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OZ论坛

标题: 闹学记---我在TAFE读书的日子(连载,更新至大结局,附集体照一张) [打印本页]

作者: 宝贝不哭_219    时间: 28-2-2009 22:24
标题: 闹学记---我在TAFE读书的日子(连载,更新至大结局,附集体照一张)
来到澳洲后,有两件事情让我颇为满意,一件是找到了自己的dream job---一份在国内一直想从事却没有机会从事的职业, 二是可以重返校园,拾起多年荒废了的课本,学什么专业曾经颇让我头疼了一阵,读master不仅学费昂贵,而且没准在找工作时还会over qualified , 澳洲是个讲究实际的社会,看重的是工作经验,没有学历崇拜,不会因为你读的是技校,而他读的是硕士,就会更把工作机会给他。读书的目的并不是读书,而是为你提供了一个踏入了行业大门的门槛。出于对旅游事业的热爱和对澳洲旅游资源的兴趣,我选择了TAFE的“TOURISM(旅游)”专业。相比起居住地的喧闹和吵杂,我更喜欢这个TAFE校园的安静祥和的环境,芳草满园,绿树成荫,人们走步的速度都比city里慢半拍,徜徉其中,心情如沐春风。

我们的班级大概有15--20人左右,除了3个略微上了点岁数的“大婶”外,都是一群生于斯长于斯的18,19左右的黄毛小丫头,仅有一枚棕发帅哥,我作为课堂里唯一黑发黑眼的亚洲面孔,怯生生的打量着金发碧眼的同学们,心里打了一个问号,我的同胞都哪里去了?我感觉自己像一颗掉进青菜堆里的胡萝卜,有点"物以稀为贵".

在一个天气晴好的周一早晨,我装模做样地跨上书包,意气风发,急吼吼地奔向火车站,,朝着学校的方向挺进。下面就让我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向大家无情披露课堂中的八卦绯闻,搞笑趣事,以及旅游行业中的不为人知的种种内幕.

--题记


为了方便大家阅读, 我把题目整理了一下, 算做一个目录吧 (将会随着篇幅增多不断更新)

第一篇  我们都是校园新鲜人------------------------- 第1页
第二篇  单身妈妈和瘾君子 -------------------------- 第1页
第三篇  每个面孔的背后都有一串故事--闲话我的同学们---- 第2页
第四篇  那个叫"苏珊娜"的中国女孩-------------------  第2页               
第五篇  列出你的梦想之地--------------------------- 第2页
第六篇  Culture Shock(文化冲突)有没有shock到你?--- 第3页
第七篇  到处睡的人(1) ---------------------------- 第4页
第八篇  到处睡的人(2) ---------------------------- 第4页
第九篇  你坐过五星级的火车么? (1)-------------------第4页
第十篇  你坐过五星级的火车么? (2)-------------------第5页
第十一篇 从课间争论看澳洲国情-----------------------第5页
第十二篇  关于朱迪的二三事--------------------------第5页
第十三篇  小午餐盒有大学问--------------------------第6页
第十四篇  班级变成了"小联合国"-----------------------第6页
第十五篇  "女士之夜"------------------------------- 第6页
第十六篇  乱成一锅粥的毕业派对----------------------- 第6页
第十七篇  大结局:那些花儿,散落在何方-----------------第7页

此外,如果你喜欢看这篇连载,那我猜你还可能喜欢看以下的两篇连载:

“不得不说的故事--我在澳洲酒吧打工的那些事 ”
http://www.freeoz.org/forum/view ... 6999&highlight=  

“不得不说的故事--我和悉尼的第一次亲密接触”
http://www.freeoz.org/forum/view ... 0833&highlight=

如果你恰好也在悉尼住,那我猜这个可能也对你很有用:

“悉尼吃喝玩乐地图--个人体验篇”
http://www.freeoz.org/forum/view ... 9703&highlight=


[ 本帖最后由 宝贝不哭_219 于 22-7-2009 08:45 编辑 ]
作者: 136mydream    时间: 28-2-2009 22:36

作者: bobova    时间: 28-2-2009 22:47
瓦咔咔 ,好想知道你的奇妙经历
作者: MacroJ    时间: 28-2-2009 22:54

继续继续
作者: 宝贝不哭_219    时间: 28-2-2009 23:30
筒子们, 请等待, 今天好累, 少事喘息,明天再讲
作者: WOWO    时间: 1-3-2009 02:14
好奇你的dream job是什么呢
作者: 大连教师    时间: 1-3-2009 02:19
标题: 回复 #6 WOWO 的帖子
这你还不知道吗?就是那种工作呗!
作者: yunduo    时间: 1-3-2009 13:23
呵呵,可找到和我同样专业,同时入学,同样环境下的人了。握手握手。我也是旅游专业,整个专业只有我一个亚洲脸。只是我还没有找到工作,羡慕MM。
作者: mimimimi    时间: 1-3-2009 16:17
原来lz又背起了书包,成了澳洲的“读书郎”
作者: may2006    时间: 1-3-2009 16:29
搬根板凳坐下来听
作者: ariesbunny    时间: 1-3-2009 16:35
给楼主倒杯水,润润喉,接着讲
作者: 芊芊的妈咪    时间: 1-3-2009 16:43
期待下文。
作者: 妮南    时间: 1-3-2009 17:52
要写足字数才能加精。
作者: 我是老人    时间: 1-3-2009 18:36
这个出来, 具体工作名称是什么?

我也想去读书.
作者: palaogong    时间: 1-3-2009 20:21
标题: 呵呵,追你的文字过来的,不要牙膏帖哦
很好奇你的这段精彩经历,题记已经很夺人眼球了,咔咔~~
作者: 大连教师    时间: 1-3-2009 20:23
原帖由 ariesbunny 于 1-3-2009 16:35 发表
给楼主倒杯水,润润喉,接着讲


一定要倒精糖水!极甜为苦!
作者: iamwater    时间: 1-3-2009 20:49
很期待你的读书经历,呵呵
作者: WOWO    时间: 1-3-2009 21:02
原帖由 大连教师 于 1-3-2009 02:19 发表
这你还不知道吗?就是那种工作呗!



哪种啊?
作者: 宝贝不哭_219    时间: 1-3-2009 22:03
标题: (一)我们都是校园新鲜人
(晕,怎么这么多人回,看来不写点什么,真对不起大家了,各位看官您别急,且听我把话道来)

开学起初,望着满眼的金发碧眼的面孔,我就在琢磨着为什么就看不到我的同类呢?后来我想明白了,第一,移民到澳洲的筒子们,一般都会上skill max的找工课,急着找自己“梦寐以求”的专业工,要不就是去上会计,IT这种对语言要求低,对技能要求强的课程(据说TAFE里会计专业都被中国来的移民垄断了),一般人可能觉得旅游专业是个“吃喝玩乐”的无用专业,或者觉得对语言和文化背景要求比较高。 其次,华人家长一般不会把小孩子送到TAFE来,众所周知,华人自古重教育,就是砸锅卖铁也不惜把自家孩子送到高等学府,要不咱费半天劲漂洋过海出来是干嘛的呀。街坊聊天,老李说他女儿在攻读商学硕士,那老王就恨不得说他家儿子在读工程学的博士,但凡有华人聚居的地区就有遍街的补习班,我们中国人把求上进重教育的好风气带到了澳洲,恩,我为自己不思进取重玩乐的腐败习性汗颜一把,请大家不要学我。

言归正转,讲讲我的同学们吧,在这群学生中,大多数都是高中才毕业的小丫头,别看她们年龄小,工作资历并不比我们短,有在麦当劳打工的,有在COLES收银的,而这些服务业的雇主们都很喜欢雇佣这些年轻的小孩,支付低廉的成本就能买来好劳动力,她们干活手脚麻利,学东西快。这里的高中生接触社会普遍比较早,想当年我除了坐在冷板凳上啃书本还什么都不会呢,真是不如她们。

我们班阴盛洋衰,被一帮面若桃花,笑容璀璨的小丫头垄断了课堂,在这种情形下,一个叫大卫的男生就有点鹤立鸡群,大卫人很帅,笑起来有点像好莱坞男星汤姆克鲁斯,如果我年龄倒退5年没准也会动了芳心, 我以前一直都觉得帅哥性格都有点“冷”,如我这般的平凡女子根本都不招待见,可是这个大卫性格很好,经常主动帮助后进同学,比如我。可是,不知道是年龄差距还是语言障碍,他说的话我总是一知半解,将就着能猜个大概,说实话,跟国内的高中小孩说话我都觉得沟通有障碍,更别说跟他了。大卫同时打两份工,经常只睡3,4个小时,第二天经常带着一脸的疲惫来上学。有一次,我坐在他身边时,问他说:“大卫,你想去上uni(大学)么?”,大卫摇摇头说,“我想工作,不想读大学,我觉得自己不是uni material(上大学的材料)”,大卫说这话时神情自若,并没觉得自己低人一等。然后,他把目光移向了我,说“我觉得你像是uni material”,我这个汗呀,我哪里长的像是读书的材料呀, 我告诉他,我在中国时读过大学的,到了这里才读TAFE。

班级里还有一位人物不可小视,她年龄略长于我们,为了表示对她的尊敬,在此我我称她为“蜜雪儿大婶”,当然了当着人家的面我不提“大婶”二字,直呼其名“蜜雪儿”,听起来像是那种甜的腻人的粘牙软糖。她人极热情,很会替别人考虑。我要有什么地方没听懂,总是向她求教,与她聊天时也知道了她的一些前尘往事,暂且略过不表,第一天上课的时候,她就问我,你是亚洲人吧?我说是的,我从中国来,她问,在这边有亲戚朋友?我说亲戚的没有,朋友略有一二,她立刻露出了怜爱的表情,那神情像是在看一只小流浪猫,然后对我的勇气大加赞赏了一番。第二天上课老师让做自我介绍,我就说我叫苏珊娜,来到澳洲两个月了,有不懂的请大家多包涵。这时,蜜雪儿大婶突然蹦出一句“Susanna is very good!"(苏珊娜很棒!),说的很大声,吓了我一跳,颇有点莫名其妙,可是不知道为什么,这句话从此在我的脑子里挥之不去,每当遇到困难或是心情欠佳的时候,这句话总是从我脑子里浮出,我想,蜜雪尔大婶洞察世间百态,她看人一定是准的,我,一定,确实,是很棒的~~

就这样,我们的班级就像一个小社会,麻雀虽小,却五脏俱全,不管我们来自什么背景,此刻我们都坐在同一屋檐下,都成为了校园里的新鲜人,班级里有和谐也有斗争,故事多了去了,下面我想介绍一下班级里比较古怪的两个人,从此中也可以窥见澳洲社会的一些特色。

(待续)


另注: 鉴于楼上有人问到了我那个"不可告人"的职业,就是这个: http://www.freeoz.org/forum/view ... 6999&highlight=   有兴趣的筒子闲旧极无聊的时候可以看看

[ 本帖最后由 宝贝不哭_219 于 1-3-2009 22:09 编辑 ]
作者: seven3437    时间: 1-3-2009 22:26
写得好 继续加油哦~
作者: zlsiva    时间: 1-3-2009 23:44
哇,楼主有干劲,加油写
      ---- 也在读tafe的懒人
作者: eva_kong    时间: 1-3-2009 23:47
等着看故事,LZ加油!
作者: 歪拉    时间: 2-3-2009 01:07

作者: gotohouse00    时间: 2-3-2009 01:56
楼主 继续 相当不错的原创
作者: 想念天空    时间: 2-3-2009 10:40

作者: palaogong    时间: 2-3-2009 22:29
标题: 今天没写吗
       
作者: 冰翡翠    时间: 2-3-2009 22:36
我也喜欢TAFE的很多课程,点心啦,西厨啦,塔罗牌啦......现在还有楼主MM你这个专业,嘿嘿
作者: palaogong    时间: 2-3-2009 23:06
标题: 我的理想是做个收租婆
所以等我到了悉尼,我想读个关于类似于房地产中介专业的TAFE
作者: 宝贝不哭_219    时间: 2-3-2009 23:44
标题: (二)单身妈妈和瘾君子
(谢谢各位看官捧场,小女子只收分不收钱,各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了吧,嘿嘿,下面就接着表)

凡是有人的地方就会有GOSSIP(绯闻),中国有澳洲也有,格子间里有课堂里也有,GOSSIP就像新鲜的沙拉里最后浇上的那层肥沃的沙拉酱,没有沙拉酱的沙拉就是什锦生菜,健康是健康,但却淡而无味。没有GOSSIP的校园固然是宁静,但却有点了无生趣,还好,我们班级盛产大量的GOSSIP,每天上午有coffee break,一群女孩子就悄悄潜入校园的餐厅里,每人要上一杯咖啡,一张张能说会道的嘴自然不会闲着了,首当其冲成为GOSSIP的矛头所指的是那些一眼看上去就有点不太合群的人,而在集体中的生存法则就是一定要跟大家同仇敌忾地斥责那个倒霉的被指责对象。进了TAFE不久后有两个人逐渐成了大家的话题中心,我也从大家的七嘴八舌的议论中对她们多了一些了解,不好意思了,这两位同学,你们不幸被“口诛笔伐”,这不是我的错。

1. 单身母亲--布琳达(Blinda)
第一次看到布琳达同学,是当老师正在讲课的时候,她捧着一杯咖啡,急吼吼地敲门而入,跟老师道歉说实在不还意思,我要先安置好我家宝宝,才能来上学,所以迟到了。我当时想,还是很有礼貌的嘛,下次迟到我也找这个借口,嘿嘿。 后来才发现,这个理由她在每天早上几乎都会重复,就是说迟到已经成为了她的习惯。坐在我身边的蜜雪儿大婶很是看不惯她的行为,说我家也要有孩子,我每天开车送他上学,我怎么不迟到。后来,我听同学说,布琳达是个单身母亲。

澳洲请保姆比较昂贵,一般人家都支付不起这个开销,而且把年龄太小的孩子留在家里是违法的,所以只能由妈妈来照看,走哪带哪,TAFE很人性化,设置了免费的DAY CARE,妈妈们在上课的时候就可以把宝宝暂时放在那里,下课的时候再取走,(是不是很像国内火车站附近的那种“小件寄存中心” ),我在上学放学的途中经常能看到年轻的妈妈一手捧着文件夹,一手推着婴儿车,慢慢地挪动着步伐。我们班里有两位比较年轻的妈妈(其中一个不是单身),由于DAY CARE很抢手,其中一个有一次没抢上,只好把才15个月的女儿抱到课堂上来了,可怜她要一心二用,一边哄女儿一边还要听讲记笔记,老师的讲解声和婴儿的哭声掺杂在一起响彻课堂,真是让人哭笑不得。

这个布琳达已经三十多岁了,但好象还不太会规划自己,总是手忙脚乱的样子,有一次还和一位小高中生MM发生了口角,本来大家就对她有点意见,这下形容她的语言更是恶毒了,举例如下:

蜜雪儿大婶说:“她昨天还跟我说呢,有一个男人不停地发短信给她,他们整个周末都粘在一起,今天就跟我说他们俩分手了,Obviously,she was being used(很明显她被玩了)

黎巴嫩美女衫衫马上紧跟其上:“你知道么,我第一次见到她,就知道她是那种trouble maker(麻烦制造者)”

最后那位与之发生口角的高中MM画龙点睛:“你看看她今天坐在乔丹身边的那副样子(乔丹是新加入班级的一位帅哥,年方二十,高大威猛),明显是在跟他flirting(调情),真是恶心。”

澳洲对单身妈妈并没有歧视,CENTRELINK会给她们发福利,读书时学费也有减免,但我总感觉怎么有些人都有了小孩心智还这么不成熟,就像布琳达这样,过的稀里糊涂的,自己都没搞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怎么能给孩子一个美好的未来。

2.瘾君子--朱笛JUDY

这位女士在课堂中出现时, 仔细观察, 举止和扮相有异于常人,颇为诡异. 不过悉尼怪人太多, 我已经见怪不怪了, 直到蜜雪尔大婶有一次告诉我们, 朱笛吸过毒.........

(待续)


[ 本帖最后由 宝贝不哭_219 于 2-3-2009 23:48 编辑 ]
作者: gmmy    时间: 3-3-2009 02:50
半个板凳坐着看~~
作者: gotohouse00    时间: 3-3-2009 03:26
楼主,多发点啊,看得还没够劲就完了
作者: 文华815    时间: 3-3-2009 11:17
不错啊,学校里还有“小件寄存中心”
作者: 我是老人    时间: 3-3-2009 12:16
看来,上个课,顿时有八卦听, 人生质量立马提高一下下.

上进,好处多多啊.
作者: chinese    时间: 3-3-2009 12:27
lz英语真好呀! 通常这些八卦我都听不懂呢
作者: lzwdavid    时间: 3-3-2009 13:08
听的懂,说不出来。
作者: julybaby    时间: 3-3-2009 16:09
Susanna is very good
作者: frozen_heart770    时间: 3-3-2009 17:03
原帖由 冰翡翠 于 2-3-2009 22:36 发表
我也喜欢TAFE的很多课程,点心啦,西厨啦,塔罗牌啦......现在还有楼主MM你这个专业,嘿嘿


我的理想就是去读个作点心的 TAFE!!!
作者: bjvh    时间: 3-3-2009 17:30
很感兴趣,你也是来自北京的吗?估计年龄差不多吧,交个朋友,我在MEL。
作者: meagle999    时间: 3-3-2009 17:46
楼主继续,帮我们了解澳洲社会的点点滴滴,谢谢
作者: 宝贝不哭_219    时间: 3-3-2009 23:51
标题: (三)每个面孔的背后都有一串故事--闲话我的同学们
(继续上文表)

要说起我的这些有趣的同学们,真是三天三夜也讲不完。首先是我这人十分八卦,很喜欢关心最新的小道消息,再一个是我很喜欢跟人聊天,畅谈人生畅谈感情,无边无际的扯东扯西, 可惜我的同学们大多数都是悉尼人,除了一个早年就随父母从黎巴嫩还有荷兰移民过来的同学外,几乎就没有什么别的种族了,也谈不上多元文化,但是随着了解的逐渐深入,我发现,在这些或显稚嫩或县成熟的面孔背后,都有着不寻常的经历。

2。瘾君子--朱笛(Judy)

我第一次见到朱笛就觉得她和常人略有不同,她大概40多岁左右,面部表情很丰富,经常会挤眉弄眼的做出些比较“出位”的表情,也有一些让人莫名其妙的肢体动作,她总是穿着一件灰不溜秋的宽大的格子衫,动不动就“口吐狂言”,说话很带劲,口头禅就是“oh yeah baby!",说什么话都要带一个"baby"(宝贝),动不动就是,“You know that, baby", " you are right ,baby" 透着股自来熟,又带着股痞子劲,她右手的五个指头上戴满了戒指,头发绑在脑后,还扎了个麻花辫子,最让人猜不透的是她那双青灰色的略带浑浊的双眼,里面经常流露出一种参透人生的禅意来,简直就是一个嬉皮!

第一天上课时,朱笛话很多,总是不停打断老师讲课,蜜雪儿大婶对她有点不满,下了课就跟我们说:“that lady is a distraction. "(她是个分散别人注意力的家伙), 我对她的直接感到吃惊,我要是对谁不满基本藏在心里不会随便跟别人说。其实后来我发现,朱笛人不坏,她的略为怪异的行为举止并不妨碍别人,所以大家顶多是背后议论议论她,并不公开抨击她,有一次,我们一起聊天时,朱迪提到她是孤儿,不知道自己的亲身父母是谁,好像养父养母也不是特别善待她,她也总是居无定所,四处漂泊。怪不得我总觉得她像个嬉皮,有流浪气质。也许是她独特的成长经历塑造了她不同寻常的性格。我们学得课程是旅游,朱迪跑过的地方不少,上次老师问都有谁乘坐过Cruise(游轮),只有几个人举手,其中就有朱迪。朱迪有儿女,但她说不愿意跟子女出去旅行,愿意一个人做游轮环游世界去,说到这,她混浊的眼睛望向远方,好像在回忆她经历过的那些不寻常的事情,但我却觉得那目光里,有一丝无奈。也许她也有孤独的时候吧。

后来,蜜雪儿大婶告诉我们朱迪肯定吸过毒,她以前看过吸毒的人,眼睛里经常会有那种迷茫失措的目光,怪不得我觉得朱迪的眼神总是一会迷离,一会专注,总觉得有什么不对劲。朱迪是个有很多故事的人,我能看出来。也许有一天,我能挖掘到藏在她目光背后的故事。

3. 经历过两次婚姻的米歇尔(Michelle)

班级里有两个同学,都叫Michelle,同名不同姓,她们的年龄也都相仿,都是40多岁,第一个是蜜雪儿大婶,前文提过了。现在要说的是第二个Michelle,为了区分开来我叫这位为“米歇尔”,这位米歇尔同学十分爱美,没事总爱拿起她的口红对着嘴涂抹一番,还说她有口红癖,家里收藏的口红有10几种颜色。她第一次见我,就用羡慕的目光打量了我一下说,你可真瘦呀,我说哪里呀,可不敢当,在中国从来没有人这么夸我, 我要咖啡的时候注明要skim milk的,她就说你都这么瘦了怎么还要脱脂的牛奶呀,把我弄得也挺无语。我就说你的体型也很不错嘛,没必要减肥,她就说哪里呀我跟年轻的时候比差远了。

这位米歇尔对人很友善,即使是对那些被大家共同“鄙视”的同学她也主动搭话,不让人家觉得冷场,她的笑容很有感染力,像一个热源般周身都散发着热量,吸引着别人跟她聊天,谈话。她对人也很坦诚,并不忌讳谈一些涉及个人隐私的话题,她早年随家人从荷兰移民来澳州 ,现在基本也算澳州人了,但是她并不想放弃荷兰的国籍,所以现在的身份算是“移民”而不是“公民”,她现在单身,儿子13岁了读高中,自己带在身边,我很好奇她的情感经历,就试探性的问问她:“你上次说你的前任丈夫比你小两岁,他究竟是怎么样一个人呀?”,没想到,米歇尔女士谈兴大发,跟我娓娓道来。

原来,米歇尔经历过两次婚姻,由于她骨子里天生的浪漫气质,颇有男人缘,在事业上没什么企图心,从高中毕业后就直接在TAFE读过一个文秘专业,之后就去律师事务所做了秘书,她素爱游山玩水,在一次旅游途中邂逅了一位来自Israel(以色列)的帅哥,年轻的米歇尔立刻坠入情网,不能自拔,一冲动竟然跟该男子喜结良缘,她自己也用嘲笑的口吻说那场婚姻就是一个Joke(笑话),不是认真的,我心想你也真是浪漫过头了吧,婚姻大事又不是玩过家家,她接着说,不过,之后的第二次婚姻是认真的,第二任丈夫是一位在澳洲长大的中国人,据她说人长的很帅,比她小两岁,她的儿子是一个混血小孩,我看过照片,简直就是一个小帅哥!具体分手的原因不详。米歇尔现在是单身母亲,经济有点紧张,每月从CENTRELINK领福利,但是她对待生活的态度很积极,并且颇为鄙视那些不找工作只领福利的人,

谈到感情,她脸上绽放出灿烂的笑容,说充满信心,期待着下一段感情,我倒是蛮欣赏她的人生观的,不过她又叹了口气,说这几年遇到的男人都"treat her like shit"(对她很不好),我想米歇尔性格很好,乐观开朗,为什么总是遇人不淑呢,是否她看人的眼光不准,或是由于自身的一些问题,这个她不能一味埋怨男人,需要从自己身上找原因。

我是班级里唯一的亚洲人,大家都对我比较好奇,我也很留意其他人对于亚洲以及中国的看法和评价,有的让我兴奋,有的让我沮丧,
下面就略择一二说一说。

(待续)


[ 本帖最后由 宝贝不哭_219 于 3-3-2009 23:53 编辑 ]
作者: 柒筱宇    时间: 4-3-2009 00:40
真好,我在墨尔本读TAFE,你学的这个专业估计不是想PR,或者你已经PR了吧~不然很少人读的,呵呵~!
作者: xiag    时间: 4-3-2009 01:14
我也喜欢这个专业,这个专业出来一般能找什么工作?
作者: 宝贝不哭_219    时间: 5-3-2009 00:04
标题: (四)那个叫苏珊娜的中国女孩
有一个名字,你在户口本上找不到,在护照上也寻不着,在家谱上更是无影无踪,但是现在却被别人频繁的使用,当我还是一个格子间女生的时候,它经常出现在写给客户和同事的邮件的末尾落款的位置上,当我来到澳洲后,这个名字就成为了我的标签,我的身份。当我站在吧台后面serve beer时,顾客过来说:“苏珊娜,给我来一瓶科罗娜”我赶紧像变戏法一样从后面的冷柜中掏出一瓶酒,像店小二一般拖长了声音:“一瓶科罗娜来啦------!”,现在一不小心混到了TAFE,老师课前点名:“苏珊娜到了么?”,我干脆利索地喊:YES!本来苏珊娜只想偷偷躲在教室的一角,冷眼旁观这个乱成一锅粥的课堂, 谁知道还是勾起了部分同学的好奇心, 开始向苏珊娜发问.


1. 我在课堂上总是频繁使用我从国内带来的"文曲星", 因为"旅游"这门课程总是涉及到大量的国家地名,这个文曲星真是派上了大用场, 终于有一天, 我的这个"秘密" 不幸被坐在我身边的大卫注意到了, 他像看外星生物一样打量着这个新事物,饶有兴趣地问我: "苏珊娜, 我看你总在使用这个东西, 它是掌上电脑么? " 后边的米歇尔也伸过脑袋来添乱 : "一定是微型手机吧?" 迫不得已我只好招了: "这个东西叫做digital translater(数码翻译辞典), 我用它来把不懂的英文单词翻译成中文。” ,为了让他们明白,我还展示了一下操作流程,米歇尔用她一贯的一惊一乍的口吻感慨:“哦!原来还有这么神奇的东西”,我眼睛顿时脱窗, 这又不是什么高科技的产物, 神奇何在呀.
没想到过几天这个东西又引起了小MM考特妮的注意,她用甜甜的声音问:"这个是什么呀......",我当即想把这个辞典扔到墙角去.

2. 中午大家坐在一起吃饭, 大部分同学都带三明治,或者从学校餐厅随便买点,我一开始为图省事也带自制的三明治,可是过了几天就受不了了,于是恢复自己做菜,前一天晚上把第二天想吃的菜做好米饭也蒸好,早上就用饭盒一装带到学校,打这一天开始,只要我每天中午打开饭盒,都会有一些眼球被吸引过来,我刚夹了一口菜要送到嘴里,马上耳边就响起了提问声:“这是什么呀,看上去不错呀。”,“你怎么做的呀,都放了什么调料?”,大家有没有这种感觉,鬼佬的对事物的反应都比较夸张,他要是觉得什么东西好了,就恨不得夸得上天入地,辅之以极其丰富的面部表情,来强调要表达的主题。比如说他觉得这个东西好吃了,就一边做出极其享受的表情,一边从嘴里蹦出一连串的赞美词:yummy....beautiful.....it smells so good."  第一天我带了个西红柿炒鸡蛋,要是在国内肯定被人嗤之以鼻:这家伙肯定不会做菜,所以才弄了这个来对付。可是就连这么个不值一提的菜也引起了同学的主意,坐在身边的米歇尔非要打破沙锅问到底:“炒鸡蛋里面绿色的东西是什么?”其实我打鸡蛋时喜欢放一点葱末,这样炒出来的鸡蛋香,于是我只好告诉她:这是spring onion. 她却又指着我的饭盒问:“这个是garlic(蒜)么?你每次做菜都要放garlic么?我喜欢garlic!” 我只好敷衍了她几句,再跟她说下去我就要吃冷菜了。

在一个无聊的午后,我独自在家一时兴起包了几个饺子,其实是从超市买好了饺子皮和剁好的猪肉,自己用调料煨了一下肉馅,又放了韭菜,鸡蛋和虾仁若干,捏好后丢到水里煮,自己都觉得无比傻瓜,很适合我这种懒人。谁知道第二天午饭时蜜雪儿大婶凑近了我的饭盒,说“这是你们中国的饺子么?”,我随口说,“是的呀,你喜欢的话我下次多煮些给你带点。”谁知道一旁的米歇尔好象早就等着我这句话了,赶紧说:“好呀,下次一定给我们带点!”,眼看着逃不掉了,我只好周末做好了盛在一个单独的饭盒里周一带到学校,米歇尔,蜜雪儿大婶,朱笛三个人不消2分钟就消灭了。蜜雪儿大婶还用充满遗憾的眼神对大卫说:你中午怎么没过来呀,你错过了苏珊娜的饺子!

最让我哭笑不得的是,蜜雪尔大婶非要跟我索要制作饺子的配方,说要做给她儿子吃。于是第二天我坐火车时从本子上撕了一张纸写下了“制作流程”,也不知道她西方的思维能不能领悟我这个东方的食谱。反正她拿到后,就乐癫癫地收下了,还问了我好几个问题才罢休。

世道真是奇怪,在国内时只会做一些不登大雅之堂的家常菜的我,到了澳洲后竟然经常被人说成厨艺精湛,要是在国内的亲友看到我的这点破手艺竟然还有人欣赏,非要笑掉大牙不可。

(待续)

作者: 悠悠娘    时间: 5-3-2009 00:30
呵呵,挺有意思的。等着。
作者: bjvh    时间: 5-3-2009 12:01
我也喜欢这个专业,这个专业出来一般能找什么工作?
作者: 西域夕阳    时间: 5-3-2009 13:19
写的真逗!希望楼主把博大精深的中国厨艺继续发扬光大
作者: hbrenda    时间: 5-3-2009 13:58
俺当初也很想学旅游的,可惜入了IT这行出不来了。。。。
楼主是移民后再过来学TAFE的么?
作者: stacy    时间: 5-3-2009 17:13

作者: palaogong    时间: 5-3-2009 17:35
标题: 哈哈,其实老外也并非都见多识广的
以前带的台湾团,3个女生让我教她们吃大闸蟹的说,咔咔~~ 好奇tafe需要亚斯几分能入读
作者: 宝贝不哭_219    时间: 5-3-2009 19:51
解答楼上的几个人提出的问题:

我是PR, 所以入学TAFE不需要再考IELTS, 这个专业是CERTIFICATE 3, 不需要申请, 去报名交钱就可以读, 况且我们也没什么竞争, 当初报名的10几个同学都读了. 读18周, 以后可以在跟旅游有关的sector里工作, 包括:Transportation(eg: car rental), accommodation(eg:hotel,resort), amusement park & attraction, retail travel agency(eg:flight center, jetnet), travel whosaler(eg:travel corp, creative holiday), tour operater , etc.

作者: angyaya    时间: 5-3-2009 20:45
灵额灵额!宝贝的文笔很不错嘛,喜欢看。要坚持下去呀
作者: i_shadow    时间: 5-3-2009 20:49
看你的文章,我有种看绝望主妇连续剧的感觉,真的很精彩!
作者: palaogong    时间: 5-3-2009 23:59
标题: 强烈同意ls的
lz加油写,估计快要加精了,咔咔,因为版主也八卦哒
作者: newbeecool    时间: 6-3-2009 02:35
苏珊娜你写的很有意思,希望你多写点,我很喜欢看
作者: mimimimi    时间: 6-3-2009 19:30
不知蜜雪尔大婶的儿子现在是否吃到妈妈做的“秘制”中国饺子
作者: applebaby163    时间: 6-3-2009 20:04
宝贝不哭,我很喜欢你的文笔,文章很幽默,读起来很轻松
我就喜欢轻松的感觉哦,呵呵
谢谢你给我们带来这么好的亲身体验的感受
作者: 宝贝不哭_219    时间: 6-3-2009 23:22
标题: (五)列出你的梦想旅游之地
在第二堂课上,老师抛出了一个问题:请各位同学列举出三个你们心目中的梦想旅游之地。记得在国内的书店经常看到诸如“人的一生必去的50个地方”之类的书,我一直提不起勇气翻阅,如果一个都没去过,岂不是有白活的嫌疑。但是我的书架上却陈列了大量的BBC Travel guid旅游碟片,我最喜欢在睡前跟着那些伶牙俐齿的导游转一圈世界,自行想象一下有朝一日我也背着大包走天下的情景,白日梦做完后我的嘴角会挂着满足的微笑睡去。 TAFE又给了我一次做白日梦的机会,如此良机怎舍得错过。只见同学们各各都奋笔疾书,兴奋交流。

我在纸上写下的是“巴黎,柬埔寨,夏威夷”,接着用眼角的余光瞟向左边的蜜雪儿大婶,她写下的是“Greece(希腊), Ireland(爱尔兰), Spain(西班牙)。又瞅瞅右边的米歇尔,她写的是“America(美国), Cuba(古巴), Italy(意大利),蜜雪儿大婶跟我们说其实她去过的最好的地方是泰国附近的一个小岛叫kohsamui,那年她的孩子恰好不在身边,她和丈夫订了个头等舱(First Class),两个人在小岛上度过了无比美好的两人世界,至今她还保存着头等舱赠送的旅行套装(有牙刷,牙膏,剔须刀,面霜等), 然后,一旁的米歇尔也不甘落后,讲起了她做Curise(邮轮)的经历。

本来我自认为自己尝试过所有的旅行工具,管它是天上地上还是海里。现在才知道有一种独具特色的旅行工具我并未涉足,而这种旅行方式在澳洲还挺火的,它就是--cruise(邮轮),典型的代表有Captain Cook, P&O Cruise.他们铺天盖地的打折促销广告常常占据本地报纸的好版面。记得老师一次上课时问:“请列举出你乘坐Cruise的原因?” 坐在后排的小丫头一声吼“For pick up!"  ,顿时引起哄堂大笑,大家面面相觑,心照不宣。这个“Pick up"翻译成中文就是“艳遇”或者是“勾引”,米歇尔和朱迪俩人开始热切交流各自的“游轮艳遇记”,米歇尔用一种过来人的口吻说“第一晚我通常会说no”,这时一旁的久安娜说起了自己的倒霉游轮遭遇,由于同处一室的女友当晚有“特殊”需要,竟然把她“赶”出去,逼着她调换了房间,从此她对到游轮上寻找“艳遇”的人深恶痛绝。除了旅行工具的作用外,游轮还会承接各种活动和派对。一个朋友跟我讲以前曾经在游轮上参加朋友的“Bachelor's Party(单身派对)" (男人在结婚前通常会叫上自己的铁哥们,参加一个“单身派对”,狂欢后宣告单身生活从此结束),他至今念念不忘那个美好的良霄,至于良霄中究竟有什么让他念念不忘,请大家自行想象一下

回到正题,关于梦想旅游之地,大家的答案五花八门。出现频率最多的是美国和欧洲的一些国家(巴黎,意大利,西班牙),还有一些我认为是冷门的国家也颇受欢迎,比如Israel(以色列),Dubai(迪拜)。大洋洲里最受欢迎的是New Zealand(新西兰),Tahiti(大溪地),Fiji(斐济),大家对这些南太平洋上的热带岛屿都心向往之,还有那些早就声名远扬的巴厘岛,皮皮岛啦之类。至于我们的亚洲,出现的频率不多。只有泰国,马来西亚,日本,韩国,印度,柬埔寨被提及,凭心而论,这些国家的宣传确实做的到位,硬件设施也过硬。至于我的地大物博的祖国,旅游资源被严重低估,被提到的次数为0

虽然梦想旅游之地里我的祖国没有被提及,然而以后的课堂中,祖国的名字却被老师在举例中不太"光彩"地提到,说者并无恶意,但是听者有心, 我敏感的神经还是会不太愉快地一颤,同学也有一些问题来向我求证,让我哭笑不得。接下来就向大家披露。

(待续)

作者: gotohouse00    时间: 6-3-2009 23:43
这位妹妹不仅写得好,更懂得如何吊胃口
作者: i_shadow    时间: 7-3-2009 18:36
我的周末亚!毁在你的待续中了。期待。。。。。。
作者: 柒筱宇    时间: 7-3-2009 23:05
继续等待,说到饺子,来这边第一次自己包饺子,是和同学一起,我那个同学竟然买了SELF-RAISING面粉来包,饺子煮出来都是“肿”的,我死的心都有了,更想哭的是,我同学竟然给我装到保鲜盒里让我打包带走。。。。。。不知道,墨尔本这边哪个超市里有卖饺子皮的呢~?
作者: devil615    时间: 8-3-2009 01:52
写的不错~~~~~
有点好奇?
是自己过去的吗???
感觉有点辛苦啊~~~~
作者: chrissea    时间: 8-3-2009 03:09
好精彩啊.看得我很期待......
再过几周,我也要去体验同样的生活,到时候也来八卦一下
作者: 宝贝不哭_219    时间: 8-3-2009 08:39
原帖由 devil615 于 8-3-2009 01:52 发表
写的不错~~~~~
有点好奇?
是自己过去的吗???
感觉有点辛苦啊~~~~


两个人过去, 不一定会减少辛苦,
一个人过去, 也不一定就辛苦
就像旅行, 有的人喜欢一个人上路的自由自在,
有的人觉得要和认识的人在一起才有安全感
每个人都有自己对生活的选择
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作者: bjvh    时间: 8-3-2009 09:06
等着看下文呢~快快写
作者: BJ大玉儿    时间: 8-3-2009 11:03
恩,一口气看完,写得真不错,可以出书了!
真的欣赏宝贝的文笔和人生态度
作者: dilys    时间: 8-3-2009 11:41
楼主的TAFE生活比偶的可精彩N倍了。看样子偶选错专业了。
作者: staccato    时间: 8-3-2009 15:39
活活,写得好好哦,俺也来按个爪印
作者: 千寻    时间: 8-3-2009 16:37
写的真好啊,太喜欢了
作者: waltlin    时间: 8-3-2009 19:44
原帖由 宝贝不哭_219 于 8-3-2009 08:39 发表


两个人过去, 不一定会减少辛苦,
一个人过去, 也不一定就辛苦
就像旅行, 有的人喜欢一个人上路的自由自在,
有的人觉得要和认识的人在一起才有安全感
每个人都有自己对生活的选择
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MM 说得好!
作者: paizhanglang    时间: 8-3-2009 20:50
什么时候再有呢....我要机器猫的时间机器
作者: 宝贝不哭_219    时间: 9-3-2009 00:02
明天写~~今晚累了,嘿嘿~~
各位请先喝茶,看报,等待
作者: 111111    时间: 9-3-2009 01:06
楼主能不能发些照片辅助辅助呢?很流畅的文字,很独特的世界观啊
作者: tinakimmy    时间: 9-3-2009 01:22
等啊~等啊!
作者: wangying0226    时间: 9-3-2009 01:30
LZ太有文采了
关注。。。
作者: cc2121    时间: 9-3-2009 01:36
寫的真有趣阿..加油..
作者: bigwangjun    时间: 9-3-2009 01:59
等呀等呀等朋友。。。。。。
作者: zhangshan143    时间: 9-3-2009 13:48
来啦来啦 每天必看
作者: i_shadow    时间: 9-3-2009 14:39
怎么还没继续亚!上班的时间也毁在你手里了。
作者: 梦唐    时间: 9-3-2009 18:01
真好看呢。期待ing.但是MEL这边的TAFE没见什么DAY CARE。我儿子刚上PREP,不忍心BEFORE和after school,所以也是每天晚来早走,搞得很狼狈。

[ 本帖最后由 梦唐 于 9-3-2009 15:05 编辑 ]
作者: 柒筱宇    时间: 9-3-2009 21:06
还没更新么~等着咧~
作者: 柒筱宇    时间: 9-3-2009 21:06
还没更新么~等着咧~
作者: 宝贝不哭_219    时间: 9-3-2009 23:47
标题: (六)culture shock 有没有shock 到你?
(各位别急,这就来了,上一回讲到哪了。。。。晕,我怎么都看不到上一篇了。。。。。)

梦想旅游之地的名单里中国榜上无名,让我又疑惑又愤慨,尤记踏出国门之前,每个假期我都要利用有限的盘缠出门逛一圈,那些迤俪的山水和风景总是让我惊叹称奇, 如果条件允许真想一去再去,而我身边的同学们居然对中国毫无向往之意,着实让我不解,就在今天,老师讲到“emerging market(新兴旅游市场)时,还提到亚洲的越南有很大的潜力,可是为什么我们祖国的大好江山怎么就这样被严重低估了呢,后来我分析可能是PR和Marketing 做得不够,有内秀却不外露,不善于包装和推销自己,致使外界没有意识到中国市场的巨大潜力。但是自从第一天上学起,老师和同学的口中都有提到中国,下面举例如下。

1。老师说,澳洲的Abrogional people(土著人)在艺术上很有天分,善于作画,他们的画作摆在画廊里,售价较高,政府会拨款给他们,也会给他们一定的税收优惠,算作对民族艺术事业的扶植,后来天资聪颖,善于模仿的中国人来了,把这些画作运回中国,找人临摹,然后再批量运到澳洲,以翻倍于成本的价格出售,这种行为严重地破坏了市场规则。。。。老师是第一节课提到的这个事情,当时我顿觉脸上火烧火燎, 偷偷张望,看到并没有人向我投来特异的目光,方才稍稍停直了背。

2。同学问我:你是独生子女么?我说是的呀,你们也都听说过中国的独生子女政策吧,我就不解释了。这时同学中有一人插话,"但我听说中国的四川地震后,允许生好几个孩子了吧。。。”(真不简单还知道四川地震呢!),我想了一下,郑重其事地告诉她,“只有因为地震的原因致使孩子残疾,才允许生第二个。”(其实我也不大确定政策到底是怎样规定的),同学们听了我这样说,纷纷点头,感叹
“原来如此啊。。。。。。”(我是不是误导观众了?

3。老师在讲亚洲市场的时候,提到了印度的独特民族艺术---瑜珈。这时,有一个高中小MM插话:“中国好象也有人练瑜珈,但好象是被中国政府禁止的?”老师马上解释说,“那个叫Fa Lun Gong(F*L*G),中国政府只允许一种宗教的存在,所以F*L*G被政府所压制。”,没想到“F*L*G”竟然被在课堂上公然提起,我那具有高度政治敏感性的心不禁一颤,嘴巴张开,想说什么又不知道该说什么,老师似乎也注意到了我的反应,朝我抱歉地笑了笑,我也不好再说什么。

4。有一节课专门讲Culture shock(文化冲突),老师举了个例子,是她在80年代时在背包游中国的故事,那个时候back packer(背包客)还不像今天这般普及,而老师已她过人的胆识和对亚洲国家的向往,独自一人来到了红色中国,那时凡是到中国旅游的西方游客都被安排在外宾专用的宾馆里,有一天老师独自一人出门闲逛时感觉头晕目眩,被一个好心青年送到了路边的诊所,为表感谢老师请他到宾馆的大堂里喝咖啡,当时有一个细节让老师印象颇深,那个青年说自己只是听说过有咖啡这种东西却没有喝过,在喝的过程中,他用小勺子一勺一勺地舀起咖啡,送进嘴里。听到这我马上汗了一下,因为我约朋友喝咖啡的时候,有很多朋友也是这样喝的,我真没有半点嘲笑的意思,但是请记住,小勺是用来搅拌咖啡的,不是用来喝咖啡的!请把咖啡杯直接送到嘴前,并且千万不要一边吹着热气一边喝!我相信老师并没有种族歧视,但是她以这种方式提到我的同胞我的心里不太是滋味。

在出国之前,我就被无数次问过一些由于由于文化的差异引起争议的问题,比如

--朋友问:为什么中国女孩子都要在太阳底下打伞?太奇怪了,我们从来不这样
  我答:这你就有所不知了,晒太阳会加速皱纹生长,没看到中国女孩子皮肤都很光滑细腻么,这就是打伞的功劳

--朋友问:中国人为什么5,6点钟就吃饭,9,10点就睡觉?
--我答:你的信息该update(更新)了,现在只有senior(老年人)才这样做,年轻人都玩到半夜才睡。

--朋友问:中国人为什么爱喝热水? 而且竟然可以喝热的啤酒?(鬼佬喝啤酒一定要喝冰镇的,最忌讳啤酒是常温的)
--我答: 喝热的东西对身体好,中国人注意养生之道。。。。。。

自从知道我来自遥远的东方后,身边的同学总问我有没有culture shock,实话实说我确实被shock过,但同时也欢迎这种shock,差异和冲突充满了诡异的美感,它给我带来了源源不断的新鲜体验,喂养着我那天生热爱八卦的胃口。

在社会中,人总是在被归入一定的“阶层”,社会呈现出金字塔的结构,可是你知道在旅游业中人也被分成三六九等么?下面就我将向各位揭露旅游行业中的一些潜规则,以及隐藏在那些“完美假期”背后不为人知的故事。

作者: 阳光MM    时间: 10-3-2009 11:53
“天资聪颖,善于模仿的中国人”为什么。。。。
作者: maggiemei11    时间: 10-3-2009 16:37
lz写的不错,继续继续
作者: vanessa81    时间: 10-3-2009 16:56
木有了??!
快更新!
作者: 柒筱宇    时间: 10-3-2009 22:04
看完了~加快更新啊~!
作者: palaogong    时间: 12-3-2009 01:12
标题: 这个编剧总是做个很完美的下集预告
然后欧们就=====啊=
作者: szring    时间: 12-3-2009 13:25
严重关注lz的一举一动!
作者: julybaby    时间: 13-3-2009 13:10
  把更新的页数标记在一楼就好了~~大家看着也方便~~嘿嘿~
作者: way333666    时间: 13-3-2009 15:16
写的太好了,期待下文。。。
作者: 宝贝不哭_219    时间: 13-3-2009 23:10
标题: (七) 到处睡的人 (1)
(最近实在好忙,抽空写一些,各位筒子不要着急哈!好,说书的来了,接着上一回的讲)

看到这个标题的筒子可能要心生疑惑:这个标题好暧昧,是不是最近冒出什么绯闻了呀,苏珊娜同学~ 嘿嘿,此绯闻非彼绯闻也,上次把话说到要带领大家逐渐了解旅游业的游戏规则,其实旅游业就像一座“Iceburg (冰山)”,露出来的永远是冰山的一角,而水面以下潜藏着一个不为人知的世界。为了向大家由浅入深地揭开这座庞大的“Iceburg"的真相,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如果给你一个假期出游的机会,你最先想到的是什么?或者最让你兴奋的是什么?

对于我来说,兴奋点是旅行前漫长的准备工作。有人把这个粮草先行的活动命名为完美高潮的“前戏”。 “前戏”包括自己编行程,排路线,买机票,安排住宿,提前预订一些受热捧的旅馆,联络一些狐朋狗友等等。而在这个过程中,最令我兴奋异常的是找旅馆。有人觉得自己大海捞针般的找住宿是件很麻烦的事情,我真的不能理解,人的一生中大概有99%的夜晚都在家中的床上度过,当那难得的1%机会出现时,简直如同偷欢,还可以自己选择偷欢的地点,这样的良机怎能随意舍弃?~ 我,喜欢做一个“到处睡”的新鲜旅人
(请谅解我的直率,仅为追求文字的精彩,别无他意)

以前在国内旅游时,如果是去的小村镇,就找当地的居民家投宿,江南的村镇和北方的村镇各有特色,生活方式的差异也可见一斑,在北方的农村吃主人家作的杀猪菜,晚上大家一起挤在火一般灼热的大炕上度过漫漫长夜,清晨起来到院子里,鸡鸭比自己起的还早,都出来放风了。而江南的小镇又别有一番风味,青黑色的木板门咯吱咯吱地响,有时半夜被冻醒,寒气深入骨髓,青石板的小道上有依稀的灯火。自己一个人出去玩我会住Youth Hostel,可以认识同行的伙伴,也会遇到各种有趣的人。因为工作原因我需要频繁出差,对于机场和宾馆这两个地方我深感厌倦。每次看到它们我就想到了商务旅行。所以出去玩时我尽量避开这两个地方,选择火车和各种有趣的投宿之地。北大南门的集体宿舍,四川党岭山角下的村长儿子家,阳朔的“晨风”客栈,上海的“老船长”青年旅馆....那些难忘的地方, 难忘的人, 不管走到天涯还是海角,我的记忆中永远有你们.....。。

话归正题,今天老师讲课的主题是"Accommodation"(住宿), 本来在偷听背后同学讲八卦的我一个机灵,瞬间把耳朵朝老师说话的方向偏了过去,不听不知道,一听吓一跳,原来世界之大,有如此多的好玩之地让我们度过美妙长夜~听了这些介绍,你的心是否也蠢蠢欲动,
想做一个“到处睡”的人了呢~~

1. Caravan Park/Camping
这种地方是为开房车旅行的人准备的,有停车的场地,附近有厕所和冲浴设备,好一些的还有花园草坪,Barbecue设备,游泳池,虽然最初始的目的只是提供一个停车场,但是各种配套设施的完备真正把“车”和“家”联系到了一起,而且让人有了更大的选择余地。

下面的图片就是典型的Caravan park, 厕所是最起码的设施之一.
[attach]53880[/attach]
[attach]53881[/attach]

2。Apartments
中文可以翻译为“自助式家庭旅馆”,比HOTEL(宾馆)的价格要便宜一些,这个好象不少短登的筒子比较喜欢,作为暂时的过度之地,它的最大好处就是self-contained(自助),厨房和洗衣设施一应俱全,给人“家”的温馨错觉。这种aparment在Gold Coast(黄金海岸)特别多。


[ 本帖最后由 宝贝不哭_219 于 13-3-2009 23:14 编辑 ]
作者: liwus    时间: 14-3-2009 00:59
很精彩的文章,LZ文笔也很不错。。。支持你继续!
作者: 秋风词    时间: 14-3-2009 01:24
标题: 偶也有此心!!
原帖由 frozen_heart770 于 3-3-2009 17:03 发表


我的理想就是去读个作点心的 TAFE!!!


偶也有此心!!
作者: 乘船看鲸    时间: 14-3-2009 01:52
写得好精彩哦
作者: hidec    时间: 14-3-2009 09:41
丫头是个作家的料
作者: 柒筱宇    时间: 15-3-2009 00:20
写的太少了,加油啊,~嗯嗯
作者: 老鼠爱上猫    时间: 15-3-2009 03:49
才看到有这篇好东西,一口气看完,加入等待大军
作者: zhangshan143    时间: 15-3-2009 16:49
来晚了来晚了  苏老师  给苏大人请安 !!!
作者: 阳光MM    时间: 16-3-2009 12:24
俺也喜欢坐着火车“看风景”
作者: 宝贝不哭_219    时间: 16-3-2009 23:47
标题: (八)到处睡的人(2)
(亲爱的筒子们,你们等的辛苦了,呵呵,继续上次的讲,请自备沙发,板凳,etc.)

3. B&B(bed+breakfast)
这种住宿+早餐的模式在欧洲的乡下很是流行,其实有点像home stay,是一种家庭旅馆,典型的乡下B&B是由老外婆作掌柜,行李放下,立刻有2,3宗英式小点接风洗尘,早餐是正宗的当地美食,讲究的是现吃现做的闹猛劲,老外婆围兜相迎,那溢满了笑容的褶子脸让你想起了远在故乡的亲人。可以说,B&B是一个很好的体会当地文化和生活的机会,不过,如果你就是喜欢酒店服务生的公务笑脸,随叫随到的服务,每天更换的洁白床单的话,我可以说,B&B不适合你。

4.Yurt (蒙古包)
同学们都对yurt很感兴趣,当老师向我们展示了一幅“五星级”的Yurt照片时,所有的人的嘴都呈现“O”型,除了外型呈现游牧民族的特色外,里面的一切简直就搞的和皇宫一样奢华,在商业化的时代,一切都被贴上了价格,卖给不同层次的消费者。你以为现在backpacker(背包客)还是像以前那样找最便宜的旅馆,使用最便宜的交通工具么?非也。现在流行一个词叫“Flashpacker", 旅游胜地 Fiji(斐济)有一些价格上乘,充满热带风情的木屋就是为这些有一定消费能力的flashpacker(翻译成什么,闪客?)准备的。就像早年的那些 "嬉皮",早已告别了花童时代,来到了商品时代,摇身一变成为了今天的“雅皮”,旅游业,也鼓励人们赶快发财致富,这样才有银子来买商家兜售的“高端旅游产品”(up-market tourism products")

"五星级"蒙古包
[attach]54208[/attach][attach]54209[/attach][attach]54210[/attach]


5.Health spa
这词似乎有点像国内流行过的“森林氧吧”,一般的做法就是搞一个度假村,引进一些桑拿,按摩等等,再弄点台球,网球,高尔夫球类的有益与身心健康的球类运动,兼或提供一些“有机”绿色蔬菜,让那些每日浸淫在酒精中的肠胃得到暂时的舒缓和放松,国内的模式大概就是这么一个样子。在澳洲也很流行一个词语叫“eco-tourism"(有机旅行), 如果哪个人想要标榜自己蛮“潮”的(跟得上时代潮流),就说自己是“eco-friendly" 这里的前缀eco-就是“有利环境,保护自然的意思”,在距离墨尔本市内不远的地方就有这样一片有机绿色森林,市内的人周末无聊了,就开车几个小时到这里来放松神经,就像悉尼的居民周末没事就爱去Hunter Valley,central coast, Port Steven,blue moutain散心一样。

6。Theme Hotel (主题旅馆)
这词跟国内近几年流行的“概念餐厅”是同理,但是“概念旅馆”的概念在国内还没有推广开来。我在四川丹巴旅行时认识过一个客栈老板娘,她就想去北京跟人合伙捣鼓一个“概念”旅馆来着,也不知道成没成。“主题旅馆”可以有各种主题,仿佛是一件无厂标独家造的型衣,全凭新颖的设计取胜。这个主题可以是“噪音工厂”,“魔兽王国”,“数字怪人”,“整蛊专家”等等,任何一个房间都可以不同,每个门牌代表着一个你从未踏入过的异想世界。不怕笑话,我将来就打算把自己的家设计成“主题旅馆”的模式,你可以说它无厘头或者匪夷所思,但你永远不会说它让你生厌。

充满诱惑和无穷新鲜感的theme hotel,我的最爱:
[attach]54204[/attach][attach]54205[/attach][attach]54206[/attach][attach]54207[/attach]

7。Castle (城堡)
这个在欧洲比较典型,价格当然不菲,如果你不怕被Vampire(吸血鬼)整夜缠绕,可以斗胆一试,Castle在法国被称为chateau, 不知道为什么,身边很多人都讨厌法国人,觉得他们很Grumpy (臭脾气)我问坐在身边的david(大卫)是不是这样的,大卫嘴角一瞥,“they are asshole"(他们都是一群混蛋)*—……%¥我也就掩藏起对法国的向往,不再说什么了。

8。farmstay(农庄)
这个在澳洲挺流行,有机会可以给牛挤奶, 满草地打滚,和鸡鸭鹅玩一玩,看看大农场是什么样,上文提到的eco-tourism(有机旅行)也同样适用与这一条。

其他种类的旅馆还有非洲的tree house(树屋),迪拜正在建的 underwater hotel(水底旅馆),cave(洞穴??我想到了中国陕北的窑洞),Bungalows(木屋)。。。等等。最搞笑的是,班级里正在进行“头脑风暴”,老师问大家还能想起来有什么种类的旅馆时,大卫突然从嘴里蹦出一句:does nursing house count??(养老院算么?)"教室里笑炸锅了,我简直要笑瘫在地了,大卫你也太搞笑了吧!!!

亲爱的筒子们, 你们住过什么好玩的地方呢?欢迎向我积极爆料, 嘿嘿!!


[ 本帖最后由 宝贝不哭_219 于 21-5-2009 21:34 编辑 ]




欢迎光临 FreeOZ论坛 (https://www.freeoz.org/i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