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楼主 |
发表于 13-5-2011 18:59:19
|
只看该作者
这里是澳洲
摘自:http://www.xkb.com.au/html/study/life/2011/0513/57714.html
【学习篇】
澳洲的学校有完善的学生辅导和支持体系,包括学业辅导、心理辅导、健身等,感觉是集学习、生活、休闲为一体的多功能小社会。
学校和社区的联系也非常紧密,常常会有免费的公众讲座、展览、音乐会、电影放映等,每学期都有Open Day(开放日),也是学校的一种营销战略。
在澳洲读中学的话,可以选修自己感兴趣的课,课程难度也不一样,比如说有普通班和提高班,分层走班教学。
大学以下都得穿校服,奇怪的是,校服的鞋子居然包括黑皮鞋,小学生脚蹬一双黑皮鞋,人小鬼大挺滑稽。有时候连书包也得统一买。校服上都有学校名和徽章,人人都是学校的品牌代言人。
澳洲大学课程形式一般分为Lecture(讲座)、Tutorial(小班授课)、Practical(实践课)。讲座比较注重理论,通常在阶梯教室上大课;小班授课注重深度学习和讨论,要搜集和阅读好多资料,看完以后和同学老师面对面讨论,很有成就感;实践课有时候在校外上,形式多种多样,比如学地理的背着仪器去测地形,学翻译的做小组项目,学天文的晚上看星星,学法律的去法院打杂等等。
澳洲大学打分比较严,成绩一般分成Fail, Pass, Credit, Distinction和High Distinction,75分Distinction相当于优良水平,就算拿Credit也是不错的成绩。咱中国的大学基本上拿个80分都算一般哪。
在学校图书馆一个人至少可以借10本书,不过超期罚款很贵,超期两周的话基本上就可以买下一本书。在图书馆上网很快,但是迅雷、比特、PP影音都被禁。
如果是留学生,想做到跨文化、跨国籍交友还是比较难的,和ABC们或许能够有些共同语言,不过得适应他们的澳洲思维——随性、自由、开放、西化。
校舍年年修,学费年年涨,中国学生到处都是——尤其是商学院。
来澳洲之前做任何事都没有学英语重要。就算你雅思9分,该听懂的还是听不懂,该会说的还是不会说,该明白单词的还是不明白,该会拼的还是不会拼。来了澳洲以后发现,不会拼的单词越来越多,以前会拼的现在也不会了。
盲人也可以当教授,无障碍设施条件好的让人嫉妒。
找房、买卖、接机,去学校的公告栏吧,那里贴满了广告信息。
寻找一切机会好好利用学校的资源,最起码吃一顿免费的Aussie BBQ.学生服务中心、职业发展中心和图书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都藏在那里。
【生活篇】
大事thanks,小事cheers,最通用的不用谢是No worries. 见面Good day, mate!或者How are you?千万别回答fine thank you, and you?一般Local都是Good,yourself?
悉尼墨尔本华人泛滥,基本上无英语也能生存。歧视印度人的比较多,墨尔本的印度人好几次遇袭。除了华人基本没人用伞,特别是夏天用来档太阳。 市面上基本见不到100澳元的钞票,去ATM最大面额是50澳元,去银行柜台也要特别要求才有的。去柜台取钱,工作人员不是用一张一张算的,而是一叠一叠或者一袋一袋称的。
咖啡文化盛行,满大街的Gloria Jeans, 搞得我一度以为是卖裤子的。星巴克只有零星两三家,没什么人光顾。Flat White是澳洲人的最爱。
除了咖啡,就是抽烟的。男的女的一起抽,教授学生一起抽,Bar外面都要开一个两平方米的类似露天阳台的地方,十个人挤在一起抽,从外面看过去绝对是景观。
超市表示世界上没有小偷。你们可以自己刷条形码,插入信用卡,输密码,拿收据,走人,门口虽然有检测仪,但是叫了也没人理。
大商场诸如Westfield五六点就关门,唯一开到九点的一天是周四(听说个别地方周五),如果你住在没有24小时便利店的地区而半夜要买东西,请自求多福。
但凡有冷气的地方恨不得开到冻死人的温度,空调开着的时候去电影院记得自备长袖或者大披肩。
没有H&M, 上个月悉尼第一家ZARA开张的时候Aussie排队的景象不亚于第一家麦当劳在中国开门的景象。
基本上中国看得到的水果澳洲都有,华人区能买到在大陆买不到的台湾香港地区食品。
除昆州之外,其他州分夏令时和冬令时,每年时间不一定,但都在Break或者Weekend。新闻报纸会通知。在当天赶飞机火车的要小心。
苹果的天下,这么说吧,10个人里7个有iphone,3个有imac,3个人有ipad,iphone是街机。人家操机玩Facebook和Twitter比咱玩校内、微博勤多了。
食品极丰富,各国菜肴让你看花眼,但基本上泰国菜、中国菜和寿司卷最便宜,下午4、5点后美食广场会打折,通常5~6刀就可以买一盒便当。
满大街都是Country Road的单肩包,我买了一个感觉上当了,没有内袋、不防水、背了肩膀疼。
UGG的靴子很受中国女生推崇,不过,UGG授权的零售店只有那么几家,其他的不是水货就是中国做的,建议去官网查授权店的地址,不然买到的很可能不是澳洲产的UGG.
绵羊油、UGG、鱼油、羊毛被、蜂蜜、巧克力、Jurlique、香水是最流行的回国礼品。
厕所一般都很干净,99.9%的厕所都是马桶,隔间里面永远都会有纸。
【出行篇】
澳洲学生都有Student Concession,公共交通打折,可惜留学生没有。
公车统统不报站名,不按铃不停站,你得时刻警惕着,最好知道你要去的地方街景长什么样,不然很容易坐过十几个站,万一被查票,坐过站可不是好理由。坐公车下车时常常对司机说3Q。
公共交通上不能把腿放在对面的凳子上,不能吃东西,不能乱涂乱画,禁止吸烟,不要大声喧哗,规矩特别多。晚间独自乘车坐在有巡逻员的车厢比较安全,可留意站台上“Night safe place”的字样。
你在澳洲街头穿什么也没人看你,裸奔的话估计有人拍下来放上Youtube .马路上一般都能看见四个季节的着装。很多Local一年四季都是背心短裤夹脚拖鞋,穿着夹脚拖鞋参观国会也畅通无阻。马路上会有不认识的人冲你笑,跟你说早安。修一个井盖恨不得把整条路都封了。
你可以上学在一个城市,住在另一个城市,交通靠火车,没有地铁,地底空间未开发。没有黑车,倒有不少学生在做搬运接送生意,不知是否算黑车?
火车的频率比公交车高,公交车晚点是常事而且周末班次很少,有时要等一个小时。周一到周五9点以后以及周末坐火车属于非高峰时段,票价较便宜 。车票价格按照区来划分,比较复杂,最好上交通网查询或者问司机。澳洲的公共交通网站非常实用,出行前必查询。
买澳洲国内的机票一般提前在官网上订,虎航、捷星一般最便宜;买回国机票一般提前在华人旅行社订。长途汽车就是Greyhound 和Murray这两家比较大。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