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商超和消费者如何互薅羊毛
本帖最后由 CHATGPT 于 3-12-2023 18:27 编辑有感于以下新闻
https://www.abc.net.au/news/2023-12-03/greens-move-to-establish-senate-inquiry-into-supermarkets/103179656
网上一片欢呼,感觉绿党可以托付终身了。图样图森破
撇开党派收买人心,看看俺们和超市互数毛毛的故事
要是有点信仰,相信轮回这回事
那么资本家上辈子肯定大慈善家,或者是奥斯维辛里面的受难者
而消费者祖辈要不是小胡子,就是坏事做了不少
别的不说,大家可以看看工资前后十年的比率,不断跳槽的除外,和物价比比
举个明显的例子,短短一年之内,
同样的寇丝的提子面包,从两块经常缺货,直接涨价到三块,不温不火,再涨到三块五,
再怎么不敏感的客户都看出了猫腻,然后就是三块五堆满货架,出不去的样子
再降回三块三。然后,上周开始,一样的提子面包,换了个塑料包装的样式,就算半价,也要三块五
这是搞哪出,是提子涨价了,面粉还是工资翻倍了。要知道面包大米这种主粮,政府是没有收CGT 的。
作为精明的消费者,可以咋样,转身跑去拿起两块七的白面包,满意而去。完全不用考虑,这面包原价是八十五分的。
为了不太疼,不少人原来花四块多买最好的面包,现在花同样的价钱改买最低端的面包。消费降级成功实现
更精明一些的消费者,只买半价的商品,不管原价已经翻倍或者更多
再叠加四个五十送五十的积分优惠,勉强平复一下心情
认识一个最精明的消费者,真是精明到家了,薅尽了商超的羊毛
大概的操作方法可能如此,先过去商品区不小心打翻了某样东西
然后再回来,来到湿漉漉的地板上面不小心地滑倒了
之后就是救护车、医保卡看病治病,最后成功索赔超市
有说这个朋友索得五千多,再问详情就语焉不详了
据闻素以精明著称的某些人们,沿着类似的途径获得了更多的收益
甚是敬佩地看着他,知道这么高难度的事情是自己绝对做不到的。
同时隐隐地觉得,他薅的羊毛里面有自己的一份
:'(
你觉得绿党就是在喊口号,收买人心?
我常去吃的越南河粉从14元一碗涨到20元一碗了 应该是
绿党得许多政策抬高了电费价格,也是通胀的一种助力
如果他压超市的价格,会不会是想通过这样解决继续抬高电价的阻力
{:9_580:} 电价,油价是基础生产资料,提高这类价格对于生活的影响不只是提高电价,油价的那一点,整个社会消费会有更多的叠加上涨。看到微信群上有个人说他们的电价比去年上涨了50%。{:9_566:} 是啊
那些最基础生活必需的价格会传导到所有商品价格
例如什么,油价、人工、水电、煤气、手机宽带。。。。
至于电费,大公司还好,小公司可能都翻倍了
就算敏感的每度电费看上去还行,但基础固定的服务收费也不知道涨多少了
那个才要命,一度电不用都要交
太阳能发电的电费倒是降了不少
资本盛行
奇怪,那些多如牛毛的小型电力公司是咋生存的
拼命让三哥三姐打电话引人签合同?
{:9_558:} CHATGPT 发表于 4-12-2023 15:34
是啊
那些最基础生活必需的价格会传导到所有商品价格
他们是通过积累客户,然后再给大公司收购来实现赢利的。每客户大概1000澳元,所以用户越多越好。平时只要不赔钱就可以了。最后老板只要最终卖出时赚一笔也可以了。 freegood 发表于 3-12-2023 18:12
你觉得绿党就是在喊口号,收买人心?
我常去吃的越南河粉从14元一碗涨到20元一碗了
刚到悉尼的时候
越南包才两块五
现在最少六块了
超市里面买牛肉和鱼罐头,还有鸡蛋
不到八块可以煮两大碗了
看来是时候,独立自煮了
:lol
Hornsby那边的牛肉粉16块一碗。{:9_555:} CHATGPT 发表于 5-12-2023 16:13
刚到悉尼的时候
越南包才两块五
家庭煮夫和煮妇也会多起来了 是啊
煮艺也是一门功夫
煮得好吃,容易心意满足
{:9_555:}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