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星星1832 发表于 15-4-2019 10:47:04

土澳礼仪指南

尊重、融入
都说入乡随俗,可面对澳洲的风俗礼节礼仪,许多人
有心却找不到路…


明明想做一个维多利亚式的绅士or淑女,结果刚出门就莫名其妙地被Diss…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414/92fd8708dff343f8be16c9fa33fb4f6c.jpeg
细节那么多,到底怎么做?
小微这份《澳洲风俗礼仪指南》
给您安排得明明白白!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414/e7eeda76dbb744e0908e371487a13440.jpeg
第一条:靠左,靠左,靠左!
当然小微知道这条对于刚来澳洲的人来说,适应起来真的
有点困难!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414/d82fddfc246246acb05c73c4d55a1595.jpeg
因为从中国来的各位,从幼儿园开始就被阿姨训练:上下楼梯靠右行…
小半生的本能,当啷一下,马上得改,真的是有点强人所难啊!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414/402d34e47a024dffbd0c2a1586c122af.png
但是,来澳洲就一定要强行习惯,时刻提醒自己:左行!
无论是走路,开车,上楼梯,过长廊,都要记得左行。
坐电梯的时候,则要记得:左立右行。电梯右边的通道要让出来,留给赶时间的人。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414/4a1d506b16df45729689cac16dadd189.png
因为这不仅仅是“礼貌”,更是保命技能!
自行车道上靠右行走,可非常危险,所以大家一定记住,走路靠左行!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414/eed0c5448d1b4725b3934f4938f5b9c1.png
第二条:收起勾肩搭背的手
澳洲是出了名的地广人稀,大家已经适应了一个人占地一大片了。
不像北上广高峰时期的地铁,不像黄金周的热门景点,土澳人民365天都需要
空间,空间,空间…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414/1cbaed8f3318481e8af6a734c91e797b.jpeg
尊重私人界限,是土澳不成文的礼仪之一。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414/b56b073f53194012bc0f5182e22c8301.jpeg
比如:后面的那位同志,能不能不要贴我这么紧,你恨不得都要黏在我背上了!在火车上,旁边都空着,你非得坐我旁边?是看上我了么?
在澳洲请注意,聊天、排队时前后隔一步,等着时左右隔一步,ATM机和前面人保持3步。
想跟不太熟的人突然来一个亲切拥抱,或者摸一把别人家孩子的脸夸人家可爱?甚至不打招呼撸别人家的狗……
都不太礼貌…
甚至危险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414/bafecbaa981e4facaf6cd7a51a121263.jpeg
当然,早晚高峰的通勤车上除外,大家都做不到…
不过小微一直在思考:土澳基建这么慢,城铁、电车这么挤,这条不成文的社交礼仪会不会慢慢改变呐?
过上十几年,大家见面怕也是一拍膀子一拥抱:啊呀!去Welife取票啊?走走走,666!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414/6da936304926424a9f89fde6f12d0c66.gif
不过在这发生以前,还是尊重当地礼节,保持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吧。
第三条:小费
给饭店服务员、宾馆服务员、以及出租车司机小费,也是有礼貌的体现。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414/c7edcc478a354d3781c704fa5b90cf95.gif
不过这个习惯没有像在美国那么极端——不给小费,服务员可能会捣蛋。
在这里,如果不想给小费,服务员也不会为难大家,而且小费金额没有硬性规定,五刀、十刀都行。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414/e0b914841d4e4c99a08e8784493c5cce.jpeg
不少美国人来了澳洲都表示:这简直是天堂啊!终于没人硬性“抢钱”了!给小费看心情。当然这也跟澳洲最低工资标准是全球最高的有关吧。
小费可以不给,但是有一种钱是大家必须给的——街头表演。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414/f2877be1465843118c7b1df49244cdfa.jpeg
只要欣赏了,理论上就应该给对方小费。
已经享受了街头艺术家的作品、表演,不付人家“工资”,可是真的会伤人家心的…
尤其是拍照以后,不给钱可是会被彻头彻尾Diss的!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414/a51a7c4f903e42d393cb35308404eda2.jpeg
推广:
第四条:电梯
啊呀,说起这个电梯小微很是欣慰。
自从来到澳洲以后,从来没遇到过电梯赶不上的事情,只要电梯里还有空位,大家都会等着没上去的人。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414/3205af49697f4ac4b31d1fda4e2a4214.jpeg
所以如果你正好在电梯里,也有给别人留电梯的义务。
为了赶时间,把别人拒之门外,可是非常没礼貌的!
同理,也要给别人留门。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414/ba7bf9238a1d4766a1f3d73f1cbb5e71.jpeg
如果别人离你没几步,要记着帮人家拉着门。澳洲礼仪专家给的建议是:身后有人过来且在5秒以内的距离,你就应该扶门等候,要面带微笑。把门甩别人脸上,可不是很友好。
在电梯里还有一个小规则是:如果你站在按钮旁边,要帮助别人按下楼层。
社恐的同学,锻炼自己的机会来了!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414/a9b7ce4b671247a08b3d1d2ed77d64e0.jpeg
第五条:打招呼说你好
对于很多想迅速融入澳洲社会的人来说,大家可能做足了功课,来到澳洲以后,就开始使用大量的“G’day”和“Mate”,以让自己变得更Aussie。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414/3eeaafbcb6d04a268665ee5e11ac6234.jpeg
但这俩词在中文语境里,真的和“老铁,666”差不多。
如果作为一名游客,去剧院看个剧,或者去参加正式一点的聚会,用这俩词就会有点Low,而且会让当地人有点邯郸学步的感觉。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414/22fcd92051d843659ecfc45a01e0c025.jpeg
所以最稳妥的方式还是握手,看着对方眼睛说:Hello。
至于称呼呢,Mr和Miss最合适,百搭称呼到哪都不会出错。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414/5ab4dff0b9b447f98af36d86760275f7.jpeg
第六条:公共交通的细节
啊呀,这条来澳洲的旅游的人,犯戒不少——没等人家下车呢,先上车抢座了。
这种习惯在澳洲可不太礼貌!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414/f64d6056497f42188284602b4f38afa8.jpeg
在澳洲,一定让下车的人先行。
尤其在工作日,大家一定要遵守这条规则,不然很容易惹毛赶时间的通勤者。
在公交车上,还有很多不成文的规定。
不要把脚放在座位上。这是非常不礼貌非常Low的行为,小微不止一次目睹过这种“伸腿大爷”,结局是遭到全车人的鄙视。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414/7ec2ea18c0d74674a611a2a301a24022.jpeg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414/2d0674dffffa4a9d898f333c9e4f76cd.jpeg
不要在车上吃味道太大的东西。在澳洲,公交车上是可以吃东西的,但是不能吃味道太大的…在车上吃个鸡蛋三明治没事,拿个鸡排啃就太过分了啊!拿辣条的各位也收敛一点啊!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414/b878e209ccea41cdb962c8a0b0118aa8.jpeg
坐车也不要拿包占座。没人的时候,东西没地方放,可以放在邻座。但是假如人很多,还要占个位置,这可能会遭遇对方很直接的“Excuse me”。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414/a14bba5e79e34b2991bf5b83a5b17ed1.png
让座在澳洲也是门学问。
基本的礼仪是把座位让给比自己更需要的人。
但是有时候会遇到一些老人,他们依旧非常独立和健硕,这时候他们可能会拒绝你的邀请!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414/077e337339ed4dd0bdba7eefade15fbe.jpeg
如果再三坚持,以为对方在和自己客气客气,会让对方觉得:这孩子觉得我太老了?这也忒小瞧我了!
澳洲人很直接,拒绝就是拒绝。
正确的做法是,让给老弱病残孕,如果他们拒绝,说一句Are you sure?然后就自己安心坐着吧。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414/2e75f509e4de460c9ff2cfe37a97ba96.jpeg
还有一条是,听音乐的声音不要影响到他人,这会让别人很恼火,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法则。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414/f0c291d8937c41e49b4410075d5f47dd.jpeg
此前,维州PTV还进行过一项“模范通勤者”的宣传教育活动,通过对乘客进行调查访问,总结出了最受欢迎的4种行为:

[*]Mover-overer:靠窗的人下车后,坐外面座位的人要自觉往里挪,把外面的位置让出来,毕竟你也不愿意一个陌生人“爬”过你吧!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414/78db3192072b4b08bc23232fea4c6b41.jpeg

[*]Floor Bagger:把随身携带的包放在地上,把旁边的座位留给有需要的人。即便你站着,在拥挤的车厢里如果大家都自觉把包搁地上,也能腾不少空间呢!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414/a47a091fb5344659a3cd5864674cdb22.jpeg

[*]Quiet Talker:接打电话的时候声音小一点。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414/c36e4a597ad64e4d82e66ce36fd82c26.jpeg

[*]Door Clearer:把通道让出来,方便其他乘客上下车。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414/4f28b4ab1a004f44814e8a182b271437.jpeg
最后下车时对司机表示感谢,这是来了澳洲后大家都会做的一件贴心小事。
第七条:商业场合
在澳洲做生意,都有哪些要注意的呢?
准时、友好、直接是澳洲商业圈的基本准则,握手是打招呼的通用方式。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414/be1c5d53fed241f196e9923e16c9dda3.jpeg
衣服最好穿得正式一点,暗一点的颜色比较百搭。
邮件发送和回复的时间一般在早9:00-晚5:00之间,不要在工作时间外催邮件,更不要在非工作时间夺命连环Call!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414/a987c64b0bbb4168bed2f9935333f549.png
女士优先依然是表现绅士风度的一种方法,比如在电梯里让女士先进先出。而作为女性,优雅的说声谢谢,也是你的礼貌。稍微改版下,还适用于下级对上级,晚辈对长辈。
第八条:排队
在很多文化里,排队不是个重要的事情,这让人很恼火。因为在澳洲,按顺序排队几乎根植在了人们的DNA里。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414/d8814cc49c74464ebaa3bfc0eb9ce379.jpeg
无论是在饭店、机场、大学、酒吧、超市…排队是基本礼仪。
当然有时候大家会分不清到底是不是在排队,这时候就要礼貌地问在前边的人:Excuse me,is this the end of the line?
不要让你的朋友插队!一个人先排着,另外一堆人去旁边咖啡店坐坐;更衣室的队也是轮流排队轮流去选款,不浪费一分一秒。你有么有想过后面人的感受,本来已经是第二了,突然呼央呼央冒出来一大批!天呐,你们都哪里来的?这个不管是哪国人干的,都会被人diss。
还有排队的时候只知道玩手机,到你点菜的时候吧开始犹犹豫豫,拜托!你身后十几二十个人都在等你呢!你还磨磨蹭蹭找零钱,早干嘛去了!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414/c70f270d5ad04eb7babd90ad139750fe.jpeg
或者排着排着一条队就变两条、三条,然后就没有队了。请你好好注意你前面的人,跟着他移动!
第十条:咳嗽、打喷嚏及迷信…
在几次公共传染病事件后,澳洲人可是把这事看得很重要!
在打喷嚏、咳嗽时,请用自己的胳膊窝捂住口鼻,而不是用手!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414/425bd7ffa9d44f4180783837c6876db8.jpeg
根据科学研究,这样会降低传染概率。因为用胳膊窝和别人接触的概率要低于用手。
所以,下次想打喷嚏咳嗽,请伸出自己胳膊!
同时在别人打完喷嚏的时候,要说“God Bless you”,有时候简化成“Bless you”。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414/db501f47b80b4e138cf27f78dd57b50f.jpeg
这不仅是因为礼貌,澳洲人迷信地认为,打喷嚏时会造成心脏短暂停跳,魔鬼会趁虚而入,窃取人体内的灵魂。
这之后旁边人说一个保护的咒语,就能保护灵魂安全地留在体内。
第十一:打伞以及日常迷信
相信在墨尔本的各位,人人都备着雨伞。关于雨伞的礼仪,可很有门道。
一下雨,有时在进门的地方会发塑料袋,中国其实也是这样。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414/2a5d11d657614466aebdafebbbd181cf.jpeg
所以进门的时候,把雨伞放在塑料袋里是正确的做法,而不要在室内打开试图晾干雨水。
因为澳洲人迷信,在室内开伞会招致厄运。
当然,这没什么科学依据…
真正的原因是,18世纪金属伞骨刚问世之际,突然撑开的雨伞如伤人利器,因在相对狭小空间撑伞造成的伤人事件屡有发生。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414/5a055031ff784519967a0f33f9308d61.jpeg
为了阻止熊孩子们在室内拿着伞打闹,人们才想出了“如果在室内撑伞会给家人带来厄运”一说。
这也作为了传统,在欧美文化里保留了下来。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414/2b254cb2eabf4431a1c1a2edd9907166.jpeg
这就是小微本期的
《土澳礼仪指南》
当然,肯定会有人说澳洲人也不是个个都这样,的确,这些也不是法律,只是西方社会为适宜的人际交往而设定的一种普遍而默认的分寸,是为了帮助大家了解并更好的融入,是入乡随俗。
哪儿都有素质低不礼貌的人,这跟礼仪本身的好坏无关。而跟你愿意成为什么样的人有关。
如果大家有好的风俗礼仪,
欢迎分享

sssddw 发表于 15-4-2019 20:41:11

{:9_567:}{:9_567:}{:9_567:}{:9_567:}{:9_567:}

sandra84 发表于 16-4-2019 15:57:01

谁说澳洲公交车上可以吃东西?反正阿村的公交车就不行,连喝水都禁止。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土澳礼仪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