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OZ论坛

标题: 你来澳洲以后更加计较小钱了么? [打印本页]

作者: xblues    时间: 5-3-2011 09:31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无法发言 标题: 你来澳洲以后更加计较小钱了么?
圆满的考拉说了一句关键的话,概括了一切:国内小钱从来不计较。。。这里肯定不行的,因为  小钱和大钱差距太小


参考资料:

平时出去吃盒饭,罐装可口可乐的价钱:2-2.5元 VS 1.5刀
上海地铁和悉尼铁路比较最低票价:3元 VS 3刀
麦当劳套餐价格:20元 VS 10刀
中餐盒饭:10元 VS 7刀 (西餐盒饭贵一些,一般10刀以上)

我是更加小心了,因为数字上看,我在澳洲薪水的数字和国内(上海)差了好多,而日常消费,只看数字,不看货币单位,数字和国内差不多,所以日常消费占薪水的百分比就急剧上升了。

还有就是因为澳洲的生活水准高,所以日常剩下来的小钱,可以买很多国内几千元的大件,在国内平时花几个小钱无所谓,因为你知道大件都要成百上千的,省钱不在乎一口。在澳洲可是充分体现了省钱就在于一口口,一个xbox的价格500刀,你剩下50顿午餐就拿到手啦。

最后,在澳洲省钱的理由就是澳洲日常消费真高啊,和国内比,和美国比,都高!最近在看Nike的鞋子,美国的价格是160美刀,澳洲的价格是240刀,国内的价格应该是中间价,不过这个鞋子就是中国制造啊。

补充一点:在国内我们这些人算是中产阶级,不过国内的中产阶级少啊,很多劳苦大众为我们劳动,所以我们的薪水就是高薪,生活水平就是高水平,所以我们可以在家里雇佣保姆给我们洗衣做饭,在澳洲劳苦大众少了,劳动成本很好,再加上新移民工作上也不稳定。所以相对生活质量其实是下降了。这也是省钱的另外一个原因。

所以从方方面面看,在澳洲斤斤计较都有现实意义,你说呢?

[ 本帖最后由 xblues 于 23-3-2011 22:49 编辑 ]
作者: zhuangyu9999    时间: 5-3-2011 09:33
同感,在国内花钱大手大脚,现在一块钱都要算着花。
作者: Dreamhouse    时间: 5-3-2011 11:01
澳洲的物价那么高
不算算怎么行呢?
作者: 自游自在    时间: 5-3-2011 11:03
我也选了1,因为现在就老公一人上班,我得省着点花
作者: chubbycat    时间: 5-3-2011 11:07
原帖由 xblues 于 5-3-2011 10:31 发表
参考资料:

平时出去吃盒饭,罐装可口可乐的价钱:2-2.5元 VS 1.5刀
上海地铁和悉尼铁路比较最低票价:3元 VS 3刀
麦当劳套餐价格:20元 VS 10刀
中餐盒饭:10元 VS 7刀 (西餐盒饭贵一些,一般10刀以上)

...


最近在看Nike的鞋子,美国的价格是160美刀 = USD $160?
作者: xblues    时间: 5-3-2011 11:3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无法发言 标题: 回复 #5 chubbycat 的帖子
对啊。
作者: chubbycat    时间: 5-3-2011 11:34

作者: mefi    时间: 5-3-2011 11:37
在国内根本不注意超市的折信息(当然百货的有兴趣),在澳几乎每周的超市打折东东都细仔翻阅,特别对半价的打折感兴趣,象洗涤用品等家里不缺,也买回来备用。能省则省吧。
作者: xblues    时间: 5-3-2011 11:38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无法发言 标题: 回复 #7 chubbycat 的帖子
我等不了了,马上去买240刀也顾不得了,穿鞋要紧。
作者: mason00    时间: 5-3-2011 13:04

作者: lowprofile    时间: 5-3-2011 14:03
来了澳洲以后,除了急需的东西在外面找打折促销的买,日常大部分消费都是ebay了
作者: 晴天    时间: 5-3-2011 16:12
省也省不好了,该花总是得花的,超市打折对我的作用就是,再多花点。
作者: helen2011    时间: 5-3-2011 19:46
It is true
作者: hedgehog    时间: 5-3-2011 19:51
我每年都有一段时间在国内(去年住了4个多月)。楼主举的这几个小钱的例子(可乐,麦当劳,地铁票、快餐)我在国内和在澳洲一样都不计较。但是从打出租车开始就不一样了。在国内常打车,在这里几乎从不打车,太贵。大件(对我来说Nike鞋等一百刀以上的就是大件了)物品我在国内和这里一样都尽量在打折地方买(比如去北京的奥特莱斯),所以两个地方对我没有什么区别。
作者: 缘圆    时间: 5-3-2011 21:06
在国内买东西就像娱乐,没事总是逛商店。在澳洲,需要才去商店买东西。在澳洲的收入是固定的,用起钱来总是算着花。

[ 本帖最后由 缘圆 于 5-3-2011 22:11 编辑 ]
作者: 晴天    时间: 5-3-2011 21:13
我从来不觉得买东西是娱乐,我的娱乐是陪老婆买东西。
作者: seth_chen    时间: 5-3-2011 21:26
不过这边打折是真的打,这点挺爽的,所以每天都会去ozbaigain还有catchoftheday上去遛遛
5月份要回国休假3周,shopping list已经有很多东东喽
作者: yoyozhou    时间: 5-3-2011 22:07
在国内象喝点可乐,下馆子,买点东西什么的从来都不会计较也花不了几个钱,来了这里后买3刀的水都有时舍不得,日用品也是打折的时候才出手。哎~~~日子不好过喔
作者: dennis    时间: 5-3-2011 22:27
我倒是没觉得和国内差别太大,我花钱比较大手大脚的,国内这边都一样,有2点和国内差别很大,我在国内出差经常打车,尤其去比较远的地方,这边打车很少,费用很高,第二个就是这边花钱的地方感觉比国内少,所以存钱速度比国内快
作者: 晴天    时间: 6-3-2011 07:58
原帖由 dennis 于 5-3-2011 22:27 发表
我倒是没觉得和国内差别太大,我花钱比较大手大脚的,国内这边都一样,有2点和国内差别很大,我在国内出差经常打车,尤其去比较远的地方,这边打车很少,费用很高,第二个就是这边花钱的地方感觉比国内少,所以存钱速 ...


国内打车比自己开车方便,这里自己开车比打车方便。我过来6年了,还没打过车呢。
作者: crystal08418    时间: 6-3-2011 08:13
相当计较~经常怀念在国内大手大脚的感觉
没办法,来这边后不像国内能轻易赚点外快了
作者: 晴天    时间: 6-3-2011 08:25
原帖由 crystal08418 于 6-3-2011 08:13 发表
相当计较~经常怀念在国内大手大脚的感觉
没办法,来这边后不像国内能轻易赚点外快了


想想学生时代,也不敢乱花钱,都是有一个过程的,过几年就好了。
作者: 梦唐    时间: 6-3-2011 11:21
确实有同感,感觉比国内花钱时小气多了。
作者: 乐高    时间: 6-3-2011 15:10
这里花钱是斤斤计较,国内花钱是糊里糊涂
作者: 晴天    时间: 6-3-2011 17:25
看下来,没人在国内把钱当钱的。
作者: xblues    时间: 6-3-2011 17:39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无法发言 标题: 回复 #25 晴天 的帖子
补充:是没人在国内把小钱当钱。
作者: POPO001    时间: 6-3-2011 18:23
开始的时候算,现在不算了,花完了再想办法。
作者: 天心    时间: 7-3-2011 10:57
爱买超市打折品的飘过.
特别现在,超市轮流打折,吃的喝的买打折的基本都全了.
买其他东西不计较,知道带饭省钱,我还是愿意出去买中饭,顺便可以买杯咖啡
作者: Fernando    时间: 7-3-2011 11:00
在澳洲如果不计较太容易月光了
作者: wangfei4427    时间: 7-3-2011 13:06
我刚过来的时候总觉得自己是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了,怎么钱总要精打细算呢
作者: zxart    时间: 7-3-2011 19:06
有孩子的我,怎么觉得反而倒过来。
作者: 大杨树    时间: 8-3-2011 09:55
原帖由 xblues 于 5-3-2011 12:38 发表
我等不了了,马上去买240刀也顾不得了,穿鞋要紧。

我都是买断码的,最便宜的adidas 60刀,存了半年才开始穿。
作者: xtian1003    时间: 8-3-2011 20:40
在这边比国内省一些,因为我刚过来一个月,老公一个人赚钱,国内是两个人赚钱,刚过来有时候还有点失落。但是觉得没事看看超市有什么打折的东西也挺解闷的,有一天不小心摔了一下老公的手机,我忽然有种心疼的感觉,在国内丢了好几个手机了都没疼过。我想更多的还是心态上不一样了吧,觉得前面的路比较未知,还是省着点有安全感。我很喜欢国内那个大大咧咧无忧无虑的自己,希望努力过好后面的日子。
作者: terrygogo    时间: 9-3-2011 08:28
勤俭持家永远都是对的。
作者: terrygogo    时间: 9-3-2011 08:29
买鞋去warehouse outlet. 比外面便宜。
作者: 不会游泳的兔子    时间: 9-3-2011 13:27
我这次回国,买了1堆商场打折的衣服,寄过去加上海运费,还要比澳洲便宜许多,20.30刀的衣服,整个一地摊货。
作者: sparkzhu    时间: 20-3-2011 17:49
我从来不雇保姆,只雇阿姨
作者: sparkzhu    时间: 20-3-2011 18:12
因为国内也大手大脚惯了,买个电视剧什么的都是万把块的,跑到这边时间一长,忘记算汇率了,一个DYSON的一看,哇好便宜,世界名牌才800(其实是忘了算成RMB,把澳币当人民币用了)

所以在澳洲感觉数字上面东西都便宜了,反而是大手大脚了
作者: xblues    时间: 21-3-2011 16:2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无法发言 标题: 回复 #38 sparkzhu 的帖子
  人家讨论的是小钱,  小钱的意思是100以下的钱.
你买上百上千的大件那是大钱.

澳洲生活水平高,自然那些大件相对于薪水就便宜啦,比如电视在国内好几千,这里好几百,当然考虑的少一些了.
作者: 圆满的考拉    时间: 21-3-2011 19:55
国内小钱从来不计较。。。这里肯定不行的,因为小钱和大钱差距太小
作者: princejo    时间: 22-3-2011 10:36
非常计较小钱了
作者: zzoz    时间: 22-3-2011 21:31
主要国内的小钱在这里不是小钱了
小件商品的标价跟国内数字一样,¥变成$,工资的数字可差远了
作者: matt.cn    时间: 23-3-2011 21:39
我感觉差不多,不过这里花钱的地方少很多。
不过我平时也没什么地方花钱,一个月的花费一般是房租,饭钱,烟钱,汽水钱,车贷,油费,保险,电话费+1星期1次的馆子,偶尔买点新衣服之类的。

汗,这样算起来好像也不少了,看来要算算了。
作者: matt.cn    时间: 23-3-2011 21:41
还有彩票钱,每5个星期200
作者: xblues    时间: 23-3-2011 22:45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无法发言 标题: 帮你算了一下,最低300,最高700 每周
你这算的哪是小钱啊,分明是每周开销.

房租  150   250
饭钱    35     50
烟钱    15     30
汽水钱  6     20
车贷     0     200
油费    30    30     
保险     0     20
电话费20   60
馆子  20     50
彩票    0     40
衣服其他 0     0
Total  280   720

[ 本帖最后由 xblues 于 23-3-2011 22:46 编辑 ]
作者: vichyboy    时间: 27-3-2011 16:19
原帖由 xblues 于 5-3-2011 10:31 发表


参考资料:

平时出去吃盒饭,罐装可口可乐的价钱:2-2.5元 VS 1.5刀
上海地铁和悉尼铁路比较最低票价:3元 VS 3刀
麦当劳套餐价格:20元 VS 10刀
中餐盒饭:10元 VS 7刀 (西餐盒饭贵一些,一般10刀以上) ...


看样子悉尼吃的是要比猫本便宜啊,猫本餐馆灌装可乐要2.5-3刀,盒饭好像也很少7刀的,最少也要8刀吧
作者: sucewang    时间: 27-3-2011 21:25
我也有同感,在中国花钱大手大脚,不用顾忌,因为钱够花。在这里花钱小心谨慎,因为收入有限。
在中国去饭店吃饭很普通,在这里不是特别日子不舍得。
在中国打扫家里的卫生是请钟点工,在这里自己亲自动手啦!
不过我坚信等我们融入澳洲社会后,我们也会有在中国的感觉。

虫子提到NIKE鞋子,前几天我们这一家鞋店NIKE鞋特价清货,只剩几双了,尺码不全,$39.99/双。刚好有我穿的尺码36码,赶紧买了一双。
NIKE鞋子穿着就是舒服,不一样就是不一样哟!哈哈
作者: xblues    时间: 27-3-2011 22:01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无法发言 标题: 回复 #46 vichyboy 的帖子
悉尼的Food court 的可乐的均价是2刀一听,冰红茶的均价是3刀一瓶,谁去调研一下Mel的情况,回来报告一下。
作者: xblues    时间: 27-3-2011 22:0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无法发言 标题: 回复 #47 sucewang 的帖子
澳洲人中产阶级的年收入人均不到十万吧,即便是这样,也要很小心的花啊。
作者: 他乡作故乡    时间: 4-4-2011 22:35
标题: 同感
原帖由 缘圆 于 5-3-2011 21:06 发表
在国内买东西就像娱乐,没事总是逛商店。在澳洲,需要才去商店买东西。在澳洲的收入是固定的,用起钱来总是算着花。

同感
作者: zeng728    时间: 4-4-2011 22:57
澳洲来了打折东西确实买多了,虽然消费高,但是国内的高消费项目也不用玩了,节约很多啊,
作者: 宝贝不哭_219    时间: 5-4-2011 20:50
虫子的分析倒是挺精辟的, 我的感觉是, 在国内时我不特别计较小钱, 在这面也不是特别计较,但是打车除外,  到了这面倒是有一点变化, 想着一个人出门在外, 总得给自己留点钱以备不时之需, 所以喜欢Saving 而不是Spending.

还有一个变化就是不像在国内那样喜欢经常逛街买衣服了。 但是,我妈经常从国内给我邮寄衣服, 款式都非常新颖时髦, 我天天愁着这衣服越来越多, 衣柜都要容纳不下了, 哪还有心思去买衣服啊,正愁着怎么扔衣服呢!
作者: dejah    时间: 5-4-2011 21:08
我比国内大手大脚了,因为国内赚多少都赶不上房子涨要使劲省。现在反正在澳洲不一定要买房子啊,我只要一想到这边的钱回去顶好几个就很开心,而且物价相对国内要便宜,干嘛不对自己好一点呐?
作者: mingmingzhang    时间: 6-4-2011 11:59
吃的东西不怎么计较折扣什么的,主要是在用水方面,在国内都是在外面洗车,在澳要自己洗车。在国内用水很大方,呵呵也就是有点点浪费,在澳处处谨慎用水
作者: outdance    时间: 8-4-2011 17:55
太贵了,我的nike跑鞋在outlet买来就9.9美金。国内看到了一模一样的 550元
原帖由 大杨树 于 8-3-2011 09:55 发表

我都是买断码的,最便宜的adidas 60刀,存了半年才开始穿。

作者: serous    时间: 19-4-2011 12:06
肯定是要算仔细的啦
作者: ccen    时间: 23-4-2011 15:56
国内日子好啊,出门打的,吃饭饭馆,以前一有什么新餐馆出来,同事一吆喝就去尝鲜了。超市打不打折也无所谓,出门逛街一定要买东西。
出国后,打的不敢想,还是自己开车吧,出去吃也没以前潇洒,一周2次差不多了,超市打折最开心,不过这里的打折力度比较大,大钱小钱差不大,所以生活用品每次打折多备些,感觉可以省下好多。

幸好不是爱逛街的人,以前都是隔一段时间,出门扫货,现在是隔一段时间再taobao上扫货,虽然比国内斤斤计较,但计较小钱偶尔也是个兴趣,做个精明点的消费者也不错。
作者: mollyoz    时间: 26-4-2011 01:01
平常的开支也就是食物,房租,电话,交通费。几乎不买衣服,因为这里的衣服太土了,澳币又贵,攒着回国买。
作者: gulite120    时间: 26-4-2011 12:38
我是这样的,吃的,喝得,在澳洲都不计较,渴了,饿了就买
到时电器,大件我计较的,因为要等打折才出手,小钱我不怎么计较,因为ADL闯一次红灯361刀,没什么好节省的
作者: xin.christina    时间: 1-5-2011 23:28
俺在这边,买东西之前都是要想想的。尤其是会想想这个东西过几天有没有可能打折。这边打折可真是实打实的。那个爽阿
作者: maxxblue    时间: 9-5-2011 14:40
  存了一堆又一堆coins,得把这些花出去
作者: happyowner    时间: 9-5-2011 16:17
我去超市几乎看什么特价买什么,老公笑我省得就是赚的。
作者: ursa_ly    时间: 9-5-2011 21:19
在国内花钱比较理性, 该买就买,该省就省. 在这边是啥便宜买啥, 遇特价就囤货, 但水果蔬菜鱼很多次买了特价的都觉得不新鲜, 所以生活水平要提高要吃的好一点, 这个花费怎么也省不了. 总之到哪里我都是精打细算的人, 这个是不会改变额, 呵呵.
作者: CARHY    时间: 9-6-2011 23:19
是的,更加注意打折信息了,能省则省。
作者: eskimojoe    时间: 22-6-2011 00:49
感觉你比较的东西是没有可比性的,钱,是要省,无论你在中国赚人民币还是在澳洲赚澳币,但是你的关于生活成本的比较感觉是没有意义的。澳洲的很多商品从中国入口,作为加工制造国中国的东西当然相对比较便宜罗。而你说澳洲的东西比美国贵,那是部分,也要看是什么东西,美国人多,进口量大,自然进口的东西相对能便宜下来,而澳洲只有区区2千万,运费什么的相对就贵很多,而且澳洲是一个岛,只能靠空运和海运,这都比公路或铁路运输贵,你把澳洲和美国比,有可比性吗?怎么不比比澳洲的平均工资高呢?你去harbour town, nike鞋有那么贵吗?不知道你具体说的是哪款,你这样说太笼统了。还有,澳洲的工资成本高,那是造成物价贵的其中一个原因,但不正是因为这个保障大部分民众收入,福利的制度,造就了这片乐土吗?你作为打工者,没有受惠其中吗?当然,你要是帮华人老板打工,那是不适用了。

以前很多留学生,新移民在新的陌生土地上都遇到困难,但都克服过来了。澳洲这个国家,你能期待的,是宁静安详的小日子,你要是期望与国内一样多姿多彩,就肯定要失望了。新移民,留学生,不在这里奋斗个5年,10年,你就想过上‘本地人’一样的生活,除非你从中国带来很多资金吧。普通人都是这样奋斗过来的,很充实,也体现了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比起在中国,今日不知明日事,对公民个人财产没有保障,法例朝令夕改,乱七八糟的社会环境,在这里省省钱花就省省吧,只要你有节约的习惯,根本不算什么的。
作者: tina88    时间: 22-6-2011 03:28
应该说,和国内的时候比,有时候更大方,有时候更小气了

一个人在外,有时候,必须要大方点,不象在中国在家里,不需要去考虑去想那么多,想花就花

到了外面,有些时候需要大方点,但是,为了省钱,很多时候还是要省一点
作者: sually    时间: 22-6-2011 16:22
还在国内,到超市倒是不用省,因为现在很多公司的福利就是超市消费卡,反正不用要过期的.
衣服商场的也很贵,夏装也都是7\8百以上的,不过等打折就可以了
8月到澳洲,看来还是要多带些过去.
作者: oulu    时间: 23-6-2011 12:15
积少成多,聚沙成塔啊
作者: teuer    时间: 25-6-2011 21:36
我妈妈现在还在北方的一个省会城市.月工资大概和我差不多,3k5 左右吧,货币单位不同 会让我妈从国内给我带衣服什么的,100多的衣服,几十块的厨房用具都觉得挺便宜的.但是澳洲我从来不舍得买上百的衣服,去超市只买打折的东西,经常逛折扣的网站.觉得一块钱都可以买到东西,但是国内我妈说已经没有3块以下的水果蔬菜了.
作者: fredliu    时间: 25-6-2011 21:52
精細是對的
不管收入多少
浪費資源沒有藉口好講
作者: fredliu    时间: 25-6-2011 22:02
在國內亂花錢買了很多東西
現在看來也沒多少值得保存的好東西
來澳洲不敢亂花錢
但覺得實際生活水平反而高了
因為花的錢相對比較“值”
養車、購房、健康飲食等等方面都有體現
即使以後收入提高
也希望自己“只買對的,不買貴的”
對小錢還是能省就省

[ 本帖最后由 fredliu 于 25-6-2011 22:05 编辑 ]
作者: thewall    时间: 26-6-2011 03:59
勤俭节约是好习惯,更是女人的美德
作者: 先知nil-(O_o)-    时间: 26-6-2011 23:11
标题: 回复 #29 Fernando 的帖子
那么容易月光~为虾米都说澳洲生活水准高呢~~
作者: basten1980    时间: 27-6-2011 20:10
过来后花钱一直都很算计,在国内几乎没考虑过!
作者: 绮丽儿    时间: 2-7-2011 00:40
理发可以自己理,中饭可以自己带,能够自己动手的家务都自己完成,平时日常用品在打折时囤积一部分,能省则省呗
作者: francy630    时间: 2-8-2011 12:49
计较啊绝对计较
哈哈
作者: anniejiyan    时间: 4-8-2011 19:07
举个例子:朋友在中国有工作,收入一万不到,成家了没小孩。买衣服的时候,她的理论是,1000以下的喜欢就买,不带考虑的。

到了澳洲之后,包包鞋子还是照买,但是有一天买了个打印机,彩色的,需要买黑白彩色两个墨盒,她打电话问我,能不能只买黑白的。

所以啊,到澳洲花钱还是会缩手缩脚的。
作者: 妮南    时间: 4-8-2011 20:03
刚来的时候精打细算,比如中午都是自带干粮。现在好多了,每个月花在外面的午餐100刀吧。

衣服不用多买,这里流行旧款。

我的计划就是工资收入的1/4用于储蓄,其余可以都花光。
作者: 飘散的风    时间: 9-8-2011 18:31
原帖由 xblues 于 5-3-2011 11:38 发表
我等不了了,马上去买240刀也顾不得了,穿鞋要紧。

忙着要去约会
有型最要紧
作者: candywang    时间: 9-8-2011 19:02
标题: 缺少的是心理的安全感~~~
LG也马上过去读书。对于花钱中国我想除了真正的富二官二,很少百姓花钱大手大脚,因为我们习惯了攒银子,至于说RMB攒到最后还值多少先不说,总之现在买房子要用的。

而到了国外,我想除了大家心理普便认为的不确定性以外,对未来的担忧、工作的不稳定很多情况积聚在一起,让人心理一直是缺少安全感的。

对于花钱个人信奉有必要的就花,没必要的一分都不花。钱在现阶段还是攒着吧,不管是人币还是澳币还是美刀,合适的时机换成金条吧~~~~再来一次金融危机,啥都没用,兴许金子还能顶点事。。。

假如再经历一次美国大萧条时期,啥钱也别攒,留下几亩地兜里几颗种子喂饱肚子先~~~~~

冬吃萝卜夏吃姜,舒服一秒是一秒,钱~~~还是要算着花的。
作者: 快乐人生的园地    时间: 9-8-2011 19:14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无法发言 我是二十年前来澳州的,当时国内工资一个月才几百元赚点外快也不过一千多,省下来也办不了啥事,就放手花,花光了就没得花了,到了这里就不一样了,这里刚来时勤快点一周能挣四,五百元,公婆两人都打工,省着点一年能剩两,三万,那时CHATSWOOD的UNI两房的才二十万,买了房,贷了款,为了早日还清贷款,花起钱来总是精打细算的,所以我认为到了澳州计算着花钱是正常的
作者: 督导    时间: 19-8-2011 09:51
是呀,一般都比以前计较。
每次买完东西还要看看收据上的价格有没有收错
作者: sunnyclh1211    时间: 22-8-2011 12:47
我选择比国内大方, 因为在国内的时候是学生,都是伸手拿钱的
现在是自己赚钱,大方多了。
作者: athene_ho    时间: 6-9-2011 18:54
我发现我在这里真的是穷人耶~
我还没有登录
但是看来我在澳洲会过得习惯的
我在国内就很关注小钱的使用~
下馆子一般都是团购的
最近喜欢上秒杀
出去能不打车就不打车
因为北京坐公交到很远的地方都不会超过2块(我一般下车一刷发现都是4毛或6毛的……)
地铁也是2块随便坐
所以觉得打车很亏……
去超市也是老挑着特价买
看来我还是适合居家过日子的主
但是我的生活依然精彩~
作者: 狮子抱球    时间: 11-9-2011 18:33
恩,那没办法,放国内的中产阶级不过,那过来总有原因吧
作者: HenryWang    时间: 10-10-2011 13:02
足迹的上海版主更加喜欢删贴、更加五毛。


作者: kc_zhang    时间: 17-10-2011 13:09
remark
作者: longmel    时间: 17-10-2011 16:10
超级同意,有时恨不能一刀掰成2刀花
作者: xyz-xin    时间: 17-10-2011 20:03
我觉着在澳洲,总要计算着合人民币多少钱,换算完就心痛钱了
作者: and2525    时间: 23-10-2011 21:01
标题: 节俭是好事
在这学会节俭了!我的朋友们也是这样,我想,到这来都会或多或少都会这样。在中国再大手大脚的到这来都有所收敛了,这是好事!
作者: and2525    时间: 23-10-2011 21:05
标题: 节俭是好事
在这学会节俭了!我的朋友们也是这样,我想,到这来都会或多或少都会这样。在中国再大手大脚的到这来都有所收敛了,这是好事!
作者: windyflowers    时间: 24-10-2011 13:10
听着蛮吓人的,我还没去就迷茫了,请教下各位TX, 如果是这样,到底过去为了什么?
作者: Joed    时间: 26-10-2011 08:37
同感得不得了。
几个例子:
在国内的超市基本不太在意价格,喜欢就买了。
在澳洲一个一个比较价格。
在国内饭店,除了特别贵的,基本随便点,没吃过也随便尝尝。
在澳洲每个course都看价格,还得看内容,小心小心的。

家庭清洁,修理,汽车保养等等:
在国内能请人做的活基本请人做;
这里,能自己做的活都自己做。累

只怪收入还低啊,
年收个30W AUD的估计可以跟国内一样的活法了。

[ 本帖最后由 Joed 于 26-10-2011 09:38 编辑 ]
作者: doriszyf    时间: 1-11-2011 08:22
标题: 澳洲物价这么贵啊?
澳洲物价这么贵?
作者: 西门    时间: 1-11-2011 17:08
这是来的时间短,时间长了就麻木了
作者: Double1881    时间: 3-11-2011 19:53
肯定会和国内做个比较,反正觉得蔬菜真的很贵!
作者: 长耳兔    时间: 12-11-2011 14:03
还没登陆,就开始斤斤计较,超市买东西不看标签的日子会不会一去不复返呢

还有4天长凳的飘过。
作者: bl111power    时间: 13-11-2011 14:59
无所谓小钱勒,自己多赚点就好了。。
作者: cienanos2    时间: 13-11-2011 23:07
是,我原来从来没有这么省钱过!在国内只用名牌只买专卖店。
原来到在其他国家生活的时候,出门还尽给小费。
现在省到两年没有买过任何衣服!
这种磨练,我很为自己骄傲!
作者: kev1983    时间: 16-11-2011 10:24
零钱攒到5刀就不破了。。。。。。。。。。。




欢迎光临 FreeOZ论坛 (https://www.freeoz.org/i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