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你活得累啊......佩服佩服
换我个人,算细账我要疯的,争取开源就是不想节流,算个大账就可以了,太 ...
我也不喜欢记帐,不过习惯之后也就一周20分钟到事,大部分消费都在一张卡上,银行帐单分类下而已。
我记帐的初衷是搞清楚我们一个月花多少钱,有没有压缩空间或者说增长趋势,这影响很多决策,比如手上的积蓄是花掉享受生活还是拿来投资,投资什么类型的现金流会比较没压力,老婆要不要去上班,孩子送不送私立等等。
本帖最后由 kingking 于 27-7-2014 09:51 编辑
foto2014 发表于 27-7-2014 00:2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楼主可以透露一下每月收入么?这个支出看得我们情以何堪啊。我去澳洲后如果是这个支出,那绝对就是入不敷出 ...
家家生活方式不同,我家目前这状况一个月至少5000。把孩子上学考虑进去后,将来一个月至少6000。 我现在收入五千多,是不够的。所以,孩子上学之后老婆还得去挣钱。如果能买个小生意有额外收入就更好。
记了半年帐,才对这些心中有数。不然我们狠爱花钱,可能国内带来的钱直接就买个好车,装修下房子就花掉了。来澳洲之前就是这么计划的,国内的钱全花掉,用于房子和车子,以为到澳洲可以凭收入过的比较滋润,结果是高估了收入,低估了支出。
不过也不用太紧张,家庭收入总是有办法提高的,这边赚很多钱不易,赚个小康生活还是没问题的。一个月3万在北京是挺滋润的,但过得并不舒心,工作压力,生存环境,社会风气都让人烦恼。一个月5000刀在澳洲,日子能过,但是会比较紧张,而且养老压力比较大。假如没有房贷就比较滋润了,可以攒点钱投资养老。
至于过不过来,取决于你的心态和期望。如果能做到没房贷压力(很多北京上海过来的移民都有这个条件,不是说全款买房,而是说能代相当于房价的现金过来,一般处理掉房子就有了)或者家庭收入在七八千税后,过来会过得比在国内好不少。一个人税后七八千比较难,两个人就不算难了,反正感觉比国内赚税后三万容易,工作压力也没那么大。
不过,赚多少钱够永远都是因人而异的。我同事一家子税后二十几万还整天哭穷,说养老本还差很多。华人区里家里有一百万现净资产以上的比比皆是,我老婆常开玩笑说我们是我们家那一片几条街里最穷的。这边贫富差距比国内小,但也不是没有。你看看澳洲的收入中位数和平均收入就知道这里其实差距也是挺大的。好在这里的贫富差距不会非常影响幸福感,有钱没钱,生活差距主要在房子、孩子教育和一些奢侈爱好(环球旅行,游艇神马等非生活必须项目),其它的日常衣食住行,普通人的水准也算是很不错了。 房子和教育取决于你的观念,不同的选择对开支和现金流的影响非常之大。比如说calamvale买个townhouse,40万就很不错了。在robertson买个豪宅,一百多万很轻松, 二者生活质量差很远?不见得。差别在于后者有高得多的资产价值和增值潜力。但是六七十万的差价,体现到房贷上,就是一个月就是3000刀以上了,这可能就是一个人的全部收入了。我举的例子比较极端,但是买房的时候差个一二十万有时就是一念之差,但这个一二十万可以干很多事情,比如送孩子上私立都够了。
无论怎样,对于一穷二白的年轻夫妻来说,澳洲相比国内,更能够看到希望。这边生活也可以很省,买个house, 出租4个房间,两口子都去赚钱,不必要消费尽量避免,攒钱是很快的,10年之后,就可以有不错的基础了,我相信这是人人可以做到的,只要你愿意吃苦。我本来也想先艰苦几年,这样以后我们家压力会小很多,但是考虑到老婆孩子,还是不想过得太差。但是澳洲的这点,确实会让人比较安心,至少你对最差的情况已经心里有数了。 nlb 发表于 27-7-2014 01:1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一个月3万RMB在国内确实可以活得很奢侈了 5000刀税后一个月在澳洲薪水相当可以了,但是单收入家庭如果有小孩 ...
这样啊!清楚了!想了解下'澳洲个税抵扣考虑购房贷款吗?多谢
kingking 发表于 27-7-2014 08:3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家家生活方式不同,我家目前这状况一个月至少5000。把孩子上学考虑进去后,将来一个月至少6000。 我现在 ...
谢谢您细心的解答'这么一说清楚多了'也有信心了'非常感谢! foto2014 发表于 27-7-2014 13:2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这样啊!清楚了!想了解下'澳洲个税抵扣考虑购房贷款吗?多谢
本金抵税部分不计算在内,利息部分算。
物业管理费和折旧和代理费用都可以抵
再有就是1年1-2此travel 验房等等(也没几毛钱)
全新公寓效果最好,50w左右全新公寓一年大约抵收入1w-2w(这个就case by case了),退税大约每人头5000刀。当然是负现金流才行,夫妻都有上税。
如果老婆不上班,建议房产100%挂老公名字,要不然只能退一半。 nlb 发表于 27-7-2014 14:1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本金抵税部分不计算在内,利息部分算。
物业管理费和折旧和代理费用都可以抵
再有就是1年1-2此travel 验 ...
明白了,那还是比国内好,国内的房贷利息也是不能抵扣个税的。非常感谢! foto2014 发表于 27-7-2014 23:4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明白了,那还是比国内好,国内的房贷利息也是不能抵扣个税的。非常感谢!
不要高兴得太早,有谣传说政府有可能取消地产负扣税。 国内有房子的话 出租了也能折合一些 抵掉部分房贷压力吧 很详细的数据分析。有家庭的有孩子房子的一个月固定5000支出算正常的,不包括其它衣服娱乐课外课之类的开销。
云兔颂颂 发表于 28-7-2014 00:2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国内有房子的话 出租了也能折合一些 抵掉部分房贷压力吧
国内要是有房子出租,租金还挺高的,那基本上卖掉放到澳洲的对冲账户或换成澳洲的房子出租更划算,因为国内租金回报率太低。 当然,你要看好国内房价上涨另说,不过我觉得国内的房市机会不大了。 kingking 发表于 2-7-2014 16:00
最近在给单位做FY1415的报表,抽空做做自家的。现在的工具很强大了,这种报表半小时搞定了。
楼主威武。
楼主家房子大概按揭多少钱呢,还多少年的,利率是多少呢?
看你家半年利息2万多。
zhouxiaoming81 发表于 3-11-2014 13:24
楼主威武。
楼主家房子大概按揭多少钱呢,还多少年的,利率是多少呢?
看你家半年利息2万多。
贷款40万,30年,利率5.02%,半年应该是一万左右利息。 确实很牛,先mark一下,慢慢研究 写得很中肯,很详细,我移民前要是有这么一个帖子,下飞机第一件事就是请楼主吃饭。楼主不愧是做数据仓库的,专业手段都用上了,强! LZv5,学习了 谢谢
无意中进入的这个版块, LZ 是有心人。看了你之前的那个热门贴, 我感觉其实你们的生活其实水平一点都没有下降, 毕竟靠一份工资就养活了全家,买了房子 而且消费水平还不低。 不过LZ 的心态可以再略作调整, lz以前在国内是属于名列前茅的, 到了这里变成了普通人,其实从这点来看,其实是因为你的平台变化了,变高级了,很多澳洲无业人士他们都是住house, 开车子的,有可能你不同意, 但是我觉得你家庭的潜力还有很多释放空间:1.比如你再申请一个ABN, 接点小活, 干干, 一周多挣个2,300 刀凭LZ 的势力应该是易如反掌;2. 老婆出去上班,一周1000 如果她英语尚可的话也不是不可能的;国内一份高工资都是累的半死半活的, 在这里, 你整个9W,但是由于轻松, 可以 自己的ABN再挣个3W。 另外, 顺便说一声, 这里年薪百万的都是中午带饭的, 在外面吃饭有时是SOCIAL 的需要, 当然我们中国读书人都是四肢不勤的, 但是既然来了, 想要存钱, 也得适当改变, 毕竟省下的钱可以办很多事, 当然, 等你开源了以后这个也无所谓了。 很有含金量的帖子!
认真学习了 maggiezhu99 发表于 9-11-2014 19:32
无意中进入的这个版块, LZ 是有心人。看了你之前的那个热门贴, 我感觉其实你们的生活其实水平一点都没有 ...
我也想搞点外快,做什么好呢?求带路。
兼职移民中介,摄影是我目前感觉有能力搞,精力上也还能应付的,就是不知道能有市场吗?
至于老婆的出路,考虑两条:让她去学她喜欢的手艺,先不管赚不赚钱,手艺学到再做打算;另一台就是买个小生意。不知道有没有什么生意5万澳元就可以上路的? maggiezhu99 发表于 9-11-2014 19:34
另外, 顺便说一声, 这里年薪百万的都是中午带饭的, 在外面吃饭有时是SOCIAL 的需要, 当然我们中国读书 ...
到这里一年,学了很多生活技能,当你学会了,其实做起来也一点不痛苦。 这是一个逐步适应的过程,关键是有一颗想去适应的心。 搬到新家一年了,全家在澳洲稳定下来也一年了,总体上过得比较开心,这里的生活真是太丰富多彩了。
相比较在国内,显著的进步是:
1. 房子大了
2. 出去玩的时间多了,每个周末都在玩,好多好玩的地方。老婆说我们每周都在度假,在国内可能是一年1-2次。
3. 朋友比国内多,社交比国内忙,这个是万万没想到的。我在国内是从厦门到北京上海飘着,也是远离老朋友,要重新认识新朋友。但是北京上海,每个人都很忙,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圈子,朋友之间聚一聚也不容易,所以朋友不是很多。到了这里,新移民很多,大家都很有热情去认识新朋友,价值观和背景也很多相似的地方,所以很容易交到朋友。而且,朋友们都有的是时间聚一聚啊。
不过,你要说幸福感满满,也不全对,因为幸福永远都是相对而言的,自己的心态也很重要。 跟自己的过去比,我觉得还是挺幸福的,因为生活改善了。但是跟身边的朋友比,收入,房子,车子也都是差人一截,关键是大家都在攒钱,我们一直月光,差距只会越来越大,有时压力还是很大的。攀比是要不得的,但要说跟玩得要好的朋友一点比较都没有,那也不可能。之前在国内,基本能跟上朋友的步伐,到了这里就不一定了。我一直坚信,大致一致的经济基础,是朋友交往的基本前提,因为不同经济层次的人,玩的东西都不一样,慢慢就玩不到一起了。当然,特别要好的朋友,就不受这个的影响了。
另外,这边也没有所谓的铁饭碗,作为家里唯一收入来源,担心失业也是造成压力的一大因素。 kingking 发表于 9-11-2014 20:40
我也想搞点外快,做什么好呢?求带路。
兼职移民中介,摄影是我目前感觉有能力搞,精力上也还能应付 ...
带路不敢当, 但是我可以分享一下自己在这方面的心路历程:
我其实和lz 一样, 移民过来以后找工作相对顺利的, 我的第一份澳洲工作是和在国内上海一样的, 是德国总部在澳洲的分支机构, 职位和国内也是一样的( 我是产品安全工程师), 我很感谢这份工作, 现在想来, 这个平稳过渡给我在其他方面的进步创造了时间, 当然我们这个分支机构真的只是面子工程, 就是为了公司能把红旗插遍6大洲而设的, 连MANAGING Director 总共就4个人, 我是唯一的工程师。这个情况直到我们购买了在阿德莱德的Clipsal 的产品安全实验室以后才有了变化, 那个实验室连同工程师将近30个人。一次偶然的机会我看到了他们的工资单, 我当时非常震惊,因为比较资深的工程师也就6-7w一年, 我当时就产生了优越感, 但是这种优越感只持续了2,3天就被打破了, 当时我们公司接到了一份订单, 需要对一批断路器(circuit breaker)进行功能性测试, 是潍州政府的订单, 由于是加急的, 需要加班,但是当我发了test plan 以后居然没有人肯做,后来打电话询问, 天哪, 实验室一般以上的工程师都有第二职业, 你有可能不相信, 有一个在实验室打part time 的居然是警察, 还有一个双学历, 名片上印着(HON)的, 下了班还要去ATO 做客服, 有一个马来西亚小伙子是去意大利餐馆打工, handyman, 25/h, 他说带回家的leftover 可以保证他从来不要自己做饭, 呵呵, 我当时就震惊了, 我还觉得羞愧- 为自己身上的骄娇二气而羞愧, 国内这几年确实好了, 但是追溯20年, 中国有这么好么, 将来的20年也不可能重复以前的了, 因为过度开发的弊端已经出现恶果, 而且, 国内工资已经这么高了, 资本都是追逐利润了, 不可能一直这样增长下去的。 上面我要说的就是其实你越早能认清自己的真实面目, 放下身段,越早容易融合。 刚来的头两年是融合的好机会, 因为别人知道你刚来, 会比较体谅, 越拖越难; 越难越不开心。
另外你说的外快, 其实可以有多方理解, 1个是多挣钱, 另外就是有更多的自己的时间, 我不知道你是否可以在家里办公, 至少每周1天? 如果行的话,可以解放你老婆,她可以在外面做点义工之类的, 积累一点人脉, 你提到的让老婆学个手艺, 是个好办法, 但是有没有想过你老婆有啥现有的资本可以利用的呢? 之前看过一个帖子, 一个女孩子是在网上卖他自己制作的lollipop 的篮子的, 这里party 多, 很多和party 搭接的东西, 都会有市场。 我觉得你应该让你老婆充分利用18200免税的额度, 这样全家的负担就会轻很多。 我的邻居就在隔壁的woolworth deli 做, 2, 4, 6, 下午5-8点的班次, 每次这个点 都能碰到她, 很开心的样子, 天天蒙在家里做太太也不是那么开心的, 毕竟人是社会动物, 我帮她算了一下, 大概每周230左右的样子, 一年下来也超1w了, 而且还是免费的, 多好。 另外我对摄影,IT 不是很懂, 不过我知道, 办个ABN 是免费的, 这里的创业入门这么低为啥不做呢? 你根本没有损失。 SEEK 里面也有好多的PART TIME 职位也可以去看看的吗! 最后贴一个帖子, 是关于facebook的CEO 说中文的事情, 以及别人的评论,我觉得他的精神值得每个人学习。另外, 我今天就在家办公, 这个就是我喜欢澳洲的一个重要原因!
http://edition.cnn.com/2014/11/03/world/asia/china-language-learning-jaime-florcruz/index.html
http://zhaihua01.blog.sohu.com/306551227.html 谢谢楼上热心回复。 我是觉得在这边,完全可以有第二职业,因为第一职业还算轻松。有了第二职业,职业安全感也提高很多。
等孩子上幼儿园,老婆也可以开始计划她自己的职业道路了。 这个帖子里面的有用信息太多了,楼主有心了。看了你的花销分析像你说的对于各个部分有底了。跟帖的里面也有很多有益讨论,赞一个 多謝分享! 很有參考價值!!!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