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哀,疫情面前人性不堪一击
论坛公众号: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wODc5NTc2Ng==&mid=2649596093&idx=1&sn=7d943e1e8da91542080ee38944b87031&chksm=837063a4b407eab2dcd56acb3edc3a2cfb4c55ff2543da6f9b8a7b5cfd5bfd4d49de77119ec6&token=1611057263&lang=zh_CN#rd这一场新冠疫情,从一月底到现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许多人的生活都变了。
人也在变。
或许人并没有变吧,只不过在平日的太平盛世日子里,隐藏起来而已。
上周五,从美国回来后的澳洲内政部长达顿,宣布感染了新冠病毒。我没想到在这个新闻后面,竟然是无数的叫好声。
还有人说华人网友心想事成了。
也有人说还差首席卫生官。
说下一个该轮到莫里森总理。
更有人说大快人心,搞死他!!搞死他!!搞死他!!
更有甚者,诅咒别人染病身亡。
这么多华人拍手称快,这让我非常惊讶。
2月份的时候,因为中国的新冠疫情,澳洲华人区受到很大打击,尤其是餐馆生意一落千丈。
达顿为了鼓励大家去华人区消费,2月28日还和夫人一起到布里斯班 Sunnybank plaza 访问,并且在华人开的金轩餐厅会见中外记者,给华人打气。
可是达顿感染新冠,却有如此多的华人幸灾乐祸。就算政府的政策你不满意,但至于这样落井下石吗?
善良一点吧。
另一则新闻是,内政部长达顿感染了新冠,但周二与他一起开过会的莫里森总理,表示不会去检测有没有感染病毒。
又是一片骂声和讥讽:
不测等于不得。
掩耳盗铃术。
测了的话他基本确认得马上让位下台。
因为美国总统特朗普不测。
……
骂人真的是太容易了,或许是世界上最容易的事情。
我觉得总理不去检测,很正常啊。因为他现在没有症状。没症状去检测,很可能就是阴性,而且他可能就真的没有感染。这样都要去测,那岂不是浪费了一个测试盒。
把测试盒留给需要的人不对吗?
因为各种谣言,也因为不去了解真相,越来越多的人失去理智疯狂抢购厕纸、米面等商品,导致超市摆放这些东西的货架空了。
某人说在朋友圈里,看见朋友晒了一面墙的厕纸。
这种人,换我一脚把他踢出朋友圈。
看看这篇文章,搞清楚这些东西是本地生产的好不好。
恐慌,是因为你不去了解真相
有人质疑,厕纸紧缺已经两三周了,物流还没跟上?架子上空的,就说明没货了。
想一想为什么?
商场入货,是有规划的,厕纸非常占地方,平时从来就没有人抢这玩意儿,商场会大量堆放在仓库占地方吗?60%的厕纸是澳洲生产,你抢什么抢。米面等食品会过期,会长虫,哪个超市会入几年的货囤在仓库里?你们现在这样疯狂抢购,两三周就买光了库存。
超市巨头Woolworths总裁Brad Banducci说,我们消费食物的85%是澳洲本地生产的,我们有足够的产品可以供应。货架被扫空,是因为需求猛增。如果大家只买需要的数量,我们可以很快恢复供应。
说到工厂,工厂年产量也是有规划的,正常情况下,没人会一个月生产一年的货。现在突然这样疯狂抢购,才导致暂时断了供应,工厂已经在加班生产,产能都是够的,只是生产和运输一时没跟上这疯抢的节奏。
如果人们保持冷静,稳扎稳打购买所需,供应链能够应付需求。
澳洲政府是叫大家囤两周的东西,这样万一需要隔离14天,家里有货。但是如果每个人都疯抢,每家都囤一两个月甚至半年的货,想一想这个社会将变成什么样子?
货架被扫空,抢购的人把家里塞满了,遭殃的是那些弱势群体。
这张照片看得我很难过。
除了老人,还有残疾人,病人,他们没有办法去抢购,但他们需要的时候,却什么也买不到。
请留下一些给需要这些东西的人。
看看现在抢购的某些人,看看我们的社区变成了什么样子,如果我们每个人都只想着自己,将会有越来越多毫无人性的情景出现。你真的想过这样的生活吗?
来自墨尔本的Casey Hyde是盲人,有一只导盲犬,她告诉9号台记者,有人把她手推车里的厕纸偷走了。
Coles 和 Woolworths两大超市,为了确保人人,尤其是老年人,都能买到商品,已经对疯狂抢购的那些商品引入了限购。
可是,新闻报道,有人违反这个规定。
推特上的用户说:“我看到一个男的拿着厕纸到车上,换了上衣,戴上帽子再进去买更多。”
“这没有澳洲人精神,这样其他人就买不到了。”
相互尊重、相互包容,同情弱势群体,发自内心的友善,对有困难的同胞要施出援手……
澳洲人精神可能还有很多。我想总是离不开“善良”二字。
一位网友说,早几天她老公排队付款的时候,后面的一位老太太盯着他手上拿着的一包厕纸,他见老人家饥渴的眼神,就把厕纸让给了她。
谢谢你的善良。
有一次超市的厕纸半价,我买的时候架子上还剩两包,我拿起一包。有位西人妇女走过来也想买,我指着架子上的厕纸告诉她:“这里还有,最后一包。”她兴高采烈地一边说“谢谢”一边把厕纸拿在手里。
她很高兴,我也很高兴。快乐是可以传染的。
不记得在哪里看到的,大概意思是:如果货架上只剩下两三件物品,那么,请买一件,留一些给别人。
留一些给别人。我想如果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做到,根本不会出现如今这种恐慌的社会情绪,澳洲,根本不会变成今天这个样子。
人之初,性本善。是什么让我们坏了心肠?
有人说,现在外面什么都在涨价,澳洲5公斤的细长米原来10至12澳元,现在20澳元,有的涨到25澳元。太不可思议了。
涨价不就是恐慌抢购造成的嘛,大家不抢购,哪来的涨价。
在这场毫无理智的抢购浪潮中,我知道,我的力量极其微小,但我还是要呼吁:请冷静下来,不要破坏原本正常的生活。
风平浪静的日子,谣言没啥利用价值。但是天灾人祸的时候,各种谣言就会满天飞。
最近的华人圈,到处都在转发DrApril Armstrong发布的信息,还说这位澳洲医生管理着27,500名澳大利亚医生。
信息里对疫情的夸大分析,让华人圈里又是一片恐慌。
网上转发她的信息下面的评论,西人几乎一边倒都是批评。
她并没有管理着27,500名澳大利亚医生,只是管理着一个Facebook页面,上面有很多人。她还负责为一些医生管理业务。
她没有大流行病学和病毒学方面的经验,也没有为WHO和CDC工作,她在这方面的经验几乎为零。
这个转发的英文信息,已经删除了。
但华人圈还在转发,没错,我们华人圈依然在转发中文媒体写的。
我对造谣和传谣的人极为反感,造谣的人,除了坏,还是坏。
尤其是那些以流量和营利为追求的公众号和媒体,带着强烈的商业变现欲望。他们可以将一件事情无限放大,用夸张的语气,煽动情绪的文字打造爆款,连标点符号都是无数的惊叹号。
他们不会在乎写的是不是真相,也不会真正关心人们的生活,你越惶恐越多人转发,那他们的目的就达到了。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你总是看那些唯恐天下不乱的谣言,随便相信微信里转发的各种消息,不恐慌才怪。
看见谣言,我一定会避谣。我不希望人们被骗,也不希望社会变得越来越差。只是在现在的社会,尤其在谣言满天飞的时期,有些人更愿意相信谣言,反而质疑我这个好心避谣的人。
人啊,就是这样,是非不分。
这一次疫情,我给儿子好好上了一课。
我告诉他,你一定要有自己的独立思考,不要轻易就相信别人说的。不确定的可以上网查证,要看正规媒体。即使是爸爸妈妈说的,也不一定就对,你自己要去想。独立思考是一项很重要的能力。
所以有时候我说起疫情的新闻,他有疑问,便会问我是在哪里看到的。 小米在捐给意大利的口罩箱子上这样写:
我们是同一片大海的海浪,
同一棵树上的树叶,
同一座花园里的花朵。
深以为然。
我们来自五湖四海,世界各地,澳洲就像一艘邮轮,我们同在一艘船上。现在,我们正在与全球人共同的病毒对抗。当灾难来临的时候,我们应该同舟共济。希望我们能够团结,而不是彼此伤害。
愿你我安康,愿我们永远善良。 当年sars的社会风气和现在比起来, 哎, 不说了。 Dutton是我最讨厌的澳洲政客之一,但是咒他死也真是超出正常人的底线的。 ypwu1 发表于 19-3-2020 13:17
当年sars的社会风气和现在比起来, 哎, 不说了。
sars的社会风气我不了解。当时在澳洲,澳洲都没啥感觉。那时候也没有微信,对中国的情形也不清楚 因为过去没有这样的经验,所以开始抢购的时候难免会有些混乱。现在超市已经改进了管理,避免形成抢购争购情形的发生。比如紧销物资需要网上登记购买,抢购物资每个客户限量购买,早上补货的时候先开放给老年人购物等等 恐惧,所有的行为都源于对未知的恐惧,坚定自己的信仰,无论您信仰什么,尽管这说起来有点难,但我们可以做的也只有这么多了。 QWERTYASDFG 发表于 21-3-2020 16:23
因为过去没有这样的经验,所以开始抢购的时候难免会有些混乱。现在超市已经改进了管理,避免形成抢购争购情 ...
运输之前跟不上,是因为有规定卡车只能晚上送货。现在卡车允许24小时送货,只要运输跟上,货物就可以逐步跟上。
我对那些没有理智不思考的人极为反感。脑子是用来做什么的?尤其讨厌那些抢一堆东西回家囤几个月的人,自私自利。 ralphzhu1977 发表于 21-3-2020 22:48
恐惧,所有的行为都源于对未知的恐惧,坚定自己的信仰,无论您信仰什么,尽管这说起来有点难,但我们可以做 ...
我觉得吧,如果人可以坚守善良,那么社会不会变成这样。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