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腔作势育儿
小儿还很小的时候,我读了很多的育儿书,照书养必须的。有一本书,我记得是《艺术的童年》,但在书中却找不到原话。我又记得是《朗读手册》,可是也无处可寻。但它已深深地印在我脑海中,大意是,给孩子读书时,那种拿捏的腔调哪怕有点装腔作势,但孩子就是会喜欢。
今天是情人节,记得谁说过,“爱情象一条河流,谁不是摸着石头过河呢?”育儿亦如一条河流,我的主题就是装腔做势摸石头过河。
换牙期,她苦着小脸,指着自己的门牙,“这颗牙啊,只有一点点内连着,可疼了。”我立刻装腔作势:“嗨,这颗小牙是有多喜欢你呀,人家后面的牙都到了,它倒好,还赖在那里荡秋千哪?” 小人儿立刻吡着小牙笑了,仿佛秋千也跟着笑了。
伊上小学,小人儿数学摸底竟然考了全班唯一一个满分。装腔作势拿着纸卷当话筒,采访她,“你觉得最难的一个题目是什么呢?”
“嗯……100-5。 因为我学过两个数减一个数的,没学过三个减一个的。”
“哦?那你怎么算对的?”
“拆呗,你说过CHINA,就是拆哪,我把100拆成90和10, 10减去5我是会的。再把90加回来。”
从此我以为她是天人,可以放手了,从此撒丫子随便玩儿随便zuo。
no zuo no die,不几天期中考试回来,她怯生生地说,“我英文才考了81分。”
我装腔作势好开心,“哗,英文是玩出来的,不是不出来的,说明咱们玩儿得不够。”
这次疫情,在家闲着没事,小人儿开始大面积的学做饭,以前只能做早晚餐,现在要开始学炒菜啦。于是装腔做势再次上身,明明是一不小心,倒多了老抽,整个锅里都黑乎乎一片。啊哦,演砸了,再往出倒一些吧,盘中菜也争相往外跑,小人儿在一边看得惊心动魄。大人一看,却装腔作势地说,“嗨,天下虽大,很多事都是将错就错的艺术哎。来,关门,小二,上料酒,稀释一下就行了嘛。”小人儿哈哈大笑,“哈哈,难怪古人说最初的化学就是cook呀……”
有人说,朗读手册扉页上有首诗,说明阅读的重要性。我找来较新版的,英文版,没有找到。但是我就当它有,因为,多年前,我就觉得,自己没有太多宝藏给她,却可以做到诗中的,愿意给她读书。
引文于此。
若你有财, 坐拥宝藏 | You may have tangible wealth untold;
珠玉成箱, 黄金满堂 | Caskets of jewels and coffers of gold.
你我比来, 仍是我富 | Richer than I you can never be --
因有慈母, 为我读书 | I had a Mother who read to me.
当然还有一种译法,似乎更加亲民,“你或许拥有无限的财富,一箱箱的珠宝与一柜柜的黄金,但你永远不会比我富有——因为我有一位读书给我听的妈妈。 “
这回,我却喜欢后面这种了,因为它少了一丢丢装腔作势。
而我更喜欢的是还是法国作家的《艺术的童年》中,“时光不会颠倒过来,我们不可能一开始就变成大人。”而我愿意做那个装腔作势的小人儿,和小人儿一起度过每个黄昏。不厌倦地一遍一遍为她读书,“一直读到夜幕垂下,巫婆被火烧了,才点上灯火。”希望这些瞬间能够使我们保留卑微但神奇的生命力。
把100拆成90和10, 10减去5我是会的。再把90加回来。
这个天才啊{:9_564:} 因为我有一位读书给我听的妈妈{:9_567:}
你女儿好福气,有这样的妈妈 其实在最开始,我们走的是恬静唯美范,尤其是她还只有几个月的时候。那个时候,也不知道她喜欢还是根本不在乎,因为她根本不会说话,晚上保姆家人都在客厅看电视,而我在给她读书,一直读到她睡着,然后再关上台灯。总觉得多年以后,台灯那温暖的光束会一直温暖她的心田。
就象从前,觉得假如上天赐我一天使,我一定会与她大手拉小手,她在小床上,而我在大床上,温暖入睡。出生后,画风基本相反。
不过,恬静唯美还是持续了一年多的时间的,那时候我的文风也是恬静唯美的,和小人儿一起敲一个小风琴,音符叮咚,沁人心脾。
一岁多,有了日本的《小熊宝宝》绘本,她在怀里一起读。也是唯美的。
二岁多,开始有了自己的故事机,我上班时她听故事机里的故事,一直到上了幼儿园,相对都是唯美的。甚至,我学会了编故事,综合一下她喜欢的风格,关灯了,睡前还能“睁着眼睛”讲瞎故事,讲到她入梦乡。
三岁多,上了幼儿园,开始逻辑力发展;
四五岁的时候,记得有一次,看到一个老鹰和蛇的图片,不想讲故事本身的“残忍”,讲了他们俩后来变成了好朋友。画风初步开变,“不对啊,他俩是天敌,怎么可能成为朋友?” 而且,逐渐的,她发现了装腔做势的大人,每次讲的故事里不相同的地方。
送她上幼儿园的路上,知识储备和装腔之势的储备捉襟见肘。于是开始拿着电子书给她读,讲故事不行,读总可以吧?中文的不行,推进太快,几次崴脚。读英文的吧,总有翻译的机会可以喘口气,先读一句,然后看路的同时翻一句。小人对英文不太熟悉,她没法辩驳。读了一些简单的,感觉情节上又hold不住她了。
有一次,再次遭到质疑,我趁机狡辩道,“有的小孩都住在碗柜里,又有什么不可能呢?” 她于是开始追问,“你骗人吧?住柜子里的孩子叫什么名字?”
“叫小明啊……不对,叫Harry。”
“那他是为什么住在碗柜里?怎么可能住在碗柜里?怎么住在碗柜里?”
我一看,机会来了,“嗯,那是一部书的开头,我们一起来看,碗柜我翻译得不准备,其实应该是柜子吧,杂物柜?”
就这样,开始读Harry Potter . 开始时尚能装腔作势地说我这英伦腔, 慢慢的发现盗版英伦腔里有太多的发音错误被挑出。“是want吧,你读成what了。” 当小人儿英文老师上身的时候,我多少次的装腔做势啊,它们都变成了勉强狡辩{:9_566:}
默默和一下多少次之歌
趁着还能上房揭瓦,再续上一点:lol annahw 发表于 17-2-2020 22:46
其实在最开始,我们走的是恬静唯美范,尤其是她还只有几个月的时候。那个时候,也不知道她喜欢还是根本不在 ...
以后是她教你,不是你教她了:lol
从小就懂得独立思考,知道反问挑“刺”,有前途。:good
这个孩纸吧,怎么说呢?
我能说
我喜欢和她一起吃鱼吗?因为她挺会挑刺滴。霍霍 继续别人家的孩子系列......
话说这英文翻译真好:good
好哒,我继续唠叨唠叨,嘿嘿 有这样一个宝贝女儿,真好{:9_567:}{:9_567:}
现在对她的尊称已经从熊孩纸变成了神兽,嘿嘿 上回书说到,她挑刺我的发音。从此我滚去听写Fry的语音,很久。
可是,我什么时候开始放弃了给她翻译?
那是一个春日的早晨,太阳初升,万物可爱。而我在装腔作势地尽量用地道的英伦范演绎Harry Potter, 讲到那片禁林,记得有个词叫Dense forest, (所以说预习能使人不那么愚蠢是很有几分道理的)我大脑都没过,“有一片森林,那里的树木很稠密……” 就俩词儿,愚蠢滴我愣是绕了个where从句。平时也就装腔作势文过饰非说,“因为我有文化所以这样翻译感觉更好一些。”偏偏揭穿皇帝新装星人,非常崇拜滴看着我,“是茂密的森林吧?”
从此以后,你只要不问,我就当你听懂了。
我这样以为了。直到……直到最后连给她读我也放弃了。交给了更专业的朗读者,把她推给电子产品。从此,叫醒神器,从妈妈读书,变成了妈妈开故事。
有一天,我刚刚运动完毕,她刚下床,听着什么儿童小说,突然问:“vampire啥意思啊?” 我脑中神一般的出现一词,empire, 脱口而出,“帝国吧?”但我还是有些谦(心)虚,不耻下问道,“对吗?”
神回复,“吸血鬼吧,帝国不会吃blood吧?”
以后,您还就去结合上下文吧,能不能不要问我:yl:(关键是太丢人啊,哇卡卡。)
预习使人不那么愚蠢
闺蜜问题随着上班地点的不同而不同。也随着有新人调来不同而不同。近两年新入的闺蜜,在她们部门被称为智慧相声女神。
她讲给我一案例,说为了教育她的儿哒东东,她经常会说,“你看X,他将来学习一定会很好,因为他Y事做的很好,很有条理。” 结果某天,东东说,“妈妈,你还说我们班x将来会学习好呢。他没预习,今天老师让他读‘毛呢’, 他读成毛ne了。老师都笑了,整个班里全笑了。” 她给我讲的时候还在笑,老师气坏了,在笑声中愣是问她“毛ne?你说毛在哪里呢?还毛ne毛ne,你穿的毛ne大衣啊?”
一般人讲出来还没有觉得特别可笑,可是她一相声女神,看到红灯,还能轻松踩住刹车忍住笑,总结道,“不预习使人愚蠢。” 副驾驶室的我早已笑作一团。
没想到的是,我和自家神兽过了几天,参加了一个叫做“兔子坡手工坊”的手工活动,用一种叫做羊皮戳针的神器,用羊毛给羊毛贝雷帽上戳上各种图案。当神兽问,“蓝色的毛呢?” “”毛呢?“
我觉得毛ne也是不能算作完全的错误用法的吧。:lol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