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OZ论坛

标题: 一个高调的同性恋者的妈妈 [打印本页]

作者: 冰翡翠    时间: 26-11-2009 20:09
标题: 一个高调的同性恋者的妈妈
广州日报10月29日报道 “出柜”是指同性恋者公开其身份。8年前,被称作“广州公开同性恋者身份第一人”的郑远涛向母亲吴幼坚“出柜”。这位母亲没有责骂儿子,相反,极其淡定地接受了儿子的性倾向;再三考虑后,更出镜支持儿子,成为国内第一个公开支持同性恋儿子的母亲。如今,进入花甲之年的吴幼坚学会电脑,开博客纪事,半年内访问量已突破10万。众多的同性恋者通过网络分享了这位母亲的勇敢和宽容,许多同性恋者称她为“妈妈”。


  想象中,她应该是一个穿着时尚思想前卫的女子,不惮于公开自己是一位同性恋者的母亲;然而,在那个阳光和煦的下午,向记者从容走来的却是一个素雅质朴的妇人,她说自己既没读过大学,也从未留过洋,只是一名普通的中国妇女。她自喻为“一株三色堇”,并深信一个道理——“一切草木,皆有选择各自生存状态的自由”。


  她的儿子被称作“广州公开同性恋者身份第一人”。她并没因此责骂儿子,然而是坦然地接受儿子的性倾向,更出镜支持儿子。于是,她成为国内第一个公开支持同性恋儿子的母亲。从没念过大学的她,迈入花甲之年才学电脑开博客,众多网民通过网络分享了这位母亲的勇敢和宽容,许多同性恋者称她为“妈妈”。


  淡定接受儿子性倾向


  远涛是我的独生子,生下他时,我已33岁半。1999年那会儿,他还在读高三。一天夜里,他坐在书桌前,神情凝重地对我说:“妈妈,你有没有发现,我是喜欢男孩子的呢?”我看着一脸严肃,还有点紧张的儿子,心里暗笑:这小孩说话真是没轻没重的,可能他还分不清什么叫做“喜欢”吧。见我没有太吃惊,远涛接着又说:“妈妈,大约在初中,我就越来越清楚自己的性倾向了……”


  儿子说,他最喜欢的音乐人黄耀明就是同性恋者。是的,我常听儿子播放他的歌,也觉得这个歌手很有才华。儿子还曾经不时向我推介同性恋题材的中外电影《费城故事》、《喜宴》、《春光乍泄》和杜拉斯的小说《蓝眼睛,黑头发》等。


  但此刻儿子的坦白态度,还是让我多少感到些意外。说实在的,内心深处,我何尝不是和天底下所有的母亲一样,希望儿子将来成家立业、生儿育女,像“正常人”那样生活。但是,现在看来,儿子是认真的。我连忙和先生商量,先生倒是想得开,安慰我说:“他现在还小,没定型,长大以后会转变的。”


  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和先生越来越看清并接受了这个现实:儿子的性倾向是不会改变的。有的家长想不明白,我怎么这么容易就能接受得了?可能这和我的经历有关吧。我在粤北山区当过知青,搞过文艺创作;在粤西国企干过政工;回广州后一直编文学杂志。太多的岁月沧桑让我明白:自然、本性的生活是短暂人生最宝贵的东西。科学研究表明,性倾向大多在幼年时期就已确定,终身难改。如果儿子天生是同性恋者,当家长的为什么不能勇敢面对呢?


  出镜支持同性恋儿子


  远涛先后跟三个男朋友拍过拖,看着儿子有人喜欢,对方给我和先生印象也不错,我们内心蛮高兴。按理说,他已经有宽松自由的小环境,可以悠然自得地享受同性之爱,应该知足了。可他却觉得,社会上对同性恋者的偏见还很多,自己不过是幸运儿,有责任站出来为国内几千万同性恋者做些有利的事情。所以,从2001年起,远涛就成了同性恋网站“爱白网”的义务编辑。


  2005年11月,南方电视台要采访远涛,还希望我也能接受采访。我犹豫了。广州是我生活工作了几十年的城市。我这里有很多的校友、老师、同事;自己又是编辑,联系着大量作者;还有娘家、婆家那边几十位亲戚……一旦自己出现在电视上,人们会怎么看?我和先生再开明也不想上电视,毕竟社会上很多人对同性恋还是不理解、不接受,有的还认为是“丑事”。家丑不可外扬,我一个年近花甲的女人,私底下支持儿子就够啦,犯得着上电视抛头露面,让别人指指点点吗?可是,另一方面,我既然很理直气壮地说儿子没干错事、坏事,那又怎么能把这看成是“丑事”呢?


  这两种自相矛盾的想法在我脑子里PK来PK去……最后,还是14年前一件往事,帮我下了决心。1993年,46岁的我出版了国内普通百姓的第一本个人影集——《这一株三色堇》,策划、筹款全部自己搞掂,选了250多张照片,还请作家、记者朋友们配了280多首诗。当时很多人给了不错的评价,认为这本影集体现了“老三届”的精神风貌和中国妇女自我意识的觉醒,而且我年近80的老父亲也认为它“有意思”。我想,我曾经有勇气做了那么一件有意思的事,今天怎么可以变得患得患失?远涛本身是同性恋者,还能顶住压力站出来,我是他的妈妈,自然应当和儿子站在一起!


  那天,我和儿子愉快地接受了电视台的采访。儿子说:“妈妈,你不经意间又成了‘第一人’。”第二天出门,连的士司机都认出我们了,还称赞说:“你们真勇敢!”

我今年刚好60岁,十几年前单位说超过45岁的职工可以不用学电脑,我还很庆幸,觉得电脑是年轻人的玩意,我这辈人不需要学。哪里知道,自从去年底一个年轻朋友帮我注册了博客“三色堇吴幼坚”,陆续发表了一批旧作和少量新作后,我便一发不可收拾。今年1月底,我花4500元买回电脑,从打字学起,还学怎样上网、管理博客,简直就是刘姥姥走进大观园,闹了不少笑话,当然也有很多乐趣。我常感到有写不完的题材。


  一天晨练回来,我打开电脑,一个女孩给我发了张“小纸条”:“亲爱的吴妈妈,不知道我下面对您说的事有没有意义,但是我仍旧自私地想要一位长辈的包容。前段时间我跟家人又争执了,只要有一点不好,我妈就会扯到我是个同性恋上面来,甚至拿性命要挟我改正。本以为会得到母亲的宽容与理解,我才告诉爸妈我是LES(同性恋)的事情,这样的一个冲动让我做出了让我最后悔的一个举动——出柜。”


  这个女孩子参加工作时间不长,和父母在湖北某个城市生活。我知道,这个时候,她并不需要我给她讲道理,只不过想我表个态。于是,我马上给她回复:“早晨!你年轻率真,对父母信赖热爱,才会向他们出柜。虽然他们暂时未能理解同性恋,但出于爱不会对你采取更激烈的行动,这算是较为幸运的了。希望你体谅父母的心情,给他们留有慢慢提高认识的时间。不要再说不理智的话伤他们的心。你出柜没有错,反而可提前让父母考虑这个问题,对你寻找朋友、安排人生有利。相信你一定会幸福!”


  出不“出柜”?何时“出柜”?这样的问题每个同性恋者们都会碰上。我不主张每个人都早早向父母“出柜”,表述方式最好也不要千篇一律,要具体分析父母的承受能力,善于借助兄弟姐妹等亲友的力量,做好必要的渲染铺垫,选择适当的时机告诉父母。


  我的网友大多很年轻,一个中学生“冷竹”还邀请我加入了他们的“90后动感写吧”。一些年轻同性恋朋友会经常光临我网上的“家”,称我“吴妈妈”或“吴阿姨”。但也一直有人来我“家”捣乱,说很难听的话,“同性恋,恶心;吴幼坚,白痴!儿子是同性恋,似乎很光荣,不是白痴是什么?你难道不能低调一点么?……”对此,我会毫不客气,坚决删除那些不友好的内容,保留一些质疑探讨的评论和留言。反对的声浪再高,也别指望我会后退半步。


  愿每个同性恋孩子都快乐


  目前,儿子在北京工作,业余坚持做爱白网的义工。看到儿子在公众面前落落大方、侃侃而谈,我和先生都感到很自豪。更让我高兴的是,很多朋友看过媒体对他的访谈后,对我说,远涛健康、阳光的形象,有助于改变相当一部分人对同性恋者的误解和偏见。我想,我开博也算作是对儿子的支持吧。


  因为母亲已经去世多年,而先生更是自小没有母亲,每年母亲节我都不会太在意。儿子对我的生日也历来比对母亲节重视。但今年却很不一样。远涛恰好有事从北京回来,就买了大蛋糕,领我到一个同性恋朋友阿强家聚会。阿强我之前没见过,但也常上他的博客,他和男友阿伟相爱13年,已经在广州买了房子,安了家,过起了“夫夫生活”,不少同性恋者还不时会在他家小聚。这次聚会,陆陆续续来了很多人,他们都是防治艾滋病宣传的志愿者,刚上完培训课就赶来了。


  等人来得差不多了,阿强他们也包好了饺子,大家围在一起。阿强首先说:“今天是母亲节,很高兴阿姨能来到我们这里。我妈妈不久前去世了,我见到阿姨觉得特别亲切。远涛的妈妈,也就是我们大家的妈妈。来吧,共同为妈妈祝福!”孩子们齐声说道:“母亲节快乐!”祝福声中,我在蛋糕上切了第一刀。有孩子问怎么不点蜡烛?我回答又不是生日,特意不点蜡烛的。他说,点蜡烛可以许愿啊。我说,在心里许愿也一样。对未来的向往是不灭的烛光,我在心里默默地许愿:“愿每个同性恋孩子都快乐!”


  吃蛋糕的时候,我才看清,上面插着巧克力做的小牌牌,写了几个字——“妈妈,我爱您!”


  (注:本文部分素材来自吴幼坚女士的博客,在此表示感谢。)
作者: 冰翡翠    时间: 26-11-2009 20:10
佩服吴妈妈!祝福他们!
作者: jessie_he8021    时间: 26-11-2009 20:49
希望越来越多的人能真正理解同性恋
作者: xblues    时间: 27-11-2009 06:27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无法发言 标题: 回复 #3 jessie_he8021 的帖子
  除非是不想理解,那异性恋的所有方面做研究对象,然后对异进行替换,替换成同,就可以啦。
作者: jessi    时间: 27-11-2009 10:59
这个世界上无条件支持你的人是谁?------就是你妈 你母亲

这个世界上可以用自己的生命来换你的人是谁?-----就是你妈

这个世界上唯一的无条件的无回报的永恒的爱是谁? --- 你妈 还是你你妈



同性恋算啥? 要一个母亲拿出心脏来给孩子都可以。   可怜天下父母心
作者: jessi    时间: 27-11-2009 11:02
对那种天然同是无可厚非的
对那种后天同比较怜悯可惜的
作者: chibang1974    时间: 27-11-2009 15:31
我想说一句:性取向是自己的事情,歧视他们是不对的,如此高调的宣扬对青少年会有什么影响.如果这样高调的宣扬让更多的逆反时期的青少年以为时尚,而跟风怎么办呢?对此我认为首先要告诉大家这是不正常的,再告诉大家要宽容.在宣扬自己的时候要考虑到社会责任.媒体尤其要注意.同时一个要引起大家注意的问题是有相当数量的同性恋不是先天的,而是受了不良影响或其他成年同性恋者的性侵犯,产生的病态变化.在同性恋高调出场的时候大多讲的是受到不公的对待,很少听到这样不光彩的内幕浮出水面.被老虎吃掉的人会变成伥,伥又带着虎来吃人.这是故事又不是故事,有相当数量的同性恋者就是这样的.

[ 本帖最后由 chibang1974 于 27-11-2009 16:39 编辑 ]
作者: jessi    时间: 27-11-2009 16:23
原帖由 chibang1974 于 27-11-2009 16:31 发表
我想说一句:性取向是自己的事情,歧视他们是不对的,如此高调的宣扬对青少年会有什么影响.如果这样高调的宣扬让更多的逆反时期的青少年以为时尚,而跟风怎么办呢?对此我认为首先要告诉大家这是不正常的,再告诉大家要宽容 ...


同意

纠枉过正
不是极端的左    *西方国家是极端的左
就是极端的右    *某些案件是极端的右  
没完没了
这个命题谈不完 你表达的也许很多人心里都有这个想法
但是这个世界任何事情都是这样
不如不谈
作者: cello    时间: 27-11-2009 16:36
老实说,相对于遇到的不公平,同性恋作为弱势团体,一点点的反抗,能算多高调?更何况都是些合理合法的反抗。

这个远没到可以矫枉的程度,更不说过正了。当然,不排除有些个体会有高调的,矫枉过正的行为,但至少不适用于本文的例子吧。
作者: jessi    时间: 27-11-2009 16:39
原帖由 cello 于 27-11-2009 17:36 发表
老实说,相对于遇到的不公平,同性恋作为弱势团体,一点点的反抗,能算多高调?更何况都是些合理合法的反抗。

这个远没到可以矫枉的程度,更不说过正了。当然,不排除有些个体会有高调的,矫枉过正的行为,但至少 ...



其实我没看这篇文章的内容的 只是看了标题 总结为一伟大的母亲支持儿子
作者: katsura    时间: 27-11-2009 16:50
lalalalalalala

[ 本帖最后由 katsura 于 17-8-2011 13:46 编辑 ]
作者: jessi    时间: 27-11-2009 16:58
原帖由 katsura 于 27-11-2009 17:50 发表



What the hell? Do you think you can be converted from straight to gay just like that? That's the most stupid thing I've heard.

Everyone is born with a sexual preference index, some prefer on ...



都说 这里会变得没完没了了

哪《霸王别姬》里面的小豆是怎样来的嘛? 小豆小时候死不肯扮演尼姑。后来还是被打服了。后来如果不是被太监强奸了。后来会怎样?

客观得问问自己是不是过激了。
这里的人歧视已经不歧视同性恋了,里面的人要自己过激,不客观看待,哪辛辛苦苦换来的理解都会退步回去。
作者: cello    时间: 27-11-2009 17:52
对,我想先天,后天都有。即使后天的,那也是个人权利。承认这个权利也不等于要提倡。

我很理解作为弱势群体对攻击的过激反应,不过客观讲,这个过激反应真是没太多积极作用。积极的就是这篇文章说的那种例子,用合理,合法的方式争取权益,而不是以暴易暴的非理性对抗。
作者: katsura    时间: 27-11-2009 18:06
lalalalalalala

[ 本帖最后由 katsura 于 17-8-2011 13:46 编辑 ]
作者: katsura    时间: 27-11-2009 18:08
lalalalalalala

[ 本帖最后由 katsura 于 17-8-2011 13:47 编辑 ]
作者: cello    时间: 27-11-2009 20:10
原帖由 katsura 于 27-11-2009 17:36 发表
Historically speaking, rights for the minority group was always fought by force, not won by sympathy. Dr. Martin Luther. King was killed despite being a pacifist, while Malcom X arguable did more for  ...

很高兴看到你引用马丁路德金的例子,他的斗争正是非暴力理性斗争的典范。他的演说能感动几代人,不是因里面充斥仇恨和f-words,而是相反。如果当年黑人运动不是走这条路线而是走本拉登的斗争路线,今天的奥巴马恐怕不是去挪威领诺贝尔奖,而是在关坦那摩领囚餐了。
作者: xblues    时间: 27-11-2009 23:44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无法发言 标题: 回复 #7 chibang1974 的帖子
  同性恋不是跟风就能跟的啊,也不是说你想要当同志,你就能当的。反过来讲,那么多资料宣传异性恋,电影电视整天都是异性恋,那对我们这些同性恋的少年,成长的过程是多么的痛苦啊,而且我也没有因此而被影响成为异性恋。

不得不说,你不开窍,简直是谬论。凭什么异性恋可以大肆宣传,同性恋就见不得光?!~
明天澳洲各大城市有支持同性婚姻的游行,我去参加。

[ 本帖最后由 xblues 于 27-11-2009 23:48 编辑 ]
作者: xblues    时间: 27-11-2009 23:5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无法发言 标题: 回复 #12 jessi 的帖子
霸王别姬也算是一个特例了,希望你睁大眼睛看看其他的非特例。
我自己来讲,我可不是什么被强迫或者被影响才成为同志的。对我来讲,喜欢同性是一种很自然很高尚的事情。
作者: cdfei    时间: 28-11-2009 00:13
男同志多还是女同志多呢?
作者: katsura    时间: 28-11-2009 06:06
lalalalalalala

[ 本帖最后由 katsura 于 17-8-2011 13:46 编辑 ]
作者: jessi    时间: 28-11-2009 13:09
标题: 回复 #18 xblues 的帖子
希望你也睁大眼睛看看别人的评论 你看看#6楼的评论吧

不过谈这些都没什么用的 如果你们容不下一点异见 非要100%附和的声音 哪不如不谈了
作者: cello    时间: 28-11-2009 13:28
原帖由 katsura 于 28-11-2009 05:36 发表


Without Malcom X's influence, without the riots in Los Angeles, without the blood lost, the black people will still be a second class citizen, it was because they fought for it they won.

malcom x 要是照着伊斯兰极端主义,黑人至上主义的道路走下去,黑人运动肯定也是死路一条,而且死得非常快,因为本来就是有理但没有直接对抗的实力的斗争。斗争需要没错,但是如果走极端路线,有理变成没理了,本身又是少数弱势,还不是给人口实自取灭亡么
作者: katsura    时间: 28-11-2009 17:00
lalalalalalala

[ 本帖最后由 katsura 于 17-8-2011 13:45 编辑 ]
作者: cello    时间: 28-11-2009 17:27
in this forum i saw some most violent and aggresive words and they are not from the straits. I can understand your feeling and why you are angry, but frankly I don't think it's the most effective way of fight.
作者: katsura    时间: 29-11-2009 05:08
lalalalalalala

[ 本帖最后由 katsura 于 17-8-2011 13:45 编辑 ]
作者: xblues    时间: 29-11-2009 06:54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无法发言 标题: 回复 #21 jessi 的帖子
其实就是没有必要谈,如果你自顾自的闭着眼睛捂住耳朵的谈,那我觉得和你谈是浪费时间浪费生命。因为你根本就不看别人说什么,只是自顾自地大放厥词,我觉得如果你闭嘴最好。至少我不会因为你而吐掉午饭。
作者: xblues    时间: 29-11-2009 07:05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无法发言 标题: 回复 #25 katsura 的帖子
我的确不在乎别人说什么或者怎么想,不过总是有人闭着眼睛本着慈悲为怀的假惺惺的态度说话让我生气,我不得不说。
作者: jessi    时间: 29-11-2009 12:13
标题: 回复 #26 xblues 的帖子
你吐你的 我说我的

不是每个回帖的都必须怀着100%恭敬的心态才能来这里回帖

最后最好来个调查看看当今世界上同性恋总和里面有多少是 天然 有多少是后天的
这些后天又是因为发生了怎样的 或许来自童年的阴影 或许别的成长过程中的“骚扰”

将这些比例列出来如果是同性恋里面有90%是出于先天的因素 哪这个帖子中出现过的担心是多余的
说这种话的人确实是出于“无知” 信息接受的不完整

要是里面有40% 甚至更多是后天的 甚至里面有着暴力的故事 如上面某一楼所言
那这个帖子出现过的疑惑就有现实意义
那我们就有足够的理由怀疑现在的宣传是不是过度

这个容易着嘛
如果有准确权威的可以信任的数据
列举古代的比例
现代世界的比例

那就知道差别在那里

[ 本帖最后由 jessi 于 29-11-2009 13:17 编辑 ]
作者: cello    时间: 29-11-2009 12:25
原帖由 jessi 于 29-11-2009 11:43 发表
你吐你的 我说我的

不是每个回帖的都必须怀着100%恭敬的心态才能来这里回帖

最后最好来个调查看看当今世界上同性恋总和里面有多少是 天然 有多少是后天的
这些后天又是因为发生了怎样的 或许来自童年的阴影 ...

我认为后天的是客观存在的,不过那也是他们的选择,他们有这个权利,应当得到尊重和保护。
作者: xblues    时间: 29-11-2009 12:27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无法发言 标题: 回复 #28 jessi 的帖子
其实你说到点子上了!!!

受到逼迫而后天成为同性恋的不多。但是国内受环境所迫,比如来自家庭和社会的压力,被迫和女性结婚的男同性恋却比比皆是。这个你倒是真的可以统计一下有多少。即便是部结婚,也隐藏自己的性取向,假装异性恋。

造成这个悲剧的原因正是对于同性恋的普及不够,对于同性恋的宣传不足,以及目前社会对于同性恋的接受程度不够。

LS帖子里面的妈妈的态度积极,需要标榜。
作者: jessi    时间: 29-11-2009 12:31
原帖由 cello 于 29-11-2009 13:25 发表

我认为后天的是客观存在的,不过那也是他们的选择,他们有这个权利,应当得到尊重和保护。


后天的 先天的 都值得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你看不懂我的意思啊?
要追究的是后天的是出于怎样的原因 是受“暴力伤害”后形成的有多少 还是出于自己心里自愿的转变有多少 还是别的原因
只要这个原因不是带着犯罪的因素 那么后天的也还光荣着呢 

只要真实的数据 
作者: xblues    时间: 29-11-2009 12:48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无法发言 标题: 回复 #31 jessi 的帖子
你看不懂我的意思么?你要的不好统计,或者根本就少之又少。

倒是我要的数据比较好统计。同性恋人口占人口总数的5-10%,中国13亿人口,按着这个比例计算应该是6000万到1.3亿人是同性恋。同志人口总数超过整个上海了吧?你再看看官方的数字中国有多少同性恋呢?你身边的有多少公开的同性恋呢?搞得整个中国做同志都跟做地下党似的。这到底是矫枉过正还是重视不足呢?
作者: jessi    时间: 29-11-2009 12:51
原帖由 xblues 于 29-11-2009 13:27 发表
其实你说到点子上了!!!

受到逼迫而后天成为同性恋的不多。但是国内受环境所迫,比如来自家庭和社会的压力,被迫和女性结婚的男同性恋却比比皆是。这个你倒是真的可以统计一下有多少。即便是部结婚,也隐藏自己 ...



你也能说到这点 就不必过激了吧  
更多怀疑者 能提出的问题也许比我的还倒点子上

你说的不是很多 不知道是多少 最好有权威数据 说我来统计就更是不可能
犯罪率是多少 这个犯罪率比较起来正不正常 如果是更高 哪确实是 烂 如果是更少 哪确实应该带上光环

比较鄙视那种本身是同 还要装成异性恋的 
同性恋是不应该和异性结婚的 故意隐瞒哪是欺骗
毁了别人 也害了自己

双性恋 如果结婚后 发现自己还是更爱同性 哪应该好好想想了 
作者: katsura    时间: 29-11-2009 13:27
lalalalalalala

[ 本帖最后由 katsura 于 17-8-2011 13:45 编辑 ]
作者: daxiao    时间: 30-11-2009 09:17
标题: 回复 #12 jessi 的帖子
看一部有关同性恋的电影就算是了解同性恋了?你接触过生活中真实的同性恋么?之中有多少是这样的背景?
小豆子的故事应该算是极个别的特例,和他所在年代背景有关.反正我认识的同性恋(至少有十几个吧)中没有一个是因为'童年阴影''暴力''骚扰'才成为同性恋的.说到同性(欺骗OR隐瞒自己性取向?)和异性结婚,这个还有另一种说法:很多人直到结婚,甚至生子后才知道自己是同性恋!绝对不夸张,活生生的例子,占我故道的已婚(和异性)同性恋者的大多数,特别是70及70之前生人.至于自己向自己出柜后面临的社会伦理情感等等等矛盾这里就不展开了.究其原因,不就是因为对同性恋的讳莫至深,不敢不愿不屑面对这个群体的社会心态造成的.
我还是坚信性取向是天生的,只是自己觉悟及向社会出柜的时间问题.时尚能改变一个人的性取向 ,这种说法很可笑.象虫子说的,同性恋在这个大多数异性恋的社会里,看到听到接受到的都是异性恋潜移默化的影响,为什么还会有同性恋的存在.
作者: choz    时间: 22-1-2010 00:39
支持吴妈妈!
作者: w8802    时间: 31-1-2010 15:54
原帖由 chibang1974 于 27-11-2009 16:31 发表
我想说一句:性取向是自己的事情,歧视他们是不对的,如此高调的宣扬对青少年会有什么影响.如果这样高调的宣扬让更多的逆反时期的青少年以为时尚,而跟风怎么办呢?对此我认为首先要告诉大家这是不正常的,再告诉大家要宽容 ...

非常赞同你的观点!对这种社会现象我认为正确的处理应该是:
1、不排斥,不歧视;
2、要作适当的引导。这适当的含意是:首先是要以生物界(人也不能脱离生物界的范畴)的生存取向为基本原则,其次是要看自己与所疏导的对象的关系而决定采用合适的方法及其力度。
对楼主引文中的母亲的做法与“只要是我的儿子,他做的一切我都无条件支持!”的观点,我只能遗憾地说一句:慈母多败儿啊!
作者: xblues    时间: 31-1-2010 16:07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无法发言
原帖由 w8802 于 31-1-2010 15:54 发表

首先是要以生物界(人也不能脱离生物界的范畴)的生存取向为基本原则,其次是要看自己与所疏导的对象的关系而决定采用合适的方法及其力度。


怎么总有人还绝对性取向这个问题是可以经过教育和引导纠正的呢?稍微用脑子想一想,假设你是异性恋,是因为你首先考虑到整个人类的繁衍后代的需求,你自我牺牲选择了异性恋么?或者如果这个是可以改正的,那你自己试一试纠正自己成为同性恋,你自己试试看。

冠冕堂皇的发言下面隐藏的还是愚昧与无知。
作者: choz    时间: 31-1-2010 16:37
标题: 回复 #37 w8802 的帖子
不逼自己同性恋的儿子戴假面具过日子,算败儿吗?
换了你,如果你有一个女儿,当你有一天知道你的女婿其实是个gay,在外面还有个男人,你的女儿一直被欺骗利用着,你会怎么想?
作者: choz    时间: 31-1-2010 16:39
标题: 回复 #38 xblues 的帖子
不好意思,点评选错了。
作者: 孤独的狼    时间: 2-2-2010 10:46
大家都还记得去年悉尼游行中有位老人家举个牌子,上面写着“我爱我GAY孙子”~~~ 如果你对她还有印象,如果你能理解她的心,那么这位同性恋者的妈妈在这个世界上也就不是孤单的,或者说:能够理解同性亲友的还大有人在,理解是人性中最根本,最美好的东西。理解别人就是智慧,关爱别人就是仁慈。没有亲人,哪有别人~~~~神啊,给GAY多一些理解吧,这理解应该从亲人开始,从心开始。。。。。。
作者: choz    时间: 5-2-2010 02:01
标题: 《点》杂志专访同志妈妈吴幼坚
发布: 2010-2-03 02:02    作者: 杨紫光    来源: 《点》杂志博客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2009年12月26-27日,第二届同志父母恳谈会在广州举办,《点》杂志记者杨紫光出席会议,并专访了同性恋亲友会会长吴幼坚女士。
《点》:第二届同志父母恳谈会与第一届最大不同之处在哪里?大约有多少人参加?会不会有更多广州以外的同志父母和孩子出席了这次会议呢?
吴幼坚:首届恳谈会在2009年1月4-5日举办,当时亲友会成立不到半年,尚未联系到多少出柜同志及其父母,敢于接受邀请出席会议的更少。首届父母到会8人,加姐弟嫂等共11人,而第二届仅父母就有13人。来自北京、武汉、西安、重庆和广东中山等地的家长,都由孩子自费陪同出席。首届是内部确定与会人员名单的,第二届则通过网络宣传,公开接受报名,约有90人参加。
《点》:本届恳谈会议题非常多元,与会者除了同志父母和子女之外,还包括了同妻和支持同志的异性恋者,会议邀请他们出于亲友会什么样的考虑呢?
吴幼坚:同性恋话题不应局限于“圈内”人讨论,这是社会性问题,应引起各方面人士关注,把真实信息传递开去,帮助广大异性恋者纠正偏见、消除误解、抵制歧视。我们邀请友好人士出席并发言,就是希望起模范作用。而特邀同志前妻和未婚妻出席,是要通过她们的现身说法,给已经或准备走进异性婚姻的男女同志及父母以警示,不要做损人害己的糊涂事。非常感谢我的两位年轻女友答应到会发言,她们的勇气和社会责任感令人敬佩!
《点》:感谢您为了同志社区做了这么多事情!但我了解到,您的孩子远涛却远在北京,而且很多同志也出于各种不同的原因远离家乡,能谈谈同志们该如何促进和父母远距离的亲子关系么?父母们在这种情况下又应该做些什么呢?
吴幼坚:远涛和男友小周在北京工作生活,他们时常浏览我的博客。远涛会打电话询问爸妈身心是否健康,并了解我们亲友会的近况。他俩对我的工作都给予积极建议。我感受到两个儿子对我的理解赞赏,内心非常欣慰。同志和父母既是亲人又是朋友的关系最理想,关键是彼此信任,如果子女刻意隐瞒同性恋身份,就难以达到这种境界。我并非主张一概而论出柜,但孩子若要回避家人对婚姻的关注,而故意疏离父母,又如何促进亲子关系呢?有些孩子住在家里也不和父母交流,除了上学上班,吃完饭就躲进房间面对电脑。消极回避矛盾仍在,不如勇敢正视。要争取经过一番努力,让父母了解接受真实的你。父母们对子女要多加关注,察觉孩子是同志也没必要震惊,翻翻书上上网打打电话,就可以获得科学答案,除非你固执己见偏跟自己过不去,还弄得全家不得安宁。
《点》:大家都叫您“同志妈妈”,您有没有给过远涛或您的同志“儿女”什么恋爱建议呢?在远涛交男朋友之前,您有什么对儿子男朋友的憧憬么?
吴幼坚:远涛向父母出柜时还不满19岁,未谈过恋爱。我和先生无条件地接受他是同性恋,提醒他用功读书,同时多结识同志朋友,从中选择合适的爱人。具体要什么样的人,我可一点也不去设想,各花入各眼,我相信儿子的眼力,他自己喜欢就行了。他21岁生日前夕在爱白访谈中说:“我想找的男朋友会是这样的:首先得正直善良,其次要聪明、有生活情趣,最好和我一样喜欢文学艺术,最后——理想化的想法——他能勇敢爱我,两个人牵着手走在街上,‘Watched by every humanlove’(同性恋者、著名诗人奥登诗句:‘在世间每个爱人的注视中’)。”按照这个标准,远涛找到了自己所爱,我和先生都很满意。对于其他孩子的恋爱,我也只是强调坦诚交往,用心寻找合适的伴侣。

《点》:我们在恳谈会闭幕式联欢时看到了您十分精彩的舞蹈,真的没办法把您的舞姿和您的年龄联系在一起!您退休以后的生活如此丰富多彩,又是亲友会会长,又能跳出这么美的舞来,就此,您对其他退休的同志父母有什么建议么?
吴幼坚:亲友会是个草根组织,会长并非官职,只是起牵头作用,我和普通退休老人心态一样,“无官一身轻”,安排晚年可以自然随意。但亲友会工作相当繁重,没有健康身心难以承担。我长期从事文字工作,近年还要花大量时间对着电脑,必须有与此反差大的业余爱好,比如跳舞既可活动全身骨骼,保持灵活柔韧,又可欣赏音乐愉悦心情,公园舞池空气清新绿意浓郁,还可润肺养眼,我就坚持下来了。建议退休老人都参加合适的活动,保持身心快乐。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点》:已经接受儿女是同性恋的事实的父母,有时还是不能对孩子的性倾向释怀,想起来还会很失落难过。子女看到了,也会很难过。您能给他们一些意见么?
吴幼坚:最重要的是像我一样坚信:同性恋不是坏事,不是错事,不是丑事,那就没事。成为同性恋真的既不是孩子的选择,也不是父母的选择,那就把它看作天意好了。同性恋和异性恋相比,不过就是爱的是同性,其他并无不同,有什么必要自责,觉得对不起父母,令父母难过呢?父母就更应想开点,自己的孩子不比别人差,他(她)快乐幸福就好。

《点》:我们在您的博客上了解到您要出一本文集,能简单介绍一下这本文集和我们如何能拿到这本文集么?
吴幼坚:这本文集是由爱白资助编印的,内容主要是我关于同性恋儿子、同性恋群体和同志家长的文章,也有对我自己和家庭的介绍。文集将于今年春天完成,会由爱白和亲友会组织活动,提供给有需要的同志及其家长。外地读者应能通过自付邮费获得此书(具体办法到时公布)。我们也会向专家、学者、领导、传媒赠送一部分,让他们获得更多生动真实的信息。
《点》:您对第三届恳谈会有什么展望呢?
吴幼坚:第三届恳谈会有可能在广州以外的城市举办,比如北京、上海、成都等地。相信会发动更多接受同志孩子的家长出席,并吸引各界关注同性恋的友好人士参与,将恳谈会的良好社会效益辐射开去,让亲友会理念:“爱是最美的彩虹”深入人心。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同性恋亲友会热线电话020-37611068  周一、三、五晚上10时-凌晨1时,由阿坚接听。
同性恋亲友会网站   http://www.pflag.org.cn         
阿强的夫夫网  http://www.aifufu.com/
作者: elzhang123    时间: 25-4-2011 09:04
支持,
这样的母爱是最无私的,给自己所爱的人认同和宽容的态度,支持他/她们走想要走的路,不必在乎周围的眼光。
同性恋也不是一个奇怪的群体,只不过大家选择爱的对象不同,只要有真爱,不必分性别




欢迎光临 FreeOZ论坛 (https://www.freeoz.org/i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