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驰的博客,瞎子摸象。。。:)
常识就可以,直觉就可以(2010-01-17 19:28:28)标签:财经
巴菲特:未来十年中国股市必将成为世界之最
http://www.sina.com.cn2010年01月17日07:40深圳商报
【本报讯】在不久前举行的全球最具影响力商业女性大会上,沃伦·巴菲特表示看好中国市场,认为未来十年中国股市必将是世界之最。
“每个经济周期的转折点通常都有什么特征?能否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来谈一谈?”针对这个问题,巴菲特表示,实际上每个经济周期都没有一定之规可寻。特别是像中国这样的新兴市场,瞬息万变。
巴菲特说,并不是所有的行业他都感兴趣,即使是有些很有前途的行业。如果是单一地凭借某个行业来选股也是行不通的。他说,每个股票都有一系列相对复杂的选择标准,通常要考虑方方面面的情况,不能单凭行业来选股。
“你对中国市场的未来怎么看?”巴菲特给出了令广大中国股民都振奋的答案。巴菲特说,“我看好中国市场,不要计较短时期的情况。未来十年中国股市必将是世界之最。”
对于美国经济何时才能复苏的问题,巴菲特并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而是认为主要看美国的经济运行情况。“任何人,只要认为资金是万能的,那就错了。”巴菲特说,“我们要做的就是让美国民众保持更多的生产力,我要激发它们,这是件很难的事。”(中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索罗斯进军中国 港基金业称或加大市场波动
http://www.sina.com.cn2010年01月15日 17:41新浪财经
新浪财经讯 1月15日下午消息 对于金融大鳄索罗斯(George Soros)管理的基金计划在香港成立研究机构的消息,香港基金业人士大多认为这代表国际对冲基金的大方向,预期其资金将投入H股等中国相关资产,香港市场的波动性可能越来越大。
日前外电报道,管理资产达250亿美元的索罗斯基金管理公司(Soros Fund Mangement)计划在香港成立研究部门,并且在北京设立代办处,并把纽约的两位经理人调至香港。香港基金业人士普遍认为,对冲基金以香港为平台投资内地是大势所趋。“投资亚洲的基金一般都在香港有‘点’,因为这里的软硬件都好”,香港投资基金公会执行董事黄王慈明对新浪财经表示,香港的法律体系、人才、信息都很完善,是国际投资者进军中国的最佳基地。
“金融危机后进入香港的资金越来越多,这里是全球焦点”,全球华人国际投资者协会主席、香港东骥基金管理董事总经理庞宝林则表示,相信受惠于内地内需增长的股份、新的人民币产品等,都会是索罗斯未来的投资目标。除了“中国概念”外,庞宝林还认为,香港市场越来越国际化,许多国际企业如俄铝、南戈壁能源等也纷纷来到香港上市,投资的选择就更多了。
以对冲基金为代表的活跃“热钱”一直是香港市场上的主力,金融危机时期一度大量撤出。然而危机后,对冲基金英姿重现,除了索罗斯外,市场消息称伦敦对冲及互惠基金公司GLG Partners将于香港成立研究办事处;有“欧洲巴菲特”之称的富达国际基金经理波顿(Anthony Bolton)也将移居香港,管理一个新的中国基金。去年下半年香港的热钱流入显着回升,全年高达6000亿港币,引起监管部门的警惕。
“索罗斯的钱进来的时候,大家不会知道,但多了一大笔钱市场波动性肯定会增加”,BMI基金管理总裁沈庆洪对新浪财经表示,由于索罗斯基金不是对公众发行的基金,因此无需在监管机构登记,来去自由。“我猜他不会到内地去成立一个机构做投资”,沈庆洪相信,索罗斯来香港的原因是香港资金流动自由,随时可以撤走。
庞宝林则指出,国际对冲基金这类热钱大量流入,资产价格一定会上升,甚至“会吹出一个很大的泡沫”。但他表示,这种情况是难以避免的,因为未来十年到二十年,中国都是新兴市场发展的龙头,人民币也会慢慢升值,因此流入的资金一定会越来越多。
索罗斯发言人Michael Vachon去年11月曾称在香港设办事处的报道为“谣传”,对目前的报道也仍拒绝置评。但索罗斯去年10月曾表示,金融海啸显示全球经济重心已由美国转向中国,中国将成为危机的大赢家,甚至是未来“金融帝国”,表现出对中国的浓厚兴趣。(彭琳发自香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可以错过与索罗斯一起阻击英镑的赚钱机会,但你不可以错过如此近距离、确定的家门口的大机会。
以某种深奥的简洁方法分享中国经济的未来确定性增长,是全球投资人、投机家的“使命必达”。
【漫画发表于2008年9月20日,上证指数下跌途经2075点】
[ 本帖最后由 kingsking 于 19-1-2010 13:27 编辑 ]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315bad0100gh31.html :oil :oil :oil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