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忽悠类型汽车用品 和“切糕”一样坑爹
三种忽悠类型汽车用品 和“切糕”一样坑爹加入时间:15/12/13来源于:车网澳大利亚CHEAUSTRALIA.COM
随着家用汽车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家庭享受到了有车的生活。但是车无完车,很多车主会对自己的爱车有这样或那样的不满意,比如油耗高、减震硬、提速慢等。很多商家从中嗅出了钞票的味道,纷纷推出这样或那样的汽车用品,号称能解决车主的一切烦忧。由于对汽车方面的知识不甚了解,网络上又充斥着水军的宣传,所以刚买车不久的朋友很容易上当受骗。
今天编辑就为各位盘点三种忽悠类型的汽车用品,简单易懂的分析其不科学之处,让大家不再被商家当成汽车“小白”来忽悠。
为追求舒适者准备的“减震胶”
不少车主对于自己爱车的减震效果不是很满意,觉得不够舒适,所以就花钱购买了这种安装在弹簧上的减震胶。下面是商家对此款产品的介绍截图。前面阐述的产品效果真假先不说,最后一句“享受顶级车的舒适感”怎么听都像是骗人的。如果几十块钱就能有这样的效果,那么多人有何必话几十万去买车呢?
购买这个产品的用户大多是抱着一种试试看的心态购买的,一是因为它本来的价格不是很贵,二则是它安装起来十分方便,自己动手就行,不用找修理厂。
“反正安了也不会损失什么,最多是花点冤枉钱呗”很多人都这么想,但是如果您的车经常处于重负载状态,或者使用减震胶时间较长,就极有可能对汽车的减震器造成损坏,这样的例子不少,比如下面的这位车友。
根据弹力公式F=kx(K为弹力系数,x为弹簧压缩长度),在增加减震胶之后,弹簧的压缩长度减少,而弹力系数不变,得出的结果就是弹簧的弹力值下降了,通俗的说就是弹簧变软了。这导致路面上的颠簸和震动更多的被减震器吸收掉了,减震器长时间的高强度工作,漏油也就是在所难免了。
然而减震胶的危害还远不如此,安装减震胶后的车辆大力制动时,变软的弹簧会导致车辆重心的迁移更加严重,对于前置前驱的家用车来说更是如此。此时前轴上的刹车系统将会承受更大的负荷,而刹车力度不变,这就导致刹车距离变长,在紧急时刻会有发生事故的隐患。
小结:
天上没有掉馅儿饼的事情,花几十块钱就能的到高档车驾乘感受的便宜事儿,只要认真思考一下就能明白其中的蹊跷。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减震胶确实会使弹簧变软,但换来的是减震器提前报废和刹车距离变长的代价,值不值得就需要您好好掂量一下了。
为追求推背感者准备的“神器”——电子油门加速器
为了进一步降低油耗和贯彻环保理念,现在的大部分汽车都采用了电子节气门,油门踏板的信号通过线路传递给ECU,经过ECU的处理后输出到节气门上的驱动电机,精确的控制汽车的加速。这一设计虽然带来了比机械式油门更低的油耗表现,但是缺点也是十分明显。因为有了ECU的干预,油门踏板的感觉没有那么直接、干脆了!
为了弥补这个遗憾,电子油门加速器应运而生,同时还号称能够增加发动机功率,缩短汽车加速时间、获得更好的驾乘感受。这,可能吗!
电子油门加速器只能在采用了电子油门的车辆上使用,电子油门就是通过电信号来控制节气门的开度,电子油门的信号传输到ECU,然后有ECU下达指令给电子节气门马达,马达根据信号做出相应打开节气门的动作。
基于上述原理,电子油门加速器的作用就是放大信号。简单点说就是将油门踏板的行程变短了,原来的半油门现在变成了全油门,响应自然灵敏了不少。给人的直观感觉就是推背感强烈了。
其实这只是个假象,你原来的1/4油门变成了1/2油门,1/2油门变成了全油门。但是本质上并没有任何改变。不同的是你需要用你的脚更加精确的控制油门,否则随之而来的就是高油耗的代价。
这还不算完事儿,电子油门加速器是的安装虽然简单,但是需要拔开油门踏板的电子油门控制元件将电子油门加速器串联上去。这就是说,所有的油门信号都需要通过这个东西向ECU传递,并且这个东西还有过滤原车油门信号的作用,所以一旦发生故障,你就失去了对油门的控制,后果可想而知。
小结:
对于汽车动力的提升并不是更换一个或者两个部件就能达到的,通过放大油门信号欺骗行车电脑追求推背感的方法实在是没有任何必要。其实它的作用和你深踩油门的作用是相同的。有句话怎么说来着?“只有肉人,没有肉车”,花1000块钱买个假象回家,这样的事儿你还会干吗?
专坑勤俭持家人的“稳压节油器”
油价的不断上涨,越来越拥堵的交通,都给车主们压上了重重的养车负担。如何节油就成了摆在各位面前的一个严峻问题,有人采用改变驾驶习惯来省油,有人绕行畅通路段来省油,但是更多的人希望通过其他方式降低燃油消耗,稳压节油器正是钻了这么个空子。它号称能够提供发动机功率、延长发动机寿命、释放负离子,最诱人的是还能节油5%-8%!
从百度到的资料上来看,它的原理是通过一个稳压器来调整车辆的电压,使得点火系统可以达到一个稳定的状态,发动机就能够平稳运转,燃油经济性得到提升。
通过对专利号的查询,得知了它的内部结构,它是由4个电容器C1、C2、C3、C4一电感L1及一电阻丝F1组成,电容C2、C3、C4一次串联后与电感L1连接,然后这个串联电路再与电容C1并接。并联电路的正极通过电阻丝F1与壳体上的正极插头连接,负极与壳体上的负极触片连接。
它的原理在于通过在蓄电池的输出端增加并接的稳压电路(也就是节油器),稳定蓄电池输出电压,保证车载设备正常工作,改善设备工作环境,延长车载设备使用寿命。
在整个专利中,只提到在汽车启动时可以提高打火效率,并且大部分内容都是在阐述其对车用电器的保护功能。对于汽车在行驶中能否有节油效果,此文件只字未提!
更值得注意的是,在车载电路加入稳压器,会影响电瓶的充电效率,因为电瓶适用于用脉冲直流电充电,而用恒压充电效率大大降低,并且会影响汽车蓄电池的寿命。
看过上面的专利文件,再看看它的宣传广告,是不是感觉自己被人当成“小白”玩儿了?
编辑总结:
用自己的想法打造自己心目中的完美座驾,这无可厚非,但是一定要选对正确的方式,通过购买一些相对成本较低的汽车用品来增加汽车性能的行为十分不可取。与其沉迷于这些“新”产品中,被人当小白耍,还不如把这些钱用在日常的保养上来得实在,您说呢?
这样说实话难得。 这些东西和澳洲没得卖 蓝山夜妖 发表于 23-12-2013 10:0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这些东西和澳洲没得卖
那几个连锁店也有卖,比国内忽悠成分轻许多,花哨的东西多数是装饰性不影响原设计性能和安全的。但油类添加剂也有,虽然这个东西也是疗效不明。 普遍一个特点就是没有技术含量,很多玩意拿中学物理就能解释的明白,同类的还有什么电动涡轮、燃油添加剂、、、都是骗傻子的,而且确实有市场,可见国内骗子横行是有土壤的~ 原文也是从国内抄来的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