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的真对,我就是freethinker阿! 啥信仰也没有。有信仰多累啊。
没信仰更累。:o 原帖由 mimiyaya 于 12-3-2007 13:39 发表
LZ遭了那么多人骂,偶就安慰你一下吧。
看似你最大的问题是寂寞啊。觉得缺少朋友,缺少认同感?
娶个老婆生几个仔吧。一忙,啥也感觉不到了。
mimiyaya, 好主意!忙一忙,啥都忘了....呵呵....
还有, LZ有女朋友吗? 如果是女孩子, 那有男朋友吗? 应该有个感情上的寄托, 当你心里满是那个她/他时, 就不会抱怨宏观上的大环境啦....呵呵....看看穷聊阿姨的那些小说,电视剧, 主人公们除了爱情大过天, 别的都可以忽略不见啦.:loveliness: :loveliness: ..哈哈....:D :D 楼主发表了那么多类似的贴子,建议你:
第一步:既然澳洲令你不快乐,那就选择回国,回到母亲的怀抱。
第二步:回国后还是不快乐,英雄无用武之地,那就选择出家修行。:L lz 有个性是优点,但是应该积极的面对人生,谁都遇到过不如意的事情,抱怨,发泄一下就好,但不可一味的沉浸。 LZ把这里当家, 我们就应该拿LZ当兄弟. 谁家要是有个兄弟两年来成天就是唉声叹气, 郁郁寡欢, 当兄弟的能不急吗?这个时候要是有人在旁边说你这个兄弟有思想有见地, 我上去就大嘴巴抽他, 成心害人吗. 大家要真是为LZ好, 不管用什么方式, 让他猛醒, 千万不能再这样下去了. 原帖由 liuyang1 于 11-3-2007 22:24 发表
我个人觉得人宁可为做过的事情而后悔,也别为没做的事情而后悔,道理很简单,做过的事情即便后悔了,在做的过程中你也有收获、有感触,并且丰富了人生的经历;而没做的事,往往留下的都是无尽的遗憾和想象,总是会想:如果我做了会怎样怎样......
完全同意您的观点。赞一个!:victory: 揣着澳洲护照举头望明月低头思中国的,一口一个文化爱国的,太TM虚伪了。
vdF6m0L1Rpwww.freeoz.org
Jzu^(?]+~FreeOZ.org BE A MAN,LZ!!! 原帖由 XT 于 12-3-2007 15:55 发表
LZ把这里当家, 我们就应该拿LZ当兄弟. 谁家要是有个兄弟两年来成天就是唉声叹气, 郁郁寡欢, 当兄弟的能不急吗?这个时候要是有人在旁边说你这个兄弟有思想有见地, 我上去就大嘴巴抽他, 成心害人吗. 大家要真是 ...
真是太有材了!!!完全赞同。
lz大可不必老是摆出一副"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姿态.抱怨归抱怨,还是要积极面对人生. 写得挺实在的。顺便问一句,那两本禁书哪里有下载? "人不能“有奶便是娘”。祖国只有一个,就象母亲只有一个,即便父亲再婚,那个后母再好,我们可以叫她阿姨,但不能叫她妈。这是原则。至少是我的原则!!"
这个比方不恰当,比喻成女朋友好了
前面的中国女朋友和你分手了,顺手把你中国护照也没收了,跟你没关系了,一刀两断,虽然你有点舍不得。后来的澳洲女孩子又有钱又漂亮,还不嫌弃你是个乡巴佬,你有钱就交税,没钱她养你,待你一点不薄,一门心思把你当自己家人。
结果你呢,一直不承认澳洲女孩子是你女朋友,即使你们已经同居两三年了。心里面老想着把你甩了的中国女人,打电话过去人家不接,你就是把她的照片贴到床头上。
用南京话说这叫:人牵不走,鬼牵直转~ 原帖由 satguy 于 12-3-2007 23:53 发表
这个比方不恰当,比喻成女朋友好了
前面的中国女朋友和你分手了,顺手把你中国护照也没收了,跟你没关系了,一刀两断,虽然你有点舍不得。后来的澳洲女孩子又有钱又漂亮,还不嫌弃你是个乡巴佬,你有钱就交 ...
你的比喻更不恰当。
男女朋友是平等关系,相互没有养育之恩,也不是自出生就有男女朋友。
还是把生活的国家比作母亲比较贴切,呵呵。 为什么要争呢?
大家表达自己的想法就好了。
这种沟通方式太让人伤心了。
心平气和的讨论问题吧,大家来这里,就是想互相帮助,看看别人的想法,说说自己的感受罢了。
看来有时候语言不通也有个好处,就是耳朵清静一点。
回复 #74 satguy 的帖子
What's wrong with those people ??? Being treated so well by OZ yet still not grateful !!! 球球说的好,不会是人在中国意淫澳洲吧?故乡是个相对概念,作为五胡乱华的后代,匈奴、鲜卑、羯、氐、羌也是大部分中国人的祖先,后来的蒙古人统治就不说了,请问现在有多少人会唧拿唧歪歪地思念塞北大漠把那里当成故乡?
更远一些按照DNA证据,现在的地球人都是非洲那个叫Lucy的老太太的后代,这里有人愿意穿草裙拿梭标嗷嗷叫着跳舞吗?
随遇而安吧您呐
澳洲文化是什么?
其实澳洲文化是多元化的文化,这个是世界公认的.只不过目前以西方文化,或者叫白人文化为主,我想如果在不久的将来,中国文化中好的文化传统也能在澳洲文化中占比较重要的一部分的时候,再回头看一看我们这些移民的艰辛历程,也不枉移民之行!
正如freeoz上banner的主题一样:GREAT CHINESE,NEW AUSTRALIAN! 求同存异吧!:lol
我在国内一直很快乐么?
人不会7天24小时都不快乐,或者都快乐。别人对楼主的意见进行反驳的时候,楼主还是会说,自己在这里学习,工作比很多人顺利,认识的本地人比别人多,至少反映在这方面,他还是快乐的吧。
人都有寂寞,无奈,失意的时候,发泄一下也很正常,当然,发泄的时候,肯定说的话会有很多前后矛盾,或者让人不能理解的地方哦。
人也都快乐,开心,得意的时候,这时候通常会忘记自己曾经发泄过。 或者不会在曾经发泄过的地方“反发泄“以下。
奇怪。
Re: 朋友。
人从小到大,真正的知心朋友有多少?
在这里找不到“真正“的朋友,是因为地域的原因吗? 有点疑惑。 不知道楼主在国内成年以后找到的知心朋友有多少?
有一句歌词: ~~明白就去做~~
几点想法供楼主参考1。明白了,是件好事情。由不明确到明确,是一个进步。
2。做错选择,很正常。许多命中注定的苦难和劫数,是躲不过的。而做错选择,起码是主观可以控制的。
3。得失少不免。做生意没“亏”过,又怎会“盈”呢?所有的学费,都是经验来的。
4。移民不远千里来到另一个国度,无论是为了赚钱,生活方式,还是宁静,自由,,,不统统为了与原来的地方有所“差异”吗?现在,这个“差异”已经被你找到,应该值得高兴与恭喜才是。
5。喜欢中国文化,就应该也喜欢它的“陋习”,不是吗?
最后,不应该对现实感到失望,如果世态炎凉也是现实的话。它已经存在了至少几千年了,需要更正的,也许是以前对现实世界的设想。
楼主是个聪明人,对于这些无理由不明白的。可能是童年时得到关爱与呵护,以及深受道德感化和“五讲四美”等社会主义正面教育的熏陶,一直不愿意相信人性中的黑暗面而不断深入发掘根据以至看起来就象一个被虐待狂似的。 我怎么觉得其实LZ是在骗精华贴,大家争论的热闹,就他在旁边偷着乐呢,LZ的功力实不下于张艺谋,越招人骂票房就越好啊,末了还绝对是咱FREEOZ第一贴王,连水猫都比不上啊:lol 原帖由 空明七心 于 14-3-2007 16:22 发表
我怎么觉得其实LZ是在骗精华贴,大家争论的热闹,就他在旁边偷着乐呢,LZ的功力实不下于张艺谋,越招人骂票房就越好啊,末了还绝对是咱FREEOZ第一贴王,连水猫都比不上啊:lol
此等见地,高,实在是高! 原帖由 singsong 于 11-3-2007 14:55 发表
我申明一下,澳洲人没有不欢迎我。我在这里受欢迎的程度肯定超过你,我交的澳洲本地朋友肯定比你多得多。我没有拒绝融入,我只是不愿放弃自我意识。“融入”不是“融化”,如果“融化”了自我,那这样的移民 ...
但是您不快乐,请问您即使您在这里混的很好,有朋友有钱,意义是什么?到底您想表达您的失意,是要别人认同吗?安慰吗?还是什么,您希望别人用什么态度来对待你的帖子呢? 自己的日子自己过,楼主这样我还能说什么,好自为之吧!!!
欺骗不了的只有自己,冷暖自知。。。
看过太多你的帖子了,实在不知道你想些什么,还是要得到什么。。。 客观的说一句,发现所有说待在澳洲不好的帖子都是楼主发的,就像大家说的,既然这么不满,为何楼主还要继续在这里埋怨呢? 同感,得失都在不言中。。。。。。 原帖由 shopfloor 于 15-3-2007 18:25 发表
同感,得失都在不言中。。。。。。
:handshake :handshake
顺便说一下,我正打算移民澳洲
我他妈的都35岁了,我还准备移民。呵呵,我不怕 删除了一些跑题的回帖, 说明如下1。 不想这些回帖 影响这个帖子, 因为如果不删除回帖, 我就只能要锁这个帖子了
2。 论坛不鼓励歧视性发言。 在论坛里 因为地域歧视, 种族歧视的话题 发生过很多NEGATIVE的事情, 不想再发生。 发言者 警告以后 还是不改 只能按照论坛规则处理
3。 如果要讨论歧视问题的危害, 感想, 讨论, 请到论坛的建设版面
谢谢 原帖由 123bf 于 13-3-2007 09:33 发表
为什么要争呢?
大家表达自己的想法就好了。
这种沟通方式太让人伤心了。
心平气和的讨论问题吧,大家来这里,就是想互相帮助,看看别人的想法,说说自己的感受罢了。
看来有时候语言不通也有个好处,就是耳 ...
是啊。 应该这样才是论坛提倡的讨论方法。 :victory:
请大家就帖子本身 继续自由讨论。
[ 本帖最后由 mite 于 18-3-2007 01:35 编辑 ] 他们少小时拥有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丰华正茂时留洋欧美,用热情、智慧和理想去拥抱西方的自由民主思想,却从来不曾丧失作为一个中国人的文化身份和知识分子人格,那一代的留洋者大多成为真正的学贯中西、人格健全的爱国人士。可是今天的技术移民呢?----有深度的反思。
在澳洲的华人大多数是这样一个状态:(别人)败则庆幸胜则相嫉。所以一盘撒沙,虽然分布世界各地,但是谁都可以欺负的一个族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