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你陪我一起赏诗:古诗背后的凄美故事(19楼开始)
本帖最后由 MICHELLE07 于 8-10-2014 12:12 编辑很想
为你预约一段
白发上的月光
当我们两鬓苍苍
你还能听到我滚烫的诗行
很想
同你一起听雪
让满天的星星
把梅花的笑容点亮
温暖的炉火旁
是你我相搀的目光
也许有一天
我会走在你的家乡
细细地品尝
你童年的梦香
在某个无人的小巷
把眼泪洒光
但我不会去见你
因为
怕你看到我一脸的沧桑
-----网上随机看到的,顺手摘了一段
闲着没事,整理帖子,打算丰满一下这个帖,进一步收集一些诗歌有意思的解读。相比以前简单地粘贴,这次打算选一些新鲜角度的。
故事从19楼开始。
考虑到篇幅的缘故,我整理出来的故事都比较精简,要享受具体故事带来的直观娱乐感,可以另行搜索相关的文艺作品。
安意如的文章,非常有灵气的女孩子,很年轻
http://book.kanunu.org/files/writer/8650.html
除了努努外,搜狐也有不少资源,刘春这本对我没什么吸引力。
http://lz.book.sohu.com/chapter-1003571.html
豆瓣上可以买,不能导入kindle,京东上也有电子书:
http://e.jd.com/ebook.html
白落梅:
http://www.beduu.com/read-1856.html
古诗我就看看这里:
http://so.gushiwen.org/type.aspx?p=1&c=%E4%BA%94%E4%BB%A3 本帖最后由 MICHELLE07 于 30-9-2014 12:09 编辑
古诗背后的故事虽美,说白了无非是流转时空的八卦,然而由诗词记载,再经人们的想象加工而传播,自然多了几分抽象美朦胧美。
息妫和甄宓的故事在另一个帖里写过,剧情和韩剧有得一拼。真情真性的人物,还是让人感动的。
https://hioz.me/ibbs/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148206&page=1#pid5220658
诗词的字面理解有百度帮忙就可以了,看看故事可以加强情境感受。
愿得一心人 白首不相离
卓文君与司马相如的故事其实是一个古老的传说。富商之女卓文君才貌双全,年少守寡。得遇拜读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为之感慨,回写《读子虚赋》,获其赞叹。
进一步接触后,司马相如写了《凤求凰》示爱,文君却被家人逼嫁他人,连夜私奔。生活艰难,感情日深,后有文君当垆卖酒,相如奏君升官,历经患难,终得重聚。
司马说话略有口吃,绿绮传情,琴音如诉,她心动神驰。
《凤求凰》是古琴曲,两个人都琴艺高超,性情相投,文才出众,真的是心有灵犀、自在无碍的一对壁人、知音。
歌词是这样的:
凤兮凤兮归故乡,游遨四海求其凰。
时未遇兮无所将,何悟今夕升斯堂。
有艳淑女在兰堂,室迩人遐毒我肠。
何缘交颈为鸳鸯,相颉颃兮共翱翔。
凤兮凤兮从凰栖,得托子尾永为妃。
交情通体必和谐,中夜相从别有谁?
另外就是有名的文君的《白头吟》,以一诗而阻夫纳妾,决绝凄丽,诗到功成。(我个人更相信是后人杜撰)
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
今日斗酒会,明旦沟水头;
躞蹀御沟上,沟水东西流。
凄凄复凄凄,嫁娶不须啼;
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
竹竿何袅袅,鱼尾何蓰蓰。
男儿重意气,何用钱刀为!
写的很好啊,其实我昨天就想写一个现代诗之类的,写给朋友的,但是没写成,看到你的诗,觉得很有启发,谢谢你 不用谢 :lol mason00 发表于 6-9-2014 19:21
不用谢
;P;P;P 我爱猫眯 发表于 6-9-2014 19:37
你这个笑得很屌啊。——歌词,出自MC HOTDOG,《志玲姐姐来找我》 :lol:lol:lol 我还以为是你写的呢。。。 本帖最后由 MICHELLE07 于 26-9-2014 09:49 编辑
欢语 发表于 6-9-2014 19:05
写的很好啊,其实我昨天就想写一个现代诗之类的,写给朋友的,但是没写成,看到你的诗,觉得很有启发,谢谢 ...
这一首读起来朗朗上口,内容也正好有种温柔的诉说的味道,能表达我当时的心境。
MICHELLE07 发表于 8-9-2014 08:53
这一首读起来朗朗上口,内容也正好有种温柔的诉说的味道,能表达我当时的心境。
其实是真的想过,在这 ...
其实这首诗,mason不认,还真没人可认。第三段里的情意怎么也不能是同性的啊:P 本帖最后由 MICHELLE07 于 8-9-2014 09:11 编辑
欢语 发表于 8-9-2014 09:04
其实这首诗,mason不认,还真没人可认。第三段里的情意怎么也不能是同性的啊
他的家乡我已经走过千百次了。
为了不辜负你的“浪漫灵气”的愿望,我拼死制造一点混乱又如何?
对你的感谢心意是千真万确的 太才气了~~~围炉夜话的好对象~~~ MICHELLE07 发表于 8-9-2014 09:10
他的家乡我已经走过千百次了。
为了不辜负你的“浪漫灵气”的愿望,我拼死制造一点混乱又如何?
谁让你偷懒,转个诗过来:P 本帖最后由 MICHELLE07 于 26-9-2014 13:12 编辑
欢语 发表于 8-9-2014 09:52
谁让你偷懒,转个诗过来
问题是,我的确是为了谢谢你,不仅仅是为了你为我写的诗,更是为了你率性折腾的存在。
他来认领是剧情设计的一部分啊。
MICHELLE07 发表于 8-9-2014 10:01
问题是,我的确是为了谢谢你,不仅仅是为了你为我写的诗,更是为了你率性折腾的存在。
他来认领是剧情 ...
我最是弱势,剧情都设计好了,想换个不那么悲情的角色都没得选 本帖最后由 MICHELLE07 于 26-9-2014 13:13 编辑
欢语 发表于 8-9-2014 10:07
我最是弱势,剧情都设计好了,想换个不那么悲情的角色都没得选
你那个关于FREEOZ的帖被歪得一塌糊涂惨不忍睹~你的一帮fans毁帖能力太强了~我觉得这才是悲~
从文学审美的角度来看,悲情是很重很好的东西,我怎舍得给你?:lol
MICHELLE07 发表于 8-9-2014 11:07
你那个关于FREEOZ的帖被歪得一塌糊涂惨不忍睹~你的一帮fans毁帖能力太强了~我觉得这才是悲~
从文学审 ...
其实我也是很是为此烦恼。。。。
题目都改了啊,这么快就想和我撇清关系,好伤心啊。:'( 本帖最后由 MICHELLE07 于 29-9-2014 11:35 编辑
欢语 发表于 27-9-2014 07:12
题目都改了啊,这么快就想和我撇清关系,好伤心啊。
那就改回来好了!和 “关系” 没一点关系。。。:)我本来想利用这个帖的空间做读书笔记---诗歌部分。
粗粗略过安意如的古诗词赏析和白落梅的带有禅意的诗,都有些共鸣。最近突然发现自己的kindle里原来有央仓嘉措的诗集,记得你是喜欢他的。
你要是有空陪我看看这些,那最好不过了。我瞎发的诗词帖已经有不少了,这次既不想写打油诗,也不想直接拷贝粘贴,而是想摘取自己最受感动的部分,读出词句背后的意义。
依我对你的了解,你是不会有这份闲心和耐受力的。所以。。。 本帖最后由 MICHELLE07 于 16-10-2014 13:33 编辑
秦观(字少游),才华丰盛,命禄微薄,同许多文人一样,一生仕途坎坷,总不得意,两次参考科举都名落孙山。
名动天下的“山抹微云君”,直到三十六岁才进士及第。
先看他的《鹊桥仙》——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这诗虽然看似香艳,实则妩媚妍丽,“辞华而气古”,“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点亮了牛郎织女的伧俗故事。
“苏门四学士中东坡最善少游。”
苏东坡素来爱重他,亦曾向朝廷推举他,虽然终究因为政局混乱而不得愿。
这样的俊俏才子,老百姓附会出一个才学气度不让文君的苏小妹来 :lol
可以苏轼并没有一个待字闺中的妹妹,苏小妹只是圆了人们心中的涟漪。在北宋的暮寒春天,少游在一次次贬谪中淡漠了功名,流连青楼。。。
从杜牧到柳永到秦观,“拟把疏狂图一醉,赢得青楼薄幸名”,或许真是失意才子惯有的落寞疏狂。
千千万万的士人失落,沉溺,又不甘沉溺,最终的桃源归宿竟多是女人的怀抱。自以为承担天下的男人,到最后,竟惟有在女人处才被承担。。。
辗转宦游中,他写了一首《满庭芳》来怀念青楼岁月。
山抹微云,天粘衰草,画角声断谯门。暂停征棹,聊共引离尊。多少蓬莱旧事,空回首、烟霭纷纷。斜阳外,寒鸦数点,流水绕孤村。
销魂,当此际,香囊暗解,罗带轻分。漫赢得青楼、薄幸名存。此去何时见也?襟袖上、空惹啼痕。伤情处,高城望断,灯火已黄昏。
首句的意境疏淡高古,木讷少言的少游因“山抹微云”一扫寂寞!
这样的落魄,销魂,怎不叫人着迷?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当此际,想起当年,鹊桥相会后,香囊暗解,罗带轻分。温柔相拥,是如何的隽永缠绵。
“伤情处,高城望断,灯火已黄昏。”这样的思念颇有“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味道。
可是,辛弃疾的蓦然回首,还有个人在灯火阑珊处,微笑守望;少游他怕是高城望断,灯火寂灭,那人却再也不见。
看看苏小妹的传说是怎样的:
少游得闻小妹才高气傲,心虽向往,却担心她貌丑,于是乔装成道人偷视到庙里进香的佳人。见小妹容貌不俗,窃喜。
那时有三个来回的对话:
少游:小姐有福有寿,愿发慈悲。
小妹:道人何德何能,敢求布施!
少游:愿小姐身如药树,百病不生。
小妹:随道人口吐莲花,半文无舍。
少游:小娘子一天欢喜,如何撒手宝山?
小妹:风道人恁地贪痴,哪得随身金穴!
这个是餐前小点。
少游中举后,前来求亲,是夜双双拜堂。可是:
月明如昼,房门紧闭,庭中摆着小小一张桌儿,桌上排列纸墨笔砚,三个封儿,三个盏儿,一个是玉盏,一个是银盏,一个是瓦盏。
第一题:
铜铁投洪冶,蝼蚁上粉墙。
阴阳无二义,天地我中央。
小妹的诗里含化缘道人四字,隐讽前次秦观假扮道人化缘,去相苏小姐。
新郎是这么回的:
化工何意把春催?缘到名园花自开。
道是东风原有主,人人不敢上花台。
第二题:
强爷胜祖有施为,凿壁偷光夜读书。
缝线路中常忆母,老翁终日倚门闾。
新郎答:
第一句是孙权,第二句是孔明,第三句是子思,第四句是太公望
第三题:
小妹的上联:闭门推出窗前月,
少游的下联:投石冲开水底天。
过关!
参考原文:
http://www.sysyz.com.cn/wx/xs.aspx?id=40&p=994 为啥你们女生都喜欢凄美的故事呢:o
诗人对酒吧老板说:“给我讲个凄美的故事吧。”
老板拿出一坛酒:“这酒叫女儿红,本地特产。在这里,谁生了个女儿,就会在桂花树下埋一坛酒。等到女儿出嫁那天,再拿出来宴请宾客。”
诗人问:“这个故事哪里凄美了?”
老板把酒推给他:“尝尝吧,百年陈酿。” 本帖最后由 MICHELLE07 于 2-10-2014 21:01 编辑
蓝山夜妖 发表于 1-10-2014 14:38
为啥你们女生都喜欢凄美的故事呢
诗人对酒吧老板说:“给我讲个凄美的故事吧。”
哈!你无厘头!:lol
不过我的标题是有点不妥,但一时想不到更贴切的。目前写出来的几个故事,不仅不凄美,反而很温馨有趣。
苏小妹这样的妙人儿,卓文君这样的爽辣姐,何凄之有?
本来是读诗读到孟浩然和杜甫之死,虽因吃喝而亡,背后却是诗人的凄凉身境,在后人看来,唯有一声叹息了!
孟浩然是因王昌龄游襄阳,太高兴了,纵情畅饮,痈疽病发而死。
杜甫却是流浪挨饿数天,慕名者送来吃食,吃太多,腹胀而死。
千古才子如此下场,只有凄,没有美了!
真正算得上凄美的,当数那些年壮丧妻的,苏轼“十年生死两茫茫” , 陆游“错错错”,纳兰容若“当时只道是寻常”,还有从此是路人的萧太子。。。背后都是凄美的故事!千古名句代价太大。。。:yct_43
可怜容若也英年早逝,竟也是好友一聚后一醉三叹后一病不起!
相比孟浩然的悲情,李白是得以善终的。对这位孟前辈淡泊高远的诗风,一代诗仙也为之倾倒,而对杜甫,就没有那样念念不忘了,大约是因为杜甫酒量小。
哈哈!李白是无酒不欢的!
http://book.kanunu.org/book3/6968/137450.html 凄美的故事才感人啊~ MICHELLE07 发表于 1-10-2014 15:18
哈!你无厘头!
不过我的标题是有点不妥,但一时想不到更贴切的。目前写出来的几个故事,不仅不凄 ...
看来要想凄美,只能等老婆死了:yct_79 本帖最后由 MICHELLE07 于 8-10-2014 15:50 编辑
两位悲情后主的故事:
南朝陈后主陈叔宝,沉迷酒色,肆意胡为,傅縡以死上奏也不过是一粒小石子投入大海,只击起微小的波纹。
后主将张丽华抱在膝头听政,是逸乐残乱中一奇葩,比起北齐后主高纬让爱妃冯小怜玉体横陈躺在朝堂上,请大臣付费来观赏,还是正常得多。
张丽华是个不简单的,虽然也是贫贱宫女出身,却懂得审时度势,发挥自己博闻强记多谋善断的本事,又利用陈叔宝的昏庸,深度干涉朝政。
但终引来杀身之祸,与妲己、玉环命同。
南朝这边风月正浓,后主在宫廷中醉拥佳人,与宠臣笑谈风月。北方的隋文帝却秣马厉兵准备统一中国。
女人的美貌和妖娆撩拨了陈后主的灵感,他创了一首《玉树后庭花》的曲子:
丽宇芳林对高阁,新装艳质本倾城。
映户凝娇乍不进,出帷含态笑相迎。
妖姬脸似花含露,玉树流光照后庭。
花开花落不长久,落红满地归寂中。
看最后转折性的两句,似乎冥冥之中,南朝气数将尽。但若说亡国之音,还是有点迷信。
同理,李后主李煜,真的是死于他的才气和名动天下的诗词吗?非也。
待续
本帖最后由 MICHELLE07 于 2-10-2014 21:02 编辑
说到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末代国君),这位千古词帝,忍不住想起宋徽宗,也是一位多才多艺的昏君、亡国之君。
这位徽宗,最出名的莫过于与名妓李师师的绯闻了---我犹记得他挖地洞会佳人的狗血情节:lol 。。。
还有大动干戈,劳师动众,收集天下奇石名木。。。唉,典型的不作不死。。。
最终也是客死他乡。可惜他的才在于书画和雕刻类,没有名诗词流传。
http://book.kanunu.org/book3/8087/178741.html
另外还有一位文才出众、政治才能也出众的君王----曹操。不过有人戏言,曹操不是最伟大的政治家,但称得上伟大的文学家。
李煜的词,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意境,脍炙古今。
“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清平乐)、“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浪淘沙〕
他感怀身世,直抒胸臆,深刻而生动地写人生悲欢离合,引人共鸣。我最喜欢的之一: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李煜不仅工于诗词,并且精书法,善绘画,通音律。他本无意争高位,志趣在于山水之间。在兄长和叔父相继去世后,他被立为太子。
前期词作风格绮丽柔靡,国亡后在“日夕只以眼泪洗面”的软禁生涯中,话到沧桑语始工”。
据传是李煜在其42岁生日那天与后妃们聚会,写出脍炙人口的《虞美人》时,宋太宗再也不能容忍,赐毒酒毒死李煜,随后小周后自杀殉情。
看看让他丧命的词吧::)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本帖最后由 MICHELLE07 于 15-10-2014 09:10 编辑
看电影《夜宴》,听其中的《越人歌》,如泣如诉,凄美动人,其它情节我记住的不多。
不过夜宴写的是唐宋之间、五代十国年代的故事。(居然改编自《哈姆雷特》)
《越人歌》的故事,发生在春秋时代,公元前540年前后,当时楚越虽是邻国,但方言不通,交往需要借助翻译的帮助。
据说,鄂君在听懂了这首歌、明白了越女的心之后,就微笑着把她带回去了。春秋时,鄂为邑(县)。楚王的一个儿子子皙,是为鄂君(鄂县县长)。
水天一色,舟船游弋,歌声回转。王子庶民,无卑无尊,彼此心悦。也是天下大同胜景。
”心悦君兮君不知“,这样的寂寞只因有了了解,哀怨幽暗的房间心意,突然挣脱了樊笼,一线天开,光明普照。
子皙是一个节俭干练内心忧伤的男子。
《越人歌》是我国历史上现存的第一首译诗,缠绵悱恻,艺术水平很高,和楚国的其它民间诗歌一起成为《楚辞》的艺术源头。
由鄂君子皙想起吴王夫差,也算曾经英明无敌,最后为了越美女西施丧家失国。情深义重,不论成败。
(这背后还有越王卧薪尝胆的故事和西施范蠡的传说~)
总之,大概越国是风水宝地,出美女?
越国前期的核心统治区域主要在今天的浙江绍兴、金华周边地区,早期定都会稽(绍兴),灭吴后,势力达齐鲁之南东濒东海西达皖淮赣鄱。
西施的故乡是诸暨。
楚国本在中原,后南迁。吴国则在长江下游,太湖流域为核心。
《 越人歌》歌词是这样的:
今夕何夕兮,搴州中流。
今夕何夕兮,得与王子同舟。
蒙羞被好兮,不訾诟耻。
心几烦而不绝兮,得知王子。
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
搴拔取:斩将~旗。州同舟。
訾估量,限度 本帖最后由 MICHELLE07 于 5-10-2014 11:58 编辑
先贴几张照片,接下来分享几首关于桃花的诗和典故。 图片效果真不好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