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OZ论坛

标题: 我与洋老公的中西文化冲突之一 酒文化的冲突 (31#,49#,67#,87#,92#) [打印本页]

作者: sucewang    时间: 12-6-2009 21:12
标题: 我与洋老公的中西文化冲突之一 酒文化的冲突 (31#,49#,67#,87#,92#)

      首先声明我老公对我非常好,我们很恩爱的。因为有的网友要我说一下我与我的洋老公的文化差异的冲突,我就以我个人的感受写一下我们之间的不同,不代表任何其它人,谢绝批判。
      我的洋老公爱喝葡萄酒,澳洲盛产优良的葡萄酒,每天适当地喝点葡萄酒对身体是有好处的,据说可以软化血管;澳洲当地人基本都喝酒,喝酒是当地的一种文化。酒文化是澳洲当地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很多澳洲当地人经常到酒吧、club之类的地方去,不仅仅是喝酒也是他们社会交往的一种方式(我还不能接受)。
      但是我老公喝得太多了,我们争吵得最多的就是他喝酒。如果哪一天没有生意的话,他能从下午一直喝到晚上睡觉,3瓶葡萄酒不在话下,当然喝3瓶的时候还是不多的。每次他喝酒多了,说话就不太灵光了,每当我看到他说话舌头发硬,我就非常地失望和生气,和他吵。刚开始他生硬地回答:“You can not control me. Shut up. That is enough.”我没有想到那么爱我的老公,是这个样子,我有点后悔再婚。如果我不嫁给他,我一个人过得也不错,当然有一个人关心和爱是不一样的。
      我在中国的工作、生活都挺称心如意,国内有房,有车;我的女儿很孝顺,她是妇产科医生,我的可爱的小外孙已经4岁了。我的老父母都健在,他们的生活也不用我操心。我在旅行社工作了20多年,国内国外开放旅游的地方我带团基本都去了。
      有一次因为他又喝多了,我一气之下在网上定了飞机票,但是可笑地是,因为我没有办澳洲的信用卡,所以即便买机票,还得用他的信用卡。他倒是很大方,一点不吝啬,给我刷卡买机票。过了几天,他表现得好一点,能控制喝酒了,我的气也消了。但是我买的机票是不能更改及退换的特价票,所以我还是按期飞回中国。他就每天往中国打电话给我,告诉我他工作得很忙,攒钱还贷款等,我觉得他也不容易,也就原谅了吧。后来我改变了策略,我说你可以喝,但是不要喝得太多,一天2-3杯是可以的。我的杀手锏是“I will fly back to China”,我知道他非常爱我,当然不愿意我回中国。现在他已经改得多了,他自己也说喝酒少了,感觉很好,他也不再说“你不要控制我,闭嘴,够了”的话




[ 本帖最后由 sucewang 于 20-10-2009 11:38 编辑 ]
作者: Espresso    时间: 12-6-2009 21:14
澳洲当地人基本都喝酒
未必,未必,很多人也不喝的
作者: Espresso    时间: 12-6-2009 21:20
这也算不是上是文化上的不同吧
喝酒这事,全世界哪儿都一样。
作者: sucewang    时间: 12-6-2009 21:20
标题: 喝酒的很多
澳洲每个星期四发工资,周末你就会看到很多当地人在酒吧或者俱乐部喝酒,不一定是坏事,是他们文化中的一部分。
作者: 刘叔    时间: 12-6-2009 21:22
标题: 回复 #1 sucewang 的帖子
大姐,你好。我觉得有不解的地方,问问你啊:

“每当我看到他说话舌头发硬,我就非常地失望和生气,和他吵。”

可是你老公并不算酗酒啊,也没有到喝醉了发疯的地步,为什么会失望、生气还有吵架呢?
作者: ciprol    时间: 12-6-2009 21:33
按当地的西方标准看, 一天3瓶(180g/day 的 EtOH)就是酒鬼! 建议去AA (Alcoholic Anonymous).

要不, 让他去看他的GP, 检查一下他的肝功能. 我猜他有脂肪肝.
作者: Espresso    时间: 12-6-2009 21:33
原帖由 sucewang 于 12-6-2009 21:20 发表
澳洲每个星期四发工资,周末你就会看到很多当地人在酒吧或者俱乐部喝酒,不一定是坏事,是他们文化中的一部分。

每个公司的发工资的时间都可能不同的。
我以前上班是weekly,现在是fortnightly,有的是monthly
同时和你用的银行也有关系,同公司的,有的银行可能到帐早,有的到帐晚。
喝酒,国内估计比澳洲的还厉害,不能说酒是文化的一部分,酒在绝绝绝大部分的国家都是比较重要的一部分的。
作者: sucewang    时间: 12-6-2009 21:35
标题: 回复 #5 liuhuey 的帖子
说话不灵活了,就很没有风度的,我不希望自己的老公这个样子,所以我很生气,很失望。
作者: Espresso    时间: 12-6-2009 21:35
原帖由 ciprol 于 12-6-2009 21:33 发表
按当地的西方标准看, 一天3瓶(180g/day 的 EtOH)就是酒鬼! 建议去AA (Alcoholic Anonymous).

要不, 让他去看他的GP, 检查一下他的肝功能. 我猜他有脂肪肝.

3瓶?什么酒?wine? beer? or spirits?
作者: ciprol    时间: 12-6-2009 21:35
原帖由 liuhuey 于 12/6/2009 21:22 发表

可是你老公并不算酗酒啊,也没有到喝醉了发疯的地步,为什么会失望、生气还有吵架呢?

说话舌头发硬还不算酗酒? 一天喝酒从早到晚还不是酗酒? 难道要等酒精中毒? 医学上这已经算是严重的alcohol addiction了!
作者: MacroJ    时间: 12-6-2009 21:35
有意思……
作者: ciprol    时间: 12-6-2009 21:47
原帖由 Espresso 于 12/6/2009 21:35 发表

3瓶?什么酒?wine? beer? or spirits?

三瓶葡萄酒. 看来你也喝多了, 楼主上头写的清清楚楚!
作者: 妮南    时间: 12-6-2009 21:57
假如是三小瓶335ml装的VB啤酒,倒也不算什么。三大瓶葡萄酒,那就多了。

澳洲爱喝酒的人是不少,年青男女周末爱上酒巴狂饮,每周喝酒钱超过了吃饭的钱。中国人也有不少爱喝酒的,多数都在家喝。
作者: 男咕噜    时间: 12-6-2009 22:03
假如是3瓶moscato也就算了
3瓶sherry或port就有点多了
作者: jessie_he8021    时间: 12-6-2009 22:03
我家胖胖以前也很能喝酒的,后来我限制他只能每天喝3瓶啤酒或者1瓶葡萄酒,现在他也喝的少了
作者: Smallcup    时间: 12-6-2009 22:09
原帖由 jessie_he8021 于 12-6-2009 22:03 发表
我家胖胖以前也很能喝酒的,后来我限制他只能每天喝3瓶啤酒或者1瓶葡萄酒,现在他也喝的少了

哇,那么些beer
当心对肝不好呢
作者: 西皮二黄    时间: 12-6-2009 22:12
原帖由 sucewang 于 12-6-2009 21:35 发表
说话不灵活了,就很没有风度的,我不希望自己的老公这个样子,所以我很生气,很失望。


很理解,
LZ老公真好啊,后来自己就克制了,这也是爱的一种表现。
赞!
作者: extreme    时间: 12-6-2009 22:15
LZ可以写一个洋老公系列了,
作者: jessie_he8021    时间: 12-6-2009 22:16
标题: 回复 #16 Smallcup 的帖子
人家把啤酒当水喝,特别是夏天,就觉得喝啤酒才解渴
作者: Smallcup    时间: 12-6-2009 22:19
原帖由 jessie_he8021 于 12-6-2009 22:16 发表
人家把啤酒当水喝,特别是夏天,就觉得喝啤酒才解渴


掐他
然后就老实了。
作者: 刘叔    时间: 12-6-2009 22:22
原帖由 sucewang 于 12-6-2009 19:35 发表
说话不灵活了,就很没有风度的,我不希望自己的老公这个样子,所以我很生气,很失望。


呵呵,你们的合影照我看见过。您丈夫看上去的确风度翩翩、很有精神的样子。

您平时不大喝酒吧?陪他一起喝点也是不错的感觉呢。
作者: jcassar    时间: 12-6-2009 22:25
原帖由 sucewang 于 12-6-2009 21:35 发表
说话不灵活了,就很没有风度的,我不希望自己的老公这个样子,所以我很生气,很失望。

哈哈,王姐,这句笑死我了
这个时候还很在乎对方的风度的哈
作者: jessie_he8021    时间: 12-6-2009 22:27
标题: 回复 #20 Smallcup 的帖子
不管用,人家皮厚肉糙的
现在夏天,他每天晚上要喝6瓶啤酒了 要是碰上他哥喝的更多,他哥可是喝酒无底洞的,不光喝啤酒还有葡萄酒还喝各种洋酒,什么龙舌兰之类的,一瓶接一瓶每天喝到自己都神志不清,要么在沙发上看电影的时候睡着,要么在电脑桌前趴一晚上.
胖胖好歹还听我的劝,让不喝就少喝点,呵呵
作者: 男咕噜    时间: 12-6-2009 22:37
标题: 回复 #23 jessie_he8021 的帖子
俺在中国也是拿扎啤当水喝
夏天出门
一瓶矿泉水要2块5
750ml扎啤只要1块
还是喝扎啤合算
一天不得喝个3,5升
作者: jessie_he8021    时间: 12-6-2009 22:40
标题: 回复 #24 男咕噜 的帖子
胖胖也是拿这个当理由的
作者: 男咕噜    时间: 12-6-2009 22:41
原帖由 jessie_he8021 于 12-6-2009 22:40 发表
胖胖也是拿这个当理由的


就是这么一回事
一天省5块
一年就能升1700
30年就能省50000块出来
作者: 妮南    时间: 12-6-2009 23:05
假如你老公不喝酒却吸烟呢?吸烟同样也会为你带来烦恼。
作者: jiaolong1123    时间: 12-6-2009 23:22
标题: 回复 #26 男咕噜 的帖子
看看解剖学,关于cirrhosis。对自己身体珍爱点。别为了省那点钱。
作者: gyh    时间: 12-6-2009 23:37
楼主和LG是有情有意的,我觉得你不让他喝,也有出于健康考虑吧。

讲个我家喝酒的事:

我老公有次喝多了,被人搀扶回家。到家,要上厕所,我扶他到厕所,结果他倒在了厕所地上,我一生气,回房睡觉。
他在厕所地上美美地睡了一觉到天亮。
作者: 男咕噜    时间: 12-6-2009 23:45
原帖由 jiaolong1123 于 12-6-2009 23:22 发表
看看解剖学,关于cirrhosis。对自己身体珍爱点。别为了省那点钱。


不用看
假如我以前天天喝哇哈哈
估计已经挂了
作者: sucewang    时间: 13-6-2009 15:13
标题: 我与洋老公的中西文化冲突之二 对爱的表示方式不一样

      我老公是英国人,叫Brian,平民百姓。他5岁随在英国空军服役的爸爸,在新加坡常驻达6年之久,受到中华文化的影响,他很喜欢中国,所以娶了我这个中国妻子。
       虽然老公从小受到一定的中华文化的熏染,但是我们毕竟是在两个完全不同的国家成长起来的,不同的历史,不同的风俗习惯,不同的文化,所以有冲突也就很正常。
        第一篇我写了与洋老公酒文化的冲突,我的洋老公太爱喝葡萄酒,我不能接受,揭了洋老公的短,今天写点洋老公的可爱之处。
        东西方的文化不同,对爱的表示方式也不一样。洋老公非常爱我,处处都表现出来,而我的爱一般是在行动上,嘴上很少说“I love you”。
        我嫁给Brian前,我从书上感到西方人对爱比较随便:“Easy come easy go”,看来我的理解是片面的。洋老公对我的爱非常执着,真是把妻子当宝贝一样百般呵护。整天“I love you”挂在嘴上,不论见面还是分别都Kiss一下。可是我对洋老公的这种爱的表示方式不太习惯,我说大白天不要搂搂抱抱的,说了几次都收效甚微,有几次我都翻脸了,现在他是中西兼顾的方式了。我老公不但嘴上说我爱你,实际也是这样,说件小事:平时走路,如果我走在人行道的外面(靠马路),他会很自然的将我拉到人行道的里面一侧,他自己走在靠马路的一侧,这种不经意的动作恰恰体现了他的爱。
        我的老公爱我的事情太多了,我喜欢的事情,他总是大力支持,我去参加悉尼的华人聚会-BBQ,他积极做准备,就像他自己也是我们聚会的华人一员。不仅准备我们吃的食品,他还为聚会的人提供保温桶,开水,咖啡,牛奶,一次性杯子,忙前忙后的;我去超市一般是走着去,回来有时候拎着很多东西,很沉。他买了一个购物车给我,49刀,心疼了我半天(在中国可能只要一半的价格),他说为了Wife,值。
       我老公对我的中国朋友也充满爱心,我住的附近有一位中国同胞经营一个小邮局,里面的小柜子需要改装,Brian帮忙将橱柜打好送去,完全是免费的,他说我Wife的朋友不要钱(他的动手能力非常强,盖房子,木匠,修车都会);有天晚上天已经黑了,Newcastle大学的一位我认识的中国女留学生突然给我打来电话,车子在她打工的地方电瓶没有电了,无法启动开回家。Brian二话不说,拿起维修工具,就去给她帮忙。
        最令我感动地是:去年我过生日,我自己都忘记了,在我生日的前两天,他带我到一家钟表店,他指着橱窗里的手表问我哪一款漂亮。我看到一款澳洲牌子的女士小坤表,金色的,表带是手链式的,我说这表太漂亮了,我根本没有想到买。没想到我老公就叫营业员拿出表,买下了。他说送你的生日礼物,我这才想起我的生日。这次我在中国期间,他又悄悄地买了一辆二手车Getz给我用。他非常有心,特意买了黄色的,和我在中国的车一个颜色。他花了很多钱,把车子里外都换了,跟新的一样。非常遗憾地是车子在车祸中报废了,车祸的事以后我再写。西方人爱的方式比较外露,生活中处处都能体现出他的爱。
        中国人对爱比较含蓄,“我爱你”结婚前还经常说,结了婚夫妻就是柴米油盐过日子。“我爱你”不太说了,尤其是年龄大的人,更是很少说“我爱你”,怕人笑话。中国夫妻的爱藏在心里,是东方传统的爱的方式。中西方对爱都很珍惜,只是表示的方式不大相同。
        我只能写一写我们日常生活中我感受到的不同,也就是家长里短的事。如果哪位想了解更深层次、更全面的东西方文化冲突,只有去图书馆查找专门书籍,不要寄希望于我的浅显的帖子。
附洋老公给我买的购物车及二手车


[ 本帖最后由 sucewang 于 20-10-2009 11:03 编辑 ]
作者: 步生烟    时间: 13-6-2009 15:26
楼主冒昧问下您和您老公多大了?年龄范围.. 不想说也可以
作者: AnaCoppola    时间: 13-6-2009 15:27
标题: 回复 #31 sucewang 的帖子
平淡之中见幸福啊,真是很感动
作者: xbb22    时间: 13-6-2009 15:42
标题: 表错情,会错意
发现自从来到海外生活,南腔北调的碰碰胡,经常发生表错情会错意的事体.昨天晚上就是.
莎莎是个美丽的乌克兰女孩,在办公室做文员.以前在上外留过学,会说中国话,后来嫁了个华人,来到这儿扎根,最近离婚了,在找mr.right.

俺从前就跟她认识,自然对她想入非非啦,总是找借口接近她,但除了喝高了,她明明白白告诉过俺不要打她的主意.

可是昨晚九点多,她打电话给俺,原话如下:

亲爱的x,快过来陪我说说话,再做爱,再做爱,做爱说了两遍,

omg,俺一下子聚精入脑,多年单相思有戏啦,赶紧回答:

行,行,行.大令,去哪儿开房间,ooxxzzyy.

这时她大吼一声,震耳欲聋:

shut up,左岸咖啡馆,死胖子.
作者: lilychen    时间: 13-6-2009 15:53
曾经发在别的帖子里,这里也帖出来反应一下“中西文化冲突”

同事里有一对情侣,女孩中国的,男孩本地人,女孩弄了个西红柿鸡蛋汤,男孩一看大叫:怎么能喝漂在水里的鸡蛋?!那鸡蛋坏了!!女孩买来包子,花卷什么的,男孩吃包子很满意,吃花卷,咬了两口,发现没有馅儿,大叫一声:IT'S EMPTY!扔回给女孩儿。

女孩为了培养出男孩的中国元素,方便将来和岳父母相处,从国内带回不少DVD,男孩傻乎乎地跟着看完,唯一的提问是:为什么你们中国人分别的时候不KISS?

男孩是地道的本地肉食动物,每天除了吃肉还是肉,女孩计算了一下成本,发现如果带回国,养不活。要知道每天买上好的牛扒羊排,会让这个留学生家庭破产的
作者: Smallcup    时间: 13-6-2009 16:24
原帖由 lilychen 于 13-6-2009 15:53 发表
曾经发在别的帖子里,这里也帖出来反应一下“中西文化冲突”

同事里有一对情侣,女孩中国的,男孩本地人,女孩弄了个西红柿鸡蛋汤,男孩一看大叫:怎么能喝漂在水里的鸡蛋?!那鸡蛋坏了!!女孩买来包子,花卷什 ...


赞“养不活”
不过国内啤酒便宜啊,里外里扯平了。
作者: fenglinwgp    时间: 13-6-2009 16:39
原帖由 Smallcup 于 12-6-2009 22:19 发表


掐他
然后就老实了。

这法儿好!
作者: 托林    时间: 13-6-2009 16:50
喝酒就大声的对他说:小心肝!
作者: 男咕噜    时间: 13-6-2009 16:57
标题: 回复 #38 托林 的帖子
小宝贝
作者: renzhongdao    时间: 13-6-2009 17:14
标题: 大姐太可爱了,哈哈。
可是我对洋老公的这种爱的表示方式不太习惯,我说大白天不要搂搂抱抱的,说了几次都收效甚微,后来有几次我都差点翻脸。
作者: aprilpoon    时间: 13-6-2009 18:00
LZ的故事感动、羡慕死人了

上次聚会见过LZ和她先生,真是很好很好的人呢
作者: stellahie    时间: 13-6-2009 18:19
楼主,谢谢你的分享。 好幸福的样子。。。
作者: 男咕噜    时间: 13-6-2009 19:10
标题: 回复 #43 Espresso 的帖子
一般我们用 standard drink

以ml为单位

用克的还真没见过
作者: luvchen    时间: 13-6-2009 19:36
看了楼主的几篇文章,图文并茂,楼主的生活挺幸福的,不说十全十美,也是十全九美了
我想冒昧地问一下楼主身边是否有50岁以上的人好好的男性外国友人,实不相瞒我想给我妈妈在将来找个伴侣。人生就是老来伴嘛。。。
我和先生拿到签证后不想把妈妈一个人放在中国,不放心
p.s.我和我先生的签证还在路上,补料后WAITING
十万分的感谢!!!
作者: beysup    时间: 14-6-2009 11:23
3瓶不多呀,我一天能喝6瓶
作者: sucewang    时间: 14-6-2009 11:38
标题: 回复 #44 luvchen 的帖子
luvchen ,谢谢你的阅读!
      你问我身边是否有50岁以上好的男性外国友人,你想给你妈妈找个伴侣。
      我老公有很多朋友,他熟悉的朋友们非常喜欢吃我做的中国菜,他们常来我家。他们也非常称赞我,中国太太真贤惠!我老公的朋友中有两位离婚的,我已经帮忙其中的一位介绍了一位中国女士,她会讲英文。我将双方的邮箱告诉他们,开始他们通过EMAIL互相联系,双方都感觉不错,今年4月份我老公的那位单身朋友飞到中国见了中国的女士,目前他们在进一步的了解阶段。
     因为你是FREE OZ的网友,所以我愿意帮忙。但是不知道你妈妈的英文可以沟通不?如果英文可以,你发一张照片到我的邮箱。如果不会英文,只能找华人,可是我老公的周围华人比较少,那就帮不了忙了。

[ 本帖最后由 sucewang 于 5-9-2011 15:50 编辑 ]
作者: ccen    时间: 14-6-2009 11:59
上次聚会的时候见过lz和她lg,我们在说中文的话,她lg就在一旁很安静的听,看得出两个人很幸福.
作者: Maria38    时间: 14-6-2009 12:43
楼主住SWANSEA啊,我们也在NEWCASTLE,住在ADAMSTOWN,门口有BUS直接到SWANSEA

[ 本帖最后由 Maria38 于 14-6-2009 12:44 编辑 ]
作者: sucewang    时间: 14-6-2009 14:26
标题: 我与洋老公的中西文化冲突之三:消费观念的冲突

      我与洋老公的中西文化冲突”我已经写了两篇:‘酒文化的冲突’;‘爱的表示方式不同’;现在我再写一写‘消费观念的冲突’,说到消费观念肯定也得说收入观念。这一部分我得多写一点,因为有太多的不同了。我感觉我老公比较古板,有时候让人觉得有点“傻”。
       我来到澳洲,我用中国人的思维帮忙我老公理财,我很难改变他们一生养成的消费观念,直到现在我仍旧在努力。令我欣喜的是他多少还是采纳了我的一些建议,所以我们今年的经济状况好转很多,这个月已经提前还完了旅游车的贷款。
       先说消费观念的不同,再说收入观念。
      我老公的消费方式我实在不赞同,他的消费没有计划,乱买东西。去年我来到澳洲的家,感到他们的贷款很重,说白了就是借银行的钱很多,有时候每月的还款都成问题,令我十分担忧。在中国,我一般不借钱,有多少钱办多大事。如果我不得已借钱了,我一定是尽量节俭,尽快还钱,我更不会背着债还潇洒消费。但是我的洋老公不这样认为,他说在澳洲贷款是习以为常的事,很多人都用银行贷款。他并不感到压力,仍旧潇洒消费,想买什么就买什么,而且从来不征求我的意见。他说他挣的钱,他愿意买什么不必问别人。
      有时候他没有节制地乱花钱让我非常生气,觉得他真是不可理喻。比如去年有一段时间我们的经济很紧,几乎没有足够的钱还每月的贷款,他却花300多刀买了一辆新的山地车(PUSH BIKE),说是为了锻炼身体。我就不明白,山地车又不是马上非买不可,走路跑步都能锻炼,干嘛非要在最需要钱的时候花钱?再说买一辆二手山地车也就几十刀,便宜很多;再比如今年他买了一台新的清洗机(清洗地毯的那种,也可以吸尘),也是300多刀。我家是木地板,他说清洗旅游车很方便,我们一年也清洗不了两次旅游车,完全可以用拖把,多檫几遍就行了。他乱买东西的地方太多了,夏天驱蚊,买盘蚊香用不了几个钱,他却花了近50刀买了一个电的自动的喷液蚊香器,每天不停地喷出驱蚊液,里面的液体用完,还得再花钱买里面的液体;再比如他有一台德国的电动缝纫机,已经是十几年的缝纫机,他送去修理,修理费要200刀,我的意见不修了,200刀可以买新的了,而且暂时也用不着,但是他还是送去修理了;他的小公司登广告,每月500刀,我说能否搞搞价,他说澳洲不讲价,但是后来人家降低到每月350刀;
      他每个月的电话费500多刀,我在澳洲华人移民网站看到多数家庭电话费每个月也就100-200刀,他每个月的业务量并不大,为什么他的电话费这么贵呢?经过了解我才知道他有一个非常错误的做法:他从做生意开始,对外留的电话是当时家里的固定电话,二三十年了他们搬了好几次家,一直是使用最早的那个号码。别人打电话总是打他的旧号码,旧号码再转接到新家的电话上。本来接电话是不要付费的,但是电话这样一转接他就得支付电话转接费用了;另外一个原因是他爱用手机聊天。找到了原因后我想先得解决转接费用的问题,我问他:你的手机接电话要付钱吗?他说手机接电话不要钱,我说既然手机接电话不要钱,为什么不用手机号码做生意的联系电话呢?手机的号码是不变的,不管你搬家多少次,也不用转接。令我不解的是我的建议:用手机号码做联系电话,我老公居然不以为然,谈生意仍然给人家他的旧名片,那上面还是旧号码。他说已经印了几千张名片,如果换电话要重新印,很浪费。这么简单的问题,都不知道如何解决。我回中国印了几千个不干胶的小条子,上面是他的手机号码:0407-252560,贴到他的名片上,盖住旧号码。问题解决了,我一共花了不到100元人民币,如果在澳洲就非常贵了。
      打广告我也叫他改成了手机的号码,这样一来电话转接就少多了,也不会再产生新的转接费用了;另外他也知道用手机聊天很贵,也有一定的节制,电话的费用比之前少很多,由每月500减到300左右。
      再说说收入观念的不同,以前他从来不给别人工作的,只开自家的旅游车,没有生意时他宁愿呆在家里也不愿意给别人打工;如果有一天他的旅游车被预定了,碰巧那一天其它客户也要用车的话,他就会拒绝人家:“对不起,我的车子这天已经有人定了”。我建议他:自家的车如果同一天有不止一个生意,可以租用别的公司的车,他开别人的车,自家的车雇佣另外的司机来开,我们还有利润赚。这样一天就不止一个生意收入了,不要轻易拒绝客户。这个建议他接受了,现在一直这样做。另外我建议他在没有生意的空闲时间为别的公司工作,替别的公司开车,以增加收入。开始很难说服他,他说人家的工资太少,我说It is better than nothing. 因为呆在家里的话一分钱收入也没有的。后来他还是采纳了我的建议,现在是越做越好了。我们的收入增加了,经济好转了,本来我们争取今年年底还完贷款,结果7月份就全部还完了。
      老公头脑不够灵活,说好听点是原则性比较强。今年春节他接待中国旅游团8天,这之前我听说澳洲经常发生不良的中国旅游公司在旅行团接待完后,就宣布倒闭,赖账,不付款。我跟我老公说,是否让汽车公司先付一部分款,我老公说合同规定是团队结束后结账的,得按照合同来。所以我老公自己先垫钱,支付春节8天的汽油,酒店,吃饭等费用。最后果然中国的那家旅游公司在接待完旅游团后倒闭了,没有付款给汽车公司。汽车公司也就不能给我老公付款,我老公8天白干了。
      我真是不懂他们的思维,他们怎么这么不会理财?我老公也非常佩服我的理财,觉得中国人很聪明。理财方面还是中国人第一!   


[ 本帖最后由 sucewang 于 20-10-2009 11:10 编辑 ]
作者: sucewang    时间: 14-6-2009 14:43
标题: 回复 #48 Maria38 的帖子
Marlia,你好啊!谢谢你们的关注!我离NEWCASTLE市区开车也就30分钟左右,你们有时间到我家BBQ。我准备下个星期请几位NEWCASTLE大学的留学生来家里玩,欢迎你们啊!
作者: 刘叔    时间: 14-6-2009 14:55
标题: 回复 #49 sucewang 的帖子

作者: Maria38    时间: 14-6-2009 15:15
标题: 谢谢邀请
原帖由 sucewang 于 14-6-2009 14:43 发表
Marlia,你好啊!谢谢你们的关注!我离NEWCASTLE市区开车也就30分钟左右,你们有时间到我家BBQ。我准备下个星期请几位NEWCASTLE大学的留学生来家里玩,欢迎你们啊!


谢谢您的邀请,如果是在周末,我非常乐意去,因为平常周一到周五要上班,没时间出去。
作者: viviankimura    时间: 14-6-2009 15:24
大姐继续写啊,你的帖子真的很有帮助, 很好. 加油啊!
作者: 袋鼠爸爸    时间: 14-6-2009 15:37
大姐写得很实在、很坦诚,步入中年的人都会有和你相似的感受,

我冒昧问两个问题:
1,您在国内的生活条件可以说让人羡慕,为什么选择在澳洲生活,是您LG的坚持,还是觉得那里生活环境比您国内好?

2,您老公的生活习惯和消费观念,就您和当地人的接触、是就他一个人这样,还是您说的——文化的问题?

作者: jessie_he8021    时间: 14-6-2009 15:42
标题: 回复 #49 sucewang 的帖子
跟我家胖胖一样,是不是他们都没有理财的概念啊
作者: 度筱齐    时间: 14-6-2009 15:50
看人吧,不是个个鬼佬都那么大手大脚的,相反很多鬼老的算盘打得很精呢
不过这里社会制度福利都比较向穷人靠拢,他们挣多少花多少也不需要考虑太多了吧,哪儿像国内朝不保夕阿
作者: ubuntuhk    时间: 14-6-2009 16:04
原帖由 gyh 于 12-6-2009 23:37 发表
楼主和LG是有情有意的,我觉得你不让他喝,也有出于健康考虑吧。

讲个我家喝酒的事:

我老公有次喝多了,被人搀扶回家。到家,要上厕所,我扶他到厕所,结果他倒在了厕所地上,我一生气,回房睡觉。
他在厕所地上美美地睡了一觉到天亮。



作者: lisa2008    时间: 14-6-2009 17:21
越写越好看,
作者: 妮南    时间: 14-6-2009 18:33
楼主大姐写得很真实,随着思想观念的解放、中外文化交流的日益增加,中西结合正向好的方面转变。
作者: freeray    时间: 14-6-2009 20:42
带两瓶白干给他,就说中国男人都喝这个......要么他成为高级酒鬼,要么他被吓倒
作者: mayabin    时间: 14-6-2009 21:22
搬个小凳,坐着慢慢看,大姐是实在人啊,贴贴都是精品
作者: nizi    时间: 14-6-2009 22:06
标题: 回复 #45 beysup 的帖子
3瓶也不算多,我每天也可以喝6瓶。
作者: ubuntuhk    时间: 14-6-2009 22:13
标题: 回复 #62 nizi 的帖子
你厉害,我状态最好的时候最多也就3瓶,一定就倒下了,一般一瓶就晕乎乎的了。
作者: zzmmy    时间: 14-6-2009 23:18
自打开始和鬼佬“同居”(不要误会)后,MD,烦死我了!最近打算找到好房子搬离这个家!
作者: summersunny    时间: 15-6-2009 11:08
有您这样的大姐在澳洲,感觉那么陌生的地方一下变得很亲近,很踏实了.谢谢您!
作者: Cool    时间: 15-6-2009 11:34

作者: sucewang    时间: 15-6-2009 20:40
标题: 我与洋老公中西文化冲突之四:吃的习惯不同


      前面我写了3篇,我写的是我和我老公的真实的平常生活,我不是作家,请不要求全责备。我们就是平民百姓,平平淡淡,平凡平常的过日子。我说过如果大家喜欢我写的东西,以后我会专门写我与我老公相遇相知相爱的故事。
      上一篇我写了“住”的观念的不同,下面我想写“吃”的不同。
由于工作的原因,我在中国经常接触西方人,西方的饮食习惯我来澳洲前就有所了解,也能接受。我的工作是英文导游及国际领队,我在中国的一家国际旅行社工作了20多年。
      吃的方面我感到最明显的不同是中国人喜欢喝茶,西方人喜欢喝咖啡。来到澳洲看到每个地方都有 ‘咖啡吧’,人们在闲暇时间坐着喝咖啡,聊天,很惬意。我在中国时就喜欢喝咖啡,我尤其喜欢咖啡的香味,很远就能闻到,很温馨。西方的咖啡及奶制品我不但没有冲突,而且非常喜欢。澳洲的奶制品很多,品质非常好,价格也便宜,鲜牛奶3刀多/3 liter(3公升);澳洲的奶酪非常纯香,奶酪有时才7刀左右/公斤(人民币也就40多元)。我也很喜欢这里的薯条,确实便宜,生薯条2刀左右/kg,他们形容东西价格便宜,经常说:“cheap as chips”
      澳洲的洋人不论大人小孩经常吃快餐,这个饮食习惯我不赞同。他们经常是take away,吃匹萨,汉堡包,热狗,薯条等。我老公的哥哥家里也是经常电话定快餐,中国人比较喜欢吃蔬菜,每天要吃足够的蔬菜,肉、蛋、主食等,我们中国人的餐食讲究营养搭配。
      洋人的早餐很简单,几乎每天一个样,就是烤面包片,培根,鸡蛋,黄油等;他们喜欢吃太多的甜食,经常看到超市里洋人买很多的巧克力,可乐等甜饮料。我们中国人的早餐丰富多样:粥,馒头,包子,饼,油条豆浆,荷包蛋;南方早茶有更多的品种;
      澳洲的大街上经常看到很胖的人,他们的饮食习惯可能是肥胖的重要原因之一吧。所以澳洲政府经常宣传鼓励吃健康食品,对于洋快餐,我和我老公是一致的,我们都不赞同洋快餐。
      吃的另外一个不同是中国人吃饭喜欢用筷子,澳洲人大多数是用刀叉。我刚刚认识Brian时,令我非常惊奇的是他用筷子吃饭,而且还挺熟练,使用筷子吃饭这是令很多西方人感到非常困难的。与Brian结婚后我问他怎么喜欢使用筷子,他说小时候他们跟随英国空军服役的爸爸,常驻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他家的邻居是华人,受华人邻居的影响,他学会了使用筷子。直到现在,我们吃饭他还是用筷子,可笑的是我则喜欢用勺子吃饭。
      我们中国的一些很普通的吃法,我老公感到不可理解,感到十分好笑。比如我们煮牛奶里面放个荷包鸡蛋;面条有时候也煮个荷包蛋在里面;我们煮糖水荷包蛋,荷包蛋连糖水一起吃;这些在我们中国人看来最普通的吃法却令我老公感到十分好笑,他说怎么这样吃呢?可能他们的食谱里没有这样的搭配。煮完饺子的水我们叫饺子汤,“原汤化原食”,他说:明明是水怎么叫汤?
       虽然我和我老公吃的习惯不同,但是我们没有太大的冲突。他非常喜欢中餐,我每天给老公做中国菜,即营养又美味,无论我做什么菜他都是“yumey”。他的小孙子尤其喜欢吃我包的饺子、包子,他们称包子为中国汉堡包-Chinese hamburger。我老公最爱吃饺子,每次我回国之前,我都要包很多的饺子冻在冰箱里,给我老公准备好。因为他有时候工作忙,没有时间做饭,煮饺子吃,即快又好吃还有营养,是中国的营养快餐。
      因为我老公太爱吃饺子dumpling,我们还出了一个笑话:我称呼我老公Darling;英文的饺子是dumpling,这两个词的发音非常相近。一次我叫我老公,却叫成了dumpling(饺子),笑了我们半天。
      看一下我这次回国前给我老公准备的饺子和包子,仓库冰箱里的冻饺子都快满了。厨房的冰箱里我还准备的冻包子,这些够我老公吃一段时间了。


[ 本帖最后由 sucewang 于 20-10-2009 11:17 编辑 ]
作者: 得分后卫    时间: 15-6-2009 21:10
excellent~ keep going~
作者: anti34    时间: 15-6-2009 23:49
真是好贴,亲近,自然,都是好人,真幸福啊!
作者: Smallcup    时间: 15-6-2009 23:55
原帖由 sucewang 于 15-6-2009 20:40 发表
对于西方的饮食及风俗习惯我来澳洲前就有所了解,因为我在中国学习的专业是英文,我在旅行社工作(我至今持有英文导游证及国际领队证),由于工作的原因,我经常接触西方人。
      西方人喜欢喝咖啡,来到澳洲看到 ...

说到薯条,我吃过的最好吃的薯条是在phillip island的cowes,码头旁边一个卖卷儿的店吃的。不知道怎么能那么好吃。别的fish&chips也去过不少,没见过那么好吃的。国内的麦当劳&肯德基的薯条相比之下简直是咬棉裤。
作者: kingsking    时间: 16-6-2009 00:08
原帖由 Rondy 于 2009-6-12 19:57 发表
假如是三小瓶335ml装的VB啤酒,倒也不算什么。三大瓶葡萄酒,那就多了。

澳洲爱喝酒的人是不少,年青男女周末爱上酒巴狂饮,每周喝酒钱超过了吃饭的钱。中国人也有不少爱喝酒的,多数都在家喝。



太浪费了..
作者: stellahie    时间: 16-6-2009 00:22
喜欢看。楼主继续写!
作者: 格美    时间: 16-6-2009 11:09
老外吃的可真是扎实啊,蛋糕里面就是大量的黄油糖鸡蛋,都是高能量的食物。不胖才怪。


大姐有空说说老外的食物吧,比较适合中国人的口味,我们也开发开放新产品,中西结合着吃,中国食品俺觉得能量稍稍少了点。
作者: lisa2008    时间: 16-6-2009 12:08
原帖由 kingsking 于 16-6-2009 00:08 发表



太浪费了..


不会吧K版
俺可记得你的股票翻了一番多了
作者: yearshappy    时间: 16-6-2009 20:43
也许是巧合,也许是问题?
我身旁的中国人30,40岁常说自己老了,常说保养自己;
我身旁的几个当地人40, 50岁,常见精神头十足。

是心理是饮食是基因?
作者: 得分后卫    时间: 16-6-2009 23:18
天天来转转~
作者: 西域夕阳    时间: 16-6-2009 23:36
等着看。。。。
作者: twomouse    时间: 17-6-2009 13:45
我也想知道比较适合中国人口味的老外食物.谢谢LZ.
作者: amylam    时间: 17-6-2009 14:11
好喜欢看,请接着写吧

洋人动手能力强这点值得我们学习!感觉国内的教育都不太注重动手方面。
作者: 格美    时间: 17-6-2009 16:18
标题: 回复 #79 amylam 的帖子
是啊,俺侄子这里读7年级,上学期每周有一天学习做吃的,做蛋挞、roll,批萨、蛋糕,牛肉饼、中国的饺子等等,一学期下来,动手能力就学到了。

不过,感觉上是他天天上课没啥事情,学校里混混就放学了
作者: jcassar    时间: 17-6-2009 16:58
我觉得饮食习惯真的是造成肥胖的直接原因
举个我身边的真实例子
我的洋老公和他弟弟从来都是差不多的体形
老公与我结婚后体形还这样,没变,其实还瘦了些(当然可能与我的虐待也分不开
他弟弟,从今年开始交了个英国后裔的女朋友
同居了几个月后
上次见他,哇,我惊诧
大变样了
肚子大了好几圈
作者: Smallcup    时间: 17-6-2009 17:05
原帖由 jcassar 于 17-6-2009 16:58 发表
我觉得饮食习惯真的是造成肥胖的直接原因
举个我身边的真实例子
我的洋老公和他弟弟从来都是差不多的体形
老公与我结婚后体形还这样,没变,其实还瘦了些(当然可能与我的虐待也分不开
他弟弟,从今年开始交 ...

俩西人在一起不合肥还等什么呢
人家审美观根本看不上150斤以下的女的
电视上美女起码80公斤。
作者: chrissea    时间: 18-6-2009 00:05
好棒的帖子,好幸福的生活
作者: 西皮二黄    时间: 18-6-2009 12:28
这么朴实感人的好文,强烈建议版主加精!
作者: 退休养老的人    时间: 18-6-2009 13:52

作者: 妮南    时间: 19-6-2009 00:28
中国人一天不吃米饭就会觉得难受,老外也是,我的BF两天吃了中餐就必须换他喜欢的西餐了。
作者: sucewang    时间: 20-6-2009 20:38
标题: 我与洋老公的中西文化冲突之5
娱乐欣赏不同
    我老公喜欢西方的音乐,整天在家里放西方的歌曲或者音乐,不管人在不在家,都把CD收音机开着。我觉得很吵,不喜欢。对于这一点我只能自己克服一下,他放他喜欢的音乐时,即使我不喜欢,我也听。有时候我老公不在家,我就关掉音乐。
    我喜欢中国的民歌及流行歌曲,尤其是老歌。我回中国时,买了一些中国歌曲的碟片,有时候我也放一下中国歌曲,自己欣赏。我也给老公介绍中国的歌曲,比如:梁祝“butterfly”,我老公也挺喜欢听的。这次我从中国回来,我老公有进步了,他常常主动地将CD机换成我带来的中国歌曲碟片,让我可以一边做事一边欣赏中国歌曲。我非常感动,也鼓励他一下:Thank you, Darling! 他在家时,我也尽量不放中国歌曲。
    我老公喜欢弹吉他,我可不喜欢,我认为那是年轻人玩的。所以他弹吉他时,我就走开,直到现在,我也不喜欢吉他。他家里原来有一台老式钢琴,他会弹一点,属于业余水平;我让他送给他的儿子了,放在我们这里没什么大用,还占地方,放在他儿子家里小孩可以学习钢琴。
    虽然我们的娱乐欣赏不同,但是我们还是可以互相包容了。


[ 本帖最后由 sucewang 于 20-6-2009 20:41 编辑 ]
作者: jcassar    时间: 20-6-2009 22:00
挺好,各有各的喜好,也互不干扰

吉他我很喜欢的也
一直都很想学
没找着机会
感觉现在才开始学也太晚了。。。。
作者: phoebe710    时间: 20-6-2009 22:44
好幸福的一对,祝福你们
作者: newaussie2008    时间: 20-6-2009 23:04
这位大姐很ENJOY你的生活吗. 很是羡慕.恭喜恭喜.
作者: kennyxue    时间: 20-6-2009 23:52
建议加精。    (谁要是把这个楼给歪了,将是千古罪人)
作者: sucewang    时间: 22-6-2009 10:56
标题: 我与洋老公的中西文化冲突之六 娱乐欣赏不同 结束篇
      
      我老公喜欢西方的音乐,整天在家里放西方的歌曲或者音乐,不管人在不在家,都把CD机和收音机开着。我不喜欢,觉得很吵。有时候我老公不在家,我就关掉音乐。但是如果他在家时放他喜欢的音乐,即使我不喜欢,我也听。
       我喜欢中国的民歌及流行歌曲,尤其是老歌。我回中国时,买了一些中国歌曲的碟片,有时候我也放一下中国歌曲,自己欣赏。我也给老公介绍中国的歌曲,比如:梁祝“butter fly”,我老公也挺喜欢听的。这次我从中国回来,我老公有进步了,他常常主动地将CD机换成我带来的中国歌曲碟片,让我可以一边做家务一边欣赏中国歌曲。我非常感动,也鼓励他一下:Thank you,Darling!
       我老公喜欢弹吉他,我可不喜欢,我认为那是年轻人玩的。所以他弹吉他时,我就走开,直到现在,我也不喜欢吉他。他家里原来有一台老式钢琴,框架是原木的。他会弹一点,属于业余水平,我让他送给他的儿子了,放在我们这里没什么大用,放在他儿子家里小孩可以学习钢琴。
        我老公唱歌很好,有点帕瓦罗蒂的感觉,挺有艺术细胞的。去年回哈尔滨看望我父母,他在吃饭桌上显示了一下。
        我与洋老公的中西文化冲突的题目就此停笔了,我只是写了很少的一部分,今后的生活中肯定还会有很多的不同,这是很正常的,爱让我们互相包容。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无处不体现我们的爱,我尽我的所能帮助老公,无论是生活还是生意。
    我写的帖子都给我老公看,当然是我翻译给他听。我老公说:做你喜欢的事,如果不高兴就不要做了。
        感谢各位网友的鼓励和支持!感谢版主加精!有不完善地方,请各位大家多包涵!


[ 本帖最后由 sucewang 于 20-10-2009 11:36 编辑 ]
作者: 亦文亦武    时间: 22-6-2009 11:24
大姐写得真好!

对了,是280刀每周是不?
作者: wsdy007    时间: 22-6-2009 14:16
写得不错,支持啊
作者: 退休养老的人    时间: 22-6-2009 14:51
干吗歇笔呀,继续写啊,真的好棒啊大姐
作者: amylam    时间: 22-6-2009 15:09
既然决定买房,宜早不宜晚了
作者: jessie_he8021    时间: 22-6-2009 15:38
标题: 回复 #92 sucewang 的帖子
这个问题也是我们家的主要讨论重心,胖胖主张一直租房,而我希望还是买房,毕竟有自己的房子才感觉是自己的家,我正在努力转变他的观念.不过国内的房子真是贵啊,而加拿大的房子就便宜多了,而且是永久产权的,所以我们也在考虑自己的经济负担能力,如果国内还是这么贵,也不得不以后到加拿大买房了
作者: amylam    时间: 22-6-2009 16:02
稳定下来就出手了!这个其实是观念问题,中国人根深蒂固的观念。

不买一辈子不安心呀!
作者: sucewang    时间: 22-6-2009 16:08
标题: 谢谢提醒,应该是每周280刀
亦文亦武,太谢谢了,我已经改正了,谢谢提醒啊!你们看得这么仔细,我好感动!

[ 本帖最后由 sucewang 于 5-9-2011 16:01 编辑 ]
作者: ubuntuhk    时间: 22-6-2009 16:16
非常感谢大姐的分享,说得非常实在,受教了




欢迎光临 FreeOZ论坛 (https://www.freeoz.org/i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