时间价值加上风险溢价。而风险溢价取决于公司规模、财务状况、周期性和竞争地位。估算内在价值的步骤:估算下一年的现金流、预测一个增长率、估算一个折现率,估算长期增长率,最后加上永续年金价值的折现现金流。

  3、长期持有。如果你无法确信不断更换投资组合能取得超越长期持有的业绩,那么,长期持有精心挑选出来的股票仍然是需要提倡的。

  4、适时卖出。要持续不断关注所投资的公司。当考虑要卖出股票是,1要思考是否评估时是否遗漏某些事情,当买入股票的理由不存在的话,必须中止损失。2是公司的基本面是否开始恶化。3是股价是否高出内在价值太多。4是发现更好的投资目标。

  二、避免错误
  除非我们能回避掉投资中的大部分错误,否则我们的投资难以成功:

  1、投资组合的风险控制。一方面要弥补大的损失是相当困难的。另一方面,我们不可能在一家小公司起步之初,就洞察它的未来。所以,应该避免把大部分资金投资于虚幻的目标。
  2、轻信市场走势。市场走势往往反映的短期市场情绪,处于多变状态。
  3、主观:以个人偏爱代替理性分析。
  4、不能忍受波动。
  5、试图选择时机:市场时机的选择是一个投资神话。有不少普通投资者孜孜不倦研究市场,试图找到一种持续赢利的计量模型。但目前为止,至少我们还无法证明存在着这样的交易系统。
  6、忽视股票价值。这又回到了我们第一部分的内容了。

  三、认识市场先生,利用市场波动带来的机会
  这个市场参与者构成是极为复杂的,每一类参与者都对股市有自己的看法,自己的操作方式。股票价格的最终走向和大的趋势是由其经济实力决定的,但是,在很多时间里,股票价格是在偏离价值的某一价格中波动着的,这是因为股票价格屈从了渴望、害怕和贪婪。市场波动就是因为建立在信息不完全基础上的从众心理和人性弱点导致了市场丧失了稳定的基础。格雷厄姆为此创造了一个“市场先生”的形象,很形象的说明了市场波动的现象。在投资中,充分认识市场先生的这一特性,是非常有用的,也是极为重要的。市场波动我们无法控制,但却应该认识波动的特性来加以利用。在这几年的投资实践中,我也找到一些方法来监控股市波动的宽度和幅度。其原理一是市场具有对消息反映过度的倾向:在乐观氛围下,对好消息的过度反映和悲观氛围下对坏消息的过度反映,这种过度反映可能导致好的买卖机会。二是市场的确存在着周期性波动的规律。市场行为具有趋势性的力量,这种趋势性的力量具有传导作用和传染性。在投资中,不但要坚持己见,而且要善于和勇于利用市场机会。如果在这方面能够做得比较好的话,可以避免自己的投资组合出现剧烈的市场波动。

  这个问题并不是复杂化投资方法,相反,对这一问题的认识,是我投资哲学形成的基础,也算是对第一大点的补充吧。

  另外,关于市场时机选择问题,我知道分歧较大。也许存在可预测的市场转折点,但我理解的市场时机问题是基于价格趋势的。而不是普通意义上的时间点。在价格趋势上,我感觉到一定的可跟随和可判断,而在时间点上,它超越了我的理解和我所能得到的数据支持。所以,不被我的系统所接受。

四、关于公司分析做一补充:
  以上三点构成了投资理念的框架。但在具体的投资实践里,还必须做大量的分析来支持投资行为。其中,公司分析是投资的基础。如果有条件的话,可以利用专业研究机构和研究员来做这件事,当然,作为普通的投资者,也有必要熟悉公司分析的一些基本要点。通过财务报表分析和实地调研,分析以下几个方面:

  1、成长性:仔细调查公司成长性的来源,评估成长质量是相当重要的。一般来说,成长性来源于销售更多的产品或服务,提高产品价格,销售新产品或服务,并购。其中,销售的持续增长的公司应该引起更多的关注。
  2、收益性:高净资产收益率和充足自由现金流量的公司值得投资。
  3、评估财务状况是否健康。主要分析负债、资产流动性、存货等指标。
  4、公司管理:主要分析公司治理结构、管理层能力和性格、绩效奖励等方面,特别注意是否存在危险信号.
  5、需要警惕的几种情景:现金流不断衰退、连续的非经常性费用、连续的收购、CFO和审计人员的离职、应收帐款快速增长等。

五、怎样发现值得投资的公司
  (一)过滤:随着公司数目的增多,为避免把时间浪费在不必要的目标上,提高投资成功的概率。我的做法是:1、剔除掉亏损的公司,这里面即使有黑马,但很难发现。2、净资产收益率保持在10%以上。对于使用大量财务杠杆的,必须要求有15%以上的净资产收益率。3、公司的经营显示出稳定的增长,大起大落增长或经营逐年滑坡的公司,要么公司经营有问题,要么行业波动太大。4、能产生正的自由现金流,对于负的自由现金流的公司要看其投资项目是否有利可图。
  (二)特别注意以下行业和公司:看好能分享经济成长成果而又有一定壁垒的行业里的公司和那些虽然在竞争性行业但通过充分竞争后胜出或可能胜出的公司。前者不会让你的投资血本无归而后者里往往能找到一些大的投资机会。
  (三)我未来最为看好的几类中国公司:
  1、银行:银行业就是属于那种既能分享经济成长成果而又有一定壁垒的行业里的公司。投资银行股的关键是出价合理和耐心。
  2、消费品:对于一个发展中的大国来说,最值得看好的就是为国民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提供产品的公司。消费品行业在国内我觉得正处于成长期。具有强大的品牌和至少拥有行业前三名的市场份额的公司值得长期关注。
  3、服务业:服务业一直增长强劲,但好的公司很少,主要是这个行业的进入门槛低,竞争激烈,比如零售。但具有资源垄断特征的机场、港口、公路、媒体、酒店、旅游公司和公用事业公司,在合适价格下,具有投资机会。
  4、医药行业中的成功企业。稳定的需求使得这行业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但是,具有较大的风险。
  5、信息技术和电讯公司:这行业充满着概念性和想象力,未来难以预期,但也值得对一些公司进行跟踪。
  6、拥有核心技术的制造商。机床业面临着产业升级的大趋势。另外,军工行业的个别公司值得注意。新能源,新材料公司也是可以关注的.
  7、资源:对供求关系的周期性分析是投资此类公司的关键但个人觉得投资的风险和难度都是比较大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9-7-2008 16:30:01 | 只看该作者
都是一些关于投资方面的内容.

大家看了不一定每个人都能用上.
就算看新闻了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FreeOZ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FreeOZ论坛

GMT+11, 21-11-2025 22:20 , Processed in 0.026966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