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创业大讨论话题之二: 在澳销售中国进口小商品的可行性
宁做鸡头,不当凤尾!澳洲创业大讨论话题之二: 从中国进口小商品,到澳洲销售.
讨论时间: 2007年7月9日-10日
特约FREEOZ 资深移友,前上海移友会会长,悉尼著名新一代创业家spirit1 主持
附:spirit1大哥当年的文章:
我的澳洲第一天
http://www.freeoz.org/forum/viewthread.php?tid=45446&highlight=%2Bspirit1
写给即将踏上澳洲土地的朋友们
http://www.freeoz.org/forum/viewthread.php?tid=18528&highlight=%2Bspirit1
spirit1的澳洲生活!(7月18日更新,在第4楼)
http://www.freeoz.org/forum/viewthread.php?tid=200166&highlight=%2Bspirit1
[ 本帖最后由 老大卫 于 18-7-2007 09:39 编辑 ] 太好了!强烈关注。 关注关注!
哪类商品比较受澳大利亚欢迎呢? 我也想知道
我一大兴趣就是干这个 偶的体会是只要你想到的东西,这里都有人做了,所以主要就是拼渠道,拼个人努力 强烈关注!:victory: :victory: 期待。。。。。。 叫pal来看看,他有说过想帮jm们倒腾东西的。。。 这个好哎,我大姑子是专做工艺品批发的。不知道卖中国的工艺品有没有销路啊。:lol 偶也来凑一个热闹
大家好.
因为有点事情,所以现在才有时间回帖.经常在网上看到一些筒子对从中国进口商品比较感兴趣,主要就是基于
1.中国商品极大丰富,是世界的大工厂
2. 中国产品价廉,和国外制造相同产品有巨大差价
3.我们是中国人,当然进口中国产品有着天然的优势
4.进入门槛不是很高,可以用少量钱进口点东西在澳洲市场卖.
5.澳洲关税很低,而且进口限制少
以上当然是我们不可否认的优势
但是我想让筒子思考一下:
光这些是否就能支撑起你做这类进口生意?
但是你能够成功的关键是什么?
关于进口生意,
我自己也只做了2年,所以我也希望通过这次和大家的探讨,将思路理顺,为今后的道路做些探索.因此请大家集思广益,踊跃讨论. 原帖由 spirit1 于 9-7-2007 16:38 发表
因为有点事情,所以现在才有时间回帖.
经常在网上看到一些筒子对从中国进口商品比较感兴趣,主要就是基于
1.中国商品极大丰富,是世界的大工厂
2. 中国产品价廉,和国外制造相同产品有巨大差价
3.我们是中国人 ...
嗯。那如果我有稳定的货源,澳大利亚人会对中国的诸如琉璃,玉器,花瓶之类的工艺品感兴趣吗?
回复 #11 spirit1 的帖子
我觉得成功的关键是产品有市场,在当地有销路 中国的货源不知有多充足。我老家就在义乌附近,义乌小商品太多了,只要澳洲有人要,什么都能找到! 原帖由 杉木许 于 9-7-2007 16:54 发表中国的货源不知有多充足。我老家就在义乌附近,义乌小商品太多了,只要澳洲有人要,什么都能找到!
嗯。重点是要卖得掉。
楼上的说到一点,实际上也是非常关键的一点
就是销售的渠道.在没有销售渠道的前提下,就盲目的进口商品,想不输都很难.这是为什么呢?
是啊,有人说,我只要找到一个好卖的东西,销路自然就能打开了.
呵呵,我只能说,这是个比较idealistic的想法.你说,哪有这样的人啊,销售渠道没找好,就进东西的.
您还别说,我真碰到不少这样的人,因为在国内有点进货渠道,而且人家给他放帐,就大着胆子进了.最后当然是积压产品一大堆了.
但是,即使有了销售渠道,是不是就能开始进口了呢? 不是。 偶觉得要有本地的SALES, BUYER合伙才可能会有机会。
我们对这里的文化 语言 很多远不够。 原帖由 mite 于 9-7-2007 18:27 发表
不是。 偶觉得要有本地的SALES, BUYER合伙才可能会有机会。
我们对这里的文化 语言 很多远不够。
是,对当地的风俗人情,文化的了解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否则做起来真是事半功倍。 原帖由 AnaCoppola 于 2007/7/9 13:50 发表
叫pal来看看,他有说过想帮jm们倒腾东西的。。。
说到我就来露个脸:lol 要打品牌的话,起个名字都是很重要的,这个时候文化和语言的barrier就很有问题,如果不打品牌纯走渠道的话,那就有可能在将来卷入价格竞争,由于市场的日益透明,这种趋势会越来越厉害。
打破一下。
我没想明白,在澳洲做小生意,和在国内高中毕业就做小生意,有本质不同吗? 既然当年没有选择,为什么现在要做这个选择。特别是对于一些没有商业经验的同学。如果是有外贸经验的,可以考虑。如果就是想进点小玩意儿,找个店面自己卖,还是要考虑为什么要从事这个?不在于,买小商品赚不赚钱的问题,在于是否选择这一生存方式的问题。 最近澳币对美金都8.6了,
进口还成,出口就不好做了。
有做鲍鱼生意的筒子吗?品种是青边和溏心,干鲜都要。
上面老麦提到了要和AUSIE一起创业,才有成功的把握.
实际上这不是一个必要条件.我也看到过有中国人自己做进口批发生意很大的,也看到过AUSIE做这个生意最后血本无归的.前面我们讲到在澳洲要有销售渠道,是个非常重要条件.但是仅仅这样还是不够的.
成功的与否,还要看这些渠道的容量,只有搞清楚这个,你才能有的放矢的进货.才真正在生意的起点上踏出了坚实的一步.
曾经过来人都有这样的体会.一些产品已经得到了客户的认可,感觉上有需求,就从国内进货了.然而在国内进货要想价钱便宜,又必须进大量的货. 但是进到澳洲以后,虽然自己的渠道能够消化,但是不能消化到如此大的量,最后还是造成产品积压.以至亏损告终. 所以,渠道是很重要的,但是渠道的容量才是重中之重.
而目前在澳洲大家经营的进出口生意中,这个容量恰恰是制约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原帖由 格美 于 9-7-2007 19:25 发表
我没想明白,在澳洲做小生意,和在国内高中毕业就做小生意,有本质不同吗? 既然当年没有选择,为什么现在要做这个选择。特别是对于一些没有商业经验的同学。
如果是有外贸经验的,可以考虑。如果就是想进点 ...
你的思考确实有道理的.虽然区别还是有点,但是对绝大多数人来说都是陌生领域.
但是作为人生的一项选择,未必一定是不好的.
就象很多人到了澳洲改行一样, 或者由零开始,圆自己的一个梦想,也未尝不可. 原帖由 pal2002 于 9-7-2007 18:53 发表
要打品牌的话,起个名字都是很重要的,这个时候文化和语言的barrier就很有问题,如果不打品牌纯走渠道的话,那就有可能在将来卷入价格竞争,由于市场的日益透明,这种趋势会越来越厉害。
我倒不认为名字非常重要. 任何一个名字,都是靠后天的不断培育,才能最后成为名牌.就象你给小孩子起名字,不管名字再好听,如果不给孩子后天花心血的培养教育,还是一样是庸才.以后有很大的概率是受穷的命.
打品牌是那么容易吗?谁都知道要走品牌的道路,但是真正又有多少能成为名牌,而成为名牌的道路中又要花多少代价,是我们这些创业者一步就能走到的吗?花了代价而不能成为名牌的商品多了去了(例如秦池酒),你有多少资金可以去交这个学费呢? 所以,饭还是要一口一口吃,还没学会走路就要跑,那是要摔交的. 原帖由 leily 于 9-7-2007 18:31 发表
是,对当地的风俗人情,文化的了解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否则做起来真是事半功倍。
这个确实比较重要,但是没有这个中国人就不行了吗?我看未必.
但是如果有AUSIE了就一定能成功吗?那肯定也不是. 原帖由 leily 于 9-7-2007 16:44 发表
嗯。那如果我有稳定的货源,澳大利亚人会对中国的诸如琉璃,玉器,花瓶之类的工艺品感兴趣吗?
这些东西都要看实际产品的STYLE的. 并不能说哪类东西好,哪类东西不好.
澳洲人是很喜欢花瓶的,但是花瓶如果式样不是他们所想的,当然就卖不出去了.
如果式样只是一部分人喜欢,另一部分人不喜欢,就有产品积压的风险.
只有真正大家都喜欢的,才能最后赚钱.
我对工艺品没啥研究,很难提供更多意见. 原帖由 ideallife 于 9-7-2007 12:08 发表
关注关注!
哪类商品比较受澳大利亚欢迎呢?
不好意思,这个问题我即使知道也不能回答,因为澳洲的市场就这么大,大家要是都进一种产品,肯定都亏钱.
比如,前年的时候,市场上流行一种网眼拖鞋,刚出来的时候,批发价5块,零售10块都卖疯了.大家看到有利可图,都一窝蜂进了.
最后,批发价都跌到2块多了.等于基本没利润了.有的甚至还要亏.
所以,在这个帖子了,大家可以讨论什么东西好之类.但是我就不回答这样的问题了. 原帖由 spirit1 于 9-7-2007 20:01 发表
不好意思,这个问题我即使知道也不能回答,因为澳洲的市场就这么大,大家要是都进一种产品,肯定都亏钱.
比如,前年的时候,市场上流行一种网眼拖鞋,刚出来的时候,批发价5块,零售10块都卖疯了.大家看到有利可 ...
哈,你说的这种拖鞋,我最爱用了,老早卖18快人民币,如今超市买3快99人民币。:lol :lol
确实,作小商品交易渠道非常重要。前段时间,有个朋友拿着样品到澳洲走了一圈,打听下来需求是有的,国内买10快,澳元也可以买10块,利润空间看似还很大,但真要在国内下订单呢,货柜呀,规格呀、颜色呀,如果量不是非常大的话,在价格上基本上没有竞争力了。如果没有很好的渠道,销售量又上不去。
所以呢,从前没做过外贸的,一旦错了,代价还是相当高的。真要尝试,建议先到这些贸易公司去打工,即使很少工资,此为“上山学艺”,学成了,下山打天下也不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