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OZ论坛

标题: 国内某城市小学2008年六一合唱节比赛 [打印本页]

作者: miaoma    时间: 31-5-2008 20:18
标题: 国内某城市小学2008年六一合唱节比赛
一组照片,看看现在国内的孩子的生活状况

[ 本帖最后由 fangrun 于 3-11-2008 02:19 编辑 ]
作者: miaoma    时间: 31-5-2008 20:24
每个技术移民的孩子都应在国内可以达到这种生活品质,可,到了澳洲,参加合唱节好像成了遥不可及的事情,这,也许就是移民需要付出的代价吧。
作者: guigua    时间: 31-5-2008 21:47
还是在国内上幼儿园、小学好呀
作者: Teleprince    时间: 1-6-2008 00:02
我还以为是朝鲜
作者: wideye    时间: 1-6-2008 11:57
原帖由 Teleprince 于 31-5-2008 23:02 发表
我还以为是朝鲜


哈哈~~
作者: 步生烟    时间: 3-6-2008 13:06
怎么跟我小时候一个样呀。。。。。
作者: avadongmei    时间: 3-6-2008 13:34
挺好的啊,有什么不妥吗?
作者: beysup    时间: 3-6-2008 16:05
说不出好不好
作者: 澳洲桉树    时间: 3-6-2008 23:51
看到了中国超越澳洲的希望了。
作者: 飞飞    时间: 4-6-2008 13:33
在澳洲,中国移民的小孩不能参加学校的合唱么?

难道就因为是移民?困惑呀!
作者: kkpb7533    时间: 2-11-2008 22:22
哪照的呀?喜欢,一大群loli啊
作者: flylotus    时间: 5-3-2009 21:06
在国内也不是每个够技术移民的孩子都能参加合唱节的,几千人的学校也就几十个孩子参加一个合唱队而已,参加合唱节比赛的队伍更是层层筛选过的。在悉尼,很多小学也有合唱活动的。我前房东的女儿就参加了一个童声合唱团,我看过她的训练乐谱,真的挺不错的。人家还在悉尼歌剧院演出呢。

原帖由 miaoma 于 31-5-2008 20:24 发表
每个技术移民的孩子都应在国内可以达到这种生活品质,可,到了澳洲,参加合唱节好像成了遥不可及的事情,这,也许就是移民需要付出的代价吧。

作者: farawayee    时间: 5-3-2009 21:10
小时候,就是很容易被老师打扮成“花枝招展”的!没办法,宿命啊!
作者: key    时间: 21-3-2009 09:58
不明白为什么要参加“合唱节”,然后认为不能参加是一种“付出ed的代价“

不过从另一个角度,在这里要请一个音乐家庭教师或参加音乐学习班,兴趣班,应该相对贵一些
这个倒是真的。至于合唱班,呵呵,看不出有什么。

原帖由 miaoma 于 31-5-2008 20:24 发表
每个技术移民的孩子都应在国内可以达到这种生活品质,可,到了澳洲,参加合唱节好像成了遥不可及的事情,这,也许就是移民需要付出的代价吧。

作者: pinklily    时间: 23-3-2009 16:27
未经这些儿童监护人的许可(我猜作者没有得到许可,也许我错了),将未成年儿童的照片公布于众小心负法律责任哦!
作者: 长腿兔子    时间: 23-3-2009 16:57
国内有些小学是不错的,前两天去参观了景山学校,感觉还是可以的,现在都有想法让小家伙上几年小学再过去了.
作者: karrigen    时间: 25-4-2009 12:32
我猜OZ和CN合唱团的目的不同,OZ考虑兴趣爱好多一点,CN政治任务多一点~~~
作者: sailor601    时间: 28-6-2009 10:01
原帖由 飞飞 于 4-6-2008 12:33 发表
在澳洲,中国移民的小孩不能参加学校的合唱么?

难道就因为是移民?困惑呀!

怎么不能,我女儿就是校合唱队的。
作者: Fernando    时间: 28-6-2009 10:24
想起了我初中也被拉进过合唱队呢,还是高声部,什么都不懂,跟着唱唱  
那时好像只要不捣乱的孩子都能进合唱队,不过很多人没兴趣,也不愿意经常排练
作者: charade    时间: 28-6-2009 10:37
我有同事的小孩参加Sydney Youth Orchestra
也是移民
不觉得参加个合唱班是多么遥不可及的事情
除非自己没有意愿融入当地生活
或者没有能力

[ 本帖最后由 charade 于 28-6-2009 09:40 编辑 ]
作者: XXXX    时间: 28-6-2009 11:19
国内是有很多优点,但讲到全民的体育、艺术修养,与澳洲的差距不能说不大。

澳洲的各种俱乐部比国内丰富,各种文体活动的表演,比赛机会比国内多多了,也完善多了。

大家可能还记得悉尼奥运会闭幕仪式上的几千人的交际舞表演吧,全是业余选手,是临时让交际舞协会发通知请来集中彩排了几次就表演的,效果还可以吧?

其它很多表演者大多是业余的,不需要政府花多少钱请来的。从这就可以看出澳洲全民的普遍体育、艺术修养是比较高的。

再看看普通学校里很多业余爱好让学生挑选,注意是真正的业余爱好,不是奥数、澳英之类的文化主课。私校的业余爱好就更多,除了各种运动、球类要学会外,起码有两种乐器要选修,合唱团,乐团在公校私校都普遍得很,而且是几乎每周都有排练。

所以澳洲才是真正的素质教育,全面发展。

[ 本帖最后由 XXXX 于 28-6-2009 13:53 编辑 ]
作者: hxuanyu    时间: 28-6-2009 14:39
我倒是想知道

国内合唱一般唱什么歌?

唱只山歌给党听? 东方红?
作者: dragut    时间: 28-6-2009 17:07
原帖由 hxuanyu 于 28-6-2009 13:39 发表
我倒是想知道

国内合唱一般唱什么歌?

唱只山歌给党听? 东方红?

You are behind the times.这是去年我的母校小学夏季北美访问演出的节目表:
上半场(中国歌曲)
1.天地之间 2.可爱的蓝精灵 3.可爱的一朵玫瑰花 4.小鸟小鸟 5.鄂伦春小唱
下半场(外国歌曲)
1.铁臂阿童木 2.纺织姑娘 3.DANNY BOY 4.DO RE ME 5.It's a small world after all.
加演
1.鸽子 2.少年少年祖国的春天 3. Red River Valley

[ 本帖最后由 dragut 于 28-6-2009 16:10 编辑 ]
作者: hollysn    时间: 28-6-2009 19:33
说实话,我从小就恨这种活动,每次比赛都是强制性的,人人都得参加,不管你是不是唱歌的料,我五音不全,可老师非要我高中低音全能。每次唱跑了调,都会遭到无情的批评,我那幼小的心灵无限委屈,自尊心倍受打击。
作者: anti34    时间: 28-6-2009 20:20
这种表演就是政治任务,你问问孩子就知道了,上到市里头的表演,一定是花费大量时间排练的,每天枯燥的阿噢俄伊,究竟有几个孩子会真心喜欢?
作者: zhangxiaoli    时间: 27-9-2009 23:10
可怜的孩子们
作者: 唛兜    时间: 28-9-2009 00:54
很多都是形式主义,学校利用孩子们去争名夺利,荣誉越多,学校得到的利益也多,赞助费也可以多收些,顺便提升学校周边的房价。
作者: Manly    时间: 28-9-2009 04:09
哈哈,楼主可能不知道Australia Children's Choir是世界上有名的,澳航的广告都是他们唱的,经常在全世界巡回演唱,机会岂是国内的可比?

我从小就是上海市少年宫表演,外宾接待团的,可以跟你说得到的专业训练比澳洲差远了,不要说浪费无数时间雨打日晒在那里做活动布景版,对我的成长贡献是负的,更加不要说能周游全世界(澳洲儿童合唱团自己有资金让孩子全世界跑哦)。如果我还是在上海养儿育女的话,绝对不让小孩参加这种无聊透顶的东西。

澳洲儿童合唱团每年都招生,只要你孩子嗓子好,就能参加,到时候能全世界跑,国内的羡慕你的孩子都来不及呢。楼主说的倒过来了,应该说,让孩子成为国际一流儿童合唱团,全世界巡回演出,在中国顶层中国人都未必能做到(如果他们不把孩子送出去)。在澳洲,一个普通人,只要孩子有天分,都能做到。

[ 本帖最后由 Manly 于 28-9-2009 03:13 编辑 ]
作者: Manly    时间: 28-9-2009 04:22
顺便贴几个澳洲儿童合唱团全世界跑的足迹 - 澳航广告

http://www.youtube.com/watch?v=TEnqNOble14
http://www.youtube.com/watch?v=K9bbzvdYi7g
http://www.youtube.com/watch?v=edC8KvWwW3I
http://www.youtube.com/watch?v=kFhf5av5Cdc
http://www.youtube.com/watch?v=vyrpdviIM1E&feature=related
作者: Manly    时间: 28-9-2009 04:25
给一个拍摄细节。

在中国兵马俑的时候,一般游客都不让放下去跟兵马俑近距离接触,但是澳洲儿童合唱团成功地把整团都放下去了,并且让他们拍摄在兵马俑之间跑动的珍贵画面。你的孩子在国内的合唱团,一辈子都别想能得到这种机会。
作者: fewproud    时间: 25-7-2010 11:07
原帖由 miaoma 于 31-5-2008 19:24 发表
每个技术移民的孩子都应在国内可以达到这种生活品质,可,到了澳洲,参加合唱节好像成了遥不可及的事情,这,也许就是移民需要付出的代价吧。



无语啊。不明白。
作者: wanglong    时间: 25-7-2010 22:44
我倒是想孩子出去受教育




欢迎光临 FreeOZ论坛 (https://www.freeoz.org/i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