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QP 2010 Term2 学习笔记
受到朋友推荐,我最近参加了这个OQP的课程,是NMIT开设的,学制10周,每周3天课,主要教授澳洲工作文化,简历技巧和面试技巧等。刚开始我最感兴趣的是课程结束之后的Work Placement,不过上了3天课,我觉得收获还是不小的。我相信很多同学上过这个课程,也有很多同学对这个感兴趣,所以我尽量分享一些课堂上学过的内容,对还在跟我一样苦苦寻找第一份工作的人一点帮助。因为每天的课程内容不少,所以我尽量回忆,可能逻辑性不强,组织很零散,请见谅。有什么意见大家一起探讨。Day 1. 13/4/2010
先大致介绍一下我们这期的情况。有3个Co-ordinator,分别是Peter, Wendy和Lucy。他们都是Australian,个人感觉Peter的经验和口才最好,Lucy最年轻,可能思维最敏捷,Wendy也还不错。我们根据职业和专业领驭被划分成好几个team,有IT的(后来还被划分为developer和其他),Engineer(Civil的和Mechanical的又分开了),Administration和Accountant等等,每个领域围一个桌子。早上首先Peter一上来就让每个人去了解同一桌子的其他人的名字以及了解一下其他情况。随后他在课堂上讲名字和称谓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千万不要在信里面用“Mr. + First name" 这样的格式,这个是语法错误;也不要用"Madam",因为这一般针对女警官;除非非常正式的场合,一般书信都是直接用"First name"。他举例说只有古代奴隶社会的奴隶称呼主人才会用“Master XXX”,在澳洲如果我们用“Mr. XXXX“就跟那个感觉一样,低人一等。无论对方是谁,看到这么”不地道“的称谓,就没有了80%的兴趣继续看下去,或者至少心里就会产生一个印象——这个人不了解澳洲文化。
另外,也不要因为别人的名字特别是某些印度之类的国家,名字非常长,非常拗口,而不去记住或者发错音;或者反过来,因为我们自己的名字很拗口,就告诉对方,随便怎么叫都可以。这也是不”地道“的。说到名字,Peter提醒我们,在维州(不确定其他洲是否如此),法律上是没有真正的”legal name“的,所以不用担心我们的护照名字和简历上的名字不一样,会产生什么影响。只要我们在工作中,生活中都尽量使用同一个名字——他很郑重的建议我们,取一个好听好记的澳洲英语名字。包括我们的email地址,怎么样才能让别人一眼就能跟简历等其他信息联系起来,最好的格式就是”firstname.lastname@XXXX“,不要使用其他符号和无意义的字符,尽量不要用数字,否则会显得不”professional“。
——从课程的开始到现在,导师都在不停的重复一个概念,或者要求:如何表现得更像一个“Australian Professional Worker”
接下来的内容是关于招牌广告的。我跟大部分的人都一样,一开始就在SEEK,MYCAREER这些网站上海投简历(我投得不算多其实,但是一听他的标准,还是很多了)。实际上SEEK等这些网站上的工作机会只占到60%左右,而且因为大部分的人都通过这个渠道去找工作,竞争可想而知。所以,OQP给我们的第一个作业,就是每周六早上去买一份THE AGE报纸,里面有一个MyCareer的专栏。前8页是关于业界新闻的,后面有一些招聘广告。不要以为那些招聘广告是重点,其实前面的业界新闻才是。通过仔细阅读和寻找,可以知道哪些公司是真正active的,有新闻的公司一般都是最近在发展,在扩大,意味着有可能正在增加职位。这就是所谓的hidden job market。
还有一个建议是随身准备一本小记事本,作为Phrase book。经过一些广告或者任何时候,看到一些local的jargon或者专业术语之类的,记下来,并且融入到我们的日常对话中去。譬如"COB"就是Closed of Business的意思,即5PM,大部分公司这个时候都没人做事了,所以有什么要做的尽量在COB之前解决;招聘广告里面还有一些缩略写法譬如“PD" - Position Description,"KSC" - Key Selection Criteria,"KPI" - 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s。。。当我们有一天在interview或者跟当地人交流的时候用到这些词汇时,嗯,他们就会感觉我们融入澳洲文化了。
local experience实际上在某种程度上就是local communication skills,很多专业在国内和在国外并没有太多区别,或者说“工作经验”是完全没有问题的,但是本地的雇主最担心的是,我们是否能够接受和融入local的工作当中去,其中交流就是一个很重要的部分 谢谢分享,OQP有没有什么好的文档? 我参加了3 月份 AMES举办的SPMP课程,感觉内容很相像啊。 楼主,那买了THE AGE就看看新闻?知道某些公司很活跃,有何帮助?发信去自我推荐?:o Peter 蛮能说的 anyway了你直接上了oqp2?
回复 #3 yanalxy 的帖子
有的,我稍后整理一下发上来。回复 #5 carl181818 的帖子
你可以这样理解,主要就是做Company Research,不只是THE AGE,其他途径也可以。我们不应该局限于SEEK这些求职网络,这里面大部分是agency,应该找到背后实际active的公司回复 #6 koyuu 的帖子
这个应该只是第二学期,我没上第一学期,应该内容是一样的。我猜的 你比较lucky啊,我申请了nmit的oqp结果让我读个啥esp,19日在collinwood上课,能帮我打听下esp怎样啊 我英语说得很一般,然后就建议我上了OQP1 AMES举办的SPMP,nmit的oqp和boxhill的oqp哪个好呀?谢谢。 三个的价位分别是多少呢 原帖由 flowermusic 于 18-4-2010 15:57 发表 http://www.freeoz.org/bbs/images/common/back.gif
AMES举办的SPMP,nmit的oqp和boxhill的oqp哪个好呀?
谢谢。
SPMP:
$81 for PR, $500 for non-PR
如果需要 实习 外加 400多刀。
其它二者我不知道。 超人确实很幸运,我有同学排期上这个课都排了好几个月才轮上。
OQP课程的问题
悉尼的skillmax 只有5周,也是每周3天;超人上的OQP课程是10周,时间上要长一倍,不知谁知道有什么区别没有啊!另外请问超人,OQP 是参加了都有实习机会吗?实习是含在10周时间内的还是不在这个时间内的呢?
回复 #16 ma16661 的帖子
10周不包括work placement的时间,不一定保证能找到实习机会呢。需要自己去电话联系雇主(不是中介),而且基本符合招聘职位的要求,然后NMIT有专人会去跟这个公司谈实习的情况,因为他们会帮我们交保险。对课程完成情况也有要求,包括上课时间和完成作业的情况,只要达到要求了,他们都会尽力去联系。 esp去了一天,不打算注册了,计划上homesglen的tafe,也是100多刀,还有实习机会[ 本帖最后由 yanalxy 于 19-4-2010 18:47 编辑 ] 不好意思,最近作业不少,马上要考Drive Test,来不及总结,等过了路考再来交作业 :good :good :good 谢谢分享 NMIT的ESP就是OQP1,不安排实习,是OQP2的准备课程,主要是提高沟通技巧
OQP2安排实习 一我找不到了.... 首先声明:我的发言不是踢超人的场子的。:) :) :)
以我在NMIT上OQP的经历,这个课程,非常鸡肋。Peter废话连篇、误人子弟。2周能搞定的课程,非要拖10周长。最近忙着搬家。忙完搬家我也开个帖子,叙述一下我的OQP经历和个人体会。 原帖由 mollyoz 于 22/1/2011 08:59 AM 发表 http://www.freeoz.org/ibbs/images/common/back.gif
首先声明:我的发言不是踢超人的场子的。:) :) :)
以我在NMIT上OQP的经历,这个课程,非常鸡肋。Peter废话连篇、误人子弟。2周能搞定的课程,非要拖10周长。最近忙着搬家。忙完搬家我也开个帖子,叙述一下我的OQ ...
热烈欢迎踢馆!:yct_4:yct_4 超人,请问你有没有获得实习机会,对找专业工作有没有切实的帮助?我也想申请这个课程,就是不知道效果会怎么样? 看了LZ的帖子,觉得这些内容不能算australian职场文化,多数欧美大公司都是这样的。 我2008年1-3月读了NMIT的10 weeks的OQP,那时只有PETER & WENDY, 没有找实习因为自己去读MASTER去了,完了之后2009年4月重新注册了2 weeks的快速OQP (学校说以前读过只用再读这个就行了),关键是为了拿work placement的机会,结果完了之后学校当时说金融危机基本很难找到机会...因为我想做banking,中国过来的直接找这方面的工作的确很不容易(以前还听说过OQP和Bendigo Bank关系不错,但他们08年就说过,不用幻想进大公司做work placement),...anyway, 总的来看OQP的课程还是会有些好处的,至少刚来澳洲的朋友可以了解一些local找工作的规矩,方法与技巧...本人最终是自己找到的工作,现在做养老金投资,欢迎朋友们提问交流.
回复 #25 fenglinwgp 的帖子
获得了,最后实习完也给了offer,但是我同时也拿到现在这个公司的offer就没去了。我觉得是有的,但是正如楼上的同学说的,因人而异,假如找工作比较苦闷无头绪的话,试试无妨,比缩在家里强 问LZ,报名的时候要提交什么材料?国内的学历和成绩单需不需要翻译公证带过去?
[ 本帖最后由 largo 于 24-2-2011 16:32 编辑 ]
回复 #29 largo 的帖子
印象中没有交什么学历之类的材料,这个只是TAFE,不需要学历的。NMIT的网站上有申请表,填好发邮件过去就可以了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