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特勒出生的公寓变身警察局
本帖最后由 通用ID 于 4-10-2023 22:58 编辑昨天看到一条Youtube标题, 说希特勒出生的房子要变警察局了。当时觉得特别好笑。好笑,有些讽刺,又不完全是讽刺,好像看到那里希特勒的一缕幽魂终于可以超脱去他该去的地方了。
今天又想起这件事决定再上网查查有没有具体一点的报道。查了才发现,这个改建的提议早在2019年就有了。本来打算装修后2020年就由警察入驻,但或因为法律争议拖延至今。这所希特勒的出生地也是让政府伤透脑筋。原来一直是像业主租用,但期间业主拒绝政府翻修,以至政府动念强行征收。业主讲政府告到高院,高院判决征收有效,但给与业主¥898,000的补偿。
这次改建可是大张旗鼓,要征集全欧洲建筑设计师竞标。目的是彻底把纳粹主义从人们的记忆中抹去。让这个建筑自然融入当地。这样世界各地的同情纳粹的人,新纳粹分子也无法把这里当作圣地了。警察局或许是个好主意,据说里面还包括一个人权培训基地。但涂抹了建筑的遗迹真的可以放逐希特勒的幽魂吗?不知道但遗忘似乎确实好过用一块碑石镇压。只是遗忘不易不是因为过去是因为今天。
让人想起什么,前几天听说加拿大的国会全体起立鼓掌,为一个乌克兰98岁老兵的发言。这位老兵真是福齐命也齐。可是没过几天又翻转了,下议院的议长出来为鼓掌道歉了,然后就引咎辞职了。原来这个乌克兰老兵是前纳粹,还曾在纳粹亲卫队第14武装掷弹兵师服役,而这只部队于二战大屠杀期间犯下许多反人道罪行。那加拿大一众政客围绕乌克兰的英雄总统齐齐起立鼓掌,迷妹迷弟般镜头下的崇拜欣赏之情一下成了反犹太主义了吗?议长下台,总理出来道歉,对在座的乌克兰总统则连斯基和代表团表示十二分的歉意。
网上还看到传言,但没有看到视频,说全体政客起立鼓掌,正是老兵说到他当年fighting russia时。没有做考证。无论真假反正幽默也合情理。国会的乌龙如果不是故意为之,难道不是也说明他们关于纳粹,二战的历史是多么无知吗?有人讽刺,乌国老兵战斗的不是Russia,是苏联红军,乌克兰也是红军的重要组成。还有讽刺说,苏联当时不是反纳粹,美国盟军吗?这不是和在加拿大国会说当时和美国作战,然后大家一起欢呼效果是一样的吗?
不管怎样,政治能带来喜感也好,当然全世界犹太人的感情肯定是伤害了。所以加拿大政府要为此道歉。因为要反纳粹,反纳粹就是不能伤害犹太人的感情。应该表扬的是,加国的总理作为一名反独裁,反纳粹战士认错时,也不忘了战斗,道歉同时也谴责了俄罗斯政府把这一事件政治化。只是让人疑惑的是这不就是个政治事件吗?谴责也应该谴责误导有利俄罗斯化,而不是政治化吧。只说反俄不是更直接了当。有人讽刺俄国成功的住进了西方人的脑子。98岁老兵反俄,50岁特鲁多反俄。都是英雄。只有一个例外,想起刚刚看到的希特勒的死讯是如何公布的,应该是德国电台,在哀伤的音乐中读出他在和布尔什维克主义战斗中倒下了。
又想起ABC驻外记者采访顿涅斯科女学生的视频,女学生说她认识很多乌克兰人很凶残,是纳粹。记者反驳继而柔声质问,凶残也不一定是纳粹对吗?何况他们是犹太人,犹太人怎么可能是纳粹?相信这位资深记者,驻外100多个国家,今年已经60多岁了,多次获奖。犹太人怎么可能是纳粹的质问会让多少人噤声?女孩子不无尴尬的笑笑说,因为他们恨俄罗斯人。这位记者的这个采访还是很好看的。即使他的立场和主流的西方记者没有不同,但他展示了很多具体可以触摸感知的场景,人物,对话。他说他不信任政府,他信任普通的人。很想为他的职业精神致敬。虽然刚刚对他的提问忍不住笑了一下。
最后在放一下希特勒故居前大石头的照片吧,不知道今后他还会被保留吗?
https://www.abc.net.au/news/2022-03-03/inside-the-separatist-republic-that-triggered-the-war-in-ukraine/100871262
Inside Donetsk, the separatist republic that triggered the war in Ukraine
'For peace, freedom and democracy. Never again fascism. Millions dead are a warning.'
不错
住改商,住改警
也可以考虑监狱,每个房间放几台缝纫机,高低都去试试,让皮带哥也去练习练习
{:9_555:}
至于大石头,送给以色列,想干嘛干嘛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