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ster 发表于 1-10-2011 12:45:38

原帖由 angeljx151 于 1-10-2011 11:31 发表 http://freeoz.org/ibbs/images/common/back.gif


你好,sunnyzzz,后面的故事我会讲到我对孩子的教育,孩子从小到大很多精彩的小故事,可能能给你更多的参考。教育儿子和教育女儿很不一样,希望大家一起共勉。为了孩子,我干过一些蛮出格的事情,接下来慢慢讲述。

另外我想问下,这个论坛能贴视频文件吗? 很多视频想跟大家分享,可是不知道如何去做。 ...

感谢姐姐的无私分享! 内容精彩文笔流畅!顶一记!:congra:support:
视频分享可以发到youku上,然后把链接贴到这里来-猜的,我没试过。

幸福妈妈 发表于 1-10-2011 13:14:33

原帖由 revstar 于 1-10-2011 11:56 发表 http://www.hioz.net/ibbs/images/common/back.gif
LZ能否也贴一点澳洲的缺点呢?任何国家总有不足之处

这样的话,大家可以完整地了解澳洲了 :)

肯定要写到的,比如我儿子的车被撬了,东西被盗了,我们也在买房子的时候被老移民骗了等等,会在后面说到。不过去了澳洲那么多次,遇到的不好的事情还真是不多,太少了。

[ 本帖最后由 angeljx151 于 12-2-2012 16:10 编辑 ]

李大锤 发表于 1-10-2011 13:21:29

传到优酷网或者酷六网或者youtube,国内的人不翻蔷看不到youtube。

幸福妈妈 发表于 1-10-2011 17:13:39

第一次澳洲旅游给我的感触(开始萌发移民澳洲的冲动)


      离开儿子,我独自去了墨尔本,为了省钱,乘坐了红眼航班。到墨尔本是半夜12点多。干女儿的爸爸妈妈在出口处热情地欢迎我的到来。他们都是50后,Lance(干女儿的老爸)在陆军服役,曾代表澳洲国家队参加多届世界级的射击比赛 (08年带澳洲国家射击队来中国参加奥运会),获得过很多金牌。Marry (干女儿的老妈)是个随军太太,一辈子最得意的事情就是养育了三个可爱的孩子,还有她那一手针线绝活,就是我前面提到的跳蚤市场上看到的那种用破布拼出来的艺术品。现在我家还有很多她在中国住在我家时,翻箱倒柜找出我家的破布,为我们缝制了各种好玩的东西。
      

      第一次看到“澳大利亚陆军基地”是在深更半夜的时候,大概经过了2个岗哨,才到了家。这个军事基地军纪非常严谨,从士兵给军官敬礼到打开关卡的大门,都是一丝不苟在进行的。因为我父亲是军人,而我从小一直在野战部队长大的原因,对这个森严壁垒的军事基地一下子产生了好感。


      (因为严禁拍照,我的相机在入口处就被暂时关禁闭放进了基地保险柜。所以很遗憾大家只能看文字了)Lance是负责训练高级陆军指挥军官的教官首长,应该是少校军衔。他知道我对军队很感兴趣,就斗胆带我非法去参观了一次他的工作室。那次也是利用半夜的机会,我是躲在Lance军用吉普车的后座地板上混进去的,那次经过的关卡更多,哈哈,每次经过一个关卡都会有站岗的士兵往车里探头进来看看,夜幕挡住了他们的视线,没发现我。也可能是Lance是高官的缘故吧,检查并不是很彻底。妈妈咪啊,全是高科技的军事战争模拟指挥部,根本看不到曾经我在中国部队里看到的那种战略战术中用到的作战沙盘和满墙的插满了各类小旗子的作战地图。看来我out了,还停留在文革时期的概念。我想我国的军事现在一定也已经高科技化了吧,那是必须的啊。


          记得2009年我在美国参观联合国总部的时候,遇到一位忧心忡忡的老华侨,据说经常守在参观大厅里跟中国来访者讲中国的海域是如何如何地充满危机。那次也不例外,他跟我们分析了外国势力是如何在中国的外围海域布置军事基地,如何布局了包围圈等等,然后呼吁国人要重视国防建设,不要只看到钱,要看到危机。哈哈,这个老华侨还真有意思啊,大概八国联军那点故事影响他太多了吧。我真不担心咱国家的军事实力。不过说到澳大利亚的军队,确实不是一般的高科技化,Lance跟我具体讲解了各项训练设备是如何训练指挥官的战争指挥应变能力的等等,我听的津津有味。从基地回营房就没有受到检查,很顺利就出来了。基地的外面是个非常现代化的军队生活区,澳洲军官和中国军官一样享受非常高级别的待遇。Lance和Marry居住在一个600多平米(包括院子)的house里,和中国军官不同的是,这个house要军官自己出钱租下来,即便是在军营也不例外。非常便宜的价格:每月100刀。
      

      我开始了长达6天的澳洲军旅生活。每天早上也能听到起床号,但旋律是陌生的。起来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喂食野生袋鼠。因为是冬季的缘故,原野上各类草啊,树啊都枯萎了,袋鼠们是没有地方觅食了吧,所以每天早上袋鼠爷爷带着一家三代整齐地排队蹲坐在Lance家的门前,等候一天的早餐。我可太愿意做这件饲养员的工作了,拿出玉米和一些叫不出名字的食物,拿张小板凳坐在门前,慢慢地分给它们吃,它们会非常友好地互相谦让着,让宝宝们先吃饱,然后大人们吃。我不能太靠近它们(起码要有一臂之遥),也不能去触摸它们,因为野生袋鼠对人类还不是那么的信任,澳洲袋鼠成了我那几天最想看到的动物朋友,太兴奋了,在中国几乎连麻雀都难看到的我,像孩子一样感受着大自然的馈赠,享受一种神奇的舒服。
      

      第二天,Marry坚持要带我去墨尔本City看看,说是乘坐火车去。吃好早餐我们就开车去了火车站,啊!非常袖珍的小火车站,几乎没什么人在等车。买了往返车票就进站了(单程11刀,来回才13刀,切记:能买来回的一定别只买单程)。我们进站了,可就是没看到火车,只看到一辆公交车停在那里。上车的时间到了,可是火车还没有来。这时Marry拉着我走向那辆“bus”,我才恍然大悟,原来那就是火车啊!只有一节车箱的火车。很不可思议,不过火车非常舒服,窗户玻璃很明亮,很大,乘客也不多,基本没坐满。火车在原野上行进着,我开始贪婪地向窗外观望,为什么用“贪婪”这个词,是因为我看到了我童年时代看到的景象。在没有去澳洲之前,我一直以为我有一个梦想不会再实现了,那个梦想就是让我再看看我童年时代的蓝天,白云,青山绿水,清澈能见底的溪流,参天的大树和原野上的牛羊,还有牧童。一个小时的车程还是没有让我看个够,一切的一切像放电影一样掠过,是真的吗?我还真的掐了一下自己的大腿,生疼的,是真的啊!真是欣喜若狂:我再次感受到了我梦想感受的一切。我激动地告诉自己:世界上依然还有净土,还有没有被污染的空气。

第一次萌发了要移民来澳洲的冲动。

      
   
         利兹的袖珍火车站

      

         只有一节车箱的火车

         

         中央火车站

         
         墨尔本给我的第一印象很像上海,据说它的起源跟上海几乎的年代基本相同,在上海的外滩,能看到维多利亚时期的建筑,而墨尔本这样的建筑比比皆是。街上人来人往很热闹,不过所谓的City就是集中在一起的大楼群,范围很小,我和Marry一天就走遍了。Marry显示了她军人妻子的风范,一路风风火火,马不停蹄地带我参观她认为有价值的地方,包括唐人街和亚拉河边上的天主教堂,反正那天我是累得够呛,腿几乎已经断掉了。

         

         

         有漫步在上海街头的感觉吗?      

         

         有上海外滩的感觉吗?

         
         
          超级喜欢这个拥有拱形天花板的shopping mall,维多利亚时期的建筑

         

         古老的火车站,很有年代感和历史感

         

         古老火车站对面的现代建筑,两种建筑演绎了不同时代的气息,建筑物的地下室是游客中心,可以去那里定旅游项目,也可以咨询和索要免费景点画册,非常全面和周到

         

         远处的教堂

         

         亚拉河畔最大的天主教堂
         

         
         我对墨尔本的唐人街印象很不错,虽然很小,但是很干净和安静,整个修饰很有中国的特色,但又有点迎合外国人的审美观。因为太想吃中餐了,我和Marry在唐人街的亚洲美食街吃了面条,面条很贵,每碗18刀。没吃出中国的味道来,很是遗憾啊。后来才知道在澳洲想吃中餐得去香港人开的中餐馆,唐人街是没有地道的中国餐的,尤其澳洲哪的面条都不好吃。我不信,还在后来的澳洲旅行中频频尝试面条,都很失败, 墨尔本唐人街有很好吃的烤鸭,可以去品尝,不过要吃正宗的中国菜还是别去旅游区,一些小街小巷里倒是有不少超好吃的中国菜,也是当地华人比较经常光顾的地方。
         
         

         唐人街的入口
         
         
      
         唐人街上,那个小老太就是Marry, 她总是走在我前面,还走得飞快,害得我腿都快断了

               

         唐人街上的亚洲美食街,很干净,舒适

               

         18刀一碗的海鲜面和蔬菜面,太贵了,不过钱是给中国人挣的,心里就平衡点了,针对我这个观点,儿子说是绝对的二,可我依旧我行我素      

         

         可以看到远处唐人街另一个出口处的大门

         
      
         
         跟Marry逛墨尔本给了我一个大致的印象,也给了我一点方向感。第三天就开始单独行动再去墨尔本City了。去墨尔本其实不是为了去玩,而是为了去看我大学时期最要好的同学。她是我们班唯一一个在墨尔本定居的同学,而其他同学基本都在美国(美国有一位我非常好的大学同学,我送她上的飞机,登机前她信誓旦旦地发誓:“等我回来报效祖国” 可是我在她的第一封来信中读到这样的文字:“一踏上这片土地,我就决定再也不回去了”,当时真是恨她啊,结果至今真的还在美国,没有回来报效祖国)。


         我那可怜的同学啊,也不知道她活得怎么样了,就是很想去看看她。1989年收到最后一封来自墨尔本的信,我同学写的。信很长(十多页),主要是告诉我她可能一辈子不能回国了。而且叫我看到信之后马上烧毁并从此别再跟她联系了,还用红笔打了十个感叹号。我同学是和我的精读老师一起去的澳洲,他们两个很相爱,虽然相差了整整10岁的年龄。在大学读书的时候,他们两个幽会都是拿我去做陪衬的,那个年代谈恋爱是要受处分的,严重的会被开除学籍,更何况是师生恋。所以几乎每个晚上我都陪我的同学假装散步到老师宿舍的楼下,然后我同学乘着无人的时候迅速溜进那幢楼里,像做贼一样的。夜里到点了,我再去那座楼再次假装散步接她回宿舍(我们女生宿舍离教工宿舍很远,如果是一个女生去那里,会让人怀疑)。

         我同学毕业就留校了,第二年我的老师被公派去了墨尔本大学进修,第三年我同学去陪读,第五年六四动乱,澳洲特批2000多名中国学者得到政治避难的权利,并很快拿到了PR。我的同学和老师就是其中的两个人,这件事情曾经轰动我的母校,政府发文判他们二人叛国罪,从此不得进入中国境内。其实他们没有参加过六四暴乱,只是利用了这个机会,不过对当年的他们来说,真的很有勇气,后来我问过他们是什么让他们下了如此狠心?他们的答案似乎很简单:“太喜欢澳洲,太喜欢墨尔本了。”

         那是1989年,一别就再也无音讯了,因为怕牵连我们,我同学还特地搬了好几次家,故意不让我联系到她。因为我的同学“叛国”了,我被当时的大学审查过好几次,还写过好几篇自我反省的文章,不过内容都是解释我跟我同学如何如何划清界限等等,说得不清楚就必须重新再写,直到说清楚为止。那段时间很担心他们,夜里都会惊醒,都会看到他们别被抓走的情景。我这个人就是太多虑了,一辈子也改不掉了。凡事都先朝最坏的方面去考虑,不过也避免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2007年8月28日,抱着非常忐忑的心情,我要去见我失散了将近20年的老同学,心情很不平静。因为我是到了澳洲才找到他们的,大海茫茫被我找到了,太幸福了。感谢我的同学没有改用英文名,所以我才在网络上找到了她的联系方式,这个还是我的一个美国同学提供的线索。因为她在莫纳什大学当教授,很忙,所以我们约好了当天下午4点半在Federation Square见面。
         

         我很早就到了City,这次我没有去逛街,而是直接去了皇家植物园,酷爱大自然的我,迫切地想再去寻找我童年的那个纯净的梦。 建议去墨尔本的人都去看看这个植物园,非常美。墨尔本有非常齐全的旅游交通设施,但是第一次去的时候根本不知道,还是固执地使用国内交通意识在旅游(在国内我已经好多年没坐过公交车了)。拿着一张地图就在找公交车,其实墨尔本有专门给游客乘坐的观光bus,基本可以到达City的任何一个旅游景点,而且是免费的。我就是二啊,去澳洲之前做了很多功课,可就是没有去研究人家的公交体系,想当然以为跟咱的是一样的,老土啊。


         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在Center Station才找到了一辆貌似可以到达植物园附近的公交车跳了上去。上去就傻眼了,不知道怎么买票,也没有售票员,这下囧了,原来人家是无人售票的公交车,车门边上有个自动售票机,但名目繁多,不知道什么意思。周边的乘客马上发现了我这个速手无策的中国人,其中有个华裔小姑娘非常热情地用只有她自己才能听懂的中文跟我讲解车内售票机的使用方法,结果当然是一点没听懂,小姑娘本来是想秀一下她的中文的,结果还是很受打击,哈哈!最后是个外国朋友教我买了一张全天车票,也就是可在24小时内无限制乘坐市区任何公交设备,包括火车,一共6刀。虽在同个世界,很多理念是完全不一样的,自由行没那么轻松啊。

      

       街头的公交车站

      

       街上的有轨电车和双层公交车

      

       战争纪念馆,在植物园旁边,我的相机是傻瓜机,但是整张照片能让你感受到空气中的无杂质,透明度非常高。

      

       皇家植物园门口的牌子

      

       我在植物园内吃的简易中餐

      

       中学生在植物园参观,边上的人工造型树有点意思

      

       这个是倒槐吗?

      

       园内的路牌,你不会迷路

            

       路边的垃圾箱,不要随地乱扔纸屑和杂物,你在中国会不会因为找不到垃圾桶而随地扔杂物呢? 环保靠每个人一点一滴做起,中国,加油!

      

       园内的厕所

      

      

      

       我喜欢的各种大树

      

       垂地大树

         

       我给它们取名叫“恩爱松”   

      

       树林

      

       丛林

      
      
       林中小路

      
      
       叫不出名字的树

      

       造型奇特的松树

      
      
       林中老人,很惬意

      

       湖,草坪,椅子

      

       湖边长椅
      
      

       静静的湖面

            

       仙境般的大自然

      
       下午四点,我还没有看够植物园,就匆匆地往河对岸走去,全是步行的,在亚拉河的桥上,突然一辆黑色轿车停在了我的身边,车上下来了一位中年女士,一眼就认出来,就是她——我的好姐妹。你们不知道我们当时有多么的感慨,我们曾经形同手足,在我们最年轻美貌的年代居住在一个寝室,啃同一个馒头,一起怀揣10元人民币徒步去旅行,我们是那么热爱生活,热爱学习......呼……我们两个就在桥上紧紧拥抱在一起,泪水,除了泪水还是泪水,悲喜交加。把儿子送去澳洲,其实有部分原因也是希望能去澳洲找到我的同学。当时我的老师就在边上看着我们两个抱头傻哭。都快50的人了,唉……像孩子一样让那种莫名的情趣肆无忌惮地发泄着。

      大概过了10来分钟,我们才冷静下来,彼此相互打量,很欣慰,虽然不再年轻,但依然健康,端庄。从他们的神情上我能感到他们生活得很幸福。我们只有大概2小时的时间畅叙,因为我要赶晚上7点的火车回军营。找了个安静的咖啡馆,有说不完的话,说不完啊!他们六四之后一直为了生活而奔波,被一个犹太妈妈收留,并一直在她家住了5年。同学继续读书,老师打工养活我同学。最后老师成就了我同学的事业,而自己从此默默无闻。但是他们很幸福,有两个孩子,女儿比我儿子小一岁,儿子那年刚满5周岁。我终于可以放心了,将近20年的牵挂从此可以放下了。为了那些说不完的话题,我差点误了我的火车,不过还是很顺利地返回了军营。我同学和老师在教育子女方面绝对是高手,以后我会提到。他们送我匆匆上了火车,依依不舍……

      

       我和我同学相拥而泣的桥

      
       离开墨尔本取道去悉尼乘坐回国的班机,在悉尼只有一个晚上的逗留时间,所以基本对悉尼没有概念,在机场附近的酒店休息了一晚,第二天就匆匆去机场回国了。
      

       忘了唠叨一件事情:从军营去机场的高速公路让我第一次有机会感受澳洲的高速公路,其实那段公路质量特别好,是柏油路,路面很平坦,对面车道不是在一起的(咋一看更像中国偏僻的省级国道),而是在山的另一边,很安全,路边基本没有广告,对面看不到来车,也没有全程的安全护栏,只是在一些有危险的地方才有护栏,这个跟中国的高速公路很不一样,貌似没有中国高速公路那么气派,但实质上路面铺设的技术非常高,质量也非常好,一点不坑洼,可以放心高速飚车(比喻,你可别真的去飚)。
      
       去这里看视频:利兹到墨尔本机场的高速公路 (开车的人是Lance,副驾驶是Marry,我在后排拍DV并和Marry聊天,Marry的口音有很浓重的澳洲音,很喜欢)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zA4ODMxOTUy.html

      
       飞机抵达上海浦东机场的上空,可以看到灰蒙蒙的天空,深灰色的海水,空中因污染而不透明……坐在我边上的一位澳洲同龄人说:Heavy air pollution!
      

       老公来接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我对澳洲的感受,我不停地告诉他一句话:“我感觉回到了童年!”,我们小的时候,中国到处都是蓝天白云,清新的空气,清澈可见底的溪流啊!当时虽然有些许想去澳洲生活的冲动,但是我没有告诉老公,总觉得不太现实,毕竟国内有太多东西没法放弃了,主要是有三个80多岁的老人需要我们照顾。所以压根只是动了动念头,就没有再去想了。

[ 本帖最后由 angeljx151 于 12-2-2012 16:22 编辑 ]

anuo 发表于 1-10-2011 20:50:29

:“我感觉回到了童年!”,

LZ这句话也说出了我的心声。
登陆澳洲之后,我一直都有这种感觉,自己像是回到了童年,哪怕是最简单的食物,煮玉米土豆还有普通的炒鸡蛋,都是很小的小时候的那种天然香味,空气跟环境就更不用说了。

Cathycsw 发表于 1-10-2011 21:41:01

好贴!读到感人之处不禁落泪,很多相似的经历让人倍感共鸣。感谢LZ!

幸福妈妈 发表于 1-10-2011 21:46:26

原帖由 anuo 于 1-10-2011 20:50 发表 http://www.hioz.net/ibbs/images/common/back.gif
LZ这句话也说出了我的心声。
登陆澳洲之后,我一直都有这种感觉,自己像是回到了童年,哪怕是最简单的食物,煮玉米土豆还有普通的炒鸡蛋,都是很小的小时候的那种天然香味,空气跟环境就更不用说了。

你说的一点都不错,我每次去,这样的感觉没有淡化,反而越来越强烈。为了再次回到童年,我每次去澳洲都很激动,很期待,很兴奋。

[ 本帖最后由 angeljx151 于 12-2-2012 16:23 编辑 ]

幸福妈妈 发表于 1-10-2011 21:50:54

原帖由 Cathycsw 于 1-10-2011 21:41 发表 http://www.hioz.net/ibbs/images/common/back.gif
好贴!读到感人之处不禁落泪,很多相似的经历让人倍感共鸣。感谢LZ!

有我这样经历的人还是很多的,因为历史就是要我们这代人这样去生活的,上帝的安排吗?虽然我不信教,但有时也会纳闷,当年我们似乎很愚昧,没有感到悲剧就在自己身边发生,还觉得美国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我们已经是世界上生活得最幸福的一群人了,你还记得吗?说真心的,我小时候觉得生活就是这样的,已经很好了,没有更多的奢望,很单纯。

[ 本帖最后由 angeljx151 于 12-2-2012 16:24 编辑 ]

幸福妈妈 发表于 1-10-2011 22:20:05

原帖由 webster 于 1-10-2011 12:45 发表 http://www.hioz.net/ibbs/images/common/back.gif


感谢姐姐的无私分享! 内容精彩文笔流畅!顶一记!:congra:support:
视频分享可以发到youku上,然后把链接贴到这里来-猜的,我没试过。

感谢webster朋友的提示,我已经学会了,感谢!

[ 本帖最后由 angeljx151 于 12-2-2012 16:25 编辑 ]

幸福妈妈 发表于 1-10-2011 22:21:58

原帖由 李大锤 于 1-10-2011 13:21 发表 http://www.hioz.net/ibbs/images/common/back.gif
传到优酷网或者酷六网或者youtube,国内的人不翻蔷看不到youtube。

谢谢大锤,我学会了,已经会把视频链接到帖子里了,感觉咱已经不再是菜鸟了。;P这叫:“活到老学到老”

[ 本帖最后由 angeljx151 于 12-2-2012 16:25 编辑 ]

jennyc2 发表于 2-10-2011 10:36:49

楼主文采很好啊,收藏了,有时间慢慢欣赏.

幸福妈妈 发表于 2-10-2011 10:50:40

原帖由 jennyc2 于 2-10-2011 11:36 发表 http://www.hioz.net/ibbs/images/common/back.gif
楼主文采很好啊,收藏了,有时间慢慢欣赏.

我们这代人没正儿八经读过多少书,说文采好,不敢当,只是写点生活琐事跟大家分享。考大学那年,我的语文老师还断言我能考及格他就不姓XXX。所以,大家将就着读吧。谢谢jennyc2的收藏!

[ 本帖最后由 angeljx151 于 12-2-2012 16:26 编辑 ]

xiaoxiaoca 发表于 2-10-2011 11:14:17

原帖由 angeljx151 于 2-10-2011 11:50 发表 http://www.freeoz.org/ibbs/images/common/back.gif


我们这代人没正儿八经读过多少书,说文采好,不敢当,只是写点生活琐事跟大家分享。考大学那年,我的语文老师还断言我能考及格他就不姓XXX。所以,大家将就着读吧。谢谢jennyc2的收藏!

大陆的语文是一种变态的8股产物,答案都是统一的,桎梏人的思想,没啥用;
如果楼主在大陆语文学的过于“好”,恐怕未必是一件好事;
人如其文嘛,有生活阅历自然就有好的文字;

幸福妈妈 发表于 2-10-2011 12:04:12

第二次“感受”澳大利亚


         2008年4月,再次前往澳大利亚。那年儿子读11年级(中国的高二),因为儿子有假期(复活节),他想对澳大利亚有更多的了解,主要他也想去看看澳洲的大学,为今后选择一所自己喜欢的大学做点准备。觉得儿子想法不错,毫不犹豫,我再次登上了去澳洲的航班。
      

         大家可能会比较奇怪,为什么总是我一个人前往澳洲,其实老公也很想去看望儿子的,但是当时他车祸之后身体还没有完全恢复,所以不能如愿。说到那场车祸,至今仍然心有余悸。06年刚过正月十五,老公就吵着要去买石头(到安徽去买太湖石)。

         我们夫妻俩这辈子DIY过很多东西,前面也提到过我们DIY过自己的婚房,那是在我们20几岁的时候。然后我们欠了很多债,当时我们俩个都在大学教书,每天冥思苦想该如何还债,最后想出了一个办法:让我老公去下海。老公80年代就独自一人去了深圳,在一家香港人办的公司打工,很辛苦,他是跑销售的,还兼送货。所以,在老公20几岁的时候,为了我们这个家的幸福,透支了自己的青春,曾经几度胃出血送进医院抢救(当时下海的经历,比现在的孩子们移民出国找工作,打工要辛苦好多倍,没有休息日,每天工作10多个小时,而且都是体力活,当年的香港老板可不是慈善家,他们知道资本论里说的那点事有多重要,这些艰辛当时老公一直瞒着我,每次回家都带很多好吃的给我,还说深圳很好)。


         老公本来是个读书人(78届大学生),非常喜欢做学问,曾经翻译过佛洛依德的变态心理学一书,生活所迫,不得不弃教下海,当时他还是一个连跟人讨价都会脸红的小伙子。他们大学同学中,大概最不适合做生意的就算他了,大家都叫他“书呆子”,他是被迫去从商的。后来老公依然还是个书呆子,但是他在30几岁的时候已经开始创立自己的公司了,靠着那股书呆气(现在时髦叫“知识分子企业家”),还真成就了一番小事业。30几岁的时候,我跟老公做了一次全国旅游,想找一个最合适的地方去安我们这个已经有了儿子的小家(这也算移民吗?)。因为我不喜欢在南方生活(感受不到四季,看不到雪),所以老公就带着我和襁褓中的儿子到处寻找我喜欢的地方,因为答应给我幸福的老公,总是想着要让我幸福。终于我们在靠近上海不远的地方找到了我想居住的一个城市,我们举家在91年的大年初一从南方搬迁了过来。


         从小小的公司开始做起,什么都是亲力亲为:从联系客户,下订单,安排生产,送货到讨款等等,都是他亲自去做的。那10几年中,我们一家三口就住在厂子里,和员工们一起住集体宿舍。过了2000年,终于有一天我跟老公说:“要不要我们再来DIY一个家?”从那天开始,我们就用心开始DIY我们更美好的家了。我们的设想是DIY一个现代版的中国式园林之家。我们用了两年时间收藏和阅读了各类园林方面的书籍,参观了几乎所有中国的古代园林,老公还一个人去了日本,看了很多日本经典的园林设计。那几年老公非常痴迷在设计这个家的前期工作中,不为什么,就是为了能让我和儿子幸福。2003年我们开始破土动工DIY我们的新家了,土地是现成的,90年代,国家政策好,可以让企业收购当地政府投资的厂房和土地(70年期限),我和老公斗胆贷款买下了所有的厂房和几十亩土地,水域是向政府租用的,我们再次债台高筑,不过这次是欠银行的。


         老公和我没有先建房子,而是先开始创造园林。时代造就英雄啊!当时中国大兴引进外资,很多地方因为有外资要注入而需要整体拆迁,包括一些城乡结合部的地方,机会来了,而且是大把的机会啊。江南水乡到处都是宝,当一个村庄一个村庄拆迁的时候,我就跟老公去“淘宝”,首先是淘“树”,然后是古桥,古石头等。我们两个像疯了一样抢救那些名贵的树木,整座整座明清时期的古桥梁。为什么用“抢救”二字呢?当时的拆迁是不容老百姓说“No”的,说要拆就要拆,而且所有树木都是用推土机铲掉的,很多树都是非常珍贵,且都是几十年,上百年的大树。


         记得印象最深的就是有个叫“桂花村”的地方,全村搬迁,土地让给一个国际大集团公司盖加工基地,我和老公用了整整十天的时间,把全村的桂花树全数收购。到后来我们两个在当地农村特别出名,那些农民自己找上门来说有树要卖,哈哈,真是不费吹灰之力啊。当时买树基本都是半买半送的,非常廉价,因为没人买,这些树就要被砍掉,一分钱都不值。我回忆了下,一棵树大概也就20-50元人民币吧(现在一株50年以上的桂花树大概好几万甚至几十万都买不到了)。我跟老公两个人超搞笑,每天都是运输树,种树,剪枝,浇水,以至于我们的新家DIY是从种树绿化开始的。这个时期大概维持了一年,后来政府觉悟了要保护树木和开始有绿化环保的意识了,就不再允许私人运输名贵树木了,不过那时我们已经完成了最原始的园林植被的收集。


         后来经某知名大学生物系博士导师等专家鉴定,我们收集的树木花草品种是华东地区最完整的,从此我家园林成了这个大学研究生和博士生采集标本的基地,也算为祖国的教育事业间接地保留了一份原始资源。再后来,我们把收集到的整座整座古桥上的古石板,石狮子,石凳子等无偿捐给市政府,还了它们原来的面貌(当然已经不再和从前一模一样了)。之后我们花了两年的时间,在旧厂房的基础上改建了我们的house,全是平房,因为我们都喜欢踩在大地上的感觉,家里所有的窗户是完全落地的,打开窗帘就可以看到我和老公亲自DIY的一幅一幅园林作品,很自豪。2005年我们乔迁新家,我们终于再次住进了自己亲手DIY的家了,那年我们40几岁了。(我真诚地想把这段经历跟二楼的“好奇帝”分享,是你的帖子,让今天的我讲述了又一个DIY房子的故事,也让朋友们有机会分享到这个离奇的故事,真心地谢谢你——80后的朋友,你的帖子有威力啊!其实无论是哪个年代的人,只要你有知识,有智慧,你勤劳,你自强,你敢想,机会都会在远处等着你的。深信“好奇帝”同学能成为80后的佼佼者,再次祝福你和你的家人幸福!)
            

         2006年的那段日子很痛苦,记得那是正月十六下午4点20分, 一辆失控的大型货车冲进距离马路还有100多米的采石场,一共碾压了5个人,我老公是最严重的那个。当场失去了呼吸和心跳,好在我老公的爸爸在马路的对面及时赶去给他做了人工呼吸,才缓过气来。老公没有什么外伤,当时全是内伤:头部,脑,心,肺,肾,肝,脾全部有损伤,伤得最重的是头部和腹腔内膜,腹腔全部撞烂了,大量内出血。记得那天我在上课,儿子打电话给我:“妈妈,家里出大事的,爸爸被车撞了,头上两个大洞……”当时是下午5点半左右,之前我一直给老公打电话,他一直不接,我就知道有点不妙了,因为他从来不会不接我电话的。当时我一下子有点慌神,但是马上镇定下来,第一时间打电话给我公公了解病情,公公说:“头部出血,尿血,人半清醒的。当地医院无能力抢救,救护车正往市医院来,现在缺少有经验的医生。”


         我做的第二件事情就是找到了医院的好朋友,第一时间租用了一辆设备齐全的救护车并携载了我的好朋友等几个有经验的医生一同去半路迎接。我本人没有去,而是开始找市里最好的脑外科专家,联系他,让他赶去医院,然后联系市领导,让他们出面安排抢救。我老公当时是市政协委员,能利用到的力量全用了。最后给所有老公的亲戚和最要好的朋友打电话,让他们马上从四面八方过来。我内心做了最坏的打算……即便是死,也让亲人们见他一面(老公在家族里很有威望,因为他为家族做了很多很多好事,朋友也都很敬重他)。老公的救护车呼啸着到达医院的时候,我看到他出血并不严重,人还有意识,还会喊痛。我当时很乐观,觉得问题不大。在经过一些简单的处理之后,我亲自将他推进手术室的门,临别前,他对我说:“我好冷”(失血太多了),我对他说:“不怕,我们都在外面等你平安出来,加油,老公!”当时已经感觉到了生离死别,我在老公额头上亲了一下,握了握他的手,真的很冰凉……当时是晚上10点20分。
         

      不知道是哪里来的勇气,我当时没有哭泣,因为我知道我必须坚强地去安排所有的事情。老公进了手术室,我也没有闲着,市领导也及时赶到了,问我有什么要求,我说:“要最好的医生,要最好的药物,要组织捐血(我这辈子捐过好几次血,没想到这次要别人为我老公捐血,惭愧啊),马上组织专家抢救小组,不惜一切代价抢救他!!!”当天夜里调集了全市最好的外科医生在手术室外待命。


         手术过程中,医生不断要求从血库输送血浆进去,一袋,又一袋,没完没了。我开始有点按耐不住了,感觉到了事态的严重,但还是给自己鼓气:不会的!不会的!清晨5点多,手术室的小窗户打开了,主刀医生喊病人家属去说话,我急忙跑了过去。医生说:“基本没希望,腹部大面积受损,大量出血,而且止不住,脾脏切除,肝脏补好了,肾脏等其它部位还好,只是震荡造成的不致命损伤,腹腔目前只能用纱布按压止血,看他自己造化了。你们要有思想准备。”之后我在病危通知书上签了字。老公从手术室里出来的时候已经没有意识了,当然也是麻醉的作用,呼吸机帮助呼吸,全身插满了管子,新鲜血液在一滴一滴地输入,但腹腔出血比输入的血还要快速的流出……我推老公去抢救室,医生不让我进去,我坚持要进去陪我老公,医生说:“那你不能哭!”我说:“好的,我不哭。”(其实我一直没有哭)


         记得那天好多医生围着他,当医生们都离去的时候,我握着老公的手,趴在他耳边对他说:“老公,你答应给我的幸福还没给完,你不能走,必须跟我回家!”记得查房的时候,主治医生问我要不要放弃,我问为什么要放弃?他说:“需要大笔医疗费,而且机会很小,即便能存活,估计也是对社会没有用的人(植物人)。” 我当时非常坚定是回答:“我不放弃,哪怕他一辈子就这样躺着,我也要他活着!”之后医生让我回家为老公拿点万一需要穿的衣服,我才匆匆赶回家。走进卧室,看到我老公临走前留下的那件羽绒服,我一把抱了过来,那一刻我崩溃了,痛不欲生地哭出了声……
         

         不想再多写细节了,太痛苦的回忆。后来经过非常艰难的努力,奇迹发生了(后来听专家说这种情况能活下来,而且脑子基本没有问题的很罕见,10000个人里面才会有一个人这么幸运),是不是老公真的放不下我们,放不下他还没有给完的幸福,不得而知,但是他真的很顽强,将近30天之后老公苏醒过来了,他能认出我,能写字(呼吸机限制了他说话)给我们,你知道什么是幸福吗?从那一刻起直到今天,我每天早上醒来看到老公在身边,感到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幸福”,不寻常的幸福!我想,我是世界上最幸福的老婆。之后漫长的康复期,我陪他一起进高压仓吸氧,陪他不停地去上海复查,陪伴他做一切我能做的事情,包括为他用嘴通过管道吸尿(尿道撞破了,有时有血块出来就会阻塞)直到他恢复健康为止,不觉得累,能天天看到他的笑容,我就很幸福了。现在老公除了没有嗅觉,思维没有以前敏捷(不大喜欢开车,不再会操作他那台单反相机)之外,其他都很健康,他还在继续为我和儿子创造幸福。
         

          这就是为什么总是我一个人去澳洲看儿子的原因了。

         以下图片请勿下载,转载或者复制,笔者保留追究图片权的权利,请大家尊重笔者,谢谢!
         
         
         书架上至今还保留着我们当年看过的所有园林和园艺方面的书籍,很多,很多,有中国的,也有外国的,有中文的,也有英文的。

         
         这株是比较年长的桂花树,大概有快100年的岁数了吧,老公很喜欢它。十分钟前我去园子里刚拍的,能看到满树的桂花吗?这个季节正是赏桂的季节,也祝朋友们节日快乐!

         
         满枝桂花,这个看得比较清楚,也是十几分钟前为大家去拍的,希望你们能喜欢。但我老公已经再也闻不到桂花的香味了,我每年都描述这个香味给他,他总是满足地体味着......

         
         家中的所有落地窗都能看到风景,每个窗户都能欣赏到一幅不同的作品,这个是老公的健身房,也就一台跑步机,他还是需要康复的,一个非常好的男人,真正的男人,我们很爱他。窗户外是一株山楂树,我们给这个风景取名:“山楂树之恋”。

         
         春天盛开的日本樱花,很艳丽,但是时间非常短。

         秋天的枫树,火红火红的,象征着生命和希望。
      
         老公比较得意的DIY设计之一,很有味道吧?

         为了这些假山上的太湖石,老公差点丧命,不过后人可以饱眼福了。

         
         很有味道的小树林,空闲的时候在那里呼吸氧气不错,儿子小时候经常躲在这里,让我们找不到他,而他却能看到我们,儿子很淘气。

         爬满了植物的树干,和隐隐约约的山洞,是不是很有意思?

                  
         水边另一处风景,是我的DIY,老公也喜欢。
      
         老公最喜欢的作品之一,大家都说好看,你觉得呢?这亭子和后面古典建筑是一位白族工匠和他的徒弟们干的活,非常精致,园林渗透了少数民族的风味。

         
         家门口,很整洁,我们都喜欢干净和整洁,劳动万岁!

         圆心里那株女贞树是院子里唯一一株不是搬运来的树,是原来就长在那里的。树边上的那个石板圆圈是个八卦图,是老公的DIY作品,意思是一株树的力量,引来了那么多其它的树,所以我们很看重它。

         
         蜿蜒的小路,这个DIY是从日本园林艺术中学到的,老公的得意DIY作品。

      
         秋千与八哥,儿子的DIY作品,回廊也是儿子很喜欢在雨天嬉戏的地方。

         
         老公收集的古董,这尊放在水边的古董菩萨经常会在阳光下闪闪发光,还是五彩缤纷的,很奇特,应该是光和水的作用。不过也蛮难得才能看到这样的情景。

         
         这条小路是我最喜欢走的,它基本是日本的元素,很幽静。

         
         雪景,白族工匠非常伟大,冬天河上没有荷花。

         
         化雪中的果实。这幅作品是老公出事前用他的单反相机拍的,他曾经是摄影爱好者,参加过很多大型摄影比赛,不过现在他已经不会玩他那非常复杂的相机了。

         
         儿子养的小鸟,叫红嘴相思鸟。

         
         这座小木桥,是老公唯一没有完成的作品,是他在住院的时候我设计完成的,感觉少了点灵气,但居然还有澳大利亚的元素在里面了。去过悉尼蓝山的人会有感触。

         
         夏荷,集中了杭州西湖所有的品种,夏天非常美。

         
         透过山洞观荷叶,有点神秘感。因为老公不玩相机了,我又太笨不会摆弄那个单反,今年我犒劳自己了一台莱卡傻瓜机,拍摄效果真不错。

         
         2011年的荷塘,叶子太茂盛,花太少了,不过还是很美。

                  
         喜欢自然的人都会喜欢这样天然的风景。

[ 本帖最后由 angeljx151 于 12-2-2012 16:30 编辑 ]

小天的小天 发表于 2-10-2011 12:30:15

太感人了,要把这个帖子推荐给我的丈夫和朋友看.楼主继续.

kaolagege 发表于 2-10-2011 12:44:23

好文要顶

:good :good

[ 本帖最后由 kaolagege 于 2-10-2011 16:37 编辑 ]

anuo 发表于 2-10-2011 13:14:22

最好的祝福 给您!!

原帖由 angeljx151 于 2-10-2011 13:04 发表 http://www.freeoz.org/ibbs/images/common/back.gif
2008年4月,再次前往澳大利亚。那年儿子读11年级(中国的高二),因为儿子有假期(复活节),他想对澳大利亚有更多的了解,主要他也想去看看澳洲的大学,为今后选择一所自己喜欢的大学做点准备。觉得儿子想法不错,毫 ...
看到这段我真的非常非常的被打动了。
觉得说什么都是多余的。
LZ的人生是那么丰满精彩,活的淋漓尽致。
只有把最好的祝福送给你,送给你们一家,你LG一定会恢复的更好的,祝愿你们永远都幸福。

幸福妈妈 发表于 2-10-2011 14:17:11

原帖由 anuo 于 2-10-2011 14:14 发表 http://www.hioz.net/ibbs/images/common/back.gif

看到这段我真的非常非常的被打动了。
觉得说什么都是多余的。
LZ的人生是那么丰满精彩,活的淋漓尽致。
只有把最好的祝福送给你,送给你们一家,你LG一定会恢复的更好的,祝愿你们永远都幸福。

流泪感谢您!我们都很乐观,老公现在已经基本康复了。

[ 本帖最后由 angeljx151 于 12-2-2012 16:31 编辑 ]

幸福妈妈 发表于 2-10-2011 14:50:52

询问

我贴了很多图,不知道大家能看到吗?

小天的小天 发表于 2-10-2011 15:01:29

能看到的,我一直在刷屏看呢。这样的住所,是我的梦想啊。

幸福妈妈 发表于 2-10-2011 15:22:33

原帖由 小天的小天 于 2-10-2011 16:01 发表 http://www.hioz.net/ibbs/images/common/back.gif
能看到的,我一直在刷屏看呢。这样的住所,是我的梦想啊。

呵呵,那就好,我今天不贴了,太累了。

[ 本帖最后由 angeljx151 于 12-2-2012 16:32 编辑 ]

李大锤 发表于 2-10-2011 15:22:40

这个园林真的很美,还是楼主一家亲手建造的,不可思议。

幸福妈妈 发表于 2-10-2011 15:30:01

对“家”的一点感慨


         有一个问题我总不明白,现在的年轻姑娘嫁人的标准好像就是房子,车子等等。那“幸福”放在第几位?如果房子和车子能代表幸福,那你就大错特错了。在你那么年轻的时候,你的老公就不需要为了给你幸福而奋斗了,就已经没有追求了,那你们靠什么来维系今后的幸福呢?没有过艰难,就不懂得什么是幸福,总是会生活在不满意中,或者没有生活情趣中,然后男人出轨,女人哭泣的事情就来了。(当然这个是个例,不是普遍现象)
         

         我建议年轻的姑娘们:一定要找一个能亲自给你幸福的男人,哪怕他年轻的时候一无所有。
         年轻姑娘要学会智慧地去看待男人,上帝在造就男人的时候,就在他身上按上了“花心”和“喜新厌旧”等各种特质,这个是人类繁衍所必需的。不喜欢也好,喜欢也好,它都是客观存在的。当你遇到一个爱你的男人时,千万别以为你可以永远不要付出,而让这个男人宠你一辈子,那是不可能的。男人在追求你的时候,他所释放的是他一生中最大的能量,要他保持一辈子这样的能量,可能吗?所以,年轻的姑娘们,珍惜你找到的爱你的男人,为他付出你所有的爱,不要计较任何的回报,看看那些所谓的“花心”和“喜新厌旧”会不会离你远去?曾经看着很多女人为了老公出轨而要死要活,我也不理解。既然爱已逝去,就放彼此自由吧!爱,为什么会逝去?是因为我们没有认真地去珍惜!就这么简单。尤其是女孩子,要学会用心去爱你的男人,其实很多男人天生就很爱护老婆,也很愿意为老婆付出一生的辛苦,老公爱老婆本来就是天经地义的事情,要不然老公为什么要把你娶回家去呢?但同时男人也很孩子气,他们内心并不是你想象的那么强大,他们也需要妻子的呵护。但是男人们不会愿意告诉你这些貌似不争气的特质,大多数男人会选择超负荷地忍耐!!!当你每天不停地指挥老公做这个做那个,大声呵斥老公,又因为老公是“妻管严”而自豪的时候,你很危险。每天醒来问问自己:“今天我要为老公做什么?”,长此以往,老公出轨的几率非常低。珍惜爱,珍惜家,珍惜我们所拥有的一切,你将得到意想不到的“惊喜”!
(有点废话的感觉,说错了,别恨我)

         这几天写帖子太累,都没怎么好好休息,让我休息两天,去跟儿子唠唠嗑~~

[ 本帖最后由 angeljx151 于 12-2-2012 16:34 编辑 ]

幸福妈妈 发表于 2-10-2011 15:30:54

原帖由 李大锤 于 2-10-2011 16:22 发表 http://www.hioz.net/ibbs/images/common/back.gif
这个园林真的很美,还是楼主一家亲手建造的,不可思议。

在中国DIY个房子不难啊!又不是上天摘月亮,呵呵!

[ 本帖最后由 angeljx151 于 12-2-2012 16:35 编辑 ]

sucewang 发表于 2-10-2011 15:46:13

LZ的家太漂亮啦,简直就是苏州园林!
LZ的睿智,才气,和遇事的冷静都是超过女强人的!
整个帖子我一直在追着看,难得的精品,写得细腻、妙笔生花!

四月物语 发表于 2-10-2011 16:27:41

看了你家的院子,太惊叹了

songzi2635 发表于 2-10-2011 16:37:12

要是我在国内有楼主的这套房子 我简直觉得已经在天堂中了 我才不来澳洲噢
我真的没有想过还有私人有这样的园林的.
说明真正有钱的人在中国啊!
你们太了不起了!

cndpan 发表于 2-10-2011 17:27:44

看来说此话的,年纪不大。

事实是73年出生的人,看见了春风的影子,没享受到

原帖由 ansonlee1980 于 28-9-2011 20:09 发表 http://freeoz.org/ibbs/images/common/back.gif


我个人倒认同好奇帝的观点,不过说60一代好像有失偏颇,真正沐浴了党的春风的是65-75这10年间的人,这是不可争辩的事实,基本上这10年出生的人都赶上了国家最好的政策时期,举个例子来说,潘石屹,假如他生在80年 ...

幸福妈妈 发表于 2-10-2011 17:38:11

原帖由 songzi2635 于 2-10-2011 17:37 发表 http://www.hioz.net/ibbs/images/common/back.gif
要是我在国内有楼主的这套房子 我简直觉得已经在天堂中了 我才不来澳洲噢
我真的没有想过还有私人有这样的园林的.
说明真正有钱的人在中国啊!
你们太了不起了!

很多人都认为我们花很多钱建这个家,其实我们花了很少的钱,但是现在价值不菲了。智慧和勤劳可以换取财富,你信吗?

[ 本帖最后由 angeljx151 于 15-2-2012 12:22 编辑 ]

幸福妈妈 发表于 2-10-2011 17:52:58

原帖由 sucewang 于 2-10-2011 16:46 发表 http://www.hioz.net/ibbs/images/common/back.gif
LZ的家太漂亮啦,简直就是苏州园林!
LZ的睿智,才气,和遇事的冷静都是超过女强人的!
整个帖子我一直在追着看,难得的精品,写得细腻、妙笔生花!

非常难得有人喜欢我写的这点琐碎的事情,一直跟着看也不容易,辛苦了! 拥抱一下!!!

[ 本帖最后由 angeljx151 于 15-2-2012 12:23 编辑 ]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查看完整版本: 给"移民"一个冲动的理由-163故事分享(已获PR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