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FreeOZ用户注册
楼主: kiluyar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职业发展] 来南澳2年,现在感觉很迷茫

  [复制链接]
121#
发表于 18-3-2014 17:43:3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planetkeeper 于 18-3-2014 18:49 编辑


如果纯说收入的话两年前6点几汇率的时候,100k差不多可以
现在5点几汇率,120k差不多了

我现在加上bonus也不到90k,两年工资几乎没涨过
因为澳元跌了,所以实际收入其实是不升反降了

为啥这个论坛上的IT民工总是讨论钱钱钱的,实际上是因为澳洲根本没有职业发展可言,一辈子都是做食物链底层,如果在牺牲了职业发展后,连收入都不能让你满意。我不知道要怎么鸵鸟下去才能觉得这样很好


说到国际性的问题,我觉得mason00兄太小看国内公司了。我觉得留在土澳才是真正订死在土澳了。土澳的公司鲜有具有国际视角的,而我目前拿到的其中一个offer就是做国际业务的,从面试时了解到的信息,需要经常全球参与技术论坛,为客户设计解决方案。我如果接受这个offer,也是经常要来土澳和去其他欧美国家出差的。下一代自然有下一代的发展,到时候安排他们出国留学很容易,不过我个人不能接受养个ABC,我不希望我下一代说不好中文,缺乏作为一个中国人的认同感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50 收起 理由
cais + 50 恭喜你!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2#
发表于 18-3-2014 17:43:42 | 只看该作者
kiluyar 发表于 18-3-2014 13:59
每天都活在失业的担心中。实在没兴趣参加什么俱乐部了。

工作是工作,娱乐是娱乐。至少要有一样在行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3#
发表于 18-3-2014 17:45:12 | 只看该作者
freeoz上的国内工资就好比隔壁的澳洲工资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0 收起 理由
cais + 20 你太有才了!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4#
发表于 18-3-2014 17:45:40 | 只看该作者
planetkeeper 发表于 18-3-2014 17:40
说国内没有言论自由才是真正的偏见
现在中国有什么不能讨论的话题啊,有什么没有被揭露的弊端啊

另外呢,我没有说非洲好,中国不好的意思
相对而言,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特色。
只是你说”抽土澳“,偶想安慰你一下,比澳洲还差的地方也有可爱的地方
未曾想表达成这样了,sorry偶需要提高文学修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5#
发表于 18-3-2014 17:47:12 | 只看该作者
牧马人 发表于 18-3-2014 18:45
freeoz上的国内工资就好比隔壁的澳洲工资

呵呵,白纸黑字的offer都有了,你还要扯什么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50 收起 理由
levine + 50 450k?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6#
发表于 18-3-2014 18:15:12 | 只看该作者
planetkeeper 发表于 18-3-2014 17:43
如果纯说收入的话两年前6点几汇率的时候,100k差不多可以
现在5点几汇率,120k差不多了


我做澳洲两年,我觉得这里的职场文化是讲经验和资历,也就是要在一个公司做得比较久了,获得了上下的信任,或者说上下都熟悉了才会有所谓的发展。

这里并没有纯粹的技术型发展。这个可以从IT行业整体的趋势来理解。中国和印度获得了很多IT外包的工作机会,很多在国内很红的公司,基本也就是在国际IT市场上竞争项目的公司。这些公司,对技术的要求自然是最渴望的。

但是澳洲不同,这边的公司更多的是技术应用领域。以IT为生产力,来驱动产业发展,我看也就是美国能做到。或者几个行业领先的公司。这边的技术不是最重要的,相反,令别人熟悉你,信任你,才是公司看中的。新移民不习惯,基本就是不习惯这个环境,这个氛围。因为这边并不是技术主导的,要去拿项目。

大公司都有自己的真正领域,IT多半都是技术支撑类型。一个企业真要投入IT,基本也就是购买技术,内部并不需要大量的IT创新能力。倒是这几年经济不行,都在大力削减IT方面的投入和成本。为什么support,admin,财务,人事不砍,先砍IT,就是这个道理。因为IT更像投入的固定资产,折旧和消耗。它不是公司运行经典的部门和骨干。特别是在传统领域,指非专门的IT领域。

国内现在什么情况我不太知道,我以前的经验是在国内最好的公司,最好的职位,其工资水平也就是相当于国际公司一样职位的水准,一般都会低一点。这在汇率差距大的情况下,我想会是令国内人羡慕的。因为这些职位是最先进,最国际化,最能赚钱,最能体现人的优越感和价值的。

澳洲的情况对于新移民的前几年,或者前几十年,甚至下半辈子来说,都是一个未知数。这和在国内,大家目标很清晰,对未来很有预见性不一样。国内我是看着那些最优秀的人怎么成功长大的。我想很多人也都希望向他们一样。澳洲的不可预见,就是因为我们没有成功的模板从小看到大,我们并不知道如何在这样的环境下实现自己的价值。

工资的话,我觉得很能说明一个公司的水准。工资开不高的公司,一般水平也不怎样。这是针对海投简历,面试无数,而没办法了解公司背景和职位发展的一种简单判断方式。

好吧,说回来。我觉得如果回去还是要走国际技术路线的,最终还是会面对语言和文化的关卡。国内,即便是我出来的前两年,外企最顶尖的那个层面,依然还是要依靠海外经验的人士。这个和IT行业的趋势有关,基本也就是那些发达国家需要降低IT成本,将IT产业专业到劳动力低的地区,才会发掘出这些渊源于中国,印度,亚洲,回流回去,牵线搭桥,组建公司和把运营流程走起来。以我头脑中的概念,那些最优秀的人,管理者,从来不是以中文为母语的,只是长着一张亚洲脸,会说几句中国话而已。他们的世界,对我来说是不一样的。我那个时候,直觉的感受到,和他们的差距并不是技术,学历,甚至知识,修养什么的。而是他们本来就是来自另外一个世界,他们就是跑来管理我们的,因为他们掌握着我们所不知道的一些东西。只要我们依然生活在我们的世界里面,我们是无法涉足他们的世界的。

国企和央企我就不知道了。我感觉到,它们可能会非常牛,牛到比我想象的最优秀的那个世界人还要夸张的地步。不过,我从心里觉得,他们达不到最优秀世界所表现出来的理性和优雅。一定程度上合乎逻辑的成功。举例说,就是我绝不相信央企和国企能出苹果这种公司。但是我信他们可能会强到买下10个苹果。显然,这不是我看中的。

我是想说,澳洲真有那么差吗?即便回去,我想一个工程师的成功之路,总是会指向发达国家,英语,他们的文化这几个关键问题的。我觉得相比中国,澳洲还是离美国更近一些的。

评分

参与人数 5威望 +130 收起 理由
landsrover + 20 你的说的很对,也很有视野,受教了!
cst0915 + 20 说得太好了!其实就是个视野问题
webster + 20 谢谢分享!
in10ts + 20 你太有才了!
platinum + 50 谢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7#
发表于 18-3-2014 18:27:41 | 只看该作者
mason00 发表于 18-3-2014 19:15
我做澳洲两年,我觉得这里的职场文化是讲经验和资历,也就是要在一个公司做得比较久了,获得了上下的信 ...


呵呵,mason00兄也只是来了两年么,真能估计到几年以后,获得他们所谓的“信任”后就会有发展吗?
没有冒犯的意思,我觉得这又是画大饼,给自己心理安慰的感觉了。。

事实上,我看到的少数几个成功例子基本都是依赖自己和中国的紧急联系,而不是走所谓融入发达国家,“先进文化”的路子。
这么说吧,澳洲是没那么差,但也没没什么好的地方,鸡肋我觉得是最好的比喻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0 收起 理由
in10ts + 20 谢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8#
发表于 18-3-2014 18:27:48 | 只看该作者
国内公司到底怎么样了呢?我记得我出来的时候,听说过不少华为,百度的传闻。那些早期进入,拿到一些公司原始股权的人,确实最后很发达。但是关于华为的负面新闻也更多,过劳死,自杀等玩命的段子也是真假难辨。那些一个个传奇的背后,总是或多或少的隐藏着关系这两个字。那些成功的企业家,优秀的政治家,一度被江湖传为英雄楷模般的人物,到最后下马倒台的时候,总是扯上那些肮脏的关系。一个英雄的堕落,比清除一个恶棍更令人唏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9#
发表于 18-3-2014 18:32:25 | 只看该作者
mason00 发表于 18-3-2014 19:27
国内公司到底怎么样了呢?我记得我出来的时候,听说过不少华为,百度的传闻。那些早期进入,拿到一些公司原 ...

任何公司都是光鲜和阴暗面,关键是你自己处于什么位置了
就是所谓的冷暖自知了,我就是不愿意再看大饼,也不想给自己画大饼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0#
发表于 18-3-2014 18:37:02 | 只看该作者
mason00 发表于 18-3-2014 19:15
我做澳洲两年,我觉得这里的职场文化是讲经验和资历,也就是要在一个公司做得比较久了,获得了上下的信 ...

问一下,中国印度所接的外包项目是asp.net mvc的项目用C#写的吗?还是sap的abap的项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1#
发表于 18-3-2014 18:37:06 | 只看该作者
planetkeeper 发表于 18-3-2014 18:27
呵呵,mason00兄也只是来了两年么,真能估计到几年以后,获得他们所谓的“信任”后就会有发展吗?
没有 ...

这个我也不好说,我做的一家公司,确实有一位是移民10年之内中国经理。我觉得她能上台,当然也和公司股权变动,降低成本,撤销西人经理等宏观大背景有关。我觉得这个是可以理解的。到了管理层面,自然并不是技术或者硬实力决定那么简单的。

只是我觉得国内的关系会比澳洲的关系更复杂,更不适合我。实际上,我也并没有要进管理这样的大志向。我觉得这边求职,公司文化和团队组成是对不同种族有一些障碍。这是好理解的。团队里什么人比较多,找人的时候会考虑找相同种族的。我想,这个障碍,主要还是在于新移民语言和文化的水品。

并没有什么冒犯,我觉得大家讨论可以谈深点,这样才能获得更多内容和信息。很多事情确实是因为每个人的期望和理解而不一样的。看看别人的想法和理解是一件好事。我是觉得这样的讨论,有展开的空间。如果简单说几句我觉得无聊,澳洲没意思,国内有发展,倒是更加云里雾里了。

谈一下自己的了解工资情况,公司情况和职业发展是蛮好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2#
发表于 18-3-2014 18:40:29 | 只看该作者
DDD888 发表于 18-3-2014 18:37
问一下,中国印度所接的外包项目是asp.net mvc的项目用C#写的吗?还是sap的abap的项目?

我自己是做.Net的,自然看到.Net的比较多。但是我想,实际情况是,所有适合转移的技术都可以转。澳洲技术需求没有中国那么多样化,也正是因为,中国和印度是所有技术的承受地。有项目进来,就找这样的人,甚至培养这样的技术人才。而澳洲,技术的需求就不那么多样化了。新西兰某些公司,甚至要到澳洲来找相关技术人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3#
发表于 18-3-2014 18:41:56 | 只看该作者
planetkeeper 发表于 18-3-2014 18:32
任何公司都是光鲜和阴暗面,关键是你自己处于什么位置了
就是所谓的冷暖自知了,我就是不愿意再看大饼, ...

你说的大饼具体是指什么呢?我记得你的帖子基本流露出是想做管理,谈项目之类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4#
发表于 18-3-2014 18:45:46 | 只看该作者
我并不是否定这样的大饼,因为我知道每个人感受不同。但是我觉得谈具体一些会更有帮助。比如楼主会说无聊,后面似乎具体谈到工作没有安全感,工资太低,活太累之类。我的大饼,其实也就是这么几点,工资体面,工作稳定,不要太累,可以偶尔加班。就这几点,我觉得澳洲还是比国内有优势的。所以我会劝楼主,有空多提高语言和文化融入,当然也是给自己的目标。澳洲公司做长了,做熟了,我觉得还是比国内舒服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5#
发表于 18-3-2014 18:46:22 | 只看该作者
mason00 发表于 18-3-2014 19:37
这个我也不好说,我做的一家公司,确实有一位是移民10年之内中国经理。我觉得她能上台,当然也和公司股 ...


我现在公司有一个华人director,其实她是很早期的移民,英语其实还不如我们这些后来的移民
但她能做到这个位置,就是因为其产品成功开拓了澳门市场,是公司离不开她,才不得不给她升职
但说是director,其实是个虚职。管得也基本都是华裔华侨,鬼佬还是归所谓senior director管

认认真真做技术,十多年才升到leader,然后被刚进来几年的阿三挤走了。这个事情我觉得不怪阿三,也就是我现在的manager,他只是为了自己的生存空间,虽然他有小心眼,急躁,没风度等各类问题。但是他听话啊,会吹牛拍马啊,欺上压下玩得好啊。
我觉得真让人心寒的是,给这个公司做了十多年,从无到有立下汗马功劳。土澳老板不点头,阿三敢把他拉下马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6#
发表于 18-3-2014 18:52:18 | 只看该作者
mason00 发表于 18-3-2014 19:41
你说的大饼具体是指什么呢?我记得你的帖子基本流露出是想做管理,谈项目之类的。。。

画大饼就是设想一个非常美好的未来目标
但却没有具体的实现方案,往往最后论为梦幻泡影

人不能没有梦想,但也不能一辈子做梦啊。我觉得不想做管理是假的,会有不想做将军的士兵吗?
有没这个机会才是每个人的现实问题。

我觉得在澳洲,工资体面,工作稳定,不要太累基本很难同时成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7#
发表于 18-3-2014 18:54:28 | 只看该作者
planetkeeper 发表于 18-3-2014 19:46
我现在公司有一个华人director,其实她是很早期的移民,英语其实还不如我们这些后来的移民
但她能做到 ...

我感觉职位实际都是虚幻的,要有自己的股份(实权),或者自己开公司,工资和职务那些,说今天被裁员,今天就没有啦,到另外的公司还不是从头再来,又不能继承的,说我在这家公司是拿十万澳大利亚元,到另外的公司也拿十万澳大利亚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8#
发表于 18-3-2014 18:56:51 | 只看该作者
mason00 发表于 18-3-2014 19:40
我自己是做.Net的,自然看到.Net的比较多。但是我想,实际情况是,所有适合转移的技术都可以转。 ...

我感觉.net其实是非常基本的技术,但在上面做的技术可以千奇百怪,outsource是以标准为前提的,如果所写的软件没有其他人可以看懂,那又何谈outsource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9#
发表于 18-3-2014 18:57:55 | 只看该作者
DDD888 发表于 18-3-2014 19:54
我感觉职位实际都是虚幻的,要有自己的股份(实权),或者自己开公司,工资和职务那些,说今天被裁员,今天就没有 ...

我都说了是公司离不开她,不是她依靠公司
真把她裁了,损失只可能是公司,你上午裁她,下午竞争公司就把她请去了

靠的是什么?可不是和中国市场的联系,业务能力,才不是什么融入发达国家,“先进文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0#
发表于 18-3-2014 18:59:14 | 只看该作者
planetkeeper 发表于 18-3-2014 18:46
我现在公司有一个华人director,其实她是很早期的移民,英语其实还不如我们这些后来的移民
但她能做到 ...

这个我理解,我指的文化正是这个。阿三比华人吃得开,一是语言好,二就是比我们华人能融入。

我觉得华人,特别是老一代华人,怀旧情结特严重。特别是香港,广东,台湾的。他们真的是传统文化保留得比大陆好,很有华人情节。所以这在西人世界也是一个弱点。华人大多还是喜欢自己的社区,和老外比较保持距离。这在公司里就很不好。

所谓做熟,让大家信任,说俗了,不就是大家要玩到一块去吗。即便臭味相投,也比洁身自好强吧。这一点在国内更是厉害啊,只要和上面那些家伙玩在一起了,有了关系,就更加为所欲为啦。这边好歹,你打出一片天空,人家还会让你几分,敬你几分。

我之前那家货运公司也一样。上层领导都是开了几十年卡车的老司机,说什么流程,运维,他们根本不理会。把活干了就是,没有IT支撑或者系统down了,人家就是切换到纸张,做delivery的。事后,一堆数据扔给IT部门善后,按他们的思路,你们IT部门就是要保证系统work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1#
发表于 18-3-2014 19:01:24 | 只看该作者
planetkeeper 发表于 18-3-2014 18:57
我都说了是公司离不开她,不是她依靠公司
真把她裁了,损失只可能是公司,你上午裁她,下午竞争公司就把 ...

哦,那她就不是被挤走啦,多少是带有她自己的选择的。这是好事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2#
发表于 18-3-2014 19:01:48 | 只看该作者
mason00 发表于 18-3-2014 19:59
这个我理解,我指的文化正是这个。阿三比华人吃得开,一是语言好,二就是比我们华人能融入。

我觉得华 ...

呵呵,我的point是,阿三不是我们应该憎恨或者羡慕的对象

他只是土澳老板的一个马仔,一个工具而已。他可没有不可替代性,随时可以被换掉。真正换不掉是有了解中国市场的华人director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3#
发表于 18-3-2014 19:02:41 | 只看该作者
planetkeeper 发表于 18-3-2014 19:57
我都说了是公司离不开她,不是她依靠公司
真把她裁了,损失只可能是公司,你上午裁她,下午竞争公司就把 ...

那她到底还有那个director的头衔吗?我看不懂你说的啥印度人挤掉了某人的职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4#
发表于 18-3-2014 19:03:16 | 只看该作者
mason00 发表于 18-3-2014 20:01
哦,那她就不是被挤走啦,多少是带有她自己的选择的。这是好事啊

你搞错了,两个人

一个是女director,一个是一直埋头做技术的我的前leader
她还在开心的做director,他已经回到上海开始新生活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5#
发表于 18-3-2014 19:06:14 | 只看该作者
mason00 发表于 18-3-2014 19:59
这个我理解,我指的文化正是这个。阿三比华人吃得开,一是语言好,二就是比我们华人能融入。

我觉得华 ...

我曾和印度同事共同工作过,我发觉他们说的英文真叫难听啊,绝对不能和美国人,英国人的发音比,美国人,英国人的发音真是好听,是种享受啦,我并未崇洋媚外实话实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6#
发表于 18-3-2014 19:07:21 | 只看该作者
DDD888 发表于 18-3-2014 18:56
我感觉.net其实是非常基本的技术,但在上面做的技术可以千奇百怪,outsource是以标准为前提的,如果所写的软 ...

我觉得现在的outsource这是不需要以读懂代码为基础的。公司的上层策略基本不考虑谁去读代码这样的事。一个项目outsource,上层考虑的是这个项目解决什么问题,投入多少,产出是什么。移交,文档,维护,基本都是中层,也就是IT部门经理的工作。读代码维护,基本就是落实到具体开发人员了。

而上层基本不担心这代码读不懂,只要这个产品可以解决现有的问题,投入运行就好了。等过几年新需求累积到一定程度了,整个就开新项目,又是另外一笔预算。这比考虑维护成本简单太多了。因为软件的基本特性是无损耗性,需求明确,产出接受正常业务流程的测试,基本是不需要维护的。

改进和增强,在如今经济萧条的环境下,是要削减开销的头号项目,为什么,因为投入产出比最低。现有系统基本可以满足现有需求,如果没有新的增长,就没有必要修改和增强。这是上层的最简单理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7#
发表于 18-3-2014 19:11:05 | 只看该作者
mason00 发表于 18-3-2014 20:07
我觉得现在的outsource这是不需要以读懂代码为基础的。公司的上层策略基本不考虑谁去读代码这样 ...

>>因为软件的基本特性是无损耗性,需求明确,产出接受正常业务流程的测试,基本是不需要维护的。


我在新西兰工作了16年,说老实话没有看到过一个项目是需求明确,产出接受正常业务流程的测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8#
发表于 18-3-2014 19:11:13 | 只看该作者
不要解释了,答案很简单,你老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9#
发表于 18-3-2014 19:12:15 | 只看该作者
planetkeeper 发表于 18-3-2014 19:03
你搞错了,两个人

一个是女director,一个是一直埋头做技术的我的前leader

啊,这个例子其实告诉我们埋头做技术有时并非好事啊,除非对技术确实非常有热情,这样的人,我想在这个公司也是浪费,换一下环境并非坏事。苦干10几年,对技术的积累总是别人拿不走的。

从公司层面来说,显然是不需要这样一个技术特好的人,倒是希望能有联系上下,搞润滑的人。上层领导有时候看问题真和我们技术人员不一样。技术没那么大,大家工作气氛很舒畅,或者老板觉得舒服才重要。有些老板可能挺反感技术人员自以为是的样子。甚至会有你特别聪明,是不是觉得我很蠢的想法在里面。

所以我觉得,要在一个公司做长,还有很多东西要学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0#
发表于 18-3-2014 19:15:01 | 只看该作者
planetkeeper 发表于 18-3-2014 20:03
你搞错了,两个人

一个是女director,一个是一直埋头做技术的我的前leader

我说呢,怪不得看不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FreeOZ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FreeOZ论坛

GMT+10, 2-9-2025 05:30 , Processed in 0.065389 second(s), 51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