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名的艺术
公众号: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wODc5NTc2Ng==&mid=2649593031&idx=1&sn=65c90d6958021ac9303c158a8428a50e&chksm=837057deb407dec81c1e374dbc643e2810e79496e11dbeb41a79b30caa9176b251799f61fa5a&token=1569790983&lang=zh_CN#rd作者:梁虹怡
一早上回复中文学校同事的邮件,署名时有点感想,这种感想由来已久。
按照和中文学校同事们平时见面、邮件和微信联系的习惯,我应当在邮件末尾署名“梁虹怡”,连名带姓。
结果是署了“虹怡”,潜意识里偏好“虹怡”,觉得这样“更加随意”?“更加亲近”?不确定。确定的是“太严肃了”。
署名“虹怡”,或者见面时被称作“虹怡”是从大学时候开始,不管关系亲疏,不管是同学还是老师,一见面就是“虹怡”。
仍然记得一开始的不习惯,觉得别扭,至少是不适,忘了具体的感受,可能是“太过亲密了吧”?可能是“吃惊”(由此想起来大学前应该被连名带姓称呼的,或者是同学之间叫绰号:sorghum, 红豆,蚂蚁……)。
到了香港后叫“虹怡”的环境得到延续,大部分同学来自同一所大学,或是国内其他高校。
另一方面,在半中半洋的香港,叫英文名成了很自然的事,从香港开始,ASHLEY成了我的又一个称呼。
到了澳洲后,ASHLEY超越“虹怡”、“梁虹怡”,成了我的“正式称呼”。
在这样“洋气”的环境下,即使是两个中国人,相互之间只称呼英文名,可能连彼此的中文名都不知道。如果在第一次见面时自我介绍“梁虹怡”,大部分情况下对方会再问一句你的英文名。
外国朋友们更是只知道我是ASHLEY。
关于这点有件趣事。生孩子时,先生的干爸干妈来医院看望我,是一对澳洲老年夫妇。
干爸就在妇幼医院隔壁的医院工作,所以他在上班前一个人先来看我。
他知道我叫ASHLEY, 护士问:“查无此人,您知道姓吗?”
根据澳洲人的习惯,妻子结婚后跟丈夫姓。他知道我先生姓刘,所以他就答“姓LIU”。
护士一看,继续说“查无此姓”。干爸悻悻而归。
下午干妈来了,和护士之间依旧经历了相同的对话。
幸好干妈有我的手机号码,打我电话,我跟护士确认后,她才得以进来。
他们都不知道,我的证件姓名是“HONGYI”,更不知道我姓“LIANG”,并没有根据西人的习惯改夫姓LIU。
在工作场合,简历上要写英文名才能提高面试机会。
工作场合要自我介绍ASHLEY,挂上ASHLEY的名字标签,不然对方可能连你名字的发音都不知道,降低了获得面试的机会,也提高与同事互相融合的难度。
最近的研究也证实了这个事实。亚裔姓名求职者获面试机会更少,如果将中文名字改成本地名字,获得面试机会的几率,几乎是增加了一倍(University of Sydney, Prof. Shyamal Chowdhury, 2017)。
我现在在澳洲一个非营利性组织实习,这个组织的主要任务,是帮助新移民融入澳洲社区,包括住房、工作、孩子教育等各方面。
主要的客户是难民和国际人道主义签证者。在对他们进行职业培训时,其中一项任务,是帮助这些有东南亚、南亚、中东和非洲姓名的新移民们,找到一个让别人记住他名字的方法。
例如,来自缅甸的CEU,被建议可以称呼自己为Charles。
来自伊朗的Mr Habib,是我们的一位职员,大家称呼他为Mr Happy。
另一位来自非洲的女生,有着长长的非洲姓名,其中一段发音是COOL。她得到的建议是,可以在介绍完自己后说:“I AM VERY COOL, YOU CAN CALL ME MISS COOL”。
的确有效果,我只见过她一次,已经完全忘记她的本名叫什么,更不知道怎么拼写。但是再见到她,我可以轻松无压力地和她打招呼:“HI, MISS COOL”。
作为一个新职员,我在中心工作的内容之一,是通过统计客户名单,来熟悉不同文化背景的姓名。
真是折磨,不知拼写,不知分辨姓氏和姓名,有名无姓,有姓无名,同名同姓(同一个人)的状况时长发生。
昨天刚收到老板短信,最近的一份统计出现很多拼写错误。主啊!
如果不是在华人学校教书的话,恐怕我没有机会在澳洲这个地方介绍自己的中文姓名。
这是唯一一个例外的地方,当你介绍自己的英文名字时,会有人问你,你的中文姓名呢?在这里我们彼此称呼中文名,连名带姓。 本帖最后由 stfz 于 29-5-2019 09:52 编辑
真的存在,据说有些HR或者猎头一看简历是亚裔的姓名就直接忽略了,连首面机会都没有,别说二面三面了。。。除非实在招不到人的岗位 stfz 发表于 29-5-2019 09:51
真的存在,据说有些HR或者猎头一看简历是亚裔的姓名就直接忽略了,连首面机会都没有,别说二面三面了。。。 ...
是的呀,所以说“最近的研究也证实了这个事实。亚裔姓名求职者获面试机会更少,如果将中文名字改成本地名字,获得面试机会的几率,几乎是增加了一倍(University of Sydney, Prof. Shyamal Chowdhury, 2017)。” 作者是freeoz注册网友吗? 妮南 发表于 29-5-2019 11:15
作者是freeoz注册网友吗?
不是。
有些人不懂用论坛,我也没办法一个个去教。也有的人不喜欢用论坛,只是喜欢写文章而已。
所以我在公众号里有投稿地址,作者把文章发给我,我在公众号上刊登后,再补回论坛上。这样论坛也可以多一些文章。 我是怕人误解,freeoz借抄外面的文章来丰富这个论坛。我更倾向freeoz草根网友的文章。 妮南 发表于 29-5-2019 13:13
我是怕人误解,freeoz借抄外面的文章来丰富这个论坛。我更倾向freeoz草根网友的文章。
都标注了作者名的呀。像谷莉莉,她现在就不想在论坛上发帖子,因为她之前从没有用过论坛,一开始还是我通过微信语音一步步教她上的。但是后来她还是觉得麻烦,就都是把文章直接发给我。
还有另外一位老师陈榕波,也是从来没上过论坛的。
她们愿意投稿给我们论坛公众号就很好了,我不能再要求别的。我能做的就是把发送过的文章再帖回论坛上来。
现在论坛上发文章的网友少之又少,即使再怎么倾向也没用,得有才行啊:yl:
而且就算转载其他地方的文章在论坛,我觉得也没有什么不妥。一直以来都有转载,比如新闻,比如小编精选。只要不是盗用,有标明作者就可以。 妮南 发表于 29-5-2019 13:13
我是怕人误解,freeoz借抄外面的文章来丰富这个论坛。我更倾向freeoz草根网友的文章。
做公众号就是为了宣传论坛,有人投稿才可以有公众号文发送,有公众号文发送,才有人阅读、转发,这样别人才可以通过公众号知道论坛。
别人爱误解就误解好了,我们只需要做好自己的事情。 可是现在冷清的是论坛,公众号并没有起到把大家吸引到论坛的作用。每天发帖的都是这几个人。不管如何K妈的努力和奉献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 妮南 发表于 29-5-2019 15:21
可是现在冷清的是论坛,公众号并没有起到把大家吸引到论坛的作用。每天发帖的都是这几个人。不管如何K妈的 ...
论坛冷清,是因为没有内容,没有帖子。
谁都不愿意发主题帖,很多人连回帖都不愿意。我之前就在群里说过,如果每个人每天都愿意发一个主题帖,论坛就不会冷清了。
不过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不能勉强。
还是那句话,我不能要求别人做什么,我只能尽力做好自己的事情。我希望能够有多一些作者通过公众号来投稿,然后我再把文章转发到论坛上,这样最起码有帖子。 kevin妈妈 发表于 29-5-2019 15:34
论坛冷清,是因为没有内容,没有帖子。
谁都不愿意发主题帖,很多人连回帖都不愿意。我之前就在群里说过 ...
论坛以网友原创为主,论坛也有专门的转帖水区。
公众号也可以脱离这个论坛,您可以搞自己的公众号,若是需要转载freeoz的帖子丰富你公众号的内容只要征求网友同意就可。 妮南 发表于 29-5-2019 16:27
论坛以网友原创为主,论坛也有专门的转帖水区。
公众号也可以脱离这个论坛,您可以搞自己的公众号,若 ...
水区是灌水的地方,灌水是不一样的。
如果我要搞自己的公众号,我早就可以搞了啊,我也不需要转载论坛的帖子来搞自己的公众号,我自己有那么多原创。
在论坛冷清的时候,曾经有人要来买这个论坛,但是这个论坛没有老板,也没有人能决定卖与不卖。得过且过就这样也不错。有空了大家来看看。 妮南 发表于 29-5-2019 16:33
在论坛冷清的时候,曾经有人要来买这个论坛,但是这个论坛没有老板,也没有人能决定卖与不卖。得过且过就这 ...
得过且过不是我的性格。
我既然当初从隔壁回来了,我就会用心做好这边的事情,我既然当初开办论坛的公众号,我就会认真做好它。
要么不做,要做就一定会用心尽力去做好,这是我一直以来做事情的态度。 kevin妈妈 发表于 29-5-2019 16:37
得过且过不是我的性格。
我既然当初从隔壁回来了,我就会用心做好这边的事情,我既然当初开办论坛的公众 ...
关键问题还是:谁“买”下了这个论坛?
假如您带动了所有的管理人员和网友来论坛,您的对论坛的作用是积极的。假如只是一枝独秀,又觉得您在操作这个论坛。 妮南 发表于 29-5-2019 19:40
关键问题还是:谁“买”下了这个论坛?
假如您带动了所有的管理人员和网友来论坛,您的对论坛的作用是 ...
我从来就不关心谁“买”下了这个论坛,就像之前有其他网友看见我每天发送论坛的公众号,问我是不是论坛老板娘。我说论坛根本就没有老板,这是一个大家共同拥有维护的公益论坛。
其他管理人员和网友是否来论坛,我无法带动。
我不明白,为啥真心为论坛做事的人,会被人觉得我在操作论坛?论坛的图标上说的是什么:“我为人人,人人为我。”首先是我为人人,如果每个人只想着人人为我,我再来为人人,那么我也没有办法,但我还是会做我自己该做的事情:我为人人。
我很遗憾,为啥真心的付出,会被人说三道四会被人质疑,一定要扯上为名为利,要被人以为你是在为自己。就不可以单纯地在做公益吗? kevin妈妈 发表于 30-5-2019 08:46
我从来就不关心谁“买”下了这个论坛,就像之前有其他网友看见我每天发送论坛的公众号,问我是不是论坛老 ...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4076425
看看上面这段微信公众号如何盈利?
首先要说k妈对这个论坛所付出的努力和贡献大家是有目共睹的,也不要因为我今天这些个人看法就从此不来论坛。
这个论坛是大家的,非盈利,技术员管理人员都是义工。这个论坛是有收益的,比如靠广告收入就可以长期维持论坛服务器运营。
微信公众号是可以盈利的,这也是我突然想到的问题。也许目前是初步阶段,还没有那么多的粉丝。以后发展到一定程度,靠粉丝点击,靠原创和复制粘贴他人的文章也能盈利。假如真能做到这一步,K妈功不可没。
要清楚产权问题,尽管这个论坛没有老板,google收入和网友捐款都是公示的。但是还是有产权的,产权主人属于每个网友。
微信公众号是以您个人名字注册的,若是将来产生收益如何处理?或引起纠纷谁来担当?
妮南 发表于 30-5-2019 09:58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4076425
我要说清楚,微信公众号不是我个人名字注册的!
论坛我也没有买下!
我一分钱利益也没有!
我们的微信公众号,也没有开通赞赏。有朋友叫我开通赞赏,但我坚持不开,就是因为我不想把我个人的事情,和论坛的公众号混在一起。
正因为这个论坛是大家的,非盈利的,我们需要靠广告收入维持论坛服务器运营,所以才需要我们这些义工来做事情。
我一分钱也没有接触过!!! kevin妈妈 发表于 30-5-2019 08:46
我从来就不关心谁“买”下了这个论坛,就像之前有其他网友看见我每天发送论坛的公众号,问我是不是论坛老 ...
为你点赞:我能理解经常发贴对论坛人气有很好的帮肋,我也本来是有时想发点贴但有时在国内有时在国外唯恐哪个贴发不合适给论坛带来不便,或上不了论坛所以一直坚持赞点不发贴,再确认没问题后才偶然发一下。谢谢你 kevin妈妈 发表于 30-5-2019 08:46
我从来就不关心谁“买”下了这个论坛,就像之前有其他网友看见我每天发送论坛的公众号,问我是不是论坛老 ...
为你点赞:我能理解经常发贴对论坛人气有很好的帮肋,我也本来是有时想发点贴但有时在国内有时在国外唯恐哪个贴发不合适给论坛带来不便,或上不了论坛所以一直坚持赞点不发贴,再确认没问题后才偶然发一下。谢谢你 kevin妈妈 发表于 30-5-2019 08:46
我从来就不关心谁“买”下了这个论坛,就像之前有其他网友看见我每天发送论坛的公众号,问我是不是论坛老 ...
为你点赞:我能理解经常发贴对论坛人气有很好的帮肋,我也本来是有时想发点贴但有时在国内有时在国外唯恐哪个贴发不合适给论坛带来不便,或上不了论坛所以一直坚持赞点不发贴,再确认没问题后才偶然发一下。谢谢你 kevin妈妈 发表于 30-5-2019 08:46
我从来就不关心谁“买”下了这个论坛,就像之前有其他网友看见我每天发送论坛的公众号,问我是不是论坛老 ...
为你点赞:我能理解经常发贴对论坛人气有很好的帮肋,我也本来是有时想发点贴但有时在国内有时在国外唯恐哪个贴发不合适给论坛带来不便,或上不了论坛所以一直坚持赞点不发贴,再确认没问题后才偶然发一下。谢谢你。可能网的问题点几下也发不上来 {:9_567:}{:9_567:}{:9_567:}{:9_567:}{:9_564:} 妮南 发表于 30-5-2019 09:58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4076425
理解你的担心,这其实也是K妈考虑过的问题并且一直在小心地避免产生利益冲突。
K妈在帮忙编辑运营论坛公众号上花费了大量的个人精力,她和你一样都是抱着做义工的心态在奉献自己的时间,这一点是大家有目共睹的。
论坛的义工都很不容易,特别是你坚持为论坛服务10多年,特别难能可贵,K妈也一样,在论坛现在特别低潮的时候,还在默默不计回报地每日为论坛公众号编辑文章,她一定不是为了经济上的回报(如果是的话,她太愚蠢了,把这些时间花在别的事情上回报更多),希望我们大家都能团结并互相支持。
我可以肯定地说,目前我所指到的论坛参与者没有从论坛获得一分钱的物质回报(除了论坛的捐款被伙夫挪用过一段时间,但是最后他也把挪用的款项分期归还了),大家更看重的是在论坛获得的精神回报。 sssddw 发表于 30-5-2019 11:25
为你点赞:我能理解经常发贴对论坛人气有很好的帮肋,我也本来是有时想发点贴但有时在国内有时在国外唯恐 ...
谢谢。
不论在国内还是国外,只要能上论坛,都可以发帖,不会给论坛带来不方便,以后放心发帖好了:support: ubuntuhk 发表于 30-5-2019 11:34
理解你的担心,这其实也是K妈考虑过的问题并且一直在小心地避免产生利益冲突。
K妈在帮忙编辑运营论 ...
谢谢你:是的精神回报 本帖最后由 妮南 于 30-5-2019 15:54 编辑
ubuntuhk 发表于 30-5-2019 11:34
理解你的担心,这其实也是K妈考虑过的问题并且一直在小心地避免产生利益冲突。
K妈在帮忙编辑运营论 ...
我并没有质疑K妈为什么搞公众号,个人是否从中得利?搞公众号是管理层发起的,但是最初并没有人来担当这个工作,借去年论坛版主网友回流一度热闹之时K妈用自己的特长和时间精力搞好了。
热爱论坛的人很多,我若是不是这段时间休假闲着没事还没这个时间来说这些。确实把这时间精力投入到外面挣钱的地方,反而收益更多。
无论论坛还是微信公众号都可以盈利,盈利不是坏事,即使真的从中拿到劳动报酬也是理所当然的。
我的主题就是:清楚产权,假如哪天freeoz 公众号圈粉上万,就是躺在挣钱了。那么到那个时候,收益分配如何?是否也是和论坛google广告收入一样有个公示。在论坛最初阶段的资金靠版主和网友捐款,而在技术员的努力下,现在尽管没有人气,却是自动产生广告收入。微信公众号也是这样。 妮南 发表于 30-5-2019 15:49
我并没有质疑K妈为什么搞公众号,个人是否从中得利?搞公众号是管理层发起的,但是最初并没有人来担当这 ...
不要把微信公众号挣钱想得这么容易,圈粉上万,就是躺在挣钱了——这些都是别人说的。想要圈粉上万谈何容易,做假就容易。世界上没有躺着就可以挣钱的事情,天上不会掉馅饼。我从去年9月开始做论坛公众号,我自己清楚有多难。只不过我比别人能坚持,才没有放弃。我也不喜欢去和别人说有多辛苦,既然这是我的工作,做就是了,不需要说太多。
我也从来没有想过拿劳动报酬,我做义工就没有想过要拿劳动报酬。就算哪天真的躺着挣钱了,每一分钱都是论坛的,和现在论坛上的广告收入一样,这个没有任何疑问。
kevin妈妈 发表于 30-5-2019 16:02
不要把微信公众号挣钱想得这么容易,圈粉上万,就是躺在挣钱了——这些都是别人说的。想要圈粉上万谈何容 ...
从你过去和现在的字里行间可以看出个性与坚持,做自己认为值得做的事情,不轻易放弃,让别人去说吧。
我相信微信公众号搞得成功的话会有带来收益的一天,这应该是好事。论坛注册网友目前36多万,去掉马甲、僵尸,上万人肯定没问题。不少人潜水,不发言。 kevin妈妈 发表于 30-5-2019 10:27
我要说清楚,微信公众号不是我个人名字注册的!
论坛我也没有买下!
我一分钱利益也没有!
就是以你个人名字注册又不是错,而是一种担当。注册微信公众号会涉及到很多问题,若是政治敏感话题会带来麻烦。论坛要搞微信公众号,就得有人愿意承担这些责任和风险。
若是对钱太敏感,不开通点赞功能也是可以理解。很多微信公众号搞到一定程度靠粉丝点击进帐。
为什么做一件事,付出一份劳动,不计报酬才是好呢?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