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于70年代
不要因太多的忙碌冷淡温柔不要因太多的追求忘记享受
挣钱不是人生的全部
无限的风光就在你心灵的深处
停停你匆匆的脚步
尽情享受你生活的赐福
只希望这些能够勾起对童年的回忆
------------献给生于70年代的人
生于七十年代的人之十大经典游戏
还记得你小时候玩的什么游戏吗?看看下面有没有.1.打弹珠
即打玻璃珠.玩的人各出数枚,输者将丧失对玻璃珠的所有权.玩法通常是"出纲"或"打老虎洞".在地上划线为界,谁的玻璃珠被打出去就输,叫"出纲";或在地上挖出五个坑,谁先打完五个洞,就变老虎,然后打着谁,就把谁的玻璃珠吃掉,这叫"打老虎洞".是不是有点象高尔夫?"-" 通常一颗五花小珠2分,一颗透明大珠5分,水平不够只有靠个大来凑了,最原始的动量定理就是这时候学的
2.拍洋画
与弹珠同样疯狂的游戏,买一张16开大的上面印着各式各样小人的硬纸,有西游记的,有变形金刚的,有三国演义的...将它们一小张一小张的剪下,可以按图案内容比大小(一般越稀少的图案越大);也可以比看谁能将洋画拍翻背.总之,常胜将军手里总是握着厚厚一摞脏乎乎的画片,但当时可是得意的不得了噢!
3.滚铁圈 在一二年级时还玩的比较多,后来慢慢失传了.可能是因为没事背着个大鉄圈比较傻气吧
4.丢沙包
打仗扔石头的变种.要三个人玩,非常训练敏捷性.中间的人若被沙包打着算白打,直到能用手抓住"打手"扔过来的沙包,才能"刑满释放".有点象棒球中"投手"和"捕手"之间的耍心眼,斗志斗勇.
5.跳房子
最廉价的游戏,只要一支粉笔,一块石头就可以玩.在地上画出一摞大大小小的格子,然后按照格子的单双,一边前进,一边要把石块踢到正确的格子里,出界或者跳错了格子都算失败.锻炼脚的控制力.
6.跳皮筋
本来是不想把皮筋列进来的,但下课时,校园里的绊马索实在颇为壮观,所以"小马过河""马兰花"们也应占有她们的一席之地.
7.抓棋子
与跳房子相对应,抓棋子讲究的是眼疾手快,四颗军棋子和一个乒乓球.先扔一下球,把棋子撒下去,然后赶快接球,再扔,将所有的棋子翻成正面朝上,接球再扔,将所有棋子横立起来,接球再扔,将所有棋子竖立起来......一旦接不到球,或是把棋子碰翻了,都算输.这是我见过的难度最大的一种游戏,但很有意思.
8.打乒乓 那时排球太贵,足球没风气.不像乒乓只要有块水泥台就可以玩,所以我们这一代的乒乓球水平都不差.
9.踢毽子
花样繁多的脚上功夫.当然也可拿本书用手打,嘴里还嚷"桥,外,别,背"什么的动作指令.当年不知有多少课本葬身与该游戏下.想来应该是老师最痛恨的一种游戏吧;P
10.撞拐子
最具男子气概的战斗.曾经有一个膝盖摆在我面前,可是我撞不倒他,人世间最痛苦的事莫过与此.如果上天让我再来一次,我会选择从旁边撞! 70年代的偶像明星
[ 本帖最后由 jessie_he8021 于 21-9-2010 22:35 编辑 ] ef899c22d54338538b82a14c.jpg是谁?就第一张,挺帅的那位?:D 上面怎么没有老崔?:o :Q 70年代人难忘的影视剧
[ 本帖最后由 jessie_he8021 于 21-9-2010 23:58 编辑 ] 还有好多,我吃个饭再来发啊
儿时生活
人工控制信号灯[ 本帖最后由 jessie_he8021 于 22-9-2010 00:05 编辑 ]
遇见老外
一九八O年夏游故宫的人,不看国宝、不看宫殿,围观外国游客。同年笔者在上海外滩亦见过更甚者,据传一九七八年一个外国旅游团在某地被十万人围观。乒乓球成为全民运动
中国在那个时候经历了乒乓外交,中国体育代表的拿手项目是乒乓球,于是,它更有理由像象棋一样成为全民运动。开始流行婚纱照
婚纱照可能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流行起来的,但毕竟证明从那个时候起,中国新婚新人就已经开始照婚纱照了。那时电视机还很稀罕
从七十年代后期,到八十年代中期,电视机还不是一般家庭的普及品.刚刚开放的人们对这种电子产品充满了好奇与渴望.城市里的国外电视机需要凭票购买,国产电视只限于黑白产品,且当时价格不便宜。城市普通家庭也没有做到普及,如果在农村,一个村子也许只有一两个。而如今,许多家庭拥有电视机数量在二台以上。 呵呵,许多事、许多人,生活中多了回忆,多了从容,就意味着有些老了,70后马上跨入40岁的坎了,中年还是青年?按照平均寿命40岁算青年吧,痛并快乐着。 街头的风景——书摊 当时的理发店爱美不分阶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