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墨尔本遇到的一个俄罗斯哈尔滨老乡
这个标题我想了半天,如何用一句话来表达清楚,不知道我表达清楚没有?事情是这样的,前几天遇到一个患者,他看到我像中国人,就问我是不是中国人,我说是。
他说他是俄罗斯人,不过他生在中国,并且在中国生活了19年。
我问他出生在哪个城市,他说是哈尔滨。
太巧了,这正是我的故乡! 当时我电脑里正好有几张哈尔滨的照片,我就给他看了,有索菲亚教堂,还有防洪纪念塔,他说,防洪纪念塔就是他爸爸设计的。
在接下来的两次约诊中,他还给了我一张保存完好的1938年的哈尔滨地图和一本俄文的书籍,里面有很多几十年前甚至将近一个世纪的图片。 他说,在澳洲尤其是悉尼,有很多哈尔滨出生的俄罗斯人,很多都已经去世了。
他能说几句简单的汉语,他说在中国的时候可以说很多,现在都忘了。
他今年打算回哈尔滨看看。 两年前我带父母去悉尼的时候,在ASHFIELD吃饭碰到十几个在中国生活过的俄罗斯人聚会。虽然之前未曾谋面,也不知道对方能说中文,我察言观色还是去帮父母上前搭讪。父母那一代有很深的俄罗斯情节,高唱俄罗斯民歌的同时,脸上竟能焕发青春的光彩。双方很快确定沟通的最佳语言:中文。哈尔滨的最多,俺天津老乡竟也有一个。那天津话说的,比我地道多了。席间还有一个不错的男中音,能用中、俄双语唱他、她们那时代大多数的歌,大家尽欢而散。
回复 #4 mmxx 的帖子
我遇到的那个人也提到在悉尼有他们的聚居地,但是哪个suburb不记得了。我认识的那个人以前是唱歌剧的。 原帖由 Microhard 于 2011-6-20 20:20 发表 http://freeoz.org/ibbs/images/common/back.gif当时我电脑里正好有几张哈尔滨的照片,我就给他看了,有索菲亚教堂,还有防洪纪念塔,他说,防洪纪念塔就是他爸爸设计的。
在接下来的两次约诊中,他还给了我一张保存完好的1938年的哈尔滨地图和一本俄文的书籍,里 ...
“他说,防洪纪念塔就是他爸爸设计的” 按照这个推算那个人在哈尔滨的时候 索菲亚教堂 还是深陷在附近商品城的垃圾堆里。 哈尔滨冬天很冷很冷的
我记得那时候下午在中央大街上逛街
店家都关门了,可是看看手表才下午3点钟
哦,对了,哈啤很好喝的
:yct_84 原帖由 JohnWoo 于 23-6-2011 21:44 发表 http://www.freeoz.org/ibbs/images/common/back.gif
“他说,防洪纪念塔就是他爸爸设计的” 按照这个推算那个人在哈尔滨的时候 索菲亚教堂 还是深陷在附近商品城的垃圾堆里。
我估计那时的教堂都还保存完好。
他给我的一本书里还有一些当时教堂的照片。 正准备去俄罗斯旅行
向往俄罗斯很久了
非常期待
谢谢楼主分享。 原帖由 Microhard 于 2011-6-23 20:29 发表 http://freeoz.org/ibbs/images/common/back.gif
我估计那时的教堂都还保存完好。
他给我的一本书里还有一些当时教堂的照片。
那估计是文革之前的照片吧?
ps:很高兴找到个老乡 太难得了!
对了,他说的汉语是不是跟赵本山差不多阿?;P
回复 #11 四香油饼 的帖子
必须地必须地必须地 原帖由 四香油饼 于 23-6-2011 23:48 发表 http://www.freeoz.org/ibbs/images/common/back.gif太难得了!
对了,他说的汉语是不是跟赵本山差不多阿?;P 差老鼻子了 黑龙江老乡飘过。。 刚刚从哈尔滨回来不久。。 原帖由 JohnWoo 于 23-6-2011 23:37 发表 http://www.freeoz.org/ibbs/images/common/back.gif
那估计是文革之前的照片吧?
ps:很高兴找到个老乡
是,有的照片是一九零几年的。
我准备什么时候扫描到电脑里。
那张1938年的地图我看了,我家附近的街道还都是那样,大多数的名字还都保留着。 哈尔滨中俄混血儿很少 原帖由 Microhard 于 2011-6-24 19:45 发表 http://freeoz.org/ibbs/images/common/back.gif
是,有的照片是一九零几年的。
我准备什么时候扫描到电脑里。
那张1938年的地图我看了,我家附近的街道还都是那样,大多数的名字还都保留着。
街道没变,在道里 道外 那些有保护建筑的地方吧?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