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作业~今年两次短登的体会和记录(2015.3.17填坑4登陆安排)
本帖最后由 Susiezizi 于 17-3-2015 14:20 编辑本着拉动论坛GDP的精神,趁最近有空,希望将今年2月和10月两次短登的感受记录一下,希望可以“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第一次短登时间及路线:
2014年2月,共14天
成都-新加坡(转机)-悉尼(住酒店)-黄金海岸(B&B)-悉尼(酒店)-新加坡(转机)-成都
交通方式:全程自驾
人员:4大1小(3岁)
第二次短登时间及路线:
2014年9月-10月,共14天
成都-墨尔本(B&B)-悉尼(B&B)-墨尔本(B&B)-成都
交通方式:全程自驾
人员:4大1小(3岁半)
先占4楼慢慢填:
1,澳洲初印象
2,悉尼VS墨尔本 双城记?
3,感受澳洲,经济寒冬尚未来临?
4,登陆准备
照片全是手机图,压缩小了,不知道效果如何。
本帖最后由 Susiezizi 于 16-10-2014 14:02 编辑
PR签证拿到才第一次赴澳。
之所以安排两次短登,是希望带双方父母分别以旅游观光的轻松心态感受澳洲。
一来一定程度上降低老人对我们移民以后生活的种种未知和担忧,二来也看看父母能否初步适应这边的饮食、气候、生活方式种种,在我们真正长登前才能为父母尽量妥善的安排。
事实上证明这个安排很好!
对澳洲一无所知的老人能够用轻松的心情去感受澳洲,子女难得有充分的时间陪伴,旅程安排非常轻松,几乎没有去什么旅游景点(这个就留给以后吧!),每天的早餐和晚餐基本自己解决,去超市或逛市场买足好吃的,自己做饭。白天去逛逛公园或者街市,天气好就BBQ午餐,天气不好就去体验下本地餐馆。
对澳洲良好的第一印象,能为父母宽心,也能减少我们未来长登时的后顾之忧。 本帖最后由 Susiezizi 于 16-10-2014 20:23 编辑
申请的是NSW190签证,悉尼是我们必去之地,很多朋友又推荐定居墨尔本,所以这两个地方是我们重要考察的地点。
总体感觉有以下几点:
1, 城市观感:悉尼CITY部分非常像香港,街道狭窄,行人匆匆,多文化交融的城市,海湾边的豪宅区和西边的中东人聚集区差距如天上地下,阶级感很强。墨尔本有点欧洲的感觉,富有艺术感,绿地公园更多,雅拉河超乎预期的脏!从住宅观感上看贫富差距略小。
2, 文化交流:一致的,华人非常非常多,以至于在某些街区和购物中心,语言压力对老人来说都不大。墨尔本的居民感觉较悉尼的更闲更友善,更爱打招呼。
3, 交通感受:尽管在悉尼和墨尔本都遭遇高峰期的塞车,但是对于来自摊大饼一般发展交通规划的城市,非常欣赏英式的城市布局和交通规划。通行效率很高,均速60公里。比较头疼的是悉尼CITY的街道太窄,尤其是进入隧道速度很快,心理有压力。另一点就是~停车费太贵!道路通行费也不便宜!无知者无畏啊,长登以后估计不会有胆量开车进城吧!
4, 物价消费:据说新移民都会情不自禁的将物价×6。先说穿的,难怪是土澳,除CBD的上班族需要套装,大家穿着随意。有种感觉一旦长登未来3年都不用置装了,可以尽情的破罐子破摔了。商店里除了奢侈品以外,各种物件一水的中国制造。感觉小处花钱贵,如公交车票,小朋友的摇摇机,小商品的价格更令人咋舌。但是大东西还是比国内便宜,车价买平民车不见得划算,越高端的车同国内价差越大。电子产品例如苹果6比国内便宜1200元人民币左右,无线耳机便宜1000元左右。房价就不说了,只能自我安慰澳币从6.5到5.4,房价也算打八折了。
5, 关于吃的:餐饮消费中,外出饮食的花费在发达国家里算贵的,点一份餐的食物比欧洲分量小得多。自己做饭还OK,超市里很多蔬菜、肉类、奶制品、进口食品的价格比成都的高档超市便宜!市场的海鲜对内陆城市的我们来说就便宜到吐舌头了。最重要的是食物的味道非常正!就是小时候曾经吃过的食物的味道!猪肉有猪肉的香味!苹果吃起来浓浓的苹果味!羊肉更是鲜嫩多汁!家里老人赞不绝口,令人有种厨艺飙升的错觉。
6, 两个城市的初感受,我们更加喜欢墨尔本,原因是城市节奏感觉慢一些,房价更温和一些!签证所限长登还是悉尼,最终生活在哪里还要看工作机会。
贴一些自己BBQ的食物,加工简单,非常美味~ 占楼3 本帖最后由 Susiezizi 于 17-3-2015 14:19 编辑
留了坑就跑了,归结原因是开贴太雄心壮志,题目太大高度忒高。。。
填坑时感到体力不支啊!:L
写在2015.3.17 CNY/AUD现汇购汇价4.79
转眼初次短登已经过了一年,移民后的心情也从初初的兴奋不已,到踌躇满志寻工卖房,到四处征询过来人经验教训,再到初遭求职被拒,现在开始考虑澳洲经济寒冬下的登陆对策。。。。
结论:1,中国的房子没卖掉,当然没有卖不掉的房子只有卖不掉的价格,还是归结于任性,降太多心理不愿意,要贷款的买家心理也不愿意。
2,找工继续进行中,拿好了国内的各种推荐信,目前是卡在了澳洲不同的从业资格要求上,不知道在国内有没有办法考试。
3,心理建设逐步完善,首先一家三代老老少少意见统一,反复细细盘算了未来在澳生活的预算安排,设计如果没有找到专业工作,可能的几种安排方式,并确定无论是否有工作机会,今年下半年也会登陆。
家里的规划也暂定,为狗狗寻觅短期寄托,期待二宝来临,保留国内工作和底薪赴澳养胎生子。希望早日安定下来全家团聚,希望狗狗能乐观挺过这段时间,等我们接它去澳洲实现幸福狗生。
4,趁着有时间机会,决定多陪陪父母,今年上半年密集突击安排了分别带双方父母在北半球的两次出游(10天以上),登陆后北半球就是遥远的目的地了。
身为独生子女的我,移民中唯一的忧伤就是对父母的安排,如果今后父母身体不好或者有困难的时候,怕不能立即回到他们身边帮忙照顾,更怕他们怕我担心而不告诉我。越是感受到父母对我们生活的处处体谅,就越是感到两难的忧伤,只能尽我所能多陪伴他们。
生活总是不经意给了最好的安排,没有按照原计划长登,出乎意料等来了人民币又一波吹泡泡,两次降息股债双牛,今年应该还有2次降息3次降准,所以人民币投资收益覆盖汇率贬值妥妥的。澳洲在上半年有望再次降息,澳币将继续贬值,汇率上省下的就等于是我赚到的,如此一算,可比我们在澳洲工作一年(假如找到工作)的净收入高多了。 遍地都是野韭菜。。。 jc2602 发表于 16-10-2014 12:50
遍地都是野韭菜。。。
真是韭菜吗?能采来吃吗?我一直想动手,但是怕搞错。 sandra84 发表于 16-10-2014 13:12
真是韭菜吗?能采来吃吗?我一直想动手,但是怕搞错。
第一张图就是,你可以闻到韭菜味的,只是没有我们的韭菜味重。。。 sandra84 发表于 16-10-2014 13:12
真是韭菜吗?能采来吃吗?我一直想动手,但是怕搞错。
你连根挖回去种。。。 周末踏青的时候对老公炫耀了一把但是还是没有胆色采回去烧菜,怕搞错造成不良后果,被媒体说亚裔妇女误食有毒野草云云,家里现在没花园了,否则采回去种是个好主意,我以前买过韭菜种子种,但是出芽率很低,就是出芽了也长不大。 jc2602 发表于 16-10-2014 12:50
遍地都是野韭菜。。。
所以那个花竟然是韭菜花???~~~
好吧,它纠正了我对韭花的印象~ sandra84 发表于 16-10-2014 13:12
真是韭菜吗?能采来吃吗?我一直想动手,但是怕搞错。
早知道。。就可以多个韭菜煎蛋了。。。 sandra84 发表于 16-10-2014 13:12
真是韭菜吗?能采来吃吗?我一直想动手,但是怕搞错。
是啊,就是野韭菜,不过同我们的韭菜味道差太多了,这里的茴香菜和我们的茴香豆味道也差蛮多的。。。 LZ是有钱人,一家人过来短登陆游2次,呵呵。 Susiezizi 发表于 16-10-2014 12:34
PR签证拿到才第一次赴澳。
之所以安排两次短登,是希望带双方父母分别以旅游观光的轻松心态 ...
考虑得真周到,赞:good:good 楼主想得很周到,:good jasonfan_au 发表于 16-10-2014 18:54
LZ是有钱人,一家人过来短登陆游2次,呵呵。
没有什么更比带父母一同出游更值得花钱了!你说呢?呵呵
ubuntuhk 发表于 16-10-2014 19:40
考虑得真周到,赞
父母来过之后,感觉我们移民的距离感缩短了。澳大利亚不再是南太平洋上遥远的一个名字,而是坐一夜飞机就触手可及的另一个城市而已。
澳洲生活很方便,他们放心我们走,也有信心过来短时间生活。 fffighter 发表于 16-10-2014 20:19
楼主想得很周到,
针对我们家的情况,这个策略很好!~ Susiezizi 发表于 16-10-2014 20:30
父母来过之后,感觉我们移民的距离感缩短了。澳大利亚不再是南太平洋上遥远的一个名字,而是坐一夜飞机就 ...
是的,父母对澳洲的第一印象也很重要,你们亲自带他们自驾游,可以让他们缩小对澳洲的陌生感,也有利于将来他们过来长短居住时适应澳洲的生活,非常棒的安排。 成都的朋友。支持一下。 两次短登之后,LZ可以长登了吧,祝一切顺利! 楼主真有孝心,我们家长打去了新西兰以后对大洋洲大有好感,很遗憾未能短登也带上他们。 Susiezizi 发表于 16-10-2014 20:31
针对我们家的情况,这个策略很好!~
这个主意很不错,楼主是有心人。
不过旅行所见不同于生活,等你们稳定下来了再让他们过来一起住段时间,会有不同的体会:) 这个主意真是不错,我们也考虑下,老人家都对大洋彼岸有着很多猜测 有风景有美食。。。我也想去了哈!:zan BBQ很诱人啊,赞赞 赞一个 好帖子,很有参考价值,顶一个 好帖子,继续啊
页:
[1]
2