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OZ论坛

标题: 经济不好,房价也起不来吧 [打印本页]

作者: 云乡人    时间: 7-7-2013 08:01
标题: 经济不好,房价也起不来吧
本帖最后由 云乡人 于 7-7-2013 07:05 编辑

自从中国削减了对澳洲矿产的需求,澳洲的经济也就歇菜了。就全球目前的形势加上澳洲自身情况看,澳洲经济短期内似乎是难有起色啊。受此影响,澳村的房市应该也不会有什么大涨幅吧?刚性需求?移民需求?投资需求?

请对此有研究的同学指点!

潜水已久,学习了不少知识,多谢各位经验分享!今天发个贴再求点见识,也希望攒点积分,莫怪
作者: 孤独马夫    时间: 7-7-2013 09:33
未必,现如今的经济不景气早就和过去的经济危机不同了。如果售房人不是处于持有房屋资金断裂而售房的话,再加上,外来购房资金不减,房价未必会跌。至于当,大部分房屋在实际交易时,购房者开始获得市场主导地位,那么房价开始松动下滑。
作者: 我的霍巴特    时间: 7-7-2013 19:48
房价已经涨了。
作者: DianElectrical    时间: 7-7-2013 22:50
刚从gladstone回来,发现那边房子的租金已经降了很多,看样子,经济正的不行了。
作者: mason00    时间: 8-7-2013 00:01
Unless the government loose the migration policy again, no new immigrants, no rising price, especially Chinese...
作者: 悉尼宝宝龙    时间: 8-7-2013 01:40
开玩笑,澳洲房价升不起来?TX你近期没逛房市吧,悉尼房价已经疯了,但凡出个房源大家都跟抢似的。拍卖成交价经常都高出要价十几万呢(90万-1.2M的房子)。
作者: strongalan    时间: 8-7-2013 02:05
非常有道理。

作者: 泰山磐石    时间: 8-7-2013 17:34
可能会原地不动一阵子吧
作者: lazy_cat    时间: 8-7-2013 17:47
希望不要像中国的房市一样
作者: s970022    时间: 8-7-2013 19:03
经济不好,股市低迷,钱比较容易贬值,所以大家都抢房子保值,房价疯涨。更何况现在金价低迷。
经济好,股市好,资金稳定,通货膨胀稳定,房价稳涨。
房价只有在经济好了一段时间后,突然经济危机来一下紧缩(如2008次贷危机)才会下跌。或开打。
房价涨幅没有跑赢通胀就已经是跌了,并不是看实际数值
作者: 兰舟    时间: 8-7-2013 20:05
2008年经济危机,澳洲房价没跌,反而大涨。
作者: 牧马人    时间: 9-7-2013 17:55
本帖最后由 牧马人 于 9-7-2013 17:00 编辑

都说08经济危机,其实是个伪命题。对于美国是危机正式开始,对于中国或者澳洲才只是埋下危机的种子而已。澳洲的房价大涨是中国出台的刺激政策导致的,这里的经济和中国相关性太大。08年没有实质性危机,真的危机现在才刚刚露出苗头而已。
作者: 牧马人    时间: 9-7-2013 18:04
s970022 发表于 8-7-2013 18:03
经济不好,股市低迷,钱比较容易贬值,所以大家都抢房子保值,房价疯涨。更何况现在金价低迷。
经济好,股 ...

房价说到底就是个资金市。自主需求和一般性的投资需求都是靠普通人收入撑着,如果整体的行业不景气,而政府又不会大规模印钱刺激,支撑房价的资金不够,早晚都得下来。如果是大规模的外部资金涌入,也有可能推高房价,但目前看来,怎么看都是把钱投到美国更有长远收益,而投在澳洲房市则是危险的赌博。如果是中国移民带过来的钱,也会有影响,但是中国资产抛售期也快结束了……
作者: han020573    时间: 9-7-2013 22:34
悉尼的行情,布里斯本完全不能比。
悉尼接受了大量的来自中国的投资,有大批留学生和新移民。悉尼的工作机会非常多,失业率低。
房子的租金上涨的很厉害,这些都是支撑高房价的。
布里斯本完全没有这些条件。布里斯本的失业率高,就业困难,需求必然受到抑制。
州政府裁员了1万4千 人,就业市场不好。
留学和新移民,也很低迷。
事实也证明,布里斯本的房价仍然在下跌。
作者: dannemora    时间: 10-7-2013 09:10
牧马人 发表于 9-7-2013 17:04
房价说到底就是个资金市。自主需求和一般性的投资需求都是靠普通人收入撑着,如果整体的行业不景气,而政 ...

看地方大小和市場供應,新房建造數量。回來奧克蘭看看,這1年多真的瘋漲。連見過風浪30幾年的老經紀也覺得不可思議。連08高位接火棒的貨都有30%以上的升幅。居然有人開始用的定價目標是CV+地價。售價=CVx2的日子快到了。
作者: chengtbb    时间: 10-7-2013 10:32
大城市房价很难说啊,继续高走
作者: Sydneyman    时间: 10-7-2013 17:52
黄金 海岸 的 房市 :整个 马尾 串 豆腐

作者: jsmin    时间: 12-7-2013 14:45
han020573 发表于 9-7-2013 21:34
悉尼的行情,布里斯本完全不能比。
悉尼接受了大量的来自中国的投资,有大批留学生和新移民。悉尼的工作机 ...

我们也是这么想的,但从五月初看房到现在,布里斯班南北区看房结果却是跟理论不一致,房价再涨,而且买房的人很多,连很多期房都有人抢,疯了。
作者: 老吴    时间: 12-7-2013 15:28
Sydneyman 发表于 10-7-2013 16:52
黄金 海岸 的 房市 :整个 马尾 串 豆腐

此话怎讲?
作者: floatstone    时间: 12-7-2013 15:49
jsmin 发表于 12-7-2013 13:45
我们也是这么想的,但从五月初看房到现在,布里斯班南北区看房结果却是跟理论不一致,房价再涨,而且买 ...

其他区呢?
作者: pitera    时间: 12-7-2013 17:09
猫本怎样?
作者: gogold2000    时间: 12-7-2013 17:46
房价都不会像最近20 年前那么长了。投资贷款购房的人的比例在下降,不是好现象。
作者: han020573    时间: 12-7-2013 20:33
布村 6月份的失业率 进一步上升。
房价上涨了? 投资租给谁?
作者: Kenjm    时间: 14-7-2013 23:19
路过,观望中。
作者: 月亮星座    时间: 14-7-2013 23:25
没有人讨论一下珀斯咩?
作者: davi00007    时间: 15-7-2013 01:23
感觉悉尼才开始加速上涨,去市场上转转,比抢白菜还疯狂
作者: nlb    时间: 15-7-2013 12:30
房价这个东西真的不是你看指数就看的出来的,涉及的方面太广了。

其实很多人都忽略了,不管经济好不好,绝大多数人都还钱越赚越多的,也就是越来越有钱的。可支配的收入正常来说也都是递增的。

房价跟CPI跟收入有些地方很相似,你貌似涨了,但似乎越过越穷什么的,不知不觉中房价就悠悠达达上去几个percent。

断言房价涨不涨都是伪命题。多少人预测布里斯本乃至澳洲房价将下跌,你现在看看,总体来看基本都还是稳中有升。2011年年底看过7台的一个房产节目,大胆预言2019年布里斯本中位价到0.9M-1M。

我们住EMP,你说经济不好吧,有段时间没收到房产中介各式各样的mail了。最近1个月又开始疯狂的收,一周2-3封,都是要找房源的。(房子似乎不那么好的时候都是收sell的mail,现在明显收buying得多。)

自主的话,早买还是好事。投资的话可以观望。

但是很多观望几年的不想观望了,发现房子又悄悄的上去了。(投资,股票,生意等等等,从足够长的时间来看永远都是涨的,即便你感觉怎么钱越来越不经花,越来越不好赚。)
作者: 1972240    时间: 15-7-2013 22:14
nlb 发表于 15-7-2013 11:30
房价这个东西真的不是你看指数就看的出来的,涉及的方面太广了。

其实很多人都忽略了,不管经济好不好, ...

During the 1970s, Australia experienced a mining boom, which resulted in a large volume of employment opportunities. As the existed laborforce was not sufficient to absorb employment opportunities, the government abolished WHITE AUSTRALIAN policy and adapted liberal migration policy allowing migrants from Non English Speaking countries based on a point system for skills and education. In the meantime, Australian governments under the leaderships of Mr Whitlam, Fraser, Hawk and Keating many socio economic reforms were taken place with a view to sharing or redistributing the advantages of mining boom. The social and philosophical thinking of Mr Barry Jones of Labour party contributed to redistribution of wealth through social benefits such education supports, unemployment benefits, sole parent benefits and many others.

However, mining boom in 1970s ended in late 1980s creating serious economic problems. Two visible economic disadvantages of mining boom were artificially increase in the foreign value of Australian dollar and increase in underline inflation rate resulted in the rise of interest rate to 17.5%. The increase in migrant intake without considering the immediate impact when the economy was weak increased the unemployment to 12%. The economic growth in 1990 was negative due to less productivity in public and private sector companies. The government encouraged micro economic reforms and privatization of public enterprises to payoff government debts and to generate efficiency in individual firms in different industry. Massive retrenchment in public and private sector directed retraining the workforce. Many migrants embarked to the country from Asian countries tremendously suffered without jobs and many people lost their houses without an ability pay loans.

作者: 1972240    时间: 15-7-2013 22:21
"其实很多人都忽略了,不管经济好不好,绝大多数人都还钱越赚越多的,也就是越来越有钱的。可支配的收入正常来说也都是递增的。"

为什么美国欧洲在经济不好的时候,绝大多数人没有越挣越多,而是大量失业,银行强拍你的房子。

窃窃问一句,您是房产中介吧?
作者: 云乡人    时间: 16-7-2013 18:51
1972240 发表于 15-7-2013 21:21
"其实很多人都忽略了,不管经济好不好,绝大多数人都还钱越赚越多的,也就是越来越有钱的。可支配的收入正 ...

哈哈,27楼这位朋友的回复被质疑了。这个说法的确有问题,既然经济不好,怎么可能“绝大多数人都还越赚越多”?
作者: 牧马人    时间: 16-7-2013 20:15
1972240 发表于 15-7-2013 21:21
"其实很多人都忽略了,不管经济好不好,绝大多数人都还钱越赚越多的,也就是越来越有钱的。可支配的收入正 ...


经济不好的时候有可能会导致短暂的房市的火热,因为投资人本来打算投资实业的钱无处可投,咋办,买房买车算了。所以现在澳洲的房市车市还过得去,当然房市除了这个还有相当多新移民和外来资金撑着。

中国在07年也有过这样的情况,那时候有一波民营企业倒闭潮,但是房市异常火爆,但08年就萧条了,然后再被政府的N万亿重新烧起来。澳洲怕是没钱可烧。
作者: jerrycl    时间: 16-7-2013 21:51
看房子,买不买,纠结中。。。。。。。
作者: 圆满的考拉    时间: 16-7-2013 22:22
要不开个盘口看看3年之后sunnybank的房价和现在比是涨是跌
作者: kingking    时间: 16-7-2013 22:31
最近看房子的感受是热门地点如八里坪一些街区,虽然很贵,但看房的人很多,成交也很快,而一些非热门地区,很多房子很难卖掉。
作者: floatstone    时间: 16-7-2013 23:47
华人热门区?
作者: 泰山磐石    时间: 17-7-2013 10:42
圆满的考拉 发表于 16-7-2013 21:22
要不开个盘口看看3年之后sunnybank的房价和现在比是涨是跌

如果涨一分钱也算涨的话,我一定选涨。
作者: nlb    时间: 17-7-2013 22:23
我是房产中介?也就那么一说,这种问题较真也没啥意义,你说我说都不算,还是要实践检验。

我只是说从宏观的历史长河来说,东西都是涨的。你放20年下去,除了不稳定地区,火药桶多半都是翻番的涨。

至于说,经济不好,多数人还是赚得多了。我觉得这话没错。这世界就是有钱的人越来越多,不管你承认也好不承认也好,而且跟经济好坏没啥关系。

还有千万别忘了,这个社会无论哪里都是百分之二十的人占据百分之八十的财富。这帮人非富极贵而且是有实权的。你觉得这帮人会容忍房市和资产之类的东西缩水么,多的是办法,和渠道来影响。

有人又要说经济危机这些年的欧美穷人一堆,破产的一堆,房市跌的一塌糊涂么!没错啊 可是有轮回啊,你等站在金字塔顶上的那帮人研究出来新的金融产品和手段来制造泡沫的。

作为打算买房的和有房的,都还是希望上扬的吧。只不过都指望自己在买房的那一刹那是tm谷底的谷底吧。

房市,其实我就觉得一句话,进五退三也就撑死了。真到房市垮垮往下跌的的时候,房子真不见的是首要操心的。到时候工作和吃饭才是关键。
作者: dannemora    时间: 18-7-2013 08:58
本帖最后由 dannemora 于 6-9-2014 23:46 编辑
nlb 发表于 17-7-2013 21:23
我是房产中介?也就那么一说,这种问题较真也没啥意义,你说我说都不算,还是要实践检验。

我只是说从宏 ...


算了。理论家不懂的。
作者: nlb    时间: 18-7-2013 11:27
本帖最后由 nlb 于 19-7-2013 10:08 编辑
dannemora 发表于 18-7-2013 07:58
算了。理论家不懂的。我09年以为大把好东西捡。花了近1年,没淘到什么好东西。好房子人家有钱人住的好好的 ...


说的很好啊。不过那位仁兄讲的也没什么问题,只不过角度不一样而已。拿着话题讨论,就跟问今晚power ball的号码多少一样,真知道就没时间逛论坛了,数钱都数不过来。能依靠的只能看过往20年,10年甚至更长时间。

除了钞票在贬值,任何硬货足够长的时间都是升值的基本(一大部分也要拜钞票贬值所赐)。我们看得见的,基本都是有钱的人越有钱,房子越买越多,以小换大,越买越多。社会就是如此。与其希望房子跌跌自己好买(你要是不买,预测个涨跌跟你也没啥关系),不如花时间多赚赚钱。既然买了的那还不如盼它好好涨。

=================================================
下面写的跟上面没什么关系,不是要论证观点。

我是工薪阶层,行业好的时候赚过2年钱,但是绝对不算什么有钱人。

在澳洲蹦跶十几年了,买了3套房产(也多半是银行的钱)。平心而论,澳洲现在(当下)的房市,看不太懂。从07年开始买,2年一套,有远的,有inner city的,当然还有EMP自己住的。远的跌,近的稳着,EMP倒是一路在涨,有的时候有个把月的休整期。

EMP的房子10年入得,不算贵,地算大点的728。房子是个19年的老房子,只有一个owner过,还是个老外花匠,打理的一直不错。买的时候中介说这个房子之前有浙江的小两口,下过约62w,但是那个时候贷款严,他们自己手上有两个townhouse,弄不下来了。有台湾人提了54w cash买的,户主嫌太低没卖的。(户主老外老两口排队排到了老年公寓,必须卖掉买公寓去),最后还是我们买了,老婆喜欢。但是很难说捡到了便宜。最后过户的支票,我们看过律师的文件,这老两口一辈子的积蓄就这套房子,扣掉买老年公寓的钱,印象中他们自己拿了只有7w。但是这个房子从1991年的13万涨到2010年,将近翻了5番.......

我跟我老婆买房子基本凭感觉,买了房子才看看地产杂志。印象深刻2009-2010这个经济危机的爆发期,EMP居然逆市增长了13%,窃喜啊。倒是这两年没那么疯狂了。

不是推销EMP啊,但是这里的房子出的太快了,真是太快了。有不少台湾朋友我从开始买房的时候就推荐EMP,说是风水好。而且学校交通枢纽幼托扎堆,和sunnybank的喧嚣还隔着2-3km。不幸的是,我们也走过弯路,这是我们最后买的一套。之前买的都只能拿来退税。实打实的增长还没看见呢。

再说说远的那个house,在logan区里,彻头彻尾的赔钱货,拿了首次置业(运气不错的2w1置业费,我是先买的地,过了两年盖的房子)。即便如此还是赔钱的,非但没涨,还小跌。不过租金很稳定,这么多年了,基本没有断租过,400/w,基本自己养自己(说来好笑,之前断过一次,2周,是因为租客是个注册护士,QLD护士的payroll系统问题相信大家新闻也听过不知道多少遍了,发不出来工资缴房租.........有半年的租金总是晚,我们倒是很通融,看过证据之后,你只要交足,晚点就晚点,反正有保险。中介不干,肯定还是影响他们业绩,催我们首肯发过几次讨租信,忘记了有没有律师信,恐吓信是有几次的,就是那种中介威胁说如果不按时交租就要上中介的黑名单,到那里都不好租房的那种信。最后逼的人家到政府打申请拿super出来付房租..........最后即便如此,中介还是嫌弃她们,趁续签的时候,替我们直接找了个政府福利机构租房的-变相的nursing house,租金涨了20)。所以也不是很伤神。就那么放着呗。手头过生活不缺钱的话,就这么一直放着呗。动过心思处理掉,但是中介显然不推荐,说是2016年以后能涨,没什么经济上的大压力就尽量给我们找稳定的住户。

最让人觉得纠结的倒是inner city的。好地段,离市中心1.2KM。公寓但是是个2层的全新复式,109平米不小了。买的末末期楼花。2个月就交房了,没什么赚头。看中就是觉得特别,200多户的project,只有2套这样的,还有前期的100多套直接改service公寓了。08年8月买的,经济危机前高点的高点。到现在小小的涨了一点点吧,显然不合适。最要命的是物业贵,一年6k2(设施倒是真好)。还不算完,开发商后来破产了,整个project有渗水的问题(不是漏水,我也不是学土木的,好像是基建里有一部分有问题。)其实跟我们家屁大关系没有,渗水的地方隐约记得都不是我们片楼。打官司跟开放商肯定能赢,但是没意义,因为公司没有了,赢了也没钱赔。最后投票300户自己集资修吧,找报价就讨论的大半年,最后好像选了个2.5m的单。按面积摊,每户平均差不多1w (on top  of BC),结果去年的物业直线飙升到1w2。物业管理也算合情合理,楼下还有好几十个车位也拍卖了,也放在pool里(户主可以优先买车位,便宜个10%吧,但是一个车位要6w-8w还要看位置),摊上这个,只能认倒霉。好在已经过去了。租客也不错从08年9月初租到现在没断过,租金520/w,但是实际上自己掏腰包还是很多,一个月亏1K都算少的。也只能退税用目前。(说道这个老外的物业也可以扯淡下,确实是个业内的知名物业公司,收费贵但是服务负责。户主的meeting基本是1个月一次(我们一次也没去过),整个物业的房产预期市场调查,经济状况,还有7788的300户的花边新闻+投诉,大大小小mail不断一周都有1封,有些是很有意思的案子。)

顺道扯扯退税,如果是工薪阶层双职工,赚的还不错的,投房子还是可以的。只要手头负担得起,不算缺钱花,有点压力也挺好。买房子的这些年退税基本是非常不错的,最近三年都在2w2徘徊着(两口子加起来)。我们找的收费比较高的,服务好的一家做了4-5年了(当然退税这个东西应该和收费没啥关系,不是说给的多就退的多),一般每年见一次给800左右。也是值得的,关键是速度快,最快的时候7月16号就拿到钱了,稳定在3周以内一般。每年去之前,老婆把资料估计要有好几公斤的paper,整理好做表直接给会计。他愿意看就一张一张翻,不愿意看直接过我们的表格就好了。(我老婆也是学会计的硕士,但是一天也没做过会计相关的职业,整理东西的本领还是很强的。tax的东西没什么退的话,谁都可以做。要是东西多,数额客观还是找个专业的好了)。这些年下来,那公司的老板都说,我们是最有条理最省心的客户了。见面一般40分钟,30分钟过下账目(后面他自己慢慢翻,30分钟就是做做笔记要点),剩下10分钟扯淡,聊聊房产,经济。(我觉得这个最有帮助了,按理说这些年经济不算好,各行各业都受到冲击,但是从这个会计-他本人是MD,8-9个人的税务公司吧-了解到的,这些年业务量,利润都是直线上升的,看得出来他赚的满满的。他本身是个很谦虚的人,但是我们不傻,看也看得出来)

还是那句话,工薪阶层没什么本事多赚钱的话,也不算缺钱的,有点闲钱投资下地产还是最保守最稳定的了,暴富别指望,过10年20年,你可以指望不用靠少的可怜的super养老也好,为自己留棺材本也好,或是为子女留点资本也好,不用像爹妈第一代移民这么过的苦逼。

写了好多了,呵呵。总结一句,说真的如果让我重新来一次,我不会买那么多房子的,其实过得也很累,尤其是有了小孩之后,保证生活质量的前提下攒钱就是个艰难的事情。能攒下来的也就是tax return。真要重新过,我会听我台湾朋友的建议,一早在EMP买个真正的好房子、或者就一直租着拿钱买股票或者POST之类的,可能比现在好的多。但是选择了房子也没什么后悔的,毕竟稳当,只是要5年10年20年的等下去.......

PS. 虽然还不算老,但已过而立。深知赚钱的艰辛。这辈子唯一错过发财的机会就是经济危机时的股票。我再买第二套房子的时候,手上有点现金打算买好房好车,帮我做贷款的是个很好的金融业的哥们,力劝我别急着买房买车,哪怕光买房不买车也行。最后没听.....不是学金融的,从来没接触过股票,没那个胆量。他推荐我拿10-20w,他拿10-20w到银行贷1人1m-2m出来炒澳股(看你想玩多大的)......他推荐的股票是RIO TINTO 那个时候清晰的记得是36.5$, 有兴趣的时候可以看看现在多少钱。

有些钱你赚得到,有些钱你赚不到。每个人的财运都不一样的,能这么想就足够了。
作者: catherinechen    时间: 18-7-2013 12:04
我各人还是喜欢离city近的。
作者: 1972240    时间: 18-7-2013 13:44
nlb 发表于 18-7-2013 10:27
说的很好啊。不过那位仁兄讲的也没什么问题,只不过角度不一样而已。拿着话题讨论,就跟问今晚power ba ...

多谢分享您的购房经验,但大部分的中国移民并没有您那样稳定的高收入,一旦遇到风吹草动就可能面临失业的压力。
而且论坛上的大部分人的经验都是在澳洲这十几年经济矿业稳定发展的前提下,没有人经历过八十年代矿业降温造成的经济萧条和强拍潮,也少有人感受近期美国欧洲的房价大跌。
作者: 牧马人    时间: 18-7-2013 14:32
本帖最后由 牧马人 于 18-7-2013 13:35 编辑
1972240 发表于 18-7-2013 12:44
多谢分享您的购房经验,但大部分的中国移民并没有您那样稳定的高收入,一旦遇到风吹草动就可能面临失业的 ...


其实也正常,经验主义的思路所致。中国最近很多年都整体处在上升通道,新移民大多数都是经历过这个然后再过来的,澳洲也很多年没有遭遇危机,所以对于危机之说很多人是打心眼里不相信甚至不懈的。人的思路是好了伤疤都会忘了疼,更别提从来没有伤过的,谁会相信有疼这回事儿啊。
作者: nlb    时间: 18-7-2013 14:44
1972240 发表于 18-7-2013 12:44
多谢分享您的购房经验,但大部分的中国移民并没有您那样稳定的高收入,一旦遇到风吹草动就可能面临失业的 ...

实事求是,收入算不上高的,但是双职工,在澳洲那个平均薪水往上的过的都不错了。

工作更没那么稳定了,10个月前刚被裁的,不过找工作一直顺利都是2周以内的事情。

你的角度跟我不一样而已。其实没有对错的。

我个人就是觉得,既然澳洲么,总是操心经济不好,失业等等问题没啥必要,这个跟心态也有关系(也不是说不应该操心)。澳洲算是所谓“发达国家”里自1930年以来唯一没经历过经济大萧条的了。你可以说我盲目乐观,但是澳洲么你不乐观你来这觉得都有点浪费。矿不好了,不是SA才发现了颠覆世界油储格局的油田么。

总觉得澳洲就是该安居乐业,少点忧虑。多充实自己多赚钱(即便是打工也可以多赚的,还是要有心有能力才行)。房子什么的,如果你要买自主的,喜欢就买,等低的时候,又是一堆人抢,条件都成熟了,跟你一般成熟的也一大把了。投资的话,房子本来就是个长线,挑战的是你的眼光和信念。这个跟房子涨跌直接关系都不大,而是靠你对未来的预期.......

当然了,上面都是我胡扯的,听听就可以了,不见得说的对,听个另一种声音即可。



作者: nlb    时间: 18-7-2013 14:57
牧马人 发表于 18-7-2013 13:32
其实也正常,经验主义的思路所致。中国最近很多年都整体处在上升通道,新移民大多数都是经历过这个然后 ...

我们这代人,没啥挫折感的。这个也学不来,只能靠经历。强求要有亡羊补牢的精神,那是大多数澳洲人都做不到的。我们华人可以了,已经够苦逼的了,还在这操心这个,你看看跟我们同龄的鬼子们有几个操心这些的.......呵呵呵

我们操心的都是这些高级的东西,例如房子车子......真到危机来了,操心的是吃饭还是跳楼,房子远不是第一位。

我就那么一个主张,房子,喜欢相中了就买,高低只是个参考,你要考虑经济市场未来,那就是瞎比划,没人知道的。真正的功夫还是要放在开源节流,努力多赚努力攒钱的传统美德。就算危机来了,你也不会因为房子死的比别人惨些。

当然你要投资,完全另当别论.....




作者: jsmin    时间: 18-7-2013 16:30
kingking 发表于 16-7-2013 21:31
最近看房子的感受是热门地点如八里坪一些街区,虽然很贵,但看房的人很多,成交也很快,而一些非热门地区, ...

什么叫做热门区?没觉得有什么热门区。我们看房两个月北区,东区,南区都看过,感觉跟区域没关系,跟房子自身很有关。

现在看房人很多人不讲究大地破房子了。装修好,年头不长的房子不管什么区,地多大都被抢。runcorn一个八几年的房子因为装修好,要价45.9结果人家cash47.9拿下,很疯。sunnybank hill一个被出租糟蹋的不行的破房子,看一个走一个,当时挂了进两个月了,不知道现在有没有卖出。
在rochedale新开发的地看建房,遇到很多新来的年轻人,人家旧房子看都不看,直接买新房。
我们自己看房的结果也是,看了无数旧房,最后还是买了新房。
作者: 云乡人    时间: 18-7-2013 18:59
nlb 发表于 18-7-2013 13:57
我们这代人,没啥挫折感的。这个也学不来,只能靠经历。强求要有亡羊补牢的精神,那是大多数澳洲人都做不 ...

很感谢这位TX分享的这些经验。
对于同一个问题,每个人的观点必定跟自身的经历,所处的角度,有时候甚至是内心的某种期望有所联系。有不同的意见其实是好事,这就可以相互借鉴,博采众长。
很感谢各位的回复。本人目前还没有登陆,可是在这个坛子里已经学习了不少东西,也记住了一些热心同学们的名字,真心谢谢!
作者: kingking    时间: 18-7-2013 19:08
jsmin 发表于 18-7-2013 15:30
什么叫做热门区?没觉得有什么热门区。我们看房两个月北区,东区,南区都看过,感觉跟区域没关系,跟房子自 ...

新房子是相对比较热门,所以买破房子改造完再出手或许有利可图(不过这里税太高了)。
但是八里坪这种地方,老房子也很多人看,卖得掉卖不掉不知道,反正每次看房,八里坪的房子是最多人看的。
作者: 牧马人    时间: 18-7-2013 19:43
nlb 发表于 18-7-2013 13:57
我们这代人,没啥挫折感的。这个也学不来,只能靠经历。强求要有亡羊补牢的精神,那是大多数澳洲人都做不 ...

再怎么样都不至于吃饭还是跳楼,澳洲不是能饿死人的地方。
区别只是在于对财政的影响罢了,澳洲如果有房产下跌,也不至于像前几年的美国和二十年前的日本那样,会有人因为家庭收支出了问题还不上贷款被收了房子,但总不至于活不下去。如果是房产再上涨,也不至于像中国那样晚了一年就晚了一生。大部分都只是好一些和难一些的差别。
作者: jsmin    时间: 18-7-2013 19:46
kingking 发表于 18-7-2013 18:08
新房子是相对比较热门,所以买破房子改造完再出手或许有利可图(不过这里税太高了)。
但是八里坪这种地 ...

现在谁接手老房子以后谁会后悔的。84年前的房子80%-90%都是石棉房,84年-90年部分材料可能用石棉,石棉是保温材料,墙体,地板,屋顶,包裹管道都会存在。要知道石棉房订个钉子都会有严重的健康威胁,装修很麻烦,工人一听说石棉房都会跑的,更别说推掉重建了,搜搜就知道了,检测石棉需要全面防护的,很多人不信或者不以为然,但切实的威胁是现实的。澳洲人因石棉房导致的癌症2020年将达到一个高峰。
大家来澳洲图的什么,房子还是健康?
作者: kingking    时间: 18-7-2013 19:48
jsmin 发表于 18-7-2013 18:46
现在谁接手老房子以后谁会后悔的。84年前的房子80%-90%都是石棉房,84年-90年部分材料可能用石棉,石棉是 ...

石棉这个问题也大概了解过,一定要避免。这么说90年以后的房子才会比较安全?
作者: jsmin    时间: 18-7-2013 19:58
kingking 发表于 18-7-2013 18:48
石棉这个问题也大概了解过,一定要避免。这么说90年以后的房子才会比较安全?

目前从google结果来看应该是,但我也不是专家,因为当时看中一个双层的砖房,有四十年历史了,无意知道了石棉问题,于是花了一个晚上狂搜恶补了石棉知识,才知道中国早就禁止的石棉在澳洲还普遍存在,澳洲政府还成立了石棉委员会,计划2030年前先除去商业地产和政府大楼的石棉。。。。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坚决否定了那个房子,虽然老房子不是百分百有石棉,但我不愿意承担那样的风险。
作者: cavenn    时间: 18-7-2013 21:41
多谢楼上,这个问题很重要!
作者: Remy家    时间: 18-7-2013 22:50
nlb 发表于 17-7-2013 21:23
我是房产中介?也就那么一说,这种问题较真也没啥意义,你说我说都不算,还是要实践检验。

我只是说从宏 ...

说的很实在
作者: Remy家    时间: 18-7-2013 22:51
nlb 发表于 17-7-2013 21:23
我是房产中介?也就那么一说,这种问题较真也没啥意义,你说我说都不算,还是要实践检验。

我只是说从宏 ...

说的很实在啊
作者: Kenjm    时间: 18-7-2013 23:59

作者: dannemora    时间: 19-7-2013 09:46
这位nlb朋友,真是塞钱进人口袋啊。20年前如果有人这样现身说法地指点。现在早退休了。
顺口搭一句。买房可以有杠杆,市场相对比较稳。对普通人来说,是比较容易实行的。股票要选到和自己性格和命配的,才能赚真钱,相对困难很多,别看来去快。离场了才知道输赢,没离场就是公仔纸一张。
作者: dannemora    时间: 19-7-2013 10:02
本帖最后由 dannemora 于 6-9-2014 23:49 编辑

另外,nlb朋友,找机会整合一下物业。去掉鸡肋,转传统好校区,或有稀缺景观的物业,长期持有到退休吧。

作者: kingking    时间: 19-7-2013 10:09
nlb 发表于 18-7-2013 10:27
说的很好啊。不过那位仁兄讲的也没什么问题,只不过角度不一样而已。拿着话题讨论,就跟问今晚power ba ...

谢谢分享,获得很多感受。我们是新移民,在什么区在什么位置都不知道的情况下,花了一个月把大家提及的区都看了个边,最喜欢的还是八里坪,所以贵是有贵的道理的。现在,重点就看八里坪了。

能不能请教下,八里坪不同区域,房价似乎差挺多,能不能介绍下?65万内能买到什么样的房子?偏一点的新房好还是好地段的旧房子好? 无论哪里,考虑上学,都要在warrigal road state school学区内。
作者: 金鱼和农夫    时间: 19-7-2013 10:18
nlb 发表于 18-7-2013 10:27
说的很好啊。不过那位仁兄讲的也没什么问题,只不过角度不一样而已。拿着话题讨论,就跟问今晚power ba ...

老移民的投资理财的经验总结啊,不知现在刚来的这些新人们能理解的了吗?
作者: 金鱼和农夫    时间: 19-7-2013 10:23
dannemora 发表于 19-7-2013 08:46
这位nlb朋友,真是塞钱进人口袋啊。20年前如果有人这样现身说法地指点。现在早退休了。
顺口搭一句。买房可 ...

说的太好了,确实有送钱送到人家口袋的感觉,这位仁兄讲的话也明显靠谱,经验之谈
作者: nlb    时间: 19-7-2013 10:56
本帖最后由 nlb 于 19-7-2013 09:59 编辑
kingking 发表于 19-7-2013 09:09
谢谢分享,获得很多感受。我们是新移民,在什么区在什么位置都不知道的情况下,花了一个月把大家提及的区 ...


都过奖了,就是拿来扯淡下。

我们家走路到warrigal road state school,不夸张30秒,学校在布里斯本算是不错的。关心的人可以看看,布里斯本前30名。但是year 5 注册的比较多,也就是外来户多,对它的考试成绩有比较好的影响(当然了,海外条件好的华生成绩都还不错的,尤其是math)。

但是,凡事都不幸的有个但是!!!

总体来言,这学校和Macgregor的小学有点小差距,实话。当然了,那边的华生更多。而且注重教育的各位中国家长,布里斯本包括所有的私校在内,在澳洲成绩里top100的在我印象中没有,如果有也就是1-2个。所以说,QLD的整体教育水平比VIC和NSW还是有明显差距的!!!如果哪个烧包非要说在布里斯本给孩子下血本创造个好平台,说非要上名校弄个好成绩等等好未来之类的,我还是建议搬去MEL和SYD吧。

我是这么想的,澳洲有澳洲的活法,QLD有QLD的活法,布里斯本有布里斯本的活法,我们这边的强项的东西VIC和NSW也没有。QLD的体育还是很领先的么,头脑用不了那么精,体魄强健一点也好....算是一种补偿吧。

扯得远了,回到这个朋友的问题,八里坪65w以内可以买到什么像样的房子?

65w能找到不错的一层平房,地不小的话都在60w以内,你甚至可以花5-10w装修下,就看你怕不怕麻烦了。尽量挑地大一点的,高一点的地方。2层的运气好也可以,不过肯定都是老房子,而且肯定小地,居住面积也不会大。感觉上75w以上才能看看不错的两层house。别的地方不用看,要说方便就是Warrigal RD从BP加油站到学校这条干道和干道两边延伸走路5分钟左右的辅路的房子,尽量往学校那边靠就好。过了shopping center的房子就不用看了,估计你没看得上的。

新房旧房我觉得我还是很传统的,而且看个人。既然来澳洲就是大地大宅的好了,内装修我们真的不是很介意,干净整洁,老就老。下面的观点还是很老派,估计很多人不同意。装修什么的过10年也都不值钱了,值钱的还是地段和地。买个老房子地段好的先安顿生活,打理干净,以后有钱了你装修好,甚至装修了卖也不会吃亏。

EMP买房就是要快,看中了别想那么多,合适就可以买。当然不建议打价格战,喜欢就拼命加,也没必要。


作者: nlb    时间: 19-7-2013 11:04
dannemora 发表于 19-7-2013 09:02
另外,nlb朋友,找机会整合一下物业。去掉鸡肋,转传统好校区,或有稀缺景观的物业,长期持有到退休吧。
我 ...

我也想整合啊,苦于没钱。现在卖明显不合适,就先对付过几年,跟你一样。等经济好了,涨点的再说吧。

还有一点,我这人过个3-5年就想换地方的,mel待过5年布里斯本7年了,下一站搞不好WA,还是跟着工作走,哪里赚钱哪里走。第一代移民就是给子女牺牲的,富二代除外啊,只希望安稳一点过个10年之后再考虑享乐。
作者: 金鱼和农夫    时间: 19-7-2013 11:25
嗯嗯嗯。。。其实我想说,投资和自住的眼光大大不同,别人的经验放在自己身上都需要调整过再用。新同学住惯了国内精装修的房子,刚刚过来会希望保持同样水准,另一方面自己动手或者看别人动手的愿望和能力还没上来,宁愿花钱买装修好的也正常,时间长了或许想起来心疼钱,但相比住起来天天糟心,花钱买个安心也说得过去。

至于后面投资就是完全两回事了。想省心赚钱的机会,满世界都在少数,买个新房就得扛几年负扣税,想赚现钱,机会多半在好区的破房子里找,所以保守的说,破房子没人看大概也就发生在华人区里的概率大。其中没有绝对的对错,只有相对每个人的合适不合适而已。比如我要是像nlb同学这样往下贴,那是要晚上睡不着的,必须是买回来自己加加工,从租出去day 1就即使不赚钱至少持平,当然其间付出的精力也不是每个人都做得到的,这就是勤劳致富而已,不是哪个选择的问题。

另外这个市场跟美国还不同,美国其实问题在于泡沫不单在账上,还在房子上,你看着大跌的地方都成鬼城了,租不出去才是死穴,这里一样吗?今天就算它再跌,只要现金流不出问题,大家都不会放手,要是跌多了租客退出租房市场进入买房市场,那就打着小鼓又该涨了。
作者: kingking    时间: 19-7-2013 11:30
nlb 发表于 19-7-2013 09:56
都过奖了,就是拿来扯淡下。

我们家走路到warrigal road state school,不夸张30秒,学校在布里斯本 ...

看上几个还不错的单层老房子,地点在你说的范围内,就是有游泳池怕不好大理,买下来填掉可行吗?要话多少钱?

在小学往东靠近M2那片,走路到小学要十几分钟了,倒是有比较新的两层小楼,地不大的话也在预算内,值得考虑吗
作者: nlb    时间: 19-7-2013 11:37
本帖最后由 nlb 于 19-7-2013 11:38 编辑

既然大家愿意看,我就再扯扯别的。

投资投资,你不投永远不会有资。当然投了就要承担风险。

所以一路观望畏首畏尾的,高谈阔论分析来分析去的,没有实际经验,没有“下海”的,永远学不到什么。

我们这些经验都是从吃亏一路过来了的。

第一次买的house and land package, 结果开放商两个老板分家,分出去一家公司,公司本名叫OOXX,新的叫XXOO,每次见得都是一样的老板,一个办公室,logo都一样,除了wording的顺序,你根本就注意不到。

结果价钱跟原公司谈好,合同跟新公司签的(2个老板私下抢客人,准备分家).....SB吧。好在,前台的老妈妈良心发现,老板分家之前跟我们偷偷打电话叫我们注意下,能cancel的cancel。

后来一个老板把里一个老板告了。资金冻结,所有的contract、deed在结案之前不能开工.....

我那个地皮放在那里啥都干不了,咨询过律师,也没什么真正可行的办法。还是等他们之间结案的。拖了一年多。好不容易结案了,跟我们签约的老板回NZ了,找不到人了。除非把现有的deed withdraw掉,不能找别的开放商建商来盖。

律师找了这个人又是1年多,总算在auckland的某个角落找到了,算是没花钱给我们cancel了,重回正轨。

找了个大建商自己盖,09年9月才竣工。地我是06年11月买的,快3年的利息就打水漂了。

话说回来,也不算太栽。拖了3年,居然拖到了经济危机政府的2w1.......算是补偿了不少,我买的652的地花了16w5, 09年动工之前地价涨到20w5。不过不可能卖,毕竟指望拿着首次置业补助。

盖好了之后,必须要进去住半年(首次置业的要求),还是觉得远,搬出来买了现在的house,期间买的inner city公寓。退了政府的一部分印花税(1k多吧,印象中首次置业要求6个月以上,但是政府印花税减免要求住1年,没住到一年就要补钱给征服了)

给点建议给想自己盖房子的,不是不可以,真的是很劳心。什么都要自己过目,而且又不是专家。

而且自己盖,根本不见得便宜。当然了如果你腰包足够,想要个自己选择的房子,包括一砖一瓦,也有功夫的,可以尝试下。

说来邪门我们所有的房子门牌号包括公寓的门牌号都有4这个数字,3组房子门牌号里有5个4,这几率也太高了。。。。。。。

有的时候我们也自我检讨,是不是这么多年下来整错了。路线有错误?

但是归根结底还是那句话,你不走,不知道对错。不交学费是发不了财的。
作者: nlb    时间: 19-7-2013 11:45
kingking 发表于 19-7-2013 10:30
看上几个还不错的单层老房子,地点在你说的范围内,就是有游泳池怕不好大理,买下来填掉可行吗?要话多少 ...

填掉显然划不来啊。没填过,不知道多少钱,不过真心不建议。

走路小学十几分钟稍微远了点,小孩子搞不好到时候还要天天接送。

我们是指望爹妈移民,早上下午遛弯走两步就接送的最好了。不影响上班。

条件好的,尽量买好的吧。不过越好的房子,自己手上就要越扣,不能太大方的送钱。

EMP只要是你看的上的房子(对大家的智商都有信心)一般不会有什么问题的。

地不大其实看个人,要我说也不要紧,最好过500就行,实在不行450也行,但是居住面积要大。

两层的加车库不到350的,还是个小地就对我没多大吸引力(不是说他不值这个钱)。
有兴趣的话地址可以发个QQ给我,我可以帮你看看, QQ1982864
作者: 泰山磐石    时间: 19-7-2013 12:58
dannemora 发表于 19-7-2013 08:46
这位nlb朋友,真是塞钱进人口袋啊。20年前如果有人这样现身说法地指点。现在早退休了。
顺口搭一句。买房可 ...

是这样,股票这类型投资,即便是学经济出身每天10小时工作干了20年的基金经理,也不敢把自己的20万杠杆成100万去在低迷的时期抄底,完全等于自杀。如果一个人能万幸万幸作了一次成功了,那很容易,那他在未来的1-2年内,会把连本带利全部还给市场。
作者: nlb    时间: 19-7-2013 13:09
泰山磐石 发表于 19-7-2013 11:58
是这样,股票这类型投资,即便是学经济出身每天10小时工作干了20年的基金经理,也不敢把自己的20万杠杆成 ...

是啊,没那个命,没那个胆,更重要的是没那些钱。我有个北京的哥们,27岁,家里世代炒股的。他自己5w股BHP的股票,我K。我要有那身价,有老爸垫底。投个1m2m也没啥,主要是没后顾之忧,亏了都不怕。

我算是比较上进的,不满足现状的那种。房子真的只是为了养老买,为了孩子买。绝大精力还是放在找工作跳槽多赚钱的上面。

这些年经济不好,我也算是没交什么好运的。好不容易攒到个senior mgr的职位,一年就给打回原形。6位数往上的薪水在布里斯本实在太难了,运气能力市场还有命缺一不可。现在动心思还是找机会去mining相关的干干,现在的挪威公司可以内部调动,看看上天能不能眷顾我一把。

颠簸就颠簸吧,我们这代人被成功教育也侵害了不少,不赚钱自己这关都过不去,可是本领有没有那么过硬。只希望我儿子闺女在我这个岁数的时候,能有自己喜欢的事做,不用为经济上的问题太操心。
作者: 泰山磐石    时间: 19-7-2013 13:22
金鱼和农夫 发表于 19-7-2013 10:25
嗯嗯嗯。。。其实我想说,投资和自住的眼光大大不同,别人的经验放在自己身上都需要调整过再用。新同学住惯 ...

村长随便一说,都是很有道理的,哈哈,不是拍马阿,关于这种投资理财的话题,村长资深投资人不说两句,实在不给力。

买房子还有投资都是一个非常非常个人的事情,很多年前我见一家人开了寿司店,住在店里,女儿住在阁楼上,从早到晚的忙,我扭头问朋友,这是图个啥?朋友说,这是一种生活。所以买房子的时候,你想好位置,好学区,考虑父母方便要华人区等等,但如果日子生活弄不圆乎,都是白想;也许买了一个远一点的地方,事情都弄圆弧了,财务也在预算着内,反而过舒服了,所以房子是生活的一部分,是量身定制的,不能复制。
作者: 泰山磐石    时间: 19-7-2013 13:37
nlb 发表于 19-7-2013 12:09
是啊,没那个命,没那个胆,更重要的是没那些钱。我有个北京的哥们,27岁,家里世代炒股的。他自己5w股BH ...

我看我们有类似的想法,经历和目前的努力目标,但关于子女,真的当他干上了他自己喜欢的事情的时候,钱也只是副产品了,最起码衣食住房不愁,我们其实真不用现在给他们准备什么。

说回投资,股票基金外汇房产基本上我都尝试过,像村长说的,想赚easy money都非常非常非常难,远离股市是对的,房产么,这些年就目前大环境而言,基本上前后几年都是给银行打工交利息,给政府交地税,给中介交工资,所以我个人持保守观望,可能悉尼好些。
作者: nlb    时间: 19-7-2013 13:46
泰山磐石 发表于 19-7-2013 12:37
我看我们有类似的想法,经历和目前的努力目标,但关于子女,真的当他干上了他自己喜欢的事情的时候,钱也 ...

syd肯定好了,无奈买不起,这边折腾2套那边也不见得折腾的起一套.....

08年的时候借朋友3w在Rhods?(不知道写对没)买了个36w的两居室的公寓,09年底小两口闹离婚分家产这房子就买了54w......

不差钱肯定投syd,在bne这么折腾主要也是骑虎难下,而且我们做航运的,总觉得布里斯本QLD的未来不错。粮食棉花矿出口也是杠杠的,总觉得有一天回迎头赶上。当然这只是一厢情愿而已。
作者: kingking    时间: 19-7-2013 14:21
泰山磐石 发表于 19-7-2013 12:37
我看我们有类似的想法,经历和目前的努力目标,但关于子女,真的当他干上了他自己喜欢的事情的时候,钱也 ...


其实在澳洲也能投资国内房子,现在还在涨,比较适合短线赚快钱。
作者: coolyn    时间: 19-7-2013 15:18
房子卖不出好价钱,大部分的房主都会先hold,等好了再上市,所以跌到可能性不大。
作者: Remy家    时间: 19-7-2013 17:11
我们村民真是太有爱了!随笔一个贴都充满生活的智慧!

又学习了很多,谢谢各位的畅所欲言
作者: han020573    时间: 19-7-2013 22:19
nlb 发表于 19-7-2013 12:46
syd肯定好了,无奈买不起,这边折腾2套那边也不见得折腾的起一套.....

08年的时候借朋友3w在Rhods?( ...

现在Rhodes 55万,是一房的价格,2房公寓65万起。
悉尼上北区的公寓,2房公寓,打地基的时候还60多万,还没建好,价格都直涨到75-78万之间。
下北区,2房公寓 90万起。
有这些钱,在布村买豪宅了。
作者: 金鱼和农夫    时间: 20-7-2013 00:13
根据一般的统计来讲,经济波动也跟潮水一样,悉尼比布村上去的早下来的慢,所以呢,按照这个情况,你可以大概算个趋势的吧。如果投资是个常态的东西,有上有落变化明显并不一定不好,比方悉尼要抄底时间窗就很小,你看着布村现在是冬天,但跟整个房产投资周期来比较,这一两年根本不算什么,反而给你好好挑选的余地。总之靠房产发财的人可没有仅仅集中在一线城市里。做判断本身是个难题,谁也不会听谁的,有的人乐观点,想着这波下来下一波就会上去,有的人悲观点,总看见下去的那轮,还有人在悲观中带着更大的乐观,就是不但遇见下跌,还自信他捞得到那个底。当然你有本事抄底那最好。最怕的是什么心态呢?就是你总想着经济要不行了,再等等再等等,等着等着看形势不对了,价格慢慢地上去了,又心里打鼓如坐针毡,到最后人人都抢你才相信那是真的上去了,赶紧下手去抢了个最高位。只要是跟着正常曲线走的,跟炒股票一样,没人看的时候才是最好的机会,人人说好了,就离下来不远了。

不过还是那句老话,做投资客随便怎么冷静都可以,算盘打不响绝对不会冲动;自住嘛,碰到心水的房子,多出个几千几万都是我愿意。按照国人没自己的房子就没有家的想法,你到了家里需要有套房子住的时候,还多算计经济要上去还是下来,实在是自己跟自己过不去。
作者: nlb    时间: 20-7-2013 10:00
金鱼和农夫 发表于 19-7-2013 23:13
根据一般的统计来讲,经济波动也跟潮水一样,悉尼比布村上去的早下来的慢,所以呢,按照这个情况,你可以大 ...

感觉说得太好了^_^。村长有水平。
作者: Kenjm    时间: 20-7-2013 16:49
金鱼和农夫 发表于 19-7-2013 23:13
根据一般的统计来讲,经济波动也跟潮水一样,悉尼比布村上去的早下来的慢,所以呢,按照这个情况,你可以大 ...


作者: 1972240    时间: 21-7-2013 22:02
nlb 发表于 18-7-2013 13:44
实事求是,收入算不上高的,但是双职工,在澳洲那个平均薪水往上的过的都不错了。

工作更没那么稳定了 ...

非常感谢你真诚地分享这些年购房投资的经历,使大家得到了比从中介那里更真实的信息。
当然对于经济形势的看法,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大家所处的行业,职位不同,所见所想也就有差异。
看法没有谁对谁错,只是因为本人身处大部分人很少接触的所谓昆州经济支柱的煤炭业,在世界三大矿业公司都工作过,对从去年下半年开始一直到现在,而且还将持续至少半年的矿业,工程业裁员潮身临其境。可能大部分朋友都工作于食物链的中下游,所以希望通过本人在矿业得到的第一手信息,把现今最真实的昆州经济大势告诉大家。至于说投资抉择,每个人情况不同。但多点信息总不是坏事。买金子的中国大妈如果知道国际投行的抛盘战略可能会挣得更多呢。
作者: 泰山磐石    时间: 22-7-2013 13:18
1972240 发表于 21-7-2013 21:02
非常感谢你真诚地分享这些年购房投资的经历,使大家得到了比从中介那里更真实的信息。
当然对于经济形势 ...

谢谢分享,那你的观点是?
作者: 1972240    时间: 22-7-2013 19:43
泰山磐石 发表于 22-7-2013 12:18
谢谢分享,那你的观点是?

正如我在"准备过冬"中提到的,这一年多我所看到的和08年的情况有很大不同。
上次好像一场寒潮过境,当中国的四万亿春风吹起后,澳洲经济很快回暖。前后时间也就半年。所以并没有出现长期大规模的裁员,甚至大规模关矿,卖矿的现象。
09年后,中国疯狂的基建投资




欢迎光临 FreeOZ论坛 (https://www.freeoz.org/i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