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人报》报道称,前工党政府为了改善贸易状况及减少企业经营成本而在去年与中国推出澳元人民币直兑,但目前两种货币相互的交易量已跌至一年多来的最低谷之一。汇丰银行(HSBC)的数据显示,去年4月签订完整货币兑换协议以来,澳元人民币直兑的交易额几乎锐减了一半,今年6月达18.7亿美元,远低于去年8月的峰值32.9亿美元。最低谷出现在2月,仅有16亿美元,当时刚好碰上中国农历新年,有长达10天的法定假期。
直兑交易价值的锐减被认为是澳企不愿意用人民币做生意和结账造成的,尽管两国间的贸易往来水平愈发高涨。汇丰银行在一项全球调研中发现,对于人民币未来几年会在全球金融体系中扮演更重要角色这一趋势,澳企的准备不充分。中国政府已制定目标,希望人民币成为全球交易量最活跃的国际性货币之一。
调研结果显示,过半数受访企业预计明年与中国的贸易会增多,但愿意使用人民币的很少。只有9%的澳企目前使用人民币交易,远低于全球均值22%,但有约1/4声称明年会尝试。汇丰银行澳洲分行的商业银行部门主管霍根(James Hogan)指出,协议签订后,澳元人民币交易量最初有所上涨,随后趋于稳定。澳元是美元及日元之后第三个能与人民币直兑的货币。
霍根说:“目前有更多生意是用人民币来交易和结算,因此交易量比以前要高。但相对其它国家和地区而言,澳洲市场的接受速度要慢很多。因此,这引发了风险,即澳洲可能失去与其它人民币交易国家相比的竞争优势。从结算的角度来讲,使用人民币是有一种优势的。”他认为,如果澳中签订自贸协定,而悉尼又成为人民币清算中心的话,预计澳元人民币交易量会攀升。
澳储行(RBA)及新州于今天举办了一次国际圆桌论坛,新州州长贝尔德(Mike Baird)在悉尼有望成为继香港、台湾及新加坡之后又一人民币交易中心的情况下发表了讲话。据悉,澳储行接近与中国人民银行(People’s Bank of China)达成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