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浅
发表于 10-9-2021 09:31:27
雍也篇第六
6.8季康子問:“仲由可使從政也與?”子曰:“由也果,於從政乎何有?”
曰:“賜也可使從政也與?”曰:“賜也達,於從政乎何有?”
曰:“求也可使從政也與?”曰:“求也藝,於從政乎何有?”
楊譯:
季康子問孔子:“仲由這人,可以使用他治理政事麼?”孔子道:“仲由果敢決斷,讓他治理政事有什麼困難呢?”
又問:“端木賜可以使用他治理政事麼?”孔子道:“端木賜通情達理,讓他治理政事有什麼困難呢?”
又問:“冉求可以使用他治理政事麼?”孔子道:“冉求多才多藝,讓他治理政事有什麼困難呢?”
春浅
发表于 11-9-2021 15:31:14
雍也篇第六
6.9即使是閔子騫為費宰。閔子騫曰:“善為我辭焉!”如有復我者,則吾必在汶上矣。
楊譯:
季氏叫閔子騫作他采邑費地的縣長。閔子騫對來人說道:“好好地替我辭掉吧!若是再來找我的話,那我一定會逃到汶水之北去了。”
春浅
发表于 11-9-2021 15:37:28
雍也篇第六
6.10伯牛有疾,子問之,自牖執其手,曰:“亡之,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
楊譯:
伯牛生了病,孔子去探問他,從窗戶裹握著他的手,道:“難得活了,這是命呀!這樣的人竟有這樣的病!這樣的人竟有這樣的病!”
春浅
发表于 14-9-2021 09:06:03
雍也篇第六
6.11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
楊譯:
孔子說:“顏回多麼有修養呀!一竹筐飯,一瓜瓢水,住在小巷子裡,別人都受不了那窮苦的憂愁,顏回卻不改變他自有的快樂。顏回多麼有修養呀!”
春浅
发表于 14-9-2021 11:38:23
雍也篇第六
6.12冉求曰:“非不說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廢。今女畫。”
楊譯:
冉求道:“不是我不喜歡您的學說,是我力量不夠。”孔子道:“如果真是力量不夠,走到半道會再走不動了。現在你卻沒有開步走。”
春浅
发表于 14-9-2021 11:43:35
雍也篇第六
6.13子謂子夏曰:“女為君子儒!無為小人儒!”
楊譯:
孔子對子夏道:“你要去做個君子式的儒者,不要去做那小人式的儒者!”
春浅
发表于 15-9-2021 21:00:51
雍也篇第六
6.14子遊為武城宰。子曰:“女得人焉耳乎?”曰:“有澹臺滅明者,行不由徑,非公事,未嘗至於偃之室也。”
楊譯:
子遊做武城縣縣長。孔子道:“你在這兒得到什麼人才沒有?”他道:“有一個叫澹臺滅明的人,走路不插小道,不是公事,從不到我屋裡來。”
春浅
发表于 15-9-2021 21:06:18
雍也篇第六
6.15子曰:“孟之反不伐,奔而殿,將入門,策其馬,曰:‘非敢後也,馬不進也。’”
楊譯:
孔子說:“孟之反不誇耀自己,(在抵禦齊國的戰役中,右翼的軍隊潰退了,)他走在最後,掩護全軍,將進城門,便鞭打著馬匹,一面說道:‘不是我敢於殿後,是馬匹不肯快走的緣故。’”
春浅
发表于 15-9-2021 21:10:28
雍也篇第六
6.16子曰:“不有祝鮀之佞,而有宋朝之美,難乎免於今之世矣。”
楊譯:
孔子說:“假使沒有祝鮀的口才,而僅有宋朝的美麗,在今天的社會裡怕不易避免禍害了。”
春浅
发表于 15-9-2021 21:14:07
雍也篇第六
6.17子曰:“誰能出不由戶?何莫由斯道也?”
楊譯:
孔子說:“誰能夠走出屋外不從房門經過?為什麼沒有人從我這條路行走呢?”
春浅
发表于 15-9-2021 21:16:04
雍也篇第六
6.18子曰:“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
楊譯:
孔子說:“樸實多於文采,就未免粗野;文采多於樸實,又未免虛浮。文采和樸實,配合適當,這才是個君子。”
春浅
发表于 16-9-2021 15:14:37
雍也篇第六
6.19子曰:“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楊譯:
孔子說:“人的生存由於正直,不正直的人也可以生存,那是他僥倖地免於禍害。”
春浅
发表于 16-9-2021 15:16:52
雍也篇第六
6.20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楊譯:
孔子說:“(對於任何學問和事業,)懂得它的人不如喜愛它的人,喜愛它的人又不如以它為樂的人。”
春浅
发表于 16-9-2021 15:18:51
雍也篇第六
6.21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也。”
楊譯:
孔子說:“中等水平以上的人,可以告訴他高深學問;中等水平以下的人,不可以告訴他高深學問。”
春浅
发表于 16-9-2021 15:23:14
雍也篇第六
6.22樊遲問知。子曰:“務民之義,敬鬼神而遠之,可謂知矣。”
問仁。曰:“仁者先難而後獲,可謂仁矣。”
楊譯:
樊遲問怎麼樣才算聰明。孔子道:“把心力專一地放在使人民走向‘義’上,嚴肅地對待鬼神,但並不打算接近他,可以說是聰明了。”
又問怎麼樣才叫做有仁德。孔子道:“仁德的人付出一定的力量,然後收穫果實,可以說是仁德了。”
春浅
发表于 16-9-2021 15:25:31
雍也篇第六
6.23子曰:“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
楊譯:
孔子說:“聰明人樂於水,仁人樂於山。聰明人活動,仁人沉靜。聰明人快樂,仁人長壽。”
春浅
发表于 17-9-2021 17:32:38
雍也篇第六
6.24子曰:“齊一變,至於魯;魯一變,至於道。”
楊譯:
孔子說:“齊國(的政治和教育)一有改革,便達到魯國的樣子;魯國(的政治和教育)一有改革,便進而合於大道了。”
春浅
发表于 17-9-2021 18:43:52
雍也篇第六
6.25子曰:“觚不觚,觚哉?觚哉?”
楊譯:
孔子說:“觚不像個觚,這是觚嗎?這是觚嗎?”
春浅
发表于 17-9-2021 18:49:29
雍也篇第六
6.26宰我問曰:“仁者,雖告之曰:‘井有仁焉。’其從之也?”子曰:“何為其然也?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
楊譯:
宰我問道:“有仁德的人,就是告訴他:‘井裡掉下一位仁人啦。’他是不是會跟著下去呢?”孔子道:“為什麼你要這樣做呢?君子可以叫他遠遠走開不再回來,卻不可以陷害他;可以欺騙他,卻不可以愚弄他。”
春浅
发表于 17-9-2021 18:52:31
雍也篇第六
6.27子曰:“君子博學於文,約之以禮,亦可以弗畔矣夫!”
楊譯:
孔子說:“君子廣泛地學習文獻,再用禮節來加以約束,也就可以不至於離經叛道了。”
春浅
发表于 17-9-2021 18:55:34
雍也篇第六
6.28子見南子,子路不說。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厭之!天厭之!”
楊譯:
孔子去和南子相見,子路不高興。孔子發誓道:“我假若不對的話,天厭棄我罷!天厭棄我罷!”
春浅
发表于 19-9-2021 20:40:14
雍也篇第六
6.29子曰:“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民鮮久矣。”
楊譯:
孔子說:“中庸這種道德,該是最高的了,大家已經是長久地缺乏它了。”
春浅
发表于 19-9-2021 20:45:49
雍也篇第六
6.30子貢曰:“如有博施於民而能濟眾,何如?可謂仁乎?”子曰:“何事於仁!必也聖乎!堯舜其猶病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
楊譯:
子貢道:“假若有這麼一個人,廣泛地給人民以好處,又能幫助大家生活得很好,怎麼樣?可以說是仁道了嗎?”孔子道:“哪裡僅是人道!那一定是聖德了!堯舜或者都難以做到哩!仁是什麼呢?自己要站得住,同時也使別人站得住;自己要事事行得通,同時也使別人事事行得通。能夠就眼下的事實選擇例子一步步去做,可以說是實踐仁道的方法了。”
春浅
发表于 21-9-2021 14:50:45
述而篇第七
7.1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竊比於我老彭。”
楊譯:
孔子說:“闡述而不創作,以相信的態度喜愛古代文化,我私自和我那老彭相比。”
春浅
发表于 21-9-2021 14:53:14
述而篇第七
7.2子曰:“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於我哉?”
楊譯:
孔子說:“(把所見所聞的)默默地記在心裡,努力學習而不厭棄,教導別人而不疲倦,這些事情我做到了哪些呢?”
春浅
发表于 21-9-2021 14:55:58
述而篇第七
7.3子曰:“德之不修,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
楊譯:
孔子說:“品德不培養;學問不講習;聽到義在那裡,卻不能親身赴之;有缺點不能改正,這些都是我的憂慮哩!”
春浅
发表于 21-9-2021 14:57:15
述而篇第七
7.4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
楊譯:
孔子在家閒居,很整齊的,很和樂而舒展的。
春浅
发表于 21-9-2021 14:59:48
述而篇第七
7.5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復夢見周公!”
楊譯:
孔子說:“我衰老得多麼厲害呀!我好長時間沒再夢見周公了!”
春浅
发表于 23-9-2021 20:31:48
述而篇第七
7.6子曰:“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遊於藝。”
楊譯:
孔子說:“目標在‘道’,根據在‘德’,依靠在‘仁’,而遊憩於禮、樂、射、御、書、數六藝之中。”
春浅
发表于 23-9-2021 20:36:11
述而篇第七
7.7子曰:“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嘗無誨焉。”
楊譯:
孔子說:“只要是主動地給我一點見面薄禮,我從沒有不教誨的。”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