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ubbycat 发表于 29-12-2021 09:03:25

日经:多国饥荒粮价飙全怪中国 他囤积全球一半粮食

日经:多国饥荒粮价飙全怪中国 他囤积全球一半粮食
文章来源: 东森新闻 于 2021-12-28 14:33:33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 3910 次)

中国人口占全球比例不到20%,但是却囤积了全球一半以上的玉米和其他谷物,日本媒体《日经亚洲》不但注意到了这一点,并且还发现到世界的粮价正因为中国的囤积而飙涨,多国饥荒甚至因此加剧。

根据《日经亚洲》,中粮集团是中国主要的国有食品加工企业,在中国东北部的大连港经营着中国最大的食品储备基地,它将从国内外收集的豆类和谷物储存在310个巨大的筒仓中,全民所需的卡路里通过铁路和海运传遍全中国。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粮食储备司司长秦玉云11月在记者会上表示,「中国正将粮食库存维持在『历史高位』,我们的小麦库存可以满足1年半的需求。粮食供应没有任何问题。」

根据美国农业部的数据,预计到2022年上半年,中国将拥有全球69%的玉米储量、60%的水稻和51%的小麦。

根据中国海关总署的数据,2020年中国进口食品(不包括饮料)的支出为981亿美元,是10年前的4.6倍,2021年1月至9月期间,中国进口的食品量比2016年以来的量还要多。

在过去5年中,由于从美国、巴西和其他供应国大举采购,中国的大豆、玉米和小麦进口量猛增了2 ~12倍,牛肉、猪肉、乳制品和水果的进口量增长了2~5倍。

世界各地都正在为食品价格上涨所苦,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计算的11月份食品价格指数比去年同期高出约 30%。自然资源研究所所长柴田明夫(Akio Shibata)直言,中国囤粮是全球粮价高涨的主因之一。

中国农业专家高桥五郎(Goro Takahashi)则表示,中国农地分散、土壤污染,导致生产效率差,再加上农民迁往城市,粮食产量将持续停滞。

综观中国历史,粮食短缺引发动乱,往往都是促成起义推翻王朝的重要因素,由于与美国澳洲关系恶化,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正面临的粮食的不确定性。

根据联合国的数据,2020年生活在饥荒地区的人口超过7亿,比5年前增加了1亿多人。高桥说,「虽然发达国家应该要为整体饥荒的情况负责,但中国的责任更重,中国应该为解决粮食分配不均问题做出贡献。」

chubbycat 发表于 29-12-2021 09:04:53

@dcxg 发表评论于 2021-12-28 14:39:41
中国囤积芯片造成全球缺芯问题和这个一样严重。

gnosis 发表于 29-12-2021 09:31:02

今年国内粮食丰收已成定局 为何玉米等谷物进口量却翻倍

[ 2020年,被行业内视为中国粮食进口的关键年份。在此之前,中国三大主粮进口配额一直都没有用完过,很少有配额外的进口。根据中国对玉米、小麦和大米实行的进口关税配额管理政策,配额外进口征收65%的关税。 ]

  [ 2021年1~9月,谷物进口5238.9万吨,同比增1.3倍;净进口5042.8万吨,增1.4倍。 ]

  一方面是2021年粮食丰收已成定局,且库存充足处于历史高位;另一方面是粮食进口量也大幅增加,其中缘由何在?

  海关总署近期发布的数据显示,中国2021年10月粮食进口量为968.4万吨,1~10月进口量累计为13795.6万吨,同比增加近23%。

  自从2015年以来,中国粮食进口量维持在1亿吨以上。今年前8个月的粮食进口量(11453.6万吨),就已经超过2019年全年粮食进口量(10609.2万吨)。

  如今,前10个月的粮食进口量已与2020年粮食进口量(14262.1万吨)仅相差466.5万吨。同时,已占2020年国内粮食总产量(66949万吨)的20.6%。

  中华粮网易达研究院副院长张智先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这种现象出现的背后,既有部分品种呈现阶段性产不足需的现实,又有应对国际粮价上涨、粮食供应链受疫情波及等影响的考虑。

  谷物进口正异军突起

  根据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2021年1~10月累计进口粮食中,大豆7908.3万吨,占比达到57.3%。对比去年同期数据来看,2020年1~10月累计进口粮食中,大豆8320.7万吨,占比达到74.2%。

  这是中国粮食进口的显著特点,即大豆占据主导地位,且这种进口格局由来已久。中国自从1995年由大豆净出口国转变为净进口国以来,大豆进口量就逐渐增加。2000年,中国进口大豆刚突破1000万吨;到2020年,这一数据达到了10033万吨,首次超过1亿吨。从全球来看,中国的大豆进口量约占全球大豆贸易的60%。

  同时,上海迈柯荣信息咨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徐阳对第一财经表示,大量进口大豆也是中国基于国内资源禀赋所做出的现实选择。如果全部都由国内种植,将会挤占玉米等作物原本有限的耕地。

  但今年前十个月的大豆进口量,比2020年同期减少412.4万吨,进口占比也下降了16.9个百分点。这说明,大豆主导型的进口格局虽然仍未改变,但是玉米及玉米替代品等的谷物进口,正异军突起。

  据农业农村部农业贸易促进中心发布的最新数据,2021年1~9月,谷物进口5238.9万吨,同比增1.3倍;净进口5042.8万吨,增1.4倍。

  在这些进口的谷物中,分品种来看,玉米表现最为突出,达到2493万吨,同比增长273.8%,且已经远超2020年全年进口量。除此以外,小麦、稻谷及大米、大麦、高粱同比均大幅增长。

  从全球来看,水稻、小麦、玉米是最主要的谷物品种,占全球谷物比例90%以上。在中国,这三大谷物中的水稻、小麦被称为“口粮”。

  按照谷物的品种,中国每年小麦产量1.35亿吨~1.4亿吨,按单一国家来看,中国是全球第一大小麦生产国;玉米产量2.5亿吨~2.7亿吨,位居全球第二,产量仅次于美国;水稻产量2.1亿吨~2.3亿吨,是全球第一大水稻生产国。

  但从数据来看,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小麦、水稻生产国,第二大玉米生产国,仍在从国外进口规模不小的谷物。

  进口量大增的原因

  用于生产饲料的大豆、玉米之所以大量进口,主要是为了满足国内养殖业的发展,尤其是养猪业。

  布瑞克·农产品(6.370, -0.02, -0.31%)集购网研究总监林国发称,国内生猪产能持续恢复,同时年初的高猪价预期刺激养殖户大比例压栏,导致饲料产量同比大幅增加。中国饲料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21年上半年,饲料累计产量同比增加71.4%。

  与此同时,近年来,中国临储玉米持续去库存,导致玉米库存耗磬,再加上2020年9月玉米东北产区接连遭遇台风袭击,影响玉米收成,基层种植户惜售、屯粮加重了市场流通紧张,玉米价格持续攀升。于是,加工企业受加工成本约束,对国产高价玉米有所抵触,进口玉米价格优势显现,促使中国加快玉米及替代谷物的进口。

  这其中也有中美贸易协定的因素。从2020年下半年开始,中国大幅增加美国玉米、大豆的采购量,这些采购的粮食2021年陆续到港。

  张智先称,虽然中国的粮食库存总量充足,库存处于历史高位,但是部分品种呈现阶段性的产不足需也是现实,加大相关品种进口可以增加供应,弥补产能缺口。

  作为三大谷物之一的玉米,由于产需缺口较大,近年来进口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增加。2020年累计进口量达到1129万吨,同比翻了一番多,这一趋势一直延续到2021年。

  因此,2020年,被行业内视为中国粮食进口的关键年份。在此之前,中国三大主粮进口配额一直都没有用完过,很少有配额外的进口。根据中国对玉米、小麦和大米实行的进口关税配额管理政策,配额内进口征收1%关税,配额外进口征收65%的关税。2021年,三大主粮进口关税配额分别为小麦963.6万吨、玉米720万吨、大米532万吨。

  此外,与玉米在饲用中有替代关系的高粱、大麦,进口量也出现大幅增长。2021年1~9月海关总署进口数据显示,高粱735万吨,同比增加110%;大麦861万吨,同比增加85.6%。

  林国发称,玉米的高价,使其与大麦、高粱存在显著价差,具有替代可行性。由于玉米存在进口配额制度,在配额外关税增加,进口没有利润,而大麦、高粱不存在配额限制,于是企业大量进口大麦、高粱,甚至一些企业为了规避玉米进口配额的限制,进口玉米饲料粉(玉米粉碎后加入适当矿物质和维生素)。

  关于今年粮食进口有所增加,张智先解释称,也有应对国际粮价攀升、粮食供应链受疫情波及等影响的考虑。

  他说,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的背景下,适当增加进口是许多国家的战略选择,不一定是因为该品种的现实供应短缺。比如,国内小麦除了结构性进口需求之外,应急防备进口的因素可能更多一些。今年1~9月,小麦进口量756万吨,同比增加29%。除了小麦,其他一些农产品的进口也有这方面的因素存在。

  行业内预期,按照当前谷物进口节奏,虽然下半年每月进口量低于上半年,但预计四季度合计进口量仍将达到1200万吨左右,全年进口量6500万吨左右,同比增加2000万吨。

gnosis 发表于 29-12-2021 09:31:35

造谣前要稍稍做点准备

gnosis 发表于 29-12-2021 16:06:41

你下午不上班的啊?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日经:多国饥荒粮价飙全怪中国 他囤积全球一半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