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FreeOZ用户注册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回复
楼主: cello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音乐] 小图音画山寨版:看梵高听马勒

[复制链接]
31#
发表于 12-9-2011 16:07:08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lisa2008 于 8-9-2011 17:03 发表


不奇怪cello你说这首歌太软太柔,这也是我觉得由女声唱更为合适。我喜欢这首歌是因为它的歌词和凡高的故事和他那些画完美地搭配,就好象一个与凡高时代相隔遥远的soul mate(女性)在解读一个多情,失意,落寞, ...


我以前一直以为蒙克的《呐喊》是梵高的画,我一直一相情愿的认为是梵高自画像愤懑又不羁的呐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2#
发表于 12-9-2011 16:17:32 | 只看该作者
我来贴个VINCENT VAN GOGH ,大家应该都能看到吧~


http://embed.trilulilu.ro/video/mari227/ee8ebf366b1bd6/0xe9eff4.swf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0 收起 理由
lisa2008 + 20 你太有才了!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3#
发表于 14-9-2011 02:05:26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cello 于 12-9-2011 08:42 发表


喜欢你对星空的描述。

没有提向日葵主要是和马勒这个相关不大,另外它也确实不是我最喜欢的梵高作品,我更喜欢那那种1886年以后的签名风格的笔触,比如星空和柏树麦田。向日葵的画本身很好(最喜欢12朵那个) ...


可能因为我喜欢关于花的油画,所以喜欢他的那些向日葵。那是凡高在彻底崩溃之前最后精神宣泄的一批作品,将向日葵画成了有喜怒哀乐,有动态,有表情和情感释放的生灵;而且向日葵的花语本身就是对光明的崇拜和追求,正好用来表达凡高内心因为长期被压抑而更加疯长的各种渴望。

你贴的这幅茑尾兰我也挺喜欢,和向日葵相比感觉别有一种妩媚和情绪,相信是在不一样的心境下画出来的。

其实凡高的画看了这么多,我发现最它们能如此打动人的原因,就是他善于同时运用各种黄色系和各种蓝色系制造反差效果,来表达强烈的情感冲突;同时又擅用这两种色系内的不同颜色层次来表达情感的层次,精准到位。说白了,他是一个伟大的情感翻译家,他能把自己心中强烈的情感,通过线条和色彩等绘画语言准确,生动有时略带夸张地翻译成了一副油画。而这些情感才是他作品的精神灵魂。

大都会的牌子换颜色么?那我那天是不是运气太好恰巧和第一次去是同一种颜色?又或者我的坦然感动了门口那两个查票滴

梅西百货。。嗯,我们在纽约时正赶上梅西疯狂打折(全场多数3到6折),办一个梅西卡又折上9折,再算美元兑人民币的超低汇率,我自然又趁机开心了一大把哈哈

[ 本帖最后由 lisa2008 于 14-9-2011 02:14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4#
发表于 14-9-2011 02:26:07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Turandot 于 12-9-2011 16:07 发表
我对画是一窍不通的,梵高的画也没让我怎么怎么着了,只是看起来有点感觉而已,我听说梵高在精神错乱状态下用剃刀割下自己的一只耳朵,据说他把这只耳朵包在一块画布里交给了附近妓院里的一个妓女,还有37年的那年梵高对自己开了一枪,结束了自己的生命。。那些画色彩的敏感,诡异的画法,狂妄又浓重的想法,让我知道了原来世界上还有这样的人存在,这么决绝,就像《海上钢琴师》里的1900一样,我受到了震撼。



记得我很早前读过一本书,名字好像叫“只有偏执狂才能成功”,因为它名字起的怪所以很容易记住了。但这个说法我觉得是有一定道理的。偏执的人比较容易坚持和专注,不会因外界而改变,如果恰好他在偏执的对象方面有天分,那他就容易突破而做出成就。凡高的偏执虽然可能是因为精神疾病导致的,但是他的作品因此而辉煌,尽管他的人生因此而毁灭。

所以从这点上想,人生的得和失,成和败,究竟应该怎样衡量呢?我想也许根本就不必衡量,因为不论怎样衡量,换个角度都能看到荒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5#
 楼主| 发表于 14-9-2011 08:31:02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lisa2008 于 14-9-2011 01:35 发表


可能因为我喜欢关于花的油画,所以喜欢他的那些向日葵。那是凡高在彻底崩溃之前最后精神宣泄的一批作品,将向日葵画成了有喜怒哀乐,有动态,有表情和情感释放的生灵;而且向日葵的花语本身就是对光明的崇拜和追 ...

向日葵我喜欢12朵的那张。我同意你说的梵高善于调动黄蓝的对比色表达强烈的情感。除了色彩我还非常喜欢他后期的笔触,以及笔触堆叠形成那种庞大的漩涡状光斑,这点以星空那副最典型。而向日葵的笔触我稍显太细腻些,感觉是他心态相对平和的时候,没有茑尾兰那么狂。同样,梵高有很多自画像,我最喜欢的也是小图转的后一张,蓝色背景的那个。背景的漩涡汹涌,明明是肖像或静物,却蕴藏着无穷的压力。

我这篇也发在了新浪博客上面,上面和别人讨论说到这两位同时代的艺术家吸引我的共性是从他们作品中感到的渴望和激情,和面对现实螳臂当车的无力,和由此而来的孤独感。先行于时代的人必然是孤独的,可他们的作品在百年以后依然很当代,还是道出了现代人的心声。小图转蒙克那张呐喊也是的,那个我觉得和鲁迅的呐喊也挺相称的。艺术家这种先行于时代的孤独,还有对现实的无奈,也许解释了他们的疯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6#
发表于 14-9-2011 13:55:44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cello 于 14-9-2011 08:31 发表
先行于时代的人必然是孤独的,可他们的作品在百年以后依然很当代,还是道出了现代人的心声。


完全赞同。

这里有更多凡高的精彩作品,enjoy~~
http://www.tfsimon.com/auvers-sur-oise.html

"I AM A MAN OF PASSIONS..."
(Vincent van Gogh to his brother Theo,
circa 22-24 June 1880, letter 154/133)

  
THIS PAGE IS ABOUT THE LAST WEEKS IN THE LIFE OF VINCENT VAN GOGH:

WE TELL YOU ABOUT HIS STAY IN AUVERS-SUR-OISE FROM 20.05.1890 _ 29.07.1890
WE SHOW YOU ALL THE WORKS OF ART HE CREATED IN AUVERS
AND ALL HIS RELEVANT CORRESPONDENCE
AND OF COURSE
WE WRITE ABOUT HIS INTRIGUING DEATH
A BULLET KILLED HIM
BUT
WAS IT SUICIDE, AN ACCIDENT, OR WAS HE MURDERED?


[ 本帖最后由 lisa2008 于 14-9-2011 13:57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50 收起 理由
Turandot + 50 谢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7#
 楼主| 发表于 21-9-2011 13:39:47 | 只看该作者
偶然又读了一篇关于樊高的文字,分享之:
原文链接:http://blog.sina.com.cn/s/blog_4daad44f0100o2mx.html
提奥,我的头上长着耳朵


    1881年12月,身居海牙,时年28岁的荷兰印象派画家文森特·梵高在给弟弟的信中写道:【提奥,我的头上长着耳朵。如果有人说“你的性格坏透了”,这时候我该怎么办呢?】这句话很惊艳。其实在由梵高遗留下来的书信集结而成的美术理论传记《亲爱的提奥》这本书中,其对画作技法,自然风景,贫民生活有大量阐述,新鲜的句子不计其数,但是仍然没能禁住我在读到这段言语时那一见倾心,刻骨绵柔的疼痛感。读这本书的具体环境,是在开往W城的火车上,我倚靠窗外的风景,枕着咣当的节奏,难免会疲惫,幸好不时会有一些有机的,脆生生的话语,呼吸着,从百年前的老式信纸上融化开来,让我的眼睛闪闪发亮。而且这本书挺厚的,将近500页,49.1万字,很耐读,文字内容也很适宜旅行途中阅读。梵高对美术的贡献是举世瞩目的,虽然被肯定是在他离开后,着实惋惜。他早期大量进行素描训练,他认为素描画给人风雪呼啸中散步之感,凌乱萧条,有脊椎,他创作水彩画,油画,似乎把生命透析而入,粹在色彩里,让他笔下的画灿烂燃烧。他在其中一封信中曾如此写道:【当我画一个太阳,我希望人们感觉它在以惊人的速度旋转,正在发出骇人的光热巨浪。当我画一片麦田,我希望人们感觉到原子正朝着它们最后的成熟和绽放努力。当我画一棵苹果树,我希望人们能感觉到苹果里面的果汁正把苹果皮撑开,果核中的种子正在为结出果实奋进。当我画一个男人,我就要画出他滔滔的一生。如果生活中不再有某种无限的、深刻的、真实的东西,我不再眷恋人间……】读到这样的文字,仿佛作者不是画家,而是作家,有着卓越敏感的感受和表达能力。同时,文森特·梵高也在该自传中连贯显示了他作为天才和平凡人双重身份矛盾挣扎,短暂悲惨的一生,他对穷人有着天生的悲悯和热爱,他把自己的饭每天分给不相识的怀孕的贫苦妇女,为他的穷苦模特免费送来的一筐土豆而感动,他孜孜不倦地描绘着广袤土地上的朴素而光辉的农民,煤矿工人,还有乡村自然风景,他笔下的花朵烂漫成河,间或出现扶疏的人影,细细的头发可以窥到风的方向。他爱过很多女人,虽然那些女人总是让他难受;他被画家毛威表示断交后,什么也没说,只是在信中告诉提奥:“我一个人转身回去了”。他还提到他的叔叔,婶婶,两位老人在很晚的时候,迷雾泥泞的街道上为其指引适宜的旅馆,他能感受到他所获不多的每一分微弱的爱。所以说,梵高在《亲爱的提奥》里提了那么多的事,很细腻,很唯美,很坚持,但是这些都只给他,提奥,他忠诚的弟弟,亲爱的提奥,在哥哥去世之后半年也离世。待我读到150页,已经晚上7点了,抬头看窗外,风景已经看不见了,只看到玻璃上映出的乘客们的群像,尤其鲜明的是一张张都颇具特色的脸。另外,以前几乎在火车上从不吃东西的我这次倒是买了份便宜的打折盒饭,里面是笋片和发乌的米饭,可能因为天气太冷的关系,很愉快地将它吃掉。到达W城的时候,时间显示凌晨1:23,此时,W城的每一条街道都在下雪。新雪踩下去发出嘎吱嘎吱的声音,而随着我的脚步声,还是那一句话不停地在我心中回荡:【提奥,我的头上长着耳朵。如果有人说“你的性格坏透了”,这时候我该怎么办呢?】是的,我无比确定,这句话触及到了一些我内心一直存在但未曾察觉过的部分,软弱的部分。但是,是不是有些令人意味深长呢,写过这句话的七年后,1888年,画家梵高的一只耳朵割掉了,有说是梵高自己把它割掉的,有说是高更割掉的,说法不一。后期的梵高丢失了一只耳朵,但也许,他从不希望自己有耳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8#
发表于 6-10-2011 09:33:20 | 只看该作者
又中毒一回。马勒第五还真没有听过。第九粗粗听了,不太喜欢。下次认真点。

[ 本帖最后由 mohan29 于 6-10-2011 10:41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9#
 楼主| 发表于 6-10-2011 21:03:27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mohan29 于 6-10-2011 09:03 发表
又中毒一回。马勒第五还真没有听过。第九粗粗听了,不太喜欢。下次认真点。

那明明就是还没有中毒嘛。马勒九一开始我觉得很吸引的,后面反而印象不深刻了。

马勒和布鲁克纳,很多人都是喜欢其中一个不喜欢另外一个。我觉得没准你会喜欢布鲁克纳。后者是个特别虔诚特别厚道的人,他们都有瓦格纳的一些影响,但是我个人觉得马勒更变态和分裂些,布鲁克纳更有点不断升华的感觉,有人很喜欢,我是觉得有点像在发功主要是这家伙太厚道,以至我觉得稍微有些太不够棱角了。

同样厚道的很的布拉姆斯,我以前一直很排斥。也许和一开始就听他的第一交响乐有关。觉得这人太犹豫,太不爽快也太巨人阴影了。可是后来慢慢的,也许是自己性格也不断在变,或者在不断认识自己,也逐渐能人同这种可爱的憨厚老头了。这种人没有耀眼的才华,却有那种好像结巴的恳切的热情。今天难得在悉尼,刚好路过市中心,走进QVB到楼上乐土fish唱片店转了一小圈,看到hyperion公司出的一张伯拉姆斯的单簧管三重奏,封面就是黄昏和一棵树的影子,布拉姆斯那种温暖而恳切的音乐好像马上流到了心里,什么人群和花花绿绿的商店马上消失,感觉他老人家就是像那种黄昏时候一起散步的知己。发现现在自己越来越可以接受这种稍微木纳,甚至吞吞吐吐的音乐了,以前的时候可是恨之入骨。所以,也许重新再听布鲁克纳也会有新发现也不一定。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50 收起 理由
maodoubao + 50 你太有才了!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0#
发表于 11-10-2011 08:07:20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cello 于 6-10-2011 22:03 发表

那明明就是还没有中毒嘛。马勒九一开始我觉得很吸引的,后面反而印象不深刻了。

马勒和布鲁克纳,很多人都是喜欢其中一个不喜欢另外一个。我觉得没准你会喜欢布鲁克纳。后者是个特别虔诚特别厚道的人,他们都有 ...


看cello回复,可以看到老大温柔敦厚的底子,用来欣赏音乐的质朴啊。我听交响的时间已经过了,妻子不喜欢一起响的糟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1#
 楼主| 发表于 11-10-2011 08:10:55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mohan29 于 11-10-2011 07:37 发表


看cello回复,可以看到老大温柔敦厚的底子,用来欣赏音乐的质朴啊。我听交响的时间已经过了,妻子不喜欢一起响的糟杂。

博拉姆斯的室内乐作品,单簧管3重奏,5重奏,奏鸣曲,还是挺恬静质朴的,最近比较有听这几部的心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2#
发表于 11-10-2011 08:36:53 | 只看该作者
似乎我有这些,晚上也好好听听clarinet,记得一首歌,里头唱,clarinet is so forlorn,有时候就想听听凄凉的东西。多谢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3#
 楼主| 发表于 11-10-2011 13:57:52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mohan29 于 11-10-2011 08:06 发表
似乎我有这些,晚上也好好听听clarinet,记得一首歌,里头唱,clarinet is so forlorn,有时候就想听听凄凉的东西。多谢了。

勃拉姆斯的悲凉还是比较温和淡定的。以前讨厌他,觉得他不真不够直率,整天兜圈子。现在觉得他其实也蛮可爱的,我总是浮想出一个热诚而结巴的憨老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4#
发表于 11-10-2011 16:01:12 | 只看该作者
上那张CD图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FreeOZ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FreeOZ论坛

GMT+10, 29-8-2025 05:22 , Processed in 0.044641 second(s), 32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