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难的人,这不是天灾,这是人祸
先看看这两个数据。截至1月22日,武汉封城前,新冠肺炎全国确诊571,疑似病例393,死亡人数17。
今天最新的数据:
这些不是冷冰冰的数字,他们是家人,是朋友,是同事,是邻居……是1382条人命,还有6万多生死未卜的患者。
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多少人在受难?
而这一切,本不应该发生的,根本就不应该发生,这是完全可以避免的事情。
据三联生活周刊副主编吴琪报道,她的朋友罗晓力(化名)在武汉一家三级医院,看到的情况很严重,但因为刚开始的时候,医院有医生在微信里讲述此事,被有关部门训诫,这种训诫给了医生们不小的压力。
罗晓力说:“我在亲戚群里一再提醒大家出门戴口罩,不要聚会聚餐,但又不能说不明肺炎的情况,只能躲躲闪闪。如果早十几天能让我们医生预警,情况不会到今天这一步”。
一位到武汉考察过的病毒学家对三联生活周刊记者王珊说:“武汉的肺炎疫情已经非常严重,都快到战争状态了,怎么还没有人拉警报呢?武汉没有在传播初期控制住病毒,很快会造成大面积感染。”
人民日报李泓冰报道,武汉有关部门不仅仅封锁信息,还让易感人群不戴口罩以免引发公众恐慌。
在疫情已经引起全社会关注的情况下,武汉依然按部就班地派送20万张免费旅游券,“邀约”市民和游客前往黄鹤楼等热门且封闭的旅游景点。舆情哗然之后,官方才宣布推迟这一活动。
1月18日,百步亭社区还如期举行第二十届万家宴,4万多个家庭参加。所有人都没戴口罩!
吴琪痛心地说:我以为在几乎人人都用微信、微博、抖音的今天,整个社会并无秘密可言。可是一个这么大的突发事件,犹如大片墨汁浸入白布,看见的人被戴上了严严实实的“口罩”,公众依然在狂欢。
原来,口罩被戴到了这里!而且戴得特别紧,紧到献出了生命。
1月26日,湖北省召开新型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湖北省长王晓东照着稿子念:“仙桃市的防护服和医用口罩生产具有一定的优势,年生产各类口罩108亿只,其中民用8.8亿只,医用9.7亿只。”
工作人员递上来一张纸条给他,他改口说:“刚才的口罩生产规模有点出入,口误,不是108亿只,是18亿只。”
很快又递上来一张纸条,这位省长再次更正:“我们省口罩的年生产能力是108万只,不是亿是万,单位错了。”
108亿——18亿——108万
哦,补充一下,在要求市民戴口罩的时候,他是全场唯一没有戴口罩的人。
发布会上,省长王晓东说“医用防护服、口罩等防护物资仍然特别紧缺”。
武汉市长周先旺则说,武汉防护服紧缺问题已得到全面缓解。
相互矛盾呀。
看看这个公告的日期,和发布会是同一天。
1月30日,湖北省委书记蒋超良首次出席新冠肺炎疫情发布会。央视记者提了两个问题,然而,让人意想不到的是,省委书记低头念了四分钟跟提问风马牛不相及的稿子。
稿子是谁事先写好的不知道,反正是写好了,不管谁提问,提什么问题,他都会照着稿子读。
更讽刺的是,念完稿,这位书记说了句:“下面请接着提问”。
这样的提问还有什么意义?
如此不把疫情当一回事,一个二个领导全是这态度,疫情能不扩散?
武汉在1月23日开始封城,之后湖北许多城镇也陆续封了。
然而,我们来看看封城后,武汉城里的情况。
人们为了买菜买日用品,还在街上排队。虽然戴着口罩,但这样近距离的排队,是很容易交叉感染的。
市民在超市里彼此摩肩接踵,戴口罩有用吗?这些菜,这些食品,如果潜伏期的人摸过,你再带回家,很可能就把病毒带了回去。而且超市里的封闭环境加上中央空调,是病毒传播的有利环境。只要有一个人被感染到,那么全家人都有可能受牵连。
这么简单的常识,政府意识不到?
武汉是重灾区,一定要做好隔离工作,才能最有效防止病毒传播。
为什么武汉的疫情一直在蔓延攀升?
因为没有做真正的隔离。
这不是市民的错,市民需要买菜吃饭,否则会饿死。
这是管理层的问题。
在这么严峻的时候,武汉为什么不采取措施?
为什么不能组织人员统一送菜?每条街、每个小区、每栋楼,统一管理。工作人员不够,领导上啊,党员上啊,再不够共青团员上啊。还有志愿者们,我就不相信武汉没人做志愿者。
那些单位的公车都闲置着,拿来送菜啊。
武汉为什么就不动用全社会的力量做好隔离工作?
有些小区,也会有工作人员帮有病人的家庭采购,可是送过去的时候,却是这样面对面交流。
这方法是错的,隔离不是聊家常的时候。
正确的方式是,约好时间,把采购好的物品放在门口或走道,不接触,不见面,相互保障安全。收到货第一时间结款,结款方式可以用微信转账。
不做好隔离,再多的医疗支援,也抵挡不住烈性传染病的传播。
湖北的医务人员已在超负荷运转,而且长时间工作,属于高风险感染人群。
截至 2 月 11 日,全国医务人员确诊病例 1716 例,其中 6 人不幸牺牲。
很多医院都出现缺少医疗物资的情况,不得不向外界求助。
这些整天忙着救死扶伤的医生,已经非常辛苦,还要抽时间在微信里寻找医用物资。
“打仗”用的装备不够,就连他们的交通也没人关心。
1月27日中午,武汉四院的一位医生,已经工作了30多个小时。因为市内取消了公共交通,下班后她本来打算自己走回家,但是走到派出所旁实在走不动了,无奈的她不得已请问民警能否载她一程。民警立刻开车将她送回了家。
武汉市取消公共交通后,是不是应该考虑到医务人员上下班的问题?为这群特殊的勇士安排接送。
看到医务人员自己动手运送萝卜,真的心疼。
医生惨,病人也惨,凌晨五点都排着几百人的队伍。从早上九点开始排队,要到晚上11点才能打针,而且因为不给号,也不能走开不能休息。
还有一些不是新冠肺炎的病人,中风、心脑病患者等等,因为医院都满了,一床难求。有的只能在家拖着。
2月5日,呼吸与危重症医学专家、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王辰接受央视采访时说,“武汉的防疫,可以说是形势严峻,大批的患者未能及时收治到医院中。而这批患者在社会上的流动、在家里居住,会造成社会和家庭进一步的感染,这是加剧疫情的最重要的因素。”
2月9日,武汉市发起应收尽收、不漏一人的总攻。
可是就在当晚,负责转运的一辆公交车,被转运负责人带进了某狭窄的道路,被堵在路中央。
司机告诉环球时报记者,他原本接到指令是前往武昌区某社区接收病人,但是负责组织转运的工作人员却带着他去往多个地点接收病人。
车上30多位老人,有些老人没有座位只能站着。开私家车跟随的病人家属说,我想让我爸爸坐我的车,自己送去医院,但是他们不允许。
在记者和病人家属的指引下,公交车终于驶出街道,去下一个病人接收点。
由始至终,负责组织转运的工作人员也没有来帮一下忙,只是坐在自己的小车里。一路没有人管,车上患者把怒火发泄在司机上。
将近凌晨,已经无法忍受的病人要求立刻去医院。司机只好直接将车开往武汉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可是并没有人对接,司机也不知道该怎么办。
事后负责转运的工作人员向记者解释,当晚他们本想将司机带往位于武昌区某地的另一个接收点,但司机并没有听从指挥,而是直接带着病人赶往医院。他们同时表示,大量病人无法及时入住,是因为负责接收的医院入院手续太过繁琐。
记者看到,凌晨两点多,仍有大批病人被大巴车送来,同样也无人对接。
这些都是危重和重症病人,而且是在寒冬的凌晨,怎堪如此折腾。
2月10日,国务院副秘书长、国务院办公厅督查室主任高雨严厉责问武昌相关领导,“应收尽收是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关键,要把好事办好,怎么能把好事办坏?这些负责转运危重和重症病人的党员干部为什么不跟车?现在的武汉就是战时状态,这些人的行为十分恶劣。”
这些人的行为十分恶劣,何止不跟车的这些人。
从疫情开始到现在,武汉的管理都是一片混乱,领导班子不作为,后果却要平民百姓来承受。这些都是平凡的普通百姓,他们是受害者,他们比谁都无助。
看看这些没有病床挤在一起输液的病人。
下雨天撑着伞、裹着厚厚羽绒服在路边打吊瓶的患者。
站在抢救室门口焦虑不安的病人家属。
不顾个人安危奋战在前线的医务人员。
这些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爸爸妈妈,儿子女儿,原本可以和家人欢欢喜喜团聚过年。可是,他们有的走了,有的还在遭罪。
现实如此残酷。
这不是天灾,这是人祸。人祸有时候比天灾更可怕,明明可以避免,但是却没有避免。
我几个星期前说的话,你信了吧?我每天看到的负面消息,比这些还要更严重。 中国人这么多,封城前离开武汉的就有500万人,想想全澳洲才只有2500 万人口。
若是交给澳洲政府来管,结果又会怎么样? Serin 发表于 18-2-2020 09:40
我几个星期前说的话,你信了吧?我每天看到的负面消息,比这些还要更严重。
你好像说断网络,这个我不信啊 妮南 发表于 18-2-2020 12:54
中国人这么多,封城前离开武汉的就有500万人,想想全澳洲才只有2500 万人口。
若是交给澳洲政府来管,结 ...
不是人多少的问题,而是一开始封锁消息的问题。封锁了消息,医生不敢说实话,市民不知道情况。澳洲的媒体是公开的,不会被禁言。
还有一个是封武汉后的处理方式。隔离应该就是真的隔离,但武汉完全没有做到。我们在澳洲有很多志愿者自发组织去帮助隔离的人。看这篇:https://freeoz.org/ibbs/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383047&highlight=%D0%E8%D2%AA%B8%F4%C0%EB%B5%C4%C5%F3%D3%D1%A3%AC%D6%BE%D4%B8%D5%DF%C3%C7%D4%DA%D5%E2%B0%EF%C4%FA%B2%C9%B9%BA
只有做到真正的隔离,才不会交叉感染。
上面说的这两点做到了,就根本不会出现后来这样大面积感染的情况。所以不会有你说的“若是交给澳洲政府来管,结果又会怎么样?” kevin妈妈 发表于 18-2-2020 12:36
不是人多少的问题,而是一开始封锁消息的问题。封锁了消息,医生不敢说实话,市民不知道情况。澳洲的媒体 ...
我昨天与国内的亲戚通电话,舅舅一位老同学在武汉,他们也有过电话交谈,武汉老同学说现在他们都不出门,若想购物就写在纸条贴在门上,会有人帮助他们去采购。 妮南 发表于 18-2-2020 13:45
我昨天与国内的亲戚通电话,舅舅一位老同学在武汉,他们也有过电话交谈,武汉老同学说现在他们都不出门, ...
你说的情况是现在,我说的是封城后,你看我这篇文章里的图片,还有那些来源,都是正规大媒体说的。
封城是1月23日,那时候已经很容易人传人了,但并没有做隔离 湖北省某些领导在这一疫情事件中的失职行为,他们需要承担责任,眼前结果是中央派调查小组,湖北省已经换将。 本帖最后由 妮南 于 18-2-2020 13:00 编辑
关于隔离,要想想中国的居住人口、医院所能容纳的病人数量、医疗设备、应急医疗物资等等。这是国情决定的。
这么多人口,若是每个人一间屋子隔离在国内是不可能的。但在澳洲就有可能,比如我服务的养老院每人一间卧室。以最快的速度建起了方舱医院,火神山雷神山,容纳更多的病人,迅速调动全国的医疗队伍轮流支援武汉,这在别的国家是不可能做到的。
澳洲查出15病例,零死亡。就是每年因其它传染病、流感病人的数量也远远超出。 kevin妈妈 发表于 18-2-2020 12:49
你说的情况是现在,我说的是封城后,你看我这篇文章里的图片,还有那些来源,都是正规大媒体说的。
封城 ...
也因为当时居民防范意识还不强,后来浙江、江苏等地吸取教训,就开始实施小区封闭管理。 妮南 发表于 18-2-2020 13:49
湖北省某些领导在这一疫情事件中的失职行为,他们需要承担责任,眼前结果是中央派调查小组,湖北省已经换将 ...
应该不仅仅是撤换,而是定一个玩忽职守罪,湖北这些领导,看新闻发布会那德行,这种人该坐牢。
否则撤换这么小儿科,下次发生在其他省其它市,那些领导可能也和湖北差不多 kevin妈妈 发表于 18-2-2020 13:30
你好像说断网络,这个我不信啊
这个物理断网还没有出现,不过国内网络上不合口径的帖子是删了很多。 妮南 发表于 18-2-2020 13:56
关于隔离,要想想中国的居住人口、医院所能容纳的病人数量、医疗设备、应急医疗物资等等。这是国情决定的。 ...
看三楼我说的是哪种隔离,不是要每个人一间屋子呀 妮南 发表于 18-2-2020 13:59
也因为当时居民防范意识还不强,后来浙江、江苏等地吸取教训,就开始实施小区封闭管理。
居民防范意识不强,但政府应该知道这件事有多严重,如果领导重视,应该由政府下规定。
不过那些领导,别指望他们会重视。其实我的文章里已经说的很清楚了,看看那些领导是什么样。 Serin 发表于 18-2-2020 14:16
这个物理断网还没有出现,不过国内网络上不合口径的帖子是删了很多。
删帖又不是今年的事情,早就有了啊 妮南 发表于 18-2-2020 13:45
我昨天与国内的亲戚通电话,舅舅一位老同学在武汉,他们也有过电话交谈,武汉老同学说现在他们都不出门, ...
你看到的个例运气比较好,能有采购组织起来。我认识的朋友住在比较偏远的地方,就没那么好的运气了。
所谓换将,有个球用,应勇的学习和工作资历了解一下,之后可以再了解一下在党内他属于什么派系。去年在上海搞出很奇葩的垃圾分类,被上海人骂死,现在兴高采烈地庆祝把他送走。
不以人道为前提来处理封城,必定会造成无数悲剧。在澳大利亚,政府至少不敢无视人道的存在,否则早被赶下台了。澳大利亚的红十字会也不敢这么腐败,运营费比例明确列在网站上,你觉得他们运营费太高,还有很多其它公益组织可以选择。人民有选举权和没有选举权就会对政府的执政方式产生不同的影响。
Serin 发表于 18-2-2020 13:36
你看到的个例运气比较好,能有采购组织起来。我认识的朋友住在比较偏远的地方,就没那么好的运气了。
...
我最不喜欢政治了,谁上谁下都一个样。 Serin 发表于 18-2-2020 14:36
你看到的个例运气比较好,能有采购组织起来。我认识的朋友住在比较偏远的地方,就没那么好的运气了。
...
我认识的很多上海人,也都说上海人欢天喜地送走了应勇,上海人不喜欢这个市长。
然后湖北人说,你们上海的市长再怎么差,也比湖北的领导好。:lol 也许上面早就想调离应某。 版主整理这么多资料,不容易,辛苦了{:9_567:} 假如是我听到封城隔离的信息,第一反应就是采购、囤货,这就造成了超市人挤人的现象。
此后,才会有人注意到这会使疫情蔓延,才会想到小区封闭,限制人员出入等措施。
这些听起来不人道,在澳洲怎么可能这么做,政府也做不到这一步。但在中国,集权国家,为了控制疫情,不得不这么做。
假如湖北官方提早上报疫情,重视起来,能否得到控制?也许会抑制一些发病人数,也许凭武汉的医疗条件、医疗队伍还是控制不住。最后拍板的还是中央。 也要听听在澳洲的华人不同的声音。
本帖最后由 顺就好 于 19-2-2020 00:02 编辑
但愿疫情尽快好转,尽早结束。 妮南 发表于 18-2-2020 17:10
也许上面早就想调离应某。
有可能,正好现在把他调离上海。
上海市长转去做湖北省委书记,感觉是降了啊。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